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IP陪练星途乐团的导师有谁
有王永吉,王永吉还是非常知名的,是著名指挥家,曾任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上海电影乐团首席指挥,而且他还曾为上百部故事影片,美术片,及千余集电视剧音乐录音担任指挥,被誉为“银幕上出现名字最多”的人,由他做VIP陪练的导师真是再好不过了。
B. 你知道我国十位著名指挥家吗
杨嘉仁(1912—1966),广东中山县人,1940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学院研究部,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音专等校任教,1953年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指挥的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获银质奖。195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马革顺,原籍陕西乾县,生于南京。赴美国威士明特合唱音乐学院专修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任教于华东师大和上海音乐学院,著有《合唱学》一书。他的指挥力求用最小的动作,达到最大的效果。黄贻钧,江苏苏州人。1935年从黄自学习作曲,解放后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至今,他指挥严谨、细致,动作干净利落。陈传熙,广西水口关人。1935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专修钢琴、双簧管。曾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1958年任上海电影乐团指挥,已为250余部影片配录了音乐。李德伦,北京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后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指挥。1953年后,到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指挥班研究生,1957年回国任中央交响乐队首席指挥。他的指挥富有艺术感染力。严良堃,湖北武汉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41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解放后在中央歌舞团任指挥,1954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64年指挥了《东方红》中千人大合唱,他的指挥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尹升山,山东掖县人。自幼酷爱音乐,学过提琴、指挥等。1942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音乐组工作,任电影乐团指挥,为200多部影片配录了音乐。郑小瑛,福建永定人,是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6岁学习钢琴,14岁登台演出。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指挥,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彭修文,湖北武汉人。从小学过二胡、琵琶。1950年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任指挥和作曲。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指挥的民族乐团获金质奖。姚关荣,浙江镇海人。童年酷爱音乐,1954年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55年赴德国学习指挥。现任中央乐团、北京电影乐团指挥。
C. 游本昌版《济公》主题曲的歌名是什么
名称是《鞋儿破帽儿破》。
歌曲名:鞋儿破帽儿破
作词:张弋
作曲:金复载
演唱:何纪光
合唱:上海电视台小银星艺术团
歌曲歌词: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嘿 哎嘿 哎嘿,无烦无恼无忧愁 世态炎凉皆看破
走啊走 乐呀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笑我疯 笑我颠 酒肉穿肠过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哎嘿 哎嘿 哎嘿,天南地北到处游 佛祖在我心头坐
走啊走 乐呀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3)上海电影乐团民族艺术团指挥扩展阅读:
鞋儿破帽儿破(《济公》第1-6集主题曲) 作词:张弋 作曲:金复载 演唱:何纪光 合唱:上海电视台小银星艺术团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D. 民乐团组合名称
1、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由1953年创立的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1949年创立的原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重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团。
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电影交响乐团、广播说唱团、广播合唱团、广播电声乐团及广播民族乐团五个分团之一。
乐团成立于1960年,第一任团长为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现任团长为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赵聪。
E. 中国十大指挥家排名
1、杨嘉仁
杨嘉仁(1912-1966)是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唯一的男性毕业生。这个广东中山县人凭借努力,于1940年一举拿下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教育系和理论系的两个硕士学位。一生获奖无数,和夫人程卓如堪称当时音乐界的“神雕侠侣”,指挥家樊承武、卞祖善等曾受教于他。
2、黎国荃
黎国荃(1914年-1966)年轻时是国内知名的小提琴家之一,后任中华交响乐团的指挥。先后指挥演出了中、外大型歌剧《白毛女》《刘胡兰》《茶花女》和舞剧《宝莲灯》《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等。1964年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组组长。曾先后赴苏、波等国访问演出。
3、陈传熙
陈传熙(1916年-2012年)曾任双簧管演奏员,1951年随团赴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之后,在苏、匈等多国访问演出。1958年秋调任上海电影乐团指挥后,已为二百五十余部影片配录了音乐。从小就养成的在固定音上的惊人听觉,使他在电影配乐工作中如鱼得水。
4、李德伦
李德伦(1917-2001)先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1999年11月19日与斯特恩合作奏起“世纪绝响”的故事。2001年9月23日,斯特恩逝世;同年10月19日,李德伦逝世。一生荣誉等身、蜚声海外的李大师,对音乐有着不一样执着。
5、秦鹏章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音乐指挥家秦鹏章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座右铭,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人家都叫他“秦老”,他却总是自称“小秦”。老先生熟练地游走于作曲、编配、指挥、演奏等各个领域,更能弹得一手好琵琶。
6、黄飞立
黄飞立,出生于1917年,广东番禺人,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任指挥系教授、中国指挥专业教育奠基者之一、教育家,1943年后,任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副教授。
7、韩中杰
韩中杰,指挥家,上海市人,1951年后,历任中央歌舞团乐队队长、指挥、长笛独奏员,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兼中央歌剧院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员、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
8、司徒汉
司徒汉,音乐指挥家,广东开平人。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50年同年毕业于中央乐团苏联专家合唱指挥班。后历任上海合唱团团长、指挥,上海乐团团长、指挥、名誉团长,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曾担任清唱剧《矿山烈火》和《幸福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以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
9、马革顺
马革顺(1914年~2015年12月19日),陕西乾县人,中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中国合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
10、黄贻钧
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江苏苏州。1933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34年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国乐队任演奏员,曾创作《花好月圆》等乐曲,并为电影《鸡毛信》和话剧《关汉卿》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