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人与狼有深厚感情之类的电影
1、《狼少年》
又名《狼族少年》,是赵成熙导演,宋仲基、朴宝英领衔主演的韩国爱情电影。该片于2012年10月31日在韩国上映,上映后刷新韩国爱情片票房记录并保持至今;2013年12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狼少年》主要讲述了一个体温46度、血型不明、极度危险的狼男孩流落民间,从与一位女子奇妙相遇到被迫分离的浪漫凄美故事。狼在流浪过程中与内心孤独的女子顺颐偶然结识,彼此相遇并一同生活,两人之间开启了荒凉奇妙的爱情萌动之旅。
2、《狼的孩子雨和雪》
是日本动画导演细田守执导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12年7月21日在日本上映。本作故事主轴为亲子关系,描述女主角花爱上狼男,生下一对可爱的狼之子姐弟,然后养育他们长大的13年间的故事。
3、《与狼共舞》
是一部美国西部题材的电影。由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凯文·科斯特纳、玛丽·麦克唐纳、凯文·科斯特纳等主演。影片从一个为苏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角度,描述美国白人军官邓巴在南北战争之后自愿到西部前线驻守,结果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苏族战士交上了朋友的故事。
4、《重返·狼群》
是由四川重返狼群文化传媒和亦风飞扬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由亦风执导,李微漪、亦风主演。该片于2017年6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匹狼王遗孤“格林”从若尔盖草原被画家李微漪救回城市喂养,又因不适城市生活被带回草原最终重返狼群的传奇故事。
5、《阿尔法:狼伴归途》
是由艾尔伯特·休斯执导,柯蒂·斯密特-麦菲领衔主演的冒险片,于2018年9月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2018年8月17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两万年前的冰川时代,部落首领的儿子科达在集体狩猎中不幸坠落悬崖,在茫茫荒野中他与野狼阿尔法独自求生的故事。
㈡ 明星如何快速提升“逼格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中国纪录片十大推动者”称号,居然颁给了林志玲。硬糖君分明还记得,《了不起的匠人》刚开播时,充当解说的志玲姐姐曾因娃娃音引来无数争议。
意料之外,然而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简称:《了匠》)要找看起来“很不搭”的林志玲,而林志玲居然也愿意抛下更好赚的综艺、走秀、影视剧来参与纪录片了。
林志玲得逼格口碑,《了匠》得流量关注,甚至对整个纪录片行业,都是一次有效的创新示范。
新媒体对明星生产和消费链条的最大改造,大概就是明星们都变得特别“能屈能伸”。向下,电影明星争相拍电视剧甚至网络剧,有流量和接地气才是第一生产力;向上,大家又纷纷投身以往看来既不赚钱、又过于曲高和寡的领域,比如文艺片,甚至纪录片。
这样的转变,本质上还是中国内容产业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趣味开始引领大众审美,“逼格”二字更是与商业价值直接挂钩。“曲高”不再“和寡”,而是成为人们自我标签的全新追求。
当成龙为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配音;当林志玲连续两季深度参与《了不起的匠人》;当《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B站;当纪录电影《二十二》成为暑期票房黑马??我们简直有理由相信,纪录片将要成为商业片、文艺片之后,明星们的新征途了。
明星爱上纪录片
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明星参与其实并不稀奇。早在纪录片的初创时期,卢米埃尔兄弟就摄制了大量与明星活动有关的纪录片。
而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纪录片领域出现了以主持人为核心,同时集制片人、导演、专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纪录片专业制作人士。他们控制着纪录片的整体流程和品质,并通过出镜主持的方式实现个人形象的“明星化”塑造。
为了能够让电视纪录片更有吸引力,英国广播公司多年来培养出了很多纪录片明星,借助他们的个人魅力将受众吸引到电视机前。这类明星的典型代表就是有“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之称的大卫爱登堡。
拥有剑桥学地质学和动物学学位的爱登堡从业六十多年来制作了近30部自然纪录片,身兼主持、导演、科学家等多重身份的爱登堡在节目中通过妙趣横生的解说、科学严谨的演示和美轮美奂的影像,感染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受众。
进入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与明星之间的双向吸引力越来越明显。它们通过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策划引导各路明星参与到对真实生活、真实事件的探索、体验、感知的过程中来,用高水准的制作让受众体验纪录片源自于生活真实的魅力。
2015年,为了帮助身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大使的大卫贝克汉姆开展慈善募捐,英国广播公司策划制作了纪录片《贝克汉姆:为挚爱的足球而战》。在片中,贝克汉姆克服重重困难,10天内穿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7大洲参加了7场足球比赛。
2016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邀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寻访全球气候问题,历时两年拍摄了旨在唤醒人们对于全球变暖危机意识的《洪水泛滥之前》。
但很长一段时间,纪录片在国内的固化印象都是:有思想有内涵,但是曲高和寡“门槛高”,是市场竞争的弱势代表。
不过,随着近两年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纪录片的崛起,这些作品不光在内容上更符合新媒体和年轻观众的收看习惯,关键是正赶上了这一波观众审美升级的需求。这些纪录片以黑马姿态走红,也让国产纪录片“高配”了起来,吸引一线明星参与其中。
成龙给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献声,在责任心和纪录片魅力的感召下,为其不间断配音6小时;片约不断,炙手可热的林志玲深度参与了两季《了不起的匠人》,她本可用这些档期去参加更“轻松”的综艺,但却扛起了传承工匠精神的“大任”。
知了青年2017年12月底即将上线的《三日为期》,是一部互联网观察时纪录片,每集聚焦一个地点,用三天时间蹲守纪录,试图从普通人的生活瞬间中,衍射出大时代的温度肌理。这部首档互联网观察式纪录片,据说邀请到一位神秘大咖加入配音,而且引用明星来演唱《三日为期》的主题曲,跨界的合作已成为新纪录片的潮流。
与此同时,“明星纪录片”也逐渐显出独特的优势。明星参与推动纪录片传播,提升了其市场吸引力和商业竞争力;纪录片的传播又助推明星的美誉度,赋予其更多艺术审美标签和社会责任力。这可是拍多少真人秀和商业片都换不来的。
严肃题材的审美品格
在某种意义上,称2017年为“纪录片举崛起年”也不为过。
在电影领域,仅一个暑期档,《二十二》凭借强大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袭曲线,成为暑期档最大黑马。而在此前,《重返狼群》获得3291万票房,《冈仁波齐》更是获得9972万票房。
短时间内接二连三,我们就不能以孤例视之,而是一种必须注意的新趋势。中国电影院里的纪录片,已经今非昔比,因为中国观众变了。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纪录长片领域。优秀纪录片作品正在分众时代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它们不止引起广泛关注,还逐渐找到了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之道。
而一个突出特点是,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以电视为核心的传播格局:2016年网络点播量最高的十部作品里,前两部是网络首播的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二季和《了不起的匠人》。
撇开《地球脉动》这个进口片不谈,《了不起的匠人》非常有助于我们一窥新时代纪录片的“套路”。
首先,立足网络,精准传播。《了不起的匠人》作为一部网络微纪录片,其短小精致的篇幅顺应了人们的碎片化收视习惯。
同时,新媒体联动,也打造了全媒体传播生态链。观众在视频网站观看《了不起的匠人》的时候,经常会在画面右下角浮现“新浪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网站的图示化链接,观众只需轻轻点击便可在新浪微博参与# 了不起的匠人# 话题讨论,或者加入豆瓣“了不起的匠人”兴趣小组发表自己对这部微纪录片的观感。
其次,精耕细作,自然流畅。《了匠》镜头景别丰富,剪辑流畅,为匠人故事的叙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为其每集15分钟的篇幅,制作团队可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耐心打磨每一个镜头。很多观众在观看了《了匠》以后都被其唯美的画面镜头所折服。
明星的深度参与,也挖掘了纪录片的高层级美感。例如,在讲述汉服匠人钟毅的故事时,分享人林志玲则身着汉服出场,既凸显了东方美,又与匠人故事内容相契合。
在讲述铜炉匠人陈巧生的故事时,分享人林志玲则首先在铜炉中点燃香薰,然后才开始故事的引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这样的艺术氛围包裹下,甚至会忽略林志玲的娇嗲音色,因为观众看的是精美工艺,醉心的是工匠精神。
如同《国家宝藏》中的国宝守护人都是明星一般,他们吸引的关注度使得国宝再次活跃于现代观众的视线。毫无疑问,林志玲的配音也是连接工艺品和大众的介质。《了不起的匠人》的总导演李武望表示:通过娱乐明星做介质,去链接观众本来对一个不熟悉事物的关系。
从这一点上说,近年优秀的纪录片都是走的“轻而灵”的路子,《舌尖》专心食物之美,《我在故宫修文物》关注文物之魄,《匠人》则把精美工艺和匠人精神推广到普罗大众之中。
逼格就是生产力
明星的加入改变了纪录片小众属性,纪录片作为一种内容产品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就像《匠人》纪录片总导演李武望所言:“技艺的传承不能脱离人的生活,真正能打动人的一定是人。”而凡是能打动人的内容,其商业价值自然毋庸置疑。
《了匠》在商业运作上算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过去的纪录片,其商业前景多半愁云惨淡。《了匠》作为年轻一代的纪录片的佼佼,因其篇幅简短,制作和传播手段更加灵活,因此在商业运作上也更有潜力:
原生广告模式使《了匠》既是纪录片也是品牌片。团扇复兴人李晶,带着工匠精神的诚意给惠普打印机拍摄了品牌宣传片;音响匠人曾德钧,则邂逅了德古精工的至简哲学,博朗音响中国音响共同诠释了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的美学。
此外,知了青年今年还在北京、上海、长沙举办了《了不起的匠人》的衍生展览:“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展览展示了漆器、蜀锦、汉服等12位手工大师的匠心之作,还使得观众有了与大师现场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了不起的匠人》的纸质图书也适时上架,无论是展览还是图书,都扩展了纪录片的传播圈,将工匠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传递。
跨界加盟的林志玲,有望继续出现在第三季的《了不起的匠人》中。其实,林志玲在纪录片中的角色除了分享人和配音员外,还是相关产品的品牌代言人。既是纪录片,也是品牌片。不断满足观众好奇心,深挖东方美的“知了青年”,证明了纪录片或许是品牌最好的一种载体。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纪录片就成为电影市场的一股清流。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146%。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开始进入纪录片领域。相对小众的纪录片为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传播途径,跨媒体推广、传播成为趋势,促进了纪录电影票房的增长。
从近年的爆款频出来看,新一代纪录片已经俘获了观众的心。它们在拍摄和制作上更加精细化、商业运作上更有创意、文化传播的使命感也更强。
而今天的明星,最重要的就是“人设”。文化、深度、价值观,无疑是最好的“人设”加成。也难怪明星对纪录片青眼有加。在这场明星与纪录片注定双赢的合作中,或许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大甜甜为我们解说上下五千年。
㈢ 国产纪录片是如何实现“大逆袭”的
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之前,导演郭柯小心翼翼地提出了“排片率1%,票房能到600万元”的目标。他很清楚,一部展现慰安妇生存现状的纪录电影,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寻到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进入“公众时代”,那么《二十二》有望引领纪录电影迈入“大片时代”。
大家喜欢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希望导演们能拍些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