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
《闪闪的红星》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把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1)上海电影制片厂李昂扩展阅读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角色信息:
(1)潘冬子
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汉三
胡汉三地主恶霸、返乡团头子、凶恶的大土豪。当时,人们激烈反对他搜刮民脂民膏。他一再沦落,但“坏人活的长”,他总是一再恢复地位。
(3)椿伢子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山计划。
(4)潘行义
潘冬子的父亲,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后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B. 根据冯德英同名小说改编李昂导演的电影是什么
《苦菜花》。
八一电影厂出品的电影《苦菜花》是根据冯德英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李昂导演,于1965年上映。
本片生动描写了一位伟大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尤其是电影插曲“苦菜花开”更是脍炙人口。曲云的表演刚毅、饱满,极具内力。
内容介绍:
1、被地主杀害了丈夫,逼走了儿子的冯大娘(曲云饰),劝女儿娟子(杨雅琴饰)不要参加武装暴动,深怕她再遭到像爸爸一样的命运。
2、王官庄的农民在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人姜永泉(王志刚饰)的领导下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日伪的村政权,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3、由于汉奸告密,敌人突然袭击王官庄,企图破坏我党的兵工厂,区妇救会长星梅(袁霞饰)为了保卫兵工厂英勇就义。
4、伪装进步的汉奸王柬之(顾岚饰),为他的侄子--伪军中队长王竹出谋划策,妄图以逮捕冯大娘的小女儿的毒辣手段,逼出冯大娘的口供。
5、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冯大娘懂得了:光哭不行。敌人怕的是我们手里的枪,她出狱后,擦亮家里的猎枪让孩子教她打。
6、八路军开始大反攻,王连长向坚决与敌人进行斗争,并把子女送去参加八路军的英雄母亲冯大娘告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苦菜花
C. 李昂的资料
李昂,1993年9月15日出生,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后卫,也曾客串后腰、前锋。2009年,李昂开始跟随江苏队征战全运会赛事,并先后代表江苏紫金保险、江苏河海大学等队征战中乙联赛。2013年7月,李昂首次入选中国国青队。
2014年初,李昂加盟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并成为球队的主力中后卫,帮助球队获得了2014足协杯亚军。凭借着在俱乐部中的出色表现,李昂在2014上半年先后被征调入国奥队和国家队,实现了国青、国奥、国足的"三级跳"。2014年12月,李昂入选了征战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的大名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李昂
外文名
Li Ang
别名
大彪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徐州
出生日期
1993-09-15
身高
187CM
体重
85KG
运动项目
足球
所属运动队
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
主要奖项
2014年中国足球协会杯赛亚军
目录
1个人简介
2基本信息
3个人作品
4电视连续剧:
534集电视剧《断箭》,2009年,独立编剧。
634集电视剧《尖刀战士》,2010年,联合编剧。
735集电视剧《断刺》,2012年,文学统筹。
835集电视剧《暗战2013》,独立编剧。
9成就及荣誉
10社会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李昂,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艺术世家,钟爱影视艺术。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
青年编剧,导演。其创作的电视剧作品,多擅长尖锐极致的戏剧冲突、流畅紧凑的叙述节奏,同时赋予作品青春的苦痛与躁动不安,以及惨烈悲壮的浪漫情怀。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姓名:李昂
出生年月:1988年1月21日
职业:编剧、导演
身高:181cm
体重:80kg
血型:O
星座:水瓶座
生肖:兔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折叠电影:
2007年初试牛刀,自编自导自演了数字短片《太阳骑着什么》,全流程实践了自己对于青春、理想、奋斗主题理解。作为第一次触电的处女作,制作和影像上略显稚嫩,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短小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李昂作为编剧在故事气质上和作为导演在影像风格上的想法是新颖而独特的。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李昂准确找到了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主题--毕业 就业,用夸张诙谐的表现手法,让忧伤藏于风趣,让美好更富深度。2008年《有话您别记着说》,又是一次自编自导的作品,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自己拿起了摄影机,实践关于影像和主题对位的想法。晃动失衡的镜头,不规则的跳切剪辑,准确抓到了面临各种压力的大学生、年青人的真实心态。
2010年, 毕业作品《耀眼的日子》,仍然是一个人担任编剧、导演、摄影的工作。如果说《太阳》和《有话》还是练习,那《耀眼的日子》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李昂自成一体的风格,在形式创新和内容转变地不断思考后,《耀眼的日子》带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以流畅的影像讲述一个关于爱情、友情、选择的故事。这里有热血,有悲伤,有奋斗,有温暖。作品小,更难有情感,难上加难的是在短时间内燃起观者对美好的向往,对青春的缅怀。
《耀眼的日子》剧照
也就是在毕业同年,2010年,李昂独立创作完成了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色电影《旷继勋蓬溪起义》,作为一个年轻的编剧,李昂用他年轻的眼光重新定位了一个爱国将领,以新的结构方式重组了一段激情的起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新"比比皆是,作为年轻的编剧,李昂不仅完成了对故事的铺排,还在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里注入了新时期的血液,使这样一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的作品,增添了许多可看性,也更能够被新世纪的大众所接受。
D. 红星闪闪故事概括
故事梗概如下:
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他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柳溪随红军的撤退又处于恐怖中。
不久,红军干部吴修竹向潘冬子和母亲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潘冬子母亲的壮烈牺牲,使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把情报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
1938年,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准备开赴前线。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列宁小学也跟随红军主力部队转移。但因叛徒出卖,国民党特遣队伏击了列宁小学师生。途中被白匪军打散的陈思思等五个孩子在红军干部袁红军的帮助下,突出重围。
途中危机重重,党中央也派人前来接应孩子们。白匪军发现了孩子的行踪,包围了村子。正在危急时刻,列宁小学里白军将领的孩子小豆豆挺身而出,阻止了白军的围攻,使孩子们安全地转移,后来辗转北上去延安。
(4)上海电影制片厂李昂扩展阅读: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该剧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E. 令人感动的革命影视作品有哪些
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水华执导,赵丹、于蓝、张平等主演的剧情片。1965年上映。讲述在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镇压。江竹筠的丈夫被敌人杀害,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后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为王苹导演、孙道临、袁霞、陆丽珠、王心刚主演的一部电影。电影的故事原型为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李白。1958年上映。
电影《渡江侦察记》是由汤晓丹执导,孙道临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影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与江南游击队接上关系的故事。1954年上映。
《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历史故事电影,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向梅、陈强等主演。该片曾创造6亿票房。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1960年上映。
电影《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2年的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该片取材于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的一个战例,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旨在表现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战略思想。
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描述了抗战时期,华北某古城我地下党组织对敌人进行策反斗争的故事;杨晓东、金环、银环等共产党员,出生入死,不畏艰险;战斗在敌人心脏,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争取关敬陶起义,是影片的主线,惊险曲折的情节均由此而生发;杨晓东、金环等英雄形象也在这场斗争中得以展现。1963年上映。
电影《英雄虎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 ·新中国惊险片的代表作品,于洋王晓棠倾情演绎激情四射! ·《英雄虎胆》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影响极大的反特片。
电影《暴风骤雨》是1961年上映的中国革命剧情电影,由谢铁骊执导,于洋、高保成等主演。《暴风骤雨》讲述了1946年,萧祥奉命率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到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进行土地改革,土改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电影《苦菜花》,根据冯德英同名小说改编,李昂导演,1965年摄制并上映。本片生动描写了一位伟大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工,尤其是电影插曲“苦菜花开”更是脍炙人口。曲云的表演刚毅、饱满,极具内力。1977年重映。该电影堪称经典。
F. 经典电视剧推荐(端午宅在家想看怀旧红色经典)
也许有人想到“红色电影”,就会与“主旋律”挂钩,就会联想到其中更多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说教”意义,甚至认为过于“高大上”、形象光辉、伟岸崇高而忽视了真正的人性。
显然地,红色电影绝非是想象中的产物,绝非是无止境的赞歌,绝非是夸大下的虚构,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众多人的青春记忆,念念不忘的回响。
经典的红色电影,即使是放在当代,也是能够引起足够的共鸣的,毕竟地,影片所体现的精神,无论是在什么地方,还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不过时的。
曾经有着这些人,值得我们去缅怀,值得我们去崇敬,值得我们去惦念,电影恰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领悟的机会。
《林海雪原》1960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导演刘沛然,王润身、张勇手、张良主演,根据曲波同名小说“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6年以少剑波为领导的解放军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林海雪原深处,派遣杨子荣打入内部,剿灭盘踞在威虎山由国民党残部组成的以座山雕为首的土匪势力的故事。
《平原游击队》1955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苏里、武兆堤导演,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根据邢野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3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过程中,游击队长李向阳与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中队长的部队展开斗智斗勇,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
《红色娘子军》1960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陈强主演,根据作家梁信表于《上海文学》的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改编。
影片讲述了1930年,海南岛上以吴琼花为代表的由劳动妇女组成的革命武装队伍——红色娘子军,从奴隶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与岛上南霸天为首的敌人进行斗争取得胜利的故事。
《南征北战》1952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荫、汤晓丹导演,陈戈、冯喆、张瑞芳等主演,根据话剧《战线》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7年,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华东战场上交战,战术运用得当,以弱胜强,将敌人消灭,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烈火中永生》1965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水华导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等主演,根据小说《红岩》改编。
影片讲述了革命党员江姐在华蓥山区参加武装斗争时因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而被捕,在狱中,江姐与革命战友们同敌人们周旋斗争,顽强反抗,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青春之歌》1959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崔嵬、陈怀皑导演,谢芳、康泰、于洋、秦怡、葛存壮主演,根据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历经磨难与艰辛,见证各种痛苦,认清社会真相,走上革命道路,逐渐成长成为革命斗士的故事。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严寄洲导演,王晓棠、王心刚主演,根据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路军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潜伏入华北地区的某座古城,在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的协助下,策反伪团长关敬陶,并与城中敌人不懈斗争的故事。
《小花》1979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张铮导演,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主演,根据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改编。
影片讲述了因出生穷困赵姓家庭被卖掉改名为何翠姑的小花,及红军留下为赵家所收养改名为小花的董红果,成年后重新回到故乡,揭开身世之谜,与家人重逢,与敌人抗争的故事。
《地道战》1965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任旭东导演,朱龙广、王炳彧、张勇手、刘江等主演,本来是部民兵传统教学片。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冀中地区人民百姓为抵御和打击日军“大扫荡”,利用挖土洞和地窖与日军周旋的地道战这种创新斗争方式,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地雷战》1962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唐英奇、徐达、吴健海导演,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董元夫、杨雅琴等人主演,根据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用地雷抗击日军的真实事迹改编,是部军事教学片。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为打击日军的扫荡,自己制作土制炸弹“地雷”,打败侵犯日军,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董存瑞》1955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郭维导演,张良、 杨启天、 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根据解放军部队英雄人物董存瑞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从小参军的董存瑞,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最终为了战争胜利,不惜牺牲性命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1956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赵明导演,曹会渠、秦怡、冯喆、仲星火、陈述等主演,根据抗战时期鲁南铁路沿线发生的真人真事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洪湖赤卫队》1961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谢添、陈方千、徐枫导演,王玉珍、夏奎斌、傅凌、陈仁萱、章继超等人主演,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洪湖地区赤卫队在大队长刘闯、乡党委书记韩英的领导下,为保卫民众自身利益,与当地大土豪彭霸天、国民党保安团冯团长展开艰苦斗争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史文炽导演,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等人主演,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五位革命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及革命群众转移,阻击日军部队,登上狼牙山棋盘陀,坚持战斗,最后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故事。
《渡江侦察记》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汤晓丹导演,孙道临、李玲君、齐衡、孙永平、康泰等人主演,根据“先遣渡江英雄连”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侦察部队李连长带领侦察班先遣渡江侦察国民党部队江防部署情况,最终协助大部队取得胜利的故事。
《闪闪的红星》1974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李昂、李俊导演,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刘江等人主演,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少年英雄潘冬子从1930年到1939年间艰难成长的故事。
《鸡毛信》1954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石挥导演,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父亲民兵中队长的命令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所经过的路上所经历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导演,孙道临、袁霞、邢吉田、黄婉苏、王心刚、刘江等人主演,根据党员地下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1938年,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从事秘密组建电台,对外传递情报工作,期间,李侠生存在夹缝中,与日军、国民党积极斗争,将情报准确无误传递出来,最后为传递重要情报而牺牲的故事。
《大决战》1991-1992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李俊、杨光远等导演,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郭法曾、路希等主演,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为背景改编,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六集。
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进程,以恢弘的气势,展现了这三场伟大战役。
《小兵张嘎》1963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崔嵬、欧阳红樱导演,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等人主演,根据徐光耀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白洋淀少年张嘎成长为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赵心水导演,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1951年,边防军某边卡的边疆战士阿米尔和杨排长与潜入特务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白毛女》1951年
影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王滨、水华导演,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为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逃离虎口后,头发变白,后为情人大春解救,两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英雄儿女》1964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武兆堤导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人主演,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在战场上偶遇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王成,并在王成牺牲成为革命英雄后,又遇到王成的妹妹文工团员王芳,认出王芳为自己亲生女儿,最终相认团圆的故事。
《上甘岭》1956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沙蒙、林杉导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影片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所部奉命坚守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与敌人顽强战斗二十四天,协助大部队反击敌人赢得最终胜利的故事。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年
影片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葛鑫导演,徐林格、马学士、袁岳、陶玉玲等人主演,根据沈西蒙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解放上海后,解放军某部八连负责警卫上海南京路,面对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积极应对的故事。
《英雄虎胆》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严寄洲 、郝光导演,于洋、王晓棠、张勇手、里坡主演。
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冒充国外越境过来的副司令深入匪巢,与解放军大部队里应外合将匪徒打败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1957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导演,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根据胡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柳堡村练兵整训的新四军某部二连副班长李进与当地少女二妹子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红旗谱》1960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凌子风导演,崔嵬、蔡松龄、陈帆、王勉之、鲁非、赵联等人主演,根据梁斌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从清末到民国,农民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两代人在与恶霸地主冯兰池及其他恶势力斗争过程中,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战士的故事。
《智取华山》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郭维导演,郭允泰、方化、胡朋、黎莉莉、李雨农、阎增和等人主演,根据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讲述了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小分队潜入华山,与率残部逃上山的国民党部队旅长方子乔斗智斗勇,最后协助大部队攻克华山,歼灭敌人的故事。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G. 四史红色故事有哪些
1、《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H. 红色革命电影有哪些儿童可以看
一、《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五、《地下少先队》
1949年,上海某中学学生江大成被反动的朱校长借口出售《新少年报》开除。在党的地下工作者杨明老师诱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吕小可、陈玉珍等在江大成影响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报》改为墙报在学校出版,并秘密散发传单,唤起人们的斗志,终于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壮的少先队队歌中,少年儿童们举行了庄严的入队仪式,江大成为新队员系上了红领巾。
I. 适合小学生看的红色爱国电影有哪些
小学生看的红色爱国电影有《地雷战》、《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
1.《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爱国主义:
这些都是适合小孩子们观看的励志故事,有利于孩子们的思想发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适合小孩子看的红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