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哪些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海上传奇》 纪录片,《二十四城记》 剧情片,《无用》 纪录片等。
还有《三峡好人》 剧情片,《东》 纪录片,《世界》 剧情片,120分钟,《任逍遥》 剧情片,《站台》 剧情片,《小武》 剧情片,《小山回家》 录像等作品。
早在1970年,贾樟柯为了实现孩童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
贾樟柯的成就
贾樟柯又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几部长片。2006年在拍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地位得以确立。
在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电影的现实主义。
『贰』 世界的影片评价
《世界》讲的是卑微的人,跟贾氏作品里的主人公是一贯的。这样的人很容易就令人轻视,因为他们不仅出身卑微,连带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情爱,他们的坚持都很卑微。影片中没有所谓“艺术电影”里通常会有的清高劲儿。整部电影里惟一能够从卑微的灰蒙蒙的世界里发出人性光芒的,是死去的“二姑娘”(南方都市报评) 。
《世界》不是一部烂片,但是它的问题很大。矛盾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核心,但是在《世界》里,矛盾最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味的妥协,贯穿始终的是灰色和迷惘。影片线索很多,在整合上多少有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贾樟柯的《世界》,是一部黑色的电影(羊城晚报评) 。
《世界》将视角从一贯关注的县城转向了都市,贾樟柯借此表达了空洞的、忘却季节和时间的城市生活。从本质上看,《世界》仍是贾樟柯以往电影的一个延续(江南时报评) 。
《世界》带来了某些讽刺和无奈夹杂的快感。但并没有超越贾樟柯以前的作品,甚至露出了一丝难以为继的疲态。《小武》的纯粹、《站台》的感情、《任逍遥》的迷茫,这些贾樟柯作品最宝贵的特质与情绪在《世界》里都显得含糊,这或多或少是由于对商业因素的妥协而造成的。最失望的是贾樟柯试图用Flash的手段想要讨好的年轻观众。从《世界》无力和苍白的一面所看到的,是贾樟柯电影观和世界观的局限性。《世界》说的是那些终于从小城走出来的年轻人,但他们的困境并没有改变,甚至更加迷失在城市的光怪陆离中,乃至被渐渐吞噬。贾樟柯对题材的重视超过了他对个人命运的透视,你在他的作品里反复看到的是民工或是小城居民的生存困境,他的主人公在不断想像自己阶层之外的生活,如果说贾樟柯因为本人的经历而能跳出来看到他原本属于的小城那些年轻人的困境,但他却没能跳得更远看到“飞机上的那些人”其实一样有他们的困境,《世界》没有表现出更远大的目光和宽阔胸襟,还是一步步局限在他的小城里,表现着他被轻视的县城兄弟的可怜命运,并且将他们的命运归咎于他们所处的阶层(新京报评) 。
《世界》并不完美,但确是一个有趣的明喻,一次见微知著的宏大想象,一趟在割裂的现实围墙与微弱的希望光芒之间摆渡的旅程。《世界》“经营”的成分多于“创作”:庞杂的线索和断裂的景象,粗糙的Flash故意强调的突兀,类痴男怨女的纠葛,轻描淡写的黑社会暗涌,盲流的国际化勾连,为底层无名民工命名的着力痕迹,还有导演王小帅和画家刘小东“露一小脸”的噱头(东方早报评) 。
《世界》里包含了农村与城市的想象,封闭的公园与世界的想象以及在一种迷人的陌生化场景中体现出的个人内心幻觉(《电影评论》评) 。
『叁』 贾樟柯三部曲是哪三部
《小武》、《站台》和《任逍遥》。
1、《小武》
中国导演贾樟柯出品的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业作品。
2、《站台》
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的第二部长篇故事片电影,2000年出品,被誉为“平民化的史诗作品”。
这部影片以贾樟柯的故乡山西汾阳为背景,讲述了几个歌舞演员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
3、《任逍遥》
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自编自导的第三部故事长片电影,由法、日、韩三国联合出品,香港胡同制作公司执行制作,于山西大同即兴拍摄,描写工人子弟的生活。
作者简介: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著有《贾想》、《中国工人访谈录》等书。
『肆』 贾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贾樟柯三部曲如下:
1、《小武》
中国导演贾樟柯出品的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业作品。
2、《站台》
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的第二部长篇故事片电影,2000年出品,被誉为“平民化的史诗作品”。
这部影片以贾樟柯的故乡山西汾阳为背景,讲述了几个歌舞演员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
3、《任逍遥》
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自编自导的第三部故事长片电影,由法、日、韩三国联合出品,香港胡同制作公司执行制作,于山西大同即兴拍摄,描写工人子弟的生活。
作者简介: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著有《贾想》、《中国工人访谈录》等书。
『伍』 贾樟柯作品有哪些啊
贾樟柯作品有:
1、在清朝:
《江湖儿女》是由贾樟柯执导的犯罪爱情电影,由赵涛、廖凡领衔主演,徐峥、梁嘉艳联合主演,于2018年9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了巧巧与斌哥跨越17年,历经相爱与背叛、分离又重逢的故事。
『陆』 贾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电影《小武》、《站台》、《任逍遥》就是“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1、《小武》
小武(王宏伟)是山西汾阳一个屡教不改的“惯偷”,即使公安部门在搞严打活动,他仍要想方设法下手。但是抛开所谓的“小偷”身份,他是个十分恋旧十分传统的人,亲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亲朋好友早将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
无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边缘人,换回某些满足和安慰。某天在歌厅唱歌时,小武结识了胡梅梅(左百韬),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建立了某种暧昧的情感。
然而胡梅梅明白,小武并非她的彼岸,她需要找到一个更有力的“臂膀”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此小武虽也明白,却在事情发生时仍无法抑制失落。面对自己的未来,处境更加尴尬窘迫的小武愈发茫然无措。
2、《站台》
《站台》是家乡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小武》则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时代中,“穿越于城市与乡村间的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
《站台》以民间青年文化工作者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反映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投射了导演更多的个人情感印记,无论是完整的符号表达,还是纪实美学的坚守,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与人生。
3、《任逍遥》
两位无业少年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骑摩托车兜风为乐,或是去烟雾缭绕的娱乐中心打发时间。小季爱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个男朋友,是个街头混混,但小季并不介意。
斌斌的母亲认为儿子应该去当兵,而他的女朋友将要去北大读国际商务。斌斌喜欢唱卡拉OK,看动画片,他不相信未来。
他们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离北京较远,但高速公路与电视使他们能够紧跟国家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他们这一代人,有时是很难拒绝挣快钱的诱惑的。
贾樟柯电影评价
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与生俱来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力,这些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的电影摒弃传统的文学性叙事方式,直接引导观众进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与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电影感;
他的电影超越了国家与地域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柒』 跪求好心人分享世界2004年上映的由 赵涛主演的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
《世界》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ZAQqnooeRoZKQlZGyt0gtg
《世界》是一部由导演贾樟柯执导,赵涛、成泰燊主演的剧情片,于2004年4月上映。
『捌』 贾樟柯《世界》电影讲的啥
赵小桃(赵涛饰)坐在单轨列车上打电话,她说她要去印度。她以前的
中国电影《世界》DVD封面
男朋友突然来找她,他说他要去乌兰巴托。赵小桃说的印度是世界公园的微缩景点,她在公园里跳舞,为游人表演。她以前的男朋友要去的乌兰巴托是蒙古的首都,在北京往北的远方。他们相见,吃饭。小饭馆弥漫的烟雾正好掩饰他们告别的忧伤。赵小桃又坐在单轨列车上打电话,她说她想见他。他是她现在的男朋友,叫成太生(成泰燊饰)。他正在艾菲尔铁塔上执勤,是世界公园的保护者。
他们都住在公园里,一起工作,吃饭,游荡,争吵。他们都来自外地,在这座城市里幻想,相爱,猜忌,和解。这是2003年的北京。城市压倒一切的噪音,让一些人兴奋,让另一些人沉默。这座公园布满了仿建世界名胜的微缩景观,从金字塔到曼哈顿,只需十秒。在人造的假景中,生活渐渐向他们展现真实:一日长于一年,世界就是角落[2]。
『玖』 贾樟柯的《世界》到底怎么样
对于一件事、一个人或是一部作品,我们给予的关注往往要远比它本来应该达到的程度大得多,而导致的结果是全都堵在外围,一边吆喝一边看热闹。《世界》所背负的使命要远远比它作为一部电影本身沉重得多。我在电影院里观看《世界》的感受是,它并没有像那些对贾樟柯首次正式公开亮相作品寄予厚望的影评
人所说的那么烂,至少在不少细节上,《世界》还是带来了某些讽刺和无奈夹杂的快感。 但从《世界》所延续的贾樟柯作品一贯的小人物生存困境的母题来说,《世界》并没有超越他以前的作品,甚至露出了一丝难以为继的疲态。《小武》的纯粹、《站台》的感情、《任逍遥》的迷茫,这些贾樟柯作品最宝贵的特质与情绪在《世界》里都显得相对含糊,这或多或少是由于对商业因素的妥协而造成的。这或许就暴露出贾樟柯的弱点,他所试图用Flash的手段想要讨好的年轻观众,最失望的也正是他这种妥协的态度。
但我从《世界》无力和苍白的一面所看到的,是贾樟柯电影观和世界观的局限性。这或许是他从地下到地上,从被舞台需要到需要舞台这个过程里必然的一个结果。《世界》说的是那些终于从小城走出来的年轻人,但他们的困境并没有改变,甚至更加迷失在城市的光怪陆离中,乃至被渐渐吞噬。但是贾樟柯对题材的重视超过了他对个人命运的透视,你在他的作品里反复看到的是民工或是小城居民的生存困境,他的主人公在不断想像自己阶层之外的生活,“飞机上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说贾樟柯因为本人的经历而能跳出来看到他原本属于的小城那些年轻人的困境,但他却没能跳得更远看到“飞机上的那些人”其实一样有他们的困境,第六代导演中最有大师相的贾樟柯在他最受瞩目的作品《世界》中,并没有表现出更远大的目光和宽阔胸襟,还是一步步局限在他的小城里,表现着他被轻视的县城兄弟的可怜命运,并且将他们的命运归咎于他们所处的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