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几部好看的海战电影 最好是场面宏大一点,以大舰巨炮的战列舰为主的
符合提问的影片:
《联合舰队》
《PQ-17舰队》
《中途岛之战》
《血拼大西洋》
《猎杀U-571》
《男人们的大和号》
《俾斯麦舰歼灭战》
❷ 谁能推荐关于俾斯麦号战舰的电影吗,纪录片也可以哈
《重返俾斯麦战舰》是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詹姆斯·卡梅隆、兰斯·亨利克森等人主演的一部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俾斯麦号战舰的故事。该片于2002年12月8日在美国上映。
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俾斯麦号战列舰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舰名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俾斯麦号特别出名原因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1941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6分钟内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1941年5月27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由船员自行凿沉。
(2)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的电影扩展阅读:
《重返俾斯麦战舰》荣获艾美奖,有奥斯卡金像奖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与Discovery频道携手合作,搜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奇战舰。
电影《重返俾斯麦战舰》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俾斯麦号战舰沉没六十一周年当天,邀请当时舰上的生还者、击沉他们的敌舰人员、以及一群专业的探险小组,一同潜入险恶的深海中,再度登上俾斯麦号战舰,以见证这段永恒不朽的历史传奇,同时也藉此机会探索当时战舰沉没的真相。
❸ 有关风帆战列舰的海战电影,速回。
海军上将
荷兰
151分钟
2015年1月26日荷兰上映
❹ 日本巨无霸战列舰大和号,个头比航母还大,狂炸3小时才击沉是什么电影
男人的大和号
《男人们的大和》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战争影片。该片由佐藤纯弥编剧、执导,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健一、长岛一茂等主演,于2005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该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的纪念作,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的战舰“大和号”及其船员,讲述了一个关于军......
战舰大和
上映时间:1953
类型:剧情片
导演:阿部丰 主演:藤田进/有田稔/鲇川浩/安部彻/千明美雪 ...
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是8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由松林宗惠导演。小林桂树,金子信雄主演。《联合舰队》讲述1934年,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协定后,开始酝酿建造巨舰。“大和”号1937年动工,1941年底建成下水,虽没赶上袭击珍珠港,却参加了中......
❺ 大和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吗
日本海军超级战列舰
——大和号(Yamato)
舰史:
自本世纪30年代初叶起,已经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列的日本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向美、英挑战。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正式把美国列为假想敌。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国防方针时,明确提出对美截击战略。日本海军的判断是:美国海军依然坚持大舰巨炮主义,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仍须靠战列舰。为确保在太平洋地区对美作战的胜算,开战初期即须消灭美远东海上主力,摧毁或者夺取美海军赖以活动的基地,进而歼灭由美本土前来增援的舰队。为此,日海军选择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作为预定海上决战战场,并组建以巨型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在海上截击美国舰艇编队,确保小笠原群岛一线成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战指导思想下,日海军趁1936年开始的无军备限制的时期,投入海军军备竞赛。日海军认为,在战斗舰艇的数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军抗衡的手段,因而决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战列舰,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美海军在数量上的优越地位。于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舰补充计划时,确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战列舰,这就是“大和”号和“武藏”号。
“大和”号确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最大、最强的战舰。其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吨,大口径主、副炮20余门,航速27节,装甲厚、防护能力强,同时命中2条鱼雷或数枚重磅航弹也不致影响战斗,故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现在,让我们看看它的具体情况。
舰首与前甲板
“大和”号舰首的最大特点是呈球形。这种球状舰首处于水线下约3米的地方。对于这样的舰首,当时既无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也还没有充分的论证,是由日海军技术研究所通过试验水池的船模试验数据决定下来的。建成后,经过试航也证明这种舰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球状舰首内装有水下听音器,与今天的舰首声纳颇有些相似之处。“大和”号因采用了这种新颖的舰首,水线处约减少3米的长度,排水量节省30吨左右。那时,除日海军的“翔鹤”型航母、“阿贺野”型轻巡洋舰采用了些种舰首外,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也采用了这样的舰首。
“大和”号舰首在水线处深进,且垂直,上部明显前倾,左右则象牵牛花状张开。舰首前端近似半圆形。这是日海军战列舰从未有过的形态。
“大和”号的前甲板也与众不同,其内侧的细腰部呈曲线状。其形态与美海军的依阿华级舰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舰(33节)显得细长,而巨型的“大和”号却肥硕多了。从舰首前部到旗杆处,有左右锚链筒,内侧有一对小系缆桩,需回收锚链时,锚链通过导板到达后面的锚链轮,并由带2条螺旋链掣的链来固定。舰首部的两舷,从前到后依次可以看到锚观察台,防雷具用导索器、铝球投台(测水深)、导索器、系缆桩等。钢质的锚甲板后是木质甲板,一直延伸到后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质甲板前端设有一个通风孔和一个升降口,而在后主炮前边的挡风板之后集中设置升降、通风口。这样既可使后主炮前的甲板显得光净简洁,又可利用通风筒来减少主炮冲击波的影响。
前桅楼、后舰桥及烟囱
“大和”号有2个舰桥,在烟囱之前(以下称舰桥),是全舰的战斗指挥中枢。“大和”号一改大型战斗舰艇舰桥过大的情况,完全从海战实际出发,显得十分简洁。舰桥正面的面积159平方米,侧面积310平方米;采取二重筒状结构,内筒中装有各种线路和管道,内外简之间的夹层里设有各种专用小室,外筒周围则设有与指挥、探测有关的装置。为减少冲击波的影响,舰桥外面开口少,封闭而整洁。最上面是旋回的主炮指挥所,内有九八式方位盘,上装潜望镜式望远镜,下有15米测距仪。主炮射击指挥所下是防空指挥所,在顶部露天甲板上的防护转板四周装有多部高色双筒望远镜。防空指挥所下是昼间战斗舰桥,也称第一舰桥。其前面与侧面有调风板和防护装置。通常,舰队司令长官及其司令部、舰长等指挥参谋人员在此指挥战斗。下一层是作战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观察所、罗经室(即夜战指挥所)、下部观察所和司令塔(实际是个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号烟囱之后是后舰桥,是预备战斗指挥所。火炮实施前后分火射击时,它也起后指挥所的作用。
“大和”号采用单烟囱,其特点是,各锅炉的烟道均曲折向后,与烟囱的某一部分相接。烟囱也尽量向后倾斜,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为保证烟囱开口部的安全,在开口部装设一种蜂窝状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径180毫米的许多小孔。有孔面积是无孔面积的55%,另外在烟囱前面的倾斜部及侧面装有50毫米厚的防护甲板。这样,烟囱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副炮与高射炮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3座,前部2座,后部1座。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约2700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炮冲击波的影响。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飞行90秒。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副炮有3联装155毫米炮4座,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面及舰的两舷。这些副炮本是巡洋舰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还好。此外,还装有127毫米高炮24门,25毫米机关炮113门。整个军舰像个奋起自卫的刺猬,全身竖起了各种武器。
舰尾与后甲板
“大和”号的舰尾也有其特点。该舰采用半平衡舵,前后配置,距离15米,装在中心线上(以往,战列舰是平衡舵,两舵并列装在一起,易同时受损伤)。后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舰的惯性大,仅用副舵难以操舵,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有厚甲板防护的舵机室内有蓄电池、柴油机、油压泵等设施,即使在动力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主舵仍能工作。
舰尾的形状近似巡洋舰之尾,只是在舰尾后端面有个平坦的地方,这里原计划安装水上飞机回收装置,后因故未装。
“大和”号后甲板也较独特。在后主炮后,有机库、艇库、舰载机回收及发射装置等。为避免火炮冲击波的影响,机库、艇库等设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后主炮之后的甲板是铁质甲板。后主炮两舷侧的外伸部有隧道状的艇库。艇库后两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设有轨道,是移动的小艇吊车在此起放小艇。
后部上甲板在舰尾处明显低陷,造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槽,这里是舰载机吊放暂存处,槽前面有开口,通往机库。
舰内机库在后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个梯形的区域,在此区域两侧可放置零式战斗机、水上观察机各3架。槽两侧设有与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舰载机的发射装置。此外,舰尾还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装置等。
从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12艘。其中“大和”号(还有同型的“武藏”号)舰龄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因此,迷信大舰巨炮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象“大和”号这样的单舰威力就可驰骋太平洋,与美舰队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舰队的打击下,“大和”号几乎无所作为。它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出师受挫,继而投入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后于1945年4月7日,作为第二舰队旗舰(司令长官伊藤整一海军中将),“大和”号率轻巡洋舰“矢矧”号及8艘驱逐舰驶向冲绳海区,企图对登陆盟军进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击,中千磅航弹7枚,小型航弹数十枚,随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大和”号葬身海底,标志着帝国海军从明治建军起的70余年历史宣告结束,日本军国主义的末日也临近了。
历史照片和艺术画:
[1941年在濑户内海试航中的大和]、[1943年8月前出至图拉克岛的大和两舰]
[1944年大和号的装备图]、[海底的大和残骸]、[大和号的前视图]、[大和号的后主炮]
性能数据:
排水量 64,000吨(标准)/73,000吨(最大)
载机 6架浮筒式水上飞机
航速 最大27节
主炮 三座三联装18英寸(457mm)主炮
副炮 三座三联装6英寸(155mm)主炮
高炮 127mm防空高炮24门,25mm高炮113座
舰员 2400人
❻ 十部顶级海战电影是什么
十部顶级海战电影有:《超级战舰》《盛夏猎户座》《男人们的大和》《菲利普船长》《怒海争锋》《猎杀U-571》《虎!虎!虎!》《从海底出击》《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甲午风云》。
1、《超级战舰》
简介:该片上映于2012年,是由彼得·博格执导的科幻海战电影,讲述了美国海军军官霍普中尉被上级派往琼斯号上履行职务,在一次海上演习时,舰队惊动了隐匿在太平洋深海的外星巨型母舰,来者不善,人类为保卫地球,力阻浩劫,在海上与外星战舰展开殊死战斗的故事。
❼ 有没有关于战列舰的电影啊
关于战列舰的电影:
<卑斯麦舰歼灭战>1961
<联合舰队>1982
<大和号>2005
其他的就是关于驱逐舰和潜艇的影片了
<船已起航>1956
<太平洋碟血记>1958
<驱逐舰英雄>1958
<中途岛>1976
<潜艇>1981
<U-571>2000
<在敌手中>2003
❽ 二战 大西洋战列舰的电影
《卑斯麦舰歼灭战》狂难看,还是黑白的!!!!!!!!!
<联合舰队>和《血战大西洋》还不错,但战列舰算不上主角!!!!!!!!!
强烈推荐<男人们的大和>——完全是讲战列舰的电影!!!!!!!!!!
《珍珠港》也不错!!!!!!!!!!!
❾ 有航母的战争电影有哪些
二战:
追歼諀斯麦号(英国)*
燃烧的零战(日)
太平洋之岚 日
虎虎虎 日美*
中途岛战役 美*
山本五十六 日*
啊 海军*
珍珠港*
打得比较热闹的是小鬼子和美国拍摄的。*号的可以下载,其他能看视频。
现代的除了《壮志凌云》和《绝密飞行》别的航母镜头很少。大都不值一提。如果都算上那就太多了,甚至《我是传奇》中男主角还在航空母舰上打球的镜头呢。
❿ 日本2020海战电影叫什么
《男人们的大和》。
一、简介
《男人们的大和》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5分钟战争影片。该片由佐藤纯弥编剧、执导,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健一、长岛一茂等主演,于2020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的纪念作,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的战舰“大和号”及其船员,讲述了一个关于军国主义梦想、信仰破灭的时代故事。
二、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被美军击沉葬身海底。这是一场与美军大批舰载机群决一死战的悲壮之战,也是三千余名年轻士兵守卫这艘代表着大日本帝国象征与希望的最后战役。海军特别少年兵神尾克己怀着对大和号满心的憧憬。
踏上了这艘超弩级战列舰的甲板。神尾忍受着舰上严酷的训练,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实战——莱特湾大海战。然而联合舰队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最终在冲绳战役中,战列舰上三千余名船员们与大和号同归于尽。
多年后,大和号幸存者二等兵内田的养女为了把其养父的骨灰撒回到大和号的沉没地,而找到了另一个大和号的幸存者少年兵神尾,要求其带她出海,从而引发了神尾对大和的一连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