1. 18-25岁:一生中最混乱的七年,该如何度过
有部英国记录片叫做《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3年。
纪录片的主角是20名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英国7岁孩子,影片记录了他们每隔七年的生活学习状态、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等等问题。
听说每7年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全部更新一次,那么是不是每过七年,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的自己呢?
假如人可以活80岁,这一生不过11个“7年”, 你觉得哪一个”七年”最重要呢?
有人说是 “14岁到21岁 ”有人说是 “21岁到28岁” ,在我看来,确切地说,是“ 18岁到25岁”。
这是人生中非常尴尬而复杂的年龄段——纵使年龄上已经成年,但却不具备完全的独立能力,就算脱离了青春期,也没资格成年期。
既不能厚着脸皮以“孩子”自称,又没有底气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正在经历着22岁的我,目前正经历着这个“痛苦的七年”,虽然才过一半,已经感慨万千:
18到25岁真是一个难过的年龄段,我说的这个“难过”不仅是 “sad” ,还有 “hard” 。
前一个 “ 难过 ” 在于没有拥有和野心匹配的能力,不甘心作为芸芸众生里的某某。
后一个 “ 难过 ” 在于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却被人催着做出一个又一个自己还没有想明白就必须决定的决定。
❤️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大概是这样的,时间到了此刻仿佛变得混乱起来,所有的难过大概也因此而来。
我们自身的混乱,周围同龄人的混乱:
高考结束之后,再没有人给你倒计时,也没有人为你部署战略。你没有了压力却也丧失了动力,脱离了依靠却没有新的依靠,丢掉原有的方向却没有新的方向。
你忽然一下子,就不知道自己要考多少分,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在高考大潮里齐头并进的同学们步速不再整齐划一,有的人如黑马般冲出重围,有的人却好像停滞在了某个年纪,仿佛再也没有什么长进。
大家都变得异常地焦虑和敏感,因为变化太突然了,变化的节奏太快了。
我们完全没有适应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众多人生命题——学业、事业、婚恋...
后青春期的敏感更为致命,后青春期的疼痛更让人措手不及。
有人说所谓的年轻,就是18岁-23岁,可年轻有时候又像个巨大的负担。
但这样平凡无奇的我啊,好像配不上“青春”的盛名。
❤️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人生从18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开始节奏忽然加快。
你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毕业,进入大学,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刚开始还是缓步而来,不知不觉已经开始小跑,当你发现所有人都在或明或暗地较劲儿时,你已经撒开了奔跑,并疲惫的气喘吁吁。
我们常常感到累,感到迷茫,感到挫败和失望,都是因为人生中大部分重要的命题过于集中和浓缩,关乎一生的话题,却需要在短短七年里亟待解决。
在我们生命力和热情最强盛的年纪里,需要面对的大部分抉择,都直指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走向。
常常有人说:“ 你明明这么年轻,拥有无限的可能,为什么总是开心不起来呢?”
你想开心啊,但你害怕眼前开心过了,之后会是漫长的失落。
矛盾的是,让我们犹豫踟蹰的恰恰就是“无限的可能性”——我到底要去哪里?我到底要做什么?年轻的时候只想要万全之策,举棋不定却不知倒计时已开始五四三二一零。
越关乎人生的重要决定,却给我们越短的时间去考虑。
只要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期待的人,都会紧张吧。
所以大家扛不了压,又害怕没有压力,比起生命中的重,我们更害怕这几年虚度过去,会为未来增负。
在我20岁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我今年20出头,觉得自己忙、茫、盲》, 当我越往后走,发现mang并不能概括所有,还有“hun”。
二十五岁之后的生活,如果过不好,大概就是“混”、“昏”、“婚”了吧。
朝九晚五混日子、被生活搅得头晕脑胀、甚至在家人的催促下草草结婚。
匆匆忙忙,跌跌撞撞。
❤️
这段时间在看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手记,其中有一篇序是陈丹青先生写的,他提到贾樟柯在一次采访里说: “ 我在荒败的小城里混日子时,有很多机会沦落,有很多机会变成坏孩子,有很多机会毁了自己。 ”
那时候的他如果没有无意中看到陈凯歌的《黄土地》,如果没有励志做一名导演,如果没有坚持三年考上导北电文学系。可能他会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陈丹青先生感叹于他的诚实,也唏嘘于自己的知青岁月里有太多沦丧和破罐破摔的机会。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总在问: “ 谁能救救我们? ”
陈丹青回答:“永远不要等着谁来救我们。每个人应该自己救自己。从小救自己。”
“什么叫做自己救自己呢?以我的理解,就是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哪怕只是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
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努力?
不是我们需要努力,而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哪篇需要一些磨练和等待,也是心甘情愿的。
那些内心有火焰的岁月是珍贵的,奔赴的燃料仅仅是一腔赤诚,这样的热血时分其实很短暂,不要因为觉得困难就轻易地放弃它,然后放任自己随波逐流。
说 18-25 岁是最需要努力的年纪,因为在十八岁之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能力自我改变和重塑, 25 岁之后,又会被生活所牵制,无法做到真正地无拘束。
18-25岁这七年,是最适合你“自救”的。因为成本最低,而收效最高。
❤️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7年时间做一些准备,这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
不断地试探并塑造自己的世界观、逐渐完成经济上的独立、摸索并选定未来发展的事业。都是当下重要的事情。
韩松落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 一定要乱看书,乱看电影,乱谈恋爱,使劲地经历无用的经历。因为吃了 10 个大饼才饱 , 不能归功于第十个大饼。 ”
未来人生的路真的还很长,但重要的是你现在正在选定的方向。 你现在写下的每一笔都是伏笔,走过的每一步也都算数。
“黄金七年”真的很短,希望你可以珍惜。
以上。
2. 人生七年的剧情简介
人生七年,又称7 up,是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于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的七岁儿童的生活,到目前为止,该纪录片已经跨越56年(每7年一集)并在ITV和BBC播出。2005年英国第四台将该系列纳入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名单中。
被选中的孩子们代表了当时英国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阶层,并做出了明确的假设,即每个孩子的社会阶级预先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每隔7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4位参与拍摄的参与者生活中取材。
该系列的目的是按当初7 Up中的“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
《人生七年1 Seven Up! 1964》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F2xESTTTTAA7IFYZHeoGnw
3. 谈谈《人生七年》从中我看到了什么
这一部历时一个世纪之久的伟大纪录片,看完之后感慨颇多,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人生总会有一些遗憾。不管是选择平凡的过完一生?还是想要以事业为奋斗的人生?还是碌碌无为过完一生?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度过这一生。人为的阶级的固化,一百年后也会随着生命终将消逝不复存在。值得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活着时候将要给孩子留下什么财产?
《人生七年 》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WzMaaE5UuCPrqX-YWh2_Uw
提取码:d2s8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 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4. 《人生七年》
我先看的俄国版的《人生七年》,讲得是80后的俄国小孩从7岁到28岁每七年的人生经历或者说是片段。然后是英国版的,也是第一个开启这一形式的纪录片的国家,它的时间最早,从1964年开始,拍摄了英国小孩7对到56岁的人生,每七年一次采访,从中表现出了人生成长经历和社会变化带来的影响。
俄国版拍摄的主人公和我们这代人一样都是80后,所以在大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有些类似,然而他们经历了苏联解体,这对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英国版的主人公们同我们这代的父辈的岁数差不多,不仅能够看到英国不同社会阶级的人们的不同,还能看到英国经济不景气的历史过程,更能让我们感受英国近几十年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他国家也陆陆续续开展了这类纪录片,我还没有看,这次主要谈谈对英国版的《人生七年》的看法。
正如影片中一部分主人公对这一纪录片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们并不喜欢被拍摄和采访。七岁的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被导演拉到了镜头前,定下了他们人生的基调。14岁时就有一部分人表现出抵触情绪,有人还分析出了拍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和它的缺点。导演的目的一开始只是想纪录不同阶级人们的人生轨迹,但它的一个缺点就是每7年的人生仅被展现出很少的一部分,观众会以偏概全,主人公们也被简单化。另一方面,采访本身会对主人公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小时候还好,从21岁开始,他们的言语将被以成年人来对待,一经播出,就会有观众的反馈,这让主人公们感觉自己的人生像是被大众审视的一部戏。
作为观众,如果是从开始就关注的,每次都要等七年,然后看着主人公们的进展,会和自己的相比较,对观众也是一种煎熬。如果是后来才关注的,我就是这种情况,一口气把别人的人生看了大半。虽然科技和点子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活的历史,新鲜的别的普通人的一生,但作为自然人这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超出了一个人对人生长度的把控的尺度,虽然很多电影讲述了某人的一生,但对于普通的真实存在的人的一生,观众会改变对自己人生的看法,虽然这不一定是错的,更不一定是不好的。
另一方面,以我这个年龄段的角度来说,我看到了主人公们可爱的小时候,懵懂的青少年时期,有想法的青年阶段,直到中年和老年,对他们的感觉从你把他们当孩子、当青少年、当青年、当同龄人、当长辈、当老人,这些感情都汇聚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正常的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这使得我们对他们的感情更丰富,这有别于和他们一起长大的观众们,是层面更丰富了,不足之处就是感情的量不够,所以我们并不像(假想)神一样对他们有充足的感情。
说了一些不看好这部纪录片的话,其实我很喜欢看,相信其他观众也非常喜欢,我们有幸能窥探他人的一生,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参照别人的人生轨迹反思自己,让我们有了本无法获得的体验和经验。俄国版的2019年出了35up,英国版的到2020年出了63up,大家可以去看看。
关于纪录片的部分就结束了,借此分析一下人的短暂的一生。虽然剪切的片段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轨迹,但回顾我们自己走过的人生,也不难想象他人的经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定下了笔墨的浓重,后面的轨迹就是有依有据的,即使遭遇了一些外在或内在周期引发的人事物的变化,可能会有大的转折,也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完整的人生轨迹。肯定有很丰富或很离奇的人生,但也都限定在人的生命周期,并没有哪个动物变成了人,或人变成了神的历史事件。
大多数人都遵从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而主流意识又取决于人们的意识,也就是说,人们不管喜不喜欢社会现状,多数人也都按着社会意识生存生活,而社会意识又是人们这样的生存生活方式造就的。于是底层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少,只顾自己的生活,使得有改变社会意识的想法的人有机会引导这些人来达到改变社会意识所需的个体意识的数量,从而改变社会意识,而这一改变就含有那个人的个人意识,这个人也可以是一小部分人的团体。
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展开说明,如果我写得出来的话。
5. 人生七年 7/14/21/28/35/42/49/56/63 Up
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是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
本片综合了被访者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及56岁多年的访问精华。也许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样。
Nicolas.
1964 (7岁)有两个弟弟,其中一名失聪。农场长大,上的乡村小学。
1970 (14岁)寄宿学校上学,村里除了他和弟弟,没有其他孩子。出过国。
1977 (21岁)牛津大学读大二,物理专业。
1984 (28岁)24岁时娶了牛津同学为妻。移民至美国。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助理,研究核融合,年薪3万美元。
1991 (35岁)威斯康辛大学副教授。感情已不合,双方都有离婚打算。儿子1岁。
1998(42岁)全职教授,兼管理工作。父亲腿脚不好,农场动物变卖。失聪弟弟成为新闻编辑,并已结婚。
2005 (49岁)放弃了研究多年的课题。6年前离婚,当时儿子10岁。现有新妻子,教育系副教授,有一孩一孙。
2012 (56岁)与剧集中的Suzie自40岁起一直有通信来往。父母身体不好,不想多谈。仍会返回英国看望两个弟弟及父母。
2019 (63岁)患上喉癌,父亲去世。
Bruce.
1964 (7岁)父母离婚,父亲远在津巴布韦,独自生活于私立寄宿学校。想做传教士。
1970 (14岁)与继父一起生活,有时能见到生父。出过国。
1977 (21岁)牛津大学最后一年,学数学。大学之前花7个月再残疾人学校义务教书,2个月义务清污。
1984 (28岁)之前在保险公司短暂工作,现在伦敦东区教移民学生。住在政府救济房中。
1991 (35岁)在伦敦和孟加拉轮流教书。未婚。父亲在自己32岁时去世,父亲退休后返回英国,有时回去看望。住在孟加拉简陋宿舍中。
1998(42岁)重新回到伦敦东区某女子学院教书。1997年结婚,妻子在同一学校教书。
2005 (49岁)两男孩。换了新学校教书。5年前搬来新校附近居住。
2012 (56岁)工作依旧,两儿子仍不到大学年龄。
2019 (63岁)两儿子分别为19岁和17岁。职业生涯已基本结束,仍在妻子所在学院带一些课,妻子在工作方面一直比较成功。体重过重,对未来可能的疾病较恐惧。坦诚家庭生活让自己35岁时的理想重心发生了转移。
Tony.
1964 (7岁)生活在伦敦东区。
1970 (14岁)公立学校,课余都呆在赛马场做骑师,毕业直接留下工作。出过国。
1977 (21岁)15岁辍学。只参加过三次赛马比赛,最终没有成为骑师。在学开出租车。周末在赌狗场帮忙收钱。
1984 (28岁)25岁时父母双亡。一直在开出租,已做了6年临时演员。结婚对象是一名酒吧兼职女招待。大儿子6岁半,二女儿2岁半,老三马上出生。
1991 (35岁)夫妻双方都认为未来可能会因为第三者而分开。住在伦敦北区。7年前拍摄时怀的老三流产了,后来又怀了三女儿。妻子开白班出租,自己开晚班。母亲离世,父亲同年离世。与小舅开过酒吧,一年后关闭
1998(42岁)1993年搬家至艾塞克斯。参与电视台剧来集补贴家用。三娃,大儿子抛光工人,二女儿中学,小女儿不喜学习已离校。被妻子捉奸过,后原谅。
2005 (49岁)卖掉伦敦的房子,换了西班牙的度假屋。夫妻二人仍在伦敦开出租,但车已卖掉,每次都是租车开。大儿子仍是抛光工,二女儿因初恋受伤很深,并生下了男方的娃,小女儿在邮局工作。已是三个娃的爷爷了。在节目中说“5年内经济就会瓦解”。
2012 (56岁)因全球经济危机,之前对西班牙生意及生活的设想泡汤。三个孩子的工作等均未变,二女儿的情伤问题依旧,二女儿所生的孙女在自己身边照看。年轻时赌博的赛狗场,已变为2012年伦敦奥运主体育馆。
2019 (63岁)卖掉西班牙房产,回笼资金返回到英国。抱怨Uber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自己收入减少1/3以上。有6个孙辈,其中3个是小女儿的,二女儿的女儿已在酒吧工作。二女儿精神问题依旧。受家族病深静脉血栓困扰。
Paul.
1964 (7岁)生活在慈善儿童之家。
1970 (14岁)父母离婚,8岁随父亲搬至墨尔本。
1977 (21岁)墨尔本做水泥工学徒。父亲再婚。第一次见到母亲的面。7岁至今第一次见到Simon。
1984 (28岁)23岁结婚,妻子兼职理发师。生活在墨尔本郊区,曾变卖财产穿行澳大利亚旅行。包工头生意没做长久,后在建筑业换过几份工作。有一儿一女。
1991 (35岁)居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区。一儿一女。
1998(42岁)刚庆祝完结婚20周年。在塑料厂负责安装工业标牌。小儿子在学校生活中不如意。
2005 (49岁)一直在塑料厂工作。妻子之前一直当理发师,现换去养老院做医疗师。大女儿在大学学考古,成绩不错。小儿子是汽车修理工,有读写障碍症。有两孙辈。完成过马拉松。
2012 (56岁)妻子在养老机构服务,自己则给这家机构做维护。小儿子已有5名子女,最小的刚1岁,最大的9岁。大女儿在温室农场工作。
2019 (63岁)大儿子又添一孩子(共6个孙辈),小女儿在小学任教,找到了另一半。父亲4年前去世。
Simon.
1964 (7岁)生活在慈善儿童之家。
1970 (14岁)去年母亲才将其从儿童之家接走。父亲完全不出现在其生活中。未曾出国。
1977 (21岁)伦敦香肠公司冷库工作。与妈妈(重度抑郁)关系已转为融洽。7岁至今第一次见到Paul。
1984 (28岁)一直在香肠冷库工作。伦敦南部公租房居住。
1991 (35岁)31岁结婚生子,五娃。三男两女。35岁离婚。34岁时母亲癌症去世。
1998(42岁)42岁再婚,女方一女,后有一共同的儿子。换过大量工作,包括空运公司铲车司机。
2005 (49岁)原配5孩中有3个会来看望他。有两孙,其一在自己身边。伦敦机场搬运工作(离孩子学校近)。夫妻参加了领养培训,会有各地的孩子到家中接受抚养。
2012 (56岁)小儿子18岁了,之前抚养的备地孩子有时会回来看望他们夫妻俩(累计抚养超过50人)。
2019 (63岁)抚养累积超过130人。去年为妻子举办了盛大的生日聚会,得以将全家人聚在一起,已有10个孙辈。
John.
1964 (7岁)肯辛顿早教学校。
1970 (14岁)考上西敏寄宿学校。9岁父亲去世,母亲不得不外出工作。出过国。
1977 (21岁)在牛津大学教会学院学法律的最后一年。
1984 (28岁)本集拒绝接受采访,未现身。已订婚。最高法院大臣部的成功律师,符合21岁时自身的设想。
1991 (35岁)高等法院经济法出庭律师。娶了保加利亚前大使的女儿。发起保加利亚基金,投身慈善。得知曾曾祖父是保加利亚第一任首相。
1998(42岁)成为QC王室律师。决定不参与本集节目。
2005 (49岁)仍为王室律师。35岁起节目播出带来的关注对其慈善事业帮助很大。
2012 (56岁)透露自己有两个四五岁时就认识的老朋友,现在已经是英国部长,感觉自己的成就有些尴尬。认为自己最大的幸运是有好的工作伙伴,以及婚姻幸福。
2019 (63岁)没有介绍新变化。
Andrew.
1964 (7岁)肯辛顿早教学校。
1970 (14岁)所上学校与7年前采访时自身的预期一致。出过国。
1977 (21岁)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法律的最后一年。
1984 (28岁)企业律师。26岁结婚,妻子家庭经济背景不如Andrew,职业为全职秘书。工作日住在伦敦公寓,周末在Sussex乡下。
1991 (35岁)所在律所合伙人(企业并购)。两个孩子。居伦敦温布尔登。
1998(42岁)妻子成为全职太太。孩子上寄宿学校。
2005 (49岁)跳槽至一工业用气公司。大儿子纽卡斯尔大学读大一,小儿子在寄宿学校。
2012 (56岁)所在公司被兼并,幸运保留了工作。大儿子在伦敦金融区工作,小儿子刚圣安德鲁斯大学毕业,准备读研。妻子仍是全职太太。
2019 (63岁)母亲三年前去世。
Charles.
1964 (7岁)肯辛顿早教学校。
1970 (14岁)所上学校与7年前采访时自身的预期一致。出过国。
1977 (21岁)在Durham大学,没上牛津。
1984 (28岁)本集拒绝接受采访,未现身。BBC助理制片人。
1991 (35岁)1990年结婚。不愿再上节目。
1998(42岁)现为英国Channel4的科学纪录片编辑。不愿再上节目。
2005 (49岁)/
2012 (56岁)/
2019 (63岁)/
Peter.
1964 (7岁)生活在利物浦郊区。
1970 (14岁)利物浦综合学校上学。与Neil是好友。
1977 (21岁)与Neil仍是好友。伦敦大学最后一年学历史。提到Neil的教师父母对Neil造成的压力
1984 (28岁)24岁时结婚,与妻子在师范学院相识。在综合学校教书,妻子在继续教育学院工作。
1991 (35岁)/
1998(42岁)/
2005 (49岁)/
2012 (56岁)重返剧集,表示28岁后退出是因为舆论将其描述为共产主义愤青,还有其余恶意打击他的人。一直在玩乐队,近两三年发展很不错,获得过乡村音乐奖。再婚,儿子19岁,大一,女儿16岁,初中即将毕业。28岁后不久即离开教职,后修读法律,成为公务员,妻子也是公务员。
2019 (63岁)两人组合的乐队仍在继续。3年前母亲去世(80多岁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乐队前伙伴同年去世。儿子搬出去住了,女儿同住,在伦敦读硕士。
Neil.
1964 (7岁)生活在利物浦郊区。父母都是教师。
1970 (14岁)利物浦综合学校上学。出过国。
1977 (21岁)申请牛津未果。在利物浦读了一年综合大学后离开。伦敦工地搬砖。
1984 (28岁)过去三年没有工作,经常在英国国内旅行游走。靠政府救济生活。不担心自己的精神问题,但有时会去看医生。
1991 (35岁)上集过后很多人给其写信。现居英国北部某岛屿的政府救济房中,靠政府救济金过活。参与岛上的话剧团,曾导演过,后被否决。正筹划专业巡演公司。
1998(42岁)两年前当选为自由民主党的地区议员。为剧集中的Bruce成为好友,为其证婚,并在重返伦敦议会工作之前的。休整中住在 Bruce家中。尚未结婚。感觉身体状况前所未有的好。
2005 (49岁)从伦敦搬至英国西北,作为该地区议员。与Bruce联系很少。每周固定一天做义工。父亲5年前去世,修复与母亲的关系。
2012 (56岁)以教友身份做牧师。仍是孤家寡人,几段恋爱关系并不持续。
2019 (63岁)已婚,愉快相处4年,后发生变故,但现在已不怎么相见。今年见了几次,为求和解,但无果。英国居住,但在法国买了房子。在郡议会的收入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感觉自己身体很不错。坦诚在遇到现任妻子前,与一名澳大利亚女子相互爱恋,且是唯一真爱。
Jackie.
1964 (7岁)无背景介绍。
1970 (14岁)综合学校上学。未曾出国。
1977 (21岁)毕业后在一家澳大利亚银行工作,已三年半了。先是话务打字员,后做柜台。
1984 (28岁)19岁结婚,丈夫是油漆匠。在城中保险公司工作。决定不要孩子。
1991 (35岁)已离婚,有一子。30岁时母亲去世。
1998(42岁)与一苏格兰人相遇,又生两子,后又分开,住过7个月临时住所,现居格拉斯哥附近,带三个娃,婆婆承担很大一部分孩子抚养费。患风湿差点残疾,工作终止。
2005 (49岁)仍与第二个男人生活在苏格兰地区。婆婆仍负担部分生活开销。
2012 (56岁)分手后的前夫罹患四期癌症。婆婆也患癌。自己的继母、姐姐、妹妹均已离世。大儿子餐厅助理厨师,二儿子(不满20岁)超市警卫,小儿子(18岁)准备报考医务兵。孙女出生之际,前夫因车祸去世。救济金政策缩紧,财务受到影响(时任首相卡麦隆)。过去5年有尝试再找另一半。
2019 (63岁)二孙女一孙子。父亲患上老年痴呆,已停掉药物。讲述了前夫车祸去世时自己与孩子的艰难应对,肇事者四年半才被定罪,自己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孩子每人得到约3000磅补偿。与自己的一个妹妹在海边城市同住。近十年一直在领政府伤残金,每周40磅,但遭到削减。
Lynn.
1964 (7岁)无背景介绍。
1970 (14岁)文法学校上学。未曾出国。
1977 (21岁)19岁结婚,两个女儿。伦敦东区移动图书馆工作。
1984 (28岁)19岁结婚,丈夫邮局工作,两个女儿。
1991 (35岁)35岁时父母接连去世。患有颅内静脉畸形。
1998(42岁)工作调动,仍在其他儿童图书馆工作。
2005 (49岁)工作与7年前相同,但更针对残障儿童。丈夫觉得私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而未在节目中露面。夫妻感情很好。大女儿是公司的安装协调员,小女儿是饰品采购员,有一外孙。病情依旧。觉得多年经历非常值得。
2012 (56岁)过去十多年图书馆一直缩编,所在部门被撤销,失去工作,开始领取退休金,现在是教区理事长。同有3个外孙,最大的女儿读高中,最小的女儿两岁。大女儿工作未变,小女儿因生育被解雇,现为儿童照料员。
2019 (63岁)5年前去世,却一直没有告诉家人病情,直到去世两天前才得知。为纪念其30年来的付出,所在社区教会小学的新建儿童图书馆以其名字命名。
Sue.
1964 (7岁)无背景介绍。
1970 (14岁)综合学校上学。出过国。
1977 (21岁)单身,旅游公司做团队游。
1984 (28岁)24岁结婚,儿子两岁,丈夫是煤气维修工,在东伦敦的公租房居住。
1991 (35岁)刚离婚,小女儿仅两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1998(42岁)伦敦大学法律系的办公室工作。
2005 (49岁)从伦敦东区搬出。一直与七年前认识的男子交往,共同买了房子,有结婚准备。大儿子没上大学,现从事电脑行业。仍在大学工作,课程主任,地点转至伦敦市中心。
2012 (56岁)已与之前男子交往14年,仍未再婚。此时父亲80岁,母亲78岁。小女儿与自己一起住,大儿子在外租房。仍在大学担任课程统筹。
2019 (63岁)仍在交往,未正式再婚。工作未变,预计66岁退休。两个孩子均单身。父母健在。
Suzie.
1964 (7岁)在女子时尚学校学习。
1970 (14岁)父母离异。所上学校与7年前采访时自身的预期一致。生活于苏格兰,父亲拥有4000英亩地。
1977 (21岁)16岁辍学,在巴黎读了秘书学校,随后上班,在伦敦待了7年。
1984 (28岁)22岁时结婚,定居英国巴斯,丈夫是律所合伙人。25岁时第二个儿子出生,同年父亲去世。
1991 (35岁)怀过第三个儿子,但特意流产掉,新生一女儿。丈夫由合伙人退出,自己开了公司,业务为旧楼翻新。母亲刚确诊肺癌,手术后仍在住院中。
1998(42岁)生下第一个娃后的15年,一直在家带孩子。
2005 (49岁)大儿子伦敦工作,二儿子在家工作,小女儿在考高中。与过去和解,第一次感觉到对自己满意。
2012 (56岁)与剧集中的Nicolas自40岁起一直有通信来往。大儿子和小女儿上了大学。50岁时曾决定不再参与节目录制。
2019 (63岁)决定不参与本集录制。
1. 父母的婚姻以及与孩子的感情,真的非常重要。看看那两个小时候在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就知道,他们一生都在弥补自己童年的伤痛,情感上的伤害导致不自信,而且没有良好的教导也导致他们没有人生目标,性格懒散,只能做些粗活。而Tony小时候看大家都觉得是个小混混,后来却拥有了普通人眼里非常优渥的生活,我认为这和他与父母的良好感情是分不开的。还有Suzie后来在伦敦大学当行政管理的那个女孩,她也提到父母帮助她很多。
2. 教育改变人生。教育太重要了,每个人都或早或晚地认识到这个道理。只是有的人刚出生就了解了,有的人用一生吃尽苦头才懂得。正是因为过于重要,反而没什么好讲的了。我会努力的。
3. 伴侣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人生的幸福与否。说实话,我之前是抱着幼稚的态度在对待恋爱与婚姻的。不是说我不认真,而是我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十分严肃乃至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大事。我以为喜欢就要在一起,在一起就能幸福,真的很幼稚。大家都赞同保罗要不是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妻子,他无法如此幸福。而且伴侣影响的不止是夫妻之间,更与下一代的未来息息相关。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现在才认识到。婚姻绝不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很严肃,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课题。本来我是认为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快乐分手离婚也是很正常的,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认为还是要慎重地考虑进入婚姻这件事情,我并不想离婚,因为你根本无法预计它对下一代的影响有多大。
4. 在童年时期,给孩子爱、关怀与教导。我只能说,看完这部记录片以后,我对亲自教导孩子,陪伴他渡过童年时期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因为孩子的童年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这段日子又是那么短暂。我希望我自己能在准备好了的阶段再迎接他的到来,我希望我能给他最好的爱与教育,我希望我会是他的依靠与港湾,是最好的妈妈。同样地,我也不想骄纵他,从前我一直认为需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当然我仍然这么认为,但是,我要求我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与品格,他会受益终身的。
5. 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是Bruce说的一句话。我非常理解他,因为他童年的不幸,他一生都没有自信,被这个问题困住了。而对于女孩们来说,尤其是这样。这部片子里的女孩们生活幸福与否,都与她们的婚姻情况有直接关联。感觉女生们在感情中真的投入太多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爱自己,爱生活,把幸福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遇到救世主,像Sue的丈夫、Paul的妻子,把你从生活的深渊里拯救出来,我想我们应该做能给自己能量的人,比如Paul的妻子我相信她选择谁都会生活得很好,我希望我是自己生活里的太阳。
6. 自律是非常优秀的品质,而懒惰十分不可取。我想谁都能看出来,里面的主人公拥有的生活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就的。我们以为的贵族John其实父亲9岁去世,母亲独自工作抚养孩子长大,他上牛津是靠他自己努力拿到的奖学金。西蒙让我印象很深刻,21up里他说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他只是需要一点火花。说实话当时我就感觉不妙,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一个懒惰还满是借口的傻瓜。我充分意识到,童年的一些坏习惯——先看电视再做作业等,给我人生非常大的影响。我的确是过于懒惰,我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往前走。幸好,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也正在改正。我还年轻,还有机会不像西蒙一样等到六十三岁才来懊悔。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勤奋的人,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这并不是一种人生选择,懒惰与勤劳,我想是有对错之分的。
7. 体型很重要,健康更重要。Nick得了喉癌,真的很让我伤心。他很完美,我非常爱他,不是因为他所谓逆袭,而是因为他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人。他是第一个指出这部纪录片很有价值的画中人。我一开始非常诧异,像John这样背景优渥有思想的人,应该能理解这样一部记录片意义有多大。可是他没有,连他也不能跳脱出自己的局限,也许的确只有Nick这样有大爱的教授始终想的是为全人类做贡献,与学生们分享,才能有这样的了不起的想法。
《人生七年》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它的灵感来源于一句耶稣会格言——“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可以看到他成年后的样子。(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意思类似于中文的“七岁看老”。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不管是工作事业,还是家庭婚姻,人生的成长都有非常决定性的关键时刻,而这些关键时刻总是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幸福与否。人生七年,我正处在人生第3个七年。在现在这个成长阶段,我要多读书,因为人首先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这里,《人生七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的一些生活经历中接触到婚姻、家庭、生活、工作等等各方面的一些为人处事。我很庆幸自己在一个这样的时代,也期望未来能给我一份美好的答案。
6. 《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这部耗费半个多世纪精心取材拍摄制作,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纪录片,跟拍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七岁孩子,这些孩子有的出身上层社会,有的普普通通,有的则来自孤儿院。
《人生七年》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M5bN-mw3Iwy7iDGP6hezNQ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7. 《人生七年》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人生七年》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yMHtWS4TmLgDnjdczi2B6w
《人生七年》
导演: 保罗·阿尔蒙德
主演: Douglas Keay / Wilfrid Thomas
类型: 纪录片 / 短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64-05-05(英国)
片长: 39分钟
又名: 人生七载之当我七岁时 / 七岁看老 / 人生七年第一季 / 7 Up!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的轮回从这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首拍此纪录片时,还是只是个助手。此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成为知名导演。
8. 《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导演是谁
《人生七年》是由保罗·阿尔蒙德与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
据外媒报道,《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于1月7日去世,享年79岁。除了备受影迷好评的《人生七年》,迈克尔·艾普特执导的作品还包括《007之黑日危机》《纳尼亚传奇3》等。
迈克尔·艾普特1941年出生于英国,剑桥大学法律与历史专业毕业后,进入格拉纳达电视台任调查员,三年后荣升为导演,1968年起以导演电视剧和广告片出名。
(8)人生七年电影时间扩展阅读
《人生七年》纪录片的拍摄过程:
迈克尔·艾普特与保罗·阿尔蒙德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人生七年》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五十六岁、六十三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