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战宁沪杭的剧情简介
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京(指南京)沪杭地区。1949年4月20日,我百万雄兵分中、东、西三个集团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土崩瓦解。
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继而攻克南京,切断浙赣线,占领杭州,直逼上海。为保护上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区建筑,解放军经过周密部署并作出很大牺牲后,终于在5月27日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本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大进军”系列的第一部。影片着重表现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两大战役。影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渡江战役万船竞发的浩大场面。在上海战役中,为了避免对城区造成严重破坏,解放军成功将国民党军主力调出城区,并在城区作战中不使用重武器。在老电影《战上海》中着重描绘的四川路桥战斗也在这里出现。
与该系列电影的其他几部不同,这部电影采用了三种视角:摄制组的视角:仅出现过一次,即开头处展示了摄制组的一艘气垫船通过拍摄现场进行的摄影;讲述者的视角:几位亲历当年历史的老人在电影中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一些讲解;记录电影的视角:再现当年的历史。
❷ 上海保卫战1932是什么电影
并没有查到一部叫《上海保卫战1932》的电影。
如果真有这部电影,那肯定是反映第一次淞沪抗战的电影。
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中国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突然向上海闸北的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❸ 战上海演员表
《战上海》是1959年由王冰导演,丁尼、高岩、李舒田、王润身、张良、胡晓光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该片讲述了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包围了上海,与盘踞在上海的国民党30万军队作战的故事。
1959年,王冰曾执导过同名电影《战上海》。电影战上海主要聚焦与解放上海的军事斗争,而此次改编的战上海则聚焦于上海回到人民手中后的风险应对和反特斗争。
华东野战军挺进上海,一举击垮了城内残留的国民党刘义部队。上海战役宣告结束,陈毅市长率领曾山、潘汉年等领导奉命接管上海。刚刚解放的上海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意欲破坏刚刚成立的人民政府。陈毅市长无所畏惧,与敌特分子斗智斗勇,先后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困局,最终给上海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该剧已经进行了立项公示,计划在今年3月份开机拍摄。目前剧组行事低调,暂未透漏更多信息。从仅有的吉光片羽看,男一号将由国民大叔、谍战剧常客张嘉益担纲主演。
❹ 一部电影:讲的是保卫上海,国军被困仓库 一个细节就是:有一个小孩偷偷跑进去的
《八百壮士》http://ke..com/view/298468.htm#sub10684161电影片名八百壮士地区中国台湾导演 Director丁善玺Shan-si Ting编剧 Writer丁善玺 Shan-si Ting演员 Actor陈鸿烈Hung Lieh Chen柯俊雄Kog Jung-Xung林青霞Brigitte Lin .....Yang Hui-min张艾嘉Sylvia Chang秦汉Han Chin金汉Han Chin徐枫Feng Hsu .....Mrs. Hsieh摄影 CinematographyWenjin Lin剧情介绍继《英烈千秋》之后,丁善玺编导的这部影片,叙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为牵制日军,掩护国民党军队后撤,率领四八○ 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达三个月之久,军人英勇杀敌,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医药,当牵制任务完成,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与《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数百国民党军人与包围的日军的阵地战。导演根据一些史实,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热烈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
关于上海的战争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倾城之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❻ 推荐几个解放前,以上海为题材的电影
“上海皇帝”共两部,电影。
❼ 跪求解放上海战役的电影
《战上海》和《大决战之大战宁沪杭》。
❽ 红色电影《风起云涌》观后感
这几天看《毛泽东传》,偶尔发现一个陌生的名字――陈云。了解一下之后才知道他就是主管经济的开国元勋。1949年,由于蒋政府经济政策的残
留,非解放区物价动荡,恶性通货膨胀盛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这时候,是陈云挑起大梁,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拯救了中国经济,稳定金融市场,确定了人民
币的强势地位,为中国的解放事业铺平了经济道路,给前线的战士们鼓舞了士气。怀着对这位人民英雄的景仰,出于对陈云如何稳定经济的好奇,于是,我看了一部
讲述陈云同志稳定上海金融事迹的电影——《风起云涌》。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刚解放的上海,大资本家们大举吃进银元,想用强势的银元对抗刚刚进驻的人民币,企图致人民币于风雨飘摇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牟利。党中央
深知没有强硬的人民币作支持,在上海的政权就不可能牢固。而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治理通货膨胀。上海作为当时国共交战的前
线,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政治上的地位都不容小觑,处理不好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时任东北局政委的陈云临危受命,前往上海组建中共经济委员会,大戏由此揭
开了帷幕。
“共产党的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经济顶多就是个零分,人民币是纸币,强不过银元,我们只要吃光陈云的银元,这个经济沙皇就要被流放了”。资本家们的话
里充满了蔑视和骄横,可是他们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对手。
共产党人不缺少抗争和奉献精神,他们缺少的是经济知识,与资本家斗不像打仗是消灭敌人的肉体,资本家可以被消灭,资本的力量却是消灭不了的。曾经在国民政
府供职的马寅初加入了经济委员会,为陈云出谋划策。陈云很明白,没有银元,人民币的支付能力就不能得到保障。陈云果断地下令,用武力铲除最大的“黑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一举措打中了敌人的软肋,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资本一下子缩水20%。之后,又做出决定:所有业务往来一律用人民币结算业务,税收
也只使用人民币,于是金融市场初步稳定。
陈云在这第一战中用釜底抽薪的方法赢得了胜利,可要知道这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是伤其皮毛。货币兑换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实物的交易,以资本家们雄厚的资本实
力,颠覆上海的商品市场不在话下,他们雇佣地痞流氓抢购粮食,一旦他们控制了上海的粮食,中共政府将被迫与之谈判,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态与新政
府讨价还价,更可怕的是商品的交易是完全合法的。如果说“黑市”交易是不服从政府的逆行的话,这种囤积居奇的行为在法律上无懈可击。
镇定的陈云以低价抛售其他商品的方法分散资本家的注意力,解除粮食供应的燃眉之急,等到大批的粮食物资从外地调到上海时,物价回落,资本家将血本无归。不
久资本家就清醒过来,他们恼了,开始竭尽全力买进粮食,不过这正中陈云的下怀,他们所有的资本将荡然无存。经过他们的计算,在大批粮食经铁路运抵上海之
前,他们就可以买空粮食。但出乎意料的是,粮食通过水路提前抵达上海,大资本家的美梦就此破灭……
在这次与资本家的较量中,陈云展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更多的,我们看到了一个对职业倾尽全力的人民公仆形象:生活非常简朴的他一只鸡能吃一个礼拜,苹
果要掰开分三次吃。清廉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向广大人民昭示共产党的官员是执政为民的。他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不忘看那本名叫“国民经济核算”的书,要知道他
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却主持了全中国的经济工作,在党内身居如此高位,却不忘时刻为自己“充电”。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他甚至几天都没合过眼,有时候
旧病复发的他被折磨得异常狼狈,对于工作的执着态度驱使他继续认真工作。
电影中有一段陈云向农民大众宣扬共产主义的戏,他对马列主义的笃定得到了极好的诠释,他那颗激情似火的报国心上镌刻着他为劳苦大众的奉献精神,他的赤诚指
引了他奋斗的目标。陈云给今后的共产党人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回顾陈云先生的事迹既是缅怀这位开国元勋的艰辛历程又是用前人的事迹勉励自己。在那个昏暗和动荡交织的年代,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抗
争,无数英雄的献身,才有我们如今的安逸生活,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能否扛起时代的大旗唯有时间能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