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电影学院有什么系
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戏剧影视文学(剧作)
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
影视技术系: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
摄影学院:摄影
表演学院:表演
声音学院:录音艺术(电影录音)、录音艺术(音乐录音)、艺术与科技
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电影学系:电影学(电影评论)
动画学院:动画、漫画、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戏剧影视表演、影视美术(高职)
国际交流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1)北京电影学院世界地位扩展阅读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近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生3000人左右。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占地667亩,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6000人。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经过60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
2007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推出的全球25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
Ⅱ 世界电影学院排名
NO.1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以当下好莱坞电影的地位,制作水平,和商业化程度来讲,作为美国稳定招收本科电影专业的最高学府,南加州大学同样可以当之无愧的位列世界第一。学校创建初期,美国电影之父大为格里菲斯曾在该校任教,著名校友包括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
NO.2 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作为美国东部电影集群的代表,是美国本土唯一可以与占据了洛杉矶好莱坞地理的南加州大学对抗的电影学府,著名校友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及华人导演李安等
NO.3 La 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目前世界艺术电影的最高学府,欧洲电影教育的代表,毕业生有让·雷诺阿,安哲罗浦洛思,路易·马勒,艾立克·罗尚,帕思卡勒·费昂等,最近的毕业生有弗郎索瓦·欧容等,可以跨进La FEMIS大门的都是导演,跨出大门的都是大师。
NO.4 俄罗斯莫斯科全俄国立电影学院(格拉西莫夫),成立于1919年,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学院,早期世界电影的最高学府,列宁及斯大林在任时期,该校学生的毕业证书曾经全部经由最高领导人签发。著名电影人爱森斯坦,库里肖夫都曾在该校任教,亚洲电影的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就是在其一手指导下创建的,最为著名的校友为世界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NO.5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并称为美国三大电影学院,这三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几乎构成了整个好莱坞的学院派体系。
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电影学院排名世界第三,但实际上除了硬件设施比较优越之外,以上任何一所学校无论从资质,影响力还是教学成果来讲,都绝对应该排在北电之上。
第6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电影学院,当之无愧的东方电影人才摇篮!!
Ⅲ 北京电影学院在世界电影学院中排第几
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哦~
Ⅳ 北京电影学院属于几本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属于一本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亚洲电影学术交流的中心,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该校也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立于2001年,已连续举办17届,是中国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该校也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
北京电影学院被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学校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
Ⅳ 北京电影学院是双一流吗
北京电影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个艺术类院校主要在艺术类提前批的第一批(艺术类一本)中招生,需要取得校考(艺考)合格证才能报考。
双一流学校:
双一流高校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这是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的又一大国家战略。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学校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长片、动画片长片创作的院校。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出品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学校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核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电影学学科体系,发挥其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与电影学学科互补共进,适当发展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
Ⅵ 北京电影学院排名世界著名大学学府第几
因为北京电影学院是全亚洲唯一一所电影学院(自然在亚洲排名第一)。
曾经世界五大电影学院中排名第三。
Ⅶ 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谁级别高
是同等级别的院校,只是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北京电影学院,简称“北电”,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Ⅷ 北京电影学院好吗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还是挺不错的。
建校近七十年,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
校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核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电影学学科体系,发挥其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与电影学学科互补共进,适当发展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
办学条件
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电影学院
Ⅸ 北京电影学院排名第几大学
2021北京电影学院全国排名第129名,北京市第29名。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
学校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生均值约15.28万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24小时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电影为核心,艺术类为重点,馆藏资源丰富。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学校有教职工561人,其中专任教师336人,外聘教师85名。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电影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Ⅹ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缩写BFA)是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由北京市主管、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自1950年建校以来,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制作为主体,教学、创作、科研并重,多学科,多层次的电影教育体系。中国大陆很多著名电影人、演员都出自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中国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学院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建校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有张艺谋、陈凯歌、韩三平、顾长卫、田壮壮、贾樟柯、李少红、陆川、宁浩、王小帅、高希希、滕华涛;唐国强、张丰毅、张铁林、蒋雯丽、赵薇、黄晓明、陈坤、黄渤、徐静蕾、海清、黄海波、张嘉译、王志文、姚晨、刘亦菲、杨幂、黄圣依等一大批国内
外著名的导演、演员、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即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历生2570人,成人教育、专、本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共约1500人,各类学生共计4000余人。学院位于通州区宋庄镇的新校区,占地500亩,可容纳约4000名学生。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选址于东六环附近的通州宋庄,占地约500亩。
高80米的电影大厦将落成,成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新校区还将建设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座电影教育方面的博物馆。同时新校区建筑群的各个院落之间采取泛博物馆的形式,穿插陈设中国各个时期的电影发展成就和史料。预计2015年第一批新生可进入新校区学习。新校区全部建成需要四至五年。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全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对全球25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新中国所拍摄的7326部电影,由该院师生校友担任主创的为4663部,占63.65%。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据不完全统计,仅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或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创作的影片,多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国内影视奖项。
学院毕业生(含教师)在1990-年至2003年共荣获的“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铜牛奖”580人次,获奖影片上千部次,其他片种120多人次;荣获柏林、嘎纳、威尼斯、莫斯科、东京等电影节各种奖项240人次,获奖影片上百部次,其他片种60人次。此外,根据初步统计,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拍摄的影片58部(170人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各种奖项112个。[4]
研创成果
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根据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建有电影理论研究所、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所、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中国影视文化研究院(筹)、中国电影教育情报信息研究中心(筹)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编辑部等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2012年,参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申报成功北京市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能够进行正规的商业电影生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新中国所拍摄的7326部电影,由该院师生校友担任主创的为4663部,占63.65%。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据不完全统计,仅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或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创作的影片,多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国内影视奖项。
详细去http://ke..com/link?url=tro42LNYg6K4-6Tm6_mcHjAnZeZbay_A2qhq3J-HWCtNJ_ZMZYedm1dLAgGQtko1#1这个网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