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部好电影在票房失败了,为什么失败了呢
男人的孩子
我的意思是,他没有吸引同样多的电影迷,老实说,我认为克莱夫·欧文(Clive Owen)非常适合这个角色。更大的人可能导致他们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并消除了Cuaron希望的现实主义。
让我们看一下Babel进行比较,它有两个著名的明星,Brad Pitt和Cate Blanchett。
它在票房上确实表现不错。我可以保证它在票房中获得的1.5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们。
仍然到今天结束时,人们谈论人的孩子的人数比巴别尔的人们多。
像之前的许多电影一样,《人间的孩子》将继续成为历史上的其他电影,而这并不是票房总能保证的。
⑵ 电影史上哪些曾经票房惨败,后被誉为经典电影
《埃及艳后》1963
成本4400万,积累到1970年美国票房才4800万
几乎让福克斯公司破产的影片,当时的4400万美元已经算非常大的投资了。影片拍摄期间还伴随着玉姐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婚外情故事。影片拍摄期间也是灾难不断,堪称影史最著名的flop,但以现在眼光来看,影片仍可称得上经典。
《公民凯恩》1941
成本68万,重映票房158万
当时的报业大亨威廉·鲁道夫·赫斯特认为影片就是在影射他,准备出80万美元从雷电华公司把拷贝全买下来销毁,幸亏RKO没答应。影片上映后影评人毁誉参半,票房表现不佳,虽然获得奥斯卡9项提名,但只获得了最佳剧本奖,而且很多人对其提名致以嘘声。直到60年代,本片才开始频繁登上影史top10的榜单并经常占据第一的位置!
《美国往事》1984
成本3000万,票房532万!
影片的北美院线版片长139分钟,而就算并非纯粹导演剪辑版的戛纳版也有229分钟,可见影片被删减成了什么样子——不过就算影片放的是26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这片子当时也不会大卖吧。反正美国版把老头儿莱昂内搞得很郁闷,北美的媒体和影评人也是一片抨击。现在其经典程度就不用说了吧。
《银翼杀手》1982
成本2800万,票房2750万(IMDb标为美国2616万)
有网友已经提到了,影片正撞上《E.T.外星人》,BR的另类气质显然在当时不讨好观众,首周仅615万美元票房。影评人也未能认识到电影中cyberpunk风格和主题的独特价值。随着时间推移,BR成了可以和《2001太空漫游》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科幻电影。2007年AFI评选的百年影史百部经典中,《银翼杀手》排名第97位。
成本2500万,票房2834万
上映后票房非常一般,首周仅仅72万美元(33块银幕)。因为票房很差,失望的华纳公司给北美的音像店发去了32万份拷贝(大多应该是录像带)。一位公司发言人曾坦率表示这片子的票房表现“完全紊乱”。影片在奥斯卡上得到7项提名,最终颗粒无收——赶上1995年是个奥斯卡大年,竞争者都是《阿甘正传》、《低俗小说》、《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子弹横飞百老汇》、《艾德·伍德》这样比较强的对手,也很倒霉。全靠录像带市场的拯救,影片最终长期占据IMDb网站Top250第一名的位置。
⑶ 哪些是票房失败的精彩电影
欢迎来到好莱坞。制片人的制片厂四处游荡,希望获得金奖,而电影的“可及性”成为决定选择哪个电影项目和拒绝哪个电影项目的金字招牌。根据消费者主权原则,如果普通电影观众不感兴趣,制片人也不会。
作为一般经验法则,如果我们要分解并分析历来'炙人口的“备受推崇的翻牌”目录,我们将免于被怪异的轰动一时的歪歪斜斜的镜头所吸引,找到大量疏远但又被低估的杰作。
在这里,我想向臭名昭著的可访问性诅咒压抑的电影大放异彩。形容词不应该控制创造力。每天拍摄一部电影可以消除障碍。
幻影线(2017)
预算:3000万美元
票房:4,450万美元
信箱平均值:3.6 / 5
“受到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将是一个有远见的言论。母亲!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普遍共识的电影。评论家从相反的角度争论,这部电影是“天才”,然后是“自命不凡”,“杰作”,然后是“一大堆垃圾”。
另一方面,观众将这部电影内脏了。他们被答应给詹妮弗·劳伦斯惊悚片,并在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脑海中被暗中对待。
精心制作的,象征性的,圣经性的以及所有与“令人不安”的惊悚小说同义的同义词都来自“阿罗诺夫西”(Aronofksy),在他疯狂的创作高峰期诞生,旨在震撼听众并引起讨论。
他的实验成功了,而愤怒是相当大的成就。为此,我相信这值得任何人的时间。
⑷ 电影史上,有哪些票房惨案票房亏损谁承担的损失最大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拍电影一定是能大赚特赚的生意,但是在电影史上也有很多票房产,所谓的票房产就是投资的钱根本没有收回来,甚至导致电影公司破产,乃至整个电影公司清盘,票房亏损谁承担的损失最大呢?当然是电影公司承担的损失最大,演员是拿片酬的,导演是拿薪水的,而这些片酬和薪水都是要电影公司给拿出去的,当然了,也有很多导演和演员与电影公司会达成意向性的活动,就是按照票房比例来分成,但是票房亏损的话,电影公司还是亏的最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票房惨案。
大话西游周星驰的封神之作,却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赔个钱的电影,投资的西安电影公司赔的,差一点怀疑人生,投资5,000万,票房5,300万,当年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们现在叫星爷的那个人被人称为票房毒药,所以呀,拍电影真没有一定的风险,而电影公司是承担这些风险最大的一个人。
,
⑸ 个个票房惨败,个个都是经典,有的因巨亏1.5亿,导演郁郁而终
很长一段时间,衡量一部电影的品质,常常以票房的高低为标准。
“票房决定论”导致了不少电影只顾跟风和营销,反而拍出一大批烂片。
像《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捉妖记2》、《澳门风云》、《小时代》,上映时赚得盆满钵满,但最终失了人心。
在皮哥看来,一部电影好不好,不在于票房有多高,而是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影史就有这么10部电影,上映时票房惨败,如今却被观众视为经典。
这十部电影的票房失利,也是影史上十个刻骨铭心的“悲剧”,十位导演中,有人甚至因此郁郁而终。
—10—
《投名状》
2007丨豆瓣7.5
《投名状》是陈可辛“北上”后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也是陈可辛第一次导演古装戏。
影片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讲述了三个结拜兄弟从生死同心到后来自相残杀的恩怨纠葛。
2007年,古装大片的热潮还没有散去,陈可辛也瞅准这一时机,希望借助这样一部大制作树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
在演员上,陈可辛找来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位实力派“顶流”饰演三兄弟,仅李连杰的片酬就高达1亿,还是友情价,更别说所有主演加在一起。
此外,影片从场景布置到服装配饰都是重金打造,战争戏都是强调实景拍摄和“人海战术”的运用,拍出了波澜壮阔的史诗感。
尤其是片中的“舒城之战”,为了拍出短短的十几分钟整个剧组花了二十多天时间,连每个群演的位置都经过了精心安排,最终呈现出一个足以载入战争片史册的经典段落。
导演拍得用心,演员演得也很卖力,主演之一的李连杰更是凭借本片第一次拿到了金像奖的影帝。
但影片上映后不仅评价不高,票房表现也不给力,2.02亿的票房与3亿的投资相比无疑是巨大的亏损。
如今再看,《投名状》绝对是一部佳作,《投名状》的故事也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不仅讲兄弟情,更是讲人性复杂和政治阴谋。
尤其在当下古装片“泛滥”的背景下,能做到故事性和深刻性的兼顾,实在难得。
—9—
《风语者》
2002丨豆瓣7.6
1993年,吴宇森到好莱坞发展,接连导演的《断箭》、《变脸》等片连创佳绩,也让他在好莱坞逐渐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2000年执导的《碟中谍2》以5.46亿夺得当年的全球票房冠军,让吴宇森跻身好莱坞一线导演的行列。
可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吴宇森,却因为这部《风语者》扭转了他在好莱坞的大好前途。
影片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战争片,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军官安德斯奉命保护印第安族译电员亚兹,同时他也肩负另一个使命:一旦译电员被俘虏,必须要杀掉他以防密码被泄露······
第一次拍战争片,吴宇森大胆地把警匪片的手法运用到其中,用擅长的暴力美学风格将战争的惨烈展现得淋漓尽致,安德斯和亚兹的兄弟情也非常动人。
从阵容来看,有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坐镇,再加上吴宇森之前几部作品都得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因此出品方米高梅公司底气很足,给足了影片预算。
《风语者》制作费用超过1.2亿美元,制片方不仅借用了大量二战期间美军的坦克装备,还专门租下了一个面积4000多平米的私人牧场拍摄战争戏。
但影片上映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加上北美地区,影片全球票房仅有7000多万美元,赔得米高梅公司血本无归,股价一度大跌,公司高层也因此引咎辞职。
吴宇森也自此走向下坡,之后导演的科幻片《记忆裂痕》票房表现也只是中规中矩,彻底宣告了吴宇森在好莱坞发展的结束。
但多年过去后,这部影片还是凭借品质重新赢得了大众的认同,也在世界战争片序列中占据了难以撼动的地位。
—8—
《埃及艳后》
1963丨豆瓣7.8
上世纪60年代的好莱坞,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时的电影业正受到电视产业的猛烈冲击,相比于到电影院看电影,很多人更喜欢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电视,电影不再是人们 娱乐 休闲的必需品。
为了挽回观众的大量流失,好莱坞的大佬们想出各种招数,比如斥巨资拍摄各种史诗巨制,用大场面、大明星吸引观众回到电影院。
1963年由福克斯公司出品, 约瑟夫·L·曼凯维奇导演的 《埃及艳后》,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因为投资巨大也被称为福克斯公司的“倾家荡产之作”。
当时好莱坞的顶级制作基本都是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但《埃及艳后》花了整整4400万,换算到今天差不多就是4亿美元。
天文数字般的费用换来了视觉上的极致震撼:影片的场景华丽奢靡,比如恢弘大气的罗马城和埃及宫殿,都是斥巨资实景搭建。
其中饰演埃及艳后的好莱坞女明星伊丽莎白·泰勒,在片中一共换了65套服饰装扮,其中有一套衣服是用24克拉的黄金布料制作而成,光是这些服装费就接近20万美元。
原本指望影片能创造当年史诗片《宾虚》的辉煌,却不想影片上映后只收获2000多万美元,一度让福克斯公司徘徊在破产边缘。
《埃及艳后》是一部恢弘的史诗之作,它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沉浸,更让人对埃及艳后这一传奇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这一角度看,如今的《芈月传》、《甄嬛传》等宫廷“大女主戏”,其实就是《埃及艳后》的翻版。
—7—
《黑金》
1997丨豆瓣7.8
投资高达6000万港元的《黑金》,算得上香港警匪片的一部大制作。
影片的导演和编剧,是被称为香港影视圈“一代枭雄”的麦当雄、麦当杰兄弟俩,他们说服了永盛 娱乐 公司给他们投资,又找来刘德华、梁家辉主演,看得出兄弟俩对本片很有信心。
但影片上映后却只拿到了1000多万港元的票房,因为其对于中国台湾当地政治事件的影射,还被台湾方面列为“禁片”,也损失了不少票房。
平心而论本片的票房和质量并不成正比,它大胆揭露了台湾的不少政治丑闻,片中的黑帮仇杀、的士暴动、权色交易等在台湾当地都有迹可循。
此外,梁家辉在本片中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他饰演的周朝先将黑帮大佬的霸气与狠辣,以及那份老练和沉稳都塑造得入木三分,铸就了黑帮片的一个经典角色。
尤其是那句“谁赞成,谁反对”,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慑。
当然,影片票房惨败还与档期选择有关,正好还碰上了火遍全世界的《泰坦尼克号》,无异于飞蛾扑火。
《黑金》票房惨败后,导演麦当雄一时间心灰意冷,退出影坛来到内地经商,取得了不小辉煌。
—6—
《荆轲刺秦王》
1998丨豆瓣8.1
很多人都知道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其实早在1998年,陈凯歌已经在古装大片上做出了尝试。
对陈凯歌来说,《荆轲刺秦王》是他最有野心的作品,拍完《霸王别姬》后他就在筹备,一直到1998年才正式上映。
影片算得上是国内第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陈凯歌不仅重建了秦王宫,还找来巩俐、张丰毅、李雪健、王志文等一众明星出演。
但影片在上映后观众却根本不买账,1000多万的票房亏得一塌糊涂,影片一度也被雪藏。
当时人们对影片最大的争议,是认为陈凯歌“胡编乱造”,随意篡改 历史 。
但如今来看,陈凯歌并不是毫无根据地改编,而是基于“人性”的角度,去呈现这场 历史 上最著名的“刺杀案”。
比如李雪健饰演的秦王,人们知道他的伟大,他的残暴,但对于他作为“人”的一面却无法得知。
而《荆轲刺秦王》其实就是在挖掘这些 历史 人物真实的人性,让观众看的 历史 背后的诸多可能性。
时至今日,影片得到了人们公正的评价,日渐高涨的评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5—
《银翼杀手》
1982丨豆瓣8.5
《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是和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等齐名的好莱坞大导演。
1979年,他导演的科幻片《异形》大获成功,因此得到机会导演了这部根据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说改编的商业巨制。
影片的背景被设置在几十年后的“近未来”,讲述了银翼杀手瑞克奉命追杀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的“复制人”,在这一过程中和复制人瑞秋相识并产生情愫的故事。
特效上,影片延续了《异形》的精良质感,无论是泰勒公司金字塔式的玻璃大楼还是飞行器经过的巨大广告牌,都是满满的 科技 感。
影片最终花费了接近3000万美元完成制作,但上映后的票房也只有3000万出头,不少人更是视其为烂片。
但随着 科技 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赛博朋克等名词的火热,《银翼杀手》重新得到了人们的评估。
片中对于人类 社会 未来的畅想,对仿生人追求生命的思考,都让整部影片不再是一部平庸的商业片,而是一个反乌托邦式的科幻寓言。
这其实正是以《银翼杀手》为代表的一些商业片的无奈:想让故事变得深刻,意味着要付出票房的代价。
—4—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2016丨豆瓣8.3
2016年,李安用120帧+4K+3D的技术拍摄了一部反战题材的故事,却成为李安最惨的一次票房“滑铁卢”。
其实在此之前,李安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证明了3D技术的视觉魅力,技术与故事的完美结合也为李安带来极高的声誉。
但当李安把更先进的技术用于拍摄一个情节平淡的现实故事时,技术的噱头显然就大过了故事。
尤其是影片受制于120帧的技术要求,导致影片不仅票价昂贵,而且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影院也不多,所以很大程度限制了影片的票房。
影片在北美上映后票房只有惨不忍睹的100多万美元,还是中国的观众更给李安面子,1.5亿元的票房占了全球票房的95%,但4000多万美元的亏损也着实触目惊心。
虽然票房如此之差,但影片仍有着8.3的高分。
其实抛开技术,片中对战争的反思,对于人性异化的思考,以及李安一贯对人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证明这其实还是一部水准之上的好电影。
—3—
《党同伐异》
1916丨豆瓣8.7
上映于1916年的《党同伐异》,是好莱坞最早的史诗大片。
如今影片早已被列入影史经典的行列,只要谈到电影的 历史 ,就绕不开《党同伐异》。
影片投资250多万美元,今天看来这个数字不多,但放在100多年前,这无疑是堪比《泰坦尼克号》的顶级大制作了。
影片的导演格里菲斯作为好莱坞大片的开创者,他的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被视为好莱坞大片的起点。
因此拍《党同伐异》,格里菲斯信心十足,他先是花巨款搭建了古巴比伦城,然后又开创性地把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交叉剪辑在一起,最后影片上映时片长足有200多分钟。
但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对影片的表现手法都看不明白,再加上影片时间实在太长,《党同伐异》最终以2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惨淡收场。
《党同伐异》的失败不仅赔光了格里菲斯所有的家底,还额外欠下100多万美元的债务,导致格里菲斯后半辈子都在还债。
晚年的格里菲斯生活十分凄凉,最后几年都在病床上度过,最终在1948年因为脑溢血去世。
《党同伐异》毁了格里菲斯的导演生涯,但却为电影史留下一部伟大的作品,其超前的表现手法也启迪了无数后来的电影。
—2—
《美国往事》
1984丨豆瓣9.2
和格里菲斯一样,来自意大利的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也是被票房毁了职业生涯。
到好莱坞拍《美国往事》之前,莱昂内早已凭借西部片“镖客三部曲”震惊国际影坛,好莱坞因此力邀莱昂内到美国发展。
其实早在60年代,莱昂内就想拍这部黑帮题材的《美国往事》,这次有了好莱坞充足的资金支持,莱昂内终于可以实现心愿。
不夸张地说,从筹备到影片上映,莱昂内酝酿了十几年。
但影片在制作完成后,制作公司却因为影片“时间太长”对其进行蛮横的删减。
原本229分钟,完全可以分成上下部上映的影片,硬生生被砍成139分钟,整个故事都支离破碎。
这版残缺的《美国往事》上映后,不出意外招来一片恶评,最终票房也只有532万美元,对照3000万成本,亏损了近2500万,按照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高达1.5亿。
要知道那时候已经是1984年,那一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是《捉鬼敢死队》,狂收4.34亿美金,相比之下,《美国往事》的票房几乎拿不出手。
莱昂内因此大受打击,此后再也没有拍片,几年后郁郁而终,只留给了世界7部长片作品。
但好在多年后,《美国往事》的完整版在戛纳电影节公映,赢得清一色的好评,也算是抚慰了一代电影大师的在天之灵。
—1—
《大话西游》
1995丨豆瓣均分9.1
《大话西游》的经典程度,想必已经不需要皮哥多言。
但影片在当年上映时,几乎是清一色的恶评,被认为是“恶搞”经典的烂片,尤其在内地,上映后票房仅收获40万,成为周星驰票房最惨的作品。
《大话西游》的失利着实让星爷郁闷不已,他的彩星公司因此倒闭,导演刘镇伟也暂时退出影坛前往加拿大。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大话西游》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一时间成为大学生们热议的焦点。
很多人开始用后现代主义解读《大话西游》,曾经的恶搞低俗成为无厘头的典型标志,周星驰也就此封神。
而至尊宝和紫霞仙子无疾而终的爱情,成了让无数人哭的稀里哗啦的经典爱情文本。
这10部电影在上映时都遭受了恶评,因为票房不佳而被埋没,但好在时间为它们“翻案”,让它们重新得到观众的赏识。
让皮哥欣慰的是,如今的观众不再盲目追随票房,一部电影的口碑成了观众评判优劣的重要指标。
当衡量一部好电影不再单纯以票房定论,中国电影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⑹ 盘点口号响亮但票房惨淡 亏损巨大的10大电影
1.《一步之遥》
上映前保底10亿,甚至破纪录都被认为是很轻松的事情,谁知道最后票房仅5亿多点,让保底方亏了个底朝天。
上映前很多人预测最低10亿,因为当时煎饼侠都1.6亿了,而万万网剧一点也不比煎饼侠弱,可最后票房仅仅3.21亿,虽然还是赚钱了,但离目标差距很大。
3.《大话西游3》
电影上映前韩庚出席发布会称10亿只是小目标。可惜最后票房6.31亿,还不到目标的一半,也是醉了。
4.《爵迹》
当初郭敬明和制片方的设想是爵迹系列票房达到几十亿,毕竟是大投资大制作嘛,谁知道第一部就惨败,票房仅3.81亿,续集估计也无望了,口碑更是滑到谷地。
5.《封神传奇》
当初上映时号称“逆天神作”,10亿保底,目标25亿,口号喊的比谁都响。可惜结局很惨淡,号称5亿投资,最后票房仅2.81亿,只能拿到1亿多点的分成,亏了4个亿。
6.《太极侠》
打折太极的名号,想要吸引观众,票房仅有2732万人民币+10万北美票房,电影的投资约2500万美金(1.5亿人民币),亏损在1.4亿人民币以上。
当年《生死时速》《黑客帝国》系列爆红的基努·李维斯,如今在好莱坞过气了,多部作品票房惨败,只能跑来中国捞钱。但他联合万达影业的《太极侠》,选择了自导自演,带上老搭档“天下第一武术指导”袁和平,还提拔武术冠军陈虎,带着《步步惊心》“玉檀”叶青当花瓶,意图大展拳脚。但《太极侠》依靠万达强大的院线,首日排片那么贼老高,依旧摆脱不了票房惨败的命运。陈虎不断地打通关,太极功夫和龟元气功都上了,却丢了脑子。面对莫文蔚、任达华打酱油,面对无脑闯关烂片,面对老李结尾刻意送死,全球观众愤怒了,并选择不买票,《太极侠》赔了一亿四人民币。本片北美市场获得了10万美金票房,更让基努·李维斯创造了耻辱性记录。
7.《寻龙夺宝》
票房3290万人民币,投资却两亿人民币,亏损在1.8亿以上。豆瓣影评更是低的不可想象,看来劣质产品用户还是能分辨的。
8.《投名状》
由陈可辛导演,汇集大牌明星,李连杰、金城武、 刘德华、 徐静蕾、郭晓东等加盟打造的一部清末战火题材电影,本来应该是大笔赚得的,结果却亏损:约1.2亿以上吗,看来大牌有时候也不管用。
9.《太极》系列
两部片别看有2.6亿票房,目测亏损额度在1.1亿以上。而曾指导《双瞳》《风声》的陈国富导演,由于《太极》系列《一九四二》相继票房惨败,彻底滚出了华谊兄弟。
10.《七剑》
武侠大师徐克导演的《七剑》阵容强大:甄子丹、黎明、陆毅、孙红雷,女主角都是杨采妮、张静初、金素妍这号的,乍看挺唬人。可惜兵器、爆炸、拳脚都上了,画面乌黑脏乱,服装一塌糊涂,剧情胡编乱凑。徐克导演糟蹋了梁羽生原著《七剑》不说,还让孙红雷装腔作势,摇头晃脑狂笑耍白痴,想好看?难矣。除了“七剑”看夕阳,陆毅煽情放马,还有点武侠情怀。其它时间?台词雷人,想怎么傻就怎么傻,陆毅、杨采妮几个农民,去一趟天山,拿几把破剑,没练啥武功,瞬间成绝世高手?扯!大反派孙红雷,犹如大傻子一样追着七剑跑,他带人都抓着甄子丹了,把“七剑”的兵器都抢了,居然让人瞬间给灭了,更扯到了极限。
这片号称投资一亿多,据说戏才拍完不到1/3,但钱却已经花了预算的接近1/2,因此最终搞成了“豆腐渣工程”《七剑》票房仅为8345万,让投资人王勇都气疯了。其结果是票房仅有8345万, 投资在1.4亿人民币,亏损大约1.1亿以上。
了解更多影视相关内容,关注吾影掌微信公众号:wyzfilm
⑺ 口碑爆炸,票房却很惨烈的电影有哪些
口碑炸裂,票房也十分优秀的电影有很多,但口碑炸裂,票房惨淡的电影就更多了,例如《心迷宫》、《师傅》、《山河故人》等等,从评分和网友的评价来看,这三部电影都是影视界的佼佼者,但是却输给了票房,下面就围绕着三部电影来聊一聊。
一、《心迷宫》8.7评分
《心迷宫》是由霍卫民,王笑天等人主演的一部犯罪剧情片,主要讲述了某一天的早晨,村里的人们在森林中发现了一具被烧焦的无名尸体,这个尸体生前死后都牵扯了村里的许多人,但是这些人都心怀鬼胎,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和许多人都有联系。这部剧首先是导演的处女作,但是拍摄叙述的手法真的令人咋舌,用来回切换主人公的视角来推敲整部故事。不论是剧情还是演员们的演技,口碑都非常不错,但是票房却刚刚过一千万,很遗憾。以上就是本期换题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各位还知道哪些口碑炸裂但票房惨淡的电影呢?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吧。
⑻ 电影史上,有哪些票房惨案
《真三国无双》
根据游戏改编的奇幻电影,号称投资金额高达4亿 结果上映第一天就被观众抛弃,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撑不起票房,最终只收获155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