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库布里克电影票房与成本

库布里克电影票房与成本

发布时间:2023-08-15 15:34:21

A. 如何评价《头号玩家》国内票房超 3.7 亿元

该片中国内地上映首日就获9030万元人民币,而北美首日票房是1200万美元,中国内地与北美比,高出约16%。

这两天朋友圈里都是呼朋唤友去看《头号玩家》的小伙伴。而这部电影的高票房,很大程度会是来源于好口碑,到昨天发稿前,短短两天《头号玩家》的豆瓣评分人数已经快到9万人,评分稳稳站在9.2分,其中淘票票和猫眼的评分也分别高达9.3分和9.2分,评分均位于同档期影片之首。

斯皮尔伯格用丰富的想象力打造的奇幻冒险,以及华丽外壳下的现实意义和人性关怀引发讨论。

有豆瓣网友(简称豆友)表示,“几乎是对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电子游戏、桌游、动漫、摇滚乐、流行乐、迷影文化等亚文化的一次巡礼。信息量极大,但丝毫没有影响娱乐性。”

还有豆友表示,《头号玩家》一改大家对于科幻电影的刻板印象,“这部电影娱乐性极强,但又有与时俱进的思考,人在游戏中如何自处?斯皮尔伯格的态度非常正能量。”

而普通观众则认为斯皮尔伯格再次证明自己是最出色的商业片导演:“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特效,还有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剧情发展节奏,充分体现了斯皮尔伯格完美的导演技巧。”

据悉,豆友们对电影评分一直比较苛刻。而《头号玩家》之所以得到他们的青睐,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片中有大量游戏及迷影梗,与豆友们大都是游戏迷和影迷身份相符。

比如游戏迷们一眼就会看出《光环》、《街霸》、《守望先锋》等游戏的影子,而影迷们则看到了大段对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恐怖片《闪灵》的致敬,以及数不清的经典影片名字和彩蛋。而电影才上映两天,已经有一大堆粉丝出了有关电影的各种音乐、游戏的科普帖了,甚至有人数出了119个彩蛋,这些自来水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路人的好奇心,让他们走进电影院。

B. 少年成名的天才摄影师,导演界难以超越的绝顶大师——库布里克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史上再没有人能拍出比库布里克更好的作品了。作为《洛丽塔》、《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等电影的编剧及导演,库布里克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

斯坦利•库布里克自拍像(1946年)(年轻时候简直帅得一塌糊涂),他端着一台徕卡IIIa或IIIb旁轴相机(具体哪个型号,得看看背面的测距和取景窗口才知道)。标配同厂粟米塔50mm F2.0镜头。

在成为一名电影人之前,库布里克就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摄影师了。他的父亲非常注重培养儿子在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他就读威廉•爱德华•塔夫脱高中时在校内摄影社继续发掘自己的摄影天赋。1945年,年仅17岁的库布里克在纽约抓拍了一位黯然神伤的报摊老板,老人的表情与报摊广告栏上“罗斯福去世”及“杜鲁门上任”的醒目标题道出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展望》杂志(LOOK)出25美元买下了这张照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1088美元。

不过他的高中文化成绩比较吃紧,加上战后大学需照顾大量复员军人,库布里克便到《展望》杂志谋了个摄影师的职位。他也是《展望》杂志有史以来雇佣的最年轻的一位摄影师,17岁便上岗。在《展望》的四年间,库布里克在担任剧照摄影师的同时也拍摄了大量纽约和芝加哥等地的即景。他对器材并不挑剔,多使用双镜头反光相机和直视取景式相机(也就是俗称的旁轴相机)进行摆拍和抓拍,在光线较弱的室内和夜景拍摄时多采用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的Super-XX黑白底片,这种24定(ISO200)的胶卷常需迫冲,得以营造出更高反差下的迷离表现。库布里克深入纽约和芝加哥的经脉所在,出没于大学校园、地铁站、贫民窟、证券交易所、斗技场、钢铁厂、酒吧、牙医诊所候诊室、夜总会等地拍摄专题组照,构图及对镜中人神韵的捕捉十分老辣。

去年年底,纽约城市博物馆从库布里克于1946年至1949年间为《展望》杂志拍摄的10000张底片中精选出25张,并为有意者提供原片精放服务。而老铺Phaidon也不失时机地于今年9月推出了相关摄影画册。会否掀起库布里克早期摄影作品的一个小热潮?无论如何,拭目以待。

塔夫脱高中的学生摄影杂志《Portfolio》,以及上面刊登的库布里克摄影作品。

库布里克的母亲精心保留着他为《展望》杂志拍摄的专题组照剪贴本。左页为他在1948年为画家乔治•戈洛兹(George Grosz)拍摄的肖像,上面还贴着《展望》编辑弗罗尔•寇乐思(Fleur Cowlez)写来的贺信。右页左上则贴着库布里克卖给《展望》杂志的第一张照片——悲伤的报摊老板像。另外12张连贯的抓拍则是他的另一组专题《女士购帽》。

库布里克于1947年为《展望》拍摄的专题《纽约地铁众生相》底片及杂志页面。

1946年,库布里克为《展望》拍了一组牙医诊所候诊室的组照,生动捕捉了候诊病人的焦躁不安。

纽约格林尼治村的一场爵士乐表演,应该是用中幅双反相机拍摄的。

库布里克在纽约曼哈顿81号大街地铁站中的一组抓拍,照片中这位含情脉脉的托芭•梅茨女士(Toba Metz)是他的高中密友,日后成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否为一次摆拍?

下面的一组照片是库布里克于1946年至1950年间为《展望》杂志供稿的纽约风情。

库布里克镜头下的芝加哥。

明星蒙哥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正在享用早餐,摄于1949年。

中重量级拳王洛基•格拉齐亚诺(Rocky Graziano)在赛场上,摄于1950年。

弗兰克•西纳特拉的特写,摄于1950年。

在这张有些超现实主义韵味的照片里,库布里克故意选择假肢作为对焦点,而相中人物皆在焦外。

库布里克正为舞女罗斯玛丽•威廉姆斯(Rosemary Williams)留影,顺便自拍。库布里克仍使用螺口徕卡III系旁轴相机,镜头应该是同厂的艾尔玛35mm F3.5镜头或祖玛朗35mm F3.5镜头。

下面是一组中画幅底片的纽约抓拍及片场照片。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摄于1948年。

有趣的是,从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库布里克对电影题材的敏锐感。1947年,电视剧《囚车》在纽约街头拍摄时,被恰好经过的库布里克撞上了。他抓拍了电视剧场景中有关“擦鞋孩童”的场景。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孩童,有时会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时也会仰望天空,不知所措。VandM的策展团队说:“这三张照片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街头小小擦鞋匠与街边练摊的热狗小贩,摄于1947年。

骑在栅栏上的小擦鞋匠,摄于1947年。

现场播报员强尼,摄于1946年。

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摄于1948年。

走钢丝表演,摄于1948年。

德威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哥伦比亚大学,艾克此时是该校的校长。摄于1948年。

百老汇女星贝思缇•冯•费斯滕贝格(Betsy Von Furstenberg)在背台词,摄于1949年。

被舞女团团包围的名嘴强尼•格兰特(Johnny Grant),摄于1946年。

科帕卡巴纳夜总会的舞女在化妆间,摄于1948年。

纽约街头即景,摄于1946年。

牙医候诊室。

当街换轮胎,摄于1946年。

还有这幅被VandM评为“最引人注目的照片”——拳击手Walter Cartier的比赛间隙照。拍摄时,库布里克躲在一个角落,简单地按下快门,就捕捉到了这个格外紧张的瞬间。“就像一幅早期的油画,人体姿态扭曲呈S形。图像上还有鲜明的明暗变化。”照片营造的紧张感不输於任何一部电影。在拍完这张照片的三年后,Walter Cartier出演了库布里克的首部电影《搏击之日》(1951年)。此后拳击题材在好莱坞长盛不衰,直至今日。

怀抱娃娃的女童,摄于1947年。

警方体育联盟的少年拳击赛,摄于1946年。

赶赴男士时装秀,摄于1948年。

电影剧组,摄于1947年。

帕里萨伊德游园地里的女童,摄于1946年。

在马戏团跑龙套的文身人士,摄于1948年。

库布里克在帕里萨伊德游园地的游艇上使用德产禄莱福来Automat双反相机自拍,摄于1946年6月26日。这种相机于1937年推出,是同厂中幅双反相机中的高档货,配用蔡司75mm F3.5天赛镜头,康般快速镜间快门调速拨盘和光圈调节拨盘位于相机正脸的取景镜头和摄影镜头接桥两侧,摇把过片(不过不能同步上弦)。

库布里克在室内摄影,手里拿的应该是一台1932年推出的德产禄莱福来标准双反相机,康般快速镜间快门调速和光圈调节扳手等元件都整合在相机正脸的摄影镜头下方。蔡司公司一共为这种相机提供过3类75mm F3.5天赛标准镜头。

库布里克在《不夜城》(The Naked City,1947)的片场拍摄剧照,他左手抱着双反相机,右手拿着一片西瓜。

离开《展望》之后,他在近50年的电影人生涯中也经常携带着各类相机出入片场,有时为了满足个人乐趣而拍摄,有时则以方便的立拍得影像与剧组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在《斯巴达克思》片场,身上挂着不下四台相机的库布里克正在拍摄间歇抓取剧照。他使用的是日产尼康M或尼康S旁轴相机,这是德产蔡司康泰时旁轴相机的仿制品,标配的尼克尔50mm F1.4镜头算是当时比较方便的快速镜头,边缘描写力非常好,不过片幅却是34x24mm的。这种相机可通过转动镜筒或拨动机身齿轮来对焦,有意思的是库布里克似乎是用中指拨齿轮的。

库布里克为《斯巴达克思》编剧达尔顿•特伦博(Dalton Trumbo)留影。

库布里克在执导《斯巴达克思》穿着他最喜欢的一件斗篷,手里掐着测光表。这张照片是他夫人克里斯汀拍摄的。

库布里克在《一树梨花压海棠》片场捣鼓他的德产美乐时微型相机(Minox),这种1938年推出的8x11mm片幅相机适合拍摄文件,曾在《007》系列中出现过。

库布里克在《奇爱博士》片场的作战室布景中确认乔治•斯科特的位置……然后摸出一台单反相机为他留影。

库布里克在为《2001:太空奥德赛》搭建的离心机里使用宝丽来80立拍得相机拍摄测试照片,甩甩就得,非常方便。这种相机使用100mm F8.8镜头。

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奥德赛》的酒店浴室布景里提着宝丽来80立拍得相机,边上是潘纳维申摄像机。

端着德产禄莱35相机的库布里克。这种精巧的小相机只能估焦,禄莱、施耐德和蔡司都为它提供过镜头。

库布里克在《闪灵》的男厕所布景里与女儿薇薇安自拍合影,杰克•尼克尔森被坑到了焦外十万八千里。

在《全金属外壳》的片场,库布里克正将一张立拍得照片交给助理,使用的仍是宝丽来80相机。

C. 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我们可能真的等到了...

我们离国产科幻电影还有多远?

从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和300亿只差一步之遥的时候,好多电影人就预言2015年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那时候中影集团手握《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三部科幻片,游族影业宣布自己的《三体》计划、宁浩担纲《乡村教师》的编剧、张艺谋也宣布筹划自己的首部科幻电影《长城》。

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

这两年间,我国电影票房不断飙升,然而原定今年7月上映的《三体》跳票,无限期地推迟上映;《蒸发太平洋》和《不可思异》打着国产科幻片的旗号,收获了一片骂声;号称“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可能”的《九层妖塔》,票房和口碑也双双扑街。

这时我们不禁疑问,我们真的拍不好科幻片吗?

从硬件上看,科幻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都较高,国外优秀的科幻电影投资动不动就过亿,国内科幻电影迟迟没有发展,曾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钱。

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440亿,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为271亿,大量的资本涌入到电影行业。

网传星爷的《美人鱼》投资3亿,《盗墓笔记》的投资也在2亿以上,如果真的有好的项目,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我国的特效产业也并没有落后美国多远,所有能用钱买到的软件硬件我们都有,中影怀柔数字基地里的设备,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

那既然是这样,那我们究竟差在哪?

◆◆◆◆◆◆

电影产业发展的差距

科幻电影几乎自电影诞生之时,就已出现。

1895年12月28日,电影第一出现在大众视野中,1902年,电影大师梅里埃就已经拍出了《月球旅行记》,电影讲了一群科学家坐着大炮飞到了月球上,和月球上的小怪兽斗智斗勇好不容易才又回到了地球。

虽然这部短短十五分钟的电影现在看来幼稚可笑,可是却代表了当时电影的最新技术。

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弗里兹·朗的《大都会》就已构建出了一个宏大的反乌托邦童话,这这部电影里,未来的大都会分为两个阶级,整个城市依靠资本家建造的巨大机器生存……

《大都会》是史上最昂贵的无声电影,其2001年的修复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献遗产。

随着电影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电影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初惹人眼球的B级片到对科技的深刻反思,再到现在的炫技大片,科幻电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电影类型,已经发展出了自己成熟的电影产业。

【特效合成前后对比(五角大楼地下厨房段落)PS:幕后拍摄时,快银脚下是跑步机(总共有高低两台,一绿一蓝),前方则是大功率风筒,身上绑威亚则是为了保持平衡。】

库布里克在 1968 年拍出了《2001太空漫游》

斯皮尔伯格在 1982 年拍出了《E.T.》

而我们从冯小刚 1997 年的《甲方乙方》开始,才拥有了真正的商业片。

1997 年电影史上的另一个传奇,是《泰坦尼克号》。

由于电影产业的差距,整个科幻电影行业的成熟度以及从业人员的教育、经验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好莱坞在十年以前就出了特效制作的官方白皮书,提出了特效制作的统一的方法和统一格式,制片人和导演也早已对如何运用特效了如指掌。

而我们独立操作过科幻片的工作人员都很少。

这个差距基本等同于《甲方乙方》和《泰坦尼克号》在技术层面的差距。

科学观念的差距

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小说是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年正处于工业革命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时期,只有当科学技术开始塑造人类生活,深刻影响人类未来时,才会促使人们用科学幻想这样一种新形式去思考科学化的明天和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景象。

此时我们的清政府已经闭关锁国61年了。

自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的理性思想从蛰伏中苏醒并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理性的鲜明特色——审视与反思,欧美是工业社会下成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使社会繁荣,创造价值。

他们所追求的是“ 人化的自然 ”。

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古老的农耕社会,对科技并没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现在去乡间看一看,会发现现在的农耕工具与几百年前相比,并没有很大的进展。

在对于自然的态度上,我们追求的是“ 天人合一 ”。

虽然刘慈欣、王晋康、何宏伟、郝景芳等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不断在国际科幻小说领域崭露头角,为科幻电影提供了优秀的原创故事,但毕竟本土的科幻小说还很有限。

自文艺复兴起,几百年的思维鸿沟需要时间来平复。

◆◆◆◆◆◆

我们还能不能拍科幻片?

依托特效的科幻片制作周期很漫长,平均后期制作周期在一年半到五年之间。

詹姆斯·卡梅隆用5年时间制作出了《阿凡达》,郭敬明用一年半做出了《爵迹》,虽然质量天差地别,可是中国的投资方会更青睐《爵迹》。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等待一部作品,大部分还是想赚快钱。

欧美的科幻电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

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为例,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却没有特效的运用。整个电影的场景集中在男主人公的家,故事发展通过对话推动,但是却丝毫没有让观众觉得厌倦,相反,观众紧跟着主人公的思绪,相信主人公所说的话,在影片结尾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观被颠覆。

这类科幻电影的“科幻”二字只是背景,“创意”先行,才能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网大也许是孕育中国科幻片的另一个温床。

虽然网大发展的前期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抢眼球的作品,但是目前的网大门槛在一点点提高,已经有大量作品涉猎科幻题材。

如《全金属裂痕》、《超能外星女友》、《黄金十二宫》等,已经上线,为科幻片探路。

讲述中国版E.T.故事的《东方宝典》也将在春节期间上线。

网大受限制较少,不依赖明星造势,使想象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不管其他类型的电影发展得多好,科幻片总能给人惊喜。成功的科幻电影不在于成本有多高、有多少明星,而是脑洞的惊喜。

国内的这些号称自己拍的是科幻片的导演们(《九层妖塔》、《蒸发太平洋》、《不可思异》,不要左顾右盼,说的就是你!),在硬科幻上死磕的成效不高,就拜托在软科幻领域多下下功夫,总跟着别人后面烧钱也没什么意思,不是么?

中国的科幻电影能走多远,能有怎样的成绩,一切都是未知数。

科幻电影,永远在路上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杀死烂片。等你哦~~

D. 汤姆克鲁斯有五部电影的票房超过4亿。谁知道是那五部

到目前为止,汤姆克鲁斯共有14部电影的美国本土票房超过1亿美元,为世界之最。

2029星球女子监狱 (2004) 这片是冒牌货!!!!!!看过,是一部垃圾电影。
年轻枪手 (1988)其实不是汤姆克鲁斯的电影。

《世界大战》美国本土票房2.34亿美元,全球票房5.9亿美元。

《最后的武士》4.6亿美元。

汤姆克鲁斯6次金球奖提名 (21岁第一次获得提名),3次获得金球奖。3次奥斯卡提名。

票房与片酬20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

1996年 7000万美元
2000年 7500万美元
2005年 1亿美元

E. 史坦利· 库布里克

这绝对是位大师级的人物,可惜好莱坞不长眼睛,天妒英才啊,该死的学院派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点 纽约 国家或地区 美国
人物简介: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尽管他在学校的成绩很差,但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聪明而有天分的学生。1940年,库布里克做医生的父亲决定将他送往加利福尼亚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环境的改变能让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1941年,库布里克从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边完成他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终于有了些进步。为了让库布里克有些业余爱好,他的父亲教会了他国际象棋。正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库布里克狂热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国际象棋高手。国际象棋在库布里克后来的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来对付不合作演员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电影中风雅生活的象征。

在库布里克13岁生日上,他的父亲做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明智的决定——送给他一部照相机。很快,库布里克成了摄影发烧友,为了照相,他走遍了纽约市的大街小巷,并在朋友的暗房里加工。当他卖出第一张照片给《看(Look)》杂志后,他认识了杂志里的专业摄影师们,并在17岁的时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见习摄影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库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杂志上发表作品,并开始如饥似渴地接连观赏各种电影,成了忠实的电影迷。随后,他跟朋友星格·亚里山卓一起策划拍摄一部自己的电影。1950年,库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资拍摄记录片《搏斗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后,他又接着拍摄了其他几部记录短片(《飞行牧师(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过吸引投资和中央公园里的国际象棋大战,库布里克终于能够在加利福尼亚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厌恶与恐惧(Fear an Desire)》(1953)。电影上映后,尽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但对库布里克的导演天分却是众口一词赞不绝口的。库布里克接下来的两部电影《杀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谋杀(The killing)》(1956)使好莱坞开始关注这个新起之秀。并在1957年让他导演了由科尔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后,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库布里克并鼓动他接手《斯巴达克司(Spartacus)》(1960)的导演工作。当时的一些舆论认为,库布里克会被这部高难度的电影难倒,因而可以收敛一点锐气。但事实上,库布里克接受了这个挑战,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灵感和风格。许多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都不习惯于他的风格:摄影师罗素·麦提(Russell Metty)向制片人抱怨库布里克抢了他的工作。而库布里克的赞助商则劝告麦提放手让给库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观就好了。麦提照做了,但讽刺的是,麦提竟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摄影的学院大奖。

库布里克的下一个计划是要导演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独眼杰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于谈判破裂,最后白兰度自己导演了这部电影。对好莱坞已经厌倦并结束了自己第二段失败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于枪击)后,库布里克决定移民英国(尽管库布里克拥有机师执照,但还是有传闻他害怕飞行),他其后的所有电影作品都在英国完成。库布里克在英国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丽塔(Lolita)》(1962)。在这部电影里,库布里克异常小心地建构和引导,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过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在当时,审查委员会能轻易地毁掉一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所有成就。

电影《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对库布里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在此之前,原子弹从来没有被用来充当过喜剧的主题。由于原本是为舞台剧创作的剧本,库布里克觉得有太多自己创作的桥段过于滑稽荒诞而不能运用在电影里。但因为库布里克的电影在评论界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够在财政上和艺术上拥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欢的主题。在这一段时间里,库布里克关注的事物开始多样化,在各个阶段他总是同时有着好几个计划:《蓝月亮(Blue Moon)》(一个关于好莱坞第一部色情电影的故事),《拿破仑(Napoleon)》(一个电影版的历史传记,但由于工作组在另一个类似题材上的失败而放弃),《战争谎言(Wartime Lies)》(以二战中的欧洲为背景,但最终由于《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出现而放弃),以及《狂想曲(Rhapsody)》(后来被拍成了《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1999))。这些计划都没有在当时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与科幻小说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1968)。这部电影受到了空前的赞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拍得最好的科幻片。这以后,它成了科幻片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所有后来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对象。在《2001:太空奥德赛》之后,库布里克完成了作品《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丽塔》一样,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成为当年的话题之作。但与《洛丽塔》不同,这次议论的焦点不仅是对性的描写,还有对暴力的表现。1975年,库布里克导演了《巴里·林顿(Barry Lyndon)》,这部电影成为了他事业上和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至此,库布里克对导演协议以及演员跟工作人员的尽善尽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员们往往被要求连续不断地拍摄数十个镜头而不能休息。

在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库布里克带领摄制组来到战火连天的爱尔兰。在那里,他们被告知将成为爱尔兰共和军攻击目标。制片人立即离开了爱尔兰,而库布里克渴望隐私和宁静的愿望使他从此开始考虑隐居。1973年,在拒绝导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后,库布里克制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闪灵(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闪灵》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并不满意库布里克对他的小说的改编(事实上,史提芬·金在后来自己又写了同一个故事的剧本,并在1997年拍成了电影)。《闪灵》之后,库布里克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了隐居的日子。经过了7年的休养生息后(在这期间他再次结婚),库布里克才再次执导《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这部电影继续承袭了库布里克在评论界的极高赞誉并再一次证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进入90年代,库布里克着手开始与布莱恩·艾尔迪斯合作新片《A.I.》。同时,他导演拍摄了由汤姆·克鲁斯夫妇主演的电影《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遗憾的是,库布里克没能亲眼目睹这部电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伟大的电影艺术家库布里克在英国英格兰的赫特福德郡与世长辞。

“银幕是一个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传达情绪与感情的同时仍然饶有趣味。我想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艺术所无法企及的。” ——斯坦利·库布里克 ,1970

库布里克电影特色:
1、几乎所有的库布里克电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闪灵(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标题卡片。
2、库布里克的电影常常根据小说改编:《洛丽塔(Lolita)》,《杀手之吻(Killer’s Kiss)》。
3、电影中常常出现子弹沿着长得有些夸张的墙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
4、库布里克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灭绝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5、对称的构图以及镜头的频繁拉伸。
6、电影中常常构造出三方冲突。
7、电影中常常有对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写。
8、在需要一串号码时,库布里克特别偏爱“114”:这串数是奇爱博士中的解码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奥德赛》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厂号码。
9、所有的库布里克影片中总有一个场景是发生在浴室里的。库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斗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担任导演、剪接、音效
《飞行牧师》Fliying Padre(1951)担任导演、编剧、摄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担任导演、剪接、摄影、音效
《厌恶与恐惧》Fear and Desire(1953)担任导演、编剧、制片、剪接、摄影
《杀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担任导演、编剧、制片、剪接、摄影
《谋杀》The Killing(1956)担任导演、编剧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担任导演、编剧

60年代:《洛丽塔》Lolita(1960)担任导演
《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1962)担任导演、编剧
《斯巴达克思》Spartacus(1964)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担任导演、编剧

70年代: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巴里·林顿》Barry Lyndon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80年代:《闪灵》The Shinning(1980)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90年代:《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F. 27岁成明星,却甘当偶像助手30年,晚年生活靠接济,他却说值得!

文 | 书影君

有一位英国演员,27岁时便已经影坛成名。

但在事业顶峰时,为了能够追随在自己偶像—电影大师库布里克身边,他甘愿躲在角落,做起了电影幕后,一干就是30年。

他做了库布里克能想到的关于拍摄影片的任何工作。

寻找角色演员、协调影片公司、设计把关影片版本、收拾库房、甚至照顾库布里克的狗和猫。

在库布里克去世后,为了能将大师电影作品完美地保留与呈现,他心甘情愿毫无报酬地做着数字修复工作。

他这么做,只是因为热爱电影、崇拜库布里克。

一部纪录片,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人,这30年的故事。

看后令人唏嘘,也令人钦佩。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一个人内心的信仰力量可以强大到何种程度,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付出多少!

这部纪录片,就是托尼·齐铁拉导演的 《我曾伺候过库布里克》 ,豆瓣评分8.5。

斯坦利·库布里克,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也最富争议的大师。

他一生只创作了不到20部影片,却有多部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比如《奇爱博士》和《2001太空漫游》,比如《闪灵》和《全金属外壳》等等。

因为库布里克对于电影超乎常人的执着与完美要求,所以外界对于他的评价非常两极化,有人钦佩他崇拜他,也有与他合作过的演员大骂他是疯子、虐待狂。

这部纪录片,就讲述了一位追随库布里克30年的超级死忠粉的故事。

他在自己年少成名之后,毅然放弃大好前程,来到库布里克身边,做起了助手。就为了能在自己崇拜的大师身边,全身心地感受电影的魅力、大师的魅力。

他就是利昂·维塔利。

采访中,许多曾经跟库布里克合作过的演员、编剧、影片公司高层等等人士,都直言不讳地认为库布里克是个天才,但极难打交道。

普通人在他身边呆几天都受不了,更不要说伺候他30年了。

利昂最好的朋友评价说,"在我看来,利昂就像是一只蛾子,一只被火焰所吸引而烧掉自己翅膀的蛾子。而库布里克,就是那团炙热光亮的火焰。"

《2001太空漫游》上映时,利昂20岁,刚刚离开戏剧学校。

他当时就被这部影片吸引住了,感觉这是他看过的最伟大电影。后来因为是库布里克导演,利昂又去看了《发条橙》,并被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那呈现饱满多元的表演 情感 所感动。

电影结束后,利昂转身对一同来的朋友说,"我想为这个导演工作。"

其实那时候,利昂已经是一个片约不断的演员。他演过戏剧、电视剧、舞台剧、情景喜剧、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作品等等,至少属于观众脸熟型。

1974年,他的经纪人听说库布里克准备拍新片,便为利昂安排了试镜,这部影片就是《巴里·林登》。

在发给利昂的台词本上,库布里克亲笔写了个小纸条,上边只有一句话:"把台词背熟。"

面对偶像的吩咐,利昂当然是诚惶诚恐地积极完成。

后来,当经纪人电话告诉利昂,他被库布里克的新片选中时,他幸福到灵魂都要出窍了。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见到库布里克的场景时,利昂记忆深刻。

"我感觉有人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一扭头,库布里克对我说,"你好利昂,我是斯坦利。"

然后两个人握了手。那一刻,利昂感觉库布里克的手,是那样的温暖和柔和,自己全身都暖暖的。

利昂在拍摄中十分努力,经常在转换灯光的间隙念念有词地背台词。

为了要逼真地拍摄一场呕吐的戏,他甚至吃下了剧组为他准备的生鸡蛋。

因为在影片中的勤奋和不错的表现,库布里克最终决定为利昂饰演的角色多写了许多的戏份,并让他活到了影片的最后。

也就是在这部影片中,利昂真正感受到库布里克电影制作的魅力。

从前的利昂,只是作为一个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即可,其他的并不操心。

但在库布里克执导的这部影片中,利昂第一次从一个制作人的视角,注视电影拍摄现场的一切。

工作人员调动大批群众演员,一会儿前进10米,一会儿后退10米;所有的服装都是手工缝制,完美再现了18世纪英国人的衣着样式;而导演和艺术总监也在不停地讨论着各种各样的拍摄细节。

那一刻,利昂突然感觉到,这么多人为了同一部影片而付出各自的努力,就是为了一幕幕瞬间场景,能在胶片上被记录下来,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

而这整个的一切,都是因导演库布里克一个人而存在。

电影结束拍摄时,库布里克送给利昂一本画册作为圣诞节礼物,上边亲笔写到,"亲爱的利昂,感谢你付出的表演才华、精力和善意。敬上,斯坦利。"

利昂激动的都快要哭了,他趁机向库布里克表达了自己想从事电影制作的想法。

库布里克如此回答,"利昂,如果你想好了做这件事,那么就去做吧,等做好了再来告诉我。"

1975年电影《巴里·林登》上映之后,27岁的利昂·维塔利名声远扬。

他开始片约不断,经常收到各种派对的邀请,还有人主动要做他的媒体经纪人,就连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都邀请他参加一整季的演出。

要知道,这样的工作机会,是利昂以前梦寐以求的啊。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利昂的同学至今兴奋异常。

当他们在听说利昂出演了库布里克的影片之后,都羡慕嫉妒无比。那可是著名导演的影片啊,利昂今后一定会前途无量!

但此时的利昂,已经深受库布里克拍摄影片魅力的影响,心里有了明晰的人生计划。

下一部自己演出的影片,他要参与到影片的剪辑工作中去,哪怕一分钱都不多挣。

在一部瑞典和爱尔兰合拍的关于科学怪人的影片中,利昂饰演弗兰肯斯坦博士。

他向导演提出想参加剪辑室的工作,而剧组不需要多支付一分钱报酬。

这样的好事谁不乐意?

于是,利昂参与了这部影片的演出、剪辑、混音以及最后发行的工作。利昂还及实地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告诉了库布里克。

有一次,库布里克给利昂送来一本书,建议他好好读一读,因为自己打算将这部小说拍摄成影片。

这部小说,就是美国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的《闪灵》。库布里克拍摄的同名影片,也成为了世界恐怖电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几天之后,库布里克再次给利昂打来电话,询问他看完小说的感想。利昂兴奋地说,这部小说拍成电影,一定非常精彩。

"那么,你愿不愿意去美国,为我找一位饰演丹尼(剧中人物)的小演员呢?"库布里克最后问利昂。

自此,利昂推掉了所有的演出机会,正式为库布里克工作,开启了他长达30年担任库布里克助手的漫长的幕后工作。

对于利昂的选择,他身边的人不可理解,也难以接受。

毕竟,那时候是利昂事业的最高峰,他为何突然就决定不再当演员,而选择退居幕后,甘心去做库布里克的助手?

导演雷克·尼德曼认为,利昂之所以终结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选择去追随库布里克,甘愿在他身边当做一名助手, 就是因为他在库布里克身上,看到了百分之九十的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在刚刚当做库布里克的助手时,库布里克就曾对利昂说过,你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就是跟在我身边,去剧组开开会,看看我们怎么做事、剧组怎么管理运作等等。

利昂说,我基本上就是三头六臂,什么都要管,这么说吧,只要库布里克觉得我能派上什么用场,我就按他的要求去做。

《全金属外壳》的主演马修·莫迪恩回忆利昂:

"我记得他是库布里克的助手,他是个全能型的工作人员,什么都干,无论什么事他都要记笔记,有时候就直接写在胳膊上。

他就像《科学怪人》中的伊戈尔(弗兰肯斯坦博士的助手),就像是库布里克的奴隶。"

在利昂家中的阁楼上,堆积着大大小小几十个纸箱。里面装的都是笔记—他30年来跟随库布里克拍摄电影时记录的笔记。

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但全部与电影制作有关。

库布里克有一个偏执的特点,就是什么都需要写下来。而利昂在跟随他的时间里,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写写写。

比如在拍摄《闪灵》时,英国为了保护儿童权益,规定儿童演员每1个小时只能拍摄20分钟。为了避免在这个地方犯规,库布里克要求利昂将丹尼的表演时间全部记录下来。

在剧组中,利昂被允许携带自己的照相机,库布里克教会了他熟悉胶片感光度,以及不同感光度下拍摄的不同效果。最后,利昂开始负责拍选址剧照。

为了选择《闪灵》的拍摄地,利昂跑遍了芝加哥、丹佛、堪萨斯城的每一家酒店,拍摄每一种房间。每次回到剧组,他都能带回100多卷胶卷。

库布里克会称赞他,"我想告诉你,我觉得你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好。"

"他就是这样令人感到自豪,因为他让你感到有参与度,觉得自己是他电影制作的一部分。"利昂这样评价自己跟随库布里克时的心情。

除了帮演员练台词,利昂还要协助录音师,做剧中所有声音的模拟工作。

剧中所有人物的脚步声、衣服摩擦的声音、枪械零件的卡卡声等所有音效,利昂又全都完成了。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欧洲地区广告宣传部前高层朱利安·西尼尔说,利昂为库布里克所做的工作,相当于执行制片人、助理制片人、制片经理、司机、裁缝等等这些人加起来所做的工作之和。

利昂反问,"这有什么区别吗?我每次出国,填写职业一栏时,我写的都是电影工人,没错,我就是个工人而已。我只是想帮助库布里克,去实现他想呈现到荧幕上的东西。"

除了工作,库布里克甚至还会让利昂帮助他照顾自己的那些猫和狗。

在利昂的纷繁复杂的职责里,还有一项,为库布里克管理猫咪的领地,保证猫咪的安全。

有一只已经15岁的老猫杰西卡,生病快死了,利昂几乎在所有房间都安装了监视器,好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

但这样的付出,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

制片人比尔·罗森塔尔说,"如果有一个天才让我给他打扫房间,我对那个天才的欣赏也就到头了。利昂为库布里克什么事都做,我可不行!"

初次见库布里克的人,都会留下很好的印象,认为他人很和善,很友好。

但相处时间长了,才明白自己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人。

《巴里··林登》的主演瑞安·奥尼尔,回忆起40年前与库布里克合作的那16个月时光,至今心有余悸。

"当他们宣布拍摄终于结束时,我头也不回地跑掉了。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把我叫回去?"他感叹到。

有演员评价,刚刚接触库布里克时,你会惊呼,啊,这就是大师库布里克啊!但接触一段时间后,你就只剩下骂娘了!因为你已经被他逼到无路可退,脑子里什么也剩不下了。

因为库布里克对于电影品质不惜代价的追求,对一切细节超乎常人的严苛。

在拍摄影片《巴里·林登》的时候,制片设计师因为受不了工作的压力,被救护车直接从片场拉走了。

在拍摄《全金属外壳》时,利昂见识到了库布里克暴躁的一面,也彻底粉碎了他之前对库布里克的印象。

库布里克那时候精神压力非常大,整个人也变得脾气暴躁起来,假若利昂有任何什么事情做错或令他不满意,他都会把利昂骂得狗血淋头。

有朋友评价到:"只有了解库布里克这个人,你才能真正理解利昂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提到《闪灵》中小男孩丹尼这个角色时,相信许多影迷都再熟悉不过。

当时在美国挑选饰演丹尼的小演员,一共有4000多个孩子参加面试。

利昂需要问每一个孩子同样的一套问题,他至今还能记起小丹尼·劳埃德来面试时的有趣情景。

如今已经46岁的丹尼·劳埃德,回忆起利昂时笑着说:

"他人很好,在剧组中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经常被他要求"做一个惊恐的表情"之类的,我学会了听他的指挥,他就是我的表演指导。"

库布里克也发现了利昂与丹尼的友谊,所以每次拍摄奔跑或晃动的镜头时,都要求利昂呆在离丹尼很近的地方,随时指导丹尼在演出时的各种微妙表情以及动作。

丹尼显然明白,在只有5岁的自己塑造的那个影史留名的角色中,利昂究竟付出了什么。

1987年,在拍摄《全金属外壳》时,利昂正式成为选角导演。那时候,他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试镜录像要看。

最初在拍摄时,主演马修对利昂极不信任,因为利昂总是站在角落里,与库布里克说着悄悄话。

当利昂来要帮助他们对台词时,马修觉得利昂就是库布里克派来监视他们的间谍,比如看他们有没有吸毒之类。

所以演员们最开始都提防着利昂。

但慢慢地,马修发现,利昂只是一心一意地想为大家做好最充足的演出准备罢了。

《全金属外壳》中,对待新兵冷酷无情到极点的毒舌教官哈特曼令影迷印象深刻。

他那连珠炮般污秽难听、想象力丰富的斥骂,暴雨一般落在新兵身上,令库布里克看后都笑的前仰后合。这个角色最后还获得了金球奖提名。

而在拍摄期间,利昂每天都会陪着扮演哈特曼教官的李·厄米对台词。让他躺在地板上,闭着眼睛,一遍一遍地练台词,叫他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完美。

军人出身的李·厄米也是个及其敬业的工作狂,他每周七天,每天14到20个小时都在片场。但他最后发现,那个瘦弱谢顶的导演助手利昂,居然比他还疯狂。

"利昂每天晚上送我回休息地,第二天再来接我。只要我在片场,利昂肯定在。他太厉害了,几乎不睡觉。如果没有利昂,我在《全金属外壳》中的表现,连一半都达不到。"

"哈特曼教官这个角色,为我打开了今后演员事业的大门,从此我的工作就没有断过,很不错的一生。"

李·厄米笑着总结自己的演员生涯。

利昂除了做制作电影有关的所有工作,有时候还要替库布里克去完成得罪人的活儿。

在拍摄《全金属外壳》中,哈特曼教官这个角色,本来已经有签约演员,但因为有李·厄米的加入,这个角色便归了他。

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当时被顶替下来的蒂姆·科尔赛里依旧愤愤不平:"整整8个月,那个角色都是我的,库布里克让利昂来通知我,他甚至不能像个男人一样亲自告诉我!"

"多少演员为了与库布里克合作,可能连自己亲妈都舍得卖掉。"所以利昂清楚地知道失去这个角色意味着什么。

他承认,给被顶替下来的蒂姆·科尔赛里送信,是他最难的一项任务。

有时候,利昂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会发现库布里克发给别人的传真,指责对方做错了什么事情,但落款却署名是利昂。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给别人说了什么。"利昂开玩笑。

利昂知道,库布里克就是要借自己为缓冲地带,以缓解他与外界之间的直接冲突。

其实,在利昂将库布里克视为神明,心甘情愿为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库布里克也逐渐变得离不开他。

利昂是个受过莎士比亚戏剧教育的专业人士,做事靠谱又极为敬业。有一天,库布里克突然走进利昂的房间说,"利昂,我问你一件事,你不会有一天离开我去华纳兄弟吧?"

利昂当时穿一件军用夹克,头发看上去已经一周没洗了。

他回答到,"你看我像是个能坐办公室的人吗?"库布里克笑了笑,啥也没说就出去了。

库布里克与利昂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甚至到了不用言语交流的地步。

两个人的私人感情也很好,甚至还曾经一起边抽着烟,边站在走廊里向路边撒尿。

有些人曾表示,为了能为库布里克工作,他连右手都可以不要。

库布里克听到后,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利昂能猜透库布里克对这些人的鄙视:"你们这些人太没诚意了,只愿意为我奉献右手?那你的左手呢?双腿呢?躯干和心脏呢?"

库布里克总是说,你对一件事,要么在乎,要么不在乎,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而他心目中的"在乎",就是竭尽所能贡献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你彻底累垮,无法继续为止。

库布里克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点就是,他真的把他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电影事业中去了。

说到投入,利昂做的一点也不比库布里克差。这一点从他家人尤其是孩子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

利昂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姐弟三个的童年,大部分都是跟随父亲在片场度过的。

女儿回忆,如果库布里克那天脾气不好,父亲的脾气也就会不好,他们也就没有好日子了。

儿子把库布里克看做是一个对自己父亲索取很多的人,以致使父亲不能平衡自己的家庭生活。他感觉父亲有卡夫卡式的噩梦压迫感,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利昂与自己孩子的疏远,其实亦来源于他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以及他与自己父亲的紧张关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昂的父亲还是个孩子。

一天,德军闯入他位于比利时的家中,要他母亲交代出他父亲的行踪,因为父亲是个抵抗德军的反入侵战士。

由于母亲拒不配合,利昂的父亲,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德军枪杀。

这样噩梦般的场景,造成了他一生的性格创伤。

利昂的兄妹们,在回忆起父亲时,也都是以"胆战心惊"这样的负面评价居多。

再小的事情也会让父亲发脾气,所以利昂的兄妹四人学会了在家中的自保原则,那就是"尽量低调不惹事,离父亲远一点。"

父亲去世时,利昂只有8岁。葬礼那天,他看到了母亲从未有过的安静祥和的表情。利昂开始还觉得不能再得到父亲的糖果了,后来也想到,自己再也不用挨父亲的巴掌了,自己的哥哥也不会再被父亲打个半死了。

利昂就是把自己与父亲相处时学来的技能,用到了与库布里克的相处上。

不对峙,不反抗,离远一点,等对方发完脾气,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这就是利昂的家庭,以及他自己家庭的故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家族性格的悲剧,是会代代相传的。

影片的最后,利昂谈到自己为何会心甘情愿30年为库布里克工作,乃至牺牲了自己个人和家庭的一切。

"我透过天才的超凡才能,去感受各种事物,工作时沉浸其中,就如同我在制作电影一般。这个时候,即便是库布里克改变主意,要求重新拍摄,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本来就是为他服务的,而他又是为电影服务,关键是,我愿意,我愿意在库布里克身边工作。"

在1999年拍摄影片《大开眼戒》的后期,库布里克因病去世,享年70岁。

利昂最后一次与他通话,是他去世前的一天,那是个星期六。

利昂要去超市,此时库布里克打来了电话,他们在电话里说了两个半小时。

利昂感觉很怪异,因为他感觉库布里克又回到了自己第一次见他时的和蔼可亲的感觉,那么理智平和。

第二天,他就得到了库布里克去世的消息。

尽管影片已经拍摄完毕,但还有后期制作等等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这项重任,最终落到了最了解库布里克的利昂身上。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利昂不但要完成自己终身崇拜的人的遗作,还需要面各种各样突然跳出来挑刺找茬的人。

这些人或许是对他的不信任,或许是曾被库布里克伤害过。他们纷纷对利昂指手画脚,一副自己说了算的样子。

那是一段糟糕的日子。

利昂将库布里克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撑不下去时,就看着相片对自己说,"这就是你的动力。"

影片后期,利昂的工作量巨大,比如发往各个国家的胶片,每5卷中就有一卷需要利昂查看。而仅仅发往美国的胶片,就有2500卷。

那个时候,利昂几次连续工作36小时,有时候不得不打电话叫人来看着胶片,因为他要去呕吐。

2018年,洛杉矶举办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回顾展,为了纪念《2001太空漫游》公映50周年及库布里克诞辰90周年。

众多明星和所谓的库布里克专家在活动中侃侃而谈,仿佛与库布里克是最亲密的朋友。

但利昂作为库布里克一生最为信任的人,居然没有受邀参加回顾展。

即便如此,利昂的内心却毫无怨言。

按常理来讲,他应该对这个展览本能地反感,而不想和它扯上任何关系。

但当不断有朋友希望利昂带领着参观这个展览时,他居然也欣然应允,而且前后达30多次。

利昂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向外界宣传有关库布里克电影作品的一切。

也因为他对展览中的大多数物品,都充满了感情和回忆。展览中的每样东西,对他来讲,都有故事。

库布里克去世多年后,华纳公司启动了对库布里克所有电影作品的数字修复工程。

而利昂作为最了解库布里克影片风格与技术标准的人,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跟随库布里克工作几十年,利昂在慢慢形成敏锐色彩感知能力同时,也形成了对工作细节近乎苛刻的态度。

比如他给华纳公司递交的录像带封面排版稿,要求图片文字之间精确到毫米。

为了最完美呈现偶像的全部作品,利昂拿出了同库布里克同样严苛的标准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修复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因而得罪了许多人。

甚至到后期,华纳公司不再为他提供办公室后,他把办公桌放在了走廊里,继续心无旁骛地工作着。

那一个时期,他就像是一个疯子般,沉迷于库布里克作品的修复工程中不能自拔。

他的身体甚至也出现严重问题,体重一度只有30公斤。

当时,有人给他起外号为"蟑螂",形容他那不会被任何事情阻拦,一直向前的状态。

虽不好听,但却很贴切。

许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何接下这桩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而对于他来讲,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难道库布里克的作品,不值得用最严格的标准,以向观众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吗?

为了数字修复工作,利昂最后甚至将家搬到了洛杉矶居住。

但因为这项工作是完全义务免费的,所以他的生活一度都出现了问题。

利昂试图在洛杉矶找一份工作,但后来发现这里的就业门槛很高。生活甚至一度还需要儿子来接济。

他说,"是的。"

利昂想了一想,面带微笑地回答:"我能想到最好的人生结局是这样的,要么一觉不醒,要么是在工作的时候,死在一台施腾贝克编辑台前。或者死在将《2001太空漫游》转换为4K 或8K高清版本时。"

"当片尾音乐响起时,我就要去见查拉图斯特拉了,想想也是挺浪漫的吧!"

这部纪录片的英文片名是《Filmworker》,这是导演生造的一个单词,意思是电影工人。

利昂抛弃了自己当明星的机会,心甘情愿地追随着自己的偶像,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电影幕后工作中,做了30年的电影工人。

仅仅是为了他心中对电影的迷恋与追求,对电影大师的崇拜与追随。

这种为了梦想而放弃一切、全身心投入其中的疯子一般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中,段小楼评价对戏剧痴迷到极点的程蝶衣为"不疯魔,不成活。"

意思是只有那些对自己所做事情,处于一种深深痴迷而忘我的偏执狂,才能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成就。

我们每看完一部影片,都不会有耐心去注意,片尾那飞快一闪而过的演职员表。

但就是那成百上千个名字一闪而过的幕后工作人员,共同造就了这部呈现在你眼前的经典影片。

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利昂,默默无闻又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心中的电影理想而努力着。

一刻也不停歇,一丝也无怨言。

因为电影,就是他们喜欢的事业。

因为在他们眼中,大师的作品,值得自己拼劲全力甚至奉献一生去呈现。

当世界上所有库布里克的影迷,在今天能看到大师作品中,那用最完美修复技术呈现出来新的生命力时,一定不会知道,那其实是一个叫做利昂·维塔利的人,在他偶像的遗产中,留下的自己生命的印迹。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纪录片《我伺候过库布里克》(听译:四七酱)

阅读全文

与库布里克电影票房与成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山下花环电影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浏览:936
吴白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187
有哪些类似神偷的电影 浏览:29
97神马电影网百度 浏览:739
电影里有喂奶镜头有哪些 浏览:723
九阴蛊2女完整电影片 浏览:465
最新的打黑电影 浏览:171
丛林越南战争电影大全片名 浏览:615
电影美丽的世界 浏览:698
电影天堂网E 浏览:666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哪里开幕 浏览:569
战争恐怖僵尸电影 浏览:195
春电影百度图片搜索 浏览:622
儿童电影小兵张嘎图片 浏览:785
御龙修仙传2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64
西瓜电影尸地伏魔 浏览:281
科幻战争电影前十名 浏览:792
宝山黄金广场电影院 浏览:867
youku在手机上怎么下载电影 浏览:473
四部二战爱情电影沉静如海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