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视后期发展前景怎么样
影视后期是近几年十大热门高薪行业之一,人才缺口也是非常大。
虽然行业工资很高,但入门/入行却不容易,专业的有质量的培训机构却很少,如何辨别学习机构的质地对于你将来进入这个行业至关重要。
王氏教育是一所有着20年历史的行业知名影视后期教育品牌,至今在全国13个一二线城市都拥有直营校区。想知道王氏教育实体培训有多强,去校区现场考察下就知道了,如果暂时抽不出时间,也可以先进官网跟在线老师详细了解:
【王氏教育线下课程免费试听】
王氏教育较同类培训机构的优势: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管理层都是剪辑专业的专家,了解整个产业,需求,就业,无缝深入到市场,做到投资型教育机构所不能企及的细致入微。王氏教育的课程研发也一直是行业争相模仿的对象,每个专业都由一线公司的项目总监参与研发和用人对接,学员无缝输送对应企业。学员遍布全国各大剪辑公司。
而在教学辅助研发上一直也是无出其右的存在,多年来拥有着巨大口碑的教学辅助产品包括: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苹果商店应用市场均可搜索【绘学霸】下载,里面的剪辑视频教程多达8000多套,涵盖了所有的剪辑类型
“绘学霸”电脑端免费剪辑视频教程,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1&zdhhr-399166729618889085
② 电影产业的相关概述
从产业属性上来看,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电影产业不仅拥有经济属性,还拥有社会文化属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产品本身具有交换价值,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具备经济属性。电影的生产制作过程十分特殊,它是一种概念先行的创作,是从抽象讨论落实到实际执行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不同类型企业的参与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同时,由于电影可以大批量的机械复制生产,边际成本比较低。所以,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电影产品“内容”生产是其产品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电影是具有深厚社会文化意涵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本身拥有承载信息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流动的图像讲述故事。叙事性也成为了电影意识形态性的根源,在叙事的过程中,蕴含着文化的传递。文化作为电影叙事的背景因素之一,将自始至终的出现在影片中,因此,电影成为了文化议题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意识、价值观、生活方式在电影中被传递出来。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中一种更带有机构性质的艺术“话语”,其意识形态性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说电影艺术“话语”本身就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中被构成的 。 电影产业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电影票房收入、出售电视电影频道播放权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影票房是主要收入来源,而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链中釆取的是分账制,就是制片方、院线和影院之间对电影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电影院线在下游控制电影放映,凭借其垄断势力获得分成比例有逐渐扩大趋势。为保护制片方的利益,促进电影业健康发展,在2008年底广电总局下发指导意见,建议国产影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提升至43%,放映方不得超过57%。电影产业这种利益分配模式势必会对电影产业投融资产生影响。
电影产业具有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
一个产业的需求收入大说明该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指的是产品需求变化率与居民收入变化率的比率,反映产品的社会需求变化,居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产品收入弹性大说明产品需求相对于居民收入变化比较敏感,即居民收入变较小的变化会引起产品需求的较大变化。
由于中国农村电影发展滞后,票房收入很少且统计困难,现有电影票房统计都是城镇票房收入,因此,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行计算。
由以上可以计算结果看出电影产业有较大的收入弹性,电影产业需求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表明电影产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和投资力度,促进电影产业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国民日益扩大的需求。
电影产业具有集群化、全球化发展的特质
电影产品制作周期较长、影片前制、拍摄和后制中的复杂性、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相关产业配合与支持。因此,许多国家都选取集群战略作为发展电影产业的长期战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占据电影产业链发展的核心位置,形成强大综合竞争优势。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尼日利亚的“诺莱坞”、韩国的“忠武路”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这些地区将电影产业、明星经纪、服务业、旅游业等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增强了电影产业的活性,也提升了相关产业的附加价值。
与其它产业不同,电影的产业集群具有自己的特有的内涵:世界各国电影产业集群大多建立在文化、经济基础设施优厚的城市,如前文所提及的洛杉矶、孟买、首尔等都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因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创意资本是一部电影从制作、发行到上映最重要的保障条件。而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往往比其他地区具备更好的投融资渠道及人才资源。
电影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性产业。其中资本密集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者说是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髙。电影产业的发展依靠大量资本投入,电影制作,电影宣传推广,影院建设等环节都需投入大量资金,产业具有较高的资本系数。
电影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的经济现象。对影片制作来说,电影制作完成时,即电影母版制作完成,其主要要素投入已完成,这时母版包含电影产品的大部分成本,2009年中国国产故事影片的品均制作成本在7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中等成本电影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而制作一份电影拷贝的费用在2000-3000美元,电影发行放映成本相对于巨额的发行成本来说是微乎其微的。电影在放映时,投放拷贝的数量越大,单个拷贝成本就越低,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电影产业具有高度的外部相关性
上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电影产业逐渐从垂直整合模式过渡到水平整合模式,电影产业成为了带动整个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出版、音乐、电视、互联网、动漫、等产业都与电影产业保持着极强的关联性。目前主控全球传媒文化资产的大型传媒集团——包括迪士尼集团、时代华纳集团等都是以传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为其核心。
电影本身是汇聚了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性;在载体呈现上,它又具备复杂的技术形态能与现有的数字技术产业而相对接。此外,近年来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拓展,也使电影产业能与其他产业很好的对接。电影主题公园的开发、电影相关周边产品(如原声唱片、食品、电脑游戏)的授权成为了电影制片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
从产品消费特性上来看,电影产品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电影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电影产品在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场对它的需求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电影产品是一种体验产品(experiencegoods),对于体验产品来说,消费者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够了解产品特性。在电影产品交易过程中消费者所传达出来的经验对产品销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电影产品的消费比起其他工业产品存在着更高的信息成本,外界对于电影产品本身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由于各国受众结构的复杂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电影产品的营销环节在整个产业中十分重要。电影产品创造的是一种无形资产,积累的是一种品牌效应。消费者可以从不同途径对电影产品进行体验,分别是通过制片方渠道、影评渠道及口碑传播渠道 .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在不断缩小与北美市场的差距,电影业迸发出强劲活力。这一过程中,电影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2011年起,国内在线售票渠道兴起,开始分食影院售票的利润“蛋糕”。到了2014年,超前预售、降价、补贴,各种促销方式同时发力,电影市场变化风起云涌。于超感到,来影院的人虽然多了,但生意却没有以前那么容易做了。
随着影院和银幕数的高速增长,观众分流和竞争压力日益明显。面对市场压力,首都电影院不断探索创新,改变工作和管理方式。在维护和改善已有会员系统的基础上,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观影体验和服务上。譬如,引进自动化设备,让影片放映从人工控制变为自动控制,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影片准点放映率;增加并不断更新3D放映设备,通过提高接待能力来满足日益增加的3D观影需求,同时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效果。
③ 影视基地的开发对中小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又有哪些商机
影视基地作为影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于集聚影视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积极影响。
一、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影视业是创意产业借助灯光、音响等现代传媒技术艺术化地展现拍摄地传统文化,将剧情、人物融入到拍摄地优美的环境中,共筑一个和谐理想的世界,让观众情感移入影视之中,从而触发到拍摄地去亲身体验影视作品中熟悉的场景和画面,而优秀影视作品的推出不仅带动了一个景区的迅速繁荣,而且更加固化了已有知名旅游资源景观的美誉度,无论其主观还是客观都有意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如有着“华莱坞”标签的无锡影视基地则在自身的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服务数字电影和影视后期的产业集群。如今“华莱坞”集聚了500多家国内外影视制作公司,还吸引了亚洲最大的影视后期公司,曾为《星球大战》、《碟中谍》、《捉妖记》、《长城》等电影后期制作的倍飞视等行业巨头。如今,在服务影视前期的剧本、服化道,服务于后期的特效制作、推广营销等产业,同样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亟待有发展眼光的影视基地招商引资。
④ 影视后期这个行业前景怎样
影视后期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数量超过100万人,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目前国内影视公司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自主培养人才、国外引进人才、建立研发团队等多种形式,为行业和影视公司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相信在未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会逐渐凸显成效。
想要成为一名及格的剪辑师并不简单,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来支持,建议大家先领取个限时免费学习剪辑的名额,做一个初步了解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更加有帮助→点击领取限时免费学习卡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影像视频逐渐成为了主流宣传手段,特别是近年来特效电影占据了电影行业的主要份额,对影视后期从业者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影视后期的人才缺口迅速扩大,至今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之巨。
行业是否有前景其实和市场需求有关系,需求与技术门槛的决定了你自身的“钱”景。总之一句话,影视后期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影视后期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影视后期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
影视后期制作推荐选择天琥教育这样的正规教育机构,就业服务比较成熟。天琥会协助学员完成作品包装,提升学员的职场竞争力。天琥还提供1v1职业规划,并进行面试模拟,帮助学员破解hr面试套路。此外,天琥还跟60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定期举办双选会,优秀学员还可获得名企内推的机会。
⑤ 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的相关介绍
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落户的无锡市滨湖区,在当初的产业转型选择数字电影为发展方向上,还是有底气的。从2006年起,滨湖区紧跟无锡市大力发展park经济(园区经济)、把研发设计做大做强的目标,在区内成立了滨湖k-park产业园,在软件、动漫产业上下工夫,大量招兵买马。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东软、文思创新、软通动力等全国十大软件企业中已有多家落户滨湖区,并且已经开花结果。在滨湖区,有无锡数量最多的“530”企业,有技术最先进的“云计算”研发团队,而风景秀丽的真山真水更是滨湖区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更让滨湖人有底气的是,在人才挖掘方面,无锡的大学城就坐落在滨湖区,在人才开发、培养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位于无锡滨湖区,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国家级城市湿地――长广溪贯穿园区。园区总规划占地约6平方公里,分为中心平台区、制作集聚区、预留发展区和产业配套区。主要吸引美国及欧洲电影制作公司和国内一流影视产业公司入驻,以数字电影拍摄为龙头,以后期制作为支撑,着力打造集电影申报、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完善的电影人才创新创业、工作培训体系,融入全球电影工业产业链的知名数字电影产业基地。日前已成功落户万方幸星、宝盛数码、世纪正禾、智仁广允、央漫文化、同舟文化、尚锋数码、双羊动画等项目;签约了Modern Video film、英国E3D公司、中广电电影设计所、汇鑫义影视道具公司、北京正通亿和文化艺术交流公司、锐和影视数码科技公司、无锡淘宝影视文化服务公司、北京宇泰信视频技术公司等意向落户项目;并对正在筹备中的《阖闾王》、《阿福传奇》、《唐伯虎点秋香》等影视、舞台剧及江大数媒学院、江大人文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于今年9月底开工的一期工程,将建设6个摄影大棚,这些大棚均借助于轧钢厂原有厂房改建而成,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以机舱、写字楼、火车等固定场景为主。其中,C区将于明年5月竣工,整个数字电影产业园的框架将于明年底完成。届时,这个庞大的数字影视产业园的多个标准摄影棚就可以满足不同的影视拍摄。据介绍,此后的二期工程,还将建5个大棚,其中,有两个分别为2000平方米、两个分别为3000平方米的大棚以及一个6000平方米的大棚,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均按数字电影的要求来建设,如影视前期拍摄、道具布景制作、后期录剪编辑等。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核心区建成后3-5年内,力争建成国际化的数字电影制作与加工服务出口基地、数字电影技术软硬件研发基地、数字电影各类人才实训基地、具备集高端数字电影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出版发行等企业的聚集与孵化区、数字电影的文化交流与版权交易中心。
⑥ 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怎么样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在蠡湖大道和清晏路交界处。蠡湖大道由北往南到震泽路口就能看见大大的几个字。产业园6月26日正式开放,有影视制作,湖光水景,服务区3块。在这里可以看拍电影,追星,拍照留影,还能逛逛华莱坞时尚街。街区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建筑,有吃喝的,购物的店家。街上放置了很多各式桌椅,供游客歇脚休息,边喝边聊,仿佛置身国外,休闲享受。开园1月内,还有免费指定电影看哦。周末,闲暇是去园里呆上1天见识享受一番定会有所收获。
⑦ 现在投资电影,前景怎么样
电影产业链概述
2018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注定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具体到电影产业,600亿小目标终于达成,除了这个数字,还要更加注重其背后显现出的产业走势,随着2017年“电影质量促进年”的不断沉淀,国产电影挑起大梁,渐显实力,不仅首次攻占了年度票房前三甲,在口碑及社会影响力上,也浮现出《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优秀的作品。
电影产业链是对以电影的创作、制作、发行和营销四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票房首破600亿,但增速明显放缓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发展如今,产业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已走过了113年的历程。2010-2013年,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中国电影行业快速成长,同时引发了市场投资热潮,使得2014-2015年市场高速发展,CAGR达到48.7%,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后,2016年以来,电影票房增速回归到理性阶段,连续三年保持在10%上下波动,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在电影行业,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首次突破600亿大关。但是,票房收入增速却显著下滑,跌破了两位数,仅为9.1%。
竞争前景: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当前,国内电影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整合或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以强化盈利能力和对产业链各资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发挥各产业环节的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内电影行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纷纷开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内容制作、中游的宣传发行、下游的院线影院终端放映和衍生品产业投资之中,使得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此外,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电影制片、电影宣传发行、电影衍生品和投放终端逐步互联网化。近两年,互联网公司也通过兼并、合作,渗入到制片、发行、放映各方面,从多角度、宽领域介入到了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平台的领先优势,协同现有业务布局和战略方向,为平台的活跃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供给,增加盈利。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⑧ 你觉得中国影视业发展现状如何
截止2020年1月23日,7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截至2月1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52526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严峻的疫情对2018年本身发展不顺利的影视剧行业来说,冲击巨大。春节档票房对于全年总票房来说具有较大比例,2020年春节档票房的惨淡对2020年全年电影票房成绩影响较大,预计2020全年票房或减少近百亿。
疫情冲击影视行业上下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正值春节,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影视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影响包括自2020年1月25日开始,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多家影视基地相继闭园,全部剧组的拍摄活动停止,辖区内拍摄场景悉数关闭,包括了拍摄基地、外景拍摄基地和摄影棚等。对电影产业链下游的影响包括1月23日,7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择期再映,所有撤档影片均可无条件全额退款;线下院线自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
但是可客观估计,疫情结束后,影视剧行业将有较为乐观的发展。疫情的发生对影视剧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倒逼行业创新发展的机会。疫情结束后,积压的很多优质产品都会寻找到更好的机会放映,同时大众也需要娱乐活动,重新回到正常生活,这时候院线将会迎来显著性回暖。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