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秋档电影票房创新低
反复爆发之后,影视公司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才是关键。
图/IC
“影视行业依然没有度过严冬。”有业内人士直言。
2023年中秋档收官,票房成绩约3.78亿元,创近5年新低,仅《哥,你好》一部票房过亿。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约172亿元,同比下降38%。
这种成绩也在意料之中。反复爆发后,部分影院只能停工,影视公司业绩受到冲击。Wind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影视行业20家公司中仅有9家盈利,11家亏损。
其中,万达院线(002739。SZ)以亏损5.81亿元领涨,文投控股(600715。SH)亏损2.12亿元,金逸影视;电视(002905。SZ)亏损1.96亿元和华谊兄弟(300027。SZ)亏损1.92亿元。此外还有横店影视(603103。SH)、上海电影(601595。SH)、幸福蓝海(300528。SZ)、白娜前程(300291。SZ)等。净利润由盈转亏或同比下降超过100%的公司。
一些企业可以在疫情中获利。捷成(300182。深圳)、华策影视;电视(300133。SZ)、博纳影业(001330。SZ)和光线传媒(300251。SZ)均实现净利润过亿元,分别为4.04亿元、2.4亿元、2.36亿元、2亿元。博纳影业(001330。SZ),刚刚上市,以净利润同比增长783%位居行业第一。其次是慈文传媒(002343。SZ),同比增长208%,欢瑞世纪(000892。SZ),同比增长161%。
事实上,截至9月15日,上述20家公司中,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的只有5家,其余全部下跌,跌幅超过20%的有9家。目前市值排名前四的龙头公司分别是光线传媒、万达院线、中影、博纳影业。
面对寒冬,所有公司都在寻找突破路径。有些影视公司手里的产品项太多。如何加快库存变现和资金回笼成为当务之急,否则这些库存将面临跌价的风险。
2023年只剩下不到4个月了,未来还会有几部大片。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电影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
“寒冬”仍未结束。
大多数影视公司将亏损归咎于疫情,如——工作室关闭或推迟放映,影片频繁撤场和变更,票房收入减少。在营收下滑的同时,仍然要承担庞大的固定成本和包括租金、折旧、人工成本在内的刚性支出。
国内一半以上的影院无法开门迎客,“影院一哥”万达院线的日子也不好过。财报显示,上半年最多时,公司国内约有410家影院同时倒闭,占公司国内影院数量的51%。平均单店倒闭42天左右,影院较多的一二线城市受影响更为严重改闹,导致票房收入同比下降31.3%。
受此影响,万达院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下降30%;净利润为5.8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39亿元。占收入大头的观影业务的毛利率降至负7.51%。公司市值从1000亿元的高点跌到了今天的245亿元左右。
在业绩压力下,万达院线开始放缓重资产影院的发展,推动轻资产影院转型,包括万达广场部分核缓罩新建影院也开始采用轻资产合作的模式,降低投资成本。同时,进一步关闭或转移低效影院。今年上半年,万达院线新开13家直营影院和15家轻资产影院,关停4家经营效益差的影院。
当年的第一影视公司华谊兄弟现在还在忙着还债。在sec结束时
华谊兄弟主营影视娱乐板块同比下降58.64%。公司制作或参与的电影比例在降低,上半年仅上映三部。真正的娱乐圈更是惨淡。上半年营收仅为47.17万元,同比下滑99.11%。
“靠影视IP拉动文旅基本很难。哪雀可能是网络名人打卡点,大家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疫情之下,横店影视也未能幸免。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下降4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24万元,同比亏损。
横店影业出品的电影《独行月球》 《人生大事》分别以近30亿元和17亿元票房位列暑期档前两名。爆款的出现让横店影视下半年的业绩压力小了很多。
但横店影视并没有像万达院线一样选择向轻资产转型,而是逆市砸钱买影院。今年7月,横店影视发布公告称,拟由第三方与关联方联合收购上海星艺影院。重组后,横店影视已经在全国放映。
公司中的排名,将超越大地影院跃升到全国第二,仅次于万达电影。
8月中旬才上市的博纳影业,凭借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40.6亿元票房,上半年实现营收14.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89%;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783%。
截至9月15日收盘,博纳影业每股价格从首发时的5元上涨至11.51元,总市值达到158亿元,约等于2个华谊。
光线传媒则是靠投入低、风险小的爱情片再次稳住了盈利,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上半年实现总营收5.83亿元,同比减少22.78%;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2亿元,同比减少58.67%。
公司主投、发行的《狙击手》票房超过6亿元,还有《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等小体量青春爱情片的稳定输出,光线传媒上半年参与投资、发行影片的总票房合计13.77亿元。
探寻突围之路
寒潮之下,影视公司们正绞尽脑汁寻找开源节流的方法。多家公司在年报中均提及“降本增效”。
万达电影提出,继续加大成本费用管控,持续推进下属影院和放映设备租金减免,降低影院能耗等费用。金逸影视提出,给所有直营影城重新设置租金谈判目标,根据影城体量对能耗使用、空调水电、放映维修等费用进行管控。
相比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电视剧公司、互联网视频平台受影响较小。欢瑞世纪就在半年报中表示,强化了与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合作关系。
“三年的疫情防控,电影院首当其冲;另外,传统媒体电视的广告创收大幅下降,甚至腰斩,上星剧(一部电视剧上到了星级卫视)投入成本相当高,基本不挣钱,只是做口碑。但疫情对长视频平台是利好,影视公司应争取抓住对互联网视频的内容供给。”
前述业内人士称,“欢瑞世纪上半年收入当中,占比最大的还是网剧。但欢瑞的古偶仙侠剧同质化太严重,没有太大的突破,这对内容生产者来说,不是好事。”
在开源上,片库的变现尤为重要。目前,唐德影视储备有11部影视作品,均处于发行阶段。公司表示正在积极推动库存剧的发行,加快库存变现及资金回笼。
浙文影业(601599.SH)在半年报中指出,老剧发行、谈判诉讼仍是盘活公司库存和应收等资产的重点措施。公司对库存剧集项目实行责任到人,并积极与卫视、视频平台沟通接洽,通过新剧带老剧和发行代理合作模式推进库存项目发行。
主营业务受疫情影响,不少影视公司开始抢占新赛道。不过,目前来看,这些新业务更多还停留在试水阶段,无法承担起创收重任。
万达电影在下属影院开展剧本杀、脱口秀、相声、音乐会等创新业务,在影片供应相对不足的市场环境下,用这种方式提升影厅利用率,吸引人流创收。截至目前,万达电影已在32个区域影院落地现场演出,演出场次超过400次,公司联营的“光影剧本杀”旗舰门店已在北京CBD万达影院开业。
华谊兄弟开始布局元宇宙。在提到元宇宙与电影的结合时,王忠磊称,虚拟技术和增强技术带来的虚拟拍摄,让影片制作效率和完成度大大提高。比如虚拟技术可以提前向演员展示表演的场景,而不只是一块绿布,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身处的环境。他提出,希望两年内,华谊可以出品两部至少80%是虚拟拍摄的电影。
鉴于旗下艺人自带网红属性,欢瑞世纪自2021年起衍生出新业务线——电商和直播。不过该业务目前仅占总收入2%-4%。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表示将布局数字艺人、数字衍生等方向。
“数字资产、数字艺人这块,在国内还相当不成熟,很难说能产生多大收益。”前述业内人士称。
“这从政策层面再次凸显了国家对加快恢复电影市场的态度和决心,亿元观影补贴有望拉动5-10亿票房增量,强力促进行业需求端回暖,进而催化供给端释放优质产能。”浙商证券表示。
❷ 单日票房仅710块, 投资人大发雷霆, 邓超尴尬了, 网友: 他早就跌下神坛了
邓超和黄晓明谁的地位高? 几年前说起华谊一哥几乎都会说黄晓明,而现在再说起来就会有很多人说邓超。邓超和黄晓明不仅在华谊地位超然,在 娱乐 圈中也都是一线,关于两人的一哥之争的传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邓超已经今时不同往日,黄晓明和邓超目前地位谁高呢?
网上关于黄晓明和邓超地位分析类的文章有很多,但是都不是很全面。明星地位在外人眼中很难判断出来,只能从可以看掘闷到的方面分析,下面我就从电视剧、电影票房、 娱乐 圈人脉、歌坛和人气等各个方面给大家对比一下邓超和黄晓明。 电视剧 邓超和黄晓明都是由电视剧出道,转战大荧幕。先从起点上来说,很多人认识黄晓明是《大汉天子》,这部电视剧当年真的是很火,而且拍了不止一部。说起黄晓明著名的电视剧作品,大家应该都能说出很多,论国民度《还珠格格3》算是比较高的。 此外黄晓明塑造过很多经典电视剧形象,比如《上海滩》中的许文强,《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精忠岳飞》中的岳飞,但从这些角色上就能看出黄晓明的资源真的很好,这些电视剧的角色的国民度都很高。 相比而言邓超在电视剧方面比黄晓明要逊色一些,前期邓超也是个皇帝专业户,《少年天子》《少年康熙》都是这个时期的角色,之后邓超也拍了几部比较著名的电视剧,像《少年包青天》《倚天屠龙记》,其他的都市剧和文艺片也有,但总体来看电视剧方面是不如黄晓明的。 电影 黄晓明和邓超在电影方面很相似,他们身上都有过“烂片之王”的称号,口碑差的电影都拍了不少。像黄晓明《何以笙箫默》《横冲直撞好莱坞》《大唐玄奘》《太平轮》都是不及格的片子,不过黄晓明也有比较优秀的,像《中国合伙人》他就拿了很多奖。 同样在电影中有重要角色的邓超却没有拿奖。不过邓超后来在大荧幕上不断发展,慢慢的就超过黄晓明了。《中国合伙人》以后黄晓明在大荧幕上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邓超虽然也有《四大名捕》这样的烂片,但也有《烈日灼心》这样的高口碑作品。 综上来看两人是差不多的,但是邓超近两年来发展太快了,就不说他自己导演的两部电影了,虽然都被称烂片,但无疑对他地位是有所提升的,《美人鱼》和今年的《乘风破浪》奠定了他的电影地位,内地票房号召力第一,这点上黄教主是不如超哥的。 握散则 娱乐 圈人脉 人脉多少是衡量一个明星地位的重要标准,也能体现明星的实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哥成龙,要论及人脉,恐怕 娱乐 圈无人能比,跺一跺脚 娱乐 圈都抖一抖,地位能不高?黄晓明和邓超虽然比成龙逊色,但在 娱乐 圈也都是大牌。 他们有多少人脉在外界是很难清楚判断的,在明面上黄晓明是要比邓超人脉更广一些的,最明显的是他的婚礼,几乎整个内地 娱乐 圈都去了,人脉遍及港澳台,至今为止他的婚礼罕有人能比。而邓超结婚太低调,这一点上无法比较。 虽然邓超在 娱乐 圈的人脉也很广,人缘也很好,但是没有一个真正展现他实力的机会,所以表面来看,黄晓明是要比邓超人脉广的。 歌坛和综艺 这两个放在一起说的原因就是都是邓超的拿手好戏,而黄教主这两方面都只是客串。邓超人生轨迹上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录制《奔跑吧兄弟》,从此他成了最热的综艺大咖,他的影视事业也因此才迎来了高峰。 《奔跑吧兄弟》给邓超加分太多,知名度也成了国民级的,要知道上一季的跑男收官时候收视还是过3的,以前更高,一部电视剧能过1就很艰难了,可见这个真人秀节目影响力要超过太多电视剧和电影了。 再来说歌坛,邓超不是专业歌手,但是几次开唱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帮唱羽泉取得《我是歌手》冠军,献唱《中国好声音》唱跑男主题曲都展示了他不俗的唱功,在歌坛也算跨界歌手当中很有名气的明星了。 人气 我专门去看了一下,邓超在网络的搜索指数是4576,处于上升阶段,而最新一季跑男的开播无疑会让他再度上升,而黄晓明落后一些,搜段棚索指数为4184,处于下降状态。 再来看粉丝,邓超5616万粉丝;黄晓明5210万。从粉丝上看黄教主也是不如邓超的,还是那个观点,邓超自从录制跑男以后,大电影又接了不少,网络关注度要明显高于黄晓明,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总体来看邓超这两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不弱于黄晓明,但是也难以下定论,毕竟黄晓明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和baby秀个恩爱也是分分钟上热搜。还有就是黄教主在创投圈的名气不是邓超能比的,这也吸引了教主的很多精力 当然是邓超 邓超和黄晓明在演艺圈“70后”中年队里可算是代表性的人物。在当时 娱乐 产业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韩流”“小鲜肉”等网络名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论颜值论形象这二位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男明星,别提演技。 邓超,1979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内地男演员、电影导演、投资出品人、互联网投资人。1995年考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话剧班,199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编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并落户北京,2011年与娘娘孙俪结婚,如今已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邓涵之和邓涵一。一家四口可谓行业典范家庭。 黄晓明,1977年11月13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商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8年主演个人首部电视剧《爱情不是 游戏 》,从而进入演艺圈。2015年10月与Angelababy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号称请了半个 娱乐 圈却唯独没有邀请邓超,于今年1月17日生下一名男孩小海绵,黄晓明霸气总裁似的秀爱能力一直被网友津津乐道。 邓超的通告《中国合伙人》
官网主推的三人海报《中国合伙人》更有意思的只要邓超黄晓明一起出席活动,二人一定要搞出一些“不合”的事情,就是要搞事情。如果黄晓明穿的很正式,邓超一定很休闲,邓超穿的鲜艳,黄晓明一定是朴素单调。完全甄嬛传的即视感啊。 黄晓明演技烂是公认的,不光眼光不好,还演一部烂一部,演一部死一部,回忆一下,比如何以笙箫默、白发魔女、锦绣缘实在是看不下去,导致网友大呼“求求你了,别再接戏了”。
再来说说邓超,以前邓超一直是男神形象,公共场合、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一直也是沉稳性格,但是人气却并不高,关注度也很低。后因为《分手大师》、《奔跑吧兄弟》《烈日灼心》等经典影视节目人气飙升,另外邓超后期开发的逗比属性,更是让其人气、关注度大大提升,网络人气直逼小鲜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超哥的英语。。。实在是。。。伐木累啊。。。 如今二人都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已为人夫为人父,那个时代也已经过去,只希望两人可以各自幸福吧。 个人觉得是邓超。 邓超即是演员,又是导演。在2016年主演的《美人鱼》票房33.9亿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8.13亿元,刷新了记录。邓超参演电影总票房超过110亿元。同时邓超对孙俪很好,在家庭方面让我喜欢。 黄晓明,在《无问东西》里的表现很好,但可能是记录片所以票房不是太高。感觉黄晓明演的电影和电视剧,没有那么的好看, 搞笑 。 所以我还是是邓超的地位比较高。 邓超和黄晓明近几年已完全转战大荧幕。 邓超每年都会有新作品上映,从周星驰到张艺谋,邓超无疑已是大ip演员,票房口碑直线上升。 黄晓明近几年似乎没有较吸引人的作品,整体演技也处在同期中年演员中下等。 如果单从演技上来比对两人,意义不大,您觉得呢? 怎么说呢?俩人都是一线大牌,都很随和脾气又好,重要的是圈里的人对他们的评价人也都不错。 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俩放在一起过,之前有人说,邓超适合演霸道稳重的人物,黄晓明适合逗比 搞笑 型的,但是现在看来俩人看好一翻。 不过,相比之下应该很对人会倾向于邓超,因为稳重的人去逗比反而而 搞笑 ,而逗比的人成熟稳重化只会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于我而言,就特别喜欢邓超,不仅人逗比还爱老婆爱家庭,他没有什么丑的感情史,但是教主好像之前跟李菲儿还在一起时又跟baby在一起了,最后还跟她结婚了。 最能体现教主人脉和地位的要数他办给媒体的世纪婚礼,半个 娱乐 圈的人都到了,何老师做主持,可见他的实力有多强。但是邓超好像没有很高调过,一直就混迹在微博里。不过他的人脉也是不能小觑的。 只能说拿这两个人比较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因为现在的演员都不是看作品看演技了。单纯的比较作为演员的本职,邓超两口子的演技可以说是完爆晓明夫妇。论作品,晓明的电视剧虽然都是大ip,什么鹿鼎记,神雕,上海滩等等,但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和之前的版本做个比较,答案显而易见。邓超的电视剧,甜蜜蜜,你是我兄弟,幸福像花儿一样等等,演技怎么样也是显而易见。电影方面,感觉邓超只要别自己瞎导,出演的电影都是非常不错的。 总体来看邓超这两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不弱于黄晓明,但是也难以下定论,毕竟黄晓明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和baby秀个恩爱也是分分钟上热搜。还有就是黄教主在创投圈的名气不是邓超能比的,这也吸引了教主的很多精力 黄晓明 黄晓明和邓超年龄相仿,是同时期出道的演员,前期来讲黄晓明的影视资源较好,手里拿到的,也都是好剧本,他翻拍了,像《新上海滩》《神雕侠侣》,这样的经典之作,演戏上,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邓超前期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他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非常努力,主角和配角戏,他都接演,从角色里发挥了自己的好演技。 然后黄晓明和Angelababy成了明星夫妻,邓超和孙俪成了明星夫妻,在 娱乐 圈强强联手,双双名气大增。 随着邓超成功跨越到电影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 百亿票房 ”男演员时,黄晓明还在电视剧和电影两方面,来回徘徊,这时的他,有点迷茫,左右不能兼顾。 当邓超成为电影圈,这样 大荧幕 上,赤手可热的,实力派演员时,黄晓明近几年的作品,少了许多。 个人觉得,现在无论是成就和人气,还是 娱乐 圈的影响力,用实力和作品说话,邓超的要高些。
❸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票越来越贵
银幕数少、档期拥挤、上映的时间短。
电影投入的制作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制片、发行商只能通过提升上映影片的票价来保证不亏本,高票价就难以避免。但是,高票价却也带来了恶性循环。本来我国的观影人次占全国的比重就不高,在高滚并票价的影响下,更多的人放弃了走进影院。
电影院票房的一半是要给发行方的但是想及时看上纤备尘一个好电影,所以我每次去电影院看名单,电影票越来越贵,2021春毁禅节档的电影票贵。
❹ 电影票房是什么意思
票房最早指的是电影院里的售票处,现在用来指一步电影的能卖出去多少钱察巧。如果说票房一个亿,是指卖出的的电影票的价格的总数,比如一部电影的一张电影票是25元,卖了10万张票,那这部电影的票房就是25*100000=250万元。
(4)现在的电影票房是真的吗扩展阅读:
“票房”来源:
在清朝乾隆征战大小金川时,军升拆中满洲人多,因行军万里,一路无聊,始而思念家乡与亲人。为此,八旗子弟吵没枣兵自编词、曲,即子弟书,以自歌自娱。清中叶以后,八旗贵胄嗜爱戏曲成风,并以演唱戏曲为乐。不过他们演唱不为生计,故谓之票戏。演唱时票友们汇集一堂,其汇合的地点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于道光年间,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当规模。
❺ 电影票房为什么造假
问题一:电影票房是如何造假的? 就几个套路。以近日水分最多的某妖记为例,众所周知一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与它本身是否卖座有很大关系,而卖座的电影一般能上映30-50天,而某妖记在这基础上,以公益放映为噱头,把放映时间整整推迟了一个月(套路),某群体进场看电影免费,但是还可以算进票房。这样还算是轻的,更重的是,某妖记电影制作方有众多影院,这样一个便利条件就让他们能在午夜场做手脚,午夜场场场爆满(套路,这个套路需要自身有众多影院,成本低效率高,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要花很多很多钱,一点都不划算,毕竟票房再高也是虚名),而且还是15分钟一部。两个条件,某妖记问鼎当年票房冠军。
问题二:电影票房造假,有啥用? 最近,新闻经常报道哪些电影出现票房造假,其中《捉妖记》,《叶问3》也被爆放映前两天出现刷票房现象。那么,为什么要巨资刷票房呢?有什么作用?
1、制造话题增加曝光,影响舆论倾向
当你打开各种新闻客户端还有微博论坛,出现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亿”的新闻,你心里肯定会想“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就算是很烂的影片,由于话题太多,也是有人想去一窥究竟“这片子究竟有多烂!”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响后续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制造数据,让新闻有内容可写。其实就是“事件营销”,讨论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而且,前三天的票房影响整个大局。
3、成全电影背后的资本运作
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都是千万级别、上亿级别的,背后都有投资方的资本注入,既然是投资,肯定要回报的!最开始支付宝推出的“娱乐宝”项目,其实就是一个理财项目,当时的预计收益是年化7%。为了让投资者满意,当然得努力提高票房。
问题三:为何票房造假屡禁不止? 1、行业制度有待规范
我国院线并不是每家电影院都会上报票房数据,所以有时候得到的统计结果不太理想,于是就索性不进行大范围的公开了,不满意干脆就作假吧,反正别人也发现不了
2、法律界定概念模糊
“偷票房”和“买票房”算不算违法行为?目前尚没有法律文献做出相关规范。还有“包场”这种行为,不但会在业内发生,还有粉丝也通过这种方式支持偶像,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作掺假?
3、有利的诱惑难抗拒
一是为钱,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撇去从投资、植入广告以及电影周边所得的部分收入不谈,票房可以说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全指着它赚钱了。二是为名,票房高了,知名度自然会有,到时候再拍个续集,肯定有市场,说不定还能吸引来原本没有观影欲望的人来贡献票房,最终名利双丰收。
4、太多规则的执行都不严谨
我国制定的很多规则制度往往都停留在说说而已。表面文章做得很好,但执行力度不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想管理起来,是难上加难。
问题四:为什么票房要造假 广告性质,吹嘘夸大,人们心里觉这么多人去看,那一定好看,所引诱观众,就做了这些虚假。
问题五:现在的电影票房怎么都造假 中国电影票房造假已成公开秘密 首周票房只有1700万元,却被发行方夸大成4000万。在众媒体和网民不依不饶的轮番“轰炸”之下,动画片《阿童木》的发行方终于站出来公开道歉了。 因虚报票房而道歉,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电影变成了只需要数字不需要质量和口碑的怪胎”
问题六:电影为什么要票房造假?有什么好处? 5分 这个太简单了――――
这就是好比虚假宣传,人为制造该电影火爆的假象,让很多不买账的人觉得片子可能还不错,吸引人观看。
问题七:捉妖记票房真的造假吗 为什么票房那么高那么火啊 求解答 是不是造假,这里面水太深,除了当事人自己,你说的再有道理也只是猜测。不过遭人嫉妒是绝对会的,同样是一部电影别人的人气那么高,赚了那么多钱谁都会眼红,只不过表现心态不一样罢了。而且即使人家票房造假了,那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你能够造假来个21亿票房吗?你能够造假一个多月到现在才被曝光吗?你能在票房造假的情况下还保持高人气吗?……
它之所以那么火,个人感觉除了国内普遍容易接受搞笑类视频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宣传方面,除去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你看看那些参与拍摄的,井柏然每天跑着跑那从不忘带着胡巴,上《快乐大本营》是这样,真人秀《花儿与少年》是这样,接受各种访谈节目也是这样,就连吴莫愁都跑《中国好声音》唱了首片尾曲(这点我就不赞同了,怎么能为了宣传故意跑上台呢?而且节目制作组居然还同意了,也不知给了他们多少钱)总之是宣传无处不在……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如此力度的宣传下,即使大家都说不好看,也会有大量的人想着去确认一下怎么个不好看法啊,更何况网上的好评一片了!至少我身边有好几个人,就是因为看到网上各种相关话题,才想着跑电影院去看的,我也因此被拉了过去,至于好不好看我就不做评价了,反正票房就是这样上来的……
问题八:票房造假有什么好处 1、制造话题增加曝光,影响舆论倾向
试想一下,当你打开各种新闻客户端还有微博论坛,出现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亿”的新闻,你心里肯定会想“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票房这么高,肯定很好看”。就算是很烂的影片,但是话题太多啊,大家都在说某某片子太烂了,也是有人想去一窥究竟“这片子究竟有多烂!”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响后续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制造数据,让新闻有内容可写。其实就是“事件营销”,讨论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多雇一些水军各种微博论坛发帖,“安利”的效果可是杠杠的。前三天的票房影响整个大局,不然你见过刚开始票房很低,后面一下子变特好的电影么,好吧,除了《大圣归来》。
3、成全电影背后的资本运作
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都是千万级别、上亿级别的,背后都有投资方的资本注入,既然是投资,肯定要回报的!最开始支付宝推出的“娱乐宝”项目,其实就是一个理财项目,当时的预计收益是年化7%。拿《叶问3》来说,跟“娱乐宝”类似,采取众筹形式,根据票房情况承诺收益,票房若大于等于10亿,预期年化收益为11%,11%已经算很高很高了!银行理财的收益4%不到,大家自己体会一下!为了让投资者满意,当然得努力提高票房咯。
问题九:电影票房为什么要造假?这中间的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票房的高低跟谁有直接关系?导演和制片方怎么获利? 导演艺术创作,制片人都是给投资方赚钱的,选择剧本,演员比较票房重要因素
问题十:票房造假事件,你知多少? 2012年 中视丰德影视公司董事长王建峰公开举报第三方公司买卖数据,某机构承诺一年只需5000万便可帮他迈进全国收视十强。
2013年9月 湖南卫视部分地区收视为0,被疑因其他电视台购买收视而受牵连,喧嚣一时。
2014年4月 北京地区收视出现异常表现,北京卫视被挤出本地前十,北京电视台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跟踪数据分析,内部“认定”北京地区样本户疑似遭受污染。
2016年12月 浙江卫视收视率遭遇断崖式下跌,从常年全国前五名,一下子跌至20名开外,创下了浙江卫视建台50周年来的最低收视纪录,原因是电视剧《美人私房菜》的制作方未购买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