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北京电影节创办于2011年,迄今为止共举行了10届。2021年8月5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公告表示:“因近期国内多地再次出现疫情,为保障大家的健康与安全,原定于2021年8月14日至21日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延期举办。
之前的十届电影节,前两届只是单纯的电影交流,从第三届开始设立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
历届北京电影节获奖名单如下:
由于疫情的原因,第十届北京电影节也延期了,并且之后虽然顺利开幕闭幕,但是并没有评选获奖名单。这届电影节主要是以线上形式举行的,也算是十年一个圆满。
『贰』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阵容有哪些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一个月后开幕。电影节举办方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成员名单以及备受影迷关注的展映板块第一批片单。
此外,在“系列饕餮”单元,精彩刺激的《x战警》和《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也将跟观众见面。据悉,观众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购买预售票提前锁定关注电影。网络开票时间为4月1日,而线下销售时间则为4月4日。
『叁』 王家卫是什么梗
王家卫(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1],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1982年,编写个人首部电影剧本《彩云曲》,从而正式进入了电影圈[2]。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3]。1990年,执导剧情片《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4]、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5]。1994年,执导剧情片《重庆森林》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6]。1997年,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7],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8]。
2000年,执导剧情片《花样年华》,该片获得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9]。2004年,执导剧情片《2046》,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0]。2006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11],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华人评委会主席[12]。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13]、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4]、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15]。2019年5月15日,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评委会主席[16]。2020年,执导电视剧《繁花》[17]。
中文名
王家卫
外文名
Wong Kar-wai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上海
出生日期
1958年7月17日现在大众评论界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像文人常自轻贱。自己过了文艺清新的年纪,开始想赚钱了。或者做成点什么别人一百年就做过成的伟业,或者想给自己找回点乐子。
总之不再相信文艺会让生活美好,觉得自己没出息是因为自己不务正业。于是就开始嘲笑年轻的文艺青年。好像自己是上了岸他们还在水里,坏一点的,还踩上几脚。还有的人一开始就是投机利用的。于是批评王家卫的也有,瞧不起村上春树的也有……大多数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识时务才是人生的真理。
就是讲不觉得自己是文艺青年的大龄文艺青年,本就无聊,现在更是回到庸俗的无聊里去了。
但他们觉得能踩的这些作者,本就不是他们以为的文艺,是来渡他们的。他们从没看懂过,不然何必放弃?
这些大师哪轮得到蝇营狗苟的俗人踩一脚。他们做的一百年前都没人做。
我这样讲,你大概可以明白是什么水平了。
『肆』 王家卫获过哪些大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洩》,入选影展竞赛部份,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
『伍』 王家卫是什么星座,王家卫个人资料
王家卫(Karwai Wong),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擅长文艺电影。
中文名
王家卫
外文名
Karwai Wong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AB
身高
190cm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58年7月17日
职业
导演、监制、编剧
毕业院校
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经纪公司
泽东电影公司
代表作品
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一代宗师
主要成就
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两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第0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展开
祖籍
浙江舟山金塘
语言
吴语、普通话、粤语
家庭
妻子(陈以靳)、儿子
『陆』 王家卫是谁为什么要说用他的语气说话
网络一下,你就知道。用他语气说话是因为他有名了,大家都想去模仿他靠他近些
『柒』 王家卫是谁
王家卫(Karwai Wong 1958年7月17日--),生于上海。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导演,以慢工出细活著称,出道作品为电影《旺角卡门》,其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凭借着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1997年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2006年,王家卫又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2013年,王家卫获颁法兰西文学艺术司令勋章,并出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中文名王家卫外文名Karwai Wong国 籍中国香港民 族汉星 座巨蟹座血 型AB身 高1.90米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58年7月17日职 业导演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经纪公司泽东电影公司代表作品《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主要成就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祖 籍浙江 舟山 金塘
『捌』 王家卫和李安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艺术层面:
在华语影坛,尤其是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影坛,王家卫是罕见的“作者”。他拥有一贯的鲜明风格,他喋喋不休的男人的独白与游动不拘的运动镜头为每一个装逼侠津津乐道;他反复开掘的时间,记忆与漂泊的主题;他有高度的本土意识;墨镜王也确实乐于贩售自己的“大师”人设。
尤为重要的是,在华语影坛上出现的各种风格中,王家卫这种带有意识流色彩的现代主义风格是非常罕见的,(早期娄烨或许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也不无模仿王家卫之嫌)。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卫的地位就极为重要了。
文化层面:
无论是97前充斥香港银幕的“亡命漂泊”主题,97-07十年间的“迷茫不安”主题,还是07年以后的“怀旧到过去的屎都比现在的香”主题,都离不开王家卫的作品。
在《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中,人物的命运中都有那么一个不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尝试跨过或遗忘这道坎儿,每个人都失败了。迎接他们的或许是死亡,或许是永恒的纠结。回望97年以前香港民众对“97大限”的纠结,王家卫的阴郁正是一个时代的心声。
《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中的主人公则是明显的活在命运的捉弄之下。他们在背叛与被背叛之后,终于在委屈与负疚的复杂情绪下接受了命运。
《一代宗师》则是怀旧的代表。按说取名为一代宗师,讲的就应该是宗师成长的故事。到了王家卫这里,全然是宗师的中年危机。每个人都在缅怀昔日的荣耀,而香港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大师们在畸零命运后的最后归宿,从而成为一切怀念的聚合点。
每一个时代的香港都离不开他的表达,而他的表达又总是最独特。
国际影响:
1.墨镜王,吴宇森,李安算是真正走出国门的华语导演。当然墨镜王在美国的成绩远不如后面两位。
2.世纪之交,贾樟柯,侯孝贤和王家卫的作品,共同构成了西方精英建构中国形象的素材与依据。
3.总而言之,当西方的商业或精英需要一些东方面孔的时候,王家卫一定是华语影坛最能站出来的那几个人之一。但当西方不需要的时候,墨镜王并没有能力硬闯出一片天地。
『玖』 春光乍泄的获奖记录
《春光乍泄》获奖记录如下:
1、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王家卫(获奖)、金棕榈奖:春光乍泄(提名)。
2、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杜可风(获奖)、最佳男主角:张国荣(提名)。
3、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获奖)、最佳电影《春光乍泄》(提名)、
最佳导演:王家卫、最佳男主角:张国荣、最佳男配角:张震、最佳摄影:杜可风、最佳剪接:张叔平、黄铭林、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张叔平。
4、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推荐电影《春光乍泄》(获奖)
5、第3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获奖)、最佳摄影(杜可风)。
(9)第八届北京电影节王家卫扩展阅读:
《春光乍泄》是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梁朝伟、张震主演的剧情片,于1997年5月30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对前往南美游玩的同性恋人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两人因为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该片入围第五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王家卫凭借该片获得第五十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梁朝伟获得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是王家卫电影语言和镜头美学运用到极致的一个代表。影片以浓重的色彩,舒缓的情调调配出一副同性爱人在异域的一段感情。王家卫以细腻的导演手法将两位男主角于崩离边缘的心绪展现的淋漓尽致。该片令人感动的地方是王家卫对于人的情感的理解与宽容,能够走到世界的尽头,还是因为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拾』 王家卫率天坛奖评委在哪里亮相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3日在京举办评委见面会,评委会主席王家卫率领美国电影导演乔纳森•莫斯托、中国男演员段奕宏、波兰作曲家、制作人詹恩•凯兹梅利克、罗马尼亚电影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瑞典电影导演、编剧鲁本•奥斯特伦德以及中国女演员舒淇亮相。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面向全球征集2017年1月1日以后出品的优秀影片,共收到来自六大洲、71个国家和地区的659部影片报名参评。经5轮筛选后,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5部影片入围“天坛奖”,包括《红海行动》、《十八洞村》两部中国影片,以及印度影片《黑暗之风》、英国影片《旅程尽头》、南非影片《克洛多娃》、伊朗影片《灼热之夏》、芬兰、德国合拍影片《希望的另一面》、捷克影片《赤足》等13部境外影片。
发布会上,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表示北京电影节的举办意义重大,他非常期待接下来七天能够看到天坛奖入围的15部优秀影片,以及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评委会成员进行交流。谈及最佳影片的评选标准,王家卫表示,不论是大片还是小成本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故事,其次是要有创意,更要用电影语言讲故事。
今年,王家卫导演的四部经典影片将于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展映,包括经典佳作《春光乍泄》、《堕落天使》、《重庆森林》和《爱神-手》。谈到这部首次登上内地银幕的《爱神-手》,王家卫回忆了十四年前拍摄这部电影的契机,他表示北影节可以放映这个版本让他非常开心,希望借此片向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致敬。
据悉,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于4月15日—22日举办,本届“天坛奖”共设置了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等在内的十大奖项,所有奖项将在第八届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