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空间营造的技巧有哪些
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复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在延续时间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画面空间上展开形象,使作品获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现力。
包括:
一、环境的空间营造
一部影视作品的空间营造应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气氛和氛围。选择典型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环境造型,一所座落在湖滨的别墅,风和日丽,绿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流荡着金色的阳光,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富有地域特征。这一环境的选择。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面对新生活的问题,是向生活举手投降,还是与生活进行抗争,振作起精神,面对死亡与之挑战。
二、空间的再现
影视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首先是造型的,以艺术的造型贯穿在它的自始至终。那么在造型中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在这方面,先驱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与理论,如影片《小兵张嘎》中的一场戏,伪装成汉奸模样的罗金保带着嘎子走进院落,他们钻进葡萄树下。然后曲里拐弯走到小栅里。罗金保挪开堵在门上的一捆草,从一道门钻进去,他们爬上房顶,再从梯子爬到另一个院落里……这一连串的运动镜头既揭示了当年神出鬼没的抗日游击队的一种神秘传奇感,又较好地再现了一种空间的真实感。
三、空间表现
画面并不只是以再现真实的空间为目的。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为了创造内心的视觉意象,还有意地利用各种技巧改变人们对真实空间的印象,进行空间的变形,压缩多重空间的画面组合。来达到空间的表现性目的,空间变形拥有着很大的表现性和情绪意蕴。如影片《黄土地》中曾多次以画面展现翠巧在河边担着水桶向画面走过来。通过长焦镜头对空间的压缩,使人感到翠巧身后始终充满了黄河之水,感到黄河的温暖柔和以及她对翠巧的宠爱与主宰,使人物深深嵌入了黄河之中。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之外的存在和空间之外的存在,同样是极大荒唐”。因此,影视空间和时间并存就如天秤中的砝码,应使两者配重同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发挥出强大的震撼力。
Ⅱ 影视艺术的空间营造
苏联的瓦斯菲尔德说:“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无论是天文学的时间或形象的、蒙 太奇的时间——总是在空间里,在一定的纪实性的或假定的环境里实现的,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一
部影视作品的空间营造应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气氛和氛围, 选择典型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环境造型,一所坐落在湖滨的别墅,风和日丽,绿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上流 荡着金色的阳光,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富有地域特征。这一环境的选择,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面对新生活的问题,是向生活举手投降,还是与生活进行抗争,振作起精神,面对死亡与之挑战。美国影片《鸟人》的环境造型也具有典型意义。“鸟人”用不愿与人交谈的方式来作为一种对社会的抗争而被关在精神病院治疗,其环境把“鸟人”安排在一 间带铁窗的病房,窗外是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的白鸽,而他身处的现实困顿和他心灵向往的自由天地从环境造型中鲜明地对比出来,环境的造型具有象征性的意味。环境空间的营造要给人以物化情感的可能,空间环境能与人的情绪、心境吻合,人物的 情绪就会自然而贴切地找到情感的外在物,内在的情绪便能在环境中延伸开来。影片《出租汽车司机》一开始拍摄了查尔斯一双清澈明亮、闪着青春和纯真但又并不欢快的眼睛,坐在 车厢里的主人公查尔斯与川流不息、五颜六色的汽车,与路旁不断闪逝的五光十色的纽约夜间街景构成了一组组色调反差极大、光彩夺目的画面,通过这些美丽动人的画面空间营造, 把观众带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个既单纯、质朴、孤独又勇敢、执着、坚定的世界,把当代人的迷茫和追求的“组合性格”极好地表现了出来。
Ⅲ 如何分析电影中空间结构
电影的空间结构包含着很多内容和元素,短时间内没办法回答清楚,只能大概地给你说一下。
首先,电影的空间由两部分构成:镜头内的空间和镜头外的空间。注意:我说的是镜头,不是画面。镜头内的空间是窥视空间,可以把摄影机当作你的眼睛,这个空间是极为有限的。在这个空间里你所能见到的仅限于电影本身的剧情,这个空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完全相同的;而镜头外的空间是一个延展空间,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因为镜头外的空间是留给观众自己想像的。可以把摄影机当作是你自己,从而完全置身于电影之中。这个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常说“电影的空间是无限的”一般是指电影的整体空间而言。包括了镜头内外。如果一部电影的主人公只是在一个画面似的背景下交代剧情似地进行表演,那么空间结构就体现不出来了。
所以,分析电影空间结构,应该先把电影的内外空间弄清楚,然后综合地产生对一部影片空间的基本概念。
其次,电影空间结构是立体的。比如一楼和二楼、池塘和地面、隧道和出口等等。看一部电影的空间结构如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空间的立体性做得够不够好。有些电影中只使用蒙太奇来简单地交代叙事,并没有通过长镜头将空间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低水平的空间构造。一般来说,长镜头对电影空间结构的立体性和无限性作用很大。可以说,是长镜头成就了电影空间。《云水谣》的开篇镜头、《杀死比尔》、《公民凯恩》以及希区柯克的大部分影片对于空间结构的理解都非常好。如果你是要研究空间,这些片子看几百遍都不多。
最后,电影空间结构是具有隐喻的。电影由运动产生,又因为隐喻才具有意义。《公民凯恩》的长镜头运用被认为是至今为止长镜头运用的最高水平,因为它的长镜头的隐喻作用几乎无处不在,而且非常具有创新性。你可以去找出来看一下。一般来说,人物在镜头中的位置是隐喻的重点。高和低、远和近、大和小等等,甚至平等位置的镜头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喻。再比如说,镜头本身的拍摄位置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仰拍和俯拍就是很好的隐喻镜头。还有就是空间大小本身就可以作为隐喻。狭小的空间和空旷的空间对于观众产生的心理暗示是完全不同的。
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点。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Ⅳ 《钢的琴》电影分析
1.镜头
开头一个固定仰角机位,两位主角中心站位,对比异常强烈,车站的遮雨棚两侧扬起,好像是主角背后的翅膀,男人一侧的车棚是破碎的,女人一侧的车棚是完整的,男人一边是废墟,是旧工业时代的远去,女人一边是砖房,是新时期拜金风潮的涌入,两人的衣着一旧一新,男人手里是手风琴,背后是助力车,女人身上是时髦的大衣,挎包,两人的格格不入顿时凸显出来。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一直是固定机位,正因为镜头中包含如此多的元素,才让观众避免了乏味。
等到季哥被警察抓走后,男主放弃了制造钢琴,接下来的画面跟开头类似,景物人物完全相同,由固定仰角机位换成了固定俯角机位,应该暗示男主心情的变化吧,仰视男主时,男主是高傲的,藐视的,不向困难低头的,而此时的俯角镜头,男主是卑微的,丧气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
结尾时仍是机位平移,演员们都聚在钢琴周围,镜头逐渐后退拉远,沿着长长的走廊离工厂越来越远,带着观影人逐渐远离那段铿锵的岁月。
2.灯光
偷钢琴之后的月下独奏更是奇葩,场面全黑,只有顶光,色彩明丽,雪花飘落,旋律悠扬,超现实浪漫主义风格,很唯美。在炸烟囱之后也有一段相照应的,男主女主在画面中央,固定机位,背景全黑,唯有两束顶光,分别给男主女主,男主坐,手风琴,冷色调,女主站,小脚步,暖色调。同样的超现实浪漫主义风格,唯美。
3.音乐
电影《钢的琴》从主题上,就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下岗工人陈桂林与妻子离婚,为了挽留住女儿需要一架钢琴,从筹钱买钢琴,到学校里偷钢琴都不能成,于是拉拢昔日钢厂的同事们凭一手之力造“钢”琴。故事自始至终都在围绕着一架挽留女儿所需要的钢琴而展开,“钢琴”作为一条线索也作为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整个影片中反复出现,经典熟悉的钢琴旋律,如陈桂林在木钢琴上为女儿演奏贝多芬《致爱丽丝》,不时作为细节的呈现在片中响起,影片与音乐之间的直观关联便不言而喻了。钢琴与手风琴,作为两个实物在影片中的参与,为电影音乐提供了恰如其分而又妙不可言的入口,钢琴为主,掌控着影片的主要旋律,手风琴协奏,统摄着整体感觉,使得音乐借由乐器的存在扣住了整个影片的灵魂所在,赋予影片一种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
与一般影片不同,《钢的琴》并没有致力于在二维平面之中制造三维视听幻觉,而是逆其道而行营造封闭的效果,大量使用的正面水平机位以镜头的水平移动都是人产生强烈的抽离感,扁平的空间以及人物“左进右出”的运动方式营造的是一种貌似真实而又让人警惕的非真实感,显然是对电影语言规则的一次有意识的冒险,然而这是一次成功的冒险,非但没有使影片生涩无味,相反地,这种对现实的背离造成了一种类似于黑色幽默的矛盾冲击,容纳了更多的意味。
4.剪辑
反复蒙太奇,陈桂林与他的父亲在那屋顶上出现两次,两次的出现在整片中都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使得陈桂林在前面的困难都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一种错觉想法。
交叉蒙太奇,陈桂林他们几个偷了学校的钢琴被抓,让他们自己抬回去,那个淑娴弹完琴望向陈桂林,然后镜头就转换陈桂林在查阅书籍,这两件事都有影响的作用。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知道陈桂林的想法。
节奏蒙太奇,而在他们找那个把胖头的女儿搞怀孕的人的时候,镜头换了4次的固定镜头来拍摄,音乐也是从一开门就起,与镜头相互形成节奏感。之后又去追那些人有形成很好的相呼应。
在场面调度方面,影片开始的一场送殡戏,已经彰显了张猛在电影语言上的想法。他用横移镜头,三次拓展画外空间:开始是一群人吹拉弹唱的横移加特写;然后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画面内,与画外的人进行对话———至此,观众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帮人在干吗;最后横移镜头交代画外空间,观众之前对这一场景的疑问得到解决,同时欢快的音乐与送殡场景的对比,也凸显出其中的幽默。这种对画面内外空间的运用、对电影语言的理解,使得整部电影抬上一个高度。
5.剧作
他的故事极其简单,影片的叙事方法主要是顺序的叙事,中间直接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下去。讲述的是一群多灾多难的男人,他们除了要应付自己生理上的中年危机外,还要应酬苟延残喘的生活,为了挽留住离异男人的女儿,他们重新拣起了年轻时侯的浪漫,用钢铁做了一架钢琴,而女儿终究是走了,就像难以挽留青春。当然,挽留女儿只是一个牵强的理由,他们这样一群庸庸碌碌的男人,走过了人生的黄金时代,已经懂得与生活和解,他们也明白:活,没有理由,却要进行下去。这个时候,钢琴不仅仅是钢琴,这是一群生活在中国,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恰至中年的男人的自我拯救。
电影中的线索:第一条,主要线索,大家集体制造钢琴的故事,第二条线索,影片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尤其是前妻的戏份过多,但是有没有影响到主线“造琴”,现在有些删之可惜添则不足的味道。另一条线索,废弃的工厂遗留下两根高耸入云的烟囱,工人们集体联署呼吁保留,但终被拆除。这两根烟囱经历几十年岁月,伴随几代工人的劳动、成长和生活,是城市地标,是记忆参照,更是过去时代光荣与梦想的见证。影片末尾,在大群工人伫立遥望中,两根烟囱被定向爆破,瞬间,烟尘升起。这条情节线时断时续,作为“造钢琴”这个主线索的衬托背景,颇具意味。它说明,国家、资本、市场的逻辑和步伐,铁面无情,坚不可挡。它还说明,土造钢琴,这个单个“奇迹”,其实只是一次无奈的挣扎,正像最终不能留住陈桂林的女儿一样,它并不能改变造钢琴的那个“背景”,不能改变工人集体失败的命运。通过这个背景线索的叙述,《钢的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时代的大势。
Ⅳ 影视画面中表现空间的技巧有哪些
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和灵魂;
色彩:色彩是影视画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
影调:影调是表现影视画面明暗层次的关系要素;
线条:线条是影视画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Ⅵ 影片构图中空间表现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艺术
作者:刘强
在我们拿起照相机拍摄之前,每个人都会考虑将主题放在画面什么位置,前后、左右、上下,前景与背景安排,用什么色调、视点高低、光圈与速度的换算,这时主题和前后景就形成了因果的空间关系,成功的作品空间艺术,取决于对主题语言理解、构图知识掌握、色彩构成运用,对拍摄具体对象人、物体结构、事态进展及环境详细分析,仔细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摄影构图中的空间艺术是表现主题、构图构成、色彩运用的综合特殊体,强调了它结构的艺术性、合理性、融合性、及中心视点突出的共性。我们知道摄影是把主题由点、线、面、体三维立体结构通过照相机原理转变成两维平面结构,再通过人眼睛观看时把两维平面结构转变成立体结构的艺术,空间是立体结构转换成平面结构再转变成立体结构重要视角因素。构图中的空间要素为主题大小、多少、上下、左右、质感、体积、主题与前后景焦点、色调、色彩、点与面、面与体、体与体等。离开了空间要素,就不能表现平面,再现不了立体,更谈不上形成和表现。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除了有明确的主题、正确的曝光、和谐的色调、合理的构图,还需特色合理的空间艺术。空间有没有艺术结构性,则取决于拍摄者自身文化素质、摄影技术和艺术修养了。
摄影构图空间中艺术表现是多元化的,归纳起来为;
一、趣味中心的表现方式 任何拍摄者将会把主题趣味中心放在焦距的最佳视点与最醒目位置上的、或前端、或左端、或上端。这符合人们普遍视角规律,我们在看东西或物体时,习惯先看前、后观后、先看左、后看右、先仰视、后俯视。只有确定主题趣味中心位置,才能较好的安排构图及空间艺术了,画面中每一因素借是为主题趣味中心表现而服务的。
二、冲击视角的表现方式 摄影者手中各类款式相机与镜头、构图学里学术原理、视点高低、光圈、速度的转换等一切硬件和技术手法都是为给读者强烈、醒目、趣味视角冲击而更好地再现主题准备的。鱼眼、广角镜头,不仅使主题中心醒目、夸张、奇异变形冲击人们视角,还能是构图构成以全新、震撼的艺术特色。框式取景及形的再现为趣味中心表现强调了它完美与重要,也为构图中空间构成创造丰富艺术特色性。色彩色调合理丰富的完美组合,极大吸引观赏者的视角与感官,也充分渲染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光影效果的表现方式 摄影是用光作画的,摄影家当然知道光的妙用,光除了能很好再现主题思想,更能创造构图空间韵意神奇的气氛了,光是摄影构成构图空间艺术首选手法之一。
四、色调色彩的表现方式 和谐色调是表现主题最佳手法,阶梯或大留白、大留黑色调则是空间艺术美妙构成形式。丰富多彩的色彩给予表现主题更为准确悦目,也为构图空间增添了诗画般韵味与奥妙的神奇色彩。
五、视角透视的表现方式 虽然经过照相机原理将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物体再现为两维平面空间结构画面,通过眼睛观看则是活灵活现的立体结构画面,此时主题与前后景空间、受光面、质感、形体结构现象都是空间科学透视原理。具体怎样更好应用呢?近大远小的自然透视原理、色调色彩合理和谐、点线面体平衡结构、焦距光圈换算等等因素无一不和拍摄者文化及艺术素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六、点与面的表现方式 点、主题中心,点、视点中心,点、趣味中心,面、一幅作品完整的画面也。点与面结构大小、点与面虚实、
点与面色调色彩等关系借因表现主题不同及拍摄者主观意识异议而千变万化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画龙点睛”等表现手法则是各类艺术流派中点与面完美写照。
七、点线面体的表现方式 我们知道点的重复构成线,线的重复构成面,面的重复构成体原理,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物体、不同视点、不同光线、不同色彩及不同质体也形成了不同空间透视感。主题物体空间透视与前后景空间透视巧妙叠加再现是构图空间艺术妙趣横生,意趣合一。
八、体与体的表现方式 在大自然界,在摄影作品构图中,我们看到前体、主体、后体、体与体千变万化物体景观和图片,那是体与体再现构成了透视的美妙神奇关系。能够运用好千奇百变的体与体构成构图空间艺术再现是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创新、追求目的和目标。
空间,在广阔宇宙,在大自然界,在古今中外,在眼睛能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有它存在。空间艺术的运用也是汇聚广泛的,在语言文学中、书画中、戏剧中、音乐中、哲学中、建筑中、军事中、时空中等等。唐时大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诗句汇聚了古代诗人艺术的智慧和千百年来历史的验证,其艺术风格与中国水墨画一样,空间表现得微妙微肖,意境俱佳,看图题诗、赋诗作画,堪称空间艺术运用的典范和良师。仅有百年历史的摄影艺术,皆是借鉴各类门派艺术风格精髓而形成的年轻艺术,在摄影艺术流派风格自身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艺术范畴值得摄影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摄影实践工作者们借鉴、商讨、创新和运用了。
Ⅶ 如何创造电影银屏的画外空间
一般情况下分两种情况来表现画外空间。
第一种方法是用声音来表现,声音来表现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比如,我们想表现画面外有另外一个人在说话,并且情绪激动,那么我们就用声音,也就是这个人在画面外说的话或者表现情绪激动的声音。
第二种方法是用画面内的人或物,一般情况下我们称之为主体,它的动作、表情、神态等来表现画面外的内容。比如,我们表现一个人被打了,我们又不想直接在画面内表现,同时我们希望有一定的搞笑风格,那么我们就在画面内表现这个人的鞋子衣服飞起来,从而表现了这个人被打得这件事情,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一种搞笑风格。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
Ⅷ 求几张电影中的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谢谢急用
封闭式构图指画面中不需要借助画框外的空间进行叙事,其叙事所需的元素都已包含在画框之中。比如下图《华盛顿邮报》中的一个聚餐场景,主角、配角围绕着餐桌并对某事件进行议论交谈。
(8)电影如何拓展画内外空间扩展阅读: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区别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新秩序时,就把这种构图方式称为封闭式构图。把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
封闭式构图比较适合于要求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抒情性风光、静物的拍摄题材,对于一些表达严肃、庄重、优美、平静、稳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场面,用内向的、严谨的、均衡的封闭式构图也是有利的。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画面上和人物视线和行为和落点常常在画面之外,暗示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与严谨,不要求画面内的形象元素完成内容的表达。
Ⅸ 电影构图中“封闭结构”与“开放结构”的含义
所谓电影构图,主要是指电影画面中物体的布局与构成方式。影视作品是一种平面造型艺术,它是通过二维的画面来展现事物,画面具有明显的边缘,称为画框。通常情况下,这个画框为矩形。画框界定了画面的表现范围,平衡了画面的格局,为事物的运动和联系提供参照,与画框内的事物紧密联系,在这种联系过程中体现创作者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手法,引导欣赏者通过画框去观察被自己加工了的、令欣赏者熟悉而又陌生的、具有某种假定性和表现性的世界。对于画框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两种美学观点多年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Ø 一、封闭式构图形式的画面是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画框是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的严格界限。
例如在电影《无人区》中,律师开车穿越无人区,不小心撞伤人后,自己在车上下定决心要焚毁尸体片段就属于封闭式结构。通过正面拍摄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封闭式构图通过画框内的视觉形象展现事物。封闭式构图形式对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对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交代清楚、明确,画面整体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确。
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相对独立。封闭式构图形式画面的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画框作为一条严格分界线将画内空间从客观世界中割裂出来。例如在电影《血观音》中,最后的场景时女主的外婆生命垂危躺在床上,孙女坐在病床旁,跟外婆说话,哪怕外婆写了放弃治疗的协议,孙女也要竭力抢救她。这个场景就是一个封闭结构,画面全部的内涵和情感都蕴含于画面所体现的视觉形象中,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画内空间。
例如在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Bogs被关禁闭后开门的场景,整个身体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加上周围的阴影是封闭的空间显得十分压抑,给人空间狭小的感觉。封闭式构图的画内空间是平衡的。封闭式构图的画框明确限定画面的表现范围,规定了画面的格局,并为事物的运动和联系提供了参照,也可以与画面中的各个结构元素建立联系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增强画面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将主体放在黄金分割处,为运动的事物预留出一部分空间等拍摄经验,都是封闭式构图基本章法的体现。
Ø 二、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画面的画内空间是与客观世界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画框不再是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的严格界限。
例如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中,镜头表现男主在窗口向外望去,我们并不能通过这个画框来直观看到画框外的事物,但是通过画外音,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人员混杂,热闹的街区。开放式构图通过欣赏者的联想来展现事物。开放式构图的表意空间不仅包括画内空间,还包括画外空间。画内空间是实际空间,是影视画面呈现给欣赏者直观的视觉形象;画外空间则是虚拟空间,需要欣赏者的联想才能被感受和体会,能反映画内空间所在的、更为广阔的客观世界。
又例如在影片《饥饿站台》中,不同的人分布在1~300多层的房间中,男主在最开始透过餐桌移动的通道向下看时,并不能看到尽头,这回让观影者想象到底又多少层,最后一层的人,会不会还会有事物。开放式构图追求更大范围上的平衡开放式构图的画面往往结构元素的形象不全,画面布局不稳定、不均衡,这些特点会使人感觉开放式构图是不平衡的,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开放式构图是一种不注重形式美感的、另类的构图形式,其实不然,平衡是指事物因素进行自控调整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综上,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是对影视画面框架结构认识的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从基本观点上来看,这两种美学态度是泾渭分明、相互排斥的,但二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又能够体现出各自明显的优势。电影和电视是两种庞杂的艺术形式,一个明智的编导应当善于调动各种有利的因素为自己的作品服务,在同一节目、同一场景,甚至同一画面中实现二者并存。只要这种因素能够促进画面含义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就可以合理采用,使各种元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Ⅹ 一部影片的拍摄中,构图起到怎样的作用
构图是影像造型要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克莱门茨和大卫·罗森菲德在《摄影构图学》中就这样表述:“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组织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目的是让这些要素向人们传递摄影家已经体会到的兴奋、憧憬、畏惧、惊异或同情。”
3、构图的特点——动态构图
与传统的艺术门类不同的是,影视不单单包含空间造型,也包含了时间的因素,我们都知道,影视艺术是时空结合的艺术。影视构图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动态构图”。影视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镜头穿插在一起,通过剪辑呈现给观众一部统一和谐、有机流畅的影片。
构图对影视呈现出的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为内容的表现寻找艺术的形式,既能准确传达内容的含义,又兼具艺术的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