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建议你,把文化课一定搞好,有很多艺术生都是三试、四试拿到专业课合格证结果文化课没过线而抱憾的。 首先,建议你网络一下去北电、中戏、上戏三所顶级院校的官方网站上看下今年2010年导演系的考试内容,具体说清楚很麻烦,你去看招生简章,一看便知。 北电的导演系是隔年招的,等你高三应届时正好可以考试。 基本上,现在导演系考试,无外乎以下几种: 1,考表演的那套,自备稿件朗诵(必须脱稿);命题小品。 2,影视作品分析,看影片回答卷子上的问题,偶尔还会有3000字左右或者1500字以上的影评。 3,编讲故事。 4,文艺与社会常识,有的是答卷,有的是抽题面试。 5,叙事散文写作或者给定题目编一个完整的故事(3000字左右)。 6,综合面试,与考官一对一的进行问答交流。 —————————————————————————————————————————————— 给你几条建议:去买《文艺常识小网络》多关注时事与社会常识,全方面知识都要掌握,包括基本的物理化学的东西,不然北电的导演系初试那100道变态选择题肯定完蛋。如果考北电,一定要清楚两个问题:1,北京电影学院简称“BFA”;2,哪一年招导演那一年没有一定要知道,据说哪怕你答再高的分,有的题没答对也是肯定不让过的。 《艺术类高考系列丛书》:包括《影视专业笔试与面试》等 《20天突破影视高考》(每年买最新版) 《艺术院校辅导考生书系》:包括《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指南(张福起主编)》等 以上的书在网络一下搜一搜,基本上能出来一大堆的书籍,接着就是在当当网或者中国图书网或者淘宝网去订购就可以了,这类书一般书店没卖的。 前面推荐的书,仅有一本就足够了,因为在这系列丛书里,每本书最后一页封面尾页的页角都有整套系列丛书的名称与封面图片,照着去买就行了。 —————————————————————————————————————————————— 临场发挥的注重多练习,然后学习书上写的技巧与成功事例;至于文艺常识之类的,那就只能日积月累了,难以想象,如果这些东西你从高一就准备,那等你应届考试时,那些复读的往届考生乃至许多成人考生该咋混?! 这些书,基本上不用多做解释,你买了一看自然全部明白。 建议:等你应届时,哪怕是许多差学校,无论等次,别怕花钱,因为重头戏都在后面,前面多考一考、多练练手,然后找个专门的学校和专门的老师去培训段日子就可以了。关于培训学校,建议,最好11、12月份去,然后年前就走人,千万别交年后的钱,因为基本上你每天都是在报名和各处赶考中度过的,千万别被那些培训学校把钱给黑了,这是本人亲身体会得来的教训! —————————————————————————————————————————————————————————————————————————————————————————————— 具体的招生政策人家的官网上都会有的,网络一下然后进去就行了。另外纠正一下:应该是“上海戏剧学院”。 北电的是 www.bfa.e.cn ;上戏的是 www.sta.e.cn 。 不管你学文学理,这个无所谓,只要先和学校申请成为艺考生,也就是艺术文或艺术理而不是普通的高中生就行了,这样你的高考报名号也会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直辖市的一般和学校申请,然后去区里盖章就行了,就是要个艺考的证件与艺考号,但是有的省(如河北省)就需要参加省联考,过了才有资格来各大院校报名考试。 此类考试在每年1月份至3月份,具体的请查看各大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 【北电和上戏的导演系录取政策是,只要专业课拿到专业合格证,并且文化课过线了,剩下的专业课大排名,择优录取。也就是说,人家是按录取人数的3-4倍发放合格证的,即便你拿到了也未必会录取你,而且每年报考的好几千人,最后人家就收20来个,而且很多有关系有人并且往里面投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也会和你共同进行不公平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北电的导演系是隔年招的,并且是四试,每一试都要刷下很多人;上戏虽然每年都招并且是三试,但是它有北京等多个考点,综合起来一共招那点人,而北电只有本院本校一个考点。 【【【以上答案俱来自本人曾回答过的许多被评为满意答案的问问回答。】】】 http://wenwen.soso.com/z/MyAnsweredRecordsNew,$PaginationBarNew.selectInHead.sd?sp=2
2. 史上最惨北影学生焦俊艳,跟同班杨幂没法比,现如今怎么样了
焦俊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和杨幂是同班同学,若不是北京电影学院70周年校庆,很多校友回母校庆祝或许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焦俊艳也是科班出身。
3. 被北京电影学院当成教材的5个经典的镜头,分别是什么
被北影当教材的5个镜头:周星驰的苦笑,王宝强抽烟、游本昌吃肉,张嘉译吃油泼面,侯勇的忏悔一个比一个经典!
周星驰的苦笑:4. 有个电影,是关于校园夺命传说的,最后好多学生都死了,死状跟传说是一样的,叫什么名字
是柯尔特公司的m1911.美国陆军几乎都使用它。
M1911手枪最初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勃朗宁1889年开始试验自动装填技术。在1895年发明了一种枪管后坐式工作原理的新手枪结构设计。1896年,勃朗宁和他的兄弟与康涅狄格州的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即现在的柯尔特工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勃朗宁利用新发明的手枪结构为柯尔特公司设计了一种发射0.38英寸柯尔特手枪弹的自动装填手枪。此枪交给美国军方进行测试。结果军方对该枪表现并不满意,认为半自动手枪可靠性较左轮手枪差,没有采用。M1911自动手枪作为美国军队的制式手枪长达70多年。虽然在1985年美军更新制式手枪(M9手枪)后M1911A1被替代,各种M1911手枪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提供给军队、执法机构、保安人员和民间爱好者。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工作原理,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发射0.45 英寸(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使用7发弹匣供弹,该手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零件数小,分解结合比较方便;二是机构动作可靠,安全性好,故障率低。该枪最大不足是:重量体积较大,射击时后坐力大,影响射击精度。
1899年-1902年期间,美国军队正在菲律宾与当地的土著发生武装冲突。在战斗中美军士兵发现他们所装备的0.38英寸(9.65mm)口径柯尔特转轮手枪停止作用不够大,再装弹速度太慢。因此,美国陆军决定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新手枪和新枪弹,希望能在近距离上一枪击倒顽强的敌人。基于与菲律宾土著起义者战斗的经验,并在动物和人类的尸体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美国陆军军械理事会的主管约翰·汤姆逊上校(汤姆逊冲锋枪就是以其姓氏命名的)和路易斯·拉贾德上校认为美国陆军需要一种0.45英寸(11.43mm)口径的枪弹才能提供足够大的停止作用。
1907年,美军方开始招标研制0.45英寸大口径左轮手枪及半自动手枪作为其新一代制式手枪。勃朗宁利用15g全被甲弹头把0.38英寸半突缘式手枪弹改装成0.45英寸口径的无突缘式手枪弹,并于1905年把这种口径的自动手枪提交给美国陆军进行评估。选型试验在1906年开始进行,多家公司参与竞争。最后柯尔特公司和萨维奇公司的样枪被选中。但这两种样枪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军械部要求厂方继续改进功能和可靠性参加进一步的试验。
为了监督生产勃朗宁亲自去了哈特福德的工厂。最严酷的试验在1911年3月3日开始。试验中每支枪都要射击6000发,每射击100发后手枪会被冷却5分钟,每射击1000发后手枪会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上油。在打完这6000发后,这些手枪再用一些装配不良的枪弹进行测试。然后又把这些枪浸在渗有酸液或沙子和污泥的水中直至表面生锈,然后再进行更多的射击试验。这是枪械有史以来第一次经受如此严格的试验,尤其射击6000发的耐久性试验,这个纪录直到1917年才被打破。
在评审期间,勃朗宁继续对原有的设计进行改进,例如改进了铰链、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和空仓挂机,又加长了握把并将倾斜角加大。勃朗宁手枪通过了一系列的试验,凭借其出色性能,赢得军用制式手枪合同。评审委员会在1911年3月20日发表的报告中写道:“这两支手枪,理事会认为柯尔特是最好的,因为它更可靠,更耐用,当有零件损坏时更容易分解并更换,而且更准确。”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宁设计、柯尔特公司生产的0.45英寸自动手枪被选为美军制式武器,并正式命名为“柯尔特M1911 0.45英寸自动手枪”。并于1912年4月开始装备部队,成为美军装备的第一支半自动手枪。
当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政府已经从柯尔特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购买了约14万支M1911手枪。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1913年开始置办机器生产M1911。由于战时急速扩充军队的需要,为满足供应计划,柯尔特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之外的多家承包商加入来分担庞大的生产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尔特公司与各承包商共生产了四十五万支M1911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军械部评估了M1911手枪的战斗表现,要求柯尔特公司进行改进。柯尔特公司的改进之处有:
(1)、加宽准星,研制出帕特里奇瞄具(Patridge sight,一种平头厚叶片准星和正方形或矩形缺口照门组成的枪用机械瞄具,由曾任美国转轮手枪协会主席的帕特里奇发明),使射手在光照不良的条件下也能迅速瞄准;
(2)、加长击锤,使之更容易被拇指扳动;
(3)、缩短扣机距离,增加防滑纹;
(4)、握把背部设计弓形拱起,表面增加防滑纹,使射手握持更牢固;
(5)、改变握把护板的网格防滑纹,使握持更舒适;
(6)、扳机后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机的动作更轻松;
(7)、加长握把保险。
这些改进项目在1923年完成,通过试验的新枪于1926年6月25日被美军正式采用,并重新命名为“0.45英寸口径M1911A1自动手枪”。此后,该枪在结构方面几乎没有再进行大的改动。此外有许多外国公司或政府获得柯尔特-勃朗宁的授权而生产不同口径的M1911型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41年到1945年期间,美军加上其他盟国的定货量足足有250万支(包括M1911和M1911A1)。为了能及时交货,美国政府增加了4个承包商来分担生产任务。战争期间生产的M1911Al握把护板的材料由原来的胡桃木改为褐色塑料。到战争结束时,仅是美国陆军就有270万支M1911和M1911A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M1911A1手枪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M1911A1仍被广泛采用,并出现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改型,例如缩短的M15指挥官型,不同长度、握把及其他配件的MKIV系列政府型手枪等等,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比赛型手枪。
1985年,美军决定以伯莱塔公司生产的9mm口径M9自动手枪代替M1911A1。当国会命令颁布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激烈反对,而美国海陆空三军内许多特种部队仍然继续使用M1911手枪作为辅助武器,仍然有许多人相信M1911手枪是最好的战斗手枪。
尽管美国军队的制式手枪已经更换为是的M9手枪,但各种M1911手枪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由于其大口径弹药在实战中无可比拟的绝对杀伤威力和精准且迅速的单动射击模式,美国一些精锐军警部队(如SWAT)一直将其列为特战成员制式手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的美国特种部队还是采用了几乎和上世纪设计上一模一样的M1911手枪。M1911手枪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复兴,特种部队和警察部门纷纷放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大量装备的9毫米口径的手枪,转而重新采用了一度被认为落后于时代的口径0.45ACP M1911手枪,如今世界最大的M1911手枪生产商——金伯(KIMBER)公司生产的“沙漠勇士”政府型M1911手枪就是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海军特遣队专门定制的。
M1911手枪主要结构
尽管M1911产生了许多新的型号,但其基本结构,如击发与发射机构、保险机构却保持不变。
M1911采用单动发射机构,只能单发射击。它的击发与发射机构由击针、击针簧、击锤、击锤簧、阻铁、阻铁簧、单发杆、扳机连杆、扳机组成。其中,单发杆是一个杆状件,与阻铁装配在一起,它既可上下做直线运动,也可与阻铁一起绕轴回转。其下部有一凸耳。套筒复进到位后,单发杆上移进入套筒的缺口内,凸耳与阻铁啮合在一起,这时如果压紧握把保险并扣扳机,则可释放处于待击位的击锤。如果套筒未复进到位,单发杆被套筒压下,凸耳则处于阻铁下方,与阻铁脱开,此时虽压紧握把保险并扣动扳机,则不能释放击锤。单发杆除有上述作用外,还可避免扣一次扳机形成连发。保险机构正是作用于击发与发射机构,才能实现全枪的保险。
和许多现代手枪一样,M1911有多种保险机构,能防止该枪意外走火。M1911的保险机构包括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半待击保险。
手动保险钮位于枪身左侧后上方。将保险钮推到上方,保险钮进入套筒的缺口内,限制套筒的前后移动。同时,保险机的内凸轮面与阻铁啮合,限制阻铁向前回转,这样,虽扣扳机却不能释放处于待击位(阻铁上部突齿卡入击锤待击槽内)的击锤。手动保险能确实锁定套筒和待击的击锤,保证手枪待击携行的安全。M1911的手动保险钮设计得大小适中,利于隐蔽携带或战术应用,拔手枪时不易于钩挂衣物。
握把保险位于握把持握虎口处。在簧力作用下,握把保险自动处于保险位置,此时握把保险凸齿抵在扳机连杆上,限制扳机连杆后移,使扳机扣不到位。只有虎口压紧握把保险,使握把保险凸齿与扳机连杆脱开,此时扳机连杆可自由向后移动,才能将扳机扣到位。有些人觉得手枪上不必要设置握把保险,其实自卫手枪有这种保险更安全。
中国仿制的M1911手枪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欧美各国武器生产商纷纷通过官方、半官方乃至走私等方式向中国的军阀倾销武器,其中就包括了美国M1911手枪。在太平洋战争及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将M1911手枪作为军援的一部分输入中国。所以,在解放前,中国军方及民间均可见到M1911手枪。1949年之后,在一些地区的公安警察部队中,还是能看到M1911手枪。直到20世纪60年代M1911手枪才基本退出中国军警的装备。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武器开始大量进入欧美民用武器市场,其中就包括了仿制的M1911手枪。中国初期仿制的M1911手枪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质量及优异的可靠性获得了不少欧美枪械爱好者的青睐;随着中国仿制的M1911手枪加工工艺进步,中国武器生产商也更加重视产品种类的更新及品牌的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的欧美客户。
M1911手枪性能数据
口径:0.45英寸(11.43mm)
弹药: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7发弹匣供弹
弹头初速247m/s
有效射程为50m
枪全长218mm
枪管长128mm
瞄准基线长160mm
枪全重1.1kg
在线地址网络搜索“爱去电影网”
5. 在北京电影学院真的能百分之百出道吗
在北京电影学院未必真的能百分之百出道,还要看后天的努力哈。谁知道成功的背后泪多少。
6. 北京电影学院的常识问题问什么
我刚面试过~有100道题要抽 你选三个号
但一般不是很难拉~就类似于最近的电影 李白啥的 或是万氏三兄弟
不过 常识即使没答上来也么关系!加油拉~
7.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训是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训是: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BFA),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8. 北影当教材的5个经典镜头分别是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国一流电影学府,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知名演员和大导演都是出自于这所学校,并且他们以自己的母校为荣。
北影对于学生的演技要求一向很高,他们会将经典影视题材和演技结合在一起,有的演员因为演技太过精湛,被北京电影学院当成教材,大概这也是“教科书式的演技由来”。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被北影当成教材的五个经典镜头。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当中的苦笑《喜剧之王》一直到现在还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一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喜剧演员,但是因为没有资源和背景,没有帅气的外表和人脉,多次遭受别人的白眼和排挤,但是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了怎样的挫折和坎坷,他都默默努力拼搏。
白鹿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人们也赋予了很多期待,在整部影视作品当中,油泼面占据了很大的戏份,尤其是张嘉译饰演的白嘉轩,普普通通的一碗面,却吃出了人生百味儿,看着张嘉译吃面,真是馋得人直流口水,如此生动的表演,也只有在这样的老戏骨当中能够看到了。
9. 北影唯一满分学生,曾因长得太好看改行,他是谁呢
北影唯一满分学生,因长得太好看改行,现入行30年甘愿不温不火说起国语谍战剧,就不得不提起柳云龙。有人说“柳云龙”的名字就是谍战剧质量的保证,而为了得到这份肯定,柳云龙努力了整整30年。
1968年,柳云龙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中。他从小喜欢看电影,梦想便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演员。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天马行空”,在柳云龙的坚持下,父亲应付似的给了他100块钱,让他自己去考。
19年7月他的新片《胜算》播出,也引起了粉丝们的一致好评。但因为谍战剧的受众人群的问题,跟一些流量小鲜肉们相比,他是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在这个行业近30年,他也甘心这样的不温不火。如今的他,只想好好拍戏、好好演戏,用自己的余生带给大家更精彩的剧集,这也是他最初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