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牧马人讲述得是谁
《牧马人》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而这个小说讲述的就是主人公“许灵均”
故事主人公许灵均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后遇到秀芝,她不嫌许灵均是“右派”,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在牧民们的赞助下,他俩结成了患难夫妻。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
(1)牧马人电影完整解说扩展阅读:
《牧马人》角色介绍——
1、许灵均 演员朱时茂
自小孤苦无依,父亲抛弃了他,母亲又早早病逝,长大后因出身问题被打成右派,下放敕勒川牧场,成了一个牧马人。种种厄运的降临为他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然而在雄浑、壮阔的草原上,在劳动人民质朴、纯真的感情陶冶下,他的灵魂又一次得到净化重新寻到了友情、爱情和亲情,
2、李秀芝 演员丛珊
许灵均的妻子。从四川逃荒来到敕勒川。她聪慧,爱劳动,平实质朴,稚气可爱,凡事心里有数,坦荡,明事理,敢担当,乐观果敢。虽然在莫名其妙的年代与许灵均结了莫名其妙的婚,但她不怨天尤人,而是真诚地信赖丈夫,把日子过得有生有色,风生水起,让许灵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㈡ 《牧马人》:八十时代的纯真爱情
“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待会儿给你送来。 ”这句火爆全网的话出自电影《牧马人》。今日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500万,而且长辈曾言,只有娶不到老婆的男人,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所以“老许,你要老婆不?”成为了光棍们最羡慕的一句话。
《牧马人》是1982年上映的爱情电影,由朱时茂、丛珊领衔主演,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被打成“右派”的牧马人许灵均与逃荒姑娘李秀芝结婚和生活的故事。这是当时的主旋律电影,带有浓浓的时代印记,包括右派、平反、爱国、大团圆这些因素。历经近40年,再翻出来看,最让我们感动的还是男女主之间的真挚爱情,以及牧场百姓的善良和真诚。
老许的老婆是捡来的,但是随便捡来的老婆,却足以成为完美老婆的标准,编剧这“好人有好报”的安排实在是太明显了。
完美老婆的第一条是善良。善良的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弱小;懂得感恩和回报;不会为了利益触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善良的人,就算穷途末路,也愿意分自己的饼给饥饿的人吃;不善良的人,就算衣食无忧,还成天想着如何骗取别人的饼。李秀芝就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没有因为老许是右派,而看不起老许。她真诚地相信老许是个好人,这让老许特别感动。而且李秀芝也没有嫌贫爱富,无论老许是牧马人,还是富二代,她都一样看待老许。
善良这一条,我相信很多人都认同。因为,如果遇到不善良的女人,那她给你带了绿帽子,你可能都不知道。
完美老婆的第二条是乐观果敢。 世事哪能万般如意,常常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有乐观果敢的女人才能陪你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李秀芝虽然在莫名其妙的年代与许灵均结了莫名其妙的婚,但她不怨天尤人,而是真诚地信赖丈夫,婚后,她把破旧的小屋收拾得焕然一新,自己制泥砖盖房子,并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完美老婆的第三条是明事理。 这个就直接看李秀芝的经典台词吧:
除了以上三条之外,李秀芝还聪慧、勤劳、质朴、可爱,做事胸有成竹,最后再看一下颜值,这不比现在的锥子脸美女好看多了吗?集合了以上这些优点,要是放在现代的电影或电视剧里面,就容易让人质疑;但放在那个年代,又是那么的自然。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时代变了,现在生活好了,人变复杂了,但却未必更幸福。
㈢ 《牧马人》为何我们能领悟到生活可以贫穷,内心不能贫瘠
《牧马人》这部电影是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而成,它通过许灵均的坎坷人生反映了我国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社会的一个侧面,表现了一位饱受磨难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难以割舍的挚爱,描写了许灵均在那个特定年代里的婚姻、工作和生活由苦到甜的经历。
虽然大家生活都不算富裕,但是邻居大妈还是会把面条分给许灵均吃;许灵均和秀芝结婚的时候,乡亲们把自己能给的都拿了出来。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关辉形象:生活可以贫穷,但是内心不能贫瘠。在那样贫穷的生活条件之下,每个人都在内心有一种热情,一种大家齐心协力的热情,一种一起奔生活的热情,一种不怕困难和贫穷的热情。
㈣ 牧马人的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
当年,由于封建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四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
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不忍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夜晚,许景由向儿子倾吐思念之情,许灵均也向父亲倾诉自己的坎坷经历:
1957年,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那时,他感到孤独、绝望,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还是活下来了。是大自然纯净了他的思想,是劳动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牧场的那些岁月。
他解除劳教后,因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𠷨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他找到了父亲和母亲,找到了温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文革”中,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郭𠷨子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小破屋里。秀芝不嫌许灵均是“右派”,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在牧民们的赞助下,他俩结成了患难夫妻。
婚后,秀芝把他破旧的小屋收拾得焕然一新,并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不久后,他们有了儿子清清,这个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欢乐。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错划的“右派”得到改正,他重新走上讲台,把知识奉献给牧场的后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在祁连山麓回响,也在身处北京饭店的许灵均的心中回响。他又想起离别的前夜,妻子的无限信赖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动万分。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
许景由不再勉强儿子跟他走了,他嘱托儿子在大陆为他买块墓地,死后他想葬在祖国。送走了父亲,许灵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过的土地,又回到患难与共的亲友中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
《牧马人》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执导的剧情片,由朱时茂、丛珊领衔主演,于1982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角色介绍:
1、许灵均:演员 朱时茂
自小孤苦无依,父亲抛弃了他,母亲又早早病逝,长大后因出身问题被打成右派,下放敕勒川牧场,成了一个牧马人。种种厄运的降临为他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
然而在雄浑、壮阔的草原上,在劳动人民质朴、纯真的感情陶冶下,他的灵魂又一次得到净化重新寻到了友情、爱情和亲情,
2、李秀芝:演员 丛珊
许灵均的妻子。从四川逃荒来到敕勒川。她聪慧,爱劳动,平实质朴,稚气可爱,凡事心里有数,坦荡,明事理,敢担当,乐观果敢。虽然在莫名其妙的年代与许灵均结了莫名其妙的婚,但她不怨天尤人,而是真诚地信赖丈夫,把日子过得有生有色,风生水起,让许灵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3、郭𠷨子:演员 牛犇
善良耿直的牧民,说话诙谐而幽默。在许灵均最艰难的时刻,给他以温暖。“文革”中,他机智地保护许灵均躲避了造反派的批斗,还热心肠地为李秀芝和许灵均保媒,张罗二人的婚事。
4、许景由:演员 刘琼
美籍华人,大企业家。解放前夕,他抛妻弃子远走异乡。改革开放后,心怀内疚的他回到祖国,准备带儿子去美国,并且打算按自己的价值观重新教育灵均。
网络-牧马人
㈤ 品读电影《牧马人》,经历,本身也是文化。
《牧马人》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执导的剧情片,于1982年上映。
许灵均的爸爸从美国回来找到许灵均,他是封建婚姻下的孩子,所以父母不合离婚后他爸爸就去了美国,而他们分开时,许才11岁。
许灵均和爸爸、秘书宋小姐三个人一起出去吃饭,一顿饭要80多块钱,80块钱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那时候一个村子随礼份子钱一家才5角。相比之下来时灵均妻子秀芝做的孝敬许爸爸的茶叶蛋就拿不出手了。
晚上三个人来到了一家可以跳迪斯科的酒店喝点东西。许爸爸和秘书去跳舞,许在看报。
大陆知识界都很关心国家大事,这是因为在中国国和家的关系太密切了,国的命运也是家的命运。
在外国讲个人的荣誉,讲竞争。
西方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而西方是在书本上研究,我们中国是在……
晚上回家谈心,文化大革命时爸爸是海外资本主义故他被定义为右派。被派去劳动教养。
1962年,他解除了劳动教养。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大爷帮他弄屋子,老大娘帮许灵均端来了两大碗面条,而许灵均日常只能吃馍馍的。一边关心一边还安慰鼓励他。他感受到了温暖。
号令千军可能没办法的,但是号令万马他在行。
在新一次要批斗许灵均时在大家的帮助下,借口草不好需要赶马的人多,他顺利躲过了一劫。是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保护了他。
第二天大家去逛古董店,他爸爸相中了一件仿制的均州瓷,要800元。而许灵均只为爱人选购了一件泡菜坛子要4.5,回到酒店后几个人谈起了许灵均的妻子。
灵芝是一个从四川逃难来的,在的帮助下讨了老婆,直接帮忙开了结婚证明。从此以后两个人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许出去牧马秀芝在家种树,脱土坯,盖院墙,喂鸡鸭鹅兔子鸟,也去队里看播放的电影。
许爸爸和许灵均几个人来到了许爸爸曾经的学校,看见教师在讲课后许谈起了自己在牧场那边当教师播种文化是很有意思的,沙漠上的绿洲是很可爱的。
四人帮结束后终于许灵均平反了,这一刻他哭了。
在问到他会不会去美国的时候,秀芝知道许舍不下祖国。
我不能再人民前进的时候离去,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物资而活着的。
一个国家在混乱的血泊中站起来的时候他的人民那种兴奋的感情,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改善十亿劳动人命的命运这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生活,而许坚信民族的生命的。
最后许将枸杞送给了爸爸。爸爸托许买了一块地希望将来可以葬在祖国。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年轻的时候如何的辉煌发展,落叶终还是要归根的,对于他爸爸来说这一个礼拜的回国就像梦一样。
许留在了祖国,这里有他的一切,有他生命的根。
㈥ 电影《牧马人》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老许对自己的包办婚姻并不满意,所以与妻子的关系并不和睦,即使有了儿子依旧选择抛妻弃子去了美国,他走后四天妻子病故,他的儿子许灵均成了“孤儿”。
30年后已经旅居美国的老许回国旅游,在中国旅行社的帮助下与儿子见面。老许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但是儿子想起自己的妻儿,还有自己在最困难时期一直帮助支持自己的牧民,最终放弃了父亲的提议,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
该片在艺术结构上颇见功力,精炼、简洁,层次分明。编导对故事情节的具体安排,做到了刚柔相辅,浓淡相则。
片中对事件的叙述循着人物的生活历程,常于弯转回旋处抒发人物深沉、含量蓄之情。片中许灵均的形象真实可信。
电影的改编,就是好在围绕着许灵均与周围人的戏剧纠葛,能过一系列视而可见的对比的艺术手法,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深情。
㈦ 牧马人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牧马人电影讲述的是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当年,由于封建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四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
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不忍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夜晚,许景由向儿子倾吐思念之情,许灵均也向父亲倾诉自己的坎坷经历。
电影介绍: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
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传统上,电影通过光化学过程记录在赛璐珞胶片上,然后通过电影放映机放映到大屏幕上。
㈧ 电影《牧马人》中都诉说了哪些情感你对影片有怎样的感触和认知
电影《牧马人》中都诉说了爱情,亲情,友情,师徒情等情感。在如此青涩的年代,青涩的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在我的生活中,忽然闯进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她对我是这么的信任,和我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倏地,或许是我们将爱情太过于理想化的。“你是不是觉得我离不开你?”灵均的本能反应的这句话,现在细品来,突有一缕的凄凉之感。或许,人性不过尔尔吧。
牧马人电影的背景
这部影片拍摄于1982年,由朱时茂和从珊主演。影片中的主人公许灵均在解放前,父母因封建包办婚姻感情不和,父亲撇下了他和母亲到了美国。在父亲离开后的第四天,母亲去世。许灵均被教会学校抚养大,解放后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在“反右”运动中,因写了一篇关于英国政治制度的文章,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遥远的甘肃祁连山脚下一个马场放马。孤身一人的他,在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毫无个人前途可言,他曾一度想到自杀,但后来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
独特的生活经历养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但他善良,做事踏实,在乡亲们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他们的帮助下,同时也因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他幸运的躲过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㈨ 《牧马人》:爱与责任与理想
“老许,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成为了抖音上最火的一个片段,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神仙爱情,也成为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年轻人的“终极梦想”,怀着让郭蹁子也为自己介绍一个对象的殷切心情,我也看了一下《牧马人》这部老电影。
电影的一开始就让我感动不已,因为我就生长在电影中老许下放的甘肃——绵阳的祁连山脚下。也许是因为缺乏艺术家对于美的洞察力,生活了近20年,我也没有发现故乡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美,只不过随着离开的时间逐渐延长,记忆被思乡的情节扭曲,其中不好的地方逐渐模糊,好的地方逐渐放大,竟然也开始像怀念父母一样怀念起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
回到电影本身,我惊讶于两点,一是抖音上对电影解读的片面,而是电影涉及题材的大胆。
在抖音中,短短的几十秒视频,往往剪辑的都是许灵均和李秀芝之间淳朴的爱情,鲜有作者剪辑许灵均和他爸爸之间关于意识形态的冲突。
诚然,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爱情故事令人羡慕:奇妙的缘分,戏剧的相遇,羞涩的初始,恩爱的结婚,平淡的相守,坚定的信任,喜悦的重逢……所有的这一切,像一只蜡烛一样,照亮了在物质的黑洞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
爱是上帝对于人类最大的恩赐,现在却被房子车子、高价彩礼毁掉,可以说,这一代年轻人,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代年轻人,因为再往前或者往后的年轻人,要么有理想,要么有爱情,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对于这段爱情,我记得最深切的是三个片段,一个是“新婚之夜”,老许看到秀芝睡下了,便为秀芝盖上了唯一的一床被子,而自己选择打地铺。我以前自认为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近来我开始像老年人一样回忆过往,发现自己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正直,我可能做不到柳下惠的坐怀不乱,而如果像许灵均一样独自生活三十年,我相信我更做不到。而当看到秀芝因为思乡而哭泣的时候,许灵均毅然拿出自己积攒了十几年的40元钱和20斤粮票,让只见了一面的秀芝回老家,放在现在,这样的行为恐怕要被别人笑话了——爱是什么?爱不过就是一种美德,和善良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个是老许被平反的时候,秀芝说:“他就是当上官,我也不稀罕;他就是再放二十年马,我也不嫌弃”。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许多人都被秀芝的正直的三观所折服了——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三观太难看到了:男人有钱了就嫌弃女人丑,拿不出台面;女人甚至没钱就开始嫌弃男人穷,不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这个丑女人就是陪着你走过最艰难的时刻的人,而这个穷男人未来也会给你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金钱对人的腐蚀,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厉害,我们曾经以为有钱了会更加有理想,可是现实是有钱了,理想就被当成垃圾丢在脚下了。
第三个是爸爸的秘书问老许秀芝是否漂亮时,老许亲切地说:“就是个毛丫头”,就像秘书说的,多么亲切的称呼呀,爱情在这个称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亲昵,有趣,宠溺……那个女生不希望自己被自己的爱人在面前称为毛丫头呢?
当然,如果只局限于爱情,那这部电影就真得像抖音一样流于庸俗化了。
其中许灵均和其父亲的对话,对于中西文化冲突的讨论,在当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境中,更加发人深思。
首先是自由的出格。在苏联解体后,由洛克发展,经哈耶克和杜威丰满的自由主义几乎成为了无上的真理,而自由主义思潮引申的竞争则被奉为通向文明的圭臬。而最近的疫情,却开始将自由主义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自由主义所谓的民主思想竟成为了“自私的民主”——为了我的自由,可以牺牲你的自由,显然,这与洛克提倡的自由已经想去甚远,或者可以猜测,自由本身就没有边界,侵犯是自由的必然属性。
其次是金钱的代价。许灵均的爸爸有很多钱,许灵均完全可以跟着爸爸离开去美国,享受荣华富贵,但许灵均选择留下,没有去,我相信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决定,因为许爸爸说了可以将秀芝和孩子也一起带去。如果有人在你临死时问你,你这辈子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会怎么回答?许灵均做出了回答,那就是和人民一道向前,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秀芝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的:只有自己的钱,花着才舒服。
周围的许多事都在提醒着我,金钱对于意志的腐蚀比我们自己想的要严重得多,而现在社会得价值观,已经在向着金钱至上失控狂飙,而我们甚至视若无睹:亲戚被金钱稀释、爱情被金钱拆散、理想被金钱诱惑、信仰被金钱腐蚀……如果不制止,我们包括我们得后代,都将成为金钱得奴隶。
劳动是光荣的,为了人民劳动更是光荣的,如果有人问我有钱吗,我希望我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钱,但我有爱,有责任,有理想,我是真正得劳动者。”
㈩ 牧马人 电影 完整剧情
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场做了小半辈子牧马人的小学教师许灵均(朱时茂)一路风尘来到北京饭店,与3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旅美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刘琼)见面。当年,追求个人自由的许景由无法忍受与妻子的错误婚姻,丢下妻儿去了美国。此次归来,他有心带许灵均回美国继承事业。
回望自身几十年来所走的路面,虽然有幼时变成弃儿、青年人被弄成右派分子下发农场的惨痛历经,却也多次从农牧区朴素、心地善良的乡民的身上感受到世间温馨,而在艰辛岁月中与四川命苦女李秀芝(丛珊)结成夫妇后,许灵均也是品尝到先苦后甜的辛酸与柔美。他觉得,我国在千辛万苦跨出“文化大革命”这一大坎以后,本人更应当同亲朋好友一起,不弃不离地跟随她迈向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