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90年代中国电影偷票房

90年代中国电影偷票房

发布时间:2024-09-22 06:08:09

1. 为什么最近几年,冯小刚导演没有贺岁大片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冯小刚导演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冯小刚之于内地贺岁片,不亚于孙中山先生之于中国革命90年代中国电影院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制片厂体制的行将就木,让电影人垂死挣扎,即便诞生了《活着》,《霸王别姬》《蓝风筝》等名垂青史的佳片,但整个市场的低迷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商业电影已经是死路一条。

不甘心的冯小刚和韩三平先生借钱拍摄了《甲方乙方》,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内地贺岁档,始于冯小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至此后,无数人前赴后继,用自己良莠不齐的作品向冯导发起了挑战。冯小刚的商业价值和个人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再在经历了《天下无贼》和《夜宴》感觉冯导不行了,冯小刚导演赚足了钞票之后,也开始从喜剧类型转向了更有深度的纯剧情类作品 。

中国缺少好的编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冯小刚是美术出生,以前的优质电影是在刘震云、刘恒精益求精的把关下,反复琢磨剧本,才使片子把故事讲得流畅。所以说,好剧本的缺乏应该是拍不出优秀贺岁片的本因。希望还可以看到“冯氏幽默”的贺岁片。犹记得《甲方乙方》里边葛优饰演地主时的台词“那不成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这才是电影应有的模样!

2. 为什么冯小刚的电影没有一部超十亿的

几经坎坷的《芳华》终于上映,冯小刚也是长出一口气。如果被封杀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投资。更多的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情怀在里面。

好在顺顺利利的上映了

而且,这部电影还创造了冯小刚电影的票房记录,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3亿大关。这对冯小刚来说,算是一种“奢侈”。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冯小刚的作品一直不大很迎合观影人的口味。

像《捉妖记》、《羞羞的铁拳》、《泰囧》之类的爆米花电影很是迎合大众 娱乐 的口味。所以,他们的票房也是蹭蹭的往上涨。别说10亿了,20亿都不是稀罕事。

毕竟,存在即合理。这就是市场规律所在。

按理说,冯小刚应该很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可是,为什么冯小刚没有拍摄这样的爆米花电影呢?

从《唐山大地震》到《1942》,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一部又一部的半写实电影成为了冯小刚一直不肯割舍的题材。

(1942也仅仅拿到了3亿多票房)

也正因为如此,冯小刚的电影票房一直不高

我想这很大一部分和冯小刚本人的性格有关。看过《老炮儿》这部电影的都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电影中六爷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冯小刚很类似,或者就可以直接说,冯小刚就是六爷的化身。倔强、义气、有原则、有情有义,是六爷的写照更是冯小刚的性格的特点。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很多的地方,冯小刚会被叫做“小钢炮”了。

抛开其他的不谈,单单就说一下刚刚上映的电影《芳华》,这部记录了冯小刚们(他们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电影,从目前的结果来说这一次冯小刚找对了观众的真正的痛点。豆瓣评分7.9分,至少说明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认可。

虽然说3天破三亿不是很高的成绩,毕竟和那部刺激荷尔蒙的电影《战狼2》相比,《芳华》还真不算什么。但是,能够让观众找到共鸣点,而不是像爆米花电影一般看过去就忘,这一次冯小刚做到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冯小刚错过了中国电影票房最爆炸的那两年,也就是2014-2015年。

在这两年冯小刚没有一部电影上映。否则的话,以他之前的票房号召力,应该早就达成这个成就了。

而他错过了这个爆发期以后,再回来,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

我们先看中国电影年票房增长情况。你就知道2014-2015年的票房爆炸是有多恐怖。

可以看到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以后,一直到2013年增长曲线虽然很神奇,但远没有2014-2015这两年这么夸张。之前的增长率都是20%左右,但是2014年增长率是30%, 2015年则达到了惊人的45%,光是2015年比2014年增长票房就有145亿!!!

中国电影在2013年之前,10亿是一个神话。破10亿几乎预定年度票房冠军。但是2014年之后,20亿(捉妖记)、30亿(美人鱼)随随便便就达到了。

在市场形势大好的时候,是个好电影都能取得好票房。这就好比股票大盘涨到5000点,那你随便一支垃圾股也能赚钱啊。

何况是冯小刚啊。冯小刚是什么人物? 香港电影人成龙、周星驰没过来之前,大陆电影票房号召力就靠冯小刚一个人,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人。拿下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最多的人啊。

这个图我是一定要拿出来说说的,冯小刚一共拿过3个年度票房冠军,还有3个年度国产片票房冠军。

想想看,如果在这2年冯小刚随便弄个喜剧片,过10亿还在话下?

但是在这个中国电影最容易赚钱的时候,冯小刚干嘛去了?

事情得回到2013年,这年贺岁档冯小刚上映了《私人订制》结果呢?

当时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有一句宣传词,叫“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江湖传闻,冯小刚当年《1942》投资巨大,票房不佳,让投资人亏损严重。于是找来王朔救急,临时凑了个段子,拍了这部《私人订制》,回归冯氏喜剧,大卖特卖( 总票房近8亿,年度第3 ),在《1942》上面亏的钱都圆了回来,皆大欢喜。

唯有冯小刚不欢喜。

这个故事确实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成全别人(投资人),恶心了自己”。

冯小刚一怒之下,劳资不玩了,不拍电影了。所以这两年他是半退休状态。

那后来为什么又复出了呢? 据说和冯小刚闹掰的华谊兄弟,2015年以10亿元收购冯小刚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冯小刚签下了“对赌协议”。承诺美拉公司2016业绩净利润不低于1亿,未来至2020年每年净利润需增长15%。不足之处由冯小刚补足。

所以,冯小刚又必须出来拍电影赚钱了。

但是断档3年,再回来,没那么容易续得上啊。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林志颖服兵役的事儿。想当年,林志颖92年刚出道的时候,号称“亚洲小旋风”啊。93年就去香港红磡开演唱会啊,《十七岁的雨季》你们别说没听过啊?

和郝邵文那几个拍的几部电影《旋风小子》、《乌龙院》,不知道有多火啊。

结果后来服兵役2年,回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娱乐 圈,2年没有新闻没有曝光,那就死得凉透透的了。

冯小刚虽然不是 娱乐 明星,3年不拍电影,话题度不会那么惨,但是再回来,马上就想找回过去的票房号召力?你真是想得容易哦。

冯小刚回来,他想再拍《私人订制》那种冯氏喜剧,恐怕已经不现实了。因为这部电影当时口碑非常差,是公认的大烂片。冯小刚拍这种喜剧拍了十几年,其实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可能你90年代玩的东西现在还能大卖。

再加上冯小刚说他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所以现在他只拍文艺片。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今年的《芳华》都是这样的。因为这些电影投资比较小,成本可控,万一失手也不会亏太多。冯小刚回到江湖也得先练练手啊。

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冯小刚能凭借《芳华》跨越10亿门槛吗?

说实话,很难。《芳华》的题材、类型都决定了这部电影是有上限的。就算口碑再好,看的人也不会太多。

不过刚刚过去的首映周末,《芳华》倒是搞出了大新闻,也许这次还真有戏。

大家看, 《芳华》周日的票房1.09亿超过周六1.06亿,上座率也是周日34%大于周六33.5%。一般情况下,一部电影首周末,周日票房都是低于周六的。《芳华》实现了周日逆跌,这个指标非常重要。

今年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战狼2》、《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这些都破了10亿,既然《芳华》做到了,那真有可能破10亿呢。

具体会怎么样,还要看这个周末成龙《机器之血》、邓超《心理罪》和陈凯歌《妖猫传》的情况,这3部电影上,《芳华》的排片估计就得跌到10%以下了。

这种口碑能不能支持《芳华》在周末过去以后继续提升排片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但我估计10亿还是可能性不会太大啊。

冯小刚电影破10亿,估计还要等一等。

为什么冯小刚的电影没有一部超十亿的?你这个问题问的其实不厚道。

首先,看一部电影的市场价值,并不能从绝对数字是来判断。比如我1993年收获了1亿票房,和我2018年10亿票房,从绝对值上看,2018年大,但是从真正的财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显然1993年的1亿要比2018年的十个亿大得多。

现在,芳华最终的票房14.22亿,是第一部冯小刚票房超过10亿的电影。但是,当我们把冯小刚的电影还原到每一个当年的语境下,其市场价值就可以很直观的展现了。

1998年冯小刚拍摄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1999年他的另外一部贺岁档电影《不见不散》,收获了4300万 的票房,是当年的票房冠军。当年,在内地市场获得第二名的电影是《星战前传1》,总票房3300万,第三名的是张艺谋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总票房3000万。

这三者的关系,多少有点像今年《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状态,换句话说,《不见不散》的影响力甚至是可以与《红海行动》比肩的。

2003年,冯小刚的电影《手机》总票房5300万,同样是当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当然,本片的上映时间为2013年年末,与2014年有所交叉。

2008年,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 票房3.25亿,依然是票房冠军。

原因有很多,主要讲几点

一 现在中国电影票房高的普遍都是爆米花商业电影,虽一直被人诟病,但是它火啊,诟病也没有用,人家还是会去看。为什么?第二个原因

二 去电影院看电影图什么?放松休息 娱乐 啊。工作日上完班累了一天,让大众在烧脑电影文艺电影和喜剧电影选,肯定喜剧电影和科幻大制作电影居多。嗯居多。

三 回归主题,冯导的电影大部分恰恰大多是文艺类 历史 类题材的讽刺的烧脑的类型。看着累!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你呢?

我只想简单的说几句,不想找太多理由,拍电影是给大家看的,有多少人花钱去看了,就是最好的赞美,不是某个导演自己拍给自己看,无论哪个导演票房差就证明你的才华和电影不行

你这样问,肯定是和现在的票房做比较吧!,这样的话对小刚就比较吃亏了。毕竟冯小刚拍电影的时间比较早,那时候国内的电影市场也没形成规模,版权意识也不强,不正规,到处充斥着盗版电影院的人也不多到那个年代都可以达到那么高的票房了不起了。还有就是他早期拍的题材大多数是喜剧,投资也不多,不像美国大片投资动辄上亿的投资。这样看来小刚是比较成功的。这就像你现在和一个30年代40的年代的人比有没有吃饱?没有可比性而言。

《芳华》这是一个烂片。无论如何粉饰。看的我呕吐。那个时代的人民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你不敢拍。拍一些风花雪月就是好片了?偷衣服。垫海绵。摸女人。鸡毛蒜皮。狗皮膏药撑剧情。真是为苏联鬼子主子拍电影的好奴才……然后这个作者就是写《金陵十三钗》的那个作者。剧中妓女为了救学生牺牲自己。但是。难道妓女就不是人吗?

冯小刚没有赶上好时候,如果甲方乙方当时电影市场如现在繁荣,冯小刚的电影票房早就超过十亿了。

冯小刚开创了内地贺岁电影概念,是内地贺岁电影第一人。当年的冯氏喜剧令人耳目一新,笑到肚子痛,笑到窒息。上面这部《大腕》更是爆笑全场。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接连三部电影步步成功,搁到现在这个环境,我觉得那部电影也能过十亿票房。

小成本的的电影已经很不错了

归根到底就是冯小刚没有赶上好时候,生不逢时啊。

自2010年来,中国电影票房迅速增长,增长率达20%。

可是自2014年起,票房发生了大爆炸,增长率达到了30-40%,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电影票房的辉煌期。其间的电影票房记录也被屡屡打破,如20亿的《捉妖记》,30亿的《美人鱼》,40亿的《战狼2》。

反观冯小刚, 从1994年的《永失我爱》算起,冯小刚的电影已经陪伴了观众23年。20世纪末,他以《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开启了贺岁片时代,用冯氏喜剧拯救了濒死的中国影市;

21世纪初的《大腕》《手机》陪我们走进新千年。当我们习惯每个岁末,就着冯导炮制的笑料,迎来循环往复的一年年,他却开始挣脱喜剧名导这一美誉锁链,开始了他的电影新生涯。于是乎,古装片《夜宴》、战争片《集结号》、灾难片《唐山大地震》,人世间的万象都成了他电影的主角。

冯小刚坦言:自己的理念就是电影应该拍离生活很近的东西,应该记录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我们赶上中国巨大变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有电影记录下来,大家不能都回避现实。虽然拍当代生活题材有一定风险,但我想应该让以后的人通过电影了解80、90年代的中国怎么样,21世纪最初的20年怎么样,你从我最初的贺岁片开始看,一直到现在,你可以看出我的电影同步地在记录时代的进步。”

虽然他的电影没有突破10亿票房,但是也创造了当时中国内地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比如说2010年的 《唐山大地震》便取得了6.73亿票房的好成绩。

这次,冯小刚再次出发,凭借《芳华》这部电影雪耻。堪称今年年末的现象级大作。在强片迭出的贺岁档接连夺冠,上映12天累计票房已突破9亿,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艺片。连续两个周末展现逆跌神曲线,公映9天之后还能凭借口碑重回同档期日冠,票房走势一片大好, 打破文艺片票房的纪录。

自上映以来,《芳华》收获了上座率、场均人次、单日票房等多项第一,在全国各地引发了父母辈观影的热潮。影片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国内文艺片的票房纪录,更改变了国内市场贺岁档,强类型片独大的新局面。

正是一部品质过硬有口皆碑的电影。虽然以70年代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一代人的青春。但许多年轻观众也产生共鸣。电影剧情和台词引发网友热议,“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成了网络间流传的金句。有网友说:“一个难忘的时代从记忆深处迎面走来,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过银幕再现眼前,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叹。”

《芳华》即将冲破十亿票房,打破了冯小刚的个人纪录,也打破了文艺片票房的纪录。

3. 邵氏是如何由辉煌走向没落的

邵氏电影的创始人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了

首先,邵氏电影公司是一个成立了几十年的电影大公司。几十年 = 会有很多的 历史 遗留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积重难返;大 =不用心难以顾及到诸多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80年代刚刚开始,邵氏电影的高层就将目光由电影投向电视剧。因为那个时候,邵氏电影的财报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恰好公司在经营TVB的时候也赚取了很大利润,所以就渐渐减少对电影的投资了。

其二,邵氏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早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导致邵氏很难再拍出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的电影了。加上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而这些演员后来很多都成了邵氏强有力的对手。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等。这都是在后来在香港影坛影响力巨大的演员和导演,可是他们都曾被邵氏拒之门外。不过,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被邵氏接纳了,在邵氏僵硬的制度下,他们也许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了。

加上徐克、黄百鸣、麦嘉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坛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致命的是,因为香港本地的票房一蹶不振,邵氏高层将目光投向了投向了国际市场。邵氏电影公司在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公司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大片,结果票房都不理想,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局面。这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邵氏电影公司也许可以成为像华纳兄弟这样的百年电影公司。可惜再也没有如果了,错过时代机遇的邵氏电影业只能渐渐被 历史 的尘埃所掩埋了

邵氏的电影曾经是60、7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个标签,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抹面的印记。十三太保、洪拳大师和方世玉与洪熙官等等电影都是邵氏电影的经典。

进入70年代后期,邵氏开始走向没落我认为应该有一下三点:

一是香港影视的发展趋势,50年代到70年代,当时电影很辉煌,大陆及亚洲的很多国家的优秀电影是香港输入进去的,邵氏也在邵逸夫的带领下把邵氏电影推向高潮。那是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电影业的迅速发达,但到80年代后随着香港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周边国家优秀电影的出现,香港电影漫步前行。

二是邵氏集团的内部原因,外部在快速发展,而邵氏的内部制片制度故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一些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自立门户,以及邵氏的精神领袖已经慢慢老去,特别是在80年之代后邵氏把注意力转向电视领域,无暇顾及电影领域,但电视又没有能给邵氏带向辉煌,所以邵氏跟随邵氏电影的没落而慢慢走向没落。

三是当邵氏在走向没落时,错误的海外投资,使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邵氏雪上加霜,起到了摧古拉朽的作用,加速了邵氏的没落。

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电影公司从1958年成立,到六七十年代的巅峰期,再到八十年代的衰败,共经历了将近30年。这个影视帝国是中国电影史之最,也是华人电影的骄傲。由于八十年代各大电影公司的崛起,例如嘉禾,以及时代的进步,邵氏的电影风格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邵逸夫眼光独到,赶紧将重心向电视事业转移,就是如今的TVB(无线电视),通过转移之后影响力非常大,也收到了很大效益,一部部经典剧集陆续诞生,例如《射雕英雄传》。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成果,因为任何行业有兴就有衰,邵氏电影独霸了20多年,也是一个奇迹了,不可能长久不衰,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停产,但也不能定论为衰败,只不过是一种转型而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说明邵逸夫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香港。

当时,邵氏兄弟早已在影视圈声名远扬。早在1925年,兄弟四人就凭借雄厚的家产,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给哥哥们帮忙。

在兄弟的合力经营下,“天一”一度成为旧上海的三大电影公司之一,又将事业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一家名扬海外的跨国公司。

上世纪50年代,南下的邵氏兄弟,正逢香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此地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

然而,负责香港业务的二哥邵邨人却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方面,而是将兴建戏院作为重点,很快遭到其竞争对手“国泰”的打压。

雷厉风行的邵逸夫来到香港的第二年,便成立了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随后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展现过人的创业气魄。

他斥巨资在清水湾买下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开山填海建影城,并从美国重金购买器材。他一手打造的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一千三百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好莱坞”。

▲邵氏经典片头。

邵邨人的保守主义很快被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摒弃。

为了彻底夺取老二的制片权,邵仁枚和邵逸夫想出一招“杯酒释兵权”。他们在邵邨人的六十大寿上,当众宣布:“二哥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还是退休享福为好。”

邵邨人被弟弟逼宫,不甘认怂,尽管让出了制片权,却在邵逸夫大刀阔斧进行建设时从中作祟,他先将旧邵氏片场卖掉,之后收购的新华戏院不放映邵氏电影,而给西片做首映。

直到1961年,邵邨人才正式退出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家族企业一分为二。

在邵氏公司盛衰沉浮的风雨历程中,权力的斗争贯穿始终,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也成为香港影视圈一个聊不完的话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立之初就面临兄弟分家的邵氏公司,内忧外患不断。

邵逸夫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谈起工作,他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 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

出自邵氏门下的导演张彻亲眼见识过邵逸夫的敬业,据他回忆:

“(邵逸夫)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

邵逸夫曾说,他没有 娱乐 ,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 娱乐 。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

为了保证影片质量,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

邵氏成立早期,邵逸夫毙掉的电影数不胜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句口号绝非空话。

在邵氏艰难发展的同时,邵邨人出走带来的问题很快暴露。

邵邨人有子三人,其中次子邵维瑛才能出众,深受邵逸夫赏识。在邵邨人退出邵氏公司之后,邵维瑛依旧被六叔盛情挽留,担任总经理,成为邵氏早期的骨干,邵逸夫有意将其培养为邵氏电影事业的接班人。

但是,邵邨人因被弟弟们挤走,心有不甘,不愿儿子“给别人打工”,勒令邵维瑛退出邵氏兄弟。邵维瑛不愿忤逆父亲,只好向六叔递上辞职信,远走日本,从此默默无闻。

邵维瑛出走时,接任其总经理职务的是周乃文。邵逸夫不愿将大权托付给外人,周乃文只负责发行领域,公司的大小事务由邵逸夫一手提拔的邹文怀负责。

邹文怀在邵氏多年,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但职位一直限于宣传主任与制片经理,最高时仅为副总经理。在此期间,总经理几度换人,就算不掌实权,也始终压在邹文怀头上。

邹文怀很郁闷,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法独当一面,更成不了股东。邵氏是家族企业,早在创立之初,公司章程上便写着,主要股东只能是邵家的人。

如此安排为日后邹文怀出走邵氏,自立门户埋下伏笔。

当时,邵氏的竞争对手国泰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佳作,让邵氏有些着急。邹文怀为邵逸夫出谋划策,从国泰挖角,出两倍片酬从对方手下请来了香港最红的女星林黛。

▲林黛。

林黛,本名程月如,其父程思远是桂系大佬,曾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林黛被导演李翰祥称赞为影坛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遇人不淑,嫁给了“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五。

1964年,林黛因婚变自杀,年仅30岁。此后很多年,香港人想起红颜薄命的美女,总会提到林黛。

林黛跳槽到邵氏后,于1958年出演电影《貂蝉》。这部影片在第五届亚洲影展获五项大奖,导演是李翰祥。

李翰祥学美术出身,痴迷于戏剧,年少时拿着伪造的高中毕业证去报考大学,被发现后取消学籍。1948年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却在政权鼎革前夕南下香江,躲过了之后的文化浩劫。

李翰祥是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他擅长的黄梅调电影成为邵氏当时的一大招牌。

1963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翰祥自编自导,取得票房佳绩,在台北上映后,创下台北连映六十二日,票房总收入800余万新台币的纪录。

反串出演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访台时,引得万人空巷,万千市民排队争睹。她因此片获得第2届金马奖的“最佳演员特别奖”,之所以会有这个奖项,是因当时评审不知该颁给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

《梁祝》让台湾成为“狂人城”,此后30年,台湾电影市场一直唯香港马首是瞻。如台湾演员张艾嘉所说,台湾片商觉得,只要有香港演员出演就是好电影。

正当李翰祥事业蒸蒸日上时,国泰将其策反,支持他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李翰祥本想干一番事业,在台湾也拍了一些好片,可由于经营不善,没过几年就濒临破产,到1971年只能狼狈重返香港。

听闻李翰祥想回邵氏,邵逸夫本欲拒绝,还是他三哥邵仁枚不计前嫌,劝说道“咱们争财不争气”。李翰祥重回邵氏,风云再起,又开拓了骗术片、风月片、清宫片等新式商业电影。

就是拍情色片,后来的许多导演也比不上这个老司机。

李翰祥的结拜兄弟胡金铨,也成名于邵氏。胡金铨是个理科男,后来首创用弹簧床拍轻功跳跃,正是从学习理工科得到的灵感。

他将华语武侠电影推向世界,拍摄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大醉侠》更是被称为新派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然而,胡金铨与邵氏也屡生龃龉。

1964年,胡金铨为邵氏执导抗日电影《大地儿女》,因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反种族法,该片上映前被邵氏大量删除日军暴行场面及中日两军对抗的镜头,特别是有国旗的场面都被剪光。胡金铨对此很不满意。

之后,胡金铨编剧的电影《红胡子》,本来在台湾看好外景,邹文怀也已经与台方签约,却被邵逸夫下令停拍。之后由其他导演在台湾拍摄完,改名为《山贼》,胡金铨为挂名编剧。

不久,胡金铨离开邵氏公司,前往台湾。

与胡金铨共同开创武侠电影江湖的是邵氏另一位干将,张彻。

张彻出生在一个浙江军阀家庭,早年从政,先在上海做“文运会”专员,后来去台湾得到蒋经国提拔。身在官场,张彻总想过过官瘾,可是在权力斗争中频频失利,只好退出政坛,从此纵情声色,和女星李湄传出绯闻,因此阴差阳错当了导演。

初到香港,张彻先在国泰工作一年,之后被邵氏挖走。在邵氏做编剧主任时,张彻每日都会收到邵逸夫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好交办事项,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除了邹文怀之外寥寥无几,足见邵逸夫对张彻的期望。

张彻没有让他失望。

上世纪60年代,高瞻远瞩的邵逸夫采纳邹文怀提出的差异化战略,适逢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风靡香港,遂有意打造“武侠世纪”。这一时期,邵氏终于超过对手国泰,电影事业达到巅峰。

张彻凭借武侠片独挑大梁,其电影中的人物,与胡金铨擅长的女侠、儒侠不同,更像是先秦时便已存在的游侠、刺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由张彻执导,1967年上映的《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香港电影,一举奠定张彻的江湖地位。

《独臂刀》编剧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1957年,倪匡从广州偷渡到澳门,再辗转来到香港,起初只是在染厂里打工,偶然间给《真报》投稿,没想到阴差阳错写出名堂,成了作家。

倪匡也写武侠。1965年,金庸一边经营《明报》,一边创作小说《天龙八部》,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暂停连载,读者势必难以接受,可金庸实在分身乏术,只好请倪匡代笔。

走之前,金庸告诉倪匡,千万别把小说里的人物写死了。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小说中的阿紫弄瞎了。等到金庸回来,发现倪匡彻底放飞自我,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问,倪匡笑道:“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倪匡在武侠电影剧本方面成就较高,但他写完一部作品,拿钱走就撒手不管,所以内容常被导演大肆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毫不介意,他开玩笑说,《独臂刀》只有“独臂刀倪匡”五字是他写的。在这部电影之后,他与张彻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张彻片中的大侠英俊潇洒,朴素的古装扮相尽显阳刚气质,眉宇间常有抑郁之色,上演了一个个悲情豪侠的故事。

李修贤、狄龙、姜大卫等都是张彻的得意弟子。

姜大卫出身演艺世家,和哥哥姜昌年都是童星出道。姜昌年后来取艺名“秦沛”,也是香港有名的演员。他们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又生一子,取名尔冬升。

演艺圈的兄弟并不罕见,可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哥仨姓名完全不同,还是兄弟的,估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张彻御用男主角姜大卫。

张彻因《独臂刀》获得“百万导演”的名号,然而邵氏旗下还有一个导演号称“楚千万”。

此人就是楚原。

楚原自小痴迷上海电影,解放后在广州读大学,研读不少前苏联的电影理论著作,1954年逃往香港。

楚原本来想当演员,无奈个子太矮,只好向编剧、导演发展,或许是放不下对演戏的执著,楚原晚年时不时在影视剧里客串一把,成龙《警察故事》中的大反派正是由楚原出演。

现在谈及香港电影,很多人还以为小时候录像厅和电视上看的国语片是内地引进的配音版。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是国语片的天下,李小龙的电影上映时配的是国语,到80年代重映,才改配粤语。

楚原擅长的古龙武侠片在港台上映时也是国语配音,他表示:“古龙的对白,国语念来最有味道。”

但是让粤语片起死回生的,也是楚原。1973年,其执导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一经上映,轰动全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影响深远,在日后衍生出各种影视剧。

然而,此时香港电影的江湖,已经不是邵氏一家独大。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张彻曾为邹文怀写过一幅字:“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在香港影视圈的棋局中,邹文怀毫不犹豫将邵氏一军,他给邵氏打了N年工,虽然备受邵逸夫重用,但也屡受掣肘。

1970年,年过六旬的邵逸夫本来心情大好,喜事接连不断。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终于停止制片业务,远走台湾的“叛将”李翰祥经营艰难,早晚要关门大吉。

之后,邵逸夫又将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邵氏,执掌采购部。歌星出身的方逸华甘为“妾室”多年,直到62岁才正式嫁给邵逸夫,人称“六婶”,一说将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称为“四大天王”正是她。

邵氏在小小的香港重新建构大中华文化,他说:“我生产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因为邵氏存在,香港成为当时华人电影的中心。

偏偏在此时,传来坏消息。邵逸夫手下的第一能臣邹文怀带着一班邵氏旧将出走,成立“嘉禾”公司。

邹文怀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

嘉禾成立之初,并不成气候,邹文怀筹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与日本合拍的《盲侠大战独臂刀》,还请来《独臂刀》的主演王羽继续出演,有点儿噱头。

虽说《独臂刀》系列是邹文怀参与制作的,但这不明摆着山寨邵氏嘛。《盲侠大战独臂刀》一上映,邵逸夫就把邹文怀给告了,直指嘉禾侵犯版权。

反目成仇的邵、邹二人为此对簿公堂,还花掉了上百万的律师费,直到影片映期结束,还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邹文怀并非有样学样,他和他的嘉禾不久后就找到对付邵氏的武器,还是一个大杀器,他就是李小龙。

1970年,在美国发展的李小龙接受港媒采访,表示只要片酬、剧本合适,将要回香港发展。邵氏率先与其接洽,结果不仅片酬少(2000美金),态度也很傲慢,这让骄傲的李小龙很不满。

邵氏的片酬一直是个坑。

虽说邵氏在成立之初也曾砸重金招揽林黛等已成名的当红明星,但在此后始终坚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实行月薪制,签约邵氏的员工经常要忍受长期合约和低工资。

60年代拍粤语片的陈宝珠每年拍几十部戏,有几百万身家,但片酬不超过一万。

那时演员的片酬甚至比武师还低,混过武行的姜大卫就曾对张彻说,自己宁可做替身,也不愿做演员。

李修贤曾经谈到当年邵氏的管理制度,称当时演员都是不能在晚上外出的。

邵氏的老员工谈起老东家,经常会说一句“邵老板养活了很多人”,但很少夸邵氏福利多好。

反观今日,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还有所谓阴阳合同,有人因为逃税,一判就是8个亿。要是让当时的邵氏演员知道,估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邹文怀与李小龙。

和邵氏谈崩后,龙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转而跟嘉禾谈。

邹文怀看出李小龙的价值,豪爽地给出7500美金作为片酬,并承诺会满足他的其他要求。李小龙很满意,和嘉禾签了两部电影。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一上映,就创造了香港的票房纪录。

李小龙火了,嘉禾活了,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邵逸夫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一向睿智的邵逸夫在此时却一时糊涂,屡屡错过良机。李小龙争霸香江时,为邵氏效力多年的“冷面笑匠”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找邵逸夫谈合作,想要自导自演,甚至还想分红。

分红?门都没有。

许冠文见邵逸夫太抠门,也跑到嘉禾,拍摄喜剧《鬼马双星》,这部电影针对香港人普遍好赌的心理,以本土粤语俚语编织笑料,自然大受欢迎。1974年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625万,再一次破纪录,正好弥补嘉禾因李小龙去世造成的损失。

至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电影,全部夺得当年的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半斤八两》海报。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此时香港电影的市场已不是邵氏所能掌握的,对电影公司来说,市场便是财源,票房才是王道。

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新艺城、德宝、中国星、英皇等公司相继崛起,邵氏的电影事业却日薄西山。

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宣布正式停产,尽管在90年代曾与TVB合组“大都会”重出江湖,可是并没有赶上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末班车,而是很快归于沉寂。

邵逸夫并未就此退隐江湖,而是将垄断电视业作为主要方向。

1967 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邵逸夫是 TVB 的重要股东。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邵逸夫在电影市场逐渐力不从心,其精心打造的TVB 却进入制度化时代,在收视竞争中高奏凯歌,在电视剧、音乐、综艺各方面极具开创性。

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在改革开放之初传入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从此以后,每一个中国观众的记忆中都会有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

▲《上海滩》剧照。

TVB于1972年开办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更是为华语影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人才。

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林岭东、杜琪峰、陈玉莲、吕良伟、黄日华、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吴君如等等,都是从TVB的艺员训练班走出。

1982年,两个年当弱冠的年轻人同时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

他们是好朋友,其中一个从小立志当演员,另一个只是被他拉来陪考。结果那个一门心思想做演员的小伙子不幸落选,陪考的那个反而因为相貌帅气,被意外录取为第11期学员。

落选的是周星驰,录取的是梁朝伟。

不服输的周星驰经过不懈努力还是挤进了TVB,常年在电视剧跑龙套,和成为“无线五虎将”之一的梁朝伟(其余四人为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被李修贤发掘,周星驰的事业才步入正轨,成为我们熟知的 “喜剧之王”。

除此之外, TVB从1973年开始评选“香港小姐”。香港电影中那么多绝代佳人,这一选美节目几乎囊括了半壁江山。赵雅芝、张曼玉、邱淑贞、钟楚红、李嘉欣、周海媚、蔡少芬、袁咏仪等,都参加过港姐评选。

无论是训练班学员,还是港姐,这些人一出道就带着邵氏的印记,有人从跑龙套开始,吃苦耐劳,熬了许多年,有人事业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邵氏的传奇不仅在于影视,还包括邵逸夫的慈善事业。在一个世纪的人生中,邵逸夫的善举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家学习。

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光投向祖国内地,他说:“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香港一个邵逸夫,大陆多少逸夫楼?这是邵逸夫去世时,一些网友发出的疑问。

一名网友在微博贴出图片显示,他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结果近3万座,几乎遍布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几乎都可以在他们当地的学校中找到一座逸夫楼。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向内地捐助了40亿港币,在内地兴建了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

这个开创了一个影视江湖的百岁老人,直到晚年仍然行动自如,谈起 养生 秘诀,他说,一要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当邵逸夫归隐山林,颐养天年时,香港电影正在走向衰败。

90年代,台资大量进入香港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打定主意要在九七之前捞一笔,于是从台湾片商手中争取大量投资,粗制滥造。1993年,台湾八大片商与香港电影从业协会就压低演员片酬协商,提到“共有250多部台资港片未如期交货”。“烂尾”投资多不胜数,港片最终失去了台商的信任,失去台湾市场。

1997年前后,曾在香港影视发挥重要作用的黑帮资本也接连撤出,香港电影又失去一大依靠。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捞金,本土市场日渐凋敝,似乎早已无力回天。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年107岁。

那时,邵氏电影的辉煌已成为 历史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

赵卫防:《百年逸夫的 历史 贡献》,《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傅葆石、刘辉:《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电影的大中华视野》,《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刘琦:《论香港武侠片在六七十年代的成熟、衍变及其意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盾牌上两个字母坏了风水,不怕生错像,就怕起错名。

主要是邵逸夫先生逝世了,TVB也没了往日的辉煌

不叫没落,而是中流勇退。他培养了无数香港明星,难道不是星妈吗?

偏安一隅 不衰都难

4. 周星驰的电影外国人是怎么评价的

周星驰一个青春的记忆;周星驰,一代笑星,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在中国影坛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给观众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不仅仅内地,从90年代台湾、日本和韩国的票房就可以看出,当时星爷电影并不是特别的受欢迎。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年代,很多人都在家偷偷看,偷偷笑,但是没人把看他的电影当做正常人该做的事情,好像偷偷看岛国AV女优一样。虽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当时星爷的电影,不入流,大家都喜欢自己可以偷偷看,但是就是不敢出去看,或者大家看他的电影,就认为是低俗不入流的表现。

这位老外说这电影超好看,都笑出眼泪来了,跟少林足球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很适合小孩子观看,但对孩子来说结尾比较悲。说唯一的缺点是片子太短了。I would recommend it to everyone I know. This is the best Asian comedy since the heyday of Jackie Chan and “Fighting Benny”! Go see it, buy it, whatever, just make sure you do see this film.

大家注意票数,每个都不低,这绝不是几个中国影迷到IMDB上打出来的分数,这个票数说明了周在美国是被广泛的接受了的。这个观众显然没看过多少周星驰的电影,所以有些大惊小怪:电影非常惊喜,非常独特,穿插着动人的爱情故事,特效超酷。功夫足球的点子绝对原创,为啥以前从来没人想过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呢!这是自成龙和“Fighting Benny”(电影?人名?不清楚)以来最好的亚洲电影。绝对要看。淡看好莱坞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就有西方卓别林东方周星驰的说法。时代周刊都说过周星驰是亚洲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喜剧家。你想想。即使影视更为发达的印度日本韩国。也没能摘得这个头衔。而给了周星驰。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彼得赛勒斯是无厘头开山鼻祖。周星驰是无厘头继承发扬者。被贴上文化标签。而金凯瑞更多的是优秀的演员。他将香港的无厘头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成功是顺应香港本港文化、和将消遣娱乐艺术最大化的代表。顺香港大势而为,是周星驰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阅读全文

与90年代中国电影偷票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易遥是什么电影 浏览:148
电影票价高怎么举报 浏览:621
电影角头全集播放 浏览:60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什么级别 浏览:37
美好的世界电影百度网盘 浏览:642
华语电影有哪些奖项 浏览:449
怎么把视频效果做成电影效果 浏览:182
用爱奇艺看电影怎么调帧数 浏览:117
神马电影三一 浏览:915
ps4如何放vr电影 浏览:794
90年代中国电影偷票房 浏览:716
免费a级片电影 浏览:240
葡萄牙电影血亲游戏 浏览:421
百度西瓜云电影院发财日记 浏览:185
杨丽菁和元彪电影全集 浏览:833
如何免费看印度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400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五个主题 浏览:962
25部脱贫攻坚题材电影名字 浏览:229
游戏电影bug 浏览:197
晴雅集电影免费高清可投屏 浏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