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2年夏季三伏时间表
2022年的三伏天从2022年7月16日开始陷入伏击战,历时40天,至8月25日结束,第一次伏击战在7月16日至7月25日,第二次伏击战在7月26日至8月14日,最后一次伏击战在8月15日至8月25日。2022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如下:
今年第一次时间安排:7月16日(周六)至7月25日(周一),共十天。
今年中压日程:7月26日(周二)至8月14日(周日),共20天。
今年最后一个伏日程:8月15日(周一)至8月25日(周四),共十天。
天气炎热,尤其要防止中暑、中暑。尤其是中午和下午最热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高温下外出或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墨镜、涂防晒霜、做好防暑降温准备等。三伏天,孩子和老人更要注意,注意通风,不要长时间待在高温中。如果发现老人和小孩有中暑迹象,最好及时降温或送医院观察治疗。
㈡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是几月到几月
2022年的三伏天从2022年7月16日开始陷入伏击战,历时40天,至8月25日结束,第一次伏击战在7月16日至7月25日,第二次伏击战在7月26日至8月14日,最后一次伏击战在8月15日至8月25日。2022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如下:
今年第一次时间安排:7月16日(周六)至7月25日(周一),共十天。
今年中压日程:7月26日(周二)至8月14日(周日),共20天。
今年最后一个伏日程:8月15日(周一)至8月25日(周四),共十天。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1、预防中暑
天气炎热,尤其要防止中暑、中暑。尤其是中午和下午最热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高温下外出或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墨镜、涂防晒霜、做好防暑降温准备等。三伏天,孩子和老人更要注意,注意通风,不要长时间待在高温中。如果发现老人和小孩有中暑迹象,最好及时降温或送医院观察治疗。
2.抗脱水
高温酷暑出汗,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特别是不能以“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口渴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当达到2%~4%时,身体感觉口渴,同时已经处于脱水状态,尿液少,颜色呈暗黄色,此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下降。此外,如果你感到极度口渴、皮肤干燥、舌头皲裂、声音嘶哑和虚弱,你可能已经处于中度脱水状态。
3.保持凉爽
很多人认为“夏天防暑降温很有必要”。相反,夏天最需要警惕的是“冷”。立夏时节,人体的阳气逐渐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感冒就容易有寒邪入侵。夏天人们喜欢吃冷饮,喜欢吹空调等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有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受到寒邪的伤害。
㈢ 三伏天时间2022时间表
2022年的三伏天从2022年7月16号开始入伏,一直持续40天,到8月25号出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5日为末伏。具体的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如下:
今年初伏时间表:7月16号(星期六)~7月25号(星期一),总共为十天。
今年中伏时间表:7月26号(星期二)~8月14号(星期日),总共为二十天。
今年末伏时间表:8月15号(星期一)~8月25号(星期四)出伏,总共为十天。
三伏天注意事项
1、防中暑
天气炎热,尤其是要防中暑、防热射病。特别是中午、下午最热的时段,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高温外出或工作,定要做好防暑、防晒,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暑降温准备。三伏天气,小孩、老人更要注意,注意通风、不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如发现老人和小孩有出现中暑迹象,最好及时降温或送医院观察治疗。
2、防脱水
高温、酷暑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水,防止脱水。特别是不能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当达到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此外,如果感觉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现象时,就可能已是中度脱水状态。
3、防寒凉
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㈣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图片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图片如下:
1、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初伏第1天:2022年7月16日
初伏第2天:2022年7月17日
初伏第3天:2022年7月18日
初伏第4天:2022年7月19日
初伏第5天:2022年7月20日
初伏第6天:2022年7月21日
初伏第7天:2022年7月22日
初伏第8天:2022年7月23日
初伏第9天:2022年7月24日
初伏第10天:2022年7月25日
2、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中伏第1天:2022年7月26日
中伏第2天:2022年7月27日
中伏第3天:2022年7月28日
中伏第4天:2022年7月29日
中伏第5天:2022年7月30日
中伏第6天:2022年7月31日
中伏第7天:2022年8月1日
中伏第8天:2022年8月2日
中伏第9天:2022年8月3日
中伏第10天:2022年8月4日
中伏第11天:2022年8月5日
中伏第12天:2022年8月6日
中伏第13天:2022年8月7日
中伏第14天:2022年8月8日
中伏第15天:2022年8月9日
中伏第16天:2022年8月10日
中伏第17天:2022年8月11日
中伏第18天:2022年8月12日
中伏第19天:2022年8月13日
中伏第20天:2022年8月14日
3、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末伏第1天:2022年8月15日
末伏第2天:2022年8月16日
末伏第3天:2022年8月17日
末伏第4天:2022年8月18日
末伏第5天:2022年8月19日
末伏第6天:2022年8月20日
末伏第7天:2022年8月21日
末伏第8天:2022年8月22日
末伏第9天:2022年8月23日
末伏第10天:2022年8月24日
三伏天注意事项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防暑第一个要注意,平时中午气温很高的时候,不要急着出门。
第二个平时要选择早晚进行适当的一些室内或者是户外阴暗的地方进行锻炼。
第三个多喝白开水,补充水分。
第四个饮食清淡,同时适当的补充一些蛋白质,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
第五个要注意午休,午休的时间不要太长,然后还要注意在非常热之后,不要马上就是开空调或者是开电风扇
㈤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介绍
1、2021初伏时间
2021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2、2021二伏时间
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3、2021末伏时间
2021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可以发现,2021年整个三伏是40天时间。在三伏天里,天气酷热难当,总时间天数相对不一样,有时是30天,有时是四40天。
这主要看末伏的起始时间。通常,初伏从7月11日开始,约10天时间;中伏,从7月21日,第四个庚日开始,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则还是属于中伏。末伏的开始时间,是按照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
三伏天需要注意情绪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心烦、焦躁、易怒。夏属火,与心对应,很多人出现脾气暴躁、心烦失眠等症状,都是因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气温高,易使人烦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谨防情绪中暑。
那么,怎样预防情绪中暑呢?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重视心神的调养,是预防情绪中暑的关键,建议大家在三伏天多安心静养,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现‘情绪中暑’,建议闭上双眼深呼吸,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
㈥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22
三伏天时间表如下:
1、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2、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3、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7月16号入伏(阴历六月十八号),也就是“初伏”;初伏不是很热,初伏持续时间为10天,中伏持续时间为20天,末伏持续时间为10天,在这40天中,中伏20天是比较炎热的,而且还很潮湿,就好像在一个大蒸笼里面,一出去就会流汗。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中伏天温度会达到三四十度。农民外出一定要注意防暑,尽量不要在下午一点前出去干农活,应该在下午3点后出去干农活。
防暑常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
㈦ 2022三伏天时间表:最全的三伏知识!(值得收藏)
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2022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一伏、头伏:2022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十八,星期六)~2022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廿七,星期一)(10天)
二伏、中伏:2022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八,星期二)~2022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七,星期日)(20天)
三伏、末伏:2022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八,星期一)~2022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廿七,星期三)(10天)
出伏:2022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廿八,星期四)
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这40天时间,请不要食冰镇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促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随的寒气逼出来。一年一度的伏天请对身体且行且珍惜!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间。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远些。养生必须从当下做起。
三伏天治疗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艾灸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亦即“三伏灸”“三伏贴”)。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针对夏季常发生的空调病,养生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5、三伏天进行艾灸、贴三伏贴。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5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切记,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㈧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查询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如下: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头伏是以“夏至三庚数头伏”为时节点,这里说的意思是以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这个日子就是入伏时间。
“公伏”和“母伏”
是相对入伏这天的时间而言的,我们老祖宗规定,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就是公伏;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双数,那么就是母伏。2022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6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六月十八,“十八”属于双数,因此今年的三伏天属于“母伏”。
农村有句老话叫“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年三伏天是母伏,并且入伏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水就会非常多,空气会很潮湿,就连烧火的炕头都长出了蘑菇,比喻阴雨天气持续很长时间。
农村还有句老话叫“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年三伏天是公伏,并且入伏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气温就会异常炎热,“狗舌头晒破皮”是对炎热程度的形象表达。
㈨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0年第一天是7月16日,2020年第一天是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这意味着天气真的变热了。三伏是一年365天中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夏季治疗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候。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小狗: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25日,10天。
中压:2020年7月26日至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电压: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