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电影学院有学士学位吗
北京电影学院有学士学位。
扩展知识;
北京电影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按文学学科门类分别授予。我院各个专业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博士、硕士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专业授予。
第三条 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但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 学士学位
第四条 我院本科(包括专科升本科)各专业学生凡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成绩(毕业作业或毕业论文、毕业答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 各系(二级学院、研究所)应根据本细则第三条的要求,审核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各学习项目的考核成绩,毕业论文和毕业作业成绩以及毕业鉴定材料,提出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由系主任签字后交教务处审核,然后提请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做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⑵ papi酱专业是导演,为什么不拍电影
人各有志,转行的大学生多了去了。而且papi酱现在很红,也许比做导演拍电影更赚钱呢。
2006年,papi酱担任某娱乐网站网络主持人。同年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作业胶片短片的副导演和女主角。2007年,负责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健康时尚》栏目前期编导及配音。2009年,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马路天使》导演助理 。
2015年初,papi酱跟大学同学霍泥芳开始以名为“TCgirls爱吐槽”的微博账号发表短视频,此时她完全抛开美女包袱,以浮夸表演博得网友的纷纷点赞。2015年7月开始陆续发秒拍和小咖秀短视频,但都是相对常见的无厘头恶搞视频 。2015年8月,papi酱就在其个人微博上试水,发布了嘴对嘴小咖秀、台湾腔+东北话等一系列秒拍视频,其中她发布的短视频《男性生存法则第一弹》在微博上受人关注,获得2万多转发、3万多点赞。之后又推出了日本马桶盖、男女关系吐槽、烂片点评、上海话+英语等系列视频 。10月,她开始利用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 。
2016年2月份,papi酱凭借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而走红网络 。
2016年3月,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2016年4月21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和papi酱合伙人杨铭等人决定对其第一次广告(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将出现在主视频之后的彩蛋部分)进行拍卖,最终以2200万卖出 。
⑶ 一道法律题.大家帮忙做做看吧,我不会
、北京电影学院的侵权行为成立。具体理由如下:《活》这部作品是王某的个人作品,其享有著作权相应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也就是说王某可以将电视改编权和拍摄权转让给他人使用,他人给付报酬。本案中,王某将上述权利转让给了北影录音录像公司使用,正是实现自己权利的正当方式。北京电影学院有权改编拍摄学生毕业作品,用于教学活动,这也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但是要注意到的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以教学为目的的合理使用仅限于课堂教学,使用方式仅限于少量复制或翻译。电影学院拍摄《活》在学校内放映该影片及携带该片参加电影节的行为超出了法律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只能在校内供教学使用,不得投入公共领域,所以说侵犯了北影公司的专有使用权,应该停止予以赔偿。
2、不属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中有规定可以少量复制或者翻译,并且范围有限制,不得进入公共领域。北京电影学院的行为显然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扩大了使用范围,侵权行为成立。
3、鉴于北京电影学院侵犯北影录音录像公司知识产权行为成立,而且原告已经起诉,故我认为法院可以做如下处理:可以判决电影学院向北影公司以书面形式赔礼道歉。电影学院制作的电影《活》拷贝及录像带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只能在校内供教学使用,不得投入公共领域。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电影学院赔偿北影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若干元。
⑷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高职是什么意思
在正式成立高职学院之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已经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了。自1999年至2002年,表演系连续招收了四届表演高职学生。
2003年,经上级批准,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高职学院。
高职学院是一个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有一支高效、精干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
(4)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作业扩展阅读:
表演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从事影视表演、舞台表演创作及相关工作的高质量电影专业人才。
二、 业务培养要求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与素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书面文字能力;
2, 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掌握表演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3, 初步掌握表演专业的专业知识,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角色塑造和艺术创造,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在影视戏剧作品中担任角色;
4, 具备获取新知识和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
5, 基本掌握一门外语。
三、 主干学科
表演
四、 主要课程
表演、语言技巧、形体、声乐。
五、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课内作业:每学期的教学汇报演出、镜头前表演训练、DV短片的拍摄。
2、 军训。
3、 社会实践。
4、 毕业作业。
⑸ 北京电影学院的北影渊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的影片后,电影团团长袁牧之奉党中央的指派于1940年夏携带该片的全部底片赴苏联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袁牧之在苏联期间考察了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受到了很大启发,产生了中国要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也需要办一个“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初衷。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和积蓄干部,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当时,人民电影事业的唯一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从1947年初开始,先后办了四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先后培养了520余名干部,其中440名干部参加了电影工作,70余名参加了部队及地方文化工作。这些训练班坚持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教育事业积累了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周杨、夏衍以及袁牧之、陈波儿等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人,面对旧中国遗留给电影园地的断壁残垣,规划对它的改造、建设和发展时,感到需要一大批演工农兵、写工农兵的电影专业人才。在一时还没有条件办起“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情况下,委派陈波儿从实际出发规划实施。于是人民电影教育事业开始了它的初创阶段。在陈波儿的领导下,谢铁骊、巴鸿、王赓尧等经过筹划,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来总理同意,于1950年6月创建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并于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始招生。 1950年9月14日,第一个大专三年制的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了开学典礼。
表演艺术研究所由陈波儿担任所长。所址设在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又逐渐发展了三处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号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积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有2000平方米。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支部,隶属电影局总支,为第8支部。
演员一班于1951、1952年招收了两次插班生,毕业时共有55名学生。
1951年新学年开始,又招了演员二班、编剧班,演员二班有24名学生入学,编剧班有37名学生。
1951年5月,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简称电影学校)。
在当时,专业教师多是来自解放区、部队和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多年艺术家。任课教师先后有:王逸、严恭、谢铁骊、陈怀恺、巴鸿、李露玲、肖龙、石联星、唐远之、耿西、许之乔、王震之、吴天、林艺等。当时在教学方面,开始学习已经介绍到中国来的苏联剧作及表演理论,并编写了《演剧教程》等专业课教材。同时聘请了裴文中、金克木分别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由王震之讲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史东山和蔡楚生讲授《电影特性》。此外,夏衍、周扬、冯雪峰、陈荒煤、于敏、俞平伯、丁玲、聂甘驾、孙家琇、艾青、老舍、盛家伦等著名文学艺术家,都来校进行专题讲授。
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专业教师虽不多,教学计划也比较单一,然而讲授的课程却涵盖了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很广阔。这一时期,无专门教学设备,条件简陋,练功就在四合院内砖地上,影片观摩要到电影院去买票。教室、宿舍冬天都是烧煤球炉子。学生实行供给制,条件虽艰苦,学风却是团结、紧张、活泼、严肃。
1951年秋,演员一、二班、编剧班先后赴湖北汉阳参加土地改革6-8个月。之后,编剧班又深人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钢工人共同生活了三个月。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以陈河声教授为首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以钱家骏、范敬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来电影学校。至此,电影学校成为具有艺术系科和技术系科的综合学校。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学校迁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坟新建的校舍。新校舍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排练厅300平方米、剧场(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实验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边设置的简易操场15000平方米。
院系调整后,1952年电影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及苏州美专转来的动画专修科三个两年制的大专班,洗印专修科除大专班外,同时招收了洗印中专班;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举办了民族地区放映师资训练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放映师资训练班、俄文专修班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上做出决定。“……电影局应积极准备条件,争取四至五年内创办电影艺术学院,培养电影人才,首先是编剧、导演、演员……”。在电影事业管理局制定的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列有在北京电影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的规划。文化部并根据政务院的决定为解决建院后的师资需要,一方面派一批留学生去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地学习电影编剧、电影摄影、电影美术及电影工程;组织专人到苏联考察电影教育;同时聘请苏联电影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师资。1955年11月由苏联专家B·伊万诺夫、B·卡赞斯基、A·西蒙诺夫、B·安东年柯主持授课,以培养师资为重点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各电影制片厂具有相当实践经历的创作和制作部门的在职干部,学制二年。学校同时配备了一部分师资力量协助苏联专家工作并随班学习。
苏联专家在专修班的讲授中,除了理论讲授外,更重视课间影片作业的实习,学校为此在原来演出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实习办公室,增添了影片实习设备和教学辅助力量。四个专修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拍摄了《小白旗的风波》、《众叛亲离》等九个联合作业影片片断,演员专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剧《仇敌》和《第十二夜》。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并接见苏联专家与学员,对专家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成绩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1955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小组“关于筹建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报告”,经文化部上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于7月24日亲自批示给高等教育部并由综合教育司于8月4日正式列人计划。
从表演艺术研究所第一个演员班到专修班这一电影教育的初建的历史阶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与发展输送了576名名专业的毕业生。这其中,如:郦子柏、印质明、赵联、庞学勤、李孟尧、孙羽、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于彦夫、董克娜、杨静、于洋、张桂兰。李文化、魏铎、沈杰、常彦、阿达等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以及汪流、余倩、刘国典、孔祥竺、韦彰等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任命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兼院长,建院后,校址设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专业学系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同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三个本科系(四年制)还要进行专业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招收了86名学生。他们正是新中国电影队伍中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放映师范专修科招收了29名大专科学生。三个系的课程设置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讲座课。在共同课方面又分:政治课、文艺史论课、外语、体育课。教材、剧目、参考书目等方面虽也有中国民族艺术教育传统的内容,但教学计划的框架基本上采取的是苏联电影教育体系。 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
1959年,增设了电影美术系,本科五年制。并进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决定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转人电影学院,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电影文学系,由文化部文化学院转来二年级15名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于九月初开学。
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撤消后,美术系在校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美61届)继续学习。
从1960年到1965年,由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的本科生各届毕业班摄制的联合毕业作业,短故事片20部、71本,纪录片多部。其中《穿山巨龙》、《大木匠》、《父子俩》三部短故事片、《高炉电花》、《装卸之歌》二部纪录片曾在中国国内发行上映。
这一时期,教学对象主流是本科系各专业,但仍坚持着为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在职干部。1959年曾建立过短训部,为各电影制片厂培训了“新闻编导”、“新闻摄影”、“录音”、“洗印”四个专业的学员273名;这一年还举办了表演师资进修班,聘请苏联表演艺术家尼·潘可娃来校任教,1960年8月表演师资进修班结业,演出了苏联话剧《乐观的悲剧》。摄影系举办了“电视摄影干部短训班”、“科教电影摄影短训班”,导演系举办了“科教影片导演进修班”,工程系举办了“放映师范专修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1960年表演系试招收了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六年一贯制的两个教学班。
从1960年开始,学院摄影系先后接受了越南、柬埔寨、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派来的学习电影摄影的留学生,导演系也接受了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
1959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托,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摄制定期的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以反映北京市各条战线的建设、发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两期。与此同时,还摄制了《建设密云水库》及北京工业、北京农业等方面的大型纪录片多部。
《北京新闻》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到1962年秋共发行了63期,由于电影胶片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摄制。
六十年代初期,课程设置加强了史论课的建设,增设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艺术概论》,制定了《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1970年5月,全体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接着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设备、影片资料、图书移交出去,电影学院被扫地出门。
这一时期,电影学校在压力下先后招收了“工农兵学员”的大专、中专、进修班等22个专业班。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
文化部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卢梦、 钟敬之、申伸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拨乱反正,恢复了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本科的招生,文学系先以举办进修班主逐步恢复本科招生。举办表演师资进修班,各系并举办干部专修班。为给民族地区 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专业的本科班。 1982年7月,罗光达、周传基以观察员身份赴澳大利亚参加 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络中心)会议之后,学院先后派出考察团考察了东、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电影电视教育的现状。
继学院学术委员会恢复、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之后,建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有关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国优秀影片的创作实践、电影与电视等专题研讨会。教师们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的理论专著有70余种,其中《摄影曝光控制》、《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国家一级),《元美学》、《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87年-1992年间获国家及部级优秀教材奖共9种。
在史论课的建设方面,重建了7个国家的“电影研究”课程以及35门选修课程。
实行“学年学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两年后根据学分成绩,少数学生按大专毕业,其余继续学习)并在1985年级6个专业的新生班试行。
毕业生在教师指导的毕业演出中,其毕业作业《中彩》、《童年往事》、《随风而去》分别获得国际大学生奥斯卡电影节奖和东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的特别导演奖等。
北京电影学院于1984年被吸收为CILECT的会员学校,并于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1991年6月6日,受CILECT的委托,由学院主持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电影、电视培训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亚太地区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高等影、视院校代表。
1984年,电影学院受权招收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展研究方向和扩大招生人数。此后又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研究方向为电影历史和电影理论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班。
1989年,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中心,
1991年5月,学院制定了《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规划纲要》。
1992年,学院决定建立“金烛奖”、“北京电影学院奖”,前者为奖励在校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职工;后者则为表彰学院师生及历届校友在电影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影作品而设立的荣誉奖,以弘扬电影教育并推进中国电影艺术的提高。奖项分大奖、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奖七项,1993年5月5日,举行了首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金烛奖”颁奖大会,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以金字镌嵌在校园的金字塔碑上。
1993、1994年,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跨校双学位学制班。从1994年开始并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1995年,与中国摄影家学会合作办学,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另外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也成立了。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国家广电总局签约共建北京电影学院,根据共建协议,北京电影学院还将在通州区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新校区,建成后可保障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将比目前的学生培养规模增加一倍多。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建校65周年庆典活动; 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了关于联合办学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电影学院相关专业的二级学院将陆续迁址到位于河北香河的中信国安第一城。
⑹ 窦骁周冬雨参加过的节目
窦骁:在著名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山楂树之恋》出演男主角“老三”。
电影:
2010 霍建起 导演《秋之白华》饰演 男主角 瞿秋白 合作演员 董洁等 窦骁活动(20张) 2010 张艺谋 导演《山楂树之恋》饰演 男主角“老三”孙建新 合作演员 周冬雨等 在校作品:2009 08表本对外汇报《槟榔树》 饰:李峰 2009 北京电影学院参加爱丁堡艺术节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举办话剧——《仲夏夜之梦》 饰:困死了(小丑导演) 2009 北京电影学院与韩国综合艺术大学联合拍摄电影。 《导火》 饰:张蒙 (男一) 2009北京电影学院08 摄影系胶片作业 《毒》 2009 北京电影学院07摄影系光学胶片作业 2009 北京电影学院07导演系学生作业《偶》 饰:麦棠
广告及MTV拍摄:
2010 美的冰箱、洗衣机广告 合作者:周冬雨 2009 北京电影学院07美术系(化妆班)毕业作业。 《梁祝》 饰:梁山伯窦骁形象(18张) 2009 柯达新胶片广告 饰:滑轮小丑 2008 温哥华寒衣送暖流公益广告。 2008 温哥华mtv《please don’t cry》 2007 温哥华mtv 《Shine in love》
2010年《山楂树之恋》女主角 静秋 合作演员:窦骁 李雪健 奚美娟 2010年《湘江北去》女主角 杨开慧 静秋
合作演员:保剑锋 姜大卫 奚美娟
⑺ 想问一下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要求有什么啊大一大概会有哪些课程和作业需要完成
以我的经验,您的朋友应该是去的继续教育学院,也就是成人教育那个班,所以大一没有什么课程,而且纹身和疤痕要求也不严格。本科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附一张电影学院的课程表,你就一目了然了。
表演系学生毕业后在本行的就业情况乐观吗?
其实单纯从就业角度讲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剧组有那么多,公司也有那么多,不过,有质量的就业就难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表演系的学生学完之后,大部分就会去剧组,而真正在剧组能一直有戏拍的确实不多,这与做人啊,关系啊,业务能力啊,方方面面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表演专业毕业后,去拍戏的话,真的要好好做人,让别人先觉得你这个人很不错,懂规矩,又专业,事情还少,这就够了,然后会说话一些,也不能一味闷头干,这样你才能经常被剧组青睐。
简单说一下,表演艺考培训,声台星表都培训什么内容
首先说,表演专业艺考培训和大学的表演课程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这两部分根本就是两块内容,侧重点就不同。
大学的表演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毕业后进行人物塑造,去到剧组就能上手,就能演戏。
而艺考培训的重点在于,使得学员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
那么表演培训的声台形表四门主课都培训什么内容呢?
首先说声乐,要让学生有1到2首演唱作品,拿到考场去展示,其次,辅助台词教学,让学生学会用气,发声。最后在解读歌曲和歌曲表达上,有一定的能力。
然后说台词,台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不好练的部分,因为艺考第一关就是台词。首先要强化基本功,气息,发声,吐字,然后要规整普通话,其次学会语言表达中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这样才能应对即兴题目。最终要有诗歌、散文、独白至少各一篇能去参加考试的作品,个别学员还得准备寓言、小说片段。
下面说一下形体,形体不能单纯理解为舞蹈,当然,准备一支成品舞去应考是必须的,表演专业形体课主要解决肢体控制和支配的能的问题,因为要用肢体去塑造人物,然后就是节奏感,专门针对节奏感有训练,再者就是用肢体解读音乐的能力,因为考场中有听音乐找行动这样的考试内容。最后强调下,形体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软开度,电影学院额考试,就会要求学生下竖叉。
最后,我们说表演课程,表演课程就一个目的,让学生拿到考试题目能快速明白自己要演什么,并且能马上表演出来,那么表演课会从自我认知,到所有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训练,再到类型考试题目训练进行教授。所以,针对于艺考的课程,是截然不同的内容。
⑻ 老三的扮演者是谁
窦骁从小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08级表演系的一名学生。主要作品电影: 《山楂树之恋》海报[4] 2010 霍建起 导演《秋之白华》饰演 男主角 瞿秋白 2010 张艺谋 导演《山楂树之恋》饰演 男主角“老三”孙建新 在校作品: 2009 08表本对外汇报《槟榔树》 饰:李峰 2009 北京电影学院参加爱丁堡艺术节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举办话剧——《仲夏夜之梦》 饰:困死了(小丑导演) 2009 北京电影学院与韩国综合艺术大学联合拍摄电影。 《导火》 饰:张蒙 (男一) 2009北京电影学院08 摄影系胶片作业 《毒》 2009 北京电影学院07摄影系光学胶片作业 2009 北京电影学院07导演系学生作业《偶》 饰:麦棠 广告及MTV拍摄: 009 北京电影学院07美术系(化妆班)毕业作业。 《梁祝》 饰:梁山伯 2009 柯达新胶片广告 饰:滑轮小丑 2008 温哥华寒衣送暖流公益广告。 2008 温哥华mtv《please don’t cry》 2007 温哥华mtv 《Shine in love》 剧照出身解密 窦骁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三学生。窦骁在西安出生并上小学,然后在四年级的时候,随父母移民加拿大。 2007年,他还获得过加拿大中文电台的“少男少女大赛”的男生冠军。2008年窦骁只身回到中国,硬是凭借自己的个人实力过关斩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十分喜欢摄影。 来自加拿大的窦骁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国语也没有忘记。窦骁爱好广泛,最喜欢唱歌。他的理想却是当名演员或者发型师。[5] 编辑本段出演解密 窦骁2010年春节是回西安过的,因为西安还有他许多亲戚朋友。而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最终确定为《山 剧照楂树之恋》的男主角。只是之前,剧组副导演到北京电影学院选人,看中窦骁后,将其情况向张艺谋做了汇报,然后将窦骁列入最后的备选名单。随后,剧组又进行了十几次的面试,每次面试的时间都在七八个小时。 张艺谋在确定他之后,对这个阳光帅气的男生更多了几分爱护。“除了是老乡,他跟张艺谋没有任何关系。” 21岁的窦骁身高182厘米,72公斤,在气质上也很接近“老三”,按说是很好的身材,但是《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清瘦,张艺谋觉得窦骁还需要减肥。“窦骁在学校还学跆拳道,其体格是很健壮的,具有隐蔽性。于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从3月中旬开始,窦骁用10天时间甩掉了10余斤肉,减到不能再减,令张艺谋十分满意。在演最后一幕老三患白血病的时候,窦骁只有61公斤。” 为防止提前曝光,2010年3月,剧组与窦骁签下保密协议。《山楂树之恋》开拍,让窦骁挂一个工作牌上阵,前两天成功“蒙蔽”过了娱乐记者的眼睛。张艺谋下一部电影《金陵十三钗》也需要大量的会外语的演员,因而不排除张艺谋继续用窦骁。张艺谋有意将其打造成“国际偶像”,让“谋男郎”也同“谋女郎”一样火遍天下。[5] 编辑本段相关新闻 尽管剧组方动员了全体村民参与联防记者,尽管当地警方出动了几乎全部警力为剧组保密,但张艺谋正在拍摄的《山楂树之恋》最终没能逃过网友的人肉搜索。继该片男、女一号相继曝光后,2010年4月19日,网友再次抖出猛料:在《山楂树之恋》中扮演“老三”的男一号叫窦骁,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就读大二。尽管不少网友质疑他不如原著中的“老三”帅,但资料显示,他曾获加拿大选美比赛冠军。 “谋男郎”是加籍华人窦骁 “内幕:老三,北电08表本,窦骁。不信算完,自己上网查。”2010年4月19日,记者在《山楂树之恋》的贴吧中看到,这条只有短短一句话的爆料,最早发表于前晚10点12分。尽管发帖人没做任何解释,但当即被众网友顶上首页。 很快,窦骁的博客和照片就搜索出来并转载到帖子中。“大家请注意他手上的佛珠。”更有网友特别指出,窦骁博客中出现的一张照片中,他左手手腕上戴的佛珠,和《山楂树之恋》开机当日一男演员手上所戴完全一样。 还有网友贴出媒体此前拍到的照片佐证。记者发现,照片上出现的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年轻男子,与窦骁博客中贴出的照片相似度超过90%,左手手腕上戴着的佛珠也如出一辙。 而一直被认为是《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的博客中,也在昨晨8点过出现题为《这才是最新谋男郎。》的文章。艾米搜到的资料,这位此前从未在娱乐界曝光的窦骁,还曾获由加拿大中文电台主办的SunShine Nation才艺大赛的冠军。始于1999年的该比赛中的很多参赛者,后来都获得了进入港台演艺圈的机会。知名组合飞轮海的成员之一辰亦儒,即为该赛2004年冠军。 记者还发现,《山楂树之恋》并非是窦骁首次触电荧幕。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2008级同学乔紫荷,2009年底就在博客中展示过一张窦骁在某剧中的老头子扮相的剧照。http://ke..com/view/3503453.htm 楼主,这个网址有详细资料
⑼ Papi酱是谁怎么红的
papi酱本名姜逸磊,出生于上海,2005年高考时,作为普通高中生,她的父母不是很希望她走艺术之路,她凭借女子吹奏乐团的萨克斯而高考加了20分,从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毕业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表本科 。papi酱担任某娱乐网站网络主持人。同年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作业胶片短片的副导演和女主角。2007年,负责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健康时尚》栏目前期编导及配音。2009年,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马路天使》导演助理 。
2015年初,papi酱跟大学同学霍泥芳开始以名为“TCgirls爱吐槽”的微博账号发表短视频,此时她完全抛开美女包袱,以浮夸表演博得网友的纷纷点赞。7月开始陆续发秒拍和小咖秀短视频,但都是相对常见的无厘头恶搞视频 。8月,papi酱就在其个人微博上试水,发布了嘴对嘴小咖秀、台湾腔+东北话等一系列秒拍视频,其中她发布的短视频《男性生存法则第一弹》在微博上受人关注,获得2万多转发、3万多点赞 。之后又推出了日本马桶盖、男女关系吐槽、烂片点评、上海话+英语等系列视频 。10月,她开始利用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 。
2016年2月份,papi酱凭借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而走红网络 。3月,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4月21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和papi酱合伙人杨铭等人决定对其第一次广告(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将出现在主视频之后的彩蛋部分)进行拍卖,最终以2200万卖出 。6月16日,papi酱获得超级红人节微博十大视频红人奖 。2016年7月11日,papi酱在斗鱼、网络、优酷等8个平台同时首次直播,在1小时25分钟的直播中,papi酱的8个平台同时在线峰值达2000万,截至7月12日上午8点,累计有7435.1万人次观看过,获得了1.13亿个赞。2016年10月20日,天猫直播负责人兼双11直播总统筹陈艳(花名芳菲)在接受《天下网商》专访时表示,在双11期间,放在头部资源近300场直播,包含明星参与的100多场直播,基本都是经过品牌和专业机构精心策划的。其中,网红“papi酱”以2000万的费用签下综艺首秀。
2017年2月,papi酱出演由曾国祥执导,陈可辛、吴君如联合监制,吴君如、焦俊艳、张译领衔主演电影《玲姐大闹萌贵坊》 。3月,Papi酱公司春雨听雷已被并入另一公司泰洋川禾。工商信息显示,原Papi酱资方真格基金、光源资本及星图资本股份都已向泰洋川禾转移。
⑽ 著名微电影有哪些
1.《一触即发》——微电影之开山鼻祖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2.《科比就是黑曼巴》——明星名导齐上阵
这是一部片长仅为5分钟出头的微电影是由著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的。故事编排紧凑,讲述了科比的篮球故事。整个故事虽然从主角与导演的对话开始,却穿插着制作精良的动作镜头,好莱坞惯用的爆破、冷酷表情等一一呈现,不愧为微电影中的精品啊!
3.《如果,爱》——8分钟讲述爱情
《如果爱》讲述的是一对分手的情侣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由著名摄影师Allen Liu真实爱情故事改编8分钟的时间用非常写意和MTV式的画面表达了对爱情的包容和梦想。画面构思很有看头,制作也很考究。MSN推出的微电影,值得大家去品鉴一番。
4.《纵身一跃》
该影片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颗很小的行星上生活着一个小王子,他喜欢一朵美丽的花,并认为花是那样的独一无二。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别的星球,看到了盛开着无数美丽花朵的玫瑰花园,才意识到那朵所谓独一无二的花有多么平凡。可是只有他倾听过那朵花的喜悦和悲伤,因为那是属于王子的玫瑰。这是所有人的爱情寓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每天都会发生。青年找到蔡康永、黄立行、余文乐和周迅,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赢回女友的芳心。为此,这些人齐齐动手,打造一个浪漫魔幻的爱情园地……
5.《银行舞蹈》
为配合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宣传,导演马克·韦布和两位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佐伊·丹斯切尔拍摄了这部短片。片名为《Bank Dance(银行舞蹈)》的歌舞短片。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歌曲来自佐伊自己的乐队She & Him的单曲《Why Do You Let Me Stay Here?》。短片中的编舞非常可爱。
6.《爱在阳光下》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周末,黄埔江畔高级酒店顶楼内宴会厅灯火通明。众人都怀著喜悦的心情在舞池裏翩翩起舞,但忽然传出一个消息,参加宴会的一名宾客竟然是艾滋病病患者,於是引起恐慌、猜疑,艾滋病的谬误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