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76年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放映的电影
只能是帮你把76年放过的电影找出来,电影院放映的表那真不好找
《阿夏河的秘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长空雄鹰》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春潮急》 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
《反击》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枫树湾》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欢腾的小凉河》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寄托》 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金锁》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开山的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连心坝》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芒果之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南海长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南海风云》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牛角石》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山村新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山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山里红梅》 珠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锁龙湖&S226;上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新风歌》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雁鸣湖畔》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征途》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主课》 广西电影制片厂 1976
Ⅱ 那有越南自卫还击战的电影
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
《女兵圆舞曲》
《不该凋谢的玫瑰》
《自豪吧,母亲》
《陆军见习官》
《年轻的朋友
《高山下的花环》
《新兵马强》
《蛇谷奇兵》
《闪电行动》 《铁甲008》
纪录片: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自豪吧,母亲
《铁甲008》
这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一个故事……
列车在祖国的南疆飞驰,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女青年田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下火车,她看到男女老少都忙着回击越南侵略者。战斗打响了,田静的未婚夫虎南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随部队开往前线,担任008号坦克的驾驶员。田静也向部队首长要求上前线。我英雄的坦克兵所向披靡,为大部队开路。
008号坦克作为尖刀车,更是一马当先。田静获准来到前线救护伤员,正巧来到008号坦克。田静和虎南意外重逢,分外亲切,他们互相勉励,要为保卫祖国、打击侵略者立功。在全车同志的奋战下,他们抢先控制了战略要冲--堪松隧道。敌人发现我部队到了隧道口,便以猛烈的炮火向隧道口倾射。008号坦克的五位战士沉着应战,车长光荣牺牲,另一战友也在与敌战斗中负重伤,炮长则在战斗中追敌而失散。虎南和田静二人坚持战斗。为了战斗的胜利,虎南独自驾驶坦克与敌坦克相撞,虎南光荣献身。田静化悲痛为力量,继续阻击敌人,直到大部队赶到。虎南的父亲,前线指挥员农奕戈在硝烟弥漫的隧道口,鼓舞田静和部队的指战员们为保为祖国而战。人们怀念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沿着英雄们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进
《自豪吧 母亲》
导 演: 李光惠 白德彰
编 剧: 张天民
主 演: 汪宝生 宫喜斌 宫建华 张百爽 庄培元
上 映: 1980年
地 区: 中国大陆
语 言: 国语
颜 色: 彩色
剧 情:
1979年初,背信弃义的越南扩张主义者,在社会帝国主义的纵容支持下肆无忌惮地加剧对我边境的挑畔活动。为反击侵略,保卫祖国,我边防部队向中越边境进发。
为给我军大部队扫清道路,一场排除200米雷区地雷的战斗打响了!梁青青率领全班战士冲锋陷阵,奋勇排雷。在爆破器材用完、我大部队即将出击的紧急时刻,梁青青带领全班仅剩下的韦江波、侯方和小王三人,果断决定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引爆那还没排除的50米雷区的地雷。梁青青蹬雷在先,临危不惧,光荣牺牲。侯方和副班长韦江波化悲痛为力量,在攻占敌三九七高地的战斗中,一马当先,打得敌人抱头鼠窜。但狡猾的敌人逃离时埋下了地雷,炸断了韦江波的双腿。当敌人返回企图活捉韦江波时,侯方赶来消灭了敌人。突然,韦江波发现一颗手榴弹在侯方身边即将爆炸,他忍痛跃起,扑到侯方身上,手榴弹在他眼前爆炸,韦江波双眼鲜血淋漓。韦江波和侯方都被送进野战医院。由于伤势过重,韦江波永远失去了一双眼睛。梁青青的妹妹梁姗姗细心护理着韦江波,他的高尚品质和英雄行为深深打动姑娘的心,她更爱他了;但韦江波拒绝了姗姗的爱情,他不愿拖累她……侯方的心早已飞回了前线。他不等伤愈,就又回到了前方。这时,侯方所在的部队在七九三高地受阻,伤亡很大。在攻炸敌暗堡的激烈战斗中,侯方和小王从敌侧插入,密切配合,终于把敌暗堡送上了天。我大部队一鼓作气,攻占了敌阵地,而侯方则负了重伤,又一次被送回野战医院。
自卫还击战胜利了,英雄的儿女们归来了!一直因儿子在边防部队而惴惴不安的方芷心,听到儿子侯方荣立战功、火线入党的喜讯后,高兴万分。
《新兵马强》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简介:
马强从农村来到部队,当了一名战士。在靶场练习射击,马强打枪不会闭左眼,他对班长靳四虎表示要拿块胶布把左眼粘上,弄得班长哭笑不得。后来,连里分配马强到炊事班,让他烧火做饭,火星崩了眼睛,又烧糊了锅……嘿!这新兵尽冒"傻气"!马强到集市上去买菜,亲眼看到阿明一家和边境上的无辜村民,被界河那边的越军打死打伤,侵略的战火搞得他们没法活下去。马强和战友们奔赴前线,一场保卫祖国、自卫反击战斗打响了。刚上战场,马强又出了很多"洋相"。战争是残酷的,它能磨练人,改变人,使人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马强会闭左眼了。为了抢救越南儿童亚槟,马强跳下悬崖负了伤,他被送进后方医院。在医院里,他成了阿明和亚槟的好朋友,还碰见了战友巩大方。为了早日重返战场,为了打仗立功,在好心的女护士小罗的帮助下,马强和巩大方从医院逃跑了。在途中,他俩被民兵误认为越南特工人员,押到了前线指挥部。连长和指导员"释放"了他们。从此,马强参加了尖刀班,攻打山头,化装侦察,屡建战功。战争是无情的,马强的亲密战友巩大方和班长新四虎为了祖国不受侵犯,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马强和战友们前赴后继,冲向前方,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红旗飘扬……一代新人在战斗中成长。
《陆军见习官》
出品年代:1987
出品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简介:
一批经过四年紧张学习和严格训练的年轻军官,即将走出陆军学院的大门。军区司令部命令,在这些毕业生中选调60人赴云南前线代职见习,出发前准许他们休假三天。项凡--这个老红军的后代,虽视死如归,却觉得短暂的一生还不尽完美,他来到婚姻介绍所,与一见钟情的亚玫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狄炼被同学称作怪人,他写的书多次被出版社退稿。此时,他留在学校里,每天坚持进行高强度生存训练。他要活着回来,为自己的书撰写一篇无愧于人生的序言;匡印涛没有回家探望父母,却来到劳改监狱看望为自己犯案的好友铁夫。铁夫的痛斥解脱了他心灵上的重负,他带着铁牛送给他的"笑佛"离开了监狱;康凯找到四年前被他遗弃的凤秀,想用自己攒下来的钱补偿自己的过失。但现在的凤秀已经成了西瓜专业户,然而,大把的钱却无法弥补她心灵的痛苦。当她知道康凯就要上前线时,善良的姑娘原谅了他;翟浩生回到家里探望自己的养母,翟母饮忍着自己离别的痛苦,为儿子举杯饯行,并劝解浩生对生母的怨恨。三天的假期转即逝,见习官踏上了征途。即将冲向战场的五个年轻人,咀嚼着人生的意义,相互敞开了封闭的心扉……他们面对着的是一个真正的考场。
观看、下载地址:http://tv.mofile.com/6PF55PBY
《不该凋谢的玫瑰》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
简介:
1972年,中国扫雷队员韦力在越南某港口扫雷,因水雷爆炸受了重伤,掉进水里。担任救护的越南女军医阮贞跳海救了韦力,并把他送到军医院。原来,他们是中越界奇丽江边的一对少年朋友。有一次,阮贞失足落水,韦力曾跳下江去救过她。旧友重逢,倍加亲热,爱情之火,也从阮贞心中燃起。阮贞的同学黎文雄从国外留学回来,他热烈地追求阮贞,但阮贞拒绝了他的纠缠,深深地爱着韦力。韦力伤愈回国时,阮贞向他赠送了表示爱情的玫瑰花。中越关系紧张后,由于阮贞对韦力的热爱,她被复员回乡,在一个卫生所当医生。一天,她过江过中国边境买药巧遇韦力。原来,韦力受伤后,也已从部队转业回家乡工作。两人别后重逢,共叙友情,依依不舍。后来,边境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黎文雄担任了奇丽江边公安屯长,他仍不断纠缠阮贞,并派阮贞给上国顾问当"保健医生"妄图以此迫使阮贞就范。阮贞的父亲阮德忠得知这个消息后,将女儿偷偷送过江,到中国的朋友韦春山家躲避。想不到,春山就是韦力的爸爸。阮贞和韦力结成了伴侣。一年后,阮贞生了女儿小玫。好景不长,黎文雄奉命侵占了中国的江中小岛--驻霞岛,并不断在边界挑起事端,形势愈加紧张,阮贞有家难回,越军的炮弹打死了正在为阮德忠采药的韦春山。正直的阮德忠对越南当局的侵华行为极为不满,他要求上岛去教训儿子阮路。驻霞岛的公安兵开枪杀害了阮德忠。血的教训使阮路醒悟过来。他去找黎文雄算账,遭到黎文雄的杀害。阮贞回来看到家破人亡的惨状,悲愤异常。此时,黎文雄又来逼她提供中国方面的情报,阮贞忍无可忍,怒打黎文雄,被投入监狱。受尽折磨的阮贞醒来,罹着女儿小玫。家里,小玫也在想妈妈,她跑到江边去寻找妈妈,踩中了越军过境埋没的地雷……公安兵阿伦释放了阮贞,掩护阮贞过江。阮贞划船过江,不幸中弹,掉下水去,被正在江边盼望她归来的韦力看见,他不顾一切,冲下水去,抱起落水的妻子。这时,黎文雄又射来一串罪恶的子弹,韦力和阮贞应声双双沉入水中,鲜血染红了奇丽江……
《蛇谷奇兵》
出品年代:1989
出品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
简介: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坦克营正面前进受阻,并受越军反坦克别动队"飞拳"的袭击,损失严重。我军一支坦克分队在营长肖军率领下以"反常用兵,出奇制胜"的战术手段,从险峻的蛇谷秘密潜入,猛插敌后的咽喉要道--班岗。越军特工阮队长老谋深算,为防止万一,他在蛇谷安上"眼睛",并命令"飞拳"随时准备出发前往蛇谷,肖军带领部队排除各种困难向目的地突进。半路上遇见逃脱虎口的我军被俘战士石刚,与他同行的还有越南游击队员阿伯和阿环夫妇。肖军为封锁消息,把他们留在战车内。不掩护在蛇谷的部队,我军师长派兵诱引"飞拳",并用强大的炮火将其歼灭。阮队长正为失去"飞拳"而恼怒,又接到"眼睛"的情报--坦克连已进入蛇谷。阮队长下令开闸泄洪,想阻止坦克连,但我尖刀连抢在洪峰到来之前渡过奇河。阮队长急令在蛇口崖设障。这时阿件夫妇的"眼睛"身份已暴露。阿环撕开上衣--原来他男扮女装,他身上绑着炸药扑上前拦住肖军,关键时刻,石刚将阿环击昏,抱住他滚下战车,硝烟中飘着石刚衬衣的破片……零点时分,坦克赶到预定目标,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这场血与火的洗礼,肖军和他的战友们互相久久地凝视着。
《闪电行动》
主演: 杜振清 孙海英 储智博 赵军凯 陈晓雷 祝新运 孙成宾
类型: 战争军事
地区: 华语电影
片长: 90分钟
简介:
对越自卫方激战中关于我国侦察兵的电影,大家再看的时候会看到一段寻找敌军重炮阵地的情景,会有小型雷达在画面上出现,这种雷达在对越作战中起到非常大作用,只要对敌军开炮这种雷达就能精确的测出其方位,是我国从瑞典进口的,当时越军特工特别针对我军的雷达阵地打击,据说雷达兵死了很多。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这种雷达使我军在炮火上占了绝对优势(越南和中国一样都学苏联,苏联很重视炮兵),根据影片上看这种雷达遇到特殊气候条件可能作用不大,必须人为观察了
《共和国战争》
下载:http://lib.verycd.com/2005/06/19/0000054618.html
《共和国自卫战》
下载:http://board.verycd.com/t148458.html
Ⅲ 求六七十年代经典电影
66~76年流行的国产电影及译制片2012-04-04 18:34《艳阳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68
《节振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陆1965
《红灯记》(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
《智取威虎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
《红色娘子军》(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1
《沙家浜》(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
《白毛女》舞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龙江颂》(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奇袭白虎团》(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
《青松岭》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战洪图》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半篮花生》(越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创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杜鹃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渡江侦察记》(重拍)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钢铁巨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火红的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游击队》(重拍)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作战》(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沙家浜》(粤剧)珠江电影制片厂1974
《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向阳院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一副保险带》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园丁之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
《侦察兵》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阿勇》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碧海红波》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草原儿女》(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长城新曲》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车轮滚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春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第二个春天》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沸腾的群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烽火少年》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红雨》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黄河少年》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激战无名川》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拣煤渣》(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决裂》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雷雨之前》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难忘的战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人老心红》(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沙漠的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小将》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小螺号》珠江电影制片厂1975
《沂蒙颂》(舞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战船台》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长空雄鹰》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春潮急》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反击》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枫树湾》珠江电影制片厂1976
《海上明珠》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欢腾的小凉河》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寄托》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江水滔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金锁》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开山的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连心坝》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芒果之歌》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长城》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风云》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疆春早》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牛角石》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青春似火》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村新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山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里红梅》珠海电影制片厂1976
《锁龙湖-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新风歌》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雁鸣湖畔》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征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主课》广西电影制片厂1976
译制片:
1966年
《大地的儿子》(二、三集)(朝鲜)
《一个战士的故事》(朝鲜)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达吉亚人》(罗马尼亚)
《血海》(上下集)(朝鲜)
《看不见的战线》(朝鲜)
1971年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天亮的时候》
《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朝鲜)
《战斗在继续》(越南)
《在铁道线上》(朝鲜)
《前方在召唤》(越南)
《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
《摘苹果的时候》(朝鲜)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圣母院》
《简爱》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罗马尼亚)
《记者》(上下集)(苏联)
《劳动家庭》(上下集)(朝鲜)
《战争与和平》(四集)(苏联)
《卖花姑娘》(宽)(朝鲜)
《回故乡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绿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鲜)
《卖花姑娘》(普)(朝鲜)
《秃鲁江畔之花》(朝鲜)
《轧钢工人》(宽)(朝鲜)
《原形毕露》(朝鲜)
《气球上的旅行》(法国)
《永生的战士》(朝鲜)
《轧钢工人》(普)(朝鲜)
《一个护士的故事》(朝鲜)
《烈火行动计划》
1974年
《在那些年代里》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丰湖》(朝鲜)
《警察局长的自白》
1975年
《战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国)
《为了新的一代》(朝鲜)
《特罗塔》(联邦德国)
《纽约奇谈》(美国)
《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
《三妯娌》(朝鲜)
《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恋》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
《哥白尼》(波兰)
《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
《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
《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
《初春》(阿尔巴尼亚)
《矿山的主人》(朝鲜)
《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
《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
《高山之鹰》(朝鲜)
《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
《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
Ⅳ 半碗村传奇的主演简介
刘佩琦,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7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军区话剧团任演员。1985年首次在电影《二子开店》中参加演出。1986年因成功拍摄《无悔追踪》而走红。1987年调到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1996年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现中国国家话剧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1997年因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成功地扮演了乔安山这一角色而被大众所熟悉。
岳红,中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四川成都。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一举成名。电影处女作《小岛》1984。后因主演《野山》中的桂兰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西安电影制片厂第一届铜车马奖优秀女主角奖。
马崇乐,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回族,1954年7月生,北京人。1976年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当演员,不久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带职进修,毕业后回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在影视片《反击》、《拔哥的故事》、《特高课在行动》、《天赐》、《即将发出的逮捕令》、《女人国的污染报告》、《银杏树之恋》、《疯狂歌女》、《他是谁》、《失望人的希望》、《新岸》、《AP案件》、《山中那十九座坟莹》、《继父》、《交通警官》、《英雄罗曼史》中扮演过主角,并执导有电视剧《丁笑生》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岳红,1962年生,四川成都人。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1985年主演电影《野山》,并凭此片获得了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同时获得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首届学会奖。另外,岳红在影片《八女投江》中,以娴熟的演技饰演了杨贵珍这一形象,获得八一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岳红还在《小岛》、《女刺客》等影片中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角色,表演生动,大获观众好评。
Ⅳ 一部革命影视作品的介绍
也不知道你要的是那个革命电影......要介绍的话把名字贴到网络里搜下吧~~~~
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 (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 (京剧)
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 (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 (京剧)
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 (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 (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 (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 (京剧)
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艳阳天》
《战洪图》
《青松岭》
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杜鹃山》 (京剧)
《侦察兵》
《南征北战》 (重拍)
《送货路上》 (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火红的年代》
《无影灯下颂银针》
《渡江侦察记》 (重拍)
《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平原作战》 (京剧)
《闪闪的红星》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创业》
《钢铁巨人》
《平原游击队》 (重拍)
《向阳院的故事》
《半篮花生》 (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 (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海霞》
《红雨》
《决裂》
《草原儿女》 (舞剧)
《烽火少年》
《渡口》 (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战船台》
《春苗》
《第二个春天》
《小将》
《人老心红》 (淮剧)
《拣煤渣》 (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沂蒙颂》 (舞剧)
《激战无名川》
《红灯记》 (维吾尔语歌剧)
《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金光大道(上集)
《车轮滚滚》
《长城新曲》
《黄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碧海红波》
《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小螺号》
1976年40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7部:《反击》
《山花》
《沸腾的群山》
《宝莲灯》 (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欢腾的小凉河》
《年轻的一代》 (此片系重拍)
《磐石湾》 (京剧)
《征途》
《难忘的战斗》
《江水滔滔》
《审椅子》 (京剧)
《新风歌》
《金锁》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 (吕剧)
《三定桩》 (莱芜梆子)
《小店春早》 (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 (舞台艺术片)
《南海风云》
《红云冈》 (京剧)
《南海长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雁鸣湖畔》
《芒果之歌》
《长空雄鹰》
《锁龙湖》
《山村新风》
《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枫树湾》
《山里红梅》
《红霞万朵》 (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寄托》
《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 (湖南花鼓戏)
Ⅵ 关于“老山自卫反击战”的电视或电影
<<新兵马强>><<闪电行动>>.
《不该凋谢的玫瑰》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
《高山下的花环(电影版)》
出品年代:1984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陆军见习官》
出品年代:1987
出品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蛇谷奇兵》
出品年代:1989
出品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
《新兵马强》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自豪吧,母亲》
出品年代:1980
出品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还有,《年轻的朋友》《我只流三次泪》《战争让女人走开》《花枝俏》《铁甲008》、《黑豹突击队》、《战殇1979》《长排山之战》。《橡胶林的回忆》、《凯旋在子夜》。
Ⅶ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出品影片
爱情呼叫转移(2007) 向日葵(2005) 我们俩 (2005) 张思德(2004) 看车人的七月(2004) 危险智能 (2004) 100个 (2002) 女孩别哭(2002) 新甜蜜的事业(2001) 一声叹息(2000) 押解的故事(2000) 防守反击(2000) 西洋镜(2000) 梦幻田园 (2000) 非常夏日 (2000) 春天的狂想 (1999)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月蚀 (1999) 我的1919(1999) 非常爱情 (1998) 司马敦 (1998) 赤嫁 (1998) 截杀香阁寺 (1997) 喜气逼人 (1997) 生命如歌 (1997) 天伦 (1997) 浴血太行 (1997) 缉毒英雄 (1997) 黑眼睛 (1997) 甲方乙方(1997) 浪漫街头(1997) 长大成人(1997) 张骞(1997) 扁担·姑娘(1996) 伴你到黎明 (1996) 巫山云雨(1996) 红樱桃 (1996) 舞女(1996) 嘻笑鸳鸯 (1995) 赢家 (1995) 金秋桂花迟(1995) 孔繁森(1995) 杨开慧(1995) 陌生人 (1995) 爱情傻瓜(1994) 雾宅 (1994) 月落玉长河 (1994) 云南故事 (1994) 与往事干杯 (1994) 宫廷斗鸡 (1994) 男人也难 (1994) 洪熙官 (1994) 自首的爱 (1994) 狂吻俄罗斯(1994) 红粉 (1994) 天生胆小 (1994) 永失我爱 (1994) 天网 (1994) 惊恐时分 (1994) 紫禁城奇恋 (1994) 家丑 (1993) 井冈山(1993) 初吻(1993) 龙凤娇(1993) 二小放牛 (1993) 黑白人间(1993) 潇洒一回 (1993) 私人保镖(1993) 无名三侠客 (1993) 中国人 (1993) 不能没有爱 (1993) 虎兄豹弟(1993) 痴男狂女两世情(1993) 蓝风筝(1993) 泪洒台北 (1993) 送你一片温柔(1993) 天若有情 (1993) 英雄劫 (1993) 歪打正着 (1993) 无人喝彩 (1993) 魔窟生死恋(1993) 黑雪 (1992) 大撒把(1992) 离婚大战(1992) 血战天狮号 (1992) 山神(1992) 天堂回信 (1992) 白衣侠女 (1992) 离婚 (1992) 青春冲动 (1992) 四十不惑 (1992) 我想有个家 (1992) 都市枪手(1992) 找乐 (199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1991) 大太监李莲英(1991) 过年 (1991) 钟鸣寒山寺 (1991)
神秘夫妻 (1991) 都市和尚(1991) 独身女人 (1991) 喜剧明星(1991) 女人·TAXI·女人 (1991) 别墅灾星(1991) 妙探 (1991) 龙年警官(1990) 遭遇激情 (1990) 战争子午线 (1990) 有人偏偏爱上我(1990) 本命年 (1990) 血色清晨 (1990) 斗鸡 (1990) 九千六百万双眼睛(1990) 红楼梦第六集 (1989) 红楼梦第四集 (198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红楼梦第五集 (1989) 安丽小姐(1989) 红楼梦第三集 (1989) 幸运的星(1989) 命运喜欢恶作剧(1989) 女模特的风波(1989) 荒原杀手(1988) 村路带我回家(1988) 红楼梦第二集 (1988) OK大肚罗汉 (1988) SOS村 (1988) 魔力 (1988) 问天何时明(1988) 黄土坡的婆姨们(1988) 大侦探 (1988) 红楼梦第一集 (1988) 行窃大师 (1988) 银蛇谋杀案(1988) 寻找魔鬼(1988) 烟花泪 (1988) 摇滚青年 (1987) 死神与少女 (1987) 大学生轶事 (1987) 金镖黄天霸(1987) 错位 (1987) 二子开店 (1987) 翡翠麻将 (1987) 鼓书艺人(1987) 迷梦初醒 (1987) 死去活来 (1987) 鸳鸯楼 (1987) 谁是第三者(1987) 侠女十三妹 (1986) 芙蓉女 (1986) 月牙儿 (1986) 幸运的人 (1986) 湘女萧萧 (1986) 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 (1986)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6) 失信的村庄(1986) 月月 (1986) 珍珍的发屋 (1986) 十五的月亮(1986) 泪洒姑苏 (1985) 迷人的乐队(1985)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青春祭 (1985) 嫌疑犯 (1985) 夜行货车 (1985) 代理市长 (1985) 良家妇女 (1985) 干杯,女兵们 (1985) 三宝闹深圳 (1985) 驼峰上的爱(1985) 蓝色的花(1984) 生财有道(1984) 清水湾,淡水湾(1984) 边城 (1984) 二十六个姑娘(1984) 明姑娘(1984) 双雄会 (1984) 包氏父子 (1983) 快乐的动物园(1983) 青山夕照 (1983) 夕照街 (1983) 血,总是热的 (1983) 哑姑(1983) 我们的田野 (1983) 一叶小舟 (1983) 茶馆(1982) 大海在呼唤 (1982) 骆驼祥子 (1982) 陌生的朋友(1982)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2) 如意 (1982) 归宿(1981) 欢欢笑笑 (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 伤逝 (1981) 知音 (1981) 潜网(1981) 阿凡提(1980) 李天保娶亲 (1980) 戴手铐的旅客(1980) 他们在相爱(1980) 舞恋 (1980) 竹 (1980) 元帅之死(1980) 苗苗(1980) 第二次握手(1980) 神秘的大佛(1980) 泪痕 (1979) 小花(1979) 报童(1979) 李四光(1979) 瞧这一家子(1979) 樱 (1979) 甜蜜的事业 (1979) 拔哥的故事上集 (1978) 火娃 (1978) 巨澜(1978) 大河奔流 (1978) 南疆春早(1978) 黑三角(1978) 拔哥的故事下集 (1978) 蔡文姬(1978) 大河奔流 (1978) 万里征途(1977) 战地黄花(1977) 沸腾的群山(1976) 反击 (1976) 红雨(1975) 海霞(1975) 决裂 (1975) 杜鹃山 (1974) 南征北战(1974) 侦察兵(1974) 海港(1972) 龙江颂(1972) 红色娘子军 (1971) 智取威虎山(1970) 烈火中永生(1965) 东方红(1965) 天山的红花(1964) 早春二月(1963) 238.小兵张嘎(1963) 阿娜尔罕(1962) 花儿朵朵(1961) 革命家庭(1961) 红旗谱(1960) 游园惊梦 (1960) 杨门女将 (1960)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1960) 粮食(1959) 林家铺子(1959) 青春之歌(1959) 上海姑娘(1958) 探亲记(1958) 风筝(1958年 中法合拍) 洛神 (1956) 祝福 (1956) 霸王别姬(1955) 智取华山(1953) 龙须沟(1952) 新儿女英雄传 (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
Ⅷ 西沙儿女的剧情简介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西沙儿女》,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75——1976年投拍,编剧是曾写过小说《红雨》和同名电影剧本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啸,导演是曾执导过《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等经典影片的著名导演水华。著名演员李秀明、张连文和初登影坛的朱时茂分别在影片中饰演阿宝、父亲(程亮)和符海龙。南海舰队副司令员魏鸣森同志担任影片的军事顾问。
据网上有关人士透露,由于小说完稿较晚,故电影的拍摄也较晚,影片拍摄尚未完成,“四人帮”已倒台。摄制组接到通知,该片必须经过重新审查,才能继续拍片。后来,原著作者浩然因当时受“四人帮”牵连,小说《西沙儿女》也受到批判,摄制组只得奉命解散,电影也被扼杀,《西沙儿女》再也没能重组拍摄。其实电影已近完成,就差几场过场戏。影片在即将封镜时,功亏一篑、被迫下马,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憾事。据说,导演水华直到去世时,对此仍难以释怀。
拍摄过程
《西沙儿女》写于1974年,在这部关于海南岛渔民民俗和渔民战斗业绩的中篇小说中,浩然发展到抽象的抒情浪漫主义的程度。批评家对此不能接受,他们把它看成是对江青的阿谀逢迎。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浩然也就失去了他作为中国最多产小说家的地位。
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选中“春苗”李秀明扮演阿宝,朱时茂饰演傅海龙,张连文扮演父亲,影片由著名演员朱时茂、李秀明和张连文主演。当该片在海南岛拍摄一大半时,正逢粉碎“四人帮”,摄制组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告知该片必须经过重新审查,方能继续拍片,因为是“四人帮”在位时期批准的。摄制组只得奉命解散,随着揭批“四人帮”罪行的深入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西沙儿女》再也没有能重组人马,故这部进展中途的影片,从此便销声匿迹了。北影《西沙儿女》但未拍完即告“流产”,可惜了。水华导演到死都对这部电影寄托希望,因为,南海的风光拍的太美了,大场面的海战也拍完了,只剩下一些过场的内景戏。同时下马的还有上影厂的《占领颂》(谢晋导演)和《盛大的节日》、《序曲》、《金钟长鸣》。长影的《伐木人》《芒果之歌》《锁龙湖》(拍完未公映),北影《反击》(拍完内部批判上映)八一厂《千秋夜》。以上几部影片为长影编剧大师肖尹宪提供。还见于《人民电影》杂志。
Ⅸ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历史
北京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中路77号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电影事业的成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并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
1956年原建制中拍摄新闻纪录片的部门分出,另行组建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改为拍摄故事片的专业厂,汪洋继续担任厂长。1956年改为故事片专业厂后,在影片创作和生产管理上开始大胆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
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洪湖赤卫队》、《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影片。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多部传统戏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电影制片厂受到摧残,大批艺术家、技术专家遭到迫害,厂房、设备被搁置,除拍摄少量“样板戏”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开始恢复故事片生产,但受到“四人帮”多方刁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电影制片厂重获新生。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知音》、《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双雄会》、《边城》等多部历史及文学名著题材影片,同时也拍摄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小花》、《泪痕(1979)》、《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受到观众好评。为配合国家改革形势,先后拍摄了《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乐队》等多部改革题材的影片,受北京电影制片厂多年来在漫长的影片创作、生产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影片清新、质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编文学名著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在改编、导演、摄影、音乐、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
1949-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共拍摄故事片180部、舞台艺术片58部、新闻纪录片17部,共计255部。此外,还译制了外国影片10部,协助各兄弟电影制片厂拍摄、加工影片多部。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80年代以来,还与国际制片厂、商合作,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北京电影制片厂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技术专家,具有年产30部故事片、200余集电视剧的能力。建厂至今,有百余部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有将中国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优势和传统;并有与国际合作拍片的雄厚力量和经验,其合作拍摄的影片中有50余部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北京电影制片厂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实力,全厂职工1350人,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厂内除设有文学部、统筹部、导演室、演员剧团等创作部门之外,还设有摄影、美术、录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等工作车间及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电影经济研究室。厂区建有4个摄影棚、1个特技棚、2个对白录音棚、1个音乐录音棚、1个效果录音棚、1个混合录音棚,并设有电视节目制作部。配备有世界最新或较新的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强大,设备配套完善,工艺技术先进,从剧本创作到拷被贝制作,均可独立完成。年生产量为20-25部故事片。北影厂建厂初期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以拍新闻纪录片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纪录片为《毛主席莅平》,随后又拍摄了大型纪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拍摄的故事片有《新儿女英雄传》、《智取华山》、《龙须沟》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