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戏剧到电影——评《赵氏孤儿》。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看过这部元曲,记得当时看完就写了一篇读后感,现在就差不多记得一个大概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就是古人那为了一句诺言就可以用自己最珍贵的生命去换取(为了让赵相国逃脱,门客们把自己当做是人肉盾牌,把自己当做人肉车轮,公孙杵臼为了朋友的后代义无反顾的选择死亡),为了自己崇尚的正义,为了别人对自己的嘱托。就牺牲自己的光阴和所爱的人(程婴那刚出生的儿子,他的到来好似就是为了程婴的正义的铸就,可怜的孩子),忍辱负重,甘愿被世人耻笑,程婴做了仇人的门客。春去秋来,当赵氏孤儿知道自己的身世时,悲愤的眼泪和感激的眼泪在同时爆发。带着仇恨终于把利剑刺穿仇人的胸膛。
全曲的高潮就是在程婴告诉赵氏孤儿的身世时,十五年的隐忍,和当年的满腔悲愤,让一个快要在快乐中延续的生命突然变得那么的狂暴。那是需要什么样的文字才可以做到。但是,在电影中,那十五年的父子(干)情谊却顶不了那几句没有生气的对白。十五年,屠岸贾对赵氏孤儿有过教导,有过宠爱,还有给了他一段程婴给不了的快乐童年。在原作中,程婴先是给程勃说了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悲愤的故事(就是赵氏被灭门的详细过程和自己眼看着亲生孩子在自己眼前折磨而死的过程),然后再说出那个孤儿就是程勃时给出的种种证据。但是在电影中连我都不会轻易相信在十五年之后的几句话,只会以为那是玩笑。原作的高潮就这样被导演糟蹋了。
在故事上导演错过了高潮,但是在画面上也没有让人震撼的场景。除了开场的叛变有点厮杀的血性外,连战场都是那么像DV拍的。唯一有创意的就是最后,程婴看到了自己的女人抱着自己的孩子转身。告诉观众程婴不是没有感情。
此外,原作中的程婴怎么看都是大义鼎然的化身,而在影片中的他只有复仇的念头。让一个为了正义而做出牺牲的英雄成了一个只有个人情感的复仇者。有时候简单的对白并不能说明导演的用意,黑泽明的艺术不能用在历史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