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是在近代思想及政策研究中的专业名词,广义指在言论、行为上,不顾客观事实,迎合主流价值观、道德和舆论导向。也可以指那些无视事实,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全力支持主流价值观的人。
在西方价值观中的政治正确,是指在政治立场上违心地隐瞒真实想法与客观事实,在言语、政策、行为上不能“冒犯”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极其照顾”(特权),无视强势群体的正常需求,一味要求其忍让、包容、退让、付出等。美国的联邦法律在称呼少数族裔时,不再使用东方人﹝Oriental﹞和黑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分别由“亚裔美国人”和“非裔美国人”取代。除了这两个称呼,“讲西班牙语的人”、“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也将分别由“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和“美洲原住民”代替。
政治正确的支持者倾向采用“中立语言”(inclusive language)、“文明语”(civility)来形容政治正确。反对者则认为政治正确属贬义词,与假道学、过度敏感、斤斤计较的意义近似。
政治正确起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法语言中要政治正确,即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与宪法。然而这一司法概念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却逐渐演变成为“与大众舆论相吻合的言论”。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谈话中,凡不符合占大众优势的舆论,就被视为“政治不正确”。
政治正确不仅限于国家政治层面,同样也可以存在于较大的社会机构内部。其以言论影响观念这一认识为基本理论前提,以某一明确的、有确定立场的政治理念为基本准则,直接干预处于该社会群体内的人群的思想观念。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非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正确对以下人员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1、官方或者私人所属的宣传机构从业人员。
2、政府官员、议员、政治人物、教师等公共事务参与者、管理者或具有影响力的人士等。
政治正确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无视事实,对弱势群体提供“特别关爱”,弱势群体要求提倡的一切都认为是“正确”、“可行”的,不管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面后果,都要支持弱势群体的所有观点和言论。只要摆出平等、多元、自由三大口号,就必须得支持、包容。
然而事实上,平等、自由是针对弱势群体的,对强势群体可没那么友善,比如言论自由是只限于弱势群体的,一旦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观点有异议,那他可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反而很可能会因为他的言论貌似“歧视”了弱势群体,就遭到牢狱之灾,甚至倾家荡产。
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种种,其中常被提到的就是美国的“言论自由”,仿佛在美国就可以想说就说,畅所欲言。但是事实仿佛并不是这样美好,但凡对美国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美国,只要你不是自言自语,你的言论自由的面前就有一条“政治正确”的红线,上至总统议员,下至新移民,政治正确都是一条不得不被遵守的潜规则。
美国的政治正确强调民众在种族、性别、宗教方面的平等,仿佛不应该被反对呀,但为什么如今美国很多民众都对满口政治正确的民主党极度厌恶呢?难道他们都是白人至上主义者,都是非要和政府对着干的无政府主义者,都是宗教原教旨主义者,都是男权主义者?这自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民众反感政治正确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1、对政治正确的强调已经达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2、政治正确已经被政客作为吸引选票的工具。
西方的政治正确支持者是左派(左翼),而反对政治正确的则是右派(右翼),两者区别很明显,前者讲究“凡是”,后者则往往会加个“但是”。当一个人说:所有种族都是平等的,凡是黑人就不能冒犯,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都要给他们更好的。而另一个人说:但是,如果黑人学生的成绩确实很差,那我们也不能强求他们的入学人数和亚裔学生相同。谁是左派,谁是右派,一目了然。
西方有句谚语:“年轻时不信仰左翼的人是没良心,成熟后还迷信自由化的的人是没脑袋。”
“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句话有着比其表面上更加深刻的内涵。在很多人看来,自由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不牵涉到什么成本、代价之类的问题,而这显然是大错特错的。自由,是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得到的奢侈品,而这些代价包括世界变成无秩序社会,世界到处是纷争混乱。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无限制的自由不是任性,而是无理取闹。
现象分析
黑人
在美国,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在同样的状况下因为警方的过度执法死亡,前者不会引发任何骚动,后者则一定会引发游行;前者的死者家属得到的赔偿(来自政府和社会)也往往会比后者低。那么,这种现象难道不是政治正确吗?难道不是反向歧视吗?更有统计表明,被指控“对黑人民众过度执法”的警察中,白人的比例并没有明显的高于黑人。
如果大家留心看好莱坞电影,会发现导演一般不敢轻易把黑人塑造成反面形象。事实上,无论是《费城故事》里的黑人律师,还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黑人狱友,黑人总是代表着勇敢、正义、智慧的形象——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好莱坞导演们在塑造黑人形象时的战战兢兢——谁也不愿像Lott一样惹一身麻烦。
政治正确的文化不是解决了问题,只是回避了问题,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不会因为你电影里把黑人全部塑造为好人而改变。
性别
在2013年,美国加州的参众两院审议通过了[AB1266法案],也就是著名的厕所法案。这个法案规定:在加州的学校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认性别选择更衣室、浴室和厕所等设施。也就是说,不管我是男性、女性还是跨性别者,只要我认为自己是女性,就可以去女性的厕所、浴室和更衣间(即便没有变性)。
试想,这个法案基于保护性别平等的目的,但是否会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个法案的通过会大大增加学生遭遇性犯罪的概率。这种案例数不胜数,为了消除用语中的性别歧视并提升性别包容性,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要求各个学校停止使用类似男孩、女孩之类的词语,北欧也出现了禁止使用男性、女性、他、她等性别词汇的现象。
性别平等,理应是在正视男女真实存在的差异上做到最大限度的平等。而政治正确主义者们,却认为男女无性化=性别平等,完全无视男女客观存在的差异,从根本上破坏了性别本身的概念。不在对男女真正有益的地方下功夫,去专注于社会无性化、男女穿衣自由等美其名曰:平等、自由、多元、包容的花拳绣腿。
男性拥有更为粗壮的骨架、更多的肌肉纤维,以及雄性激素带来的棱廓分明、方正刚硬的五官外貌和笔直坚挺的身材;女性拥有纤细的骨架、柔韧细少的肌肉纤维,以及雌性激素带来圆滑柔润、精致细巧的五官外貌和曲线优美的身材。即便因为雌性激素过多,导致男生女相;雄性激素过多,导致女生男相。但外貌异性化到和真正的异性丝毫无区别,却是很难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体内异性激素的含量也已经可以达到变性的程度了。
以上都决定了男女各自适合的审美形象不同,就如裤子虽然男女皆可穿,但是女性的裤子彰显曲线,男性的裤子宽松舒适;裙子也有男式裙,但是却不像女式裙一样短而蓬松;长发短发都是男女皆可,但是男式短发/长发和女式短发/长发又截然不同一样。
面对一个异装者,政治正确主义者会说:“男女穿衣自由,该服装、发型不是男性/女性专属,他人无权干涉”。而真正的多元化平权主义者会说:“跨性别者拥有着装打扮的自由,性别不应该只看生理,他人无权干涉”。不管政治正确如何提倡穿衣自由,时尚界如何推崇中性化和无性化,审美始终差遣着人们把同样的衣装发型一分为二。诚然,跨性别者想要如何打扮都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政治正确主义者们借跨性别者的平权之风,将性别观念连根破坏,这种过度自由,过度强调政治正确,难免矫枉过正,最后可能会引起社会混乱。
难民
欧美、北欧的各个国家现在都出现了穆斯林难民性侵女性的现象,按照文明社会的常识,犯罪就要受罚,这本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法律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评判和惩罚来遏制犯罪。可是政治正确一旦搀入其中,同样的犯罪就不再受惩罚了,因为犯罪的人是政治正确所要保护的群体。
好吧,政治无比正确的政客满意了,警察当然省事了,那些穆斯林的难民可以免费自由的享用女性,自然爽极了,这个事情岂不是皆大欢喜了。可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那些女性的血泪谁来擦净,她们心灵的创伤谁来抚慰?她们家长的愤怒和无奈谁来给个说法?
曼海姆的左翼党女政客和卡塞尔的3名女中学生都被难民性侵,然而她们却都首先选择了沉默,因为不愿败坏难民的名声;丹麦17岁少女反抗难民强奸,被司法追究交罚款,因为她不尊重难民,难民强奸犯被免于起诉,罚款用于补偿难民强奸犯;挪威男性政客在难民营义工服务时,被一名男性难民强奸了,难民事后被法院判处4年半有期徒刑,并将被遣返回国,被强奸的男政客表示:对不起,让你因为强奸我被遣返;俄裔13岁少女在德国境内遭到难民轮奸30小时,德国警方称:女孩是自愿发生性关系,没有绑架和强奸,女孩是自愿的,而且嫌犯可能并不清楚女孩的实际年龄。
以上事例都证明了,西方被政治正确洗脑的有多厉害,而难民的特权已经使西方陷入了混乱之中。
㈡ 美国政治正确性有哪些
最近特朗普竞选获胜,将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他的惊人竞选论点之一,就是攻击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舆论,以及相应的社会实践。一时间“政治正确”,成为了热门话题。
政治正确的舆论已经在中国社会形成,而且正在悄然成熟之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政治正确是一个颇为令人迷惑的,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新事物,新概念,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我要说的是,政治正确是维持现代化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实践,就是在竞选中攻击政治正确的特朗普,在当上美国总统后,也不可能违背。政治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实践,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那么,什么是政治正确;为什么政治正确是现代化社会的特色;为什么现代化社会的管理离不开政治正确,这些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下面这篇文章写于十年前,现在看来并不过时。当然我加以了适当补充——认识在不断深化着吗。
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性解析
本文主要论点:
*政治正确应现代化市场经济之运(需要)而生;
*政治正确是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这个巨大复杂系统的一种自身调节免疫功能。
与美国的老百姓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即所谓深入生活若干年后,你就能感受、体会到这个相当奇怪、看起来非常矛盾令人不解的社会现象“政治正确性(Politically Correctness)”。我想西欧各国也是有着这种政治正确性的,只是我不熟悉。而且,我感觉到国内也在渐渐产生着这个政治正确性的社会舆论。
政治正确性不是法律或政府的规定。政治正确性是一股社会公民人人有意识地(多数是或多或少被迫地)遵守,或者至少是有意识地不去违背的,强大的、不可违抗的社会舆论。 政治正确性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从上到下,从亿万富翁总统议员政客到一般普通老百姓,全体公民之间达成的一种并不写成为正式文件形式的合约与默契。美国的主流媒体是一定要遵守政治正确性的原则的;政治家和一切打算从政的人们都懂得,言论上行动上的任何政治不正确,那是绝对的政治自杀行为;商家推销商品的各种广告活动是一定要在政治上为正确的;人们在学校、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商店银行、娱乐场所等一切公共场合,说话行动是一定要有意识地注意保持政治正确性的。
政治正确性有右翼政治正确性与左翼政治正确性之区别。右翼政治正确性是我们熟悉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舆论,例如:不能批判个人财产私有制,热爱效忠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不能质疑基督教上帝的存在,无神论者都是被魔鬼迷了心窍等等。右翼的政治正确性从表面到实质,都是完全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这是在任何人看来都没有疑义的。右翼的政治正确性是与作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招牌的,挂着五彩光圈的独立思考、自由民主原则直接相违背的,但这不是我要在这篇文章里讨论的。
在美国,当人们谈论起政治正确性(Politically Correctness)时,并不是指右翼的政治正确性,而是指左翼的政治正确性。我要讨论的正是这个令人感到颇为迷惑不解、极为有意思的,美国社会上存在着的强大的左翼政治正确性的社会舆论。这个左翼的政治正确性表面上看起来,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相违背,但是实质上却是非常有效地服务于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美国的整体国家利益的。下面所说的政治正确性都是指这个左翼的政治正确性。
左翼的政治正确性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这是今天现代化社会的特有现象,或说是现代化社会的根本特征。在讨论问题之前,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定义需要特别弄清楚。
首先,什么是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社会就是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存发展,根本性地依赖于最为广大的民众的蜂拥狂热消费购买。不存在现代化的农业社会。至于有没有,或者什么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将附一篇专文在最后。
第二,政治正确性的主要内容是:不能公开说人是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对于人类基于以下各范畴的不同和区别:能力(体力或是脑力)、肤色民族、男女性别、家庭出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是不可以在公开的场合评说谈论批评的。最近若干年美国的极右势力当政掌权,右翼保守派以基督上帝为保护伞,社会上的政治正确性逐渐将宗教信仰(包括是否信仰宗教,以及信仰哪一个宗教)相当程度地排斥在外,但是却不去触动其它的左翼政治正确性的内容(不是不敢,而是不去有意这样做。下面我要分析原因)。
政治的正确性代表着的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宣传口号:政治上人人平等。
这个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口号,非常动听极其感人是吧?直感动得“今夜美国人们”眼泪鼻涕一块儿乱流。但是,政治上的人人平等,是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社会)挂出来吸引人耳目的招牌和羊头,而有意精心掩盖起来要卖的狗肉却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天经地义,不可触动。下面细说。
美国的政治正确性的社会舆论,应该说是起始于六十年代的Civil Rights Movement(民权运动),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和妇女的平等权利的运动。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由于精神专一集中在与专业有关的一个狭小范围内,而且实在是忙得根本无暇顾及深入美国社会,所以我没有感受到美国社会上的这个政治正确性的社会舆论和其产生的社会压力。我真正亲身体会感受到这政治正确性的社会舆论的无形巨大压力,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我来到美国南方教书,混入美国老百姓之中,有了足够的时间闲逛聊天胡想乱琢磨以后。
我这个人的敬业精神是很强的,接受答应了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件事做得尽可能的好。教了几年书以后,我深深地感到了一个问题:学生们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我无法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地讲课,只能是大约顾及中间大多数地大锅一块儿炒一块儿烩了。我总是在琢磨:如果有什么办法能够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们适当分开(注意是适当分开,有分有合),能够有机会对他们进行适当对症性地、有针对性地分别教学,那样教学的效果是会大大地提高的,具有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们都是会大大得益的。
一次系里开会讨论教学的有关问题,学校的dean(教务长)也来参加了。在会上,我提出了这个有针对性教学的想法。我说: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快,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慢一些,要是能够有办法在某些时候把他们适当分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可以学得扎实一些(我说话还是很有分寸的,我并没有说,有的学生聪明有的学生笨)。没想到教务长马上发话了:“不能够说学生们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只能说有的学生准备(prepare)的好一些,有些学生准备的不充分。”于是,我第一次被正式郑重地警告了:一定不可以说学生们的能力有所不同,因为这是政治上不正确的。我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在场的教师能够至少理解、同情我的良好用心,当然更没有人同意我这样政治上不正确的建议了。
在这之后,我是纳闷不解了很多年(十几年吧):对症下药、看菜下饭、量体裁衣这是一般老百姓都懂得的基本生活常识。对症下药这是医生看病、机械师修理汽车的根本性原则,因为下药不对症是要治死人的、也是修不好汽车的。对症下药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希望有效地成功地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性的原则了。成功的资本家都是极为精明实事求是的。但是为什么这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到了上课教育学生这儿,就根本不需要、不能应用、不适用、玩儿不转了呢?
按照我的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教学的想法,至少大学的教育系里应该有教育专家和研究生们,专门研究如何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的方法的问题:对于人们不同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领会能力进行合理分类,然后认真探讨研究:面对着这些不同类型的能力,如何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是策略和方法论的研究了。就如同推销商品的广告专业,人们努力潜心地研究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的不同的心理、审美、享受的特点,以此为根据,制造出有针对性的宣传广告。
我的这个想法应该说是非常具有科学精神、注重实效性有效性的吧?但是在科学先进发达、特别喜爱讲究有效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我就没有听到过教育专家或是心理学专家们说过、提到过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任何看法和意见(对于聋哑人和大脑发育不正常者的特殊教学,不包括在内)。反而,灌了满耳的都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实效的:人人都是爱因斯坦。这在逻辑上是怎么也说不通的。哼,这真是非常的有意思、令人寻味无穷了吧? (
㈢ “政治正确”这词是否不可滥用
看适用情形和使用场合,当然最关键的是被谁使用或者说掌控!
这个概念是先从西方传过来的,在现代西方政治格局中常见,下面举例(当然咱自古以来也是有的,这里涉及敏感就不举例了)。
如果美国电影里面出现五人团队小组,那么
一、常规性政治正确下的队员组合:
1,一个中年白人男性领队,主管决策/人事/资金
2,一个白人御姐提供研发/医疗/社科/情报支持
3,一个拉丁裔小伙作为敏捷型英雄,顺便负责色诱反方中的中年白人女性并提供床戏
4,一个黑人老汉作为力量型英雄,顺便提供亲子戏和鸡汤对白
5,一个亚裔男常年坐在键盘前,提供IT支持,操作大型技术性兵器;
二、激进性政治正确下的队员组合:
1,一个拉丁裔男性领队,是个斯巴达
2,一个常年穿职业装的黑人中年女性,是个单身母亲,负责现场指挥,经常帮助斯巴达上级和另一位白人女碧池主管撕b;
3,一个理工女,腿部残疾坐轮椅,半边脸毁容,常年在技术中心分析各种证物;
4,一个弱鸡的白人geek男青年,喜欢吃中餐外卖,热爱小动物,社交能力短路,职业理想是去google写app,却阴差阳错获得超能力成为行动骨干。
5,一个经验丰富却事业不得志的白人男青年,经常为抚养权和前妻打电话官司,因为经常说一些比如抽大烟不好这样的事实而被大家讨厌,却又要为以上1234救场擦屁股。
三、应当是符合政治正确但是美国人民很不喜欢的组合
1,一个口炮和心术都满格的亚裔男性领队,有一个白人老婆
2,一个负责行动的东欧裔特工,从开飞机到操白妞无所不能
3,一个包头巾的中亚裔女医生,手术技艺精湛但是不喜欢用麻药,极其鄙视怕疼而且哇哇大叫的人
4,一个心地善良头脑聪明逻辑清晰但是肥胖且颜值如路人的拉丁裔大妈
5,一个变装癖黑人基佬,全身打扮金闪闪+暴露狂+姿态娘炮,梦想攒够钱就去变性,每集都要强吻一个白人男
四、美国人民很喜欢但是政治不正确的组合
(金长直+大长腿+皮裤+深V+恨天高+灰蓝瞳)女性X5
㈣ 美国的“政治正确”是怎么发展的,欧洲各国的“政治正确”又是怎么发
这一点政客们都清楚,是一些对政治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故意污化法制创造出来的名词。美国的开国者,仅仅是因为他迎合民族之义者的口味,是民众用来恶心那些政客的一个借口政治正确,很多政客本身就是移二代,川普之所以那么有名,杰裴逊甚至反对统一形式的体制,就是怕滥用权力,因此美国直到胡佛时才有了FBI。美国本身是个移民国家,他们预想到了所有可能会对公民造成伤害的情况,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忘本了,而且几百年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移民,远的有爱因斯坦,近的有乔布斯,不是别人搞什么“政治正确”,所以他们再怎么吵他们不会拿移民说事,撰写独立宣言秉承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理念的,所以他们的独立宣言不可能排斥移民,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有些移民的后代开始以主人自居,排斥他人
㈤ 浅析美国政治正确的误区,为什么美国电影喜欢美化黑人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美国本身是资本主义社会,代表资本家的利益,很多理智的人对国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因此很容易会被挑起种族矛盾,一旦矛盾激化,要么内战妥协,要么单方面屠杀,这对美国实现全球霸主的野心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靠电影媒体来不断引导,不知不觉中改变国民的思想。其实说到美国大片,我们国家民众的思想也深受毒害。美国以人权为由,不断以美国影片文化等等的方式给中国国民洗脑。
㈥ 黑人电影政治正确就可以成功吗
如果你是个电影男主角的话,让一个白人做他的领导,安格鲁撒克逊裔新教徒,共和党很多黑人大佬纷纷发来贺电还热泪盈眶。
wasp是这个国家的主流。比如你可以想象以一下,也没戏。所以,凡是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第二,还是美国整个少数民族的胜利,对阵双方一般都是少数民族胜。
其次,你的大学学生会主席是个维族人的感觉。所以。
第四,个人主义被淘汰集体主义胜出,人权。好莱坞的政治正确之一就在于,不仅仅是黑人的胜利,美国的多数民族(最主要民族),那么黑人领导刚好满足种族多样性,种族问题是个大问题,再说说一些有趣的社会分工、阿拉伯后裔。奥巴马当选的时候。而非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非洲人阿拉伯人。这种价值观好莱坞写不出来。(sorry:如果男主是黑人,叫做wasp,毫无歧视。种族灭绝的威胁势必导致内部高度团结,但是是少数民族,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都得是wasp。
wasp不用说了。这样就ok啦~
话说回来。
在灾难情境下,大和民族却深有体会,都明确的知道自己是美国人: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若是男主是个白人,你看华尔街的都是白人居多吧(或者说犹太人多吧)。奥巴马的当选。
再次,实现最大程度去个性化,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然你水平再高,都非常的敏感,这也不无道理)或者日韩裔等等。美国,是个非常非常讲究“政治正确”的地方,通常男主角你要有个黑人上司,在美国出生的不管是中国日本韩国还是非洲裔,在美国,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种社会情感中,鲍威尔啊等等,特别特别是好莱坞、民主必遭践踏,比如赖斯啊,NCAAf的quaterback,你不能(经常)安排黑人的下三滥角色,所以这只是个推论而已,再来个小雀斑的女朋友,cheer leader,只是举例)
跑题了,在美国几个基本概念,特别是好莱坞,有一个华人朋友(有人说华人出境增多是为了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
首先,好莱坞式世界观常常不适用,所以片子里的角色绝对不能都是白人。
ok,显然不合适,个体的喜怒哀乐乃至生存不再重要
㈦ 你对于政治正确的看法是同意政治正确,还是反对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是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新名词儿。和我们中国人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不是什么政治立场,而只是一种在公共领域反对各种歧视的话语姿态。比如,说黑人是“黑人”就“政治不正确”了,而应该说“非州裔美国人”;同样,为了反对性别歧视,“历史”是history,也可以是herstory。 “政治正确”这个运动逐渐变的有点极端,让人啼笑皆非。
㈧ 好莱坞电影有多政治正确
以我这二十多年的观影经验,九十年代到2010年前,这二十年,比较好表现女性伟大,女性正确,女人对孩子的优先所有权(男人没有,但却有绝对的抚养义务),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2010年左右到现在好在黑白上下功夫,强行黑白配很明显,如黑白夫妻,黑白同事,黑白恋人,黑正义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