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上海布袋木偶电影公司策划

上海布袋木偶电影公司策划

发布时间:2022-09-13 23:57:08

㈠ 上海市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

上海市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国有企业。
不是股份有限公司。

㈡ 大家帮我!从前中央六台播放过的一部木偶动画片!

《英雄出少年》是木偶公案剧,主角是包敏。

㈢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00年至今(2009年)出品的动画作品

2000 宝莲灯(1-7) 动画 154'
2000 封神榜传奇(1-100) 动画 1100'
2000 可可的魔伞 人与动画 89'9"
2000 应该靠自己(1-26) 动画 125'52"
2001 哎哟妈妈 动画 21'
2001 雏鹰在行动(1-19) 动画 209'
2001 风尘小游侠(1-26) 动画 572'
2001 怪城(1-26) 动画 286'
2001 红孩儿传奇(1-26) 动画 572'
2001 家有开心果(1-13) 动画 286'
2001 牛牛和西西(1-13) 动画 143'
2001 气球上的五星期 木偶 80'21"
2001 三十六计奇遇记(1-13) 动画 286'
2001 我为歌狂(1-52) 动漫画 1144'
2001 小草帽(1-26) 动画 286'
2001 小和尚(1-52) 动画 572'
2001 猩猩探长(1-13) 动画 143'
2001 鸭子侦探(1-26) 动画 624'
2001 钟点父子(1-26) 动画 286'
2002 白玉堂(1-52) 布袋木偶 1144'
2002 财宝小狐狸(1-13) 动画 143'
2002 飞龙天降(1-13) 动画 286'
2002 魔鬼芯片(1-26) 剪纸 572'
2002 土红色的骆驼(1-26) 动画 312'
2002 西游漫记(1-18) 动画 396'
2002 圣剑 动画 20'
2002 谁的丈夫离得最远 动画 4'
2002 回想 动画 2'
2002 小乐子 动画 8'
2003 白鸽岛(1-52) 动画 1144'
2003 超级球迷(1-26) 动画 208'
2003 大英雄狄青(1-52) 动画 1144'
2003 没头脑和不高兴(1-26) 动画 572'
2003 水浒英雄秀(1-13) 动画 143'
2003 隋唐英雄传(1-52) 动画 1144'
2004 大耳朵图图(1-26) 动画 312'
2004 天才发明家(1-52) 动画 624'
2004 中华美德(1-100) 动画 1100'
2004 淘气的小伙伴(1-52) 动画 624'
2004 魔力画板(1-13) 动画 286'
2004 小鼠一家亲(1-39) 动画 858'
2004 梁山伯与祝英台 动画 91'
2004 二十六个秘密(1-26) 动画 572'
2004 BRAVO东东(1-52) 动画 1144'

2005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木偶 85'
2006 西岳奇童 木偶 90'
2007 勇士 动画 90'
2007 甜与酸 动画 16'
2007 百变宝贝(1-26) 动画 286'
2007 礼仪大学堂(1-62) 动画 372'
2007 大耳朵图图(27-52) 动画 312'
2008 葫芦兄弟 动画 85'
2008 运尼小子(1-26) 动画 286'
2008 奥运奇闻(1-40) 动画 200'
2008 猪猪吉利小财神(1-52) 动画 572'
2009 马兰花 动画 85'

外滩520 2006 ?

㈣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在以前的时候算作是中国的迪士尼,但是怎么现在沦落成这样 是不进取被社会淘汰吗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工厂。一大批艺术家和文学家加入到这一行业中。从此中国动画片进入第一个繁荣时期。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和 “探民族风格之路”口号的感召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特征,这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动画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于是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此后,中国动画的种类也在增多。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的试制成功,1960年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的制作完成,以及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诞生,都为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其中《小蝌蚪找妈妈》将齐白石的水墨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本来只是一组墨点的小蝌蚪,现在却在它们富有节奏的运动变化之中,游出了中国山水画的韵味。
1961年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下集:1964)诞生。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这两部动画享誉世界,并将中国动画推向一个顶峰。
《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孔雀公主》、《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等作品,虽然没有美国、苏联的动画片质量高,但是它们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自己的特点。
其中的《大闹天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轰动了欧美各国,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创下了中国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几乎成为外国人心目中中国动画片的代名词。虽然当时条件简陋,但是它无论是形象、背景、动作还是情节,都堪称一流。其中加入了不少京剧元素,如脸谱等。动作更是典型的京剧程式。整个《大闹天宫》简直是一个国粹大作。

1957年~1965年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国内唯一的动画制片厂,共摄制了105部影片,其中动画片40部,木偶片37部,剪纸片16部,折纸片3部,木偶纪录片等9部,从业人员也达到380多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动画原创人才。
1966~1976 年,我国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不间断地“停产闹革命”,使得中国动画发展滞后。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动画片17部。这一时期的动画片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如1973年的《小号手》、《小八路》和《东海小哨兵》)等;而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如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动画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计划经济给中国的动画创作带来了规模和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同时,也毫不犹豫地清洗了动画家脑海中日益培养起来的市场概念。经营者不但不可能利用规模优势走上整体开发的路子,更不可能考虑如何从产品结构上经营动画业。动画作品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政治需要。观众不再是上帝,而是他们所要教育的对象。服从领导意图教育观众,成为中国古老传统??文艺教化作用在中国动画身上的自然延续。
十年文革也几乎使中国动画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一批有才华的中国动画家还是制作出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动画短片,并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但在光芒的背后,中国动画并没有被引导向正轨,反而使这些艺术家认为获奖才是第一要义,至于有没有观众并无大关系。

中国动画的第二颠峰时期(1978~1989):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动画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再次高涨起来。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
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
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1979年的《哪吒闹海》、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2年的《鹿铃》、1988年的《山水情》、1978年的《狐狸打猎人》、1980年的《我的朋友小海豚》和《雪孩子》、1981年《猴子捞月》和《南郭先生》、1983年的《鹬蚌相争》和《蝴蝶泉》、1983年的《火童》、1948~1985年的《金猴降妖》、1985年的《草人》、《夹子救鹿》和《女娲补天》、1988年的《鱼盘》和《不射之射》等。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系列动画短片很适应电视的要求,于是首次生产电视动画片和动画系列片,其中不乏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的作品,如1981~1988年《阿凡提的故事》、1984~1087年的《黑猫警长》、1987年的《葫芦兄弟》和《邋遢大王历险记》等;
动画题材更为广阔,出现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针砭时弊的艺术动画片,如1080年的《三个和尚》、1986年的《超级肥皂》和《新装的门铃》、1989年的《牛冤》等。这对纠正“动画片即儿童片”的偏见,扩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动画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跃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其中《哪吒闹海》可谓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影片从《封神榜》中取材,除去了含有迷信部分的糟粕,着重描写哪吒和龙王的矛盾,塑造了哪吒这一为民除害、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此时的拍摄技术比《大闹天宫》时已经进步不少,而且一脉相传的民族传统风格和特点也没有减少。例如其中的一百多个海浪的镜头,都是采用中国国画中海浪的画法,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海。

中国动画的新生时期(1990~现在):

20世纪90年是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与国外动画片生产厂家的经验交流,数字生产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的多元发展,一专多能动画人才的不断成长等等,使得中国动画片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了飞跃。尤其是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将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逐步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这些无疑给传统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动画业。
同时中国动画开始转向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除如1999年的《宝莲灯》等几部动画长片以及1992年的《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等的一些动画短片外,多数为动画连续片,如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 、1993~1994年的《蓝皮鼠与大脸猫》、1995年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998年的《海尔兄弟》等。
在制作上,电脑技术在动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二维和三维电脑动画发展尤为迅猛。中国动画开始形成了从策划、创作、传播到系列产品开发的“大动画体系”新概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动画公司、动画制作企业和动画片产量持续增长。艺术性动画电影短片有抬头之势。电脑动画和网络媒体动画飞速发展。如《蓝猫淘气3000问》全部通过电脑完成制作,网络之中Flash动画等,更是被青年人所喜爱。而这一时期的动画依旧是以动画系列片为主,如《小虎还乡》、《哪吒传奇》、《小将狄青》、《我为歌狂》等。
与此同时,设有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逐渐增多。动画的节目与频道也在提升,并受到政府重视和扶持。中国杭州还于2005年开始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
但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动画业的问题同样突出。这一时期可以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相提并论的经典之作明显减少。大多动画的人设粗糙,剧情平淡。而且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当代的高水平动画人才出现断层。而新一代动画人虽然很多,但也缺少真正的成功人士。又由于私人投资制作动画回收慢,收益小,至使国内依然是国家制作的动画居多。
再加上制作精良、妙趣横生外国动画片的冲击,使得中国动画在国际市场上黯然失色。国内很多动画人从事动画加工产业,所以中国动画制作的原动力中的一支生力军流失。

可见,在这个中国动画的新生时期,中国动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中国的动漫也是有其影响力的,例如:中国动画的萌芽时期(1922~1947):让我们聚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那个正饱受列强瓜分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无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着外国的冲击。而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也正在让国人睁眼看世界。于是,就在这时,动画开始跳入中国人的眼睛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大力水手》等一批美国动画登陆中国。这些会动的画面,让中国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一家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在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后,万氏兄弟抱着创作中国自己的动画的信念,为中国动画立下了第一座里程碑。
1922年,万氏兄弟借助一台由破旧照相机改装的逐格摄影机,经过艰苦的探索与研制,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随后又摄制《益利汽水》、《味精》等动画广告片。虽然是动画广告,但是这给第一次摄制动画的万氏兄弟积累了大量经验。随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虽然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直到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出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也诞生在万氏兄弟的手下。
但是这些并不是万氏兄弟的事业顶峰,于是1942年9月,万氏兄弟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摄制完成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铁扇公主》可谓是让中国动画第一次走出中国,成为当时继美国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三借芭蕉扇”,在中国,乃至在东南亚及日本都受到热烈欢迎。值得一提的是《铁扇公主》与日本动画鼻祖手冢治虫的故事。当时的手冢治虫非常热爱动画,但是美国动画的强势以及自己国家动画事业的空缺,使的手冢治虫一度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当他看到《铁扇公主》的时候,《铁扇公主》仿佛是一针强心剂一样,坚定了手冢治虫的动画梦想。于是《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诞生了。手冢治虫曾表示万氏兄弟称得上是自己的启蒙老师,可见《铁扇公主》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
(不过可惜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萌芽时期也随之结束。
而且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交通不便,动画只有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能见到。中国当时的动画人也大多是因为个人爱好而走上这条路。这样的社会条件就注定中国动画早期不会出现像迪斯尼那样的动画企业。所以虽然万氏动画在当时可谓强中之手,但是中国动画的整个行业没有发展,动画质量在这些年中也没有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 日本动画和漫画产业现在能够如此如日中天,中国对它的影响功不可没!而日本动画从手冢治虫开始,日本动漫就进入辉煌时期,一直辉煌到现在啊。

由此我们要相信中国式有好的动画作品的,中国动画力量的也在逐渐壮大。当我们回顾:从中国动画的开始到现在的今天一路,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因为中国动画的根早在80年前就深深地扎在这孕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之上。中国动画如其人民一样,是打不垮,压不倒的。只要有我们这样热爱动画的人在,只要有志立于中国动画的人在,中国动画一定可以再次迎来它的辉煌期!

㈤ 为什么国内没有霹雳、金光布袋戏这种超牛的动漫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下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霹雳、金光布袋戏”。(当然,道友们肯定知道这个东西啦,如果我介绍的不够准确可以给我留言,勿喷哈)。“布袋戏”,说简单点,其实就相当于“木偶戏”,是由人操纵着木偶,演绎一段故事,然后加上配音、电脑特效,拍成的电视剧,说它是电视剧可能不恰当,应该说是动漫吧。而“霹雳”与“金光”则是台湾的布袋戏的两个公司,两个品牌。

        经过我这么简单介绍,可能有些人会说,不就是小时候的木偶剧吗,有什么可看的。在此我想更正一下,目前台湾的布袋戏(尤其是霹雳、金光)的发展水平已经不是我们童年时期的那种小儿科的木偶剧了,现在的布袋戏,融合了超炫的电脑特效(绝非五毛钱特效),精美华丽的人物造型,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阴阳五行,儒释道,本人认为这是布袋戏的核心之一),跌宕起伏的剧情(内容涵盖武侠,江湖,玄幻,儿女情长,文斗,武斗,智斗等等),还有最重要的,每周更新一到两集,每集一个小时以上。当我刚开始接触这种动漫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看得爽,过瘾。

        好了,回到文章的问题中来,为什么咱们国内没有霹雳、金光布袋戏这种超牛的动漫?我是在2013年开始看的,一直看到现在,目前为止还在更新。自从看布袋戏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么优秀的动漫,为什么我们这儿没有?下面我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吧。

        首先,我想应该是木偶戏的发展问题。木偶戏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地区,但是为什么传到台湾之后,在台湾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动漫,而在我们这儿却几乎没有发展,甚至逐渐被人们遗忘?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没有能力回答,抱歉哈。虽然这不是我要写的重点,但应该也算是一个原因。

        其次,技术问题。我之前在想,就算我们不喜欢木偶,那我们能不能直接将木偶替换成动画片,然后拍出真正属于我们的国产动漫或者3D动漫,就像《秦时明月》似的?我想,在近几年内可能很难做到。刚刚提到《秦时明月》,说实话,在我接触霹雳、金光布袋戏之前,我本以为《秦时明月》是最好的国产动漫了,但是看过布袋戏之后,我的观点变了。我们的国产动漫,包括《秦时明月》、《不良人》、《超神学院》等等一批优秀的3D动漫,存在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时间太短,一集撑死了20分钟,根本看不过瘾,想表达的东西没有时间表达。而一集布袋戏60多分钟,之所以时间可以这么长,主要是因为直接拿摄像机拍摄木偶表演就行,然后后期再加上一些电脑特效,而动画片是一帧一帧的做的,虽然现在有动作捕捉技术,但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制作出60多分钟的动画片的。

        第三,编剧等制作人员的问题。这也是我最不甘心的问题。霹雳、金光布袋戏将中国古代文化很巧妙地融合了进来,比如说,每个重要角色都有诗号。霹雳里面素还真的诗号:“半神半圣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物半边天。”,倦收天的诗号:“江天一色无纤尘,鱼龙潜跃观道身。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金光里面,铁骕求衣的霸气诗号:“十冷寒风啸九方,披戎衣,八月吹霜;万里血足踏千浪,杀意起,百城尽殇。”(我最喜欢的诗号之一)。再比如说,计谋,兵法。尤其是金光布袋戏,里面智者与智者之间计谋的较量,局中局,计中计,环环相扣。要说诗词歌赋,阴阳五行,儒释道,这些东西的根都在我们这边,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了,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把这些经典文化融入到电影、电视剧、动漫里面呢,为什么台湾能够做到这些呢?我不是在吐槽,我只是不明白。纵观我们目前的古装动漫,基本上是靠炫目的动画效果吸引人,如果出去动画效果,还能剩下什么呢。迪士尼动画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价值观世界观,而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文化放进动漫里呢。之前期待已久的《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我的天哪。。。。。,不在此评价了。

        第四,我们对动漫的观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是想写出来,毕竟这是我的一些看法。虽然我们的国产动漫目前形势不错,但是我感觉大部分人仍然以为动漫只能是给小孩子看的。就拿我的例子来说吧,我平时除了看布袋戏外,我也看国产动漫。但是每次我看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大都以异样的眼光在看我,看得出来,他们在想,这么大了居然看动画片。美国、日本的动漫是老少皆宜,受众群体较广,但是咱们国内大部分的动漫仍然是小儿科的。我想,这个观念如果一直转变不过来的话,咱们的国产动漫应该还得走很长的一段路。

        就先写到这吧,这是我第一次在上写东西,也几乎是我第一次在网上写东西。逻辑上可能有些混乱,内容上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想法上也可能还不成熟,希望读者们,道友们能够见谅。如有其他想法或者意见,十分欢迎与在下交流。(顺便说一下,我其实很想用霹雳里面的“山龙隐秀”作为我的昵称的,本人超级喜欢这个角色,但是“雨润竹”对我来说意义更重大,哈哈。)

㈥ 为什么 霹雳布袋戏 公司电视木偶 任云踪要9800元这么贵想拥有之。

→_→有一万多的呢。。。。贵是自然。。。你知道一个偶头要花雕刻师多少时间和精力。。。况且。做偶头的木也要雕刻师父慢慢挑选的。。。还有偶衣和偶衣的饰品。以及头饰。。如果有和剧里一样眼睛会眨也得做这些机关。。。总之只要有爱。。你就会觉得值。。

㈦ 有没有朋友喜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木偶动画《神笔》

我喜欢!我一直以为这个动画片叫神笔马良呢。这个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5年制作的的木偶人动画片,当时获得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这是上美创作的一部表现劳动人民“惩恶扬善”意愿的神话木偶片 。我就记得当时马良开始画金山的时候,我都惊呆了!!!!!。满意我的回答吗?如果满意请采纳下

㈧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木偶片

1947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
1951年8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彩色电影木偶片试验小组,经过2年多反复试验,于1953年10月试制成功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中国第一部侦探片《红粉骷髅》,由上海新亚影片公司于一九二二年摄制
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

㈨ 木偶动画片是怎么制做出来的

木偶动画片在借鉴传统木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木偶角色形象表现故事情节的美术影片。影片所用木偶的各个活动部分装有关节。摄制时,首先按照剧情设计出木偶的连贯动作,再将每个动作分解为若干循序渐进的不同姿态,在拍摄现场由人操纵,依次扳动关节,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拍摄。对可以连续操纵动作的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则可用连续摄影的方法拍摄。木偶片是美术电影的一个片种,它是在借鉴木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富于立体感。影片中木偶一般采用木料、石膏、橡胶、塑料、海绵、钢铁和银丝关节器制成,以脚钉定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用瓷质、金属材料制成的木偶。拍摄时将一个动作依次分解成若干环节,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而还原为活动的形象。
1939年由万超尘编剧的中国第一部木偶片《上前线》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功。1947年11月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在东北电影制片厂诞生。1951年8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彩色电影木偶片试验小组,经过2年多反复试验,于1953年10月试制成功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从1953年至199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0~1956)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1995)共摄制木偶片136部。上海电视台摄制木偶片1部。进入21世纪依然有比较优秀的木偶动画,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僵尸新娘》 ,《小鸡快跑》,《酷狗宝贝》等等。

阅读全文

与上海布袋木偶电影公司策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楼兰传说电影主题曲的歌词 浏览:96
绿洲西瓜电影2017 浏览:275
一部动漫电影有小精灵 浏览:646
致命性游戏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921
玩游戏不是看电影 浏览:175
最新369绿巨人你看懂的电影 浏览:573
任达华谈古惑仔电影全集 浏览:736
爱看电影的朋友作文怎么写 浏览:422
电影北京的保洁员 浏览:620
venom电影全球上映时间 浏览:466
怎么拒绝异性朋友请你看电影 浏览:247
电影票怎么在快手买 浏览:670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英文 浏览:409
天眼与红毛鬼电影免费看全集 浏览:367
在电影院被人强占位置怎么办 浏览:833
三体电影西瓜视频在线观看 浏览:524
猫鼠游戏电影构图 浏览:945
微电影微尘 浏览:445
冰雪题材电影大全 浏览:480
二战经典电影攻克柏林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