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人在纽约里宁宁的扮演者是谁
马晓晴
演员马晓晴
中国电影女演员。1968年生于上海。曾在上海戏剧学院就读。11岁时因在《啊!摇篮》一片中的表演而出名。因在《神探宝盖丁》一片的演出获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电影作品
非常夏日 1999
周末情人 1995
自首的爱 1994
离婚大战 1992
我想有个家 1992
过年1991
妙探 1991
喜剧明星 1991
北京,你早 1990
马路骑士 1990
有人偏偏爱上我 1990
红楼梦(第六部)(上下集) 1989
红楼梦(第三部)1989
红楼梦(第四部)1989
红楼梦(第五部)(上下集) 1989
家乡浪漫曲 1989
你爱我吗 1989
女神探宝盖丁 1989
幸运的星 1989
顽主 1988
最后的疯狂 1987
一往情深 1984
苦果 1981
没有字的信 1981
子夜 1981
啊!摇篮 1979
1996年 《我也有爸爸》
[编辑本段]电视作品
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
1992年《北京人在纽约》饰宁宁
1996年《总统套房》
1998年《大清药王》友情客串:京师名妓赛金花;导演:韩刚;合作演员:张铁林,李保田,赵君,奚美娟,雷镇语,郭柏松,荆明华,法提麦·雅琪、潘晓莉
[编辑本段]所获奖项
1997年荣获第17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我也有爸爸》
[编辑本段]近况
成名之后的马晓晴越来越多的体会到了名人的烦恼,个人生活长期被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日子也让她越来越厌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她逐渐放慢了拍戏的速度,也开始慢慢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在之后的日子里,马晓晴又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与惆怅之中,不受关注的感觉令她很不适应,也感觉失去了很多的东西。2004年马晓晴回到了上海,和家人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这段时间里家人和朋友给了她很多的关爱,而马晓晴也逐渐走出了低落的情绪,对于人生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而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编剧上,并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编自导了电影《少女》,开始了崭新的电影之旅。
现在的马晓晴以撰写剧本、广播剧,或者自编自导小成本电影的方式与电影保持着关联。电影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影响了她的一生,而她对与电影也有着特别的情感,马晓晴不无感慨的希望自己这一生都能与电影百年好合,这也是她心中最大的愿望。
❷ 严晓频演《北京人在纽约》而出名,如今怎么样
一部众所周知的电视连续剧《北京市人在纽约》,让观众们记住了在剧里饰演姜文老婆郭燕的严晓频。她不似阿春那样万种风情,却意味着了典型性的东方女人——温婉、知性优雅,有一种委婉之美。再见了严晓频是在刚落下帷幕的金鸡百花电影展上,严晓频的生活和工作也依照她自身设置的节奏感井然有序运行。造型艺术之途平平淡淡就可以了,有适合的戏,拍一点,不必一直那麼忙。在严晓频来看,工作仅仅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关键的或是要把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衡好。
对于年纪的提高,严晓频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在她的脸部,没有艳妆的绮丽,更没有医疗美容的印痕,只是一份岁月沉积出来的雅致和平静。我尤其接纳人的自然法则,人一但到中年便是中老年,生命是一个过程,我很重视父母给我的人生。
❸ <<北京人在纽约>>是哪年拍的
北京人在纽约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1993) 电视连续剧
导演:郑晓龙 Xiaolong Zheng 冯小刚 Xiaogang Feng
主演:姜文 Wen Jiang 严晓频 Xiaopin Yan 王姬 Ji Wang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
片长:21集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国影帝姜文第一部电视剧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十四届“飞天奖”, 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一本不朽的著作,一部经典的名片。中国首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电视剧,开创收视最高纪录,获飞天奖、金鹰奖及“五个一”……
美国,一个淘金的梦。
这是一个经典的、关于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东西文化的碰撞引起的不只是疼痛、无助与彷徨。在家庭的分解与重组中,在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中,在移民子女的教育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中,这群怀着美国梦的北京人,事业与情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是第一部全面描写赴美移民浪潮中北京人的故事。北京音乐家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终于来到了神往以久的美国。然而,一切并不完全象他们想象中的一样美好。通过奋斗,王启明终于成为一位富翁,但却付出了巨大代价。妻子郭燕成为外国商人大卫的妻子崦大卫却是王启明最大的竞争对手,情感与来在复杂而微妙的冲突中发展,王启明也找到了聪慧美貌的红颜知己阿春,但是矛看并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女儿宁宁的到来,又在几个人的生活中掀起轩然大波。宁宁不能理解父亲王启明与母亲郭燕,更不能接受阿春。处身于美国的社会环境,她变得任性和反叛,以放纵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怨恨。
《北京人在纽约》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差异,全景式展现北京人在纽约生存状态,早在十年前就引起轰动,成为描友谊赛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
郑晓龙,1984年至今,先后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管生产副主任、主任,在任期间曾策划组织了多部在国内引起强烈轰动效应的电视剧,如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第一部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部编年史风格的电视剧《一年又一年》以及《无悔追踪》、《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蓝色三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罪证》等等一批优秀电视剧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获“大众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在中国电视剧事业发展史上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是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
1993年,郑晓龙亲自执导的21集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创收视率最高纪录,并荣获一九九三年度“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飞天奖”和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该剧是中国首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电视剧。
另外,作为电影《大撒把》和《遭遇激情》的编剧,郑晓龙还曾荣获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奖。
1991年,郑晓龙赴美创办华艺影视录像节目有限公司,在北美地区发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生产制作的电视剧,并独家代理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在北美地区的录像节目发行业务,这是中国在海外开辟的第一个电视节目发行阵地,为中国的外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5年,郑晓龙为积极探索中国电视剧生产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与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签约开办了中国首家国产电视剧精品剧场《长青藤剧场》,年播出量达300多集。为探索中国电视剧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郑晓龙积极扩大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成立长青藤影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传立媒体合资成立传立媒体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协作体——上海传艺广告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合作拍摄了电视连续剧《阿郎在北京》等等。
2000年六月初,郑晓龙应邀作为故事片评委前往捷克共和国参加第40届国际儿童青年电影节。
《刮痧》——是郑晓龙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北京人在纽约
❹ 《北京人在纽约》
《北京人在纽约》是由郑晓龙、冯小刚执导,姜文和王姬主演,反映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该片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十四届“飞天奖”, 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❺ 香港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上海 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有一个和男朋友在一起7年了
电影名:人在纽约(又名:三个女人的故事)
导 演:关锦鹏
编 剧:邱戴安平 钟阿城
主 演:张艾嘉 张曼玉 斯琴高娃 柯一正 顾美华
上 映:1990年
地 区:中国香港
类 型:剧情片
[编辑本段]【简介】
一部平凡女人版“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
由香港导演关锦鹏在1988年拍摄的电影《三个女人的故事》,以非常写实的风格,生动且深刻的描绘出,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三位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国女性,如何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故事。该片平和舒缓,却又真实有力,堪称近年来反映女性思想意识和生活变化的佳作,该片主创阵容强大,不仅由张艾嘉、张曼玉、斯琴高娃三大影后联袂主演,而且由邱戴安平(邱刚健)创作剧本的第一稿,大陆作家钟阿城修改定稿,关锦鹏率众赴美国实地拍摄。
《三个女人的故事》描述来自两岸三地的三个中国女子,因缘际会在纽约相遇。她们成了朋友,可以交换一些人在异乡的感情和看法,然而还是得各自面对自己的问题。张艾嘉饰台湾万年国代演员女儿黄雄屏,张曼玉饰个性独立的香港移民李凤娇,斯琴高娃则饰嫁到美国的大陆妇女赵红。三人的演出都相当精彩,其中三人在纽约街头醉酒狂歌的一段拍得特别动人,电影技术的精致表现达国际水准,使它成为八、九十年代之交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在第26届台湾金马奖上连获最佳剧情片等几项大奖。
影片中这三个女人的出身背景、生活经历、和所受教育都大相径庭,因而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为人处世上冲突不断,但她们又同属炎黄子孙,尤其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又把她们紧紧连结在一起。影片通过细节的描述,细腻刻画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感情世界。她们在美国都有着自己的甘苦与生活追求,每个人都力争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本片获第2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录音等八项大奖。
❻ 张嘉译主演的北京人在北京什么时候上映
上映时间要到2017年。
《北京人在北京》是由安徽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佳和辉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新世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都市剧,由周友朝执导,张嘉译、姜武、果静林、车晓、刘佩琦、徐洁儿、啜妮、种丹妮、曲哲明、迟蓬、娜仁花、刘端端等联袂主演。
该剧将镜头对准青春岁月更为厚重的70后,讲述20世纪70年代,北京胡同里普通人家四兄弟从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
❼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电影演员你能记得哪几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电影演员我还能记得的有:王丹凤、金迪、秦怡、秦文、刘尚娴等等,今天就给大家聊一聊关于50.60年代电影演员,你还记得哪几位呢?多少人的经典回忆!
秦 文(1928-2008)、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高邮,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毕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电影《上海姑娘》、《千万不要忘记》、《为了和平》、《飞越天险》、《母亲》。秦 怡1922年1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高邮,著名电影表示艺术家。代表电影《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5号》、《雷雨》、《苦恼人的笑》、《那些女人》
❽ 想寻老电影,忘了名字,一部是讲中国人在外国的故事,主要是三个人,年纪较大的男人要申请他老婆到美国,
后面一部是《上海假期》,我看过这部电影。
《上海假期》是一部在上海取景拍摄的伦理喜剧,由许鞍华导演,午马、刘嘉玲、王莱、孙鹏、黄坤玄等主演,展现了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交会时的上海平民生活的面貌。
电影剧情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上海,六十多岁的单身退休老人顾老伯(午马饰)在上海渡着平静、孤独的晚年生活。一天,儿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要让小孙子顾明(黄坤玄饰)回国与爷爷过一段日子。顾老伯满心欣喜地把自己美国国籍的外孙接来度假,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两代人的代沟在这个特殊情境中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使祖孙二人怎么也无法相互适应。而平凡却充满真情的生活,终于使小孙子有所改变,最终使得两代人和乐相处。
演员表
顾老伯午马
顾明黄坤玄
姚丽刘嘉玲
职员表出品人:于本正;杜又陵
监制:朱永德;王化吉
导演:许鞍华
副导演(助理):成家骥
编剧:吴念真
摄影:李屏宾
剪辑:唐于龙;廖庆松
道具:丁道英;桑克文
美术设计:张万鸿;秦柏松
服装设计:章根宝
灯光:郭金海;李亚东▪布景师:朱产芳;杨岳定;汪时中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中国电影《上海假期》精彩剧照集锦(8张)
许鞍华没有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喜剧片或者荒诞片,而是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李屏宾的镜头下有许多写实的上海弄堂街道,用他的敏锐和细腻的镜头语言纪录下当年的上海,他以一个与大陆既亲切又疏离的特殊情结来讲述这个特殊的故事,显得如此恰当和真实。提名时间奖项名称提名届次提名称号
1991年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亚洲最佳影片
❾ 电影艺术家程芝演过哪些电影
程之(1926.2.3-1995.2.14)
原籍湖南,生于武汉。3岁时随家迁居上海。其父是京剧名票友,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
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腐蚀》、《我这一辈子》等影片的拍摄。建国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了《姐姐妹妹站起来》、《沙漠追匪记》、《鸡毛信》、《魔术师的奇遇》、《红日》、《苦恼人的笑》、《爱情啊,你姓什么?》等影片。
程之素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腐蚀》中的特务头子齐科长、《我这一辈子》中的警察局长、《红日》中的敌参谋长、《苦恼人的笑》中的主编,都颇有特点。
程之对语言艺术有较好的修养,既擅普通话,又会各地方言。他曾为《牛虻》里的蒙泰里尼配音,也为《马歇尔,欢迎你》配旁白,依然保持了原片幽默风趣的格调,还为上影故事片《曙光》中的贺龙配音。
程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除了京剧之外,也钟情于相声,并经常参加演出,还频频在电视屏幕上亮相,担任节目主持人。
程之曾是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主同盟文化委员会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第三届名誉理事、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名誉理事。
❿ 为什么最近发现电视剧电影都在上海拍而不是北京呢
要论大都会经济金融中心,确实上海比北京要发达些。北京市政治文化经济。上海市经济金融中心。上海魔都东方大都会,北京是帝都。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不是横店吗?横店最近不是说因为19年影视不景气都免费进去了吗?参观那拍戏不更得免费吗?浙江横店又离上海近拍都市剧,上海相对来说夜景也比北京相对强一些吧。北京的影视基地,我就知道怀柔杨宋镇有个飞腾影视基地吧。比横店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