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一个电影的影评
写书评前要读书,写影评前得要电影。咱们看电影不能光看个热闹,还得看看门道,准备工作做好才能写出优秀的影评。
怎么看电影?
人人都爱看电影,可并不是人人都会看电影。
想要写好影评,第一遍看电影之前,我们需要为自己想一些预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非常基础,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电影如此开场?
为什么又如此结束?
带着问题去观影,同时记录下电影中打动你的地方和看电影时产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时候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想要写好影评,一部电影不能只看一遍,因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获电影所有细节的。我们需要反复地观看,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
电影的叙事是如何构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讲述的?
剧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实?从那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时候,要做尽可能详细的笔记,不仅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内容,一些摄影形式,角度,灯光等也要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后续的影评写作材料。
请记住:重复是理解电影的基础。
2. 确定主题
好了,现在电影看了几遍了,笔记也记了好几页,接下来该做什么?
我们在回顾自己笔记的时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确定电影的主题,想一想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什么。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阅读文章时总结的中心思想,启示意义等,而是电影中用来帮助人们理解电影情节的诸多概念。举例说明:
谁是主角?
电影传递的故事为什么不是连贯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回顾电影和整理笔记的同时,从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关于电影的主题,这些就是我们接下来写影评的基础。
写影评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和技术层面的内容,电影与其他艺术的联系,电影的场面调度,电影的剪辑,电影中的声音,这四大方面是我们入手写影评的专业角度,当我们确立好主题后,就可以考虑从这些方面展开影评的写作。
3.如何写影评?
电影看完了,笔记也做好了,主题也确定了,终于要到了正式开写的时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书中介绍了六种分析电影的方法和写影评时应该注意的写作方法。
六种分析电影的方法
历史方法:这是影视批评里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时,可以依据它们在电影史中的地位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历史背景是不是能够帮我们解释了电影中的叙事或者技术技巧,或者哪部分历史适用于我们的写作等问题。
民族电影:除了历史方法,从民族和文化的特点来进行影评的写作,也是常用的影评角度。一部电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环境,把电影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不熟悉的文化进行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会环境。
类型:根据形式和内容的模式对电影进行分类,这种类型的区分是检视一部电影如何组织故事和观众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们常说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分类。
作者论:作者批评是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电影批评方法,它是将影片和影片的导演或者主角相关联,因为每个导演或者演员都有自己强烈的风格,他们或她们的电影都有着自己相似的特点,这种方式的影片创作是把主演或者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当作“作者”来进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论”。
形式主义的种类:讨论一部电影的风格和结构,以及电影是通过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种类,这种方法分析的重点是关于电影的模式的,譬如电影如何开始和结尾,镜头如何切换,剪辑如何变化,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分析来讨论对电影的作用。
意识形态:这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来讨论电影的立场,一部电影必然有它想要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意味着什么,暗示着些什么,这些价值观刺激到了观众的哪些神经?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电影分析的时候,一定不能将自己局限在电影内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意识形态的分析与人物和情节,摄影机和人物的关系联系起来。
2.恰当的文字表述
我们在写影评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得将影评写成了观后感?
因为每一个观影者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许在影评写作过程中不自觉就讲这些感情带了出来,吐槽或者喜爱模式一开启,立马就收不住车了,最终一篇主题精彩的影评可能就沦为平庸的流水账。
影评写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个人情绪表露在文章当中,因为这会让你的文章非常没有说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现出这种态度,会很快被读者识破,读者马上就会认为影评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见,不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尽可能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进行分析和描述电影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而不是我们看了电影以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和写其他文章一样,影评的写作也要简洁而生动,特别是结构一定要清晰,主题鲜明。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拓展我们的主题和想法,丰富文章的内容。
最后,修改和完善我们的文章,检验是否符合逻辑,论点和论据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评就此完成。
电影是生活中特别美好的事,我们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给一个未知的世界,它用两个小时让我们体验一遍从来没经历过的人生,我们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尽情欢笑,肆意流泪。我们需要,也应该用多种方式来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阐释和书写观影经验的乐趣。
2. 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应该具备条件:
一、以历史现实为背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从这些影片的名字,我们一眼便看出了他们与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有的战争片中,特别是外国的战争片,很多都是同名的文学作品改编拍摄而成。
3. 怎样才算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任何技术性评断,都抵不过电影带给观影者的心灵感受,电影可以让观众和主角感同身受,共同体验生活的百般滋味,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里,心跟随主角一起,经历各种跌宕起伏。
观影结束后意犹未尽,强烈期盼再一次续集,或者冲进电影院二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痛苦和快乐,人类的痛苦与快乐各不相通,同一个屋檐下的父、母、子、女的痛苦快乐都不相通,他们又跨越了几十个年代。
不同年代塑造年代观念又不一样,群体之间又不一样,地域差异也不一样,好的影视作品都是寻找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基础,让全世界的人可以因为伊朗孩子的小鞋子而而揪心,也可以和西部的牛仔一起放浪西部,好的电影一定可以让不同民族的人感受到那一丝丝情感。
可是一部再好的电影,很难让一家四个人一起说好,肯定有人会看的不耐烦。
电影技术发达美国,到了今天,每年诞生大量制作精良的电影,可是优秀电影仍然很少,技术进步不代表创作者能抓住时代的情感主线,很多电影都是导演个人的情感,却不能与时代契合。
4. 影评怎么写可以拿部电影举例吗
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辑技巧、道具的作用、转场流畅度等都可以进行评论。
例:《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4)如何讲述一部优秀的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论的。
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5. 到底怎样定义一部电影是否是好电影
对于我个人来说,好的电影大多也都在票房的高低程度体现出来,但也并非光看票房这一方面,一部优秀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还记得17年《战狼2》上映时,当时总票房53.69亿,吴京,丁海峰等人演技都已经很老成了,也特别的卖力付出,正因如此,才能收获到如此成果。
然而,如今已经不是10年前那个影院都没几个人的年代了,随着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手段,观众们的观审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烂片都能“捞一笔”的时代了。
6. 怎么描述一部电影的深刻意义
他的选择是因为他怎样的性格,这对剧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如何形容一部电影很好,推荐别人去看
比如去年上映的《找到你》,一部典型的女人戏,而且姚晨、马伊琍均颠覆了其之前的形象。他们不再是光鲜亮丽的角色,而是化身为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母亲,马伊琍还当起了保姆。两人为了孩子产生了许多交集,包括巨大的戏剧冲突,影片的看点已经很明显了。综上,从人和戏两个维度去形容一部电影的好,保证可以顺利地推荐给别人去看。
8. 你觉得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电影是生活的缩影和剪影,它们来自生活却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其高于生活,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流传于世经久不衰,那么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呢?一部好的电影又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呢?今天小编就对于这个话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以上就是小编认为一部好电影应该具备的条件,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认同呢?快来留言评论,大家共同探讨吧。
9.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篇_观看《海上钢琴师》有感
《海上钢琴师》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 故事 。下面是我整理的《海上钢琴师》电影 观后感 及影评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推荐↓↓↓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海上钢琴师》已经看完好几天了,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要写点儿什么。很喜欢这部电影,甚至为之落泪动容。它没有凄怆的爱情,没有战争,似乎没有一切应该让人落泪的东西,但我却还是落泪了,虽然它没有一切看似噱头的镜头,但编剧却用他的笔触,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多年来从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见知音而落泪,因为有人了解自己的内心而落泪,这,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里到底有没有这样空穴来风的名为1900的人,甚至空穴来风的就成为了钢琴家,这个不重要,逻辑和理智不必总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里,至少我一直这么认为。人们会因为理智和逻辑生活得更好,但却因为感情才会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于一艘船,死于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这人生。看待陆地与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有一个一触及到的梦,但他却从不去触摸。电影里,也许导演读出的含义是,1900觉得陆地是他无法演奏的钢琴。所以,他拒绝登录。他只想弹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钢琴,而不想去触及那阡陌纵横的陆地之琴。但我却觉得,除此之外,编剧还有另外的想法。
我们这些人,谁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我们,生活在陆地上。我们莫名的来到世界上,总有一天,还要莫名的离开。我们生活在这个纵横捭阖的世界里,世界很大,我们的领地却很小。我们尽职尽责,战战兢兢。我们居安思危,谨慎从事。为人子时,做乖孩子;为人父母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剩余的一点,我们要奉献给自己的工作。我们的一生,就在这样的几个角色里,分别度过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时光。我们遵守家规,校规,公司规矩;然后,我们要求孩子重复一样的道路,周而复始,万变不离其中。
我就是这其中一员,这一切,并非埋怨。只是陈述。但我会问自己,如何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实是,我从来未曾想清晰过,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时间变了,我也变了,我们想要的,也跟着变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远的继续的想。在未知的思绪里,有一点我却很清晰,我一直有个愿望,或者说,是一个美丽的梦。如果我们都无法真的过上自己觉得最美丽的生活,那么,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里,或者有一天,通过文字去实现,通过一本书,一本哪怕是耗尽我心血的书,把我所有的美丽愿望, 编织 在其中。1900用钢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绪。而我,一直曾经希望,能用文字,寄托自己所有的梦想。所以,当我看到1900能终生都坚持自己的一个想法时,禁不住为之流泪。那近在天边的大陆,那个有着他心爱的人的大陆,他永远只是去想象和回忆。他牺牲了一些东西,成全他的一些梦想。而舍不得牺牲的我们这些陆地人,自然没有成全之事。
《海上钢琴师》,让我想到自己多年来存放心底,却从未去登录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弃才能成全?终究有一天,时间会给出答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海上钢琴师》很经典的一出电影,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
1900出生在船上,也从来没有下过船,虽然它有无数个机会可以这样做。直到最后这艘退役的老船即将用6吨半的炸药被炸掉时,他也没有选择下船,虽然Max尝试过劝说。“整座城市……那么大,一眼忘不了尽头。无穷无尽,麻烦你告诉我,它的尽头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帅气,对于下船毫无疑问,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见,而是我所未见,你能体会吗?那些我看不清的东西。在那延绵不断的城市中,我能看见一切,可就是看不见尽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尽头正是我所未见。比如说这个钢琴,琴键有开始,也有终结。傻瓜也知道只有88个键,它们是有限的,在这88个琴键上你可以弹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我就喜欢这样,我也只能这样生存,但你们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无数个琴键的钢琴,没有尽头。可琴键是无穷的,我又该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说我坐错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老天啊!你有没有看见那些街道,成千上万的街道。怎样才能从中选一个,选一个女人,选一栋房子。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选一种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压在你的肩头,黑漆漆的看不到头,要你离开这里,到那个陌生而有无穷的世界里。你难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亚号爆炸的前夕,拒绝了Max的劝说,说出了上面的话。我们从中也许能领会出他拒绝下船的原因。这不能简单的用怯懦来定义。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它不但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许多出色的曲子,实在是我们不能错过的一杯佳酿。
最后我只想说: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坚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其实,一个月前我已经把电影下载到电脑里了,一直没机会看,所谓没机会不是没时间,因为看这种电影,必须一气呵成地看完,还得心无杂念,心无旁骛。这边厢满脑子都是明天该买那只股票抄底,那边厢还要跟着伟大的钢琴师在海上颠沛流离,如此的私心杂念绝对是对一部好电影的大不敬。所以等来等去,我决定今晚观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艺电影的片长都不短,几乎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这让我很受用,谁叫我是文艺片的粉丝呢。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当然这位钢琴师不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他弹钢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钢琴师甚至是伟大钢琴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弹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热闹的都为之折服。然而,钢琴师1900对大海的热爱,准确地说是对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的那艘船的痴迷,远远胜过其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钢琴。电影最后演的是,在那艘即将被销毁的大船上,海上钢琴师1900万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摇动手指对着空气弹琴,看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这真的是一部文艺的不能再文艺的电影了。
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宿命,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当一个人的生命被一样事物决定了的时候,这个人也许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爱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来决定,也许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满这样的荒唐。
生命被决定,在这部电影看来是美丽的。
也许,我无法评判剧中人的幸或不幸。不过,我倒宁愿看到电影这样的结尾:海上钢琴师1900跟随着他的钢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与死,不在我关心的范畴之内。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的独白剧,讲述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采不凡且富争议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为名,成长于往返太平洋间,任风浪翻腾的蒸气船上。天赋异秉的钢琴才华吸引了爵士乐史上普遍公认为“第一位巨匠”的JellyRollMorton注意,特地前来船上与他较量。而这位从未接触过陆地的钢琴师,更因着对爱情与新世界的好奇,离开他原有的世界,去寻求更美的理想……
是的,在最富于戏剧性的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由一部讲述发生在上一世纪初的传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来为仅有区区百年历史,却早已在当今世界所有艺术形式中独领风骚的电影这门艺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希望或不堪回首……以前我并不知道在海上生活也是生命的一种方式,纯粹,自然。没有人能像他那样简单地活着,生命中只有钢琴。
看了《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最初打动我的是主人公1900的个人魅力:自信而执着、优雅而潇洒、可以轻易的透过表象而通透他人的心迹,可以挥洒地通过88块音符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自己的内心或所洞察到的。编剧赋予他不同寻常的身份、出生、收养和死亡,无师自通,天生的钢琴师。
1900和麦克斯在随狂风暴雨摇摆的船上弹奏钢琴的那一幕,在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轻快的钢琴曲下,两人似乎与钢琴融为一体,优美而流畅在大厅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着溜冰鞋伴随着悠扬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极!
接受挑战的那一场也印象深刻,前两场比赛不知是有意无意发挥平平,甚至在对手表演时竟然感动的流泪。最后一场开始前,1900向朋友要来一支烟放在钢琴上,说了一句话:“你自取其辱!”接下来狂风骤雨般弹奏出《群蜂乱舞》,震惊在座所有人。一曲完毕,1900将烟的一头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经过1900激情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频率震动而发热,竟将烟点燃了……
影片介绍:男主角1900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
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他是悲剧,但也许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剧的生活。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主角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养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孤儿。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人们才发现,19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1900凭借过人的天赋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但由于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1900坚持不下船,哪怕是遇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导致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19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因为害怕陆地与城市;不肯让人刻碟发行世界,只因为不想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作为音乐天才的1900的种种举动令我们十分不理解。
但这一切又是有迹可循的。1900从小被人 教育 ,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1900想尽一切去了解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未来”太过注重,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1900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不过,如果19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就一段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惧未来。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篇相关 文章 :
★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00字感悟5篇
★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 电影《海上钢琴师》5篇400观后感
★ 电影《海上钢琴师》5篇600观后感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10. 对于一部成功的电影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一部成功的电影由很多成功的部分构成,这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当属配乐。我们以韩国电影《新世界》为例,来做个简单说明。
新世界讲述的是警察卧底 李子成在老大丁青的帮助下,完成反杀的故事 。这个故事情节实在是太平常,无论是情节,演技,还是场景,《无间道》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把该拍的都拍了,那还有什么新意可言呢?有,那就是音乐。几段音乐,立马 可以让整部电影上升几个高度 。
唯我独尊李仲久是个性情中人,明知是个圈套,还是用虎派全部力量跟丁青怒怼到底。明知出狱赴死,还是独自一人来到大楼, 漫不经心地喝完酒,抽完烟,望着烟雾缭绕的青山:“听说你们今天开会?李子成那小子出息了嘛,替我向他祝贺。 真是个适合鼻炎的天气啊 。”
丁青洗手这个动作配上这段音乐可以说是perfect,一度还原了“彼拉多处死耶稣后,在众人面前洗着手说, 流这义人之血,罪不在我,你们承担罢 ”的场景。
大哥丁青死后,子成就几乎没有台词了 ,这更考量人物的演技与配乐的烘托。一边电话解决旭日派与虎派的领袖,一边带领众人,穿着西装破门而入,淡定地将一包烟放在桌上,环视一周:现在我要出任会长, 谁赞成?谁反对 ?“ 彻底黑化后的霸气一览无遗 。
这部电影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音乐,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这些音乐交织在一起,把人物的心里刻画的非常细腻,让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可能就是新世界超越无间道的原因吧。
对于一部成功的电影或电视剧来说,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最近挺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就是这样的一部剧,剧中苏明玉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相类似的人,其中就包括我的老婆小朱同志,所以小朱对《都挺好》电视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口气看完了全部的46集,在老婆追这部剧的时候,我时不时地观察老婆的反应,欢笑声很多,但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时眼泪流的更多,在此期间老婆还经常地说,苏大强这个人既窝囊又太拙了,苏明哲这个人就是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为了自己所谓的自尊心,可以不顾自己的老婆孩子,苏明成这个人就是个妈宝男,在糖水里泡大的孩子,走向 社会 时肯定会处处碰壁,苏明玉太悲哀了,怎么会出生在这个家里,但苏明玉很坚强。我问老婆怎么不评价苏母赵美兰?赵美兰就是我妈的翻版,也是我的噩梦,不想评价她。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说起来很容易,但要真正地用电影或电视剧拍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部好的电影,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我觉得必须从电影的属性进行分析~~电影是包括影音画面和情节的综合文艺形式,它的最基本最主要展示方式就是通过活动影像展示其思想内旨,脱离主要方式的展示,或者是舞台艺术,或者是摄影作品,亦或是文学作品~~
具备了基本属性和主要形式,那么做为电影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自然是其表达的思想意境!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通过声光影像和文学情节的全面调度,把影像声画转化成最锐利的想法,直击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引起人们的共鸣,启发人们思考,这样的艺术传播,既有大众化共鸣,也有小众化的参悟和理解,不一而足,但最重要一点就是用流畅的音像效果表达思想层面的共鸣和深刻意境!
看电影是可以让人与人的关系更亲近的一种方式,年轻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止是单纯的看电影,更多的是带着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增进感情,亦或者是正在追求某个人,一起去看电影,只为感情能进一步。过了七年之痒的夫妻去看电影,是亲情之间的提升。
电影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喜剧电影带给人的是欢乐
剧情电影带给人的是感动
动作电影带给人的是激情
爱情电影带给人的是美满
武侠电影带给人的是侠义
恐怖电影带给人的是分辨善恶
科幻电影带给人的是幻想
战争电影带给人的是深思
史诗电影带给人的是经验
动画电影带给人的是童真
一部好的电影都是想表达什么,能表达出什么的。每部电影都有反派,这样才能表现出正义,不管前面遇到什么,正义一方一定是能坚持到最后的。
我觉得所有电影都应该引人向善,所有电影都应该教人爱自己的国家,所有电影都应该告诉大家坚持才有希望,所有电影都应该教人努力奋斗才能改变命运。
《济公传》一心向善,普渡众生
《中国合伙人》告诉我们,努力改变,出路一定会有
《战狼》告诉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国家
对于科幻型电影而言,最重要的毋庸置疑是电影特效,其次是剧情。因为对于科幻片来说,影迷最大的期许便是特效,导演的目标和票房的卖点也在于此,这三者达成了统一,所以说科幻片最重要的是电影特效。代表作: 《阿凡达》《星球大战》 。
文艺片最重要的应该是剧情。文艺片重在对电影故事的描述,其观众也比较小众,大多追求有深度的作品,所以剧情是重中之重。 《霸王别姬》《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个不用多说,当然是剧情重要。剧情要够精彩,够烧脑,观众才会买账。代表作: 《七宗罪》《唐人街探案》
对于动作片,用特效来描述不太准确,应该说是打斗画面比较重要。高手对决,一招一式都是值得欣赏的。代表作: 《叶问》《杀破狼》
这个应该数演技最重要了。打个最简单比喻,如果演员分手之后的眼泪要靠洋葱芥末或者是直接滴水,这样的演员请恕我欣赏不来。而那些靠着自身的感情酝酿由内而外的哭,才会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代表作: 《阿飞正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恐怖片我看得比较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电影画面吧。通过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恐怖氛围,还有就是通过一些比较血腥的画面,刺激我们的感官,满足观众的兴趣。代表作: 《逃出绝命镇》《恐怖游轮》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该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呢?
应该要回归到生存的本质。
应该要去确定自己的出发点。
对于更加瞬息万变的流行,应该要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应该要制作可以提供远大视野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会迎合现代年轻观众的喜好,也不会针对他们现在的处境而故意提出一些疑问或是突显一些问题。这样的电影,是对于自己的青春岁月有着说不出的悔恨懊恼的欧吉桑,对年轻人的一种挑拨情怀。这些年轻观众心里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是自己人生舞台中的主角 。因此,需要借着电影激起他们内心的渴望,传达出怀抱梦想的重要性。
同样年纪的少男和少女们都过着规避未来的生活(因为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长大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电影要给年轻一代以希望。
我们不需要歇斯底里的呐喊,这样的让观众省思在今日的富裕生活中如何才能够过得充实愉快。
藉由一个理想化的邂逅,表现出所有的真实感,并且试着歌诵人生的美好之处, 就是这类电影带给我们的意义。
对于我来知道说,一部成功的电影,我感觉应该是情节与剧情吧,然后画面不要太差,演员的技巧不要太僵硬。
从这几年,像《追梦演艺圈》这种电影,算是一种奇葩。电影剧情差的很,表演的演员技巧僵硬,我很少看电影看到一半就退出的,这部电影例外。
除了这部,还有范冰冰版的《封神演义》,《爵迹》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比较差的,只有些画面,剧情烂的像狗屎,看了都后悔了几年。
说到这里,不得不让我怀念起香港九十年代拍的电影,没有高特效,剧情 搞笑 幽默,演技水平也不错。
例如,光头佬,周星驰,黄百鸣等等的很多电影。
当然,怀念只是一种回忆。如果,你去看看奥斯卡的很多电影,很多都是以剧情出名,而不是依靠特效。
我一直秉承着故事讲得好才是王道。
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炫酷的电影特技、再巧妙的电影剪辑都于事无补。
我们从小都是被一个个故事吸引的。学生时代,对于犯困的学生,老师会说我来跟你们讲一个故事吧,学生们瞬间精神。工作以后,每当开会,面对心不在焉的听众,领导们都会说我来讲一个事情吧,大家瞬间不玩手机了。
同样的道理,电影其实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导演们把故事讲好了,哪怕没有明星,我想电影还是会大卖。
比如流浪地球、战狼、红海行动、狗十三。
然而有些电影请来很多大牌明星,同样挽救不了无人问津的局面,如阿修罗都无法上映。西游记女儿国反响平平。
导演。为什么说是导演,你可以看imdb排名前一百或者二百的电影,不管他们的摄影表演还是叙事结构多么不同,唯一共同点就是故事讲的好。那谁来讲故事呢?导演!
拿姜文导演举例,《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在国内影坛什么地位就不说了,后来的《让子弹飞》姜文导演就开始变了,但绝大多说观众依然看的懂,甚至引发一阵解读热潮,但后来的作品直至《邪不压正》,就有点不知所云了,评分也一路走低,这个时候姜文导演就比喻说是:包饺子喂猪。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导演不好好讲故事了,不想最开始的两部经典那样平铺直述,故事结构跟节奏开始别扭,加入非常多的自以为是的所谓隐喻。造成今天不被大多数观众所接受的局面。
反观好莱坞,姜文导演您不是尊敬马丁斯科赛斯导演吗,您看看马丁老爷子这些年在讲故事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最重要的是能给人们震撼。感官的震撼在其次,重要的心灵的震撼,给人们一种心灵的“解脱”,内心的“放纵”、愉悦而又回味。让观众内心更加细腻,感官更为明锐细微。
从3d电影的鼻祖《阿凡达》开始,美轮美奂如仙境仿魔兽世界的场景打开了人们对于电影特效的追求。到《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大作对人们的想象力产生挑战,脑洞大开,同时 探索 了人的内心世界和太空 科技 世界,让人们产生别样未知的 探索 欲。到《战狼》《流浪地球》宣传正能量的同时,彰显中国的强大,让国人为之自豪。到一些小众些的电影比如《彗星来的那一夜》讲述了人性在未知面前真实反应,到《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人民群众的疾苦, 社会 的阴暗面,表明了国家对此的重视和改变的信心。
从中大致能总结出成功的电影需要什么
1、符合 社会 大众价值观的符合国家发展背景的
2、除了视听盛宴外,要注重电影的内涵能引发当今 社会 大众的共鸣、顺应大众内心的期望、引发大众对未来的追求,获得精神的满足。
3、 探索 未知的勇气,敢吃螃蟹,引起人们的深思。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见仁见智。希望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能走进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