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特大战法拉利,速度的意义永远在赛场之外
实话实说,《极速车王》是个一听到就有些劝退的中文译名。
这个一点都不走心的译名,乍看上去还以为是2013年的高分赛车影片《极速风流》。一部由影帝级别的两位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领衔的冲奥作品,被大部分中国观众忽略注定是可惜的,还不如直接将《FordvFerrari》翻译成《福特大战法拉利》,虽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但可能对于理解本片更适宜。
《极速车王》设定在60年代,但除开年代设定,整部电影从题材选择到叙事手法,都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当今时代的,扎实而稳健的复古感。《极速车王》或许不能被全部人接受,但它能成为给古典主义电影人们的一记强心剂,又再一次证明,“needforspeed”在影院中,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看一部叫做《极速车王》的电影,了解关于福特和法拉利的前世今生
自此,法拉利一直是那个值得尊敬的企业,他们竭尽全力将车辆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也竭尽全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关于它的拥趸者,对于它的信仰,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与法拉利的对抗,虽然有些赌气的成分,但也让福特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汽车,是冰冷的,但人,却是火热的。正是一群火热的人,成就了法拉利,也成就了福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极速车王》:论黑福特,这部电影是认真的
2020年2月,《极速车王》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奖。在豆瓣上,它的评分高达8.5。
基于此,不少观众在影片的渲染下都会认为福特的高层是一群蠢猪,如果没有这个荒谬的指令,迈尔斯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同年连续赢得戴通纳24小时、赛百灵12小时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车手,这是何等的荣誉。然而,福特为了自己的利益,中止了它。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电影当中的福特有些让人讨厌,特别是高层的一些做法令人唏嘘,但实际上,这只是艺术加工的一部分,大家不必过于追究。对于世界汽车工业而言,福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场福特与法拉利的恩怨情仇,以及卡罗尔·谢尔比与肯·迈尔斯的传奇故事,才是我们应该去铭记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看《极速车王》,你需要了解这些"故事"
文:吴韧彦
奥斯卡热门电影《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无疑是车迷必看的一部电影。除了足够曲折的情节,影片还有三场精彩的比赛——柳泉(Willow Springs)、戴通纳、勒芒,多是实拍,且是从主人公的视角来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观众能跟随着迈尔斯人车一体,把转速飙到7000以上,此时周遭一切都消失了,人就如同穿梭在时空隧道之中。观看此片时能感受到全身肌肉紧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好似在操纵方向盘的是自己。这里我们就来探究下“车王”背后的故事吧!
“车王”练起车技有多拼?
片中驾驶戏份更重的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传奇车手肯?迈尔斯。贝尔为了更像迈尔斯, 足足减重约32千克(70磅)。贝尔还在邦杜兰特赛车学校(Bob Bonrant School of High Performance Driving)学了一礼拜的课程,熟悉赛车的感觉、声响、视野等。
影片的特技调度罗伯特?纳格(Robert Nagle)这么解释为何要让贝尔去那里体验,一来希望他在身心层面都能理解赛车手到底是个什么样,二来是因为驾校的创始人是那个年代的人,跟他接触,能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
巧合的是,创始人鲍勃?邦杜兰特(Bob Bonrant)不只曾经驾着谢尔比的赛车赢过勒芒大赛的分组冠军,在生活中还跟迈尔斯是朋友关系。为此贝尔不仅能学习如何驾驶,更能听到很多当年真实的故事。
贝尔还学了20世纪60年代的赛车史,与鲍勃进行了多次深聊。那一周正好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每一天的赛道教学都从早上七点持续到下午两点左右才能结束。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课程,却有助于让演员走进角色,令表演更令人信服。
据说贝尔极为好学,求知若渴,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现实中迈尔斯还是个机械师,贝尔显然做了功课,在驾车之余,还特意积极地向机械师取经。这些学习让他更能理解迈尔斯,他觉得他的暴脾气,是因为他将赛车看得无比神圣,不想受到商业化、程式化东西的干扰。当然尽管他提高了车技,但不可能达到赛车手的水平,片中许多精彩特技还是由专业赛车手代劳的。
史上最真赛车场面到底有多真?
《极速车王》特技调度罗伯特?纳格(Robert Nagle)在接受《纽约观察家》采访时介绍到,电影中的用车跟现代车很大的不同是没有那么多电子辅助驾驶的装备,助力转向和助力刹车也是没有的,更多依赖的是驾驶者的车技。
片方精选了三场赛事,其中柳泉(Willow Springs)是在原址拍的,戴通纳是在加州赛车场(California Speedway)上拍的。场景设计师必须要按照老照片对它们进行改造,让它们看起来像是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
勒芒大赛要持续24小时,当然片方不可能拍摄那么久,因为预算有限也没有去法国拍,而且原先的赛道已经不存在了。他们选择了当年勒芒赛道上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位置,比如邓禄普桥(Dunlop Bridge)、穆萨直道(Mulsanne Stright)、埃索斯(Esses)连续弯、特鲁热加速弯(Tertre Rouge Corner)等在美国进行还原,分别取景拍摄后,再衔接起来。至于起点、终点、看台、维修站,都是在一个小型的飞机场重新搭建。
片方研究了1966年的那场勒芒大赛的录像,一些关键事件和节点被照搬了下来,如在比赛时有车辆被撞飞、迈尔斯的车门出现了故障、法拉利退出了比赛、在夜晚时分突降大雨、更换整个刹车系统等。
由于片中用到的发动机都是现代版,声响跟当年的不同,声效师还千辛万苦找来60年代的同款赛车采集素材,重新做了声音。当然为了让电影更具观赏性,他们必须添加一些动作元素,让比赛更具看点。
此外,跟一般主打撞车戏的汽车电影不同,赛车电影更多要呈现的是,车子看起来要失控了,却又刚好能被赛车手勉力控制住,让人更能感同身受分秒必争、命悬一线的紧张和刺激。
真实的力量VS虚构的力量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A.J. Baime的非虚构作品《地狱驾驶:福特、法拉利在勒芒为速度为荣耀而战》(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Le Mans)。不少情节确实是取材于真实故事。
当年福特将赛事看作是年轻化策略的重要一环,想要以此吸引美国新一代的汽车买家。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更多,更喜欢动感和性感的车,相比舒适、可靠,更在意的是速度、性能。
福特和法拉利谈判时,福特是被法拉利的不屑给惹怒,但亨利?福特二世只是回应:“我们要跟他们在赛场上赛上一赛”。
片中对于亨利?福特二世的刻画因为缺少可靠的信息,更多是出于戏剧的需要而进行的编撰。福特是曾经要车手三辆车一同冲过终点线,其中有出于安全和经济上的考虑,他们不希望旗下车手互相争斗,造成不必要的撞车甚至伤亡。
现实中,福特1964、1965年在勒芒大赛上失利时,当时车队负责人不是谢尔比,但与福特管理层发生过冲突。电影中的冲突主要集中在销售人员和特立独行的赛车手之间,虽然有现实基础,但也是被夸大的。
影片中,谢尔比载着亨利?福特二世开赛车那段,让他亲身体会赛车之疯狂、驾驭之艰难,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过。他们之间的分歧也没有激烈到要以谢尔比公司做赌注的地步。迈尔斯的生平部分大多属实,但有些也有出入。
如在测试赛车时迈尔斯拒绝了福特公司安排的机器而选择更传统的贴条,事实上两种方法都采用了,这个冲突也是不存在的。机器用来测量车内的气压和温度,而贴条则用来收集外部气流的信息。
又如在最后一场勒芒比赛中,迈尔斯也是服从了福特的安排,并没有为刷新自己的纪录而做出奋力一搏。考虑到他之后的离世,影片也像是在为他圆一个未了的心愿,原本他在1966年是可以成为三冠王的(戴通纳、赛百灵以及勒芒)。
对于迈尔斯的妻子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她不是一个传统的贤内助,而是跟丈夫有着相同爱好,爱车也爱驾驶,支持着丈夫的赛车事业,同时也为丈夫的安危担惊受怕。
福特GT40为什么能赢?
福特GT40的开发中,福特的技术力量做出的贡献也很大。如片中所言,钱并不能买来一切。福特虽然下了狠心造赛车,但起步并不顺利。
他们跟英国公司Lola展开了合作,基于Lola MK6开始了改装和调校。但初代GT40在高速时不稳定且不可靠,尽管它可以把速度飙到322公里/小时(200MPH)。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将负责人换成了谢尔比,他当时做的生意就是用福特的动力,让车变得更快。
迈尔斯的试驾帮助谢尔比更快地发现缺陷并一一修正。像风道的设计、用更轻的玻璃纤维替换铝和钢、换上镁合金轮毂等,总共进行了上百处的调整。至此GT40才有了赛车的内核,而不是只有赛车的样子。它开始能在戴通纳、赛百灵等耐力赛上拔得头筹,但离打败法拉利还有距离。
相对于法拉利使用4升与3升发动机,福特决定给GT40搭载上大排量的7升V8发动机。这是一个工程上的奇迹,在中置发动机车辆上搭载如此大的发动机,同时还能不伤害空气动力学表现。迈尔斯还发明了在赛事条件下测试发动机的方法,让发动机能跑满48小时。
二代GT40时速可以达到39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却只需3.5秒。它的橙黄色和亮蓝色搭配的Gulf涂装已成经典,又宽又扁、高度仅为40英寸的车身也令人过目难忘。
另外,1966年福特还专门成立了勒芒委员会,减少了许多程序上的繁文缛节,还引入了另一支赛车队Holman & Moody,连同谢尔比一起为GT40的研发注入更多资源。GT40在1966年至1968年包揽了勒芒耐力赛的四届冠军,为福特争足了面子。
其中1966的那场比赛,它包揽了前三名;1967年,它完成了388圈,5232.9公里的新世界纪录,比原纪录整整提高了28圈之多;1968年与保时捷908的冠亚军之争也成了勒芒最经典的追逐之一。
想要车王同款车? 你也可以买得起!
片中出现的车是繁多的,总共大概有423辆,大多是租借的,其中50辆是赛车,除了福特 GT40和Cobra,还有法拉利、保时捷、野马、Corvette等。由于要重现当年的赛车场面,有些车的性能必须达标,必须能以322公里/小时(200MPH)的速度驾驶。
有些车是剧组自己打造的道具车,如片中的三辆法拉利330P3。片中出现的福特 GT40和Cobra有复刻版也有特许的现代版。
部分来自一家名为Superformance的公司。这是唯一一家被设计师特许建造新版本福特GT40和Cobra的公司。
特许版的细节更加准确,尤其适合拍摄特写。复刻版的好处是,外表和机械配置跟老款一致,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会进行升级。实际上1966年那场比赛上的福特GT40都还“健在”,只不过都在收藏家手中,身价都高达数百万美元。
如此金贵的它们并不适合拿来拍电影。当然原车少有人买得起,但真心想要,还是有很多复刻版、车模版可以选择的。
法拉利和福特之争,怎么会有保时捷?
《彭博商业周刊》上刊载的《极速车王:酷炫车辆(燃爆撞车)背后的秘密》(Ford v Ferrari: Secrets behind the Stunning Cars (and Crashes)一文中介绍到电影开篇中谢尔比从诊所中出来后开的是辆红色的保时捷 356。
不少人会觉得美国人绝对不会选择欧洲车,但实际上谢尔比因伤病退役之前,为阿斯顿?马丁出战多年,既然要赢,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而无所谓是谁造的车。
由于片中这段需要多角度拍摄,所要完成的动作也多,拍摄时间还长,为此这辆车必须性能出色。最初片方想借一辆阿斯顿?马丁DB4,但一听到要飙高速,大多车主都不太舍得。汽车调度罗伯?约翰逊(Rob Johnson)才想到使用他们在拍摄柳泉那场比赛时用过的保时捷 356,主要看重的是它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足够的数量(至少要三辆)。
而且这一选择跟历史也不矛盾,在五六十年代加州的赛车圈,这款车是个实力不俗的狠角色。除了这款保时捷,其他像是904、906等也有出镜。在片中有些车珍贵,却只能一扫而过,出镜率高低,也反映了这些车是否数量多、是否问题少,毕竟剧组用起车来,不会太温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的那场勒芒大赛上,三辆福特后紧跟的四辆车都是保时捷。尽管在60年代,法拉利和福特轮流制霸勒芒赛场,但到了70年代,保时捷就开始崛起了,在80年代,更是创下了7连胜的光辉战绩。至今保时捷仍是勒芒大赛的最大赢家,总共获得过19届冠军。
为Cobra选个颜色有何难?
Cobra这辆车我们已经介绍过几次了。在谢尔比还是赛车手时,开过不少英国车,见识到了英国车配美国动力的潜能。他最重大的一次胜利是在1959年驾驶阿斯顿?马丁DBR1赢下了1959年的勒芒大赛。之后就因为心脏问题退役了。
他之所以转成打造赛车,有部分是因为他曾被法拉利车队拒绝过,终结法拉利在赛场上的统治地位,也是他的心愿之一。1961年,谢尔比看中了英国AC汽车公司的运动型车,主动为他们寻觅合适的动力。
最初谢尔比是向雪佛兰求助,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提供发动机,但他们拒绝了,原因是不想让他们的Corvette在赛场上遇上劲敌。然而福特却同意了,一来他们正好出了台新发动机,想要借着参赛为他们的发动机做宣传,二来他们希望有人可以阻挠Corvette的一枝独秀。就这样谢尔比采用了AC的底盘,换上了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由多名机械师持之以恒地对之进行升级,还为各类赛事提供定制改装。
在负责为福特打造GT40之前,他已经凭借着Shelby Daytona Coupe在勒芒大赛上获得过小组冠军。过去我们介绍过谢尔比为了推广自己打造的Cobra,即便缺少实车,也通过不断更换颜色,而让人误以为他有许多辆实车。
在片中谢尔比大多时候开的是自己的Cobra,那是不是要尊重历史,让它如彩虹般不断变色呢?我们看到片中这辆车是深蓝色的,原本剧组也想过漆成黄色,这两种颜色谢尔比都曾用过。
最终导演的考虑是,毕竟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较为悲情,用深蓝色是更为适宜的。在片中的主要场景中,除了谢尔比日常使用的深蓝色Cobra,还有迈尔斯开过的一辆白色Cobra,另一场赛事中还出现过一辆红色的Cobra。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