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没有比较新的革命影片
我推荐《举起手来》,抗日的喜剧,比较新
其他的有!
、董存瑞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拍摄 故事片
1945 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和好友郅振标一起参加了八路军。抗战胜利,蒋介石国民党却发动了内战。在一次进攻隆化的战斗中,当总攻的冲锋号吹响后,战士们却被敌人的一个暗堡射出的子弹纷纷倒下。为减少伤亡,保证胜利,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2 、党的女儿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8年拍摄 故事片
红军主力北上后,桃花乡党组织遭破坏,共产党员李玉梅冒着生命危险寻找党组织。狡猾的敌人发现了她的活动,为掩护战友李玉梅不幸被敌人逮捕。她坚贞不屈,为奋斗了一生的伟大理想献出了生命。
3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拍摄 故事片
1939 年,党中央为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派长征干部、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来到上海,在敌人的“心脏”里安上电台后,电台信号被敌人发觉。当李侠奉命要转移时,有两份重要情报要及时发出,敌人顺着信号声包围了他。完成任务后,李侠向延安发出告别信号:“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烈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渡江战役较小的伤亡。
4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9年拍摄 故事片
“九 . 一八”事变前夜,年轻的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的逼婚,逃往它乡,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教育下,投身到反对日寇的侵略和国民党不抵抗主义的学生运动中。卢嘉川被捕牺牲后,林道静没有因此而退缩,坚定地去寻找党组织。她战胜了特务的威胁、利诱,经受了监狱、酷刑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久她宣传、组织学生参加救亡运动,成为轰动全国的“一二九”运动学生的领导者之一。
5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0年拍摄 故事片
一个出身于旧中国封建时代的农家女周莲, 16 岁嫁到一个陌生人家,丈夫江梅清是个热血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家庭生活虽贫苦,但幸福温暖。 1924 年,梅清离家去寻求真理。国民党蒋介石发动“ 4 . 12 ”反革命事变,党组织决定江梅清到汉口工作。在一次激烈的斗争中,江梅清牺牲了,而周莲从此却变得更加坚强。
6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 1961年拍摄 故事片
1930 年,红色的风暴吹遍了海南岛,中国共产党在五指山上成立了一支妇女革命武装——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从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家中救出苦大深仇的丫头吴琼花。琼花在洪常青的帮助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洪常青在一次阻击中负重伤而被捕,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壮烈牺牲。琼花领导这支队伍,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7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4年拍摄 故事片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部战士王成,伤未痊愈,就积极要求归队,参加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在阵地上,战友们都牺牲了,只有王成一个人,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蜂拥而上,王成在报话机里向首长诀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 ……王成的事迹传遍全军上下,激励着全军指战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返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8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5年拍摄 故事片
1948 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山城重庆制造了严重的白色恐怖,由于叛徒出卖,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等人先后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解放大军渡江胜利的消息传到狱中,敌人在垂死前疯狂地屠杀革命者,在解放军的炮声中,许云峰和江姐却从容地走向刑场。
9 、大浪淘沙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66年拍摄 故事片
1925 年,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因不满黑暗现实,逃离家乡寻求出路,他们在途中救起逃婚的余宏奎,四人结盟为兄弟。由于出身、经历和志向不同,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27 年 5 月,蒋介石策划了 “ 四一二 ” 反革命政变,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恭绶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他们跟随革命队伍,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
10 、创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年 拍摄 故事片
该片以 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为背景,反映了中国石油工业艰难多舛而又轰轰烈烈的创业史,表现了以周挺杉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艰苦奋斗,为石油工人谱写了一曲豪迈的颂歌。
11 、闪闪的红星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年拍摄 故事片
1931年潘冬子七岁时,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1934年,冬子的父亲参加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出发前给了冬子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冬子怀揣这颗红星,和母亲一道同革命群众转入深山老林,与恶霸地主胡汉三进行斗争。在一次对敌作战中,母亲壮烈牺牲,从此,冬子在党的抚育下,逐渐成长。他跟随游击队,勇敢机智地打击敌人,最后亲自砍死胡汉三,迎来战斗的胜利。
12 、杜鹃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年拍摄 彩色舞台艺术片
1928 年,党从井冈山派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领导农民自卫军。途中柯湘被捕,恰被自卫军首领雷刚营救并担任自卫军的党代表。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勾结自卫军叛徒抓住了雷刚义母引雷刚下山,一起关进监狱。柯湘率尖刀班救出了雷刚母子,清除了叛徒,改造了这支自发的农民自卫军。
13 、开国大典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9 年拍摄 故事片
1948 年底,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处在关键时刻,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9 年 1 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七届二次全会召开,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国共开始和谈,进展甚微。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天险,南京解放。蒋介石一家老小到蒋母墓前辞别后,登舰离开大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0 月 1 日,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4 、开天辟地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91 年拍摄 故事片
这是一部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诗巨片。 1921 年,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李达、李汉俊、王尽美、邓恩铭等 13 名代表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来为摆脱敌人的搜捕,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通过了党纲、党章,小船上响起“马克思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15 、焦裕禄
峨嵋 电影制片厂 1991 年拍摄 故事片
焦裕禄受河南省委开封地委组织部之命,出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协助抗灾,他不顾肝病折磨,全身心地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带领群众挖沟排涝、抢救庄稼。长期艰辛的工作使焦裕禄肝病恶化。 1964 年 5 月 14 日, 42 岁的焦裕禄因肝癌病逝。数万名兰考群众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为他送葬,悲声震天。
16 、蒋筑英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2 年拍摄 故事片
1982 年 6 月 12 日,蒋筑英准备去成都出差,妻子路长琴为他理发,女儿路平要爸爸务必在她 13 岁生日之前回来,儿子路全要爸爸给他买一支自动铅笔。几天后,一封发自成都的急电送到长春光机所党委赵书记手里,蒋筑英同志于 6 月 15 日 17 时 03 分病故。路长琴手捧丈夫的遗像和骨灰,件件往事涌上心头 …… 月台上站满了迎灵的人群,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无不为才学出众,一生热爱科学、追求光明的科学家而悲泣。
17 、孔繁森
山东电影制片厂 1995 年拍摄 故事片
阿里地区遭受到 50 年不遇的大雪灾,许多百姓断了口粮,牲畜被冻死。孔书记在地委办公室忙碌着,紧急布置干部分头救灾。孔繁森的妻子王庆芝领着女儿来看望丈夫,因吐血住进了拉萨医院,女儿给父亲打电话,要他马上回拉萨陪妻子动手术,孔繁森忍住个人痛苦,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毅然坚持到第一线指挥抗灾。他说: “ 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带领群众,干出一个今生今世的幸福来。 ” 正当大家意气风发要大干一场以改变阿里的面貌时,传来了孔繁森以身殉职的噩耗。
18 、红樱桃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1995 年拍摄 故事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名中国革命者的遗孤罗小蛮和楚楚被送到莫斯科附近的国际儿童院,这是一所专门收养各国共产党领袖子女的寄宿学校。在这里楚楚和小蛮认识了祖父般慈祥而又严厉的院长瓦特金和一批外国孩子。 新奇又温馨的学校生活使他们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却难以忘怀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蹂躏的祖国。 夏天,儿童院的孩子们到各自喜爱的夏令营度假,楚楚和中德混血儿张卡尔来到了明斯克,第二天,德国法西斯的炮火摧毁了孩子们平静的生活,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开始了。
19 、红色恋人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1996 年拍摄 故事片
靳是共产党在上海地下组织的高层领导,为了掩护他的身份,进步女学生秋秋接受了组织让她以假夫妻为名,协助靳留在上海继续工作的任务。在与靳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靳的勇敢、智慧与风采强烈地吸引了秋秋,她爱上了靳愿为他付出一切。秋秋在意外的情况下被捕,靳决定以自身去交换狱中的秋秋,因为国民党的最终目的是抓住靳。不久,靳在夕阳的辉煌中被杀害。
20 、离开雷锋的日子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1997 年拍摄 故事片
乔安山是同雷锋一起入伍的,他们同在一个班,同驾一辆车。 1962 年 8 月 15 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乔安山心里很内疚,他想以死来补偿自己的过失。乔安山转业到地方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尝尽了甜酸苦辣 …… 三十多年来,乔安山只要遇上困难,总要到班长雷锋的墓前坐坐,和班长聊聊,什么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21 、周恩来外交风云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98 年拍摄 纪录片
本片是为纪念周恩来诞辰 100 周年而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 通过周恩来所经历的外交风云,展示了新中国外交走过的历程,形象的展示了周恩来的外交风采、人格魅力以及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2 、我的父亲母亲
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 1999 年拍摄 故事片
生子因父亲过世回到家乡,年迈的母亲思念父亲的身影格外孤寂。母亲向他讲述了她梦系魂牵的初恋,讲述了他们夫妻相儒以沫、心心相印的四十年生活。生子不但体味到父母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读出了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 ……
23、横空出世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98 年拍摄 故事片
影片讲述了我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历程,是一部讴歌民族凝聚力和奉献精神的影片。在朝鲜战场立下战功的将军冯石率领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战士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成了原子弹发射塔,爆发出举世震惊的东方巨响。
24、上海纪事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98 年拍摄 故事片
为挽救蒋家王朝的末日, 1948年9月中旬,蒋经国在上海整顿金融市场,号称“打老虎”运动。 美籍华人郭绍白带着家信和黄金从香港来到上海,接未婚妻李蕙蓉去美国,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1949年上海解放,暗藏的国民党特务策划了一起破坏工厂的阴谋,被李蕙蓉发现。敌人向她射出了罪恶的子弹,浑身是血的李蕙蓉躺在了郭绍白的怀中,她努力微笑着,多么希望看到新中国的未来啊……
25、春天的狂想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98年拍摄 故事片
该片是一部根据著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事迹改编的音乐故事片。它以组曲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上倍受民族音乐精华滋养的作曲家赵黎明的艺术历程。
26、国歌
潇湘电影制片厂 1998年拍摄 故事片
影片再现了本世纪 30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
27、我的一九一九
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 故事片
影片描写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 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并和他的挚友萧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28 、生死抉择
上海电影制片厂 2000 年拍摄 故事片
刚从党校学习归来的市长李高成,还未来得及享受家庭温暖,便不得不面对一个个现状:中阳纺织厂由当年的利税大户面临倒闭,数千名职工正在聚会准备去市政府请愿,一封封控诉信此时也转到了李高成的手上。李高成去中阳纺织厂询问情况时,竟然遭到无端殴打。在调查中,李高成忽然发现自己的弟弟、妻子竟然也和中阳纺织厂的集体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在这时一个装有 30万现金的箱子送到他的手中,省委副书记也出面百般阻拦他继续调查中阳纺织厂的内幕。面对这种情况,李高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
29 、走近毛泽东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2003 年拍摄 纪录片
本片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00 周年而摄制的,向观众首次展现了毛泽东既是一代伟人又是性情中人的一面。其中有毛泽东祭拜父母、毛泽东畅游长江与大海、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白了头发、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简朴生活、毛泽东给刘少奇点烟、毛泽东要骑马游昆仑山、毛泽东和基辛格夫妇逗趣、毛泽东与非洲妇女代表团会见的幽默场面、毛泽东出席党的代表大会时因腿疾目送全体代表离场等大量的珍贵镜头和生动细节,抒写了毛泽东的真性情、毛泽东的中国心、毛泽东的大智慧。
30 、小平您好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拍摄 纪录片
编创人员从半个多世纪积累的数万尺胶片中,撷取大量趁贵的镜头,让观众体会口传故事中无法体会的历史真切,感受一代伟人的智慧胆识,聆听老人发自肺腑的心声,品味领袖生活的朴实无华。影片以质朴的讲述,在让观众感受到伟人给我们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还感受到他的可敬、可亲和可爱。
31 、张思德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 年拍摄 故事片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 1944 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
32 、可可西里
西安电影制片厂 2004 年拍摄 故事片
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宁静中。突然,枪声打破宁静,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鲜血染红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惨遭屠戮 …… 打击盗猎,是巡山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守护家园,是巡山队不可动摇的信仰。巡山队员顽强地在风雪戈壁中追捕盗猎者,枪声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长久地回响 —— 这不只是一次巡山,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历险。
33 、郑培民
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电影集团 2004 年联合拍摄 故事片
十年前,刚刚出任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的郑培民,在全州最贫困的乡村火龙坪村村民期盼的目光中郑重许下承诺,一定要帮助火龙坪村修建一条连通山外世界的公路,让山里的世界和山外的世界息息相通。从此郑培民的生命就和这条山路、这块土地联系在了一起 ……
34 、生死牛玉儒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2005 年共同拍摄 故事片
影片根据优秀共产党员、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生前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通过刻画牛玉儒生命中最后的一百天,表现了牛玉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再现了 “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牛玉儒精神。
35 、任长霞
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单位 2005 年共同拍摄 故事片
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上任三年来,嵩岳地区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登封人民把任长霞当作救星一样爱戴时,登封黑社会势力却把作风雷厉风行的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伺机而动,欲拔之而后快。为此,看似平静的登封市里却暗藏着一股潜流,正义与邪恶的角力一触即发。在与恶势力较量中,任长霞的所作所为,使当地百姓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魅力。
36 、霍元甲
星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第一制片分公司 2005 年联合拍摄 故事片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术,凭着天资悟性,其武艺根基日益深厚,成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师。年轻气盛的霍元甲开始变得浮躁傲慢,越来越好勇斗狠。在一次无谓的比武之后,他失去了一生中的两个最爱,令他痛不欲生。与世无争的农村生活和温厚善良的村民令万念俱灰的霍元甲渐忘伤痛及仇恨,生命慢慢复苏。此时时局动荡,外国武师纷纷挑战中国高手,扬言要横扫东亚病夫,霍元甲毅然接受强敌的挑战。他连续击败英国、西班牙、普鲁士高手后,最后接受了日本武士的挑战。那一场令所有人屏住呼吸的世纪之战,最终成为霍元甲精武精神的绝唱。
37 、太行山上
八一电影制片厂 2005 年拍摄 故事片
1937 年 7 月,平津失陷、华北危机。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再度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将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率林彪 115 师、贺龙 120 师、刘伯承 129 师和彭德怀的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日夜兼程,奔赴山西和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回合,共举抗日大旗。该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 2005 年献给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的一部献礼之作。
38 、我的母亲赵一曼
福建电影制片厂、北京红日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故事片
九 · 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东北地区带领游击队组织抗日。一次战斗中,她身负重伤被日军抓获。日军组成了强大的、几乎是一部国家机器的审讯队伍对赵一曼进行轮番审讯。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赵一曼坚强不屈。在押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从怀里掏出她和未满周岁的儿子的合影深情地看了又看,然后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从容就义,年仅 31 岁。
39 、云水谣
中国电影集团、台湾龙祥育乐公司、香港英皇影业公司、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2006 年联合拍摄 故事片
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在朝鲜战场,他结识了单纯可爱的战地护士王金娣,王金娣也爱上了陈秋水,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陈秋水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此时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直到 68 年她终于得知了陈秋水的消息 —— 陈秋水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
40 、东京审判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鲜明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九江长江影视制作公司 2006 年联合拍摄 故事片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 1946 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的审判团斗智斗勇,终于使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
41 、天狗
上海电影制片厂 2006 年拍摄 故事片
凌晨,一场血案发生在山林,护林员李天狗开枪打死了村里的孔家三兄弟。李天狗是个战斗英雄,在战场上被打残了一条腿,回到地方后,被安排到偏远的国有林场泮源村护林点,当了一名护林员。中枪的三兄弟则是当地名声显赫的人物,被称为 “三条龙”。“ 三条龙”有钱有势,称霸乡里,他们把持着泮源村,长年累月地盗伐国有山林,大发横财而富甲一方, 天狗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拿起老枪和地方黑势力做了生死搏斗 ……
42 、我的长征
八一电影制片厂 2006 年拍摄 故事片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取了他父亲的生命,王瑞被毛泽东救起。在跟随红军长征途中,王瑞从痛苦和阴影中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苦难与艰险磨砺和刺痛着少年的心,然而一直关心他的毛泽东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和坚定博大的个体牺牲,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硝烟中真正成长了起来。
43 、八月一日
八一电影制片厂 2007 年拍摄 故事片
1927 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使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极端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44 、南京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美国联合摄制 纪录片
1937 年冬天,日军大举攻入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廿万人成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一班有心的西方传教士、商人及医生,献出有限的力量,保卫着无辜的中国人。凭着有这班有心人留下的信件及日记,加上震撼的历史片段、证词及访问,成为 70 年后还原南京大屠杀的真实记录。
45 、老港正传
银都机构有限公司、西部电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2007 年联合拍摄 故事片
左长旺是香港爱国戏院的电影放映员,这是一个提前四十年回归的人,也是一个在金钱至上的香港社会特立独行的人,他哼唱的是《歌唱祖国》、《智取威虎山》,他看的是《左传》、《毛泽东选集》,别人 “ 向钱看 ” ,老左则是 “ 向前看 ” 。老左一生追求他的爱国理想,最大的梦想就是回祖国看看天安门,看看祖国美好的河山,然而天意捉弄人,四十年来,他的梦想却一直未能如愿。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他的回乡之梦变成了 08 年来北京看奥运。
46 、公仆
影片透过一名摄影记者的视角,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谷文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感人事迹。
《公仆》融思想性、教育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艺术地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了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
47 、香巴拉信使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广传媒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峨眉电影制片厂 2007 年联合拍摄
影片是依据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真实事迹改编的。王大河 20多年如一日,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往返跋涉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个邮包,是对他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影片通过一件件小事,反映了一个普通乡邮员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盼。
48 、革命到底
北大星光集团投资和潇湘电影制片厂2007 联合拍摄
该片改编自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 1934年初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受到重创,为扩大红军力量,连长高长天来到一个村寨。“扩红”大会上一片沉寂,村妇女积极分子阿山,强忍未婚夫刚刚牺牲的痛苦,毅然站了出来,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承诺:“谁愿意参加红军,革命到底,我就嫁给谁!”早对 阿山心仪已久的三个男人决然地踏上了革命道路 ……
49 、村支书郑九万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2007 年拍摄
影片塑造了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山坑乡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 “为民好书记”的感人形象,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一句话——“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道理。
50 、小巷总理
福建电影制片厂 2007 年拍摄
影片描写了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在平凡岗位上一心为民踏实工作的先进事迹。从泥泞的小路到砖头铺就的巷子,再到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长春市东站十委在谭竹青忙碌的身影中,展现出三个时期里不同的面貌。
㈡ 中越血战凉山
中越没有血战凉山!中越老山之战!攻打越南晾山。
㈢ 了解一下这部电影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确认了毛泽东、朱德等33位军事家,罗炳辉名列其中。
1897年,罗炳辉出生于云南滇东北的彝良。家境的贫寒,罗炳辉只读过两年私塾便被迫辍学。而社会的不公,造就了罗炳辉倔强的性格。而改变罗炳辉的命运的,还是11岁那年发生的事。那年,一个乡村恶霸从他家门口走过,恰巧被他向外泼的脏水弄湿了衣服,恶霸乘机刁难,少年罗炳辉上前论理,恶霸不由分说,揪住罗炳辉父子大打出手,从此,罗家便与乡村恶霸结下了仇。次年,一名恶霸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敲诈罗家,罗炳辉气 不过,一纸诉状将恶霸告上法庭。然而,那是一个有理无处说的年代,县衙一纸判令,判罗家败诉,血气方刚的罗炳辉想要伸理,向恶霸讨回公道,于是,他萌发了当兵的念头。
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用12天时间,徒步数百公里走到省会昆明,寻求发展。在昆明的那段日子,他先后做过木匠、伙夫、马夫,一次偶然的机遇,罗炳辉终于在当时的云南王唐继尧部当了兵,实现了他多年来的从军报仇的愿望。由于他吃苦耐劳,不久就被提升为三等中土。
1920年,罗炳辉当上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次年,滇军军长顾品珍发表通电,逼靖国军总司令唐继尧下野,已身为副官的罗炳辉,跟随唐继尧来到了香港。此时的罗炳辉对军阀割据,涂炭百姓的军人生涯早已厌恶,他开始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于是,他留下一封信,悄悄离开了香港。第二年参加了朱培德的讨逆军,前往广州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北伐战争中,已身为营长的罗炳辉,总是冲锋在前,爱兵如子,深得官兵的拥护。
1927年,可以说是罗炳辉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这年3月,他参加在南昌举行的被国民党杀害的赣州总工会领导人成赞坚的追悼会上,听到了曾为滇军高级将领,现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朱德的讲话,罗炳辉第一次听到"工农革命"这个新名词,他多年郁闷的心胸一下子豁然开朗。朱德语重心长的对他讲,工农兵要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军阀、土豪劣绅。只有革命成功了,大家才有工做,有田种,有饭吃,中国才有希望。这时的罗炳辉才真正看到了光明和前途。
1929年4月,罗炳辉任江西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中共中央派滇籍中共党员赵醒吾到吉安对他做教育争取工作。
随后的日子,罗炳辉开始利用靖卫大队长的特殊身份,在"剿匪"中暗中帮助共产党人。十多年的血雨腥风,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有希望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帮助中国广大的穷苦百姓脱离苦海,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中国引向和平与富强。1929年7月,罗炳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为寻求真理而走遍天涯的农民儿子,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实现了由三民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
1929年秋,遵照党的指示,罗炳辉指挥了以吉安为中心的赣西数县武装起义,随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团长。之后,他同红军将士-道打下万安,又在富田地区,歼灭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唐云山部,转战湘赣,指挥战斗数百次,对赣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立了大功。由于罗炳辉卓越的指挥才能,1930年的长汀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十二军的代理军长、军长,后又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3年,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新生苏区红军进行了第五次"围剿"。连续几个月的封锁,使中央苏区和红军吃不上盐,兵工厂没有黑色火药,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这时,红军在尤溪缴获了4000箱炸药和食盐。军委急令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一部火速将这批物资抢运回苏区,罗炳辉临危受命,亲自挑担上路,途中遇上敌军就打,敌军一败,挑上担子就走,半个月的时间,红军将士每人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走了300多公里山路,终于将军需物资安全运回苏区。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突出重围,抢渡湘江,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进入西南地区。当时的《云南民国日报》上刊登消息,提高所谓捉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赏格",对罗烦辉的"赏格"由原来在江西中央苏区的三万元,猛增到"生擒者八万元,献首级者奖五万元"。
1935年,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渡过金沙江,从西昌进入凉山彝区,由此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赂意图。在彝区,罗炳辉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同胞交朋友,取得了彝族兄弟的信任,彝族兄弟抬来羊肉、牛肉和酒,送给红军,在彝区,彝族同胞连称"红军瓦瓦古" (意思是红军万岁)。 沿途有不少彝族同胞积极参加红军,就这样,在彝族同胞的带领下,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顺利地通过了凉山彝族地区,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告别延安,奔赴华中抗日前线。1938年,罗炳辉被任命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与司令员陈毅并肩战斗,打击日寇。
1939年5月,随叶挺北渡长江。7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皖南事变后,为了打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罗炳辉根据多年游击战的经验,制定了伏击与运动游击为特色的包括伏击、纠缠、阻击、扰乱、歼灭等内容的所谓"梅花桩战术"。这一战术的特点是:一方面,部队宿营时按三角形的驻地部署,以分散敌人的火力,减少我方伤亡,还可对敌实施反包围。另一方面,一旦敌人进入梅花桩式阵地,则可从多个侧面极大地杀伤敌人。1941年4月,日伪军扫荡仪征,罗炳辉在仪征以北12公里按梅花桩式设伏。15日拂晓,敌人进入设伏圈,罗炳辉指挥部队,不到30分钟解决战斗。以后,拥有重型装备的700多人的日军又在金牛山再 次尝到了梅花桩式战法的苦头。此次战斗,新四军以劣势装备毙伤日伪军5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创造了梅花桩战法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
然而,多年艰苦的战斗环境,使罗炳辉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全中国的时候,罗炳辉却因高血压而处于昏迷状态。直到第二天神志清醒时,人们才把这一喜讯告诉了他。当听到毛泽东发表的《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时,病魔缠身的罗烦辉再一次振奋了。他坚决要求重返前线,参加受降工作。于是,罗炳辉抱病,坐着担架继续向前进发。
1946年4月,罗炳辉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
1946年6月9日,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我军向盘踞枣庄的敌军发起进攻,全歼敌军,解放了枣庄。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1946年的6月21日,罗炳辉却因脑溢血而猝然长逝。枣庄战役由此成为这位将军32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仗。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陈毅军长亲笔挥豪,痛悼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总司令朱德也为这位当年从云南走出来的战友题词: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的确,罗炳辉将军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他对党的最后誓言:"我受党长期的培养和爱护,这次重上前线为党为人民捐躯,也是完全值得的……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前,我还要再打一次胜战,作为我对党的最后一次献礼
㈣ 《龙之战》
《龙之战》 周日我看了一部《龙之战》的电影,电影讲述了清末时期冯子材带领萃兵夺回被法军抢占的镇南关的事件。 本片讲述了·1885年法国进攻我国越南凉山粹帅冯子才率领广西狼军奋起反抗,经过了几度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事迹。
1884年法夷夺走了我国广西一带的镇南关,年过70的老将军冯子材带领萃军勇夺镇南关。可是萃军的武器杀伤力弱,所以屡战屡败。李鸿章得知冯子材战败的消息,就讥讽冯子材四不能战:“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不能战一也;腹中无墨,胸无韬略,不能战二也;兵械简陋,杀伤力弱,不能战三也;萃军狼兵,战法过时,不能战四也。”但后来冯子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关于他的“四不能战”完全是污蔑!
一开始法夷们关着一批萃兵做人质,法夷要求萃军必须拿金银珠宝来换他们,冯子材不同意。夜里萃军杀入文渊城,把城里的萃军都解救出来了。后来尼格里带法军军队直攻大青山,冯军得知这事,日夜不停的赶往大青山。一到大青山,他们就在此安营扎寨,萃军造了三个防御阵地,第一部分是战壕,第二部分是长墙,那第三部分就是军营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敌人送上门来。
法军的炮弹如同雨点一样打在萃军的身上,就在这时,冯子材身先士卒发出狼一般的咆哮,率先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冯子材抡起大刀,左冲右突,奋勇杀敌,全军将士士气大振,潮水似的涌出门,一起杀入敌阵,刀劈枪挑,法军被惊得目瞪口呆,瞬时乱了方寸,一个个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冯军并没停下,继续奋勇拼杀,直冲镇南关,最终夺回了镇南关,消灭法军一千多人。
镇南关之战,是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局势,使中国反败为胜。
电影演完了,冯子材那句:“广西狼兵雄冠天下,靠的是同心协力,决死相拼!”让我记忆犹新,冯子材真是我国伟大的抗法民族英雄呀! 本片充分的展现了清朝光绪年间由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断专行的行为所导致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军事力量日渐衰败因而形成了兵无斗志任人宰割的难堪局面。
冯子才的一生始终都在履行着为国尽忠的光荣职责从来没有些许悔意,他的这种舍小我以成就整个国家的纯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后辈所学习与传承。 七四班------------- 张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