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如何断舍离电影

如何断舍离电影

发布时间:2022-10-03 09:35:38

❶ 断舍离,是最顶级的自律

文|未央(富书专栏作者)

龙应台在《目送》写到:“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深信不疑, 人生亦是如此,不是所有闯进你生命长河的人都会天长地久。

两个小沙弥分别住在两座山上。

他们常常会在下山挑水的路上相遇,久而久之,变成为了好朋友,约定每天一起挑水的时间,风雨不改。

有一天,一个小沙弥没有下山挑水,另一个小沙弥想,他大概是午睡睡过头吧。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几天,小沙弥都没有等待他的小伙伴,他着急了,心想小伙伴一定是生病了,我要去看看他。

于是,他爬上小伙伴的那座山,却看见小伙伴和一群小沙弥正玩得开心。

小他上前问道:“这几天挑水没有等到你,我以为你生病了,来看看你。”

谁知小伙伴带他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说:“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挖这口井,最近终于挖到水了,以后再不用下山挑水了。”

小沙弥竟无言以对,失落地下了山,他怎么也想不通,誓言旦旦约好一起下山挑水,对方怎么就突然挖了一口井呢。

他找到师傅,道出苦恼。师傅淡然笑道:“人世间的缘分自有天意,缘至则聚,缘尽则散。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

小沙弥说:“可是还是放不下。”

师傅便让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子倒热水,一直将水倒满溢出。

小沙弥被烫到松了手,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

师傅说道:“ 人生就像河流,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飘走,没有什么是无法接受,无法割舍的。痛了自然就会松开手了 。”

世间的感情皆是如此。

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说过的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终点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会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有人在中途上车,有人在中途下车,有人陪我们到终点,有人只能陪我们看一段风景。

时光无法帮我们留住所有人,总有人要走。

当你的观念我无法认同,我的主张你不再支持;当你成为飞鸟,只向往天空,当我成为游鱼,只向往海水,“我们”就成为了“你”和“我”。

不再是一体,不再适合同行。

所以,张爱玲和炎樱不相往来了,鲁迅和闰土隔阂了,塞尚和左拉决裂了......往日情谊,如云烟过际,终究了无痕迹。

友情也有荣衰,如同瓜熟蒂落,是自然而然的事,当它来临不必嗟叹良久,因为“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你只需承认,它结束了,然后像开始一样友好祝福,告别分手。

我们需要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淡定,可来可去的从容。

电影《一代宗师》中,一直喜欢叶问的宫二最终道别叶问:“我喜欢过你,但也只能到这里了。”对生命中注定无缘的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915年,16岁的张幼仪嫁给徐志摩。

这场婚姻从开始就注定是场悲剧。

徐志摩想要的是自由恋爱,厌恶旧式的包办婚姻;他想要风采奕奕、浪漫多情的风情女郎,张幼仪只是他称为“乡下土包”的旧式妇女。

对别人能春天般温暖,对自己的妻子却如严冬般残酷无情。

远赴英国照顾徐志摩,却换来他提出离婚的要求;在得知妻子怀孕后,一句话判了孩子的死刑:“赶快把他打掉!”

二儿子在德国出生后,徐志摩出现了,手里拿着离婚协议书,逼仄地让她快快签名,好去追准备回国的林徽因。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她毅然选择在上面签字。

高贵的签字,高贵的离婚,高贵的结束。

我不再追光,要成为一束耀眼的光。

凤凰涅槃重生的张幼仪,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积攒许久的光,终于让自己闪闪发亮,不再是为了徐志摩能看见她,而是为了照耀自己前行的路。

她创办了云裳时装公司,引领上海甚至整个中国的 时尚 潮流。

她执掌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被誉为金融界传奇女强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

“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可以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我也可以华丽转身,成为一束别人追着的光。

张幼仪做到了,她带着女性独有的坚韧和努力,活出女王的风范。

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仅仅是因为错过下车地点的小事情,乘客却大发雷霆,对公交车司机人身攻击。

而司机也罔顾车上十几人的性命,边开车边和乘客大打出手。

最终的结果,是全车15人坠江死亡,同时也付出自己生命的沉重代价。

如果司机能预知自己和车上所有的乘客坠江而死,他还会和乘客打架吗?他还会用生命去验证“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吗?

不纠缠,看似是放过了别人,实则是放过了自己;不纠缠,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刘嘉玲在最红的时候,被人绑架,拍下裸照,更被无良媒体刊登出来。

一个如日中天的女人,除了要隐忍被人屈辱的暴力,更要忍受被人嘲笑的压力。

她的一生差点就毁在这里,但是20年后,她说:“那些人,我统统已经原谅了。”

她的原谅,不是原谅对方的暴力行为,而是放过自己。

我没有把这件事放心上,不是原谅你,而是不想用你的错来惩罚我自己。

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人生有太多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追求,不好的事情既然都发生了,就忽略它的存在,把心思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

佛说:“浮世尘缘,一生一灭,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瞬便是永恒。”

我们都在浮世中寻找、经历、感悟,欢喜或悲哀着尘世的因缘。

执念会蒙蔽我们的双眼,看不见自己的需要。

对于生命而言,拥有让心归零的勇气,是我们一生追寻的目标。

一个人能够放下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

一颗空杯可以盛好茶,一颗空心可以盛万物。

余生,断舍蝇营狗苟的纷扰,放下执念。

余生,想要的奋力去追逐,不想要的竭力去断舍离。

作者简介:未央,第四期写作营1班学员,热衷用文字书写生活,喜欢用摄影记录瞬间,醉心用 美食 自愈灵魂HR,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❷ 有没有关于整理术和断舍离有关的电影求推荐

没有,谢谢你的推荐

❸ 请问,有个日本电影,是关于断舍离的,请问电影名字是什么

应该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❹ 断舍离的十个心法

近年来,有一个话题很火,那就是断舍离。

“断舍离”让我们学会了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剔除那些无意义的东西,不让过度的物质侵占生活,才能让生活回归简单与自由。

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女主麻衣将“断舍离”发挥到极致。物品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常被身边人指责“偏执”。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断舍离”?在格雷琴·鲁宾新书《秩序给我自由》中,有10个技巧可以尝试下。

01 不要过于追求极简主义

建立秩序不在于拥有的物品的数量,而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想要自己所拥有的物品。

对于一些人来说,一切从简会让他们感到更自由、更快乐。但一切从简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宣称“拥有极简会让我们更快乐”,就好比说“每部电影的时长都应该是 120 分钟”一样,每部电影都有其适合的时长,正如每个人拥有的物品的数量和类型也不相同。

有人会对摆放一只花瓶的空架子很满意,有人则喜欢书架上摆满书、照片和纪念品。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样的秩序对自己来说是更适合的。

与其在拥有的数量上无比纠结,不如考虑一下扔掉那些多余的东西。
02 要有条理,但过犹不及

把每样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既方便也高效,但是请不要做过头了。

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按字母顺序排列汤类罐头或者把家里的图书分成 15 类,那么你就应该简化你的整理方法了。

而且,有些物品就是无法保持井然有序,也不值得花太多时间整理。比如,你花了好几个小时把彩色蜡笔和乐高木分门别类,第二天却发现它们又混在一起了。
03 前男友法则

盘点一下衣橱里的衣物。每拿出一件衣服时,问一问:

它现在合身吗?
你经常穿它吗?
你喜欢它吗?
这件衣服的版型还适合你吗?
这件衣服穿着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呢?

如果你不能决定是否保留一件衣服,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穿着这件衣服在街上碰到前男友,我会开心吗?” 通常,这个问题会帮你更好地做出决定。
04 小心“某一天,某个人”的理由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保留某件物品,是因为我们认秩序给我自由为“某一天,某个人会需要它”。

问问自己:某一天,某个人需要这件物品的可能性有多大?
05 请收藏小纪念品

人会出于情感上的需求收藏东西。每每看到纪念品,回忆起从前的快乐时光,我们总会感到非常幸福。但是,认真思考纪念品的去留也是很重要的。
06 明智购物

对于某些人,购物习惯会导致杂乱问题。如果是这样,试着养成以下购物习惯:

除非你有明确的购物目标,否则不要逛商店。
购物要迅速。在商店待的时间越长,买的东西就越多。
不要推购物车或者提购物篮。如果你只用手拿着要买的东西,那你肯定不会买太多。
那些提供试吃、试用的东西会引发购买的冲动,所以拒绝免费样品吧。
靠近收银台时要小心,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可以让你产生购买欲的东西。
清除网上账户信息,这样每次购物时你都需要重新输入你的所有信息。
07 当心“易买难用”的陷阱

有些东西买起来容易,买完后也令人满意,但使用起来却很难。
08 定期整理文件

不要让文件堆积在角落里。成堆的文件会显得很乱,而且重要文件也容易丢失。

如有可能,没有用的文件就立刻扔掉。
09 用照片来判断杂乱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着手清理,试着拍张照片,通过观察照片来决定从哪里开始。

❺ 怎样用断舍离的方式做时间管理

断舍离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来的。其中断是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指处理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则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空间。

总结一下:

:意味着你处理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3-5件事;

:舍弃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学会甩掉背上的猴子;

:让最好的状态代替最大的作用,在处理完当天的任务后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生活。

用断舍离的方式做时间管理,就是从丢弃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开始,到逐渐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最后学会聚焦你生活中真正重要东西的过程。

-------------------------------------------------------------------------------

做生活有心人,一起更好成长,欢迎关注木木的公众号LiFe记(MULIFE09)。

❻ 如何放下一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

俗话常说,拿起容易放下难。特别是一段感情里,一旦你深陷其中,用心去爱过,就很难真正放下。

可是,如果那段感情不值得你付出,那你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

如果你爱得很深,那么你的生活里都会是对方的影子。

你走过河边长廊的时候,会回想他在你身边挽手散步的场景;

你到街边小店吃串串的时候,会回味他坐在对面喂你吃饭的温暖;

你回家的时候,你会回忆他站在窗台下等你的模样。

但是,一直活在过去的人,永远无法拥抱未来。

如果你始终拥抱着过去不愿意放手,那么当新的机会到来时,你要如何去拥抱新的开始呢?

所以,已经结束的感情,就彻底的放下吧。过程或许很难,但在这偌大的人世间,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忘记一个人,就一定做得到。


04.

和他保持距离

距离可以拉淡一切关系,很多异地恋,异国恋的情侣,谁能长长久久的撑下去?

很多时候,距离远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东西了。

《三十而已》里,顾佳知道许幻山婚外情的时候,理智的安排好家里的一切,自己买了机票,离开了上海。

她想离开那个让她伤心的地方,离开许幻山带给她伤害的,去一个安全的地方疗伤。

她去了新的地方,换了一个地方,也换了一种心情。

其实,人生没有什么坎儿是迈不过去的,顾佳静静的坐着,流过了泪,尝过了被背叛的滋味,她现在要开始重新生活。

如果有一个地方让你感到伤心,那你就没必要再留恋,如果一个人给你带来伤害,那你就应该和他保持距离。

藕断丝连是感情里的大忌,既然感情结束了,那就当互不相识,保持距离最好。

❼ 怎样做到断舍离!放空自己

他都有对象那你们就没未来了,

问问自己,

浪费自己以后的时间在没把你放心上的人

身上是否值得,

想想就会有答案了。

之后可以选择多与朋友交流或者去旅个游

换个心情。

❽ 如何对一个人做到断舍离

删掉微信、电话还有照片,断绝一切与她的联系。想象她已找到另一半默默祝福吧,内心的遗憾会减少,虽然偶尔午夜梦回会有不甘,闭上眼静静哭一场就好。
1.强大自己,只有强大了自己,就算你胡想了,也不会有什么坏的结果,所以,强大个人的精神,以及能力,也会减少胡思乱想了。

2.寻找他人,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独处有胡思乱想的话,不妨多接触一些人,和他们接触后,就会有话而聊,也阻塞了你的胡思。

3.听听音乐,如果你能用音乐占据你的身心的话,那么,你也不会再有更大的空间去胡思乱想了。



4.看看电影,如果你看电影的话,也会被其中的情节吸收,尤其是一些恐怖片,所以, 看恐怖片的话,会让你忘记胡思。

5.出去散步,如果你出去散步,看到外面的风景,人和车流,那么,你也不会再胡思乱想了,而是会被外界的活力所吸收。

6.深深入眠,当然了,如果你睡着了,自然也不会胡思乱想了。不妨好好来一场深眠吧。



7.谈场恋爱,当然了,如果身边有一个爱你的人,则不会有这样的现象的出现的。你整天都想着幸福了,哪还来想其他的。

❾ 一半一半,刚刚好

《警世格言》里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

做人,亦是如此。

友谊:一半是牵挂,一半是陪伴

一个人的生命,我认为,一半是活在朋友中的。

最开心的时候,是跟朋友在一起聊天,也许是分享生活里的喜悦,又或者是交流生活当中遇见的烦心事。

好朋友甚至可以不用经常见面,也不会觉得生疏,离得再远,也有说不完的话,甚至不用多说,彼此都懂。

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都会跟好久没见的朋友见面聊聊天。

老实说我们平时甚至都不经常联系,QQ很久没用过了,微信弹窗上一条消息还是节日祝福。

好像在不同的阶段,友情会在生活中的比重也会减少。但是当我情绪陷入低谷的时候,只用发一个朋友圈,就会有人在弹窗里问我:嘿,还好吗?

这些家伙啊,平时无声无息,但是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就突然都会冒出来关心你。

年纪越大,朋友好像就越少。但留下来的那几个就是真的关系很好。

逐渐的,我都成长为大人,但是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好像都是孩子。开玩笑的去抢夺盘子里最后一块肉,猜你手里剩下的扑克是哪一张。

正是因为我们用了整个青春的时间去互相陪伴,互相包容,所以可以无所顾忌地说话,肆意释放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其实我们有时候需要的真的很简单,就是陪伴。所有的烦心事好像只要说出来就觉得不过如此。

世间的关系好像没有比朋友更稳定的了。

就像范玮琪的歌里唱的那样:

“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更死心塌地。”

他们大吃大喝大哭大笑,拉拉扯扯打打闹闹,

奋力把你从不敢求助的孤独里拽出来,推推搡搡若无其事地,拥着你向前走去。

他们让你在日常的冷寂里感受到年节的暖,你不敢说谢谢,但你知道人生花团锦簇,某一刻终于和自己有关。

爱情:一半是信任,一半是坦诚

有时候爱情并非经受不住挫折,而是经受不住一次次的刻意为难。

一味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能真正地避免矛盾的发生,它总会在堆积到某一个点的时候爆发出来,迟早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大方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因为只有说出来,问题才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可能。

“他一整天不回我消息又不接我电话,你帮我分析分析,他有没有可能正在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啊?”

“今天我们又吵架了。可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以前每次他都会哄我,这次就不哄了呢,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自从朋友阿芒谈了恋爱,我就时常收到她发来诸如此类的消息。

身为局中人的阿芒可能并没有发现,她发来的那些消息里,字里行间透着满满的猜疑和不安全感。

我可以感受得到阿芒在这段感情里的那些挣扎。所以后来听到她分手的消息时,我并没有多意外,反而觉得这对她来说应该是一种解脱。

其实我可以理解,当你在乎一个人的时候,便会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全部。

只是有时候,凭借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引发的猜测,不仅会让你自己活得辛苦,还会伤害到那个你爱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即使你的心里已经有了很多疑问和不满,但如果不是到了必要时刻,你绝不会主动提出来。有时候你宁愿打电话跟朋友说这些问题,却不愿和近在眼前的另一半好好地谈一次心。

你变得小心翼翼,你变得敏感多疑,你企图臆想出你不在时他所有的动态和心理活动,为此你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丰富的内心戏。

可是这样真的不累吗?当在乎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容易变成可怕的占有欲,最后伤人伤己。

就像麦克尤恩在《赎罪》里写的那句话:

“人,归根结底是一个物质存在,很容易受损伤,却不容易修复。”

不是所有的伤口都可以完美地复原,即使后来不再流血,也仍然会有一个疤痕留在那里,提醒你,伤害曾真实地发生过。

而爱情也是这样。

电影《原谅他77次》里有一句台词说: “我觉得如果一段关系失去了信任,就已经可以判死刑了。”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有一个人总是爱胡乱猜测怀疑对方,究其原因,要么是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要么就是不够信任对方。

当感情出了问题的时候,你通常会想是不是对方变心了,却很少及时地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给对方足够的信任。

比起当感情里的“福尔摩斯”,不如爱得轻松一些。

一段好的感情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两个人共同承担。

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给对方多一点信任,愿你能和对方开诚布公,也愿你们能爱得热烈又坦荡。

回忆:一半是珍藏,一半是遗忘

家里大扫除时,跟随一堆凌乱杂物出现的,是翻涌的回忆。

有儿时最喜欢的玩物,有陪伴七八年的旧手机,有以前珍藏的杂志……一段旧时光尘封在旧物里,翻出来展开时,是激活的记忆,是一台时光机。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断舍离的电影:《时光机》

这部电影讲述了从瑞典归国的女主小琴,为改变生活方式,用“断舍离”的6步方法,将与母亲、哥哥同住的堆满旧物的家,改装成极简主义风格的故事。

第一步:定下目标,寻找灵感‍

第二步:别缅怀过去

第三步:别感情用事

第四步:不要动摇,不要有心

第五步:别再增加东西

第六步:决定了就别回头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琴和上了年纪的妈妈,以及开服装网店的哥哥住在一起,两个人都很念旧。这个任务要怎么完成?

女主的家和我们大部分人的家差不多。几十年的家当堆在小小的空间,负重前行,物品堆砌成了一面半高的“墙”。

小琴的目标是让房间干净整洁无异物。这意味着:要丢掉全部旧物。

小琴是个冷酷理性的人,她一步一步展开行动,毫不犹豫地把无用的旧物丢进庞大的黑色垃圾袋。

直到翻到一份旧时成绩单,小琴犹豫了。她在意的并不是成绩和评语,而是最后一行家长的签名:艾瑞克刘。那是爸爸的名字。

这个男人,在她童年时狠心离开了自己和母亲。

小琴一闭眼,把成绩单塞进了垃圾袋。让那些糟糕的回忆,随着成绩单一起被丢掉吧。“垃圾袋就像黑洞,扔进去就消失了。”

妈妈是个守旧的人,一切旧的东西,都是妈妈生命的一部分。家里堆满的物件,是妈妈不想忘却的旧日忧伤。

父亲不辞而别后,这些旧物像枷锁一样捆绑着妈妈,日复一日。

一架父亲弹过的、早已失去音准的巨大钢琴,占着不小的空间。这架钢琴见证过小琴一家的快乐,父亲曾经用它为小琴弹奏过生日歌。可这种快乐早已在小琴的家里不复存在。

钢琴仿佛成了母亲回忆父亲的唯一方式,也是母亲过往婚姻的证明。扔了,她就一无所有了。

哥哥也是抱着朋友送他的纪念品不松手:“东西有没有用,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的心意,这心意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两种观念在家里激烈碰撞。

最终,哥哥在她的劝说下,改变了想法:“我只是习惯了现在这样,忘记了可以改变。”

小琴丢掉了好友过去送她的生日礼物时被朋友发现了:“我的礼物无法让你怦然心动了吗?”

小解释,但发现语言很无力,内心受到了动摇,开始产生了无法轻易割舍的情绪。

于是,她开始将物品归还给曾经的主人。

接下来,往事浮现,友情、爱情、亲情……东西能扔下,感情却难舍。

第一对耳环归还的非常顺利。耳环的原主早就忘了,收到的时候异常开心。

一本画册更是让一位朋友喜出望外:当年他托小琴买回来的画册,却被小琴自己偷偷留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兑现诺言。多年过去,他依然惦记着这本画册。

翻找旧物的过程中,一些故事和回忆也随之涌来。

小琴的好友准备结婚,小琴帮她找一张老照片。那是这对情侣尚未相恋时,第一次同框时的画面。谁能想到,相片中这两个还不熟识的年轻人,会在10年之后走入婚姻殿堂,而那张机缘巧合的照片,正是自己拍的。

这张普通的合影对小琴来说毫无用处,但对这对情侣来说,却无比珍贵。交付照片的时候,记忆像潮水般涌来,他们幸福的哭了。

归还物品,给小琴带来了无法言说的体验——这不只是和一些物品的告别;也是和他人、和过去的自己交流。

新年,小琴一个人住在曼谷的酒店,电视里放着新年烟火。小琴拿着唯一的全家福,进行了最终的灵魂抉择——与父亲,断舍离。

父亲无情离去,一身轻松,却留给妈妈伤痛的回忆。

妈妈不愿意扔掉钢琴、保险杠和家里的一切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承载过曾经的幸福。妈妈每天唱同一首歌,对曾经的爱情和抛弃难以释怀。

最终,小琴还是瞒着妈妈卖掉了钢琴。电影结尾,小琴面对原来摆放钢琴的空间,眼泪不止……

物品是有“生命力”的,它交织着记忆和 情感 ,遗憾和幸福。

“当我们越是加快脚步向前走,想追赶上新的自己时,旧的自己就越是如影随形。”

“断舍离”,治不了困境,它只是一种思考如何获得美好生活的方式。真正的极简主义也不是靠不买和丢弃实现的,而是:

物质充盈却不会为欲望所牵,感情丰富却不会为情绪所累,过尽千帆却不会怀疑人生。

人也好,物也罢,终究都是留不住的。

为了更好的生存,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会筛选那些有用的经历,压抑那些负面的回忆。所以我们始终都生活在不断遗忘、迭代更新的状态中。

拿得起,放得下,不负当下,不惧未来。

无能为力的事,断。

无缘的人,舍。

心中烦欲与执念,离。

唯愿你过往不恋,未来不迎,不负当下。

孩子:一半是兴趣,一半是培养

之前,一位广州妈妈写了一篇《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传遍了整个朋友圈。

据说,这位妈妈月薪3万,有个能赚钱的老公,夫妻俩只有一个五年级的女儿,家里大头的支出由老公负责,但她仍然为孩子的暑假而感到压力巨大。

因为她为女儿定制的暑期计划是这样的:

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在家请阿姨照顾,5000元;10节钢琴课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样一算,孩子仅仅一个暑假,就花费了35000元,这还没算上生活上的开支。

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许多父母的共鸣。

在他们看来,这是 育儿 “标配”,达不到这样的配置,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有个朋友也是这样的 育儿 观点,她说,有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一年只收10个孩子,并且还得是1月份生的,所以,要上这些学校,什么时候受孕,什么时候出生才是硬条件。

她怀二胎的时候,孩子还未出生,就开始对着肚子里的宝宝唱英文字母歌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宝宝出生之后不会太抗拒,之后再进行催眠式的教育,为的就是让小孩比别人早学会从A唱到Z。

为什么这么急着让孩子接受“教育”呢?

她说,大儿子小的时候没有重视学习,导致面试了好几家幼儿园都失败了,别人的小孩6个月就开始上各种班,而自己的大儿子6个月的时候是在玩,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实现在,这并不是极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相信你也曾看到,很多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被带去上各种班,话还说不顺溜,就开始不停地学习。

我的童年也有着各种补习班,绘画,钢琴,跆拳道……可是我却觉得,现在的孩子比我儿时要忙碌得多。

暑假想带表弟表妹来老家玩,阿姨却总是拒绝:“他们下周就要开始夏令营了”、“妹妹的补习班马上就要开课了,下次吧”……

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看着妹妹上补习班时疲惫的表情,一点都没有八九岁孩童应该有的活力,也不知道这样的忙碌是否是值得的,但是好像停下来片刻,都会被“别人家的孩子”弯道超车。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曾被热切的期望着,也许这样的热切期盼会成为孩子肩上的重担,守护孩子纯真天性的同时,怎样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了。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是各自的花期不同。

有些花,破土而出后便能灿烂绽放;而有些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期。

多给点耐心,不要看到别的种子开花结果,就断定自己孩子不是好种子。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注定是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半因半果,半得半失

未来之事多两半

而人生,就在这一半一半之中

做人做事,不求事事周全

只求不负一半

这样方能知足常乐,生活圆满

阅读全文

与如何断舍离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子迅雷电影下载 浏览:629
电影优美励志句子图片大全 浏览:702
化语电影三大奖有哪些 浏览:91
万达电影小程序兑换券怎么用 浏览:579
神马电影白天 浏览:392
陈奕迅的电影完整版视频 浏览:154
虫虫总动员2电影西瓜 浏览:887
电影暗流迅雷下载 浏览:885
奥林匹亚2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55
迅雷成人版电影下载 浏览:432
恋韩国微电影 浏览:901
北京你早电影天堂 浏览:407
超大尺度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51
一线医护人员榜样的力量微电影 浏览:345
怎么邮政卖电影院 浏览:259
网络电视的电影不能看怎么办 浏览:311
老电影何支书吃元宵了图片 浏览:763
天佑吾王是哪个国家电影 浏览:185
什么软件可以快速查找电影台词 浏览:948
看电影和女生怎么亲亲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