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致青春1和2有联系吗
《致青春》和《致青春2》没有联系,两个电影只是名字比较接近而已。
拓展:《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根据辛夷坞2007年创作的同名爱情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改编,由周拓如编剧并执导,张一白监制,吴亦凡、刘亦菲等主演的爱情电影。
赵薇所导演的《致青春》跟《致青春2》并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写的小说。
《致青春》上映时间[3]已经确定为2013年4月26号,赵薇日前在北京表示,她首次执导的大银幕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传递的并非伤感情绪,而是通过昔日美好回忆强调对当下的珍视。
4月26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于零点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号称上半年最受瞩目的电影,零点场共计放映555场,观影人次3.25万,票房达105.2万。单从零点放映场平均观影人次来看,《致青春》每场近60人观看,高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19人每场、《特种部队》54.1人每场、《疯狂原始人》16.58人每场,刷新了今年同档期电影的平均观影人次记录。26日晚间,根据网上提供的票房数据显示,《致青春》累积票房已经超过4000万,刷新了华语非3D电影的首日票房纪录。而据《致青春》片方于27日凌晨公布的数据,影片首日票房已突破4500万。
《致青春2》也叫《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是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青春爱情电影场,改编自辛夷坞2007年创作的同名爱情小说,由周拓如编剧并执导,张一白监制,吴亦凡、刘亦菲、金世佳、李沁、李梦、郝劭文等主演。该剧讲述了程铮对爱情真诚执着,爱上了倔强、自尊心强的苏韵锦,两人演绎了一段纯粹又纠结的爱情故事。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以一段唯美、浪漫、纯粹却又不失现实感的爱情,从头到尾都在求之不来的纯美爱情、挥之不去的情感揪扯以及放肆去爱的亮眼青春,作为一部青春爱情片,用清爽的校园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爱情中甜蜜、苦涩等各种元素的混搭、将这部将单纯的恋情蕴含其中,不同于以往的爱情故事片,在剧情设计上可圈可点,影片的题材也令人瞩目。
㈡ 《致青春》的背景年代
从学生在文艺晚会上高唱激情澎湃的《红日》,学生宿舍内张贴的电影海报《阮玲玉》来判断,《致青春》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编剧李樯改编剧本,海峡两岸演员赵又廷、韩庚、杨子姗、江疏影、张瑶、刘雅瑟、包贝尔、郑恺、黄明、王嘉佳、佟丽娅等主演,[1]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于2013年4月26日全国公映。内地最终票房为7.2亿。2014年9月13日于日本上映。
《致青春》在2013年上映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好评不断,相继在第二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6th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世界焦点”单元;第五十七届伦敦电影节(57th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爱情”单元;第八届荷兰莱顿国际电影节(Leid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胶片中国”单元;第二十四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24th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亚洲印象”单元等A类以及其他大型国际电影节展映;
同时该片获得华语五大最高电影奖项;第33届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第50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2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第3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第15届华表奖优秀青年创作等等嘉奖。入围亚太影展竞赛单位和亚洲电影大奖等主流奖项。2014年赵薇再度收获百花奖最佳导演奖,李樯也凭借该片拿下百花最佳编剧奖。在201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赵薇获得焦点导演,郑恺江疏影获得焦点演员。
㈢ 匆匆那年和致青春哪个上映的早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于2013年4月26日全国公映,《匆匆那年》为2014年12月5日上映,所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时间比《匆匆那年》要早。
《匆匆那年》是北京小马奔腾影业、引力影视、光线影业、北京凤凰联动影视文化2014年联合出品的校园爱情片,改编自九夜茴同名小说。该影片由张一白执导,彭于晏、倪妮、郑恺、魏晨、张子萱、陈赫等人主演。该影片为2014年12月5日上映。影片讲述了阳光少年陈寻、痴心女孩方茴、温情暖男乔燃、纯情备胎赵烨、豪放女神林嘉茉这群死党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记忆与友情的故事。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于2013年4月26日全国公映。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编剧李樯改编剧本,海峡两岸演员赵又廷、韩庚、杨子姗、江疏影、张瑶、刘雅瑟、包贝尔、郑恺、黄明、王嘉佳、佟丽娅等主演,内地最终票房为7.2亿。
㈣ 致青春 小说和电影是一个年代吗
当然,本来电影就是改编自小说的,剧情走向是一致的。
㈤ 为什么电视机致青春年代背景 是2006年,小说和电影不是九十年代吗
质朴的画风,纯纯的剧情,奋斗的故事,人设的魅力,以及那个时代我们的心境、感悟、渴望奋斗变强的心情都有关吧。。。大概 达也总是为他人着想的心情、一次次被魔鬼教练折磨又爬起来的奋斗背影感染了年少的自己 《棒球英豪》 我们青春时代日日奔回家中守在电视机旁等待开始的经典动漫 是我们初中生活的一部分
㈥ 电影和电视剧,小说版致青春分别讲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情
80年代出生,90年代的大学生活吧
㈦ 致青春电影和小说有哪些不同
第一,小说中林静和郑微最后是结婚了,而电影的结局是郑威先向林静求婚,而后自己消失掉了,至于陈孝正她也没有去选择;第二,小北,也就是朱北,小说中的朱北最后考上了新疆某大学的研究生,而她这么做只是想去寻找在新疆的初恋,最后在新疆扎根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而电影里的小北因为出身原因帮着姐姐在校外打工,因为受到学校商店的人格“强奸”(电影里,小北是这么对保卫处负责人说的)而冲动下砸烂了整个校商店而被开除,最后化身成为一名智商启迪着的教师出现在屏幕;第三,阮莞,小说中阮莞"青春永葆"是死在婚后怀孕,而那时赵世永就要结婚,而她只想给自己一个最后的心灵接待——这个人我可以放下。电影中,阮莞是死在婚前,认识吴医生后,仅6次相见两人就打定了要结婚,当赵世永知道后,提出去北京听一场SUDEN的演唱会;第四,小说中并没有提及到老张对阮莞的爱,只是知道小说中有人确实送过花给阮莞,而电影中,每段时间阮莞都会受到一束花,而这束花都是一样的,直到老张出现在阮莞的坟碑前,还有那束花让观众很意外,原来一直以来深爱着阮莞的人是老张。第五,小说中并没有提及到许开阳和曾敏的关系,不过电影里许开阳和曾敏最后以夫妻的场景出现了。
㈧ 关于《致青春》电影版和小说版的一些疑惑
林静离开郑微是因为郑微的妈妈爱上了林静的爸爸,因为这个原因,郑微可以原谅,而陈孝正不一样以下是小说原文,看过了也就回答了,同时郑微也说,如果陈孝正没有为了拿到绿卡,和欧阳婧在一起,太爱了,所以不能在一起,爱越珍贵,越晶莹透彻,破碎了,越是破镜难圆,而林静不一样,他能给郑微一个安全的港湾,一个真正重拾旧爱的温暖的感觉,小说看过很多遍,愿意和楼主交流,电影毕竟更加商业化,还是看小说吧,如果赞同,请采纳
她不知道自己流泪了没有,一直以来,在他们的爱情里,郑微都是输家,他在面前义无反顾地走,她在身后不停地追,今天,她终于扳回一局,可走到这一步,赢了又能如何。
“真的吗,你真的可以什么都不要地跟我走?”
陈孝正说不出一句话,唯有点头,不停点头。
郑微尝到了泪水的咸涩,“阿正,即使你今天丢开一切跟我走,你总有一天还是会后悔的。我不想让你有机会怨我。”
陈孝正拉开一点距离看着她,“你是不再信我,还是不再爱我。”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少年,郑微的爱是他唯一的凭借。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小的时候有一个洋娃娃,是我从表姐那里抢过来的,所有的玩具里,我最爱它,每天晚上不抱着它就睡不着觉,不管它多旧多丑我都不在乎。后来,我弄丢了那个洋娃娃,我不停地哭闹,嗓子都哑了,还是找不到它。爸爸妈妈买了很多新玩具来安慰我,我通通都不要,那时候我以为,一天找不到这个洋娃娃,我一天都不会开心,再也不会爱上别的玩具。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我都忘不了它,直到上了小学,有一天家里大扫除,我才在旧橱柜的角落里找到了它,这时我竟然发现,它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许在找寻它的过程中,我就已经过了需要玩具的年龄。”
郑微感觉陈孝正的身体渐渐离开自己,原来竟会有这么一天,他已经愿意放弃所有,才发现他的“所有”郑微并不稀罕。
陈孝正把签好字的函推到郑微面前,这时的他已理智矜持如常,在郑微说完“谢谢”之后,他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欧阳婧,如果当初我跟林静公平竞争,你会不会给我机会?”
这个答案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人生没有如果。郑微完全可以含糊其辞,给陈孝正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但她没有,她把那张函小心地拿在手里,只对他说了一个字:会!
㈨ 《致青春》什么时候上映,听说要拍电视剧版,谁演啊
电影版的:
●片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导演:赵薇
●主演:赵又廷 / 韩庚 / 杨子姗 / 江疏影 / 刘雅瑟
上映时间:2013年4月26日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小说的销量已超百万册,是最值得期待的搬上大银幕的小说。电影将继续延续小说中“暖伤青春”和小清新的风格。
电视剧版的话已经有了,你去搜一下就能搜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