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电影《女儿》:妈妈曾经也是女儿
被安利了一部微电影,由周迅出演的《女儿》,一共8分12秒,一个人看到哭得稀里哗啦。
片子讲了一个年轻妈妈(周迅饰)带着女儿多多开出租车,不被妈妈理解,摔门而去,一走多年。孩子尚小,会哭闹,她找来一个万花筒教多多通过万花筒看外面的世界。从此,多多的世界就有了多彩和斑斓,除了妈妈,遇到的乘客和万花筒就是她的世界。女儿多多描绘她的理想,长大后做一个厨师,做多很种饺子,她问妈妈“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饺子?”,妈妈回答说:韭菜鸡蛋的。影片最后以妈妈找到她和多多,三个人一起吃饺子结束。很短,很暖,很窝心,也很戳心。妈妈是妈妈,妈妈曾经也是女儿。
长大后,我没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影片中的妈妈,一直想让女儿(周迅)找一个靠谱的人嫁了,而女儿却说“我才不要靠别人过日子”,所以就有了影片开始,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去开出租车,妈妈在背后追着喊“带着孩子开出租?亏你想得出来!”的场景。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我是在家里是被宠溺大的孩子。长大离开家去工作后,凡事都自己拿主意,离妈妈远,那时自己还没有手机,开始是手写信,后来是固定电话,最后才是每人一部手机。
那个时候,每每春节回家,妈妈问的一句话都有:“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带回来给我们看看?”我都会以还年轻、没玩够为理由搪塞她。
上学时,妈妈最大的愿望便是我们姐妹三人都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条件所限,姐姐初升高选了中专,毕业就可以分配工作的那种,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名额有限,成绩好的姐姐被人顶替,错失,复读后又被迫不读书,走上了打工、学艺之路。
我是读到高中的。记得那个时候,我躺在妈妈的怀里,憧憬着考一个好大学,去城市工作,带妈妈旅行。妈妈生于50年代,是读到初中的。她一直和我们说“你们姥爷一直坚持让我们读书的,只是当时条件原因,我和你们的姨、舅舅都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妈妈才那么坚定地想让我们读书上大学。
最后,我没能如愿进入大学校门。那个夏天,妈妈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在爸爸的陪伴上,到了现在的城市工作、赚钱,步入社会。
过了25岁。妈妈也曾催过婚。怎奈山高皇帝远,她无法掌控我,也便顺此,给了我极大的自由。我恋爱,我分手,她都再没有像别的妈妈一样,非得逼迫我结婚,过所谓的每个女孩子都要过的生活。
她也曾经,抱怨过我的生活状态,我晓得,那背后是对我的担忧和爱,怕我受苦,怕我一个人,应付不来。只是,随着我在这个城市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家,有自己的工作,身体良好,每年都回家,时常打电话,妈妈对我也就越来越宽容。
我没长成妈妈想要的样子,却也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还是要谢谢,妈妈的理解和支持。
妈妈说,她没有妈妈了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我们那里叫姥姥。有些地方叫外婆。我的姥姥离开我们是在2004年,记得特别清晰,那年春节回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生病的姥姥,她卧在炕上,辨认着我们姐妹三人,挨个叫着我们的名字。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
那年刚刚过了农历正月,姥姥便因病去世。妈妈打电话来说:我没有妈妈了。电话这端的我,泪如雨下。
后来的很多年,我听妈妈说,她想妈妈的时候,去沿着山上的水渠,一直向上走,就可以走到姥姥的墓地,她会在那里坐一坐,说说话,我知道,妈妈会在那里哭泣。然后,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离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一年里,总有那么几次,妈妈会这样做。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包饺,聊天中,妈妈突然就停顿下来,说了句:我没有妈妈了。是啊,妈妈也是女儿啊,她曾经也是一个被妈妈捧在手里的女儿,也是被妈妈宠爱、结婚后还惦记的女儿啊。记得那一天,我抱了妈妈很久,很久。
妈妈,您别难过。我已长大,以后,我来宠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20的开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在家里,和妈妈沉浸式厮守了27天。我们从初见面的那天,吵了一架,到后来我走的时候,依依不舍。
我离家的这10几年,和妈妈相守的时间真的很短暂。
最初工作的单位很宽松,没有硬性规定,那时我会贪心地在家待上2周,可能那个时候年轻,想得少,只顾着玩儿,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妈妈深聊的机会,并不多。
后来的单位,春节假期较短,有时候来来回回也就10天,在家里的时间也就一周,还没来得及适应家里的冷空气呢,就又该离开。
再后来,在这里有了家。就决定把爸爸妈妈接来这里,以此来换得每年2个月的相守和尽孝。那样的日子,是真的幸福。早上有妈妈准备好的早餐,吃完拍拍屁股去上班。晚上回来,过入小区望向家里的窗户,总有一盏暖光亮着,连脚下的步子都变得更轻盈,打开门欢乐得叫一声“妈妈,我回来啦!今晚吃什么?”洗洗手,换好衣服就可以吃饭。
当然,我们也会做。只是妈妈说,她在家里忙活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习惯。晚饭后的时光最暖。爸爸妈妈看电视,我们或看书,或看电影,一家人窝在沙发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到点了,说声“晚安”,各自进入梦乡。
今年的悠长假期,姐姐被困在婆家,妹妹提前回了城。我留在家里,和妈妈朝相见,晚相守。每天,我是在妈妈喊我吃饭的声音中醒来,在床上磨蹭会,起床,洗漱,吃饭,伸伸胳膊腿,偶尔吐槽妈妈做的饭。
因为疫情,我用了苦口婆心法、宣讲道理法、软磨硬泡法、撒娇吓唬法,总算让妈妈对此有了了解,有了正视,而不再不当一回事。
我们一天吃两顿饭。我写稿的时候,妈妈会给我端来水果、在炉子里烤的地瓜,会督促我喝水,会和我说“在妈妈这,别担心。”
我为自己回来时和妈妈吵架而懊悔。我和妈妈道歉,说对不起,会像小时一样抱着她的脖撒娇,会在阳光很好的时候,和妈妈一起晒被子,会和妈妈一起追剧,然后吐槽。
会每天点小米粥,会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会向妈妈学习做花卷(虽然怎么也学不会),会给妈妈洗头发,会在睡前给妈妈梳头,按摩,会和妈妈说晚安,会让妈妈试穿她买的旗袍。
日子就在我们这样的浪费中度过。我走的时候,妈妈万般不舍,在雪中目送我,越来越远。
我是妈妈的女儿,我被她宠大。现在我长大了,妈妈没了妈妈,我来宠她,如女儿。
⑵ 韩国人性大片,女儿最后原谅母亲,韩国电影《女儿》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韩国电影有很多揭露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社会现实,电影《女儿》更是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不合理的爱,俗话说得好“太满则溢”,但不正确的疼爱也是不允许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但如果爱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那对于孩子的发展并不是有好处的。
《女儿》这个电影名字,一听起来像是讲述女儿的电影,但是内容却与观众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影片中展现的并不是母亲对于平常女儿般的宠爱,相反,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歪曲的爱,母亲无时无刻监视着自己的女儿,还限制着女儿的自由,在女儿山看来,母亲对她的种种行为,并不是爱的表现,而是一种“魔鬼的虐待”。这部影片细思极恐,仔细想想,编剧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在影片中,母亲对她的待遇是通过成年后的她所回忆,然后展现给观众的,这样编排,让观众们能更仔细地了解电影的故事内容,明明是一个挺好的电影名字,却用不一样的情节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也是这部电影与其他电影不一样和更加独特的地方。
⑶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女儿》
画面和故事都很干净的电影《女儿》,像大多数韩国伦理电影一样,都有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女儿》却有着很多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所没有的温情。
作为具惠善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女儿》算是很不错的作品了,也很值得每一个人去感受这部影片想带给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