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世界是平的》观后感
我的感觉是:文化本就是有趣的实体。
这部电影剧情主要是说陶德的公司是以线上销售为主,有一批客服人员会在电话中解决顾客们对他们家公司产品的任何问题。美国公司为了减轻客服人员薪资的人力支出,陶德的主管-戴维要将美国本土的客服人员业务整个外包到印度去,因为在印度请一个客服人员所需要的薪资只需美国请一个人薪水的1/10。理所当然,公司要将call center的业务整个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鸟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训练一批客服人员,要像美国的客服人员一样。只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陶德,就这样被挂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头衔去了印度。陶德在文化差异的前提,等著面对许多问题。
其实这部片子的重点在於告诉我们全球化下的影响,并且要我们省思,这才是导演拍这部片的目的。不只美国,台湾、各国皆是如此,为了节省人事成本,将许多客服部门或其他业务迁往其他人事薪资较低水平的国家。而从片中可以看到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诸多不适应,例如宗教、文化、历史、食物、节庆与生活习惯等,以及在语言上的差异,虽然同样说的都是英文,但是陶德说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为英国所统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却是英式英文,在词汇与意涵上,却因为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落差,在在让陶德觉得与印度格格不入。而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员解决客户问题的时间,必须缩短在6分钟之下的压力,以及如何提升这批客服人员的水准素质。一开始,陶德只会以美国的作事方式、角度来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觉得非常奇怪的,为何他们的英文腔调不一样,客诉的时间无法缩短等问题。
直到员工们要他深入瞭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将自己丢进印度文化里,在亚莎与其他同事的帮助之下,他开始从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何要这麼做,进而帮他们解决问题。例如,一开始这些员工对於自己公司的产品根本没使用过,当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户有任何问题,当然他们也无法即时回应或解决。直到陶德理解後,从总公司寄来许多商品,一方面让员工们瞭解,一方面也作为员工将客诉时间缩短的奖励。甚至是让员工在公司能有自己的信仰、摆上神像、家人们的照片,让他们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在一连串的改变之下,员工们做起事情也变得很有效率,才使得业绩突飞猛进,最後达到公司的要求。
正当陶德想说任务完成可以结束外派回美国,结果戴维出现了,却带给陶德一个坏消息,一方面是公司被更大的公司合并,另一方面是新公司认为要再将客服部外包到中国上海,因为那里的薪资又比印度更低,而新公司要陶德再到上海训练新一批的人员。对陶德来说,好不容易训练一批人却又得放弃。没想到员工都没有难过,而是高兴!因为他们受到很完善的训练,许多国际大厂在印度均有设厂,正需要他们这些受过有如美国客服人员训练专业的人员。所以能换到更大的公司,有更多的薪水当然是很高兴罗!而陶德则不想去上海,不论戴维开了多优厚的条件,他都拒绝,最後是让原本在印度当地的主管去上海接手新事物,因为陶德知道他比他还需要。
其实,电影的剧情光是这样就把导演想要陈述的内容说的很清楚,只是可能是美国拍的片,或是导演不想用这麼严肃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所以让陶德和亚莎在影片谈场恋爱,也彼此爱上。当然最後是欢喜收场,而且整部片是以轻松、欢愉的气氛来讲一件其实是现实生活中,你我目前遇到的问题。原来导演是看到现在业务外包已经常态,但是,都是让印度人千里迢迢飞到美国受完训後,再回到印度取代美国人原有的工作,却只有美国人原薪水的1/2。导演想到这些印度人在来到美国受训时的不适应、文化、生活习惯及语言差异上的问题等,从来没有人能理解与关心,只能自己想办法融入美国文化。不如,反过来在片中将美国人送到印度,从一个美国人在印度去面临总总的不适应所产生的问题,及试著去融入印度的文化的问题,来一个同理心的体验,也让全球的国际企业们关心这一方面衍生出来的一连串问题。
真想不到,美国会拍出这样的片子,不是那种剧情简单,有许多特效,大牌演员的好莱坞片而已。
② 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
[转]
首先,我要说明,中国的描写英雄的电影不是少,而是因为美国的英雄使观众对于英雄的解释狭隘化了。相比于西方高大威猛俊朗的英雄(如詹姆斯邦德,佐罗,超人或蝙蝠侠等),东方的英雄体现的更多是平凡普通的特点。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其自身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让中国电影中所谓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迹平凡,毫无西方英雄的那些可以拯救世界的功绩。其次,人文环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这让中国的英雄变得很谦虚,很平和。
因此,中国导演们往往另辟蹊径,将重点不再放在大片上,而转为描写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地域广,民族多,民俗浓厚。远到《黄土地》和《红高粱》,近到《玛雅的婚礼》,中国导演们将民族独特的原生态之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厌倦了大片的观众眼前一亮。这样,中国的有创意的导演们就化劣势为优势,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电影渠道。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所以,西方的英雄总是会独特的显示出来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对中西方电影内容上的总结,下面我们要说一下关于电影叙事上的不同。
很多人都发现了,中国的一些电影,在表达情感时候经常会用景物来做铺垫和衬托,靠景色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环境的氛围。这似乎有点传承于宋朝的人文画和古代的一些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西方的电影更多是靠人物细腻的表情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更注重自然的规律,而西方则更注意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更使得景物的描写成了中国电影中的一种特色。
而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又因为西方自由的教育模式,使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在电影中,西方人细腻的表情变化成为了衡量一个演员的尺度。
最后,我要说的是西方与中国的科技差距。
美国大片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场景规模宏大,靠高科技完成的场面十分绝妙逼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很多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场景都在这种科幻电影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现。这源于西方高超的科技,也源于他们历史上比较早的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而中国依然是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中国人本身的胆怯与谦虚,科幻影片的质量并不出色。这又使得在表达方式上中西方的一大差异。
虽然中西方的文化迥然不同,造成中西方的电影也不可能趋同,但我们作为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两地取长补短,相互了解与借鉴彼此的精华部分,为电影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 求一部讲述 美国人到印度出差,爱上一个印度女孩的故事的电影
[编辑本段]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
制片:TomGorai
导演:JohnJeffcoat
编剧:GeorgeWing
演员:
PurohitN.Virajnarianan……AsifBasra
Asha…….AyeshaDharker
ToddAnderson……JoshHamilton
摄影Cinematography:TeodoroManiaci
配乐:SteveKodish
剪辑FilmEditing:BrianBerdan
国别:美国
年代:2006
发行:佳映
简介
故事讲述在降低经营成本的考量下,工资低廉又会说英语的印度大学生成为美国电话网路销售公司的最爱,于是纷纷将callcenter迁往印度,但是文化差异闹出的灾难和因廉价而获得的利益可能不相上下。陶德在整个部门被外包到印度后,心不甘情不愿前往当地,训练承包的销售公司员工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干的派驻,却碰上陶德想都想不到的大灾难,孟买的混乱、街童的乞讨、名字被念成「蟾蜍」、旅馆墙壁画满印度「爱经」、遇到荷丽节时全身被丢满彩粉、上厕所得用「左手」清理、麦当劳变成「麦当佬」,而且还没卖吉士堡!种种不适应都让陶德抓狂。原来从走出航站的第一刻起,陶德的世界已开始改变...这时高升变地狱的职场菜鸟碰上了可人的商学院新鲜人,两人又将发展出什么乌龙的事情?爱情&职场的必修课程,让人哭笑不得,看他们如何打破距离,把世界变成平的?!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书,在这本趋势书中提出了「世界是平的」概念的佛里曼认为,身在遥远国度的人将会成为未来市场上的重要关键。在费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考量下,「外包」已经成为常态,许多企业纷纷训练他国人才之后,将客服与公司移到其他国家,以节省费用与成本,也让原本地球是圆的及国与国间遥远的观念都打破,而有「世界是平的」与市场关键外移的概念。约翰杰夫考特就表示,「外包」现象已经成为常态,印度逐渐成为美国许多电话网路销售公司的客服中心,很多印度人飞往美国接受专业训练,之后再飞回印度,以比美国人还要少超过一半的薪水,取代美国人做同样工作内容。这些实例激起他创作本片的灵感:「为什么我们不送一个美国人到印度,去训练他自己的接班人呢?这会是一个非常有话题的电影,所有人都会得到共鸣!因为文化撞击时总会产生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