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票为什么这么贵
和分账的方式有一定关系、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和电影的质量有关。
电影票房的价格和当前的市场趋势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疫情期间,因为观影的数量比较少,为了有效减少损失,反而在票价上面出现明显上涨。而这类做法会无形的消耗一部分的消费者。
一方面,网络售票平台刚兴起那会儿,大量的9块9“票补”电影票降低了我们对电影的价格预期;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高端院线也变多了,放映系统的更新换代推动了票价上涨。
❷ 今年电影票价怎么这么贵
客观上,影院是票价上涨主要推手。多位影投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今年票价上涨不少,但背后有着迫不得已。目前,由于影市冷淡,影院赢利能力每况愈下,更在疫情沉重打击后,到了苟延残喘地步。
以影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横店影视为例,其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当年预计将扭亏为盈,净利润1200万元至14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为-4300万元至-4100万元。
虎年春节档的超强阵容,成为影院们唯一希望。影院们定价筹码来自,去年春节档的超级火爆,以及《长津湖》提价成功。有影投高管并不讳言,核心问题,来自银幕过剩。
在政策推动下,大量影院继续入市,最终挤压市场。在今年初三,全国放映场次达到50.61万场,而去年同期,场次仅为46.21万场。推动力就来自影院数持续增长,2月2日,全国共有11703家影院处于营业状态。
另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1 年底,我国电影银幕数已达8.22 万块,增幅8%,位居全球首位。“现在进退两难,政策补贴没有到位,市场冷到冰点,但钱也收不回来,只得硬着头皮经营。”有进市场不久的小影投老板称。
从这次的结果来看,片方和影院对观众底线的试探,算不上很成功,反而激发出了“逆反”心理,有网友甚至开玩笑说“要是票价再高点,某桥的票房能超100亿”。
可以说,高票价之下,影迷的观感并不是很好。
从《狙击手》的通告来看,在2月7日前,其A类城市和B类城市的最低结算价分别为40元和35元,但实际上,有些城市的观众实际购票价能超100元。
票价市场化的背后是双方实为利益共同体。毕竟分账时,若实际售价高于最低结算价,则以实际售价得来的票房为准。
❸ 香港票房为什么这么高
香港票房之所以如此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票价合理:相比其他国家,香港的票价相对较低,而且有多种票价选择,可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二、多元化的电影节目:香港的影院有丰富的电影节目,有大片、喜剧、动作片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观众。
三、宣传活动策划活络:香港影院经常会举行各类宣传活动,比如影片预演、线上活动等,以拉动更多观众去影院观影。
四、优质的影院服务:香港影院拥有完善的服务,有舒适的休息室、温馨的环境、专业的服务人员等,使观影体验更加舒适。
五、科技与服务的融合:香港影院不仅提供传统的影院服务,也投入大量资源搭建网上影院,实现科技与服务的融合,使观众更好地体验观影乐趣。
❹ 为什么有些电影票房高,电影票也很贵,但影视公司还是亏钱厉害
有一些电影乍一看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而且还得到了相当高的票房收入,在普通的观众看来,似乎这部电影一定会让负责拍这部电影的影视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票价很高,票房也很高的电影也无法让影视公司获得预期的收入,而且甚至会出现亏损的现象。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另外,即使电影达到了最低票房收入,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电影公司入不敷出的现象。前文说到,电影公司在达到最低票房之后需要通过协定分成的方式来获得分配利润,如果电影公司在分配时没有在博弈中取得有利局面而导致分配比例过低,那么电影公司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来弥补付出的成本,导致出现入不敷出的亏损情况。
❺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票房为什么会这么高
我觉得“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票房高的原因是有很多的。
最后就是在这个故事里面所包含的情感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我们永远不能体会到的,要知道贾玲在自己事业初期的时候都是自己的母亲在不断的陪伴着自己,就算贾玲小时候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叫办公室的人,她的母亲也并没有对她感到非常的失望,而是对她充满信心,以一种鼓励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贾玲成名之后,并没有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很好的生活,让她有很好的待遇,贾玲觉得这是对自己母亲的一种遗憾,人生当中有很多的遗憾,不能够及时的去弥补,这种遗憾是一旦失去,就没有办法重新得到的,贾玲在自己事业高峰期,没有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生活,我认为换作是谁都能够体验到很悲伤的情感。贾玲在制作电影的时候,正是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情感,才能够让这部电影获得极高的票房,激起了我们情感的共鸣。
❻ 春节档总票房突破60亿!你如何看待今年电影票偏贵这一现象
唐人街探案第3部的票价竟然要达到80元以上,这相当于平时看一部3D这样的价格,而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随着口碑与某瓣评分的逐渐上扬,票价也在逐步上涨。
这让很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得不犹豫不决,因为口袋里面的散碎银两真的有些捉襟见肘,无意再去把全部的七部贺岁档电影都看一遍,要知道如果要是自己去看一部影片,而且什么都不带兜里揣瓶矿泉水的话,那么你看这部电影的成本也平均要在65块钱左右。
我相信如果电影票偏贵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看电影的热情,今年这7部电影我是没有一部,前去看的,只不过是想等在电脑前面看一看各大视频网站能什么时候上映这7部影片,然后反正我有会员拿会员再看吧,要不然就是在网上买个便宜的会员一次性公开,反正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票房这件事情,我是有心无力了。
❼ 为什么现在电影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票房,按40块一张算近亿人观看
凡是声称超过十个亿的就是耍流氓,这里面洗钱的黑幕早已不是新闻,更何况拍一部电影真的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吗?那些由国家出于特殊需要投资的当然另当别论,这些投资人比你我都会算账。别再傻傻相信那些宣传了。
据说电影,拍卖,古董,书画都是洗钱的重灾区,特别是电影这行当,就没几个干净的,经常半夜包场的影院,一个看电影的都没有,票房蹭蹭涨。主演的片酬,特效的制作费猛涨。这几年如果不是国家出手强力遏制,还会有更离谱的数据。
关键是有很多人不是看了一次,这样一重复电影的观看量就多了。
有疑问很合理,主要是票房收入的税率很低,有些不法分子打着文化传媒的晃子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操作简单风险小,国外很多,也不知国内有没有,,,
告诉你个秘密,他就跟房地产一样,泡沫太大
❽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票房中国第二,为何会这么高
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超过四十亿,目前已经反超《唐人街探案3》,成功进入中国影史票房第六名。那么,为什么这部视频能获得这么好的票房成绩,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点:
疫情原因造成票房高歌的大环境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为今年春节过年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加上今年各地提倡“就地过年”,让观众一改往年回老家走亲访友的习惯,变成进电影院观影进行合家欢。在这种大背景下,催生了今年春节票房创造了新历史。2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
最关键的还是电影作品本身
当然了,《你好,李焕英》最成功之处,还是作品本身。这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凌乱,但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贾晓玲想让李焕英变成王琴。整部视频在价值观层面上,就是李焕英所代表的和王琴所代表的两种“幸福观”的博弈,这一点正好撩动了大多数观众对于时下幸福观的思考。再加上贾晓玲和贾玲、戏里和戏外都能让观众思考的“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概念,以及朴实无华的视频里洋溢着那种“下辈子还做母女”的亲情,都是本片成功的关键所在
❾ 2022 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已飙到 56 元,为什么电影票价格会突飞猛涨
中国电影的票房创收已经极端依赖所谓运动式观影。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奇葩之处。本来,大家对中国电影的最终预期是和成熟市场一样:影院的普及培养出一大批有事没事去电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稳定的消费给相关产业持续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但现实是,这个目标目前只在一二线城市部分实现,更多的新新青年们因为票价也好因为工作因为游戏也好,总之是没有把看电影当成自己的日常节目。但他们又不是压根不看,而是偶尔去看,不仅自己去,还带老人伴侣孩子去。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部爆款电影刷爆社交网络,或者某个特殊节日到来的时候。
这就是运动式观影的内涵:绝大多数时间里的绝大多数影院门可罗雀,但在某个集中的节点上却人满为患供不应求。旱涝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制作公司也好院线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托在运动式观影的发生上。
那么在当下,什么运动式观影是最可预测的呢?春节档。张艺谋的名字不能保证什么,易烊千玺的名字也不能保证什么,甚至连吴京,也可能产出像攀登者这样的在国庆档票房不上不下的电影。换句话说,没有什么导演演员题材能保证运动式观影的出现,而春节档可以。
因为春节就在那里,它依然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而当看电影稀里糊涂地成为年味活动的一种,成为一种新的习俗之后,春节档的观众体量就得到了保证。爆款电影的出现是必然事件,运动式观影的发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电影的制作质量无关。还记得一七年的春节档吗?那个档期齐聚了大闹天竺西游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烂片,还有乘风破浪这样的平庸之作,但丝毫没有妨碍它刷新春节档票房新高。为什么?因为无论如何,一家人总是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电影烂不烂无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几部大烂片里选那部不太烂的就好了。
票价飙升也是同样的逻辑:多少公司院线一年就指着春节档赚钱过活呢!既然加价幅度只要不超过过年预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够一顿饭钱)你们就会来,那我干嘛不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