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冈仁波齐》的主题是什么
该片讲述了在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剧情片,没有什么特殊主题,就是讲故事而已。
⑵ 淘票票怎么投资电影
淘票票是成为了全国艺联合作单位,并宣布在未来三年,投入3亿扶持资金制作并推广20部高品质艺术电影。
此外,淘票票将联合阿里影业、坏猴子影业、优酷电影和北京文化等多家出品方,推广投资、制作、宣发、放映的全链路艺术电影模式。
据淘票票方面透露,合作的多家电影公司旗下多部艺术电影,都将由淘票票进行互联网宣发,并计划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放映或展映。其中包括阿里影业“A计划”的《追·踪》、坏猴子影业“72变计划”的《云水》和《甜美生活》。
淘票票总裁李捷表示,淘票票还将持续推出艺术电影互联网模式创新,包括用户直接决定影院放映内容的C2B模式,以及线上点播、同步院线等。
截至目前,由于艺术电影体量相对较小、观影人群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中国还没有一条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艺术院线。
2016年,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推广艺术电影,在一年的时间内,全国艺联覆盖了400家影院,600块银幕。2017年推出了《冈仁波齐》、《二十二》等高票房、高口碑的艺术电影,《二十二》上映首日票房达334万。
今年,阿里影业的目标是支持淘票票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表示,今年阿里旗下手机淘宝和支付宝不但将给予淘票票流量和入口端的大力支持,未来将在用户、产品、技术、营销等多个层面有更深入的协同。
投资的电影:
在商业电影方面,淘票票今年春节档参与了《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红海行动》和《西游记女儿国》四部大片的联合发行和出品。其中三部电影票房均超过了20亿元,淘票票的市场份额逼近猫眼微影。
不过,加大投入就意味着烧钱继续。阿里影业发布财报,预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5个月净亏损为16亿-17亿元之间,主要就是因为淘票票推广所致。整个2017年淘票票亏损9.5亿,这意味着2018年第一季度淘票票的亏损接近7亿元。
在财报中,阿里影业说明,此类巨额票务推广并不是常态。李捷也表示,电影超低票价时代已结束,未来票补将会以红包等社交+营销形式出现。
⑶ 电影《冈仁波齐》里小女孩辍学磕大头去朝圣这一场景,小女孩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上映有段时间了,票房已经突破了9000万。对于一部题材比较冷门的影片来说,这个成绩有些意外。票房逆袭的同时,《冈仁波齐》产生的争议也不小。看这部片子之前,大海和多数人的想法可能一样,觉得朝圣是一种愚昧、落后的行为。预告片里,一位母亲对小女孩说“磕头好,磕头长见识”,这句话尤其刺激了我的神经。
很多人说,宗教信仰是迷信,但是真的经历亲人离去的时候,谁不希望有一套方法体系让自己减轻悲痛,也让死者有个体面的葬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或传统习惯,这些传统代代相传,构成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
题中的小女孩其实很简单,就单纯的是信仰,一种对生活的渴望。
⑷ 贾跃亭挪走17亿是真的吗
《奇门遁甲》和《芳华》两部大制作上映,上周末开始贺岁档的竞争正式进入白热化状态。截至12月19日晚10点,《奇门遁甲》的票房累计票房超过2.7亿,《芳华》已超5亿。
仅仅一个周末,两部原本势头旗鼓相当的影片已经明显拉开了差距。提档至14日晚间起映的《奇门遁甲》比《芳华》还率先实现票房破亿,然而随着两片相差较大的口碑逐渐传播开来,到上周日《奇门遁甲》的票房已经完全被《芳华》碾压。
《奇门遁甲》的制作成本达到2.5亿,是乐视今年投资最大的电影项目。然而按照目前的票房预测来看,回本的任务相当艰巨。猫眼专业版多次调整了对《奇门遁甲》的总票房预测,但即使以最高的3.4亿预测总票房来推算,《奇门遁甲》的亏损可能也会上亿。
数娱梦工厂整理后发现,乐视影业2017年出品的电影已有11部上映,总票房达到16.97亿,然而由乐视主控的四部影片《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推理笔记》、《“吃吃”的爱》和《奇门遁甲》票房普遍低迷,算上《奇门遁甲》预计总票房会在3.7亿以内。然而单单《奇门遁甲》和《“吃吃”的爱》两片,成本加起来就超过了3亿。
在主控项目票房不及预期的同时,乐视影业本身的财务情况受到了更多关注。
在贾跃亭远走美国后,孙宏斌全面接盘乐视。数娱梦工厂注意到,8月末融创中国(HK01918)曾发布公告,将乐视影业的财务状况公之于众——乐视影业不仅2016年实现的净利不到承诺的30%,还被乐视控股挪用了相当于一半资产的账款。随着贾跃亭近期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笔账款能否追回面临着不小的问号。
目前知乎关于《奇门遁甲》的讨论还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单一问题浏览量超过18万。赞数排名靠前的影评人士伊文西,对影片的“章回体”叙事进行了吐槽,认为电影叙事松散,角色混乱,逻辑硬伤太多,采用“章回体”就是为了掩盖了电影的叙事松散。
豆瓣排在第一的影评只给《奇门遁甲》打了1星,认为2017年的《奇门遁甲》跟1982年老版的《奇门遁甲》对比,在想象力上没有任何进步,并用“页游版的既视感”和“渣穿的特效”来形容该片的制作水准。
对比猫眼数据,数娱梦工厂注意到,随着口碑的逐渐传播,原来在“想看人数”指标上一度占优的《奇门遁甲》在首映后被《芳华》大幅反超。首映当日,《芳华》的想看人数增加是《奇门遁甲》的3倍之多。
这样的差距也很快反映在了票房表现上。猫眼数据显示,15日周五当天《芳华》和《奇门遁甲》综合票房分别为7591万和6748万,差距仅800多万,而到了周日《芳华》单日票房达到了1.09亿,是《奇门遁甲》当日票房的一倍还不止。
而数娱梦工厂20日查询票房注意到,《芳华》依旧稳坐第一的位置,单日票房已经是《奇门遁甲》的4倍以上。
徐克与袁和平第八次合作原本是《奇门遁甲》此前宣传的一大重点。但从票房数据表现来看,大导演、大制作的加持,如今已经很难抵得过影片自身质量不过硬的负面影响。
去年同期,张艺谋执导、半个影视圈明星加持的《长城》同样有乐视的投资,在2016年贺岁档没有同等规模影片竞争的情况下,最终口碑低迷导致票房不及预期,更是被外媒报出亏损可能超过5亿。
事实上,就贺岁档来看,奇幻、动作题材的《奇门遁甲》原本受众面比《芳华》更广,上映前的预排片也高于《芳华》,但目前预测总票房还不到《芳华》的一半,更能说明如今口碑左右票房的巨大威力。
《奇门遁甲》回本艰难,乐视今年主控四片集体低迷
按照国内的票房分账原则,一部电影一般要实现3倍于成本的票房才能实现回本。
此前《奇门遁甲》制片人魏君子曾表示,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超过2.5亿。这意味着《奇门遁甲》的票房可能要到7.5亿,才能保证以乐视影业等投资方回本。如以猫眼预测的最高3.4亿的总票房来计算,乐视影业等投资方能回收的票房最多也不会超过1.3亿,这意味着《奇门遁甲》可能会面临上亿的亏损。
根据公开资料,数娱梦工厂整理出了乐视影业2017年出品电影的情况,乐视影业今年出品了11部电影,另有一部原定今年上映的《生死语者·秦明》还未定档,11部已经上映的电影共计取得了16.97亿的票房。
然而这11部影片当中,乐视影业大部分都是参投,这意味着即使盈利其他投资方也会分走大头。票房最高的《熊出没·奇幻空间》前两大出品方是华强方特和优扬传媒,《记忆大师》第一大出品方是万达,而《心理罪》、《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都是和力辰光主控。
乐视今年主控的四部电影票房表现都相当低迷。《“吃吃”的爱》尽管有蔡康永和小S再度合体的话题热度,但票房仅有2750.3万,完全跌破映前预期。即使算上台湾票房,要回收5500万元的成本也并不容易。
而《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和《推理笔记》在票房上更是毫无水花。前者在改档国庆上映四天后又匆匆宣布撤档,票房仅有877万,三度改档的《推理笔记》最终票房只有1009.76万。
2017-2018贺岁档,乐视选择了押宝《奇门遁甲》,这也是乐视影业更名新乐视文娱后的第一场重头戏。但目前来看,就算有贺岁档加持票房也不尽人意,《奇门遁甲》或将成为乐视影业2017年亏损最多的一部电影。
贾跃亭“拿走”乐视影业17亿,融创中国未进行减值计提?
按照张昭此前接受每经采访时的说法,乐视大部分的项目都推到了明年。这当中应该包括了张艺谋的《影》、郭敬明的《爵迹2》以及动画版的《狼图腾》等上半年乐视片单中出现过的项目。
但在推进这些项目之前,乐视影业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外界对其财务情况的关注。
8月末融创中国曾发布详细的乐视相关公告,乐视影业的财务情况露出了冰山一角。
根据此前乐视网的公告,乐视影业承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和10.4亿元,3年承诺利润合计高达23亿。而在此之前,2014年和2015年乐视影业的扣非净利润,只有6444.84万元和13616.54万元。
然而根据融创中国8月末的财报,2016年,乐视影业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为承诺净利润的28%,业绩远低于预期。
报告还显示,2017年一季度,由贾跃亭控股的乐视控股拖欠了乐视影视17.08亿账款,而这笔钱相当于乐视影业2016年总资产的50%和营业收入的155%。数娱梦工厂查询注意到,融创中国对乐视网和乐视致新的投资分别计提了减值准备;但由于贾跃亭当时并未卸职,也未赴美国,银行也未冻结乐视控股相关资产,所以融创中国未对乐视影业这笔巨额欠款减值计提。
然而数娱梦工厂注意到,乐视控股拖欠的17亿巨款,在一季度占据乐视影视全部应收账款的70%以上。然而根据融创中国的减值计提标准,超过10%就应当列为单项重大金额,进行单独减值测试。
而12月11日和15日,乐视控股大股东贾跃亭因拖欠账款问题,两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财会行业人士对数娱梦工厂表示,考虑到贾跃亭已远赴美国并被国内法院数次列为“老赖”,融创中国应对这笔17亿的账款进行全额减值计提。
乐视影业不是唯一一家被乐视控股拖欠巨款的乐视系公司。12月15日,乐视体育的股东将乐视体育告上法庭,指控其法定代表人CEO雷振剑等人,在2016年4月到7月之间,违反公司章程,为乐视控股提供约40亿元的借款。截至目前,乐视控股还有约25亿元资金尚未归还。
而目前,乐视控股是否已向乐视影业还清账款,还不得而知。
今年,孙宏斌掌控的融创中国曾通过天津嘉睿入股了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其中以10.5亿的价格受让了乐视影业15%的股权,成为乐视影业二股东,乐视影视估值随之从98亿降到了70亿;此后孙宏斌继续增持乐视影业,目前持股比例达到21%。
乐视影业作为乐视旗下的三大优质资产之一,孙宏斌以10亿入股15%,一度被外界认为捡了个大便宜。然而需要考虑的是,乐视影视在2016年《盗墓笔记》收获10亿票房的基础上,实现的净利不到承诺的30%,那今年乐视主控影片票房都不如意的情况下,乐视影业2017年的业绩又当如何?
若乐视控股尚未向乐视影业还清账款,那么在贾跃亭被法院列为“老赖”后,他“拿走”的这笔17亿账款会给乐视影业带来不小的麻烦。按照融创中国披露的信息,乐视影业2016年的总营收为10.98亿元,若2017财年对这笔17亿账款全额计提减值,那么乐视影业的利润表将会“十分难看”。
不过乐视网18日晚发布的公告称,乐视影业拟在股权方面进行调整。结合张昭透露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的表述,乐视影业似乎有望迎来一批新的资金注入。
自今年4月因重组乐视影业事项,乐视网申请停牌至今已有8个月。截至12月19日,乐视网仍然处于停牌之中,总市值611.58亿,距离2016年6月3日公布重组乐视影业方案复牌时的股价,市值缩水了一半。
⑸ 明星如何快速提升“逼格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中国纪录片十大推动者”称号,居然颁给了林志玲。硬糖君分明还记得,《了不起的匠人》刚开播时,充当解说的志玲姐姐曾因娃娃音引来无数争议。
意料之外,然而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简称:《了匠》)要找看起来“很不搭”的林志玲,而林志玲居然也愿意抛下更好赚的综艺、走秀、影视剧来参与纪录片了。
林志玲得逼格口碑,《了匠》得流量关注,甚至对整个纪录片行业,都是一次有效的创新示范。
新媒体对明星生产和消费链条的最大改造,大概就是明星们都变得特别“能屈能伸”。向下,电影明星争相拍电视剧甚至网络剧,有流量和接地气才是第一生产力;向上,大家又纷纷投身以往看来既不赚钱、又过于曲高和寡的领域,比如文艺片,甚至纪录片。
这样的转变,本质上还是中国内容产业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趣味开始引领大众审美,“逼格”二字更是与商业价值直接挂钩。“曲高”不再“和寡”,而是成为人们自我标签的全新追求。
当成龙为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配音;当林志玲连续两季深度参与《了不起的匠人》;当《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B站;当纪录电影《二十二》成为暑期票房黑马??我们简直有理由相信,纪录片将要成为商业片、文艺片之后,明星们的新征途了。
明星爱上纪录片
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明星参与其实并不稀奇。早在纪录片的初创时期,卢米埃尔兄弟就摄制了大量与明星活动有关的纪录片。
而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纪录片领域出现了以主持人为核心,同时集制片人、导演、专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纪录片专业制作人士。他们控制着纪录片的整体流程和品质,并通过出镜主持的方式实现个人形象的“明星化”塑造。
为了能够让电视纪录片更有吸引力,英国广播公司多年来培养出了很多纪录片明星,借助他们的个人魅力将受众吸引到电视机前。这类明星的典型代表就是有“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之称的大卫爱登堡。
拥有剑桥学地质学和动物学学位的爱登堡从业六十多年来制作了近30部自然纪录片,身兼主持、导演、科学家等多重身份的爱登堡在节目中通过妙趣横生的解说、科学严谨的演示和美轮美奂的影像,感染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受众。
进入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与明星之间的双向吸引力越来越明显。它们通过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策划引导各路明星参与到对真实生活、真实事件的探索、体验、感知的过程中来,用高水准的制作让受众体验纪录片源自于生活真实的魅力。
2015年,为了帮助身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大使的大卫贝克汉姆开展慈善募捐,英国广播公司策划制作了纪录片《贝克汉姆:为挚爱的足球而战》。在片中,贝克汉姆克服重重困难,10天内穿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7大洲参加了7场足球比赛。
2016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邀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寻访全球气候问题,历时两年拍摄了旨在唤醒人们对于全球变暖危机意识的《洪水泛滥之前》。
但很长一段时间,纪录片在国内的固化印象都是:有思想有内涵,但是曲高和寡“门槛高”,是市场竞争的弱势代表。
不过,随着近两年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纪录片的崛起,这些作品不光在内容上更符合新媒体和年轻观众的收看习惯,关键是正赶上了这一波观众审美升级的需求。这些纪录片以黑马姿态走红,也让国产纪录片“高配”了起来,吸引一线明星参与其中。
成龙给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献声,在责任心和纪录片魅力的感召下,为其不间断配音6小时;片约不断,炙手可热的林志玲深度参与了两季《了不起的匠人》,她本可用这些档期去参加更“轻松”的综艺,但却扛起了传承工匠精神的“大任”。
知了青年2017年12月底即将上线的《三日为期》,是一部互联网观察时纪录片,每集聚焦一个地点,用三天时间蹲守纪录,试图从普通人的生活瞬间中,衍射出大时代的温度肌理。这部首档互联网观察式纪录片,据说邀请到一位神秘大咖加入配音,而且引用明星来演唱《三日为期》的主题曲,跨界的合作已成为新纪录片的潮流。
与此同时,“明星纪录片”也逐渐显出独特的优势。明星参与推动纪录片传播,提升了其市场吸引力和商业竞争力;纪录片的传播又助推明星的美誉度,赋予其更多艺术审美标签和社会责任力。这可是拍多少真人秀和商业片都换不来的。
严肃题材的审美品格
在某种意义上,称2017年为“纪录片举崛起年”也不为过。
在电影领域,仅一个暑期档,《二十二》凭借强大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袭曲线,成为暑期档最大黑马。而在此前,《重返狼群》获得3291万票房,《冈仁波齐》更是获得9972万票房。
短时间内接二连三,我们就不能以孤例视之,而是一种必须注意的新趋势。中国电影院里的纪录片,已经今非昔比,因为中国观众变了。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纪录长片领域。优秀纪录片作品正在分众时代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它们不止引起广泛关注,还逐渐找到了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之道。
而一个突出特点是,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以电视为核心的传播格局:2016年网络点播量最高的十部作品里,前两部是网络首播的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二季和《了不起的匠人》。
撇开《地球脉动》这个进口片不谈,《了不起的匠人》非常有助于我们一窥新时代纪录片的“套路”。
首先,立足网络,精准传播。《了不起的匠人》作为一部网络微纪录片,其短小精致的篇幅顺应了人们的碎片化收视习惯。
同时,新媒体联动,也打造了全媒体传播生态链。观众在视频网站观看《了不起的匠人》的时候,经常会在画面右下角浮现“新浪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网站的图示化链接,观众只需轻轻点击便可在新浪微博参与# 了不起的匠人# 话题讨论,或者加入豆瓣“了不起的匠人”兴趣小组发表自己对这部微纪录片的观感。
其次,精耕细作,自然流畅。《了匠》镜头景别丰富,剪辑流畅,为匠人故事的叙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为其每集15分钟的篇幅,制作团队可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耐心打磨每一个镜头。很多观众在观看了《了匠》以后都被其唯美的画面镜头所折服。
明星的深度参与,也挖掘了纪录片的高层级美感。例如,在讲述汉服匠人钟毅的故事时,分享人林志玲则身着汉服出场,既凸显了东方美,又与匠人故事内容相契合。
在讲述铜炉匠人陈巧生的故事时,分享人林志玲则首先在铜炉中点燃香薰,然后才开始故事的引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这样的艺术氛围包裹下,甚至会忽略林志玲的娇嗲音色,因为观众看的是精美工艺,醉心的是工匠精神。
如同《国家宝藏》中的国宝守护人都是明星一般,他们吸引的关注度使得国宝再次活跃于现代观众的视线。毫无疑问,林志玲的配音也是连接工艺品和大众的介质。《了不起的匠人》的总导演李武望表示:通过娱乐明星做介质,去链接观众本来对一个不熟悉事物的关系。
从这一点上说,近年优秀的纪录片都是走的“轻而灵”的路子,《舌尖》专心食物之美,《我在故宫修文物》关注文物之魄,《匠人》则把精美工艺和匠人精神推广到普罗大众之中。
逼格就是生产力
明星的加入改变了纪录片小众属性,纪录片作为一种内容产品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就像《匠人》纪录片总导演李武望所言:“技艺的传承不能脱离人的生活,真正能打动人的一定是人。”而凡是能打动人的内容,其商业价值自然毋庸置疑。
《了匠》在商业运作上算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过去的纪录片,其商业前景多半愁云惨淡。《了匠》作为年轻一代的纪录片的佼佼,因其篇幅简短,制作和传播手段更加灵活,因此在商业运作上也更有潜力:
原生广告模式使《了匠》既是纪录片也是品牌片。团扇复兴人李晶,带着工匠精神的诚意给惠普打印机拍摄了品牌宣传片;音响匠人曾德钧,则邂逅了德古精工的至简哲学,博朗音响中国音响共同诠释了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的美学。
此外,知了青年今年还在北京、上海、长沙举办了《了不起的匠人》的衍生展览:“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展览展示了漆器、蜀锦、汉服等12位手工大师的匠心之作,还使得观众有了与大师现场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了不起的匠人》的纸质图书也适时上架,无论是展览还是图书,都扩展了纪录片的传播圈,将工匠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传递。
跨界加盟的林志玲,有望继续出现在第三季的《了不起的匠人》中。其实,林志玲在纪录片中的角色除了分享人和配音员外,还是相关产品的品牌代言人。既是纪录片,也是品牌片。不断满足观众好奇心,深挖东方美的“知了青年”,证明了纪录片或许是品牌最好的一种载体。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纪录片就成为电影市场的一股清流。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146%。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开始进入纪录片领域。相对小众的纪录片为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传播途径,跨媒体推广、传播成为趋势,促进了纪录电影票房的增长。
从近年的爆款频出来看,新一代纪录片已经俘获了观众的心。它们在拍摄和制作上更加精细化、商业运作上更有创意、文化传播的使命感也更强。
而今天的明星,最重要的就是“人设”。文化、深度、价值观,无疑是最好的“人设”加成。也难怪明星对纪录片青眼有加。在这场明星与纪录片注定双赢的合作中,或许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大甜甜为我们解说上下五千年。
⑹ 冈仁波齐好看吗
信徒的朝圣是和佛祖做的一场交易吗?
能被塞人这个苛刻的影评人给6分的电影一年能有几部吗?今年貌似就有个《八月》和《冈仁波齐》,然而《八月》这篇散文还未看的笔者,下定决心把《冈仁波齐》看完了。有人说本片是在消费藏民的信仰,有人说本片是在满足观众的猎奇心,不管怎么说,它都是一部成功的反类型片。
从古至今,人类的发展一直是走出的思想,从古代的难以出省,到昨天的出国,如今的走出地球,迈入太阳系,将来文明更先进,会走出太阳系,但是人类仍会保留精髓的传统文化。关于朝圣,笔者既不认同也不反对,我们本就不该对别人的生活指点江山,但是我们有权不去选择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