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连接电影的故事主线
晕死了,到底是故事零散还是镜头零散啊?故事零散就是编剧的问题了,根本就不应该拍!镜头零散就是导演的功力问题了,驾驭不了这个故事!如果我有本子的话,或许我可以帮你串一下。本人也是学编导的。如果你朋友拍的是像《小人国》一样的纪录片还好,可以通过看似零散的可是又性质相同的片段排在一起,积累升华达到揭示主题目的,但是如果是故事片,我还没有见过有这么拍的。至少零散的情节总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吧?要是每个片段都没头没尾,毫无关联,那就困难了。总之,镜头可以补拍,时间可以跳跃,看不到本子,没法补救。要是真的有万能钥匙,编剧也太好做了!
2. 如何快速的通过一句台词在电影里找到对应的片段
直接在浏览器上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其实您问这个问题!是有很多方法的,最重要的是你要看的关键词!有接近主题!边缘的词汇!都可以!
比喻你想看什么电影,和什么影视剧!哪一集,片段什么的,还有就是知道谁拍的电影!不知道电影名字!
最好方法!还是关键词搜索!大体有几种发法,比喻想看谁的电影!主演是谁!如果不知道电影名字可以搜索全部电影!都可以找到,还有,就是直接描述电影情节,故事内容,都可以搜索出来的!
不过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想看某些电影和片段,而不知道电影名字!心里很是郁闷!其实,这个主要还是靠自己动手的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娱乐 精神文化也一样!
慢慢的你会感觉很有乐趣!
同时祝你生活愉快!
3. 漫威48部完整顺序故事线是什么
漫威电影的时间线可分为3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顺序是:《美国队长》、《钢铁侠》、《钢铁侠2》、《无敌浩克》、《雷神》、《复仇者联盟》。
漫威电影宇宙第一阶段的电影是让超级英雄们登场,本来是没有顺序的,可是漫威电影之间的联动很大。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来看的话,会错过很多隐藏的彩蛋。
到了第二阶段,复仇者们集结完毕,漫威一边让现有的超级英雄的故事更加完整,一边引进新的超级英雄,《蚁人》、《银河护卫队》等电影闪亮登场。
二、第二阶段的顺序是:《钢铁侠3》、《雷神2》、《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1》、《银河护卫队2》、《复仇者联盟2》、《蚁人》。
这里把《银河护卫队2》插入第二阶段,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时间线脱离了漫威一贯的风格。按照常理,《银河护卫队2》的时间背景是2017年,漫威却把这部电影设置在了2014年,紧接着当年上映的《银河护卫队》。
三、第三阶段的顺序是:《奇异博士》、《美国队长3》、《黑豹》、《蜘蛛侠:返校季》、《雷神3》。
漫威第三阶段的电影,时间线非常混乱,《奇异博士》的时间线跨越了好几年。而《黑豹》和《蜘蛛侠:返校季》的时间线则紧接着《美国队长3》,更奇怪的是《雷神3》,这部电影中间直接进入了《复仇者联盟3》,雷神所在的飞船遇到了灭霸的飞船。
(3)如何快速列出电影的故事线扩展阅读:
交叉联动与版权回归
在推行漫威电影宇宙的过程中,作为漫威娱乐子公司的漫威影业在电影制作方面与漫威娱乐的分歧愈发严重,并最终导致漫威影业于2015年8月脱离漫威娱乐而直接向股权母公司迪士尼负责,从此漫威影业与漫威娱乐成为平起平坐的两家公司。
由于漫威改编的电视剧系列(如《神盾局特工》、《捍卫者联盟》等)均由漫威娱乐分公司漫威电视出品,所以漫威影业的独立也暗示着此后漫威电影与电视剧的演员相互客串的可能性降至几乎为零。
2017年12月,漫威影业的母公司,即华特迪士尼公司以524亿美元收购福克斯集团旗下部分产权,包括由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所拥有的X战警、神奇四侠等系列版权,也一并收回华特迪士尼公司旗下漫威影业。
美国时间2017年12月14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X战警、死侍、神奇四侠等角色,将正式回归漫威电影宇宙。不过这项并购案还有待政府部门核准。
4. 如何完整的介绍一部电影
我觉得完整的介绍一部电影,其实就是说从他的背景和人物设定开始介绍,设定介绍,完了之后开始减掉他的时间,背景,人物背景和各种各样的背景,然后再开始介绍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之中一定要加入一些细节,需要加入一些细节就最好
5. 电影中AB故事如何划分的。
我们用三幕剧模式的原因是它最简单易懂,与观众对故事的体验方式最接近。
第一幕让观众参与到角色和故事中。
第二幕保持和增强其对故事的情感投入。
第三幕结束故事,把观众带入令人满意的的结局。
换句话说,故事有开始、中段和结局。
电影故事讲述者试图把观众带入近乎梦幻的状态——把一切与此无关的对外界的思考和担忧都扔在一边参与到故事的进程里,编剧努力掩盖场景变化,力争把故事平滑地缝合和编织在一起。
因此电影的分幕不是观众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尽管他们能从故事的重要转折中感觉到情感的演变。
叁
三幕划分的主要用途是帮助作者组织如何讲述故事的想法,帮助他为故事最具冲击力的关键瞬间找到最合适的发生地点。
第一幕给观众介绍故事的世界及主要人物,并围绕故事的建立设置主要冲突。
大多数的故事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在第一幕结束前前他的生活和困境都要得到集中展现。第―幕的任务就是确定人物的目标并为其设置障碍。
第二幕需要进一步展现这些困难的细节和强度,以及主人公实现目标的障碍。
同时,人物在第二幕会出现变化和发展,或至少有压力推动人物变化,而这种变化在第三幕中会出现。第二幕里故事的次要情节会大大发展。
在第三幕里,主要的故事(主角的故事)和次要情节都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结束,并且带来终结感。(即使我们可能看到另一场风暴在地平线上酝酿,但这个故事原本的冲突已经解决了。)
肆
别把三幕剧结构当成—种模式,好像放点奶油就能做出好好蛋糕似的。
它应该像一系列的路标,为探险者或向导在全新而充满危险的地区旅行时指引方向。
旅行者(观众)跟着导游前面可能有潜在的危险,也可(作家)去了解他们周围的土地,可能有期望得到的好处,也可可能听到夜里吓人的声音,但导游必须不断地遵循路标的指引,有时可能会暂时迷路,可很快就能看到一处路标,然后回到正轨。
聪明的导游不会给旅行者标出所有的路标,但会让他们享受一趟顺利的旅程,并让他们感叹导游充满魔力的引导
6. 求漫威电影的故事线(按照剧情发展),包括x战警,以及一些独立的电影或故事线
漫威系列[复仇者联盟1之前]:首先,是美国队长中的故事,提到美国超级士兵计划开始,美国队长诞生,获得了钢铁侠父亲所制造的盾牌。在与纳粹余党红骷髅抢夺宇宙魔方过程中,好友巴基[后冬兵]和美国队长坠入冰窟,被埋藏。紧接着是几十年后钢铁侠的故事,斯塔克被恐怖组织绑架,为防止体内的弹片伤害心脏,制造出了方舟反应炉[期间他的办公室里出现了美国队长的盾牌样品]逃出后,制造出几套装甲,自己公司内有内鬼出现,两人搏斗后内鬼被杀。最后钢铁侠将自己的身份公之于众。与此同时是绿巨人的故事,班纳博士受伽马射线影响,在愤怒是变成毫无理智的巨人浩克。军方为控制他制造了另一个名叫憎恶的巨人,不曾想憎恶失控,大肆破坏,最终绿巨人浩克将他制服,自己也逃离了众人的视野就此隐居。此时钢铁侠的故事发生了进展,有一高智商罪犯鞭索,与斯塔克家族有世仇,决定报复,在武器商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制造了一直钢铁军团,与斯塔克对质,最终,斯塔克和好友战争机器联手将他击败。之后不久,有一新闻被公之于众——有一把锤子从天而降,但却无人能把它拿走。原来是天上的神界,阿斯加德的神君奥丁将自己的长子索尔贬下凡间,其缘由奥丁的义子洛基挑唆所致,索尔在人间闯荡,最终觉醒自己的能力,击败了洛基,洛基则坠入了无尽宇宙之中,出于巧合,他落到地球,又被邪灵军团的君主以统治地球的条件为诱惑,带兵攻打地球。美国秘密机构神盾局四处招兵买马,组成了复仇者联盟与入侵者对抗
这大概是漫威主线的三分之一,全打出来太多了
其他还有:X战警两条故事线,死侍故事线,天赋异禀故事线,神奇四侠两条故事线,蜘蛛侠故事线,超凡蜘蛛侠故事线。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叫我补充
7. 《龙城岁月》电影中,梳理一下其中五个人的人物故事线,要五个人的,而且要详细
摘要 《龙城岁月》[1]又名《黑社会》,是2005年上映的惊悚、剧情、犯罪类电影,是由中国星娱乐有限公司、银河映像及一百年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由杜琪峰执导,任达华、梁家辉、古天乐、张家辉、林雪等领衔主演。故事以香港某地下社团选举老大为背景,以争夺代表社团最高权力象征的龙头杖为线索,重点表现了任达华和梁家辉两位社团中坚分子对“老大”位置的争夺。用杜琪峰自己的话来说,他拍摄的是一部没有暴力的文艺黑帮片。
8. 漫威48部完整顺序故事线是什么
漫威电影的时间线可分为3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顺序是:《美国队长》、《钢铁侠》、《钢铁侠2》、《无敌浩克》、《雷神》、《复仇者联盟》。
漫威电影宇宙第一阶段的电影是让超级英雄们登场,本来是没有顺序的,可是漫威电影之间的联动很大。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来看的话,会错过很多隐藏的彩蛋。
到了第二阶段,复仇者们集结完毕,漫威一边让现有的超级英雄的故事更加完整,一边引进新的超级英雄,《蚁人》、《银河护卫队》等电影闪亮登场。
二、第二阶段的顺序是:《钢铁侠3》、《雷神2》、《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1》、《银河护卫队2》、《复仇者联盟2》、《蚁人》。
这里把《银河护卫队2》插入第二阶段,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时间线脱离了漫威一贯的风格。按照常理,《银河护卫队2》的时间背景是2017年,漫威却把这部电影设置在了2014年,紧接着当年上映的《银河护卫队》。
三、第三阶段的顺序是:《奇异博士》、《美国队长3》、《黑豹》、《蜘蛛侠:返校季》、《雷神3》。
漫威第三阶段的电影,时间线非常混乱,《奇异博士》的时间线跨越了好几年。而《黑豹》和《蜘蛛侠:返校季》的时间线则紧接着《美国队长3》,更奇怪的是《雷神3》,这部电影中间直接进入了《复仇者联盟3》,雷神所在的飞船遇到了灭霸的飞船。
发展历史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依靠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中真实的表现超级英雄终于成为可能——漫画改编的时机总算成熟了。福克斯和索尼先后凭借《X战警》系列、《蜘蛛侠》系列横扫美国票房。
这两个大获成功的系列电影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仅给作为品牌授权方的漫威带来不足1亿的票房分成。不想再为他人做嫁衣的漫威开始了自制超级英雄大片的道路,雄心勃勃的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计划。
2008年起,依次将钢铁侠、绿巨人、黑寡妇、雷神、鹰眼、美国队长超级英雄搬上大荧幕,随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起来——在第一阶段,漫威凭借6部影片,以总计10亿美元的成本换回了高达37.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9. 介绍一部电影都要分哪几步
由于电影评论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影片本体的评论,因而我们对于评论写作的阐述也主要针对影片本身。
一. 写影评的准备
1.生活经验 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影片中,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文字水平 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表现自己的思想
3.电影常识 是对文章进行构想的基础
4.理解能力 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二.写影评的步骤
1.整理观感 看电影时带纸和笔,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2.拟定提纲(不应是思路跟着影片内容走)
①形成一个开头(最重要)起笔要奇,但要同下文符合.
②观点一
③过度段
④观点二
⑤结论
⑥题目最好最后来考虑,看完影片后灵感突来,出来题目.
2000年评<<黄土地>>的一些好题目
从感悟上 <<原汁原味的抗争>><<平凡的故事 不平凡的韵致>><<事简而韵远>><<沉重的信天游>><<情牵黄土地>>
从理性上 <<社会前进中文明符号的再次延展>> <<历史留下的反思>><<文明和愚昧的冲突>>
哲 理 性 <<沉默是金>><<觉醒的羔羊>><<把握一份苍凉 感受一份厚重>>
影评写作的注意点:
一、梳理故事应该成为写作的准备,不能写在试卷上。
二、不要仅仅谈“内容感受”。
三、明白副标题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四、“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不能动手写作。
五、学会舍弃。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在一张卷子里。只要与众不同,合情合理,内部有逻辑关系就是好文章。
六、“论风格”的试卷很少能成功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风格。“艺术特色”类的也是如此。只写一些主题、人物、结构、画面、镜头、色彩、音乐、民俗等各个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这不是论风格。
常见的几种低分试卷
一、复述故事型:顺着故事的线索写,把故事“翻译”一遍。65分左右。
二、介绍复述型:打乱了顺序复述,最终还是复述。65分左右。
三、全面赏析型:涉及面很广,却缺少内部联系。蜻蜓点水,深浅不一。70分左右。
四、散文杂感型。一段一段的感受很多,却缺乏内部的逻辑联系。
成功的影评类型是人物形象分析型。
电影赏析与电影评论的区别:
电影赏析是面面俱到,电影评论是深入一点。
电影赏析是蜻蜓点水,电影评论是层层深入。
电影赏析是个人感受,电影评论是有理有据。
关于标题
标题一定要与中心思想有关,越密切越好。标题应该是评论性的。
标题中“试论”、“小议”、“浅论”等字眼最好不要用。
行文中出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是跑题的标志。
“总之”、“综上所述”都可不用。
尽可能从正面评论。
写作中不要换另一种颜色的笔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没记错的话,这多多少少是出自周传基的读解方式
周传基先生,自学电影起家,在家里研究巴顿将军,就是用这种一遍又一遍的数量建立的电影理解。
我是小牛犊,我特尊敬周传基先生,但是我不同意这种读片方法
这种读片方法,试图将电影分割成为若干个元素,然后拼凑起来,从根本上就否定了本体论,虽然周老师为宣扬本体论与综合论打了一辈子仗。
一部电影是各种关系的总和
第一遍,抓电影情境,闹明白谁(们)是导演设置的重点人物,谁是围绕他(们)发生关系的人物,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发生的!
间隙:回忆,给电影分段,情境关系是如何发展的?确定每一段的最高任务,即为什么要有这一段,对整体起到了什么作用,可否不这样做,会对电影起到什么别的影响
第二遍,检验间隙时的思考,带着思考再看第二遍。在第一遍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各种景别各种角度各种灯光,一定会有一些特别的留有印象,第二遍重点是根据间隙思考得出的结论,去分析,这些技术是否在围绕着情境,进一步检验思考是否正确
间隙:是不是有些技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用?赶紧思考,如果思考不出来,重复第一步骤,是分段分析最高任务出了问题。如果一切都能够理顺了,那么思考,如果我来表达这样的主题,用这样的人物,环境,我有没有什么高招,可以比导演做的更妙
第三遍,带着是否有高招的问题,再看电影,思考究竟是导演招妙,还是我的招妙,为什么导演不用我想到的招,是不是不适合?为什么不适合?如果适合?那如果用我的招,之后会怎么样?是不是变成了另一个主题了?如果变成另一个主题了,那么作为创作者,这部电影,你已经消化了,但是作为影片读解工作,你还没有做到位。
间隙:如果你发现你的招主题变大了,就想,按照新的主题,是否符合这部影片的所有技术和情境。
……周而复始……
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打保票,看多少遍,用什么方法看,就能看懂的。
尤其是后现代打破传统的叙事,重新建立的电影内部体系等等,都不是用传统的流水线方式能够读明白的,而是要用周而复始的思考,检验,再思考去读解的。
对于编导系的学生而言,读解电影,只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作品,产生更多的创意,以及了解到大师在处理类似问题的高明处。
对于高三考生来说,只需要做到能够找出主题,并发现它高明或者傻X的地方,就可以了,完全童言无忌,因为没有接受长期创作训练,因此,高三考生重要的是展现出这样一种能力潜质,而不是已经学会了这套本领。
即便是我看片,或者是我的老师看片
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判断
不同的遍数,会有不同的发现
这就是区别于理科公式的艺术魅力
艺术这东西是没有界限范围的
任何一个东西你都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去理解
你可以不赞同,但是也不能去反对
就像同一部作品所拍出来的效果也有不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