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影戏观如何影响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

影戏观如何影响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8 15:25:10

❶ 简要回答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影戏”概念指的是什么对中国电影文学有何影响

中国人最早看到的电影是由外国人带来放映的。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中推出了一种新鲜玩意儿,人们管他叫“西洋影戏”。这个是关于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记录,它仅发生在电影发明的半年以后。这次放映据说主要是法国影片,第二年夏天,1897年7月,又有美国人到上海放映电影。这时的地点、场次和片目内容都比一年前要多了。这些美国片商的影片,大多是原来爱迪生为其“电影试镜”所拍摄的影片。1899年,西班牙人雷玛斯首先将一些有简单情节的故事短片拿到中国来放映。后来他成了在中国的第一个经营电影院的商人,于1909年在上海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虹口大戏院。 电影刚刚开始在中国放映的时候,人们把这种新鲜的玩意儿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美国影戏”等吗后来逐渐简化成“影戏”成了中国人早年对电影的通用名称。
在中国早年放映的这些影片中大多是很短的片断,主要有三种内容: 记录式:《娥皇游巴黎》、《马德里街景》、《火车进站》等。 特技片:用毯子变女人等。 滑稽片:两自行车相撞,致使无数自行车撞作一团,一人睡觉被虫咬所扰之窘状的等。

❷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戏曲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中国戏曲影片反映了时代,贴近群众,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②中国戏曲影片实现了文化创新,它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制作精良,运用了高科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了国外著名导演的先进理念;
③中国戏曲影片是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强化了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影片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综合国力和对实现中国梦的期盼,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❸ 戏曲片的发展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后,任庆泰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又拍摄了《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均为京剧短片。
1920年代,梅兰芳大师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剧《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兰从军》《西施》“羽舞”、《霸王别姬》“剑舞”、《上元夫人》“拂尘舞”等和昆曲《春香闹学》等等。到了1930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电影后的拍摄的戏曲电影就是有声的了。主要有京剧《四郎探母》《周瑜归天》《霸王别姬》《林冲夜奔》《斩经堂》《三娘教子》,费穆导演的京剧电影《古中国之歌》包括有《水淹七军》《朱仙镇》和《王宝钏》等戏,比较著名的还有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电影《生死恨》。
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生死恨》是京剧舞台电影。 1949年后,拍了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等大师的舞台艺术片,但立意是很明确的,就是趁他们尚在世,留下珍贵的声像资料,严格地说,那只能算资料片,并非独立的“电影”。突破舞台限制,真假景结合、运用特技、并在社会上发生了广泛影响的是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这部电影使黄梅戏这个地方剧种唱响全国、流传港台,人人识得严凤英。严凤英朴素而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像一阵山野清新的风,吹皱一池春水,戏曲电影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问世,那也是戏曲片:由越剧大腕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时风靡全国。该片被周总理带到日内瓦,替新中国作了最为出色的形象宣传。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南昆《十五贯》被拍成电影,受到毛泽东激赏。豫剧《花木兰》、评剧《刘巧儿》等地方剧种的电影也相继问世,每一部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许多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戏拍成电影,被全国人民接受和喜爱,正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的艺术政策以及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的结果。
戏曲电影的另一个高峰是越剧电影《红楼梦》。以三个多小时的容量拍一部巨著,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幸的是,该剧编剧徐进功力深厚,紧扣宝黛这条爱情主线,唱词典雅清新,颇能传神。导演将真假景衔接得几乎天衣无缝(该剧的外景大都在豫园拍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表演更是上乘,王文娟的林黛玉,人称活黛玉,直到今天,所有艺术形式塑造的林黛玉,没有谁能够超越她的角色。 随着文革的开开始,京剧样板戏独占中国文艺舞台。
1969~1972年间,为了“看戏难”问题,普及样板戏,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由谢铁骊等执导,将它们先后拍成舞台电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还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并被录制成各类唱片发售。因为样板戏被神化,拍摄电影、录制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戏曲,都严格要求不能走样。 新世纪,著名导演张元拍摄了戏曲片《江姐》,《大宅门》的导演郭宝昌拍摄了戏曲片《春闺梦》。今天,戏曲片已经从电影胶片,走向电视、走向网络视频。戏曲片不单单是戏曲电影了,新科技的诞生,特别是不同影像记录模式的诞生网络视频的传播,使得戏曲片获得了新的传播空间和记录形式。
今天,戏曲片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发挥着新的魅力。

❹ 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对电影的拍摄有什么影响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12年,中国电影[1] 年产量高达745余部。2013年全年总票房217.69亿元人民币,全国共有银幕18195块。[2]
中文名
中国电影
外文名
Chinese film(or movie)
诞 生
1905年
诞生标志
定军山
年产量
745部(2012年)
年总票房
217.69亿(2013年)
别 称
华语电影
银幕数
18195块

❺ 什么是戏剧电影它的影响及成就!

戏剧电影指以戏曲或地方戏已有的剧目为题材以原剧种形式拍摄的电影。
戏剧电影自建国以来拍过400多部,其中京剧最多。对戏曲的保存、推广普及和地方戏夸区域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楼主手机,字数限制多,答不全。

❻ 影戏观的名词解释即什么是影戏观

“影戏观”:19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影戏”反映了当时电影创作的特点和电影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早期电影和戏剧的直接关系和深厚渊源。中国的第一代导演如郑正秋、张石川的影片创作,很多都是取材于以往成功的文明戏,演员也有很多就是戏剧演员出身,所以,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早期的“影戏”理论不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和复制功能,而强调教化功能,注重对情节和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成功的标准,常常在善恶冲突和撞击中展开故事情节,大多以正义的胜利告终。

阅读全文

与影戏观如何影响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电影越狱纹身图片 浏览:452
韩国电影爱人1080p迅雷下载 浏览:120
拒飞机长是哪个电影 浏览:892
电影手机被窝影院 浏览:419
韩国电影顶层公寓完整版 浏览:986
没有广告电影网站 浏览:274
霸王花系列电影粤语2 浏览:886
微电影动画电影橡皮擦 浏览:890
叉烧包电影免费看全集 浏览:749
盘点过去上海的电影院 浏览:256
印度最新感人爱情电影 浏览:127
大赢家电影版迅雷 浏览:903
漫威电影漫画图片 浏览:425
乌鸦电影迅雷2012 浏览:807
电影票房涨的话股票会不会跟着涨 浏览:901
五杀电影如何判刑 浏览:118
和男生看电影应该怎么表现 浏览:921
终极台风电影免费西瓜 浏览:298
剪辑的电影素材哪里找 浏览:247
法国拍的一部特种部队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