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星巩俐的简历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济南市,新加坡籍华人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大使。
1987年因主演电影《红高粱》成名,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2年凭借电影《秋菊打官司》获得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该片亦获得金狮奖。
1993年主演电影《霸王别姬》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同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摄影机奖。1996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997年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成员。
2000年凭借电影《漂亮妈妈》获第2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同年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2年担任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3年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4年获戛纳电影节纪念大奖;同年上榜美国《首映》影史百大伟大表演。
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50位有突出贡献艺术家。2006年上榜美国《时代周刊》60年亚洲英雄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全球年度5位伟大演员。2007年凭借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10年获得了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勋章”司令勋位。2014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8年担任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主席。
(1)19年上海电影节主席扩展阅读
2015年,巩俐受美国《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邀请出任Met Ball(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联合主席,成为首位担任此职的华人。同年,巩俐上榜《VOGUE》“你必须知道的7位中国女演员”,并入选联合国“艺术的变革力量之影响人类文化16人”画展。2015年,巩俐入选联合国16位影响人类文化艺术家 。
2016年2月8日,巩俐与郭富城等主演的古装武侠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巩俐在片中饰演妖精白骨精。2018年4月13日,巩俐确认加盟好莱坞电影《花木兰》,饰演大反派;同年,受邀担任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
2019年5月,巩俐确定出演电影《中国女排》,并在片中饰演郎平 ;5月19日,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的第五届“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奖 ;12月7日,与娄烨导演合作的电影《兰心大剧院》上映,该片还入围了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Ⅱ 历届上海电影节获奖名单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无言的山丘》(中国台湾)
金爵奖最佳导演: 林权泽《悲歌一曲》(韩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简·德克莱尔 《达恩斯教授》(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吴贞孩 《悲歌一曲》(韩国)
评委会特别奖:《 笼民》(中国香港)
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5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奖最佳导演 :埃里克·克劳森《我童年的交响乐》(丹麦)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让·皮埃尔·马瑞勒 《自由列车》(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郭柯宇 《红樱桃》(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火屋》(阿根廷) 《美国女儿》(俄罗斯)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7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门德尔》(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菲尔·阿格兰德《丛林人》(英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米歇尔·比高利《旅伴》(意大利)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潘予《安居》(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安居》(中国) 《门德尔》(挪威)
第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9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小镇里的国界线》(土耳其)
银爵奖最佳影片:《幕后的演员》(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阿曼德·赞基《笑一笑,你会更动人》(埃及)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艾丽娅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野女》(奥地利)
金爵奖最佳技术:《仲夏夜之梦》(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悬情疯人院》(新西兰)
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1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丹尼尔·奥特沃尔 《下岗风波》(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彭玉《月圆今宵》(中国)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则思变》(波兰)
金爵奖最佳音乐: 《凤囚狂沙》(乌兹别克)
金爵奖最佳技术: 《夺标奇缘》(美国)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2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岩井俊二 《豆蔻年华》(日本)
金爵奖最佳导演: 大卫·凯撒 《鲻鱼》(澳大利亚)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科林·法瑞尔《哈特的战争》(美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陶红《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朱京中 《童僧》(韩国)
金爵奖最佳摄影: 孙明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 小林武史 《豆蔻年华》(日本)
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4年)
最佳影片:《代价》(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茉莉花开》 (中国)
最佳导演: 李在容 《丑闻 》(韩国)
最佳男演员: 安德鲁斯·威尔逊《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女演员: 顾美华 《美丽上海》 (中国)
最佳编剧: 艾撒·伊里 《兄弟》 (芬兰)
最佳摄影: 马瑞塔·豪福斯 派卡·欧提拉 《兄弟》 (芬兰)
彼德·莫克罗辛斯基 《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音乐: 李炳宇 《丑闻》 (韩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结伴同行》(日本)
最佳导演: 朱文 《云的南方(中国)
《我记忆中的女孩》(泰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茉莉花开》(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丑闻》(韩国)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5年)
最佳影片:《乡村写真馆 》 (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尔·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麦)
最佳男演员: 藤龙也 《乡村写真馆》 (日本)
最佳女演员 :赵薇 《情人结》 (中国)
最佳编剧 :黄欣 一凡《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摄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亲的小屋 》(新西兰)
最佳音乐: 邓右福 《变迁的年代》(越南/法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导演: 哈桑·叶塔潘 《有话未讲完》(伊朗)
最受欢迎影片:《绿草地》 (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装造型:《年轻的安徒生》(丹麦)
探索精神奖:《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张艺谋(中国)
成龙(中国)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钟》(德国)
评委会大奖:《天狗》(中国)
最佳导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男主角:奥力维耶·古尔梅《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女主角:埃尔斯·多特曼斯《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编剧奖:雨果·凡·莱尔《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摄影奖:《土地》(意大利)
最佳音乐奖:《河道女王》(新西兰)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奖:《活在惊恐中》(越南)
最佳导演奖: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光荣的愤怒》(中国)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光荣的愤怒》(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 《天狗》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 《理发师》(中国)
探索精神奖: 《黑衣女人的香气》 (法国)
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李安(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凯瑟琳·德纳芙(法国)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计划》 (德国 )
评委会大奖: 《逃往疯人院》(瑞典)
特别奖: 《云水谣》(中国)
最佳导演: 田壮壮《吴清源》(中国 )
最佳男演员: 胡安-约瑟-巴勒斯塔《疯狂的萨姆埃尔》(西班牙)
最佳女演员: 卡里娜-哈夫、戴格玛-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计划》(德国 )
最佳编剧: 谢米-扎林《艾维瓦,我的爱》 (以色列 )
最佳摄影: 王昱《吴清源》(中国 )
最佳音乐: 富田勋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 《浮生》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篮打水》 (孟加拉国 )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 《箱子》(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受关注男演员:赵文煊(《夜·明》)
最受关注女演员:赵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潜力奖:《夜·上海》
最具潜力新人奖:吴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奖:《革命到底》
最具视听效果奖:《剃头匠》
最具流行潜力电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传》
最受关注导演奖:田壮壮《吴清源》
特别奖:靖奎老人《剃头匠》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张曼玉 (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 谢晋(中国)
张瑞芳(中国)
Ⅲ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程
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
同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同意,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93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应邀出席了电影节,并对上海国际电影节按各项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实地考察,于1994年认可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当时定为每逢单年举办一届。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主会场设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电影院为分会场。来自世界各国1,100名来宾出席了这一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盛会。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担任,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弗·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香港导演徐克、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出任国际评委。在20部参赛片中评出了4项金爵奖和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奖。有20万观众观摩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参赛参展影片和评委个人影片回顾展。国际影片交易市场共有来自海内外16家制片商设展台。电影节还邀请了著名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德博拉·拉芬、桃井熏等参加电影节有关活动。共有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了采访报道。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电影节报名影片数量被刷新,比前一届增加48.4%,并首次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众星云集,阵容强大:凯瑟琳·德诺芙、西格尼·韦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亚姆·尼尔森夫妇、安迪.麦克道威尔、爱德华·诺顿、罗恩.希尔佛、真田广之、栗原小卷、靳羽西、谭盾、张东健、张国立、徐静蕾、陈豪、黎姿、成龙、周迅、林志玲、周笔畅以及《伯爵夫人》摄制组、冯小刚率领的《夜宴》摄制组等应邀汇聚上海国际电影节,红地毯上展示明星风采,群星璀璨,堪称世界一流。从此上海国际电影节红地毯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
享誉全球的世界顶级导演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导演冯小刚任副主席。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会9名评委中,3位曾获奥斯卡金像奖。凭借吕克·贝松在世界影坛的权威地位以及冯小刚在国内影坛的超强人气,加上其他国际评委的影响力,评委会阵容更加体现其权威性与国际性,被媒体称为“梦之队”。国际名导李安出席电影节,参加论坛演讲,并荣获本届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颁奖晚会上另一个特别奖项 ——杰出艺术成就奖则由法国国宝级影后凯瑟琳·德纳芙获得。
Ⅳ 戛纳影后中最厉害的是谁啊
影后张曼玉是一个天才的演员,她对于各种角色都能驾轻熟就,在早期更是出演过很多搞笑幽默的角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难忘影像。张曼玉也是迄今华语影坛获奖最多的电影演员,奖项涵盖十余个国际影展。她曾获过5次台湾金马奖,5次香港金像奖,一次柏林影展银熊奖,一个戛纳电影最佳女演员,至今都是亚洲唯一一个戛纳影后,获奖记录迄今没有人能与之持平。2004年5月23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不仅宣告了亚洲首位戛纳影后诞生,也是华语演员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戛纳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给予评价:“张曼玉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对于戛纳影后给她几乎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她的表现毫无疑问值得这个荣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巩俐在中国影坛可谓是独领风骚,被誉为中国影后、“第五代电影缪斯女神”,是国内影坛最成功的女神之一,她出演过许多著名的电影,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拿到过许多国际国内的大奖。她凭借《秋菊打官司》不仅荣膺中国“金鸡”、“百花”双料影后,还拿了威尼斯影后,她主演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分别获得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成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她是奥斯卡委员会委员,她担任过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她是首位担任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的华人。巩俐被誉为“戛纳的亲女儿”,今年戛纳电影节红毯是开场嘉宾,法国官方电视台给了她两分钟的镜头。
Ⅳ 宁静和巩俐谁的地位高
巩俐的影响力比宁静高一些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电影演员,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联合国粮农大使。
1990年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1993年先后参演电影《大辫子的诱惑》担任主角啊玲和电影《炮打双灯》饰演主角春枝。1996年主演了电影《赢家》以及电影《红河谷》,因在《红河谷》中塑造了可爱、顽劣又勇敢的藏族少女丹珠这一角色,获得了第20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宁静与来自美国的诺兰佐携手主演电影《兰陵王》。1995年主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宁静的成名作。1999年出演《黄河绝恋》,宁静饰演安琪,并获得金鸡奖。
Ⅵ 巩俐国籍
巩俐国籍是新加坡。
巩俐(Gong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新加坡籍女演员。
1987年,因主演电影《红高粱》而成名,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2年,凭借电影《秋菊打官司》获得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该片亦获得金狮奖。1993年,主演电影《霸王别姬》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1996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1997年,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的成员。
2000年,凭借电影《漂亮妈妈》获第2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同年,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2002年,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2003年,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2004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念大奖;同年,上榜美国《首映》影史百大伟大表演。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50位有突出贡献艺术家。2006年,上榜美国《时代周刊》60年亚洲英雄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全球年度5位伟大演员。2010年,获得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勋章”司令勋位。2014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2018年,担任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2020年主演电影《夺冠》。2021年,担任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审团主席。
Ⅶ 上海有没有知名的电影导演
上海知名的电影导演有两位,分别是徐峥和王家卫。
1、徐峥
徐峥,1972年4月18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编剧、监制。199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90年,执导剧情片《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4年,执导剧情片《重庆森林》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1997年,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得主。
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 。2019年5月15日,担任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的评委会主席。
Ⅷ 黄晓明第19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开幕式说的那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善':善爱,好的行为,珍爱,言行或理想。 '虽':虽然,即使,纵然。
'九':泛指多次或多数。 '未悔':不会懊丧,不后悔。
翻译: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表达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后来人们在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常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心志。
Ⅸ 关于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承办。虽然与同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相比,年轻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创办后的第二年即获得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类于国际A类电影节。每年6月,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都将如约而至,带给您一场盛大的电影视觉体验。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的电影为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带来了最初的繁华;上海,也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使上海这座城市实现了对中国的电影情结的一个夙愿。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功举办了9届,每年初夏的这一国际影坛盛世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影爱好者,也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界名流和时尚人士,使得电影节日趋国际化和时尚化。
上海素来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她包罗万物,宽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以其博大的情怀和包容的态度热诚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态的优秀电影佳作。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69部影片报名参加,有1210部影片得到了展映。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是每年惟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检阅。每年的这个时候,不仅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对于那些苦于找不到办法浏览整年度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电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电影盛会。现在,每年的六月,为期九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俨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Organized in 1993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y China Government broadcasting Movie Television Bureau and the Shanghai people's government sponsor, the Shanghai culture broadcast shade consider circumstances and the Shanghai culture broadcast film and television group undertook.Although with with compares for international A kind of film festival Cannes and the Berlin film festival, is much younger, also is much immaturer, but organized after in the success the second year namely to obtain the international movie procer association's authentication, is classif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A kind of film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