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宝莱坞和美国好莱坞有什么区别
一、所在的地方不同
1、印度宝莱坞: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
2、美国好莱坞: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最早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时发现的。
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是一些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二、名字的区别
1、印度宝莱坞: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因而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
2、美国好莱坞: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威尔考克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0.6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他的夫人在一次旅行时,听到旁边有人说自己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叫做好莱坞的地方。
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回到加州后,她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并将她丈夫的农庄改称为“好莱坞”(Hollywood),于是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这个词是冬青树林的意思。
三、特色不同
1、印度宝莱坞:拥有印度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电影市场。独特的民族特色深深烙进电影中,绚烂的服装、华丽的歌舞,淋漓尽致的表现,让各国观众赏心悦目。
2、美国好莱坞:最大的特色就是科幻大片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指环王、哈利波特、星战、 史莱克、侏罗纪公园、蜘蛛侠、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等。
❷ 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的宝莱坞,在世界电影圈占有怎样的地位
看看宝莱坞出来的电影就知道了,曾经印度电影应该不值一提吧,大家都知道好莱坞根本就不知道宝莱坞的存在,一个简易的电影拍摄基地,一个拍出来用不上多少钱的地方,本来在世界电影圈没什么影响,也没什么地位,可是现在不同了,这里拍出的电影都是经典,票房居高不下,创造的利润也是最多的,我觉得现在的宝莱坞可以跟好莱坞相提并论了。无论是印度电影,还是宝莱坞,我觉得都是阿米尔汗成全的,如果没有阿米尔汗印度电影就没有灵魂,因为阿米尔汗的存在才有了现在的印度电影,印度电影在世界上才有一席地位,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电影生产基地,在世界电影圈是不多见的。
❸ 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香港,哪个在国际的影响力更大(电影方面)
如跟香港电影行业比,毫无疑问是宝莱坞的影响力大。能跟庞大的宝莱坞进行对比的,目前只有好莱坞。对比影响力,不能只看一两部片子,而是应该从发展历史、制作能力、受众范围、电影行业产值、文化传播的影响等多方面去综合衡量。
简单来说吧,印度电影已经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了,香港电影?
观众群来说,印度电影是除好莱坞电影外,拥有最多电影观众市场,且还以每年15%的速度在递增。加上受宗教因素等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不能看好莱坞以及其他地区的电影,但是可以看印度电影。可以不夸张的说,印度电影起码占据了地球上将近1/3的人口及地区的有绝对垄断的地位。(甚至英国,每年都有几十部印度影片在院线上映,印度影片占据了英国院线总票房的35%,香港影片能在别的国家或地区做到这一点吗?)
从电影行业产值来说(以近五年为例),别说香港电影,就算整个中国电影的年产值加起来,与宝莱坞电影年产值比较,还不够人家一半呢;
剩下的就不详细分析了,如果有人认为宝莱坞的电影国际影响力为零的话,我只能说那你对于印度电影或者是宝莱坞的认识及了解基本为零。甚至就算比单部影片,《无间道》当然是港产影片的精品,但是仅凭说无间道被好莱坞改编就盲目认为港产影片的国际影响力超过了宝莱坞,这就太片面了。远的不说,印度电影《印度往事》《德芙达斯》还接连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呢;而李安的《卧虎藏龙》,你说它是港片还是好莱坞片?
❹ 印度宝莱坞电影史上,都诞生过哪些成功的演员
1965年出生的沙鲁克·汗在199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疯狂》,并夺得Filmfare最佳新人奖,又继续获得了八次夺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 ,2004年入选时代杂志的亚洲英雄榜 ,2005年获印度政府颁发“卓越贡献奖”,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评为50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2016年,以3300万美元排《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第八位,沙鲁克汗是印度电影界最成功的演员之一。
1967年出生的阿克谢·库玛尔跟前三个不一样,他时近几年才成为宝莱坞家喻户晓的喜剧和浪漫爱情片红星。阿克谢·库玛尔出演的电影总共有125部,并且拥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这为新型戏剧偶像很快就火遍整个印度及全球, 2016年,阿克谢·库马尔以3150万美元排《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第十位,2019年以6500万美元的收入在《福布斯》2019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员TOP10中排名第四位,2019《福布斯》100名人榜排名第33位。
宝莱坞成功的演员有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只要努力总会成功的。
❺ 不可思议的创举!宝莱坞究竟是如何超越好莱坞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产业的
主要是因为宝莱坞的电影类型不固定,每一次得大片都会呈现一个与上次不一样的题材,但他们得宗旨却差不多,都在与教导人这些都让观众感触极深。
❻ 宝莱坞的影响力
很多人说,宝莱坞的电影形式单一,内容自娱自乐。看一部觉得新鲜,看第二部就觉得雷同,只有印度人才会如此推崇不已。但是对全世界来说,宝莱坞就像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展现了印度人独特的魅力。 而今,印度的电影明星们在世界名流的圈子里风头日健,不少好莱坞明星开始往宝莱坞发展。宝莱坞明星的婚礼上,可以请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连美国总统到访,还传出了宝莱坞第一美女没空见布什的消息,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豪华婚礼请来世界名流
这个豪门子弟迎娶的新娘是名模特,此前也在宝莱坞电影中出演过角色。约350名贵宾出席了这场长达7天的“马拉松”婚礼。 几天来,众多名流乘坐私人飞机悉数赶来捧场,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美国超级名模纳奥米·坎贝尔、美国当红歌星吹牛老爹、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女儿杰姬·肯尼迪以及数度出演007系列影片的英国著名影星罗杰·摩尔。 婚礼从周一晚孟买的奢华舞会开始。舞会结束后,婚庆大篷车开到拉贾斯坦邦乌代普尔的一座宫殿,来宾们被手持白花的美丽少女围绕着。周二晚是狂欢舞会,宾客们坐着装饰有茉莉和玫瑰的船只,来到一个岛上,观赏精彩的节目,一些人用羽毛打扮成流浪者和女妖。周六晚,婚礼接近尾声,贵宾们此时悉数登场,晚会在德里最高档的酒店举行。
造梦 10岁小导演破世界纪录
宝莱坞给更多人带来的是成名的梦想。10岁的印度男孩马斯特·基桑无疑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他气定神闲地站在摄影机旁,指导印度大影星杰基·希洛夫渐渐入戏。他正准备以此片冲击年龄最小电影导演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可别小看了天才基桑,他在宝莱坞已经闯荡了6年,而且硕果累累:出演过24部电影,1000多集电视剧,自己创作电影插曲并演唱。难怪在宝莱坞,他有个绰号叫“大师基桑”。与基桑一起工作过的导演和摄影师都对他无休止的好奇心印象深刻,拍摄间隙,基桑总是缠着他们对各种技术问题刨根问底。如今,这个人小鬼大的天才终于坐到导演的位置上。 印度著名影星希洛夫也对他赞赏有加:“基桑很清楚想要演员表演出怎样的效果。因为他是天才,我一定要在他的影片里扮演个角色。”
唱不“衰”的宝莱坞电影
一批经典的宝莱坞影片至今在人们心中留有美好记忆。但是看多了,你就能总结出宝莱坞的套路,因此也有人说,宝莱坞很多时候是给印度人自娱自乐的。印度导演总会在讲故事的间隙甩出一大段歌舞来,不论男女老少,从这边桥头唱到那方田野,从一个城镇跳到另一个村庄,忙得不亦乐乎。在歌声中,一场大对决使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离别甚久的男女主角最终相拥在一起。
宝莱坞影城由大大小小数家国有或私营的拍摄基地组成。很多大型室内摄影棚都有中央空调,以适应印度炎热的气候,而且隔音条件良好。室外摄影场地更多了,有农庄,寺庙,别墅,花园,牧场,森林,湖泊,群山。可想而知,只要是拍发生在印度的电影,需要什么样的外景都能在这里找到。
在印度,虽然也有最新出品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印度人最追捧的还是本土电影,大多数印度人每个月看电影的次数不少于2次。所以,印度电影院全年电影的票房收入是很高的,也正因如此,印度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宝莱坞的电影海报。
吸引 前港督之女爱拍印度戏
宝莱坞还吸引了末任港督彭定康的小女儿、26岁的彭雅思。她在港岛英童学校上学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做演员的目标,过了好一段时间才找到感觉。电影《芭撒提颜色》(又名《青春无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片中她和有完美先生称号的印度“阿汤哥”阿米尔汗合作。该片上月末上映时,刷新了印度和其他放映国家的票房纪录,彭雅思还额外多花了一个月时间学习印地语。
风潮 好莱坞明星纷纷投奔
在交出了银幕英雄007的佩枪后,老牌影星皮尔斯·布鲁斯南从好莱坞转战到另一个造梦工厂———印度宝莱坞。51岁的布鲁斯南透露,他的下一部影片除了会在洛杉矶和伦敦取景,还有部分场景会在印度拍摄。布鲁斯南拒绝透露关于这部影片的具体情况,只是表示:“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印度,而好莱坞和宝莱坞之间互相滋养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而好莱坞黑人动作明星威尔·斯密斯也已经和多位印度导演有过接洽,希望能够进军宝莱坞。
的确,新一代的印度电影已经得到了欧美观众的认可,像《季风婚宴》、《我爱贝克汉姆》等优秀印度影片也在好莱坞取得了不俗票房。上个月,好莱坞大牌影星兼导演迈克尔·道格拉斯也访问了孟买的电影基地。道格拉斯透露,他即将主演一部由好莱坞和宝莱坞合拍的动作片《与季风赛跑》,片中和他演对手戏的是号称“印度最美”的女星艾维雅·瑞儿。剧情围绕一起钻石劫案展开。印度“概念影片公司”负责人表示,新片是一部深受宝莱坞影响的好莱坞电影,剧组的大部分成员都将是印度人。
印度宝莱坞影界还考虑重拍《麻雀变凤凰》,将之变成印度语发音的歌舞影片,场景也会改得具有印度风。而他们心目中的女主角第一人选竟然还是茱莉娅·罗伯茨!
❼ 印度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何宝莱坞却可以屹立百年不倒
近几年印度电影行业发展迅速,宝莱坞就是印度电影的杰出代表。近年以来宝莱坞开始拓展海外电影事业,近几年宝莱坞电影有24%的票房来自海外,这也是宝莱坞可以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
宝莱坞由于高度分化的家族式生产模式而山头林立,限制了外来资金,没有形成规模大的制片厂,使得宝莱坞物质设备的更新缓慢。早期印度政府不允许银行向电影业提供贷款,由于资金来源匮乏,黑社会的进入电影产业极为常见,“黑金”甚至一度占到宝莱坞资金来源的40%,直到2013年仍然占10%。近年来由于政府部的支持,电影工作者可合法获得银行贷款,宝莱坞电影业正逐步摆脱黑社会资金的控制。
在内容上,宝莱坞电影大多数 这种宗教与传统风俗跳出陪衬角色层面而成为表达主角是印度电影的一大改变,对海外观众来说也是一个更加充分地了解印度文化的窗口,因此更具吸引力。
❽ 宝莱坞与好莱坞区别
宝莱坞与好莱坞区别在于:
1、好莱坞(Hollywood)通常指的是美国的电影工业,而宝莱坞(Bollywood)则指的是印度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
2、好莱坞(Hollywood)本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地名,宝莱坞(Bollywood)则不是任何地方的地名。
宝莱坞与好莱坞介绍:
1、好莱坞(Hollywood)
又称荷里活,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最早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时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
而后是一些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好莱坞电影城由此迅速形成并兴起,电影产业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电影也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8)宝莱坞电影具有世界影响力扩展阅读:
好莱坞(Hollywood)的著名景点(仅介绍个别景点):
1、星光大道:建于1958年,是条沿美国好莱坞大道与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面有2000多颗镶有好莱坞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工业的贡献。
2、好莱坞中国剧院:这所剧院由当时美国电影界风云人物“好莱坞先生”格劳曼先生倾力打造,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与杜比大剧院相邻,举办多届奥斯卡颁奖礼。以剧院广场巨星留印闻名世界,成为旅游胜地。
3、杜比剧院: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直至2033年,奥斯卡都会在杜比剧院举行颁奖典礼。
4、日落大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街道名称。其位于好莱坞大道,长约27公里,路两旁是绵延的棕榈树和林立的电影广告牌。
好莱坞(Hollywood)的知名电影公司(仅介绍个别公司):
1、二十世纪福克斯
2、华特迪士尼公司
3、狮门影业公司
4、派拉蒙电影公司
5、环球影片公司
6、华纳兄弟
7、梦工厂
宝莱坞(Bollywood)情况:
宝莱坞和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
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而今,印度的电影明星们在世界名流的圈子里风头日健,不少好莱坞明星开始往宝莱坞发展,宝莱坞明星的婚礼上,可以请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连美国总统到访,还传出了宝莱坞第一美女没空见布什的消息,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❾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❿ 宝莱坞在世界上有名吗
宝莱坞(Bollywood)是印度电影的制作中心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尽管有些纯粹主义者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看上去“宝莱坞”还是会被继续沿用下去,甚至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条目。
宝莱坞也被称作是“印地语(Hindi)的影院”,其实乌尔都语(Ur)诗歌在这里也相当常见,同时英语的对白和歌曲所占的成分也正在逐年增加。不少影片中的对白中都有英语单词短语,甚至整个句子。一些电影还被制成两种或三种语言的版本(使用不同语言的字幕,或者不同的音轨)。
宝莱坞和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宝莱坞不在孟买市区。从孟买国际机场乘车西行,公路两边,大约两米多宽的小铺面肩挤着肩,手写的店牌错落重叠,汽车修理铺外墙挂着的轮胎常常侵占到隔壁水果杂货店的地盘。店铺门面与公路间距狭窄,昏黄灯光下仍然人来人往。黄黑相间的出租车在湿热的空气里扬起尘土,计价器形同煤气表而且挂在车外。
接待我们的阿拉德罕纳电影公司老板阿辛·萨曼塔的字条留在小桌上,打过电话,十多分钟后他与编剧乔丁·果埃尔一起出现在大堂。
“宝莱坞在哪儿?”应该是我最想问的,却觉得有点傻气,于是问为什么安排我们住在这个叫做“虬湖”的海滩。阿辛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孟买的电影工业就在这里。”乔丁是那种“眼神里闪着智慧”的印度人,他抱歉地说,次日不能作陪,因为要去参加选举。乔丁是印度电影制片人协会(IMPPA)执行委员会成员,也是新一届执委会委员的候选人。
谁最先发明和使用宝莱坞这个名称?“大约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由媒体叫出来的。当时有种越来越普遍的感觉:许多印地语电影都不过是稍加掩饰的好莱坞电影翻拍。有些人声称是这个词的创始人,他们不过是那些尽一切办法出名的人罢了。许多有骨气的电影人厌恶这个词,因为它终究暗示了剽窃,我们更愿意用‘孟买电影业’、‘印度电影业’或‘印地语电影业’的说法。”
乔丁在谈话中刻意地将“印地语电影”和“印度电影”分开。印度电影年产量超过美国,全球最高,不全是宝莱坞生产的印地语电影。印度方言有200多种,如果细分大约在1600种以上。在复杂的语言环境里,印度电影的构成也是复杂的。
“每年大概有130-150部印地语电影在孟买生产。这和好莱坞是类似的——美国每年600部电影中,大约150部由好莱坞主流大公司制作。印地语是印度官方语言,印度的10亿多人口中,40%以上能够欣赏印地语电影,所以印地语电影在印度全国发行。孟买电影业的独特地位始形成于1930年代,且部分归功于印地语的发展。宝莱坞的制片厂有150家左右,电影成本一般在50万-100万美元。也有300万以上的,但那就不太容易挣钱,200万成本还有可能赢利,再高就很难了。
“数量与印地语电影相当的另两种方言电影,是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电影。印度每年出产的800-900部电影大概可作如下区分:印地语130-140、泰卢固语130-140、泰米尔语120-130、卡纳达语80-90、马拉雅拉姆语70-80、孟加拉语60-70、其他方言(马拉地语、旁遮普语等十多种)和英语150-200。”
“我们有那么多种语言。有时如果有一个好电影,其他人会买下剧本,再拍成其他方言的电影。”阿辛补充说,“印度60%的银幕集中在南印度四个邦,所谓的‘方言电影’在数量上超过宝莱坞的电影产量,但在本土和海外的收益都比不过宝莱坞。”
“那是不是说,虽然全印度每年拍摄近千部电影,但实际上可能只有两三百个故事?”
“不!只有少数影片是这样,应该说不超过5%。”
印地语电影有许多类型,但几乎全都是歌舞片,一般每部电影有五六首歌。电影上映前,流行歌曲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还能够推动票房收入。“目前为止最流行的印地语电影类型,还是富家公子和贫苦姑娘的爱情故事,或者反之。消失了数十年后,一些历史和幻想题材的电影有重新抬头的迹象,青春浪漫片的数量也在增加,人们还在试着拍‘印地英语’电影。总的来说娱乐是所有类型电影的基调,悲剧电影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乔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