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电影战争片1000部老电影国产
1、《地道战》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在中国上映。
2021年9月21日,该片4K彩色修复版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10月6日,修复版在全国公映。
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贰』 电影地雷战演员表
《地雷战》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该片是一部军事教学片,所以这部片子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虽然有些欠缺,但从资料性的角度来说却有极高价值。
评价
影片剧情的组织生动、感人,导演以黄村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
该片还较好地烘托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对体现人民战争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叁』 谁知道冯德英的电影《地雷战》网盘
链接:https://pan..com/s/1VyR8QQRdQ4iGE9dG7Uk2AQ
导演:李昂
编剧:冯德英
主演:曲云、袁霞、王志刚、杨雅琴、万仓、陶珊、刘抒吟、沈华芬、张怀志、顾岚、谢万和、董元夫、翟春华
类型: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65
片长:90分钟
抗日战争初期,胶东某山区王官庄。地主王唯一(刘江饰)勾结日寇,横行乡里,打死冯大娘(曲云饰)的丈夫,逼走儿子。大女儿娟子(杨雅琴饰)暗中参加了抗日武装,在地下党负责人姜永泉(王志刚饰)带领下,组织了武装暴动。冯大娘在暴动中提高了思想觉悟,非但不埋怨娟子瞒着她闹革命,还把二儿子德强(万仓饰)也送去参加八路军。王唯一被镇压后,他兄弟日寇特务王柬芝(顾岚饰)来到村里,以小学校长身份从事特务破坏活动。区妇救会长赵星梅(袁霞饰)被派到王官庄协助村里工作,偶然知道冯大娘竟是自己未婚夫的妈妈。由于敌人告密,鬼子突然包围了村子,赵星梅牺牲,冯大娘也被捕,敌人妄想知道八路军兵工厂埋在哪儿,冯大娘把敌人带进了地雷阵......
『肆』 怀旧老电影100部战争片
1、《平原游击队》(1955)
本片也算是头哥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之一,经典黑白片,小时候每看一次就心情澎湃,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平原地区的故事,日军在此实行了凶残的大扫荡,当地的老百姓为了对抗他们,在村子里挖了许多地道,通过这些地道抵御鬼子的扫荡,最后取得胜利。
『伍』 《抗日地雷战》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抗日地雷战》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ryEu23eEt08Q7NNwA-Wzbw
『陆』 地雷战出自于哪年
编辑本段地雷战历史介绍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不仅在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地雷战的兴起。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雷战兴起的客观条件。地雷战的兴起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不仅军队要参与,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当时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这种条件下,地雷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从区武委会先后领来了两颗大地雷。回村后,他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两颗, “扫荡”的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走上野虎山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鬼子飞上了天空。敌人慌作一团,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有3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吓得胆颤心惊,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动。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一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曾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并炸死副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炸死敌人17个。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
自从开展地雷战以来,出来“扫荡”的敌人屡受挫折,不敢轻举妄动。各级党组织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切断敌人的供养之源,使敌人据点里粮断草尽。被困的敌人又恶虎般地窜出来“扫荡”。盆子山区的民兵就联合起来跟敌人进行斗争。
赵疃、文山后、小滩村适宜打游击战,这三个村地雷战也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当时,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孙玉敏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她曾到五六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还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她曾教会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雷。他们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赵疃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还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整个盆子山区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
海阳地雷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海阳民兵因此而名声大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到赵疃村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后,便埋伏于附近的仗子山上,并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远时,突然向西转去。这时,埋伏在山上的民兵队长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顿时,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向民兵扑去。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民兵布好的地雷阵,炸死炸伤敌人15人。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文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地段上,敌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为了麻疲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带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日伪军走到那里,地雷就响在那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尾随在后面。为了不伤害无故的群众,民兵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的血肉横飞,而老百姓却安然无恙。
由于敌人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为了苟延残喘,便将其外围的日伪军全部集中在行村据点内,强迫周围的群众往里面给养。赵守福、于化虎等民兵就深入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发动群众掐断敌人的供给,并组织他们建立武装,学习埋雷技术。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边运输。我民兵就在敌人汽车经过的青威公路上埋下丁子雷,炸毁了跑在前面的一辆汽车,其余三辆汽车慌忙掉头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从车上卸下许多大米、白面,全部上缴了区委会。
敌人陆路运粮失败,又改从海上运粮。轮船开到何家村以南,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叫伪军下水扛粮。赵守福、于化虎等通过调查,摸请了敌人下水扛粮的往返路线,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往返的路上,等敌人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敌人大批倒毙在水中,民兵们趁机把粮食抢走了。以后敌人改用飞机运粮,但狼多肉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军那边丢。但飞机飞的太低要挨打,飞的太高又投的不准,投了三次东西,结果只丢进“西寺”一包罐头,其余的全掉在围墙外边,倒成了民兵们的慰劳品。被困守的敌人坐立不安。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五虎村”,陷入地雷阵,五小时走了不足五华里,踏响地雷20多颗,炸死30多人。同年被胶东军区授予“战斗模范村”光荣称号。
1945年5月,日伪军2000余人占据了盆子山区。海阳民兵对敌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地雷爆炸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1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先获取了这一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摆下地雷阵。敌人闯进村北的树林里,碰响了绊雷;转而扑向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同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日伪军在多次挨炸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走小路,不走大路;走水路,不走旱路。这倒是使鬼子减少了挨炸的机会,但这条经验很快就失效,民兵们在小路、水路上也埋上了地雷,鬼子照样挨炸。小滩村南有一条河,是行村日伪军到莱阳穴坊庄据点的必经之地。敌人为避地雷,便在水中走。小滩村民兵孙藻训、孙玉敏、孙春旭等,做了九颗水雷,瞅准敌人将到时,迅速将雷埋在河中里。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6月初,孙家夼据点300多日伪军到行村搬运物资,行至赵疃村东集前埠嘴下,陷入赵疃民兵布下的“长蛇雷阵”,在长达二里的路上,地雷连续轰鸣,敌人左躲右闪,也未能躲开雷阵,被毙伤30多人。
6月的一天中午,日伪军集中一个营的兵力袭击了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一面派人向附近的部队报告,一面指挥民兵用土枪土炮把敌人诱进河套的地雷区,炸得敌人蒙头转向,扭头向西南方向的山上爬,没想到被埋伏在那里的我军主力十六团所狙击,敌人不得不逼上野虎山,又遭到县独立营的袭击,向东北逃窜,被埋伏在那里的文山西巷民兵打了回来。当敌人第二次被挤进河套时,地雷接连不断地开了花,日伪军死伤70多人,俘虏30多人。
在盆子山区人民开展反“扫荡”的105天中,海阳民兵共配合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7月,胶东武委会在海阳县高家召开反“扫荡”斗争经验总结大会。大会总结推广了海阳县“五虎村”、盆子山区人民联防抗敌的斗争经验。同时,授予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纪彦、纪洪福、栾恒悦、隋良萱、冷世竹等13人为胶东民兵英雄。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胶东地区的抗战,为胶东地区的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栾恒月等60余人,组成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在莱阳城外布下地雷,日伪军被封锁的不敢出动。同年,县武委会主任栾晋阶等在小纪区笤帚夼村集合民兵50人,夜入莱阳五尺渡,袭击了赵保原的联络点,俘敌6人。撤离时布下地雷,被敌人全部踏响。1945年5月6日,各路日伪军集结莱阳城,赵守福奉命带领远征爆炸队奔赴莱阳城及东漩河一带,埋设地雷20颗,毙伤敌人20余名。
1944年10月,胶东军区调文山后村民兵队长、爆炸大王于化虎5名爆炸队员,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今龙口市)、蓬莱一带,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一次,于化虎等在蓬莱城附近埋雷20多颗,毙伤日伪军28人。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于凤鸣带领4人爆炸组,再赴蓬莱执行任务。在十余天中,于凤鸣等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习爆炸技术,并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人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的通令嘉奖。
1945年5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赵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胶东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的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西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部、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
由于海阳民兵工作突出,特别是地雷战战果辉煌,因而获得了不少殊荣。1943年冬,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授予海阳“民兵工作模范县”光荣称号。1945年6月,胶东区武委会授予海阳县“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
『柒』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捌』 谁知道所有国产战争片老电影的名字
1.上甘岭 2.英雄儿女 3.铁道卫士 4.三八线上 5.奇袭 6.飞虎 7.激战无名川 8.打击侵略者
9.碧海红波 10.长空比翼 11.长空雄鹰 12.不该凋谢的玫瑰 13.铁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环
15.新兵马强 16.自豪吧母亲 17.蛇谷奇兵 18.闪电行动 19.陆军见习官 20.南征北战 21.地雷战
22.红色娘子军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战 25.狼牙山五壮士 26.铁道游击队 27.两个小八路
28.洪湖赤卫队 29.平原游击队 30.冰山上的来客 31.董存瑞 32.飞虎队 33.羊城暗哨
34.智取华山 35.野火春风斗古城 36.渡江侦察记 37.小兵张嘎 38.白毛女 39.闪闪的红星
40.51号兵站 41.北斗 42.冲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记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灯下的哨兵
46.扑不灭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记 48.六号门 49.七七事变 50.八千里路云和月 51.暴风中的雄鹰
52.碧海丹心 53.长虹号起义 54.翠岗红旗 55.长恨天 56.党的女儿 57.渡江探险 58.地下少先队
59.烽火少年 60.沸腾的群山 61.钢铁战士 62.黄桥决战 63.海鹰 64.红鹰展翅 65.巨澜
66.鸡毛信 67.昆仑铁骑 68.地下航线 69.冰山雪莲 70.红色的种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乌江
73.留下他打老蒋吧 74.卫国保家 75.湘西剿匪记 76.怒潮 77.八百壮士 78.沙家浜
79.红色满洲里 80.许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为了和平 83.白马飞飞 84.红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红珊瑚 88.甲午风云 89.不夜城 90.内蒙人民的胜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战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争 96.较量 97.永不消逝的电波 98.地下尖兵
99.战上海 100.归心似箭
终于打完了 呵呵 凑个整数100!
『玖』 《地雷战》彩色版来了 51张剧照 重现优秀战争片 经典台词与桥段
亲爱的影迷朋友们,上一次,我们为大家呈现了经典黑白老电影《小兵张嘎》的彩色版高清剧照,结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还想看到更多黑白老电影的彩色版。现在,彩色版的《地雷战》也来了!各位快准备好,迎接它的到来吧。
跟《小兵张嘎》一样,彩色版的《地雷战》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很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说起来,《地雷战》应该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老电影之一,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原本是一部教学片,但于1962年上映后,却受到了广大影迷的热烈欢迎。到现在,57年的时间过去了,影片中的众多场景和桥段,以及经典台词,都仍被大家所津津乐道。
而彩色版的《地雷战》,究竟是怎样的效果呢?请各位跟随雅清一起,通过51张高清彩照,来先睹为快吧。这一次,我们同样只需要5分钟,就能够再次将这部经典的抗日影片看完,同时对童年记忆中的那些人物和台词再进行一次重温。欢迎大家分享和转发哦。
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年月。那时候,我们敌后的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和日本强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而《地雷战》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事情。赵家庄的民兵队长赵虎(白大均扮演),刚从军区学习了使用地雷的本领,可是在回村的路上,就遇上了疯狂扫荡的敌人。
日本鬼子如蝗虫般朝赵家庄扑来。
而机智勇敢的赵虎,正好将学好的地雷战本领用上,炸得敌人失魂落魄。
从主力部队抽调来的雷连长(张长瑞扮演),来到赵家庄担任武委会主任。他见到了石大爷(吴健海扮演)。石大爷告诉他:自从鬼子占了黄村以后,人心惶惶,村里的老百姓都进山躲起来了。
在山里,雷主任召集了赵家庄的所有村民,号召大家与敌人展开地雷战。并让大勇给大家念了报纸上的一段话: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 我想,这段顺口溜,大家一定都记忆犹新吧?
鬼子再一次对赵家庄进行偷袭,但在我抗日军民强大的地雷阵中再次败下阵来,仓皇逃窜。
战斗胜利了,大伙儿甭提多高兴了。
但高兴之余,人们也想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军区发下来的地雷实在有限。该怎么办呢?这时,石大爷想到一个主意,说咱们这山沟里头,到处是石头,可以造 石雷 ,但炸药该怎么解决呢?石大爷说, 造炸药,在咱们中国,老辈就有过,不稀罕,一硝二磺三木炭,咱自己能配嘛。
说干就干,赵家庄的村民全都行动了起来,大家的热情可高涨了。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很快,地雷就造出来了,赵虎和雷主任经过测试,大获成功。
而且大家还想了很多埋雷方法,并还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把一组手榴弹设置在地雷的上面,这个就叫 “子母雷” ,对付敌人骑兵和行军大队,是再好不过了。同时,大家还想到了 “连环雷” 、 “天女散花” 等各种威力无比的地雷阵。
日本鬼子因为连续遭遇地雷战,被炸怕了,所以再出动的时候,就会先对路面进行探测。
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人。赵虎和雷主任等面对敌人的进攻,早已胸有成竹。
有一小队敌人试图从小路对我赵家庄民兵进行报复。
但我抗日军民也早有布置和安排。他们在敌军可能经过的山坡树林等地,也设置了地雷。上图中这位演员,各位还认识吗?是的,她就是杨雅琴。这是她初登银幕的第一部作品,在其中扮演女民兵田嫂。此后她进入八一厂,成为一位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
而另外一个女民兵二嫚,采用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巧妙地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瞧,愚蠢的敌人被四处的枪声搞得晕头转向。
而日军中队长中野带兵走大路,更是遭到了我地雷阵的严重打击,伤亡惨重。
气急败坏的中野前一秒还叫嚣着要进攻,后一秒就被一枪击中右臂。
再一次被打得落荒而逃的中野当然要卷土重来。这次他专门从青岛搬来了工兵,并且还带来了探雷器。
鬼子的这一招,使赵虎陷入沉思。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鬼子有探雷器,但我们同样有的是办法来对付他们。比如用真假雷,假雷连接真雷,敌人一搬动假雷,真雷就会爆炸。再比如用“ 夹子雷” ,又能下踏雷,又能下绊雷,使用起来可方便了。
同时,赵虎还想到了用头发丝做绊弦的方法。这不,就出现了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桥段——赵虎来找玉兰(鲁在蕴扮演)要头发丝了。
而不明就里的玉兰当然不肯给。
于是赵虎就使计拔掉了玉兰的几根头发。这个场景我想大家一定都记忆犹新吧?
玉兰悄悄跟在赵虎身后,才发现原来他又在研究新的地雷布置方法了。
玉兰见此情景,手握自己的长辫子,心中离开就有了主意。
当天,玉兰就绞了自己的辫子,交给赵虎,让他去做绊弦。
敌人又一次疯狂进攻。这一次连年幼的小弟也参加了战斗。他对二嫚说,瞧,我的地雷也要爆炸了。
结果,那个叫渡边的探雷队队长挖出了两手“黄金”,瞧他的表情,大家是不是只想乐?我记得当时我们看到一段的时候,整个影院都大笑不止呢。
敌人的行动再一次失败了。他们快要崩溃了。
但敌人是不会罢休的。这不,他们还专门派出了特务,来试图获取有关地雷的秘密。
特务谎称自己是十六团的侦察员,骗过放哨的小弟,并打探道: 正在农忙的时候,小心炸了自己人啊。
小弟凑近特务,道: 没关系,不见鬼子不挂弦。
鬼子甚至还想到了偷地雷的招数。这不,这又是大家很难忘的一个场景吧,假扮成村妇的渡边,骑着毛驴悄悄地进村了。而当他扭过头来,几乎所有观众都哄堂大笑。这造型,也太违和了吧。
渡边偷到了地雷,仓皇逃窜。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再一次中招了。原来,他挖到,是我们事先埋好的延时雷,正当他打开要研究的时候,地雷瞬间爆炸,渡边当场毙命。
到了麦收季节。为了不让鬼子夺走粮食。赵家庄的村民连夜抢收麦子。
而与此同时,抢夺粮食的鬼子也来了。当然,等待他们的,又是一场激烈的地雷战。
赵虎和大勇看到敌人再一次进入我们的地雷阵,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鬼子走到哪里,地雷的爆炸声响在哪里。
狗急跳墙的敌人疯狂地进攻赵家庄,将没来得及躲避的石大爷等众乡亲们给抓了起来。
这时,我八路军主力部队来到赵家庄,决定和民兵们一起,拔掉鬼子在黄村的据点。
又一场地雷战即将打响。这一次,我抗日军民的方法就更多了,首先用 “钉子雷” 封锁公路。
再用“ 天雷” 封锁树林。
还用 “土水雷” 封锁河道。万事俱备,只待鬼子乖乖就范。
但丧心病狂的鬼子想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主意,那就是让石大爷等村民走在队伍前面“蹬地雷”。石大爷等面无惧色,故意将鬼子引入我们的地雷阵。
紧要关头,石大爷等巧妙避开地雷,而鬼子和伪军却被炸得横尸遍野。
我抗日军民摆下的地雷战无处不在,一个进村的日军看到老乡家的酿酒,打开正要喝,只听“轰”的一声,地雷爆炸。
而魂飞魄散的中野被我抗日军民强大的地雷战吓破了狗胆。这个画面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对不对?
胜利了。赵虎和玉兰等在欢呼。
亲爱的朋友们,当大家看到彩色版的老电影《地雷战》时,是一种怎样全新的感受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告诉我们吧。如果大家喜欢,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其他黑白老电影的彩色版哦。
喜欢老电影的朋友们,还可以订阅我们的“老电影珍贵图片资料库”这个专栏哦。专栏中汇集了众多老电影和电影明星的珍贵资料,欢迎大家的订阅和转发哦。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