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院线电影总票房

院线电影总票房

发布时间:2025-04-02 21:10:56

㈠ 院线如何票房分账

作为一个资深电影从业者,经常被问到国产电影票房的核算流程。所以,今天阿涛就写一篇长文,给读者详细讲解一下。

第一步,统计总票房。

所谓总票房,是指一部电影目前的全部电影票收入。灶链

所有在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均应纳入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办”)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任何一家影院均应安装该系统)。管理委员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部委联合组建,共同负责。官网是“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其数据是制片方和发行方。

目前民间也有很多电影票房统计平台,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国产电影票房核算的依据。

第二步,上缴国库:总票房8.3%

这部分包括两项费用:

1.电影产业专项基金:所有电影的总票房必须先向“专项基金办公室”缴纳5%的电影产业专项基金,由各影院每月向“专项基金办公室”缴纳,上缴国库。

2.特种营业税:所有影片的总票房都要缴纳3.3%的特种营业税,也就是要向国税和地税缴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抵扣缴纳。

扣除总票房的8.3%,我们称之为“分割票房”。

第三步:支付中间发行代理费:“分割票房”1%-3%

净票房低于6亿元0元的,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收取可发行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

那么,1%或者3%呢?

由于票房越小的电影越需要国家和国企的支持,因此,“中影数字”可以对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3%,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2%,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1%。

分割票房扣除“中间代理费”(为方便计算,我们简称为“V”)后的剩余部分,将由院线、影院、制片方、发行方按比例分配。

第四步:影院与影院之间的独立账户:V.57%

剩余票房(即分账票房减去中间代理费)中,院线可得V.50%,影院可得V.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可得V.43%。

如果影院和院线腊辩卜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和金逸,那么它独享其中的57%;如果制作方和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其中的43%。

第五步,发卡行分账:V.5%-15%

注意这里的比例指的是V (5%-15%),之前的分账比例几乎是无弹性的,而这里的比例是很有弹性的。

为什么弹性这么大?

第一,生产商和发行商的博弈关系。电影质量特别好,票房潜力巨大,会诱使发行方让步。如果影片质量一般,票房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发行方就会保守,最大限度地多拿分成,保护自身利益。

还有就是双方的谈判条件,比如要求发行人支付公告轮穗费,保证发行,发行人甚至有可能把比例调整到更高的水平。

第六步,生产者分割账户:28%-38%

这里的生产者,简称“生产者”,包括生产者和投资者,在业内称为“主投资者”和“从投资者”。主要投资方是控股方,只能是一方;投资方是股东,往往不止一个,主要投资方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作方。

多少投资人分享票房,取决于每个投资人在总投资中的地位、优先级和份额。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国产电影票房核算的基本规则,会根据发行影院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很多朋友都有过疑惑,主要是不知道分账顺序,或者不知道哪个数据习惯

电影是一座金矿,蕴藏着无尽的奇妙财富,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我是电影《掘金者阿涛》。和我一起走,一起发现电影里的金矿!

相关问答:电影如何投资,收益怎么算的?

摘要 电影投资,是很多人感兴趣却又不甚了解的一个行业。大家不知道电影投资收益怎样计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尽的介绍一下。 在投资电影的过程中,和电影第一出品方签署了版权份额转让合同,那么我们的收益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刚开始接触的投资人很可能认为电影这一块只存在票房分账,其实并不如此,投资的收益还包括很多方面。 1、电影票房收益一部电影上映结束后,会有一个总票房,投资者可以去猫眼上看,这个是准确的票房数据,票房出来后,投资者参与分红的票房,并不是总票房,而是净票房。 一部影片的净票房,它的分账是税收占比3.3%、电影发展基金占比5%、宣发商占比5%—7%、电影院占比51%—57%、到最后投资人的占比在33%—40%之间(部分影片占比在43.7%以上,具体参考电影投资分红表),所以当咱们知道自己的投资金额占比。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26 电影如何投资,收益怎么算的? 电影投资,是很多人感兴趣却又不甚了解的一个行业。大家不知道电影投资收益怎样计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尽的介绍一下。在投资电影的过程中,和电影第一出品方签署了版权份额转让合同,那么我们的收益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刚开始接触的投资人很可能认为电影这一块只存在票房分账,其实并不如此,投资的收益还包括很多方面。1、电影票房收益一部电影上映结束后,会有一个总票房,投资者可以去猫眼上看,这个是准确的票房数据,票房出来后,投资者参与分红的票房,并不是总票房,而是净票房。一部影片的净票房,它的分账是税收占比3.3%、电影发展基金占比5%、宣发商占比5%—7%、电影院占比51%—57%、到最后投资人的占比在33%—40%之间(部分影片占比在43.7%以上,具体参考电影投资分红表),所以当咱们知道自己的投资金额占比。 首先一部影片,我们可以查询到它的总票房,我们要根据总票房的金额来计算出它的分账票房。公式如下:投资方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投资方能赚到的钱)=总票房- 3.3%(国家税收)-5%(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0%~57%)院线分账。所以一部电影投资方通过院线票房能够赚到的钱大概是这部电影总票房的30%~42%,根据不同的院线收费标准的不同,它也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那么个人投资成本个人影视投资收益= ——————————%*可分账票房影视项目总投资成本这就是你个人参与影视投资能分到的钱的大概数额。当然这只是个大概数额,还有好多细节产生的费用,比如说中影数字代理费等,在这里呢,我就不给大家做详细讲解了,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留言给我,我再给大家介绍。 下面我们拿吴京投资的《流浪地球》举个例子,《流浪地球》总投资3.2亿,吴京投资6000万,占整个《流浪地球》项目总投资的18.75%。而《流浪地球》的总票房是46亿投资方的可分账票房大约为40%可分账票房=46亿X40%=18.4亿中影数字代理费大约为5000万所以,吴京的影视投资收益大概为18.75%*(18.4亿-5000万)≈3亿投资6000万,赚取了3亿,5倍的投资回报率。 电影投资怎么计算亏损的 好的谢谢

相关问答:《长津湖》投资13亿多,那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投资本钱?

最近几天《长津湖》非常火热,上映几天票房就过10亿,连续打破了多个记录,已经成为国庆档最大的赢家。

而《长津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票房成绩,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因为这部电影不论是制作成本,还是演员或是导演都是顶级的配置。

我们先来看一下《长津湖》的配置和投入

1、导演:徐克,林超贤,陈凯歌,一部电影由三位顶级导演指导,这是非常罕见的。

2、演员,除了导演阵容强大之外,演员的阵容也非常强大,演员包括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胡军,李晨,张涵予,唐国强,韩东君,欧豪等等演员,此外还有很多明星友情出演,比如张国立,林永健、黄轩,郑恺,张嘉译,李幼斌等等,这个演员阵容相当强大,而且大多数是实力派演员。

3、群演庞大

除了主演阵容强大之外,《长津湖》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庞大,为了真实还原场景,基本上都是动用真人在外景拍摄而不是勾绿布,为此参加《长津湖》拍摄的人数超过7000人。

再加上这部剧的后期制作团队,整体参与过《长津湖》的人员多达1.2万人,不仅是在投资成本上在影史上留名,其团队人数也堪称这些年国产影片之最。

4、投入庞大。

长津湖从2019年开始准备,2020年开拍的时候,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中途一度被中断,还损失了1.5亿。

这部电影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很多都是在外景拍摄,所用到的很多道具都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打造,光是设备成本就非常高昂,比如80辆美式坦克就是按照1:1的比例打造出来的。

也正因为演员众多,而且拍摄过程艰难,道具成本高昂,所以整个《长津湖》的制作据说投入达到13亿元,这个制作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那《长津湖》需要达到多少票房才能回收成本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电影票房的分成,一个电影的票房并不会全部落入制片方的手里,而会有多部分构成,扣除各项费用之后,真正落到纸片方手里的已经不多。

目前我国电影的票房分成具体如下。

1、电影事业专项基金。

不管电影是否赚钱,电影事业专项资金都必须缴费,目前电影专项资金占电影票房的比例是5%。

2、特别营业税。

目前电影特别营业税的比例是3.3%。

扣除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特别营业税之后,剩余的票房才属于净票房,相当于净票房占总票房的比例是91.7%。

净票房再按以下几项继续分成。

3、中数代理费。

国内上线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通过数字来保存,而目前这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影操作,因此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代理费,这个费用在1%~3%之间。

具体计算标准是:电影的总票房扣除专项基金以及特别营业税之后,再扣除6个亿,如果这一数额大于1亿元,那将征收3%,如果这一数额大约2亿元,增收2%,如果这一数额超过3亿元,那将征收1%。

按照《长津湖》这个票房,基数肯定大于3亿元,所以对应的比例应该净票房的1%。

4、电影院分成。

目前绝大多数电影都是通过电影院播放,电影院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在一部电影当中影院能够分成的比例是最高的,目前影院的票房分成可以达到净票房的50%。

5、院线分成。

院线可以说是电影的分发渠道,院线会先跟出品方合作,然后再将电影分发给各大影院,在这个过程当中,院线收取的分成比例大概是净票房的7%左右。

6、发行代理费。

一部电影拍摄完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你还需要宣传,需要包装,这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发行代理,这个代理费一般是净票房的5%~15%,一般情况下在7%左右。

7、制片方分成。

扣除以上6项费用之后,剩余的票房才属于电影制片方,相当于一部电影当中,投资方最终能够分到的比例大概是净票房的35%左右,或者总票房的32%左右。

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是同一家企业,那么他们最终能够分到的票房是净票房的42%左右,或者总票房的38%左右。

按照这个电影票房分成,如果《长津湖》制片方和发行方不是同一家,想要收回13亿的成本,那么总票房至少需要达到13/32%=40.6亿元。

那《长津湖》这部电影有没有可能收回成本呢?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收回成本应该问题不大,长江湖上映几天票房就迅速突破10亿,按照目前票房走势来看,最终票房有可能突破50亿。

所以最终制片方不仅可以回收成本,还有可能获得3亿以上的回报,当然最终是亏还是赚,还要看《长津湖》最终的票房表现。

㈡ 电影票房是如何统计的

行业常用的票房收入计算公式为“票房=总座位数×场次×上座率×平均票价×天数”。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李茶的姑妈》,有学生票:40元,共10人,标准票:80元,共10人,团体票:30元,共10人,会员票价:20元,一共10人,那么,这一天该影院的总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现在各大电影院都实行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因此,相对来说,电影票房对判断某部电影的观影人数,影片受欢迎程度还是有很大参考意义的。

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

1、影片题材及剧本。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如《变3》、《哈7》及此前的《阿凡达》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热,除题材具有想象空间而吸引观众外,这类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撑,因此获得票房佳绩也不足为奇。另外,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影片,如《非诚勿扰》、《失恋33天》等,也成为“应景”主题,为影迷所期待。

2、主创团对主创团队,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制作团队等,无一不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例如国民大导张艺谋、冯小刚的力量甚至大过于影片题材,成为观众期待的焦点;演员的力量同样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号召力,如杨幂的《孤岛惊魂》一举开创“粉丝电影”的先河,演员对票房的贡献不容小视。制片人、制作团队的名气,同样能为一部影片带来“万众期待”的效果。

3、影片定位,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对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首先应该是目标人群定位,从影片的剧本设置、演员选择、拍摄手法到后期制作风格、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标人群喜好,奠定稳定的票房基础。其次要正确预估票房,有时片方过于自信,会影响影片上映后的侧重点。尤其在做传播工作之前,应该根据档期、题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预估的沟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_票房

㈢ 电影票房是怎样计算的

电影票房的计算主要基于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和每张票的价格。当观众购买电影票时,影院会记录每一张票的售出,并根据设定的票价来计算总收入。这个总收入就是电影票房。
具体来说,电影票房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票房总收入 = 票价 × 售票数量”。例如,如果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是50元,影院在某一天售出了1000张票,那么这一天的票房收入就是50,000元。
在实际操作中,影院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放映时段、影片类型、观众群体等因素来设定不同的票价。比如,首映日、周末或节假日的票价可能会高于平时;IMAX、3D等特殊放映格式的票价也可能高于普通2D放映。这些调整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票房收入。
此外,电影票房还会受到影片宣传、口碑、演员阵容、导演知名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往往会吸引更多观众购票观看,从而推高票房收入。而一些小众或艺术电影可能票房相对较低,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和市场定位。

㈣ 电影票房和演员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1. 电影票房的分配涉及多个环节。首先,院线总票房需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和3.3%的税费。
2. 扣除这些费用后,剩余的91.7%票房中,院线大约会保留50%-55%,宣发费用占5%-8%,其余约40%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即出品方的分账比例。
3. 个人票房分红计算方式为:总票房乘以35%左右(往期统计约为35%)乘以个人的投资比例。
4. 除了票房,电影的其他收益来源包括电视台版权、网络版权、海外版权以及广告收益。
5. 票房的结算在中影集团监督下,与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合作,在电影下映后三个月内进行。结算后的款项会分配到出品方的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结算至个人账户。
6.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结算周期为六个月一次。
7. 演员、导演、制片人通常会获得固定片酬,这部分薪酬算作前期投资的一部分,投资方的利润则来源于此。
8.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上述人员也参与投资,他们将按照投资比例获得收益。
9. 演员片酬的偏高与市场上资金的涌入有关,资金方常常高薪吸引明星以增加项目的知名度,并可能进行不当炒作。
10.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影响,有建议对恶意抬高片酬和炒作的公司进行行政警示,并建立片酬指导制度。若片酬显著超过指导线,相关公司需提供解释。
11. 同时,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减少社会不良影响,不宣传和炒作片酬问题,不鼓励发布收入排行榜。
12. 应通过指导原则限制以明星为中心的过度宣传,并鼓励艺人参与公益慈善,成为青少年的榜样。

㈤ 电影票房多少天是总票房

30天。行业常用的票房收入计算公式为票房=总座位数*场次*上座率*平均票价*天数。电影是放映一个月左右,总票房统计就是计算这30天内的票房。票房的结算时间为电影下映三个月内,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账目的结算,把片方所得分账票房打入出品方的对公账户里,再由出品方结算给演员之类的。

㈥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电影票房收入如何分成?中国电影票房分账机制如下:

1. 电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相关税费,剩下的为可分账票房(净票房=91.7%*总票房)。

2. 在可分账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线抽成7%,剩余43%(即制片方和发行方的份额)。

3. 发行方通常收取净票房的10%作为发行代理费。制片方实际票房收入为净票房的33%(总票房的91.7%乘以33%)。

具体计算示例:

- 假设电影票房收入为100元:

- 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收取5元。
- 营业税金及附加收取3.3元。
- 剩余91.7元为电影院线和制片方的分账基数(总票房的91.7%)。

- 影院+院线方分账为91.7元的57%,即52.269元。
- 发行代理费为净票房的3%,即2.75元。

- 制片方(含发行方)的净票房分账收入为91.7元减去57%和3%,即91.7%的净票房。

- 制片方(含发行方)按净票房的40%-43%分账,即91.7元的40%,为36.68元。

- 发行代理费为制片方收入的10%,即3.668元。

- 制片方实际分账收入为33元。

预期票房(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为:制作成本 ➗ 33%。

阅读全文

与院线电影总票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朋友韩国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55
有哪些免费最新最全的电影网站 浏览:225
刘德华电影亲吻图片大全 浏览:88
女孩误入诡异世界电影 浏览:627
所有兔宝宝系列电影 浏览:176
万达电影院线上市时间 浏览:904
绯红女巫从哪个电影出来的 浏览:953
机器纪元电影完整版 浏览:463
电影里面的软件叫什么名字 浏览:920
电影飞天免费观看 浏览:258
黑牌威士忌在哪些电影 浏览:826
二战日本潜艇击沉美国13艘舰艇是什么电影 浏览:62
最新欧美高颜值电影 浏览:128
云霄电影院哪个好 浏览:960
胜利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78
色情人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70
灵魂摆渡之一电影天堂 浏览:468
新世界电影内容介绍 浏览:444
微电影创作大赛优秀奖 浏览:599
tc版电影软件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