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世界上第一部空难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空难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22 17:58:57

『壹』 飞机失事的电影有哪些

1、插翅难飞

《插翅难飞》是Robert Butler执导,雷·利奥塔和罗伦·荷莉等主演的动作惊悚片。

该片讲述了空中小姐哈洛兰当飞机在3万6千尺 的高空中被歹徒劫持时,她成功地战胜了两个穷凶 极恶的劫机犯,而且在地面指挥塔的引导下,将飞机安全降落在机场的故事。

『贰』 影片《紧急迫降》的介绍与观后感

《紧急迫降》观后感言由于地理长期作业的要求,我选了这部由张建亚导演的《紧急迫降》作观 后感言。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架大型客机的起落架收不回来了,导致飞机必须 紧急迫降来化解这次危机。电影中的主人公是机长李嘉棠和女主角邱叶华,飞 机升空后,机长李嘉棠发现起落架信号灯指示不正常,飞机起落架收不回 来,如不及时排除险情,就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悲剧。最后,他们冒着极 大的生命危险,客机朝着机场缓缓下降,机场周围警灯闪烁,消防车一路 跟进,跑道上紧急喷洒泡沫,各种抢险,救护车辆紧急待命;市长和机场 指挥中心总指挥在机场跑道上等待、接应,终于在飞机着地时成功安稳降 落,整架飞机上的乘客全部获救了。 因为我国所拍摄的灾难片实在是为数不多,好的更是少之又,而这部 影片虽然跟好莱坞大片的质量相差甚远,但它却是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空难 片,所以这是我这次之所以选这部影片的理由。 我在还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的确抱有狐疑:能成吗?后来在历经两 个小时的观赏过后,有一种意外感,虽然与好莱坞的同类制作有很大差距, 但是,影片在处理整体的感觉上是成功的,至少在我看来十分完整,内容 也还算精彩。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其实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灾害的威力也是 不可小觑的,例如空难,是由于飞机在飞行中发生故障、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 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灾难。但是在如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自然灾害的空难占的 比例相当的高!我在网上找了一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世界性的空难的资料: 2009 年 5 月 20 日,印度尼西亚军方一架载有 100 多名空军官兵和家属以及机 组人员的大力神 C—130 运输机在东爪哇省玛克丹坠毁,造成至少 96 人死 亡、15 人受伤。 6 月 1 日,法国航空公司一架载有 216 名乘客和 12 名机组人员的空客 A330 客机 从巴 西里 约热内 卢机场 起飞三 个半小 时后在 大西洋 海域上 空失 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6 月 30 日,也门航空公司一架空客 A310 客机在科摩罗群岛附近坠入 印度洋,机上 153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除 1 名 13 岁法国少女获救外,其他 人全部遇难。 如此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了我们一个个深刻的教训,如今随 着科技和文明的逐步进步,人类的生活也更加的奢华和享受。但是,一起 起的空难事件以及众多自然灾害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有脾气的,它不会 一昧的纵容我们,如果我们再不引起重视的话,即使世界末日不会再 2012 降临,但也不会太晚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从生活中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一 系小事开始,珍惜地球,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七(6)班 陈超

紧急迫降》观后感

机场内,各种客机正在缓速穿梭移动;降落,起飞,频繁有序。

一架B-2174大型客机FU569号航班载有137名中外旅客飞向北京,穿越一片胭红的晚霞。FU569客机在晚霞中飞行,地下是美丽的城市。体贴,理解乘客的乘务长邱叶华和其她乘务员们正在和蔼可亲的为中外旅客热情,周到的服务着。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起落架信号灯显示不正常,请求返航!机长李嘉裳正向地面搭台飞行部指挥室及时报告。

起落架不正常,意味着客机无法着落!

乘客们一下子哄乱了起来,七嘴八舌:“我有急事去北京。”“退票回家。”“我要投诉。”“把机长叫来。”“消费者不能发声音吗?”乘务员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请求安静,镇定。

137名中外旅客在机长的指示下,乘务员的安排下,秩序井然的快速向后舱移动,使客机重心后移,以便紧急迫降万无一失。。。。。

旅客的生命高于一切!为使FU569航班安全迫降,天上地下紧密配合,客机的剧烈震动,机场的警报声大作B-2174客机在惊魂摄魄中完全迫降成功。。。。。。原来夫妻间略不和谐的机长李嘉裳和乘务长邱叶华相亲相爱地拥抱着等待父母返回的女儿,飞行部总指挥刘远看在眼里,欢乐地笑了起来。。。。。。

在影片中,从发现飞机出现故障开始,不仅灾难一直没有来临,甚至连危机也没有加深,准确的说,灾难的主题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流产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救助的过程,我们目睹的是上下同心,四方协力的患难与共的场景。影片展示的救助过程,是一个表现集体智慧、集体团结的过程,毫不奇怪,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关于勇气,牺牲,关于生死考验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信任,信心,团结,理解的故事,是一个依靠集体力量,依靠团结精神度过危机的故事。

影片提供的是一种中国的灾难片类型,它不强调灾难而强调救助,不表现灾难奇观而表现救助精神,不突出个体英雄而突出集体智慧,它不展示个性冲突而展示人际沟通。因此,影片表述的是它所产生的时代性权威意识,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和患难,只要我们有核心,有秩序,甘苦与共,那么所有得危机和患难都不过是一场虚惊,影片的惊心动魄成为了主旋律叙事的一个生动画面,也告诉自己以后要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己。

金秋的现代化大都市,显得格外富有生命活力。 机场内,各种客机正在缓速穿梭移动:降落、腾飞……频繁有序。 一架B—2174大型客机FU569号航班载有137名中外旅客飞向北京,穿越一片胭红的晚霞。宽敞的客舱里活跃又和谐。一对从来没有乘过飞机的白发夫妇兴奋他说,“活了一辈子,真的上天了!”;携带着装满现金的拷克箱的北方乡镇企业厂长魏朝成踏实地靠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的妈妈亲吻青宝贝儿子;穿着考究的商人孟凡经常乘座飞机,不时地向乘务员舒骏要水、要报纸;戴着老花镜的老者看着手中的线装书;美国朋友麦杰里正和安吉拉轻声交谈;有的好奇地望着窗外;有的看电视或者听音乐…… FU569客机在晚霞中飞行,底下是华灯初上的美丽城市。体贴、理解乘客的乘务员丘叶华和其他乘务员们正和蔼可亲地为中外旅客热情、周到地服务着。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起落架信号灯指示不正常,请求返航!机长李嘉棠向地面塔台飞行部指挥室及时报告。 起落架不正常,意味着客机无法着落! 乘客们一下子哄乱了起来,七嘴八舌:“我有急事去北京。”“退票回家!”“我要投诉!”“把机长叫来!”“消费者不能发声音吗?”乘务员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请求安静,镇静。 前起落架出现故障,面临机毁人亡的危险……怎么办?! “立刻报告总局调度室!” “通知蓝天航空,通知机场。” “报告市政府值班室……” 蓝天航空飞行部总指挥刘远要机长作穿云和后起落架顿地并甩飞的动作,试图将前起落架甩下。但是,无济于事! 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塔台指挥部十分关注客机上的中外旅客,营救措施…… 59辆消防车,20辆救护车,4辆照明车,25辆工程车以及70辆其他车辆都集结机场跑道待命,350名武警官兵急速奔向机场等候命令…… 137名中外旅客在机长的指示下,乘务员的安排下,秩序井然地快速向后舱转移,使客机重心后移,以便紧急迫降万无一失…… 但是,迫降不是小事。也许机头落地,由于份量太重致使底部凹陷,擦出火星……也许飞机失去控制,冲出跑道,撞出候机场……也许机翼被撕裂,旅客和货物被甩进天空……也许人与货被吸进尾部发动机……也许会随时发生爆炸……机毁人亡的不可知因素实在太多太多。 市委市府的领导,蓝天航空的总裁、机场的老总、空管的局长们无不忧心如焚! 客机已朝机场降来。然而紧急之中又添乱——一辆新闻采访车被撞翻在跑道中央。这不仅有碍客机迫降,而且会造成冲撞引发爆炸一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市长率领机场的消防、武警官兵用力将采访车推出跑道。 旅客的生命高于一切!!为使FU569航班安全迫降,天上地下紧密配合:塔台沉着稳妥指挥;跑道喷洒高倍数泡沫(减少摩擦,以免起火),抢险、抢救一应俱全;机长紧握操纵杆,脚蹬舵板,把机头调整到起跑中心线;中外旅客在乘务长的统一指挥下,紧扣安全带,在各自的座位上齐声喊叫:“低下头,弯下腰,全身紧张用力!”客机的剧烈震荡,机场的警报声大作—B-2174客机在惊魂摄魄中完全迫降成功…… 客机的紧急滑梯自动充气弹出,中外旅客迅速滑下,市长和机场指挥中心总指挥雍文涛在滑梯边接应每位旅客,安慰地表示歉意:“让您受惊了,真对不起……” 原来夫妻间略不和谐的机长李嘉棠和乘务员丘叶华相亲相爱地拥抱着等待父母返回的女儿。飞行部总指挥刘远看在眼里,欢快地笑了起来…… 六小时之后,机场恢复开放。一架又一架客机,又缓缓降落,又速速腾飞…… 在《紧急迫降》中,从发现飞机出现故障开始,不仅灾难一直没有来临,甚至连危机也没有加深,准确地说,灾难的主题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流产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救助的故事。在救助故事中,我们目睹的是上下同心、四方协力的患难与共的场景。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军到企业、百姓都无一遗漏地出现在影片救难过程中,从民航总局、市委领导到航空公司、消防部门都直接在影片的叙事中亮相,而尤勇所扮演的刘远无非是这种集体智慧的代表。几乎所有的救助者都是一种无个体性的功能性符号,用葛兰西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一种共享相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人"的代表,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差异,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参与者构成了共性化的群像,从而也构成了万众一心的社会理想的象征。而飞机上的几乎所有人都成为了被救者,都失去了行为的主动性,只是等待救助或者等待救助的命令。 因而,在《紧急迫降》所提供的救助故事中,没有一般灾难片类型中不可缺少的个体化的行为英雄,飞机上担任机长的李嘉棠所作的仅仅只是按照地面指挥而采取的正常行为,他无非只是完成了一个合格飞行员应该完成的事情,而在地面担任指挥的刘远所作的也只是按照常规所应该作的所有事情,他们都没有表现出作为英雄所独有的巨大的智慧、勇气或者个人意识、胆魄。影片展示的救助过程,是一个表现集体智慧、集体团结的过程,个人仅仅是"集体"指令的模范接受者和操作人,以至于机长的"英雄性"最后只能通过妻子的广播来得以传达。读后感显然,这是用集体气力、用团结来解决危机的主流文化模式的一种自觉阐释,在这一阐释系统中,基本上没有为好莱坞似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留下空间,甚至也没有为中国电影传统中那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留下空间。毫不希奇,从《紧急迫降》中,我们主要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关于勇气、关于牺牲、关于生死考验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信任、信心、团结、理解的故事,正如在我们当前所有的主旋律叙事中一样,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崇拜的故事,是一个找不到牺牲者和受难人的故事,是一个没有人性冲突和人格较量的故事,是一个依靠集体气力、依靠团结精神度过危机的故事,应该说,几乎所有我们主流文化对于现实和现实危机的理解都通过这个"紧急迫降"的事件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因此,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一部自救的救助故事而是一部被救的救助故事,我们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的不是一种英雄主义的崇高感而是一种被人救助的庆幸感,从而影片完成着它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我们面对危机但是我们能够度过危机,如同"抗洪抢险"一样,这部影片也是一个党政军民众志成城的大叙事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认为,《紧急迫降》提供的是一种中国的灾难片类型:它不强调灾难而强调救助,它不表现灾难奇观而表现救助精神,它不突出个体英雄而突出集体智慧,它不展示人性冲突而展示人际沟通,它不提供宣泄的快感而提供安全的抚慰感。因此,《紧急迫降》表述的是它所产生的时代的权威意识: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和患难,只要我们有核心,有秩序,甘苦与共,那么所有的危机和患难都不过是一场虚惊。《紧急迫降》的惊心动魄成为了主旋律宏大叙事的一个生动音符。

《紧急迫降》 编剧:郝 建 导演:涨建亚 主演:邵兵、尤勇、涂帆、池华琼、张康尔、魏宗万等故事梗概: 金秋的现代化大都市,显得格外富有生命活力。机场内,各种客机正在缓速穿梭移动:降落、起飞……频繁有序。一架B—2174大型客机FU569号航班载有137名中外旅客飞向北京,穿越一片胭红的晚霞。宽敞的客舱里活跃又和谐。一对从来没有乘过飞机的白发夫妇兴奋他说,“活了一辈子,真的上天了!”;携带着装满现金的拷克箱的北方乡镇企业厂长魏朝成踏实地靠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的妈妈亲吻青宝贝儿子;穿着考究的商人孟凡经常乘座飞机,不时地向乘务员舒骏要水、要报纸;戴着老花镜的老者看着手中的线装书;美国朋友麦杰里正和安吉拉轻声交谈;有的好奇地望着窗外;有的看电视或者听音乐……FU569客机在晚霞中飞行,底下是华灯初上的美丽城市。体贴、理解乘客的乘务员丘叶华和其他乘务员们正和蔼可亲地为中外旅客热情、周到地服务着。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起落架信号灯指示不正常,请求返航!机长李嘉棠向地面塔台飞行部指挥室及时报告。起落架不正常,意味着客机无法着落!乘客们一下子哄乱了起来,七嘴八舌:“我有急事去北京。”“退票回家!”“我要投诉!”“把机长叫来!”“消费者不能发声音吗?”乘务员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请求安静,镇定。前起落架出现故障,面临机毁人亡的危险……怎么办?!“立刻报告总局调度室!”“通知蓝天航空,通知机场。”“报告市政府值班室……”蓝天航空飞行部总指挥刘远要机长作穿云和后起落架顿地并甩飞的动作,试图将前起落架甩下。但是,无济于事!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塔台指挥部十分关注客机上的中外旅客,营救措施……59辆消防车,20辆救护车,4辆照明车,25辆工程车以及70辆其他车辆都集结机场跑道待命,350名武警官兵急速奔向机场等候命令……137名中外旅客在机长的指示下,乘务员的安排下,秩序井然地快速向后舱转移,使客机重心后移,以便紧急迫降万无一失……但是,迫降不是小事。也许机头落地,由于份量太重致使底部凹陷,擦出火星……也许飞机失去控制,冲出跑道,撞出候机场……也许机翼被撕裂,旅客和货物被甩入天空……也许人与货被吸入尾部发动机……也许会随时发生爆炸……机毁人亡的不可知因素实在太多太多。市委市府的领导,蓝天航空的总裁、机场的老总、空管的局长们无不忧心如焚!客机已朝机场降来。然而紧急之中又添乱——一辆新闻采访车被撞翻在跑道中央。这不仅有碍客机迫降,而且会造成冲撞引发爆炸一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市长率领机场的消防、武警官兵用力将采访车推出跑道。旅客的生命高于一切!!为使FU569航班安全迫降,天上地下紧密配合:塔台沉着稳妥指挥;跑道喷洒高倍数泡沫(减少摩擦,以免起火),抢险、抢救一应俱全;机长紧握操纵杆,脚蹬舵板,把机头调整到起跑中心线;中外旅客在乘务长的统一指挥下,紧扣安全带,在各自的座位上齐声喊叫:“低下头,弯下腰,全身紧张用力!”客机的剧烈震荡,机场的警报声大作—B-2174客机在惊魂摄魄中完全迫降成功……客机的紧急滑梯自动充气弹出,中外旅客迅速滑下,市长和机场指挥中心总指挥雍文涛在滑梯边接应每位旅客,安慰地表示歉意:“让您受惊了,真对不起……”原来夫妻间略不和谐的机长李嘉棠和乘务员丘叶华相亲相爱地拥抱着等待父母返回的女儿。飞行部总指挥刘远看在眼里,欢快地笑了起来……六小时之后,机场恢复开放。一架又一架客机,又缓缓降落,又速速起飞……

『叁』 关于空难的电影或者纪录片有哪些

近年来空难的题材越来越多,被搬上了大荧幕,紧张危险的时刻,扣人心弦的情节,死亡时的那一份无助及活下来的那一刻生活的美好。


近年来关于马航事件的影响,空难片逐渐被大家说熟知,在看的同时,也为那些逝去的亲人送上浓浓的祝福,希望他们天堂安好。也在同时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毕竟是天灾人祸,不能人为控制,让自己的心里对自然也抱有一份谨慎的态度,对自己的生命珍惜和负责。而下面的几部电影就是空难的电影,大家可以看一下呢。

给大家介绍了几部电影,这些电影有危急时刻的孤独无助,和对亲人的那一份眷恋,对未来的生活的那一份期待,在自己死亡的那一刻看开了很多东西,影片的情也引得观众默默流泪,在灾难下人是渺小的,而在自己活下来的那一刻是美好的,活着,真好。


『肆』 一部空难电影,求片名

九霄惊魂

『伍』 2002年7月1日,德国上空发生一起离奇空难——两架飞机在万米高空相撞,导致机毁人亡

拍成的电影名为《空难余波》。

《空难余波》是由 ,哈维尔·古隆担任编剧,阿诺德·施瓦辛格,斯科特·麦克奈利和玛姬·格蕾斯等主演的美国惊悚电影,该片于2017年04月07日在美国上映,施瓦辛格曾在《玛姬》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因此观众也期待着他这次能有更大的突破。

《空难余波》内容特点介绍:

由编剧哈维尔·古隆执笔,阿诺德·施瓦辛格担任主角的复仇主题电影《空难余波》今日发布首支预告片。预告中,施瓦辛格所饰演的角色在机场满心欢喜等待妻女归来,却最终等来飞机失事的不幸消息。虽然一名航空管制人员承认了自己的工作失职并被警局保护性监禁,但这些仍不能阻止施瓦辛格的复仇行为。电影剧情中的空难事件的原型为发生在2002年的乌柏林根空难。

之前有报道指出,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复仇电影,影片将着重刻画细腻精妙的人物情绪。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空难余波

『陆』 一部十年前的美国空难电影

原 名: Starflight: The Plane That Couldn't Land
译 名: 战栗巡航:越空航班
导 演: ( 杰瑞·詹姆森 Jerry Jameson )
主 演: (李·梅杰斯 Lee Majors) ( Hal Linden) (劳伦·赫顿 Lauren Hutton) (雷·米兰 Ray Milland) ( Gail Strickland) ( George DiCenzo)
上 映: 1983年02月27日
地 区: 美国
颜 色: 彩色
声 音: 单声道(Mono)
时 长: 105 min
类 型: 剧情 爱情 科幻 惊怵
剧 情:
一架新型超高速客机开始了它的首航之旅。
很不幸,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飞机居然飞出了大气层。
机舱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如果贸然返航,没有安装隔热瓦的机身必定会在与大气的摩擦燃烧中解体……
美国NASA该如何拯救机组成员……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506609.html?tp=0_00

『柒』 关于飞机空难的电影

3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30分,一架属于俄罗斯弗努科夫航空公司的图-154客机从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起飞,半小时后被两名持刀歹徒劫持。这架飞机原定是飞往莫斯科。机上共有162人,其中大部分是土耳其人。直到3月16日中午12时40分,沙特特种部队在麦地那机场对劫机者采取突袭行动,人质全部获救,劫机事件结束。像这样的惊险曲折的故事,其实在好莱坞的影片中早有描述,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30年历史的好莱坞空难影片。

空难电影始祖———《国际机场》

追本溯源,改编自阿瑟希利原著畅销小说的《国际机场》(Airport,1970),是一切空难电影的始祖。本片采用《大饭店》建立的“全明星电影”结构模式,借着一宗空难事件将飞机上的组员、乘客以及机场上的安全人员牵引在一起,共同为一宗可能发生的飞机撞毁灾难而努力,从而制造出令人捏一把冷汗的紧张气氛和人们面对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人性众生相。

由于此片面世于70年代初期,当时的电影特技还未进入电脑化,所以影片采取传统的戏剧手法来铺陈故事,着重众多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味。导演乔治薛顿与享利哈塞威的表现虽然只是四平八稳,但是本片的灾难题材在当年的好莱坞却是创新之举,因而获得最佳影片等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公映时更创下45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年度最卖座电影亚军。

七十年代续集拍不停

由于《国际机场》的叫好叫座,因此掀起了70年代的灾难片热潮,海难(《海神号》、《大白鲨》)、火灾(《火烧摩天楼》)、地震(《大地震》)等影片陆续出现。始作俑者当然不甘后人,于是出品《国际机场》的环球公司在4年后推出了续集《国际机场1975》(Airport1975)。本片除了上集的救难英雄乔治肯尼迪继续演出之外,其余的幕前幕后都换上了新组合。不过由杰克史密特导演的这部续集剧情比较松散,机上乘客的角色设计和演员选角亦不算成功,整体成绩比不上第一集,公映时票房也下降至2500万美元,但它的制片费只有300万美元而已,因此仍然是一项划得来的投资。

三年后推出的第三集《航爆死亡角》(Airport’77),在故事取向上改走一个新路线———空难不再源于意外,而是因为歹徒劫机;飞机没有平安降落机场,而是沉到海底,灾难的解决是让机上乘客在停止呼吸之前浮上水面。由杰瑞詹姆森导演的这一集空难片娱乐性不俗,而且在故事和视觉设计上都比较有看头,“劫机+空难+海滩”的设计完全符合了续集电影“越拍越大”的制作模式,所以此片虽已第三度出击,仍然有2600万美元的不错票房。

第四集的《惊爆九重天》(TheConcorde-Airport’79)换上协和式客机当主角。此片另一创新之处是加入国际化的元素来扩大影片的视野,在故事方面描写飞机后美国华盛顿飞到法国巴黎途中被人刻意攻击破坏,在演员上则加入不少欧洲明星与美国明星合演,藉以增加这个系列电影在欧洲市场上的吸引力。

八十年代戏谑版满天飞

由于灾难片在70年代的制作过于泛滥,使观众开始感到倒胃口,再加上《星际大战》在电影市场上石破天惊的表现,制作主流转向了以特技为主的科幻电影。因此,《国际机场》系列电影便在第四集推出后告一段落,而催生了另一种新的类型电影———以戏谑卖座电影为主要内容的无厘头喜剧。第一部先锋之作《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ort1980),便是以《国际机场》系列为主要的搞笑对象。

本片描述一架从洛杉矶飞往芝加哥的巨无霸飞机上,坐着各式各样有奇怪毛病的乘客。在晚餐时,选择吃鱼的人全部倒了下来,包括正副机长和飞机工程师。乘客中唯一有飞行经验的人是在六年前飞过战斗机的泰德,加上吓得半死的空中小姐当副手,一场空难随时都会发生。

三名没有什么导演经验的年轻人杰瑞祖克、大卫祖克和吉姆亚伯拉罕,抱着好玩的心态拍摄了这部讽刺空难电影的《空前绝后满天飞》,竟因风格创新和笑料丰富而大受欢迎,以8000万美元的票房高踞当年卖座电影的第四位,成绩远胜被它嘲弄的《国际机场》系列。

至于出品本片的派拉蒙公司当然会打铁趁热推出续集,可惜这部由肯分克尔曼编导并率领一群过气明星主演的《瞒天过海飞飞飞》(Airplanell:theseguel,1982),却显然是一部为了抢钱而拍的狗尾续貂之作。但全片令人在观赏时味同嚼蜡。

九十年代重现真实事件

除了这两个系列性的空难电影之外,也有一些根据真正空难事件拍摄的影片留下一些值得讨论的作品。

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名乘客的乌拉圭客机在南美安第斯山坠毁,幸存的16名乘客为了活下去,被迫分食死人的尸体。墨西哥的电影公司在这个空难事件曝光之后,马上买下克莱布莱尔的报道,并用低成本的抢拍方式完成了这部空难电影。但编导雷尼卡登勒二世把煽情的焦点放在恐怖呕心的吃人镜头上,以至这部名为《求生》的影片在1977年于美国上映时劣评如潮,很多人指责此片利用一宗人类大悲剧来剥削观众的感情。

十多年后,这一件空难才终于被好莱坞正视,以认真的制作和严肃的态度在银幕上重现这宗空难惨剧的始末,这就是法兰克马歇尔导演,伊森霍克等年轻演员主演的《我们要活着回去》(Alive1993)。影片拍出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下挣扎求生存的潜力,以及年轻人之间的互爱互助精神,是一部具有正面意义的灾难片,娱乐效果也不错。

此外,最近几年在国内上映由寇特罗素主演的《747绝地悍将》(ExecutiveDecision,1995),将恐怖分子劫机,霹雳小组潜入客机内互相对抗的空中冒险动作片模式发挥至最高峰,以及由雷李欧塔主演,用较低成本摄制但却利用劫机者的变态心理制造紧张对峙气氛的《危机任务》(Turbulence,1996),都是娱乐性不俗的空难电影。(摘自:广州日报)

『捌』 求 一部电影,大概内容是一架飞机坠毁在雪山上,幸存者吃死人的肉。

<求生>
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名乘客的乌拉圭客机在南美安第斯山坠毁.幸存的16名乘客为了活下去.被迫分食死人的尸体.墨西哥的电影公司在这个空难事件曝光之后.马上买下克莱布莱尔的报道.并用低成本的抢拍方式完成了这部空难电影.但编导雷尼卡登勒二世把煽情的焦点放在恐怖呕心的吃人镜头上.以至这部名为<求生>的影片在1977年于美国上映时劣评如潮.很多人指责此片利用一宗人类大悲剧来剥削观众的感情.
十多年后.这一件空难才终于被好莱坞正视.以认真的制作和严肃的态度在银幕上重现这宗空难惨剧的始末.这就是法兰克马歇尔导演.伊森霍克等年轻演员主演的<我们要活着回去>(Alive1993).影片拍出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下挣扎求生存的潜力.以及年轻人之间的互爱互助精神.是一部具有正面意义的灾难片.娱乐效果也不错.
中文名称:天劫余生
英文名称:Alive
发行时间:1993年
电影导演:弗兰克 马歇尔(Frank Marshall (I))
电影演员:
伊桑 霍克 (Ethan Hawke)
文森特 斯派诺 (Vincent Spano)
乔希 汉密尔顿 (Josh Hamilton)
约翰 海麦斯 纽顿 (John Haymes Newton)
艾林纳 道格拉斯 (Illeana Douglas)
杰克 诺斯沃西 (Jack Noseworthy)
麦克 狄罗伦佐 (Michael DeLorenzo)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内容简介]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空难电影.对于人类在恶劣环境下挣扎求生的精神描述得相当动人.整个故事在冰封的高山上拍摄.难度颇高.但导演弗兰克.马歇尔仍拍出紧凑的节奏和刺激的灾难场面.以伊桑.霍克为首的一群年轻演员也演得卖力.故事发生在1972年.南美的橄榄球队赴智利比赛.飞机于途中撞毁于安第斯山.但部分队员仍然生还.队长安东尼欧带领生还者挣扎着活下去.一边等候救难队的救援.但苦无反应.在大风雪下撑了九天.他们被迫分食死难者的肉维生.并尝试派人下山求援.但无功而返.后来又发生雪崩等灾难.经五十多天后天气渐暖.才剩下十六个人逃出生天.

『玖』 求一部空难电影

机组乘务员(AIR CREW,前苏联,1980)

第一苏联浩劫电影,一部震撼人心的“灾难”片。在非洲的某个地震灾区,大地在颤抖,炙热的熔岩在喷发,机场跑道又出现断裂……飞机被迫直接起飞,可在返回祖国的途中飞机尾部外壳又出现裂缝,频临坠落的险境,英勇的机组人员不顾危险奋力维修,光荣的完成了此项艰巨任务。本片获1980年全苏电影节评委会奖,由格·日安诺夫、阿·瓦西里耶夫、列·费拉托夫等四人主演。

公映国语配音 翻译:易豫 译导:孙谕烽
配音:于鼎 程玉珠 童自荣 王建新 程晓桦 赵慎之 翁振新 杨晓 刘广宁 丁建华

阅读全文

与世界上第一部空难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1最新电影免费网站 浏览:956
星球大战电影游戏顺序 浏览:120
芳霏主演电影全集 浏览:196
电影弥天之谎在线观看 浏览:256
电影送你一朵小花主题曲 浏览:904
真实世界电影解说 浏览:494
校园女孩游戏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184
讲一个失败的音乐家的电影 浏览:270
任达华梁家辉主演黑社会电影全集 浏览:469
悲情城市电影音乐 浏览:786
刘德华未来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73
亿万第二季电影天堂 浏览:638
游戏魔法电影完整版 浏览:183
电影票房之争 浏览:572
爱情男女电影未删减在线观看 浏览:449
残酷血腥战争电影云播 浏览:991
沈腾最好的电影票房 浏览:669
免费欧美纯爱片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55
电影分手片段哭泣合集美剧 浏览:751
女生说我不看电影怎么回复 浏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