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亚赢上海电影节

亚赢上海电影节

发布时间:2022-12-06 04:30:48

A.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经过近20年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风范,充分发挥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被业内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迈入20个年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无论报名影片、市场招展、创投项目,还是出席红地毯、电影论坛的名人与嘉宾,以及前来报道电影节的媒体数量都再次刷新电影节创办以来的纪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盛会。
金爵奖项核心内涵,展现多元包容特色
如同金棕榈奖之于戛纳、金熊奖之于柏林、金狮奖之于威尼斯,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金爵奖对多元文化的推动和引领有目共睹,赢得了海内外业界的尊重。
除竞赛影片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受大众欢迎的国际影展单元,也始终坚持多元包容的特色,通过近20年电影节带来的大量影片的熏陶,已培育起观众接纳多元题材影片的观影习惯,大大提高了观众的鉴赏水平和专业素养,比起平时大量好莱坞商业大片,每年电影节期间集中放映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文艺片、欧洲片受到青睐,电影节通过国际影展真正做到了吸引观众回归影院,培养了健康多元市场。
国际平台助推华语电影,彰显中国力量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之初就始终将自己放在中国电影产业大环境中,思考探索产业现象,寻找中国电影突破之路,与中国电影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电影节通过多板块的打通融合,有效建立起完整的助推中国影片、集结中国影人,彰显中国力量的平台机制。
上海电影节的开闭幕红地毯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与动态,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人创作实力的最佳窗口。电影节由此所形成的兼具推广、营销、发行的功能已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同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公司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亮相机会,发挥出了电影节助推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广功能,赢得了“亚洲第一红毯”的美誉。金爵奖大师与新锐同台竞技,一些获奖的中国作品受到国际影坛关注,走向了世界。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不仅被国内外业界普遍关注,并纷纷被其他国际电影节所仿效。
坚持孵化新人集聚年轻力量,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电影节身处产业发展前端,助推新人、新作、新项目。自2004年起,陆续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手机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等活动,并发挥各主体活动的板块联动效应,搭建了中国-亚洲-世界三个阶梯式的评奖与推广平台,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专业化、定向化服务。
坚持创新与传承,拓展新兴媒体,保护经典遗产
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敏锐把握产业发展与新媒体的最新关系,推出创新活动手机电影节,而且自觉坚持文化传承,承担起保护经典电影遗产的社会责任。2012年的手机电影节规模和影响力更有所创新,推出手机短片评选系列活动、短片展映、新媒体论坛及手机电影节颁奖盛典等4大主体活动。
经典影片拷贝修复,历时1年成果卓现,上海电影节成为国际电影节中首个自觉承担修复拷贝、推动文化传承的电影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大银幕上重焕光彩,经典再现。

B. 巩俐在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你怎么看

巩俐被人称为“巩皇”,我觉得这个称谓就已经说明了她在电影界的地位了吧。要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个称号实至名归啊,她就担得起这个称号。而且她输出的电影,也是每部都非常有质量,所以我个人觉得目前在中国电影界里,就是女明星这一块的话,估计没有谁能够和她相比较吧。



然后,关于说她在电影界的地位,我想,应该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吧。毕竟能爬到她这个高度的女演员也不多。你像章子怡,也算是个顶级演员了,但是似乎还是要比巩俐稍微低那么一点点的地位,可能是因为她出道比较晚的问题吧。另外,巩俐今天的地位也不是凭空得来的,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C. 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此次都有哪些人获奖呢

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中,获奖的大部分都是国际上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作品,所以很多作品其实都不是我们看过的或者了解的,本次金爵奖上最大赢家就是导演阿伯法周·贾利里、伊朗男演员普彦·谢卡里和波兰女演员玛泽娜·加耶夫斯卡。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中国的影片《东北虎》、来自马兰西亚的影片《野蛮人入侵》等在本次金爵奖中拿下了奖杯。

最后,获得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最佳真人短片和最佳动画短片的影片分别是来自墨西哥的《西西弗斯》、捷克、法国、波兰三国合拍的《老鼠也能上天堂》、来自中国的《生命之歌》和来自法国的《轻度的疯狂,持久的疯狂》,以上也就是本次金爵奖上所有的获奖名单。

D. 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电影盛典

柏林国际电影节:

恺撒电影奖: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吧勒达西尼 恺撒命名(因恺撒奖座由他设计)。始于一九七六年,每年一届。首届设十三个单项奖,即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一九八二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奖。一九八四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于每年的七月五日至十五日举行。一九四六年第一届至一九四九年第四届在捷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一九五零年起改在疗病地卡罗维法利举行。一九五八年以前,除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一九五九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六、七月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一九四八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于一九五九年,两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七月举行。一九七九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六十周年,改为八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最高奖名称为“圣乔治奖”,靠政府拨款。该电影节向来是规模大,参加国多,而且东西方客人并重,亚非拉国家也很踊跃,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个国家,五百至六百多部电影参展或参赛。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主要活动项目有:一由三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二举行会外演映和专场演映;三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四举办回顾展;五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三种。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七七年,于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举行。最高 奖名称为“美洲大奖”。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谓“世界电影节”。此电影节的活动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颁奖的项目不多。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一九九五年为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该电影节邀请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一批影评人评出本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电影导演给予表彰,举行表彰大会,在这十名导演中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名列第七,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影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一九三四年举办第二届后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恢复举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电影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二战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电影节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 圣 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创办于一九五三年,于每年的9月21-30日举行,最高奖为“金贝壳奖”。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节规定,凡参赛或参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批准。奖项设正式奖和非正式奖二种。正式奖以“贝壳”命名,分金贝壳奖(大奖)、银贝壳;非正式奖有雅典娜奖、西班牙旅馆奖、堂吉诃德奖等。

东京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八五年,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它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财大气粗的日本财团和政府的资助,电影节的经费富足,所以规模大,起点高。每两年举行一届,活动内容丰富,仅电影节大赛就有二种:国际电影节大赛和青年导演作品大赛。国际电影大赛设: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等。而表年导演作品奖设:金樱花奖、银樱花奖、铜樱花奖。获此三奖同时还颁发巨额奖金。由于奖金丰厚,青年导演作品大赛更具吸引力。但此项大奖规定,凡参加比赛的导演年龄要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作品不满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赛在发掘青年导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瑞士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另一说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间举行,为期两周。每年有二三十个国家参加,放映几十部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从来没有看过的外国影片,鼓励各国青年导演或新导演拍摄具有新风格的新内容的影片。

英国电影学院大奖(BAFTA):

在英国的地位等同于好莱坞的“奥斯卡”,故此亦被称为“英国奥斯卡”地位同样崇高。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一九七五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等。第二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三届增设联合国奖。第六届增设最佳英国男女演员、最佳外国男女演员奖,最有前途新人奖等五项。第八届增设最佳动画片、最佳电影剧作(英国)两项奖。第十三届增设最佳短片奖。第十七届增设最佳英国片摄影奖。第十八届增设了最佳英国片艺术指导、最佳英国片服装设计两项奖。第二十由增设最佳英国片剪辑奖。第二十二届增设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电影和电视分开授奖,一九六八年起,每届同时授奖。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得提名,奖项敢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类似。

欧洲电影奖: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的欧洲电影奖。其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当时柏林是电影奖的永久举行地。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

开罗国际电影节:
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办于一九七六年,于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国王的王后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称,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此金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奥斯卡金像奖:

一九二七年五月四日,当时美国电影界的三十六位领导人在一次集会上发起组织一个以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为宗旨的非赢利团体。这就是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的前身。电影届领导人梅耶建议学院用颁奖的方式,为正在繁荣和发展中的电影业带来了声望和荣誉的人颁奖,于是产生了学院奖,选定了二十四岁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创作的镀金雕像偢奖品,因为塑像为金色,故称金像奖。首届颁发仪式是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饭店举行。当时 ,这项活动只限于电影界内部,报道与金像奖有关的活动也只有当地的《洛杉矶时报》。一九三一年第四头昏脑胀授奖时,该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玛格丽特赫利奇看到金像,无意中说了句:“这个人像,使我想起了我的叔父。”原来,她的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戏剧家奥斯卡 沃尔德。她说的那句话,恰好被一群记者听到,于是就被广泛宣扬出去,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把这座奖称为“奥斯卡”。玛格丽特赫利奇后来成为该学院的副院长。一九三四年,洛杉矶广播电台首次对奥斯卡颁奖仪式作了一个小时的实况广播,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人们把这次实况转播称为奥斯卡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金像是一个中世纪武士的全身像。虽号称“金像”,却仅用了二十四K黄金装饰表面,实际上是用铜和铝等金属塑造的,重3850克,高35厘米。这个象征巨大荣誉的奖品并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制造费每座为400美元),而在于评奖之严格和获奖者寥寥无几。金像奖共有十二个类别。评选分两个步骤。每年年初,院方召集全体会员,评审前一年发行的影片。会员们以投票方式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五部影片及最好的五位演员,但每人只能选两大类别,即最佳电影奖和自己所属的专业奖(例如演员会员选演员,编剧先编剧等)。在投票结果统计出来之后,院方把被提名的名单发给会员再进行第二次选举,得出最后结果。奥斯卡评选慎重,计票公平(特请一家国际统计公司负责),尤其参选的都是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评选质量较高,受到各界重视。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创办于一九九三年十月,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根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还有一个嘎纳的金棕榈

E. 孙怡董子健怎么认识的

东京电影节,孙怡的微笑吸引了董子健。

其实有关注他们的人就会知道据董子健称2015年他去参加东京电影节的时候,在他下车准备走红地毯的时候就看到了孙怡,当时的孙怡微笑着,就是这样的一瞬间董子健就被孙怡深深的吸引住了。据说当时孙怡并未发现董子健注意到了她自己。

董子健虽然不是高富帅,但也是娱乐圈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年纪轻轻就拿过不少的重量级奖项,而且他拍摄的作品都是票房和口碑双优的,2013年凭借电影《青春派》入围“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2014年,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2015年,主演青春校园喜剧电影《少年班》,在剧情电影《山河故人》中饰演张到乐,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新人奖 。随后,主演剧情电影《乘风破浪》等等。

孙怡在娱乐圈的发展

孙怡出演了古装剧《芈月传》进入娱乐圈正式出道,2015年,孙怡主演的青春片《我的青春期》在全国上映 ,而该片则成为入围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华语作品;同年,其主演的爱情片《欢·爱》同样成为入围第32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中国影片 。

2016年,孙怡因主演青春剧《十五年等待候鸟》赢得更多关注 ;同年,她还凭借《欢·爱》获得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女演员 ,第11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女演员 。2017年,其主演的爱情剧《因为遇见你》获得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冠军。虽然说战果也不错,但是相比较于董子健还是十万八千里。

两人的爱情就像一部文艺片

董子健把和孙怡的爱情形容成一部文艺片,当浪漫起来后自己会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尖亲她,瞬间就能融化老婆的心。

曾经两个人在微博有过亲密互动,孙怡曾在微博上发文“再见难吗”,而董子健却疑似回复“难,原来生活和电影不一样,我只想好好地享受平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吗?”

之后,又有人爆料在机场偶遇董子健和孙怡,在飞机上两人相邻而坐,下飞机后也一起相伴而行,这一举动让不少人猜测董子健和孙怡当时在谈恋爱。

两人公布恋情,次年女儿出生

2016年10月,孙怡与男演员董子健在微博公布恋情 。次年9月22日,孙怡与董子健的女儿出生。据了解孙越和董子健是在一个电影节删认识的,认识以后下飞机两人同行,不久后两人就被拍到在一起。

两人感情发展得非常快,不久后就确认了恋情,并且孙怡被证实怀孕,后来才在微博上公布了恋情,到现在结婚有了女儿。

孙怡喜欢董子健可能是被董子健的才华吸引了,也可能被董子健的家庭背景吸引了,总之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小编相信最重要的是爱情,两人从传出恋情到现在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都表现得非常的恩爱。

日前有人拍到董子健和孙怡北京现身机场。刚刚生完宝宝的孙怡身材恢复得很好,一双大长腿吸睛无数,她与董子健旁若无人地私语,狂撒狗粮,董子健主动推着行李车,让孙怡休闲地跟在一旁,男友力十足。

F.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2014年6月22日晚,持续8天的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并揭晓了金爵奖的8个奖项。希腊影片《小英格兰》凭借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3个分量最重的大奖领跑。入围的两部中国影片《胜利》《五彩神箭》则分别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和最佳摄影奖。闭幕式红毯上依然星光熠熠,虽然到场明星不如开幕式那麼多,但分量比之毫不逊色。开幕式上有“王妃”妮可·基德曼的美丽身影,闭幕式则迎来了奥斯卡影后、“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更有闭幕片《变形金刚4》导演带队的全阵容压轴亮相。
8项金爵奖当场一一颁发,以巩俐为主席的本届金爵奖评委会将最佳影片大奖授予了希腊影片《小英格兰》。评委会对这部电影的评语是:“这是一部感人的、完整的、在各个层面制作精良的电影,反映了希腊悠久的历史和那里形形色色人的生活。”该片导演潘多利·佛加瑞和女主角佩佩内洛普·特西莉卡还分获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泰国影片《最后执行人》中的维他亚·潘斯林加姆获得影帝称号。中国导演张猛的《胜利》获评委会大奖,另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五彩神箭》则获得了最佳摄影奖。
巩俐主席有话说
无票房干扰尊重电影人
在颁发最佳影片大奖时,评委会主席巩俐做了一番感性发言,她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温暖的工作旅程,电影节期间,很多人问我们评委,作为电影人,电影节对於你们来说意味著什麼,有什麼意义?一个成功电影节,不会用钱去评论它的价值,我们这里没有票房的困惑,也没有一些干扰,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电影人的自由、尊敬和平等。谢谢大家的到来。”

G. 章明的人物经历

1988年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1991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凤凰琴》。1994年导演电视剧《红旱船》。1996年执导完成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巫山云雨》,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该片独具的影像气质和风格化的叙述表达,赢得了国际影坛的的关注和赞誉,章明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安东尼奥尼”。但该片在国内却遭到了封杀,8年后始被禁解。
1997年应邀担任第二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评委;同年导演的电视连续剧《真空爱情记录》 ,开创了中国青春偶像剧的先河,取得了当年电视剧的高收视率。
1998年合作电影剧本《鲜花朵朵》、《梦想生活》、《卧底》等。1999年导演电视剧《这方水土》、《我和小东》;4月担任中国第六届大学生电影节评审委员会特邀评委。
2000年应邀担任中国第七届大学生电影节评审委员会特邀评委;同年导演电视电影《晚安,重庆》、《欲望毒药》。2001年执导电影《秘语十七小时》; 该片于第三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参加了第十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和第三十一届荷兰鹿特丹国际影节正式竞赛单元,获第五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PPP单元“休佰·巴尔斯基”剧本奖,并在韩国釜山、香港、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奥地利维也纳等众多国际电影节上展映。
2005年导演电影《结果》,该片获邀参加德国柏林、美国洛杉矶、加拿大蒙特利尔、韩国釜山、东京FILMX、西班牙大加洛尼亚、阿根廷布宜若斯艾利斯等国际电影节展映。
2006年导演电影《院长爸爸》,该片参加大学生电影节展映,获2007年华表奖20部优秀影片表彰。
2008年自编自导的电影《新娘》,受邀参加了韩国“中国电影展”、东京中国电影节、法国影子电影节的展映。
2010年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山间铃响马帮来》获全国“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奖”,并在央视一套、四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
2010年编剧导演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以及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新人奖;还被新浪网评为2011年度十大华语电影,青年电影手册授予年度十佳影片、年度导演、年度最佳新人演员奖项;该片作为开幕影片参加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大陆台湾“两岸影展”,美国夏威夷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展影。
2013年编剧导演的电影《她们的名字叫红》,获第十六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评委会特别奖”、青年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影片、年度最佳新人演员等奖项。
2013年编剧导演的电影《九号女神》,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影片”表
彰。从业以来,章明亦担任过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韩国首尔韩亚电影节、日本冲绳亚洲短片电影节、台湾“螺丝起子”短片电影节等国际影展评委。

H. 2007年的各色电影节及其获奖情况

2007年第57届柏林电影节
获奖名单(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中国,王全安导演)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其他》
最佳导演银熊奖 约瑟夫-希达(《波弗特》)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胡里奥-查维兹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哈勒姆》
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Vanaja》导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 《电子人也无所谓》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奖(短片) 《Raak》 导演:Hanro Smitsman 荷兰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 《Decroche》 导演:Manuel Schapira 法国
《美》 导演:陈骏霖(Arvin Chen) 中国台湾/美国

2007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完全获奖名单
金爵最佳影片奖 弗兰基斯卡·梅莱茨齐 《完美计划》
评委会大奖 克劳斯·哈洛 《逃往疯人院》
特别奖 尹力 《云水谣》
最佳导演奖 田壮壮 《吴清源》
最佳女演员奖 卡里娜-哈夫、戴格玛-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计划》
最佳男演员奖 胡安·约瑟·巴勒斯塔 《疯狂的萨姆埃尔》
最佳编剧奖 谢米-扎林 《维瓦,艾我的爱》
最佳摄影奖 王昱 《吴清源》
最佳音乐奖 富田勋 《武士的一分》

2007年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狮奖
李安 《色,戒》(中国/美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 布莱恩·德·帕尔玛 (《节选修订》)
评审团特别奖 《我不在场》(美国)、《种子与骡子》(法国)
最佳男演员 布拉德·皮特 (《刺杀神枪侠》)
最佳女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 (《我不在场》)
最佳编剧 《自由世界》 (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
最佳摄影奖 《色,戒》
最佳新人奖 Hafsia Herzi (《种子与骡子》)
荣誉金狮奖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联邦》(俄罗斯)
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Sugisball》
地平线单元纪录片奖 贾樟柯 《无用》 (中国)
最佳短片金狮奖 《Dog altogether》(英国)
欧州最佳短片 《Alumbramiento》(西班牙)
终身成就奖 蒂姆·波顿
电影节75周年特别奖 贝托鲁奇

2007第60届戛纳电影节
完全获奖名单
评委会特别奖 《Ahma》-安东尼-陈 法国
最佳短片金棕榈奖 《wer llover》 法国
金摄影机奖评委会特别奖 《控制》 Control
金摄影机奖 《蛇发女妖》MEDUZOT 以色列
评委会奖 《我在伊朗长大》 / 《沉默的阳光》 墨西哥
最佳男主角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驱逐》IZGNANIE 俄罗斯
最佳女主角 全度妍- 《密阳》 韩国
最佳编剧 费斯·阿金-《在人生另一边》 德国/土耳其
最佳导演 朱利安·施纳贝尔-《潜水钟和蝴蝶》 法国
60周年评委会特别奖 加斯·范·桑特- 《迷幻公园》 美国
评审团大奖 《原木之森》 -河濑直美 日本
“金棕榈”最佳影片 《四月三周两天》-克里丝蒂安.蒙吉 罗马尼亚

2007第2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麒麟奖 Eran Kolirin(导演) 《乐队来访》(以色列)
最佳导演奖 彼得·休伊特 《危险的停车场》(英国)
最佳男主角 Damian Ul 《圈套》(波兰)
最佳女主角 莎法莉·什提 《我的父亲甘地》
评审会特别奖 《西干道》(中国)
最佳艺术贡献奖 《华尔兹》(意大利)
黑泽明奖 英国制片人 戴维·普特内姆
日本电影特别奖 《小猫的泪》(日本)
日本电影部门作品奖 《浅间山庄》(日本)
最优秀亚洲作品奖 《新加坡之梦》(新加坡)
最受观众欢迎奖 《勒罗伊》(德国)

2007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获奖名单
最佳故事片奖 《云水谣》
最佳导演奖 宁浩 《疯狂的石头》
最佳观赏效果奖 《爱情呼叫转移》
艺术探索奖 空缺
最佳处女作奖 《爱情的牙齿》 《箱子》
最佳女演员奖 斯琴高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男演员奖 李易祥 《鸡犬不宁》
最佳新人奖 周波《望山》
教育题材特别奖 《考试》
军事题材特别奖 《我的长征》
纪录片特别奖 《又见梅兰芳》
组委会奖 《墨攻》、《夜。上海》
最佳电视电影 《北京你好》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 范冬雨
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 郭家铭 《我自己的德意志》
最佳电视电影女演员 储颖颖 《啤酒花》
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 冯巩 徐静蕾
最受大学生欢迎香港演员 梁家辉 《我的教师生涯》
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 陈坤
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 赵薇

2007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获奖名单
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的得主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得主《修道院》。
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CHICAGO DOC GRAND PRIX)颁发给最佳纪录长片(60分钟以上)得主:《修道院——维格先生和修女们》,导演:Pernille Rose Gronkjaer,丹麦
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评委会特别奖(CHICAGO DOC GRAND PRIX JURY SPECIAL PRIZE)得主:《纪念品(SOUVENIRS)》导演:Shahar Cohen & Halil Efrat,以色列
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得主:《输家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导演:Ulrike Franke & Michael Loeken, 德国
芝加哥记录短片至尊大奖(CHICAGO DOC SHORT FILM GRAND PRIX)
颁发给最佳纪录短片(60分钟或60分钟以内)。得主:《钢丝之上》(ON A TIGHTROPE) 导演:Petr Lom, 挪威/加拿大合拍
阿里—博则那·最因创意奖(ARIE & BOZENA ZWEIG INNOVATION AWARD)颁发给最具有革新精神的制片人。得主:《封锁》(BLOCKADE) 导演:Sergei Loznica, 俄罗斯和《即使她曾入狱……》EVEN IF SHE HAD BEEN A CRIMINAL... 导演:Jean Gabriel Periot,法国
那塔莎·艾萨克电影术大奖(NATASHA ISAACS CINEMATOGRAPHY AWARD)
颁发给具有杰出贡献的摄影师或放映技师。得主《战阵舞》(WAR/DANCE)摄影师Sean Fine,美国
芝加哥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CHICAGO DOC AUDIENCE AWARD),颁发给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得主《神秘球》(MYSTIC BALL) 导演:Greg Hamilton, 美国/加拿大合拍
芝加哥纪录片人道主义奖(CHIXAGO DOC HUMANITARIAN AWARD ),颁发给特别凸现人性价值的影片。得主:《颖州的孩子》,导演:杨紫烨,中美合拍 《羞耻》(SHAME),导演:Mohammed Ali Naqvi, 美巴合拍
评委会主席奖(PRESIDENT'S JURY AWARD)得主:《橘派革命》ORANGE REVOLUTION) 导演:Steven York, 美国 《利特维年科传》(IN MEMORIAM ALEXANDER LITVINENKO) 导演:Jos de Putter & Masha Novikova,荷兰
芝加哥纪录片天空奖(CHICAGO DOC SKY IS THE LIMIT PRODUCTION AWARD)得主:《静静的石头》(THE STONE SILENCE) 导演:rzysztof Kopczynski, 波兰
JUSTYNA & THOMAS ROSZAK“我们世界的孩子”儿童纪录片奖(OUR KIDS OF THE WORLD AWARD)得主:《天使的激情》(ANGEL'S FIRE),
《面包》(BREAD)《利马的街道》(LIMA’S STREETS)《欢迎来到婆不顿》(WELCOME TO POPTUN),
芝加哥经典纪录片奖(CHICAGO DOC CLASSIC AWARD)
《谋杀弗里德·汉普敦》(THE MURDER OF FRED HAMPTON) 导演:Mike Gray, 美国
影评人奖(FILM CRITICS' AWARD)《输家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导演:Ulrike Franke & Michael Loeken, 德国
国际传媒奖(INTERNATIONAL PRESS & PROGRAMMERS AWARD)
《赛特·索利尔的幽灵》(GHOSTS OF CITE SOLEIL)导演:Asger Leth, 丹麦
“发现之眼”新人奖(DISCOVERING EYE AWARD)
得主:导演Jason Kohn,MANDA BALA (《送一颗子弹》SEND A BULLET)

I.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名单

关于金爵奖:“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每年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16部左右的参赛影片均为世界首映、国际首映或亚洲首映片。“金爵奖”参赛影片主题丰富,风格迥异,既有影坛前辈的新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崛起之作。参赛影片经电影节选片人和境外选片顾问推荐,由选片委员会统一遴选,送交国际评委会最终评判。国际评委会由至少七位国际业界知名专业人士组成,有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等。评委会的构成受业界、媒体及大众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体现了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国际评委经讨论选出获奖影片,并颁发各项大奖。
评委会主席:
汤姆·霍伯:英国导演
汤姆-霍伯的最新影片《悲惨世界》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歌曲等8项提名,并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最佳音响效果奖。另外,《悲惨世界》也获得了2013年金球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奖。截止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全球票房已达4.38亿美元。
汤姆曾凭借执导《国王的演讲》获得了奥斯卡奖,这部2010年的影片获得了奥斯卡12项提名,数量比同年任何一部电影都要多,并赢得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该片还获得了7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杰出英国电影奖。与此同时,霍伯也因执导这部影片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国王的演讲》还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人民选择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英国电影,电影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美国制片协会奖年度最佳制片人,欧洲电影人民选择奖最佳欧洲电影。影片全球票房达4.14亿美元。

评委:
米歇尔·西蒙:法国影评人
巴黎第七大学美国研究所名誉副教授,法国电影杂志《正片》编委会成员,法兰西文化电视台记者和制片人。他著有电影专著15余本,包括:《库布里克》,《罗西文件》,《卡赞论卡赞》,《洛西之书》,《布鲁曼》,《一个新世界的征服者》,《好莱坞通行证》,《莎茨贝格》,《从摄影到电影》等。其中,《安哲罗普洛斯理论》和《电影小星球:世界著名导演访谈录》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他也是纪录片《60%的完美男人:比利-怀尔德的肖像》(导演安妮-特莱斯哥特)、《伊利亚-卡赞:局外人》(导演安妮-特莱斯哥特)、《众口一声:曼科维茨》(导演吕克-贝劳德)、《预知弗朗西斯科-罗西电影纪事》(导演克莉丝汀-林平丝卡)的联合编剧和采访者。此外,他曾在二十余个电影节中担任过评委,包括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等。
克里斯·克劳斯:德国导演、作家
1991至1997年在柏林电影学院学习导演专业,目前他在该学院教授剧作理论。2002年出版了首部小说《欲盖弥彰》,并执导了同名电影,获2002年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2003年又获新面孔奖和第六届西班牙马洛卡普雷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6年克劳斯执导了他的第二部电影《四分钟》,该片在2007年2月首映前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广泛关注,之后获得了超过45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2007年德国电影奖的最佳影片,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以及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剧本等4个奖项。他在2009年至2010年间创作导演的《调查日记》又获得了十余个奖项,影片男女主角分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男女主角,以及最佳布景设计奖,并提名2012年塞维利亚欧洲电影节最高奖。2013年,作为编剧和导演的他,凭借自己的最新作品《昨日之花》赢得托马斯斯特里马特奖最佳编剧。
克斯罗·马素米:伊朗导演
毕业于德黑兰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的电视电影系,他执导了一些中短电影,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影片《童年》在第四届黎明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好评,1987年克斯罗完成了其故事片处女作《任务》。身为电视电影导演兼编剧,马素米于2003年完成他的第七部故事片《代价》,凭借这部影片他摘得了第十八届伊斯法罕国际儿童青少年电影节金蝴蝶奖最佳导演,并荣获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马素米的下一部影片,也是其三部曲的第二部《太过遥远的地方》为他赢得开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2012年他凭借《熊》再次问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
他的主要作品有《任务》(1987),《沉重的时代》(1989),《州长》(1993),《夜曲》(1993),《着迷》(1999),《为了飞行的羽毛》(2001),《代价》(2003),《太过遥远的地方》(2006),《风从牧场吹过》(2008),《熊》(2012)。
伊利·曼佐:捷克导演
伊利-曼佐是捷克最著名的电影和舞台剧导演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电影、舞台演员。1958年-1962年间在布拉格电影学院主修电影编导。当时诞生了整整一代电影工作者,开创了 “捷克电影新浪潮”风格。
1965年他拍摄了首部电影《深海珍珠》,1968年以《严密看守的列车》备受国际瞩目,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9年导演的电影《失意的云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1989年《旧时代结束了》获得蒙特利尔、拉斯维加斯、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7个奖项。2006年《我曾侍候过的英国国王》获得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最佳捷克电影金狮奖,最佳捷克导演金狮奖等。
宁浩:中国导演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电影处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也是圣塞巴斯蒂安、温哥华、慕尼黑、马尼拉、悉尼、加州、台湾南方影展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入选影片。之后的作品《绿草地》入选2005年柏林、香港、莫斯科、圣塞巴斯蒂安等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2006年,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植下,宁浩拍摄了喜剧《疯狂的石头》,在两岸三地引起轰动。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赞扬,获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2009年执导上映的《疯狂的赛车》以1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被称之为新生代的“鬼才导演”。
余男:中国演员
目前中国最具发展潜质的青年演员之一,新一批艺术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自2000年主演电影《月蚀》后,就展现其精湛演技。尤其在《惊蛰》一片中的表现,为她囊括该年度中国境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奖项,更凭着《图雅的婚事》在柏林夺得金熊奖。
作为一位出色的中国女演员,余男一直以她的国际路线和特例独行而倍受瞩目。能熟练用英、法两门外语的余男,更将演艺版图拓展至欧美大陆,曾参与了法国电影《狂怒》、好莱坞动作片《权杖》、《极速赛车》等片的演出。2012年《敢死队2》中戏份最多的3个主演中唯一的女性,余男可谓一枝独秀,这也是好莱坞动作片第一次启用中国女艺人挑大梁出演女主角。
其它主要作品有:《权杖》、《左右》、《基因决定我爱你》、《双食记》、《纺织姑娘》、《无人区》、《杀生》、《敢死队2》等。此外,她还出任了2007年釜山国际电影节、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和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 主席:
陆川(中国导演、编剧)
评委:
阿鲁娜·瓦苏德瓦(印度影评人)
崔东勋(韩国导演、编剧)
加里·库尔茨(美国制片人)
白露娜(法国演员)

J. 中国电影的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每年6月上旬举行,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电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阅读全文

与亚赢上海电影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世界各大电影票仓 浏览:402
高德地图怎么取电影票 浏览:940
老电影伏击战完整 浏览:330
青宇电影资源 浏览:516
电影天堂网狼族盟约 浏览:865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完整版 浏览:192
uc网盘电影怎么看电影 浏览:423
哪些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 浏览:626
王人美主演过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59
美国婚外情电影大全集 浏览:250
唐人街3免费高清电影资源 浏览:902
如何观看纯英文电影 浏览:855
能看外围微电影的软件 浏览:72
西瓜肉的电影 浏览:905
盗墓空间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307
谁介绍个超好看的电影网站 浏览:663
女保姆中文字幕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99
90年代中国都有哪些好电影 浏览:590
免费在线电影西瓜 浏览:742
最近贺岁电影哪个好看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