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听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 ...
在这个樱花散漫的季节,听到了首熟悉的歌,记忆便突然把自己拉回从前。 那是自己下载过一部动画电影,当时只是觉得画面很精致唯美,还随手截了几张很写意的图。至于这部电影的其他的方面,则是完全没有感觉。当时还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有点麻木冷血,而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理解它时,已经哭笑不得。
曾经问过一个看过不下百部动画的朋友,想请他给我推荐几部那样的动漫。朋友只是淡淡回了句,那个是极品... ...
恩,那个动画电影的名字是《秒速五厘米》。一部在安静与唯美到在画面上都有很强烈的体现。非常生活化的场景还有真实的细节,却处处演绎着唯美。
“听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 ...”电影的开头,明理这样说到,并和远野约定不久后一起看樱花。当时的远野一定没想到,这件看起来触手可及的事,竟然成了永远难以实现的梦。
每秒5厘米似乎这个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可这个速度如果保持了13年呢。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来。 5CM/S * 13年 * 365天 * 24小时 * 60分钟 *60秒 =20498.4公里.。20498.4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绕行地球半圈的距离,也就是南极和北极的距离。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巧合,经过一些专业达人的分析,远野和明里最后一次见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那些无数个深夜打过的电话,写过的信,一直没有改变的牵挂,却还是让两颗曾经相溶的心,经过了13年的时间,彼此达到了地球上最远的距离。
过于写实的画风,连结局也是如此写实。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这首主题曲也许正是两人久待无果的缩影。当山崎将义深沉而充满无奈的歌声响起时,无数的画面纷纷而过,美好的瞬间,等待的身影...这时有多少观众的眼泪难以自禁呢?唯美的故事,也许只有永远失的结局才能让人永远的`铭记和珍惜,如同一朵在盛开时便被制成标本的花,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时间的消磨,将色彩凝固于永恒。
听过一句话,在不懂珍惜的时候,用尽了快乐。而自己却是在寻求懂得的路上看清了终点是绝望。当你最初在一片混沌中享受着那些暖阳,一旦失后才明白,接下来的日子乃是无尽的长夜。所以觉得当我什么都知道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哀,而后竟发现,人之所以痛苦,乃是知道的太多。因为,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是注定会被遗失,注定只能被用来缅怀。而那失的东西,恰恰是美好。
最后还是不会给文章结尾,那就给大家推荐首不错的歌曲,好让大家有个不错的心情。Sweetbox 演唱的More than love。
2. 《秒速五厘米》影评
《秒速五厘米》影评
《秒速五厘米》该电影是新海诚创作的一部写实动画,于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秒速五厘米》影评,希望大家喜欢!
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吧。走在路上,下意识地会去寻找某个人,或者总是觉得有路人和那人相似,虽然,明知道Ta不会在这里出现,却仍然会望过去,发下呆。然后会笑自己。
突然就很想念十年前那些写信的日子和落雪的阴天,突然就很想写信很想在雪地上走。漂上来的场景还有天黑时坐在摇晃的无轨车最后排,是陪我最久的101或者103。茫然看着窗外后退的房和树和人,因为熟悉,所以哪怕只是微弱的轮廓也很安心地知道那是哪里。
后来就不在熟悉的城市了,在这里很少坐公车,有时只是坐一两站都会紧张。不曾搭车去看望遥远的思念,会飞去,再飞来,短得好像从没发生过,没痕迹,然后就被忘掉了。
还是有痕迹的。每每想起来都很绝望,特别是那些美好的部分,说爱情是橙那样的九分酸加一分甜,没有那些酸又怎么能感受到甜。我倒过来了,我尝到那甜,后面都是酸。然而无论再尝多少酸,那甜也不回来了。
也会反省是什么让我变得乖张,不停索取然后很少想到感谢。我不知道,总之就这样了,但是以后不行。
我很落伍地最近才知道新海诚,并且一开始还以为是个team,因为他的画实在太细致精妙了。我只看了她和她的猫、笑颜、秒速5厘米。都很好看。除了人和动物,他会把所有物体都描绘得非常写实加漂亮,每个小细节都不落下。光影,配色,确实梦幻。人和动物,却只用简单的线条,可以是想代入的任何人,可以是每一只想入戏的猫。
秒速5cm,清淡的叙事仍然看得有点疼。到了55分43秒的时候,那个有点过时的嗓音配上一句句翻上来的歌词飘散在不停闪回的画面间,我就开始哭。我觉得这个结尾很好,我很满意。看完一遍,再退回到55分43秒,重看,重哭。再重看,还是会再重哭。
一个城市又怎样,遇到了又如何,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哀乐。有时,我会在心里发一些没写收件人名字的短信,然后又在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
何必打扰。
1、这次新海诚用了一个煽情的标题——“你知道吗?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不知道他是不是实地地测量过(估计有),不过我想新鲜的花瓣和枯萎的缺乏水分的花瓣凋谢的速度大概会不一样吧?而且还没有把风速之类的因素算进去……。
——当然,就像“剧情简介”里面说的一样,我们看这个片子不应该纠缠这些些微的细节,而应该去看“爱!和!内!涵!”!
2、不知道为什么短短60分钟左右的片子要截成三段来卖,我看第一部分《樱花抄》和第二部《宇航员》之间隔了有一周左右,以至于忘记了主角名字,把那个长大了的男孩子当作了另一个人……。
这到底算什么片呢?剔除了《星之声》里面的科幻元素(其实我看到男孩关注科普杂志的时候还以为要就此转型呢……),爱情片?似乎这个分类最靠谱,第一集说如水滴般晶莹的爱的萌芽,二说成长的迷惘和痛楚的单恋,三说单调摧毁了梦想的无奈的现实生活。
不过和大多数爱情片相比,这里面的“爱情镜头”似乎还太少了点。——有两个小孩子的初吻,牵手和相拥,不过之后便一无进展了。暗恋不必说,男主角在长大成人之后过着的几乎可以算做是“脱”爱情生活。(如果仔细看,本片中有一秒钟不到的“床戏”镜头:)
3、孩提时代的思念和誓约,没有因为距离而冷却,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成长而渐渐黯淡了。所谓“忧伤一点点积累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说的大约就是这样的感觉——有种东西在慢慢侵蚀你的生命,你却看它不见,抓它不住。
时间和空间,哪一个更可怕?经历过异地恋的人,谁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吧。隔开我们的是空间,但空间是可以用时间跨越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地球的这一个点飞越到另一个点——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和金钱,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影片中触及到了这一点——我称之为“各个年龄段的时空感觉”——小孩子一个人乘车从豪徳寺(位于东京)到岩舟(位于东京东北方向的枥木县),感觉无比遥远……而实际上,如果正常行驶,算上乘换时间,也不过2小时40分钟左右的车程(电影中男孩的计划是两小时五十九分)。最终这段陌生的旅程,因为大雪和急切的想念而变得无比之长,这段焦灼的等候和最终的冬夜中相见的喜悦,构成了影片中最温暖的一幕——尽管是在冬天。
所以注意了,本课第一小节,新海诚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距离因为爱而变得很长,也因为爱而变得很短。”
4、第二篇“宇航员”。故事的构架同样没什么值得说的——她爱着他,可是他不知道,她以为他爱着另一个她,但是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爱着以及想望着的是啥……。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中间出现的关于宇宙飞船的一段台词——“それはほんとうに、想像を绝するぐらい孤独の旅であるはずだ。本当の暗闇の中を、ただ直向に。ひとつの水素原子さえめったに出会うことなく...ただただ、深渊にあるはずと信じる世界の秘密に近づきたい信念。仆たちはそうやって、どこまで行くのだろう。どこまで行けるのだろう。”(拙译:那真的是一段孤独得难以想象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一路飞奔向前,连一个氢原子都难得遇见……只是一心想要迫近那深邃的太空里埋藏的秘密。我们,是要去到哪里呢?我们又能去到哪里呢?)
这一段话,大约对曾经“孤独战斗”的人们都会有点触动吧:)男主角说,“我只是做好手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在内心里面,仍然不确定自己飞奔的方向上,是什么等着自己。
5、第三节,最终章《秒速五厘米》简直短得吓人。如果把闪回、歌曲部分剔除,几乎只能算是对主角们成年生活的一个速写了。男孩子回到了东京,有过一段普通的爱情,成了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小时候觉得很遥远的新宿车站,现在也变得日益普通,不觉得有任何新鲜……。当年的那个她也几乎忘记了自己,有了结婚的对象,只有在翻找旧物的时候,还可以对当年稚嫩的情书微笑。前女友发来的短信似乎可以成为这个城市和时代的写照:“我们发了1000次短信,可心灵的距离恐怕只靠近了1厘米……”
不管怎样,这到底还是个动画片,所以,主人公还可以互相梦见对方,可以在一个铁路道口擦肩,虽然回首之后有些怅惘,但毕竟给流水般无味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朦胧的回味。
6、关于距离。前面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距离的感知也在变化着。自己和喜欢的人之间的距离。约定到永远的距离。和从来没有在意过自己的他之间的距离。熟悉的从学校回家的路。相隔一个手机的距离。信的距离。从地球到太阳系边缘的距离。——还出现了不少交通工具:火车、汽车、助力车、冲浪板(这是交通工具么?)、运输火箭的时速5Km的重卡、火箭……交通工具也带来距离的改变。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回家的路,改骑车为步行,会变得很长,可是因为和他一起走,又显得那么短。
6.5、关于通讯手段。在看第一话《樱花抄》的时候想到的。现在的恋人们还会有这么焦灼的等候么?如果迟到了大概会立刻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络的吧。忍受着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来以及会不会来的煎熬,也正是这样,那个冬夜才会刻骨铭心。顺带一说,本片的时间推断——第三话的时间设定是2008年——杂志上提到1999年发射的火箭终于到达太阳系边缘——所以第二话主人公高三的'时候是1999年,逆推之,初中一年级大约是 1994年,那时候手机在日本还没有普及,所以小姑娘给小男朋友打电话不想让家人听见,只有跑出来找公用电话亭。——类似的小细节还有不少,比如第三话里面的几个闪回,出现了一个老式的圆柱形邮筒和一个新式的方邮筒——前者现在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
(顺便再无聊推一下,主人公们的出生年度大约是1981年,也算80后。)
6.7、影片中的细节刻画几乎到了完美的境界。从手机液晶屏幕的点格到火车乘换线路的时刻,从便利店的内部结构到新宿车站地砖的花纹,都无比真实。影片在制作时实地去了种子岛(日本的火箭发射基地)取景,所以第二话中的学校、风景都是可以找到原型的。
7、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何在凌晨一时兴起要写这个评论,说是简评但已经废话了这么多了……-_-。只是当作平淡的日常中给自己的一点触动吧。在失去了感动的气力的时候看到这样一部片子实在是件好事,我以为。——最好如果一定要一个结尾,那么……拿《星之声》来做个对比吧,兼抄袭泰戈尔老人家(更正:不是泰戈尔是张小娴)。
《星之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发了封邮件,你在八年后才开启;
《樱花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超越光年的爱恋,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宇航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却说不出我爱你;
《秒速5厘米》——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站在你的面前,却说不出我爱你,而是多年之后,依然期待一个转身,就能遇见你。
——时间和距离没有使我们却步,因为我们相爱,因为我们勇敢。
看完了新海诚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以后,想了很久如何来说明自己的心情。许久,想到了庄子的这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记得很久以前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句话,我说我不要,我要的是大明宫词中的“长相守”。真正的爱要想两根缠绵在一起的常春藤,在烈日下,在风雨中,不离不弃,白日见到的是他们一起的依偎,深夜听到的是他们共同的呼吸,一起生长,一起沐浴阳光雨露,一起枯死,直到化作灰烬也不分你我。
可是,当我看完了新海诚的这部片子之后,我开始邂逅这样一种感觉——那是怎样的微妙,淡淡的哀伤,体味无尽的失望之后,发现这是曾经生命中最为美好的感情。但我一直耿耿于怀,在新海诚给我们带来的心灵之旅中,我绝无法释怀——
那穿越关东平原的列车开在呼啸的风雪之中,在深夜的漫漫黑暗中为孤独和绝望所煎熬。而见到心爱的人的一瞬,默默的温暖却仿佛融化了这整个世界的冰雪。飘雪如落樱,在充满着回忆的树下是青涩情感的first kiss。这或许不能称作爱情,但却是世间最为纯洁无比的情感,当习惯了身边不再有她,孤独的人生之旅边注定再会是那样的遥遥无期。
“将13年的情感分享给对方,在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
不再像《星之声》一样,隔在两个人之间的是无法想像的巨大时间和空间,以至于对未来的希冀近乎于恐惧。但是,雪后的平原光艳万里,离别前却总有说不完的话。
“什么时候一起再去看樱花吧”
一句清澈如冰溪中的和田玉一样的承诺,却至终未能实现。我们等待的承诺,却不是“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的至死不渝,而且渺远如浩瀚宇宙中的星云,炫丽而又遥不可及。
种子岛。
另一个等待的故事。我们被骗了,以为是他一直在给明理短信,可是,虽然是自己的保存,我想,那一定是在心里发给明理的短信,那是精神上的神往,却不曾带给人幸福。最终也未表白的乡村少女,只能在冲浪中慢慢成长。或许她又美好的归宿,但是挡在她与所爱的人之间的,仍是巨大的恐怖的时间和空间,就像天空和大海一样。随着火箭的升空,长长的尾翼划开了光明与黑暗,呆着思念和心情,飞翔无边的宇宙。其实,幸福也许就在眼前。
Tokyo
带着无尽的犹豫,生命和情感的伤痕宛若四季的更迭一样,流淌着淡淡的伤感。这样的感觉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叫我们感悟平安时代的风华,体味溪流中漂浮的花瓣和枫叶来感知季节变化的物哀。绝望、无助、重复。在生活中或许他和我们一样,湮没了曾经的理想。一千封邮件也无法拉近的距离,却是当年幼小心灵的碰撞,那是樱花下落的速度,那是每秒5厘米。
「我究竟以怎样的速度,才能与你再会?」
看来狠心的新海诚,即是是以樱花的下落速度,再会却是永恒的瞬间。或许我们为了等待那一刻用尽了一生,但是这样的邂逅却短暂得如梦如幻,当年带来他们相遇的列车却永恒的撕裂了这个瞬间的梦境。梦醒,人已不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樱花如是长存,树下恋人不再。那一悲伤的时刻我猛然感受到,人生的归宿真的并非我们的真爱,或许我们正在享受的幸福,可是我们只有在回到13岁的梦中才会发现人生中最为珍贵情感。我不知道为什么,新海诚不要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来宽慰我们的心灵,却宁愿用伤痛的真实来证明真爱与归宿的相异。我无法忍受美好的爱为什么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而是像射向宇宙的火箭般飞向无边的时间的海洋。我们不是在最求柏拉图爱情的“理念”,在遥远的天边等待真爱的范式;我们也不要将美好的青涩的纯洁的爱置于心底和梦境,在真实中无数次受伤的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幸福。但是、但是,现实就是如此痛苦,如此残酷。
「真実は痛み」
坚持到最后的贵树,看到了梦幻的泡影,为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思念所破灭,我们一直在寻找,却总也找不到。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伴随着我们无声的泪水,将心灵寄往那樱花飞舞的国度。
最为美好的东西,就是如此透明,如此纯净,而又如此炫丽。如夜空的银河,如天边的星云,如飘散的樱花。美丽的东西仿佛梦,现实是如此的无法企及。
这就是新海诚带来的心灵之旅,带来的我们灵魂身处的某种感动。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青涩而又真挚的感情,它甚至远远的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这就是庄子那句穿越了两千年时空轻轻对着我们耳边说的那句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 关于“秒速五厘米”看后的感想~~
说到对这部影片的感想啦就多了。
首先我想从动画制作方面讲一下,由于这影片在我的动画鉴赏课上作为例子而播放过,当时我还看了它的制作花絮。从动画制作上说,我不禁感叹日本动画制作与我国动画制作的差别。
1.《秒速5厘米》整部影片都以粉色为主要色调,从而在故事开始就为我们带来了男女主角间少年时期的纯洁的感情,也为最后两人的相互错失给予我们那淡淡的忧伤。
2.影片对镜头的使用相当注重,例如第一部中,雪景的拉镜头;第二部中,火箭的升空........一些镜头都是用来表达主角的情感的,中国的动画正是缺少这种含蓄的表达。
3.工作人员为了该影片走访了多次,例如第二部中主角骑摩托车上学,这确实是这是存在的。所以这样的动画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就逊色多了
然后我想谈谈对剧情的感想
刚看完的时候真的又无奈,又伤感,为什么两人最后未走在一起,那他们又是为什么纠结怎么久。
特别看到男主角写那不发的短信,和女主角每次偷偷的瞄那路边的信箱。他们明明都记得当初的承诺,和惦记着对方。但到最后他们还是在列车的两侧错过了。也许女主角当时再等个5秒,等列车过了,那他们也许就能兑现他们的承诺了。所以当初看完我可是超纠结
但最后我的感觉变了,这影片带给我的不再是那伤感了,而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诺言再美,但现实还是现实。
4.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日本动漫的精致和成熟总是令人惊奇不已,他们的动漫定位不只是一种青少年的文化商品,从那柔和奇妙的笔触可以看出日本动漫作者完全是将它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大概创作态度的不同也是国产动漫与国外动漫艺术作品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电影《秒速五厘米》是一部伤感而浪漫的作品,无论画面还是故事都弥漫着浓浓的美感,一帧帧温柔的日本景色、一个个动人的蓝调音符共同勾勒出一首关于纯真情感的诗。最触动人心的是在那诗情画意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看到自己最美最真实的倒影,尽管可能那些已成过往,却绝不会像人们说的那样往事如烟消散于风中,初恋纯真在我们心理的印记有多么深刻但凡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那不仅仅是一段回忆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个“美好”或者“纯洁”能够概括的。
三幕剧式的工整结构为我们分别展现了贵树与明里童年、少年、青年对于纯真感情的真实态度,情窦初开的童年可以为了见自己的心上人一面无视距离冒着风雪踏上火车,唯一考虑的就是列车的延误会不会导致自己迟到,单纯而优美;羞涩含蓄的少年虽已无法和对方联络,但他坚信远处的明里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想法,只是编辑好的短信却没有收信人,只能默默按下删除键,朦胧而偏执;青年的贵树还是无法割舍掉对于明里的'思念,但此时真实的生活让自己充满矛盾,与明里擦肩而过的惊奇感觉一闪而逝,回过头去俩人却被疾驶的火车隔开,多么可笑的事实,童年火车使他们相见,而现在火车却将两个背影隔开,他们在茫茫人海中能做的就是不断在脑中重温那棵樱花树。
其实“长大了就不单纯了”这句话很有味道,当然这个“单纯”不仅仅是思想和认知的成熟。童年的贵树单纯到为了一封信一个诺言就可以冒着风雪千里迢迢去见明里,童年的明里同样也可以一个人在冷清的小站等到深夜。这种勇气恐怕也只有孩子才有。慢慢地成长,渐渐的真实,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在不停地消逝着。终于火车也不知道该坐开往哪个方向的,短信也没有了合适的收信号码,甚至擦肩而过也会因火车而错过久违的彼此。于是遗憾为故事画上了伤感的省略号,整部电影也愈发显得纯美。
我羡慕贵树和明里,他们可以始终活在13岁那晚的樱花树下,始终抱着彼此在一起的执着,在都市的忙碌与平凡中会为了一个身影而落寞踌躇。樱花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落下,火箭以每秒五公里的速度升空,这两种事物都像极了人们自己。樱花落土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孤独,火箭进入宇宙也知道有人会记得他想念他,尽管那只是心灵上的执着,但现实因为这种执着而灵动。这是爱,贵树与明里的爱,也是深埋在每个人心底的纯真情感。不是“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刻骨铭心,而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淡淡忧愁。即使他们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甚至无名指上有了戒指,也无法让两人割舍掉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初恋最暖,回忆最美,残缺的遗憾或许无可避免,心灵的丝连却可以无视现实的重重雾霭。
新海诚处理情感戏的敏锐性和掌控力将观众深深地折服了,感谢他精心打造的这部《秒速五厘米》能让我们重拾往昔的纯真,去触摸依稀可辨的梦境。沉浸在“再一次,再一个机会”的曲调中,蓦然发现,原来爱可以如此纯美。
一部作品会表达一个思想或者一种观念又或者一些情怀,而在作品中深刻表达这一点的地方,我们称其为点睛之笔。无疑,秒速5厘米这部动画的最后一个场景就是这样一个点睛之笔。新海诚用五十多分钟的时间做铺垫,终于在最后两分钟将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用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以及一个微笑释放了出来。 或许还有人执着于明里无名指上的戒指,又或者九分三十五秒时微暗房间中睡在床上的贵树及另外某人,但新海诚想告诉我们的难道是再深刻的感情也会有变质的一天这样一种观点和主题吗?显然不是! 让我们再回到最后一个场景: 明里与远野于铁轨处擦肩而过,互相认出了对方。当两人走到铁轨的两边时,不约而同的转过了头。这时,飞驰的火车将两人的视线阻隔在了两边。当火车驶过后,远野发现明里已经离开。然后,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飘落的樱雨中,远野带着一丝微笑转身离开。 在这短短的两分钟内,其实把前面五十多分钟的故事梗概包含在了里面: 名里与远野在小时候相遇(在铁轨处相遇)但终究两人走到了不同的地方(走到了铁轨的两侧)虽然彼 此心中都有挂念(两人不约而同的转过了头)但种种困难横跨在两人之间(飞驰的火车将两人的视线阻隔在了两边)远野在回忆中迷茫,不接受任何新的幸福(远野面前飞驰的,不断变化却毫无改变的车厢),当繁华落尽,明里找到了幸福(明里已经离开)而远野也终于从迷茫中走了出来(远野带着一丝微笑转身离开)。 新海诚想表达的是,曾经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即便这种感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会是心里美丽的一段回忆。而龟缩于以往的伤痕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会使心越来越苍老,最后慢慢死去。回忆像酒,少许你便可觉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滥喝沉迷其中,只是一个神智不清的酒徒。 在每秒5厘米的速度飘落的樱雨中,在幸福的往事中,远野迈开了前进的道路。两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包含了有爱无缘的伤感,更多的却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
One more time
我们只是擦肩而过,回头的瞬间,列车挡住了视线。
是不是越年轻越勇敢。十三岁的冬夜,空旷的车站,是谁低头抽噎着等待。茫茫的原野,是谁与谁的脚印上演了最坚定的重叠。光秃的樱花树下,飞雪印证了樱花5厘米的秒速,是谁覆上了谁柔软的唇。
那年大风的东京与力木,无所顾忌的我们冲破距离的樊笼。只是未来很长,横在我们面前的,是流淌的难以丈量的光阴。
我们都在望着远方,花苗说,那在她的的视线所能触及之外。抱着看似坚定的理想,却在不知不觉地迷茫。只是相信会有汇合的交点,却不知道那会在何方。
就像那天傍晚发射的卫星,只是执着的冲向未知的深处,却不知道终究远方的所在。
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偏离了最初的念想。融入了各自的节奏,斗转星移,我们走得越来越远。
当你的无名指套上了别人的诺言,当那些曾经寄予一切的信被厚厚地尘封,当车站的你挽上别人坚实温暖的臂膀,当我已给不了少年时给过你的悸动。
我是不是还可以说,嘿,我还喜欢着你呢。
无人的电话亭,过时的报纸,傍晚的超市,你不会在身边出现,我却愿意用所有的神话去填补你心中的空白。
我是不是可以学着十三岁的你的语气说,嘿,樱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呢。
只是当我微笑,思念却爬上嘴角。
“我有种强烈的预感,如果我回头,她也会回头看我。”----远野
只是那时,白色的车厢让我们不得不错过。当一切回复清晰,对面空无一人。
列车在年少的执着与轻狂中带来了开始,在光阴的锤炼与消磨中奔向结束。
亲爱的明里,其实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人中那个最普通的自己。Because of you, my fresh age is deserved. We don’t have one more time, though.
5. 《秒速5厘米》这部动画片想要表达什么
《秒速五厘米》讲述了少年时,贵树(水桥研二配)和明理(近藤好美配)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很快,一道巨大的鸿沟便横亘在两人中间:明理转学,贵树也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搬到遥远的鹿儿岛。
在搬家前,贵树乘坐新干线千里迢迢和明理相会,在漫长的等待后,茫茫大雪中,两人在枯萎的樱花树下深情相拥,并献出彼此的first kiss,约定着下一次再一起来看樱花。
时光荏苒,两人竟再没见过,虽然在人海中一直搜寻彼此的身影,但似乎总是徒然。再后来,他们分别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还偶尔会梦到13岁时的这段青涩而美好的感情,才明白当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那个字就是爱。
《秒速五厘米》主要角色
1、远野贵树
因父母的工作关系而从长野转学到东京某小学三年级,小学四年级时认识了转学到班上的明里,并很快成为好朋友。在相处中逐渐喜欢上明里,都决定报考同一所中学。小学毕业后因明里搬家的缘故,而不能与明里在同一所中学。
2、篠原明里
因父母的工作关系而从静冈转学到东京某小学四年级,认识了同班的贵树,并很快成为好朋友。在相处中逐渐喜欢上贵树,都决定报考同一所中学。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在小学毕业后搬家到栃木。过了半年,中学一年级的她开始寄信给贵树,而以每月一封的次数与贵树互相通信。
6. 大家是否觉得《秒速五厘米》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深有感触,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可能是有过一些共同经历的人吧,有一样故事的人才会彼此有认同。我看过新海诚好几个动漫,确实觉得《秒速五厘米》是一道属于年少到成人的过程中无法超越的经典动漫,画面,意境,质感,内涵,配乐,都是恰到好处,自然又和谐,不做作,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很多人看《秒速五厘米》只是觉得画质精美,另外有新海诚名气的加持!真正懂得人无非觉得自己情感和其中某个故事比较相似,从而触景生情。
但是,这些都不够!这部电影不是给人观赏的,而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精神,我觉得只有客观的,有情感经历,还可以洒脱的面对现实的正常三观人才会不断赞叹经典。如果你没走出情感挫折,如果你正在情感热恋,真心不推荐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恰好成熟而且有一个妻子,这个时间段看是最佳。因为你的感情出发点一开始就是客观的,不带有主观色彩,不容易被剧情所渲染,你的思路会细腻体会电影其中每一帧的情绪波动。
7. 如何评价新海诚执导的电影《秒速5厘米》,是他一贯的风格吗
《秒速5厘米》一共分成三部分,是他一贯的风格,每一部分的数据量都非常大,里边寓意并不是一遍就能看明白,这部日本动漫大部分要以贵树的角度来诠释,但新海诚用自己奇妙的原画设计让这部影片新鲜起来了,超越现实光线,宽阔到几近不确定的景深效果,乃至你所看到的一支铅笔,洗手间的一面镜子,或是晚风里打到脸上每一束降水,都和实际一样,可能比实际更美丽。
现实很残酷这般痛楚,这般惨忍。公主和王子可以在一起的童话故事早已难以实现,但公主和王子却能分别追求幸福,那样就够了。事实一直惨忍,因此追忆才幸福,相见不如不见,或许才是好的结果。这便是新海诚所带来的心灵的洗礼,所带来的大家生命所处的某类打动。这篇故事描绘的都是这样一种稚嫩又很真挚的爱情,它乃至远远地比绵缠的恋爱宝贵,那是人间更为纯真的爱,无需任何理论基础依赖的爱,不用停靠和追求守护永恒的爱,因为他本来就是始终。
8. 秒速五厘米影评
秒速五厘米影评
导读:《秒速5厘米》是新海诚创作的一部写实动画,于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
秒速5厘米影评(一)
《秒速5厘米》虽然时间仅仅持续60分钟,相较于一般的电影还要简短,但时间跨度却很大,影片中的主人公贵树经历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这些人生过程,同时影片也随着贵树年龄的不断增加,阅历不断的增强,视角的不断变化,讲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变化,是一部拍摄优美、内涵丰富的影片。
与一般的影片相比较,这部《秒速5厘米》既没有高潮迭起的故事,也没有深深的悬念,只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基调记录贵树的真实生活与想法。这种以个人为主线,将三个独立的故事逐渐串联起来的拍摄手法非常精妙,主人公经历了从日本的90年代一直到今天逐渐的发展繁荣,随着主人公贵树的长大、变迁与感受,影片还从多个角度讲述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这种表现更显真实与自然,具有超强的魅力。
就如同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一样,注定是平凡而又真实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的普通,如此的平凡,真正的伟人只有那么几个,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平实自然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每天工作、休息,重复着简单的生活,虽然单调,但却真实。
影片《秒速5厘米》就如平实普通人的生活,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缺少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但却显得尤其真实、细腻与自然。同样这部影片相较于那些充满了天马行空、科幻特技、强烈冲突的影片,这部电影更贴近生活,更具真实性与魅力。
秒速5厘米影评(二)
“呐,你知道吗?听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哦”
这是在影片中最著名的一句台词,其实一秒走五厘米并不快,但是若果这个速度持续了15年,则足以绕地球半圈了,于是本来相互融合的心,在15年后,走到的在地球上最远的距离。
本影片主要由三个短篇故事组成,全长63分钟,分别是《樱花抄》《宇航员》《秒速5厘米》,由新海诚作为总监制,堪称十分华丽的作画水平,有着“随便截一张图都能作为桌面”的传说。
而本故事则主要讲述了,原本从小就相遇的两人,远野桂树和 篠原明里,从相遇,相爱,相离的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对人们诠释了何为现实的爱情,相爱的两人最终还是不能走在一起,不知不觉走到的地球上最远的两处。
尽管是以爱情作为题材的电影,但是真正的男主角与女主角在相遇并一起的剧情只存在在了第一部分《樱花抄》之中,不过通过此部分,为后面的剧情铺下了深深的铺垫。男主人公仅仅是因为丢失了通讯地址,导致了两人从此不能再相遇,在影片里面的一幕,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分别在邮箱面前等待,等待着互相的来信,无论晴天雨天,依然打开…但打开的却只有空荡荡的信箱,看到这了无比让人揪心。
时间过去了,在第二部分《宇航员》,男主人公与另外一位女主人公相遇,但男主人公仍然无法对 明里释怀,一直无法放下,只能每天用手机发送邮件给那个 没有收信地址的 “她”,此时脸上去有着喜悦的表情,或许是抱着一丝的期待,在未来能再次相遇,明明知道这个几率微乎其微。而电影的第三部分《秒速5厘米》女主人公明里已经订婚了,男主也步上了工作的岗位,但两人仍然没有相遇。从那15年前,尽管两人心里仍然有着对方,最终还是面对现实的无奈。
于是在电影的最后,在最后的`樱花道上,两人终于察觉到了彼此了,但同时也错过了彼此,在列车通过的最后, 桂树回头时候,明里已经离开了,但是脸上却露出了微笑。
电影最后,新海诚究竟想给我们传达什么呢?恐怕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电影对爱情的青涩表现,确实十分优秀,而且此电影的放送年份是07年,剧情与《那些年》可以说是十分相似,但在国内名气却不高呢?一来本影片被定义为了动画,以动画作为载体的影片,在国内并非十分受欢迎,但在动画界,这部动画确实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而本影片中的一首插曲《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也曾经被多位歌手翻唱,其歌词也恰恰是体现了影片对于爱情诠释的精髓,请大家有空务必去观看一下,相信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吧?
秒速5厘米影评(三)
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出现在眼帘之中。未及细看,那身影已翩然而过。当你回头,茫茫人海里已无处寻觅,而刚才的邂逅,竟不知是真实存在,还是脑海中的虚幻。猛然间,那个曾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字,就这样再次萦绕不去了。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秒速五厘米》的最后,当贵树与明理就这样错过,我的脑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这样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回忆。
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时光,也恰好足够两颗心从紧紧贴近,到变成地球上最遥远的距离——从南极到北极。有人如是解释本片的片名。不知真假,但这种文艺得一塌糊涂的说法,与新海诚在影片中叙述的某种情景无比契合。或许也可以说,从把爱视为生命的全部,到忘记如何去爱一个人,我们的灵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滑落,直至地狱的深渊。
在另类多如牛毛的日本动画界,叙事平淡温情的新海诚反倒成了另类。每一帧都能拿来当电脑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隽永伤感的音乐为他的影片带来打动人心的力量。人们每每感伤与他笔下人物的离情别绪,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的领悟命运的无从抵挡。新海诚从来都不算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但他却有一种力量,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击中你心中某个最柔软的的地方。
新海诚笔下的主角,总是刚刚成长到懂得喜欢一个人的滋味。(www.lz13.cn)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真正将那些爱恨情仇放在心上,当做头等大事的,往往正是这般年纪。等到年纪再大一些,被花花世界侵袭,许多事就变得不那么在乎了。而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又还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里定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9. 如何评价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
秒速5厘米,一共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信息量都很大,里面的寓意不是一遍就可以看懂的,整部动漫虽然大部分是以贵树的视角来演绎,但新海诚用他神奇的原画让这部作品鲜活了起来,超越现实的光线,广阔到近乎不可能的景深,甚至你看到的一支铅笔,洗手间的一面镜子,或者夜风里打在脸上的每一束雨水,都与现实一样,甚至比现实更加美丽。
秒五的最后,两个人相遇,在铁道口擦肩而过的瞬间都已察觉,但是飞驰的列车驶过,迎面砸来的只有樱花。这样的结尾真的很残酷,这样残酷的情节不禁会让人想到自己,是否我们有时候执着于一件事情那么久,却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但就算这样,我们还是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以及围绕着它日复一日旋转的残酷现实。
新海诚没有编造一个完美的结局来宽慰我们的心灵,而是选择用伤痛和现实让我们认清现实。“时间明显的含着恶意,朝我的头上慢慢的流过,我只好咬紧牙根,拼命的忍住不让眼泪掉下来。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和漫长的时间,让人望而却步。谁都不可能和谁在一起一辈子。人就是这样,必须去习惯失去。“
现实就是如此痛苦,如此残酷。王子和公主能够在一起的童话已经无法实现,但王子和公主却能够各自寻找幸福,这样就足够了。现实总是残酷,所以回忆才美好,不如不见,也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10. 有人说《秒速五厘米》这部动漫很治愈,你的看法是什么
《秒速五厘米》这部动漫既唯美又治愈,很多人看完之后却是感慨万千,这个故事原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讲完,却用了六十分钟来讲述这个故事,在《秒速五厘米》中有三个独立的故事,虽然三段故事分散,但总体有一根感情线来贯穿始终,电影通过主人公内心独白以及旁白,来突出电影类型十分小清新。
虽然贵树和明里都曾有过彼此,但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磨,两人终将不能走到一起。贵树因为腼腆并没有向明里表达自己爱意,而明里这个温柔的女孩在一次次等待中渐渐将这份感情放弃,直到遇到那个对的人,明里将这份感情完全淡忘。那份简单纯真的感情,并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的懵懂和成长的需要,因为青春有遗憾,所以才会怀念,怀念那种痛的感觉,也想念那时纯纯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