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贺岁档票房大战一触即发,谁将获胜还看成龙
进入12月,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档期,年底的圣诞元旦贺岁档即将来临。6-7部票房种子选手集结完毕,票房大战一触即发。这里是完整的观影前瞻,送给大家。到底哪些电影值得一看?哪些电影票房会最终胜出?
成龙出手,天下我有。在这个稍微弱势的档期,既没有周星驰,也没有开心麻花,也没有吴京,剩下的对手实在不值一提。
中国电影市场,一年有4个重要档期。 在这4个重要档期里,基本都不会有好莱坞大片过来凑热闹,国产片可以尽情发挥。
这4个档期分别是2月春节档(持续时间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大约2-3个星期)、7月暑期档(持续时间7月下旬-8月上中旬约3-4个星期)、10月国庆档(持续时间9月底-10月中旬约2-3个星期),以及贺岁档(持续时间12月中下旬-1月上旬约2-3个星期)。
自有统计以来,取得国产片票房冠军,以及当年前十的电影,很少是这4个档期以外上映的。但贺岁档近年来一直是4个档期里面最弱势的那个档期。
我先预测一下:这个档期估计没有哪部电影票房能破10亿。近年来,贺岁档是最弱势的一个档期了。春节档、暑期档都很容易出现15亿,20亿的爆款,《捉妖记》、《美人鱼》、《战狼2》统统都是这俩档期。国庆档2015年、2017年开心麻花分别霸占,但是贺岁档这几年只有《寻龙诀》成绩稍好,估计近年贺岁档出现10亿爆款可能性不大。
我最看好成龙《机器之血》大概率会取得最后胜利,按照看好程度,接下来是邓超《心理罪》和陈凯歌的《妖猫传》很可能是二档选手;其次《奇门遁甲》和《芳华》;《妖妖铃》和《二代妖精》恐怕翻不出什么风浪。
具体解读一下。
首先啊,大家看这些电影上映的时间,就知道谁的信心更强大。比如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空天猎》和《缝纫机乐队》提前抢跑,这就是属于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后来果然是种子选手里面票房最差的。
那么这次,提前于12.15上映的2部,冯小刚《芳华》和袁和平《奇门遁甲》显然就是属于没有信心和后面对手直接竞争的,所以先上抢票房。而12.22上映的3部,是头号种子;12月29上映瞄准元旦的《妖妖灵》等又次之。
逐个说一下。
成龙的《机器之血》
延续了成龙一贯以来,国际化视野制作模式,《绝地逃亡》从俄罗斯一路南下跑到澳门,《功夫瑜伽》去了迪拜印度,这次是打到了澳大利亚悉尼,
还是成龙的典型风格。票房下限非常看好,从预告片来看,还是令人放心的。
不利因素:成龙今年已经是第3部电影上映,还有不靠谱的欧阳娜娜,这些可能会影响最后票房。
但我估计会在8亿左右吧。
邓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本来是定档国庆节上映,最后因为不可知因素撤档,跑来贺岁档。
历来定档又临时撤退的电影很少会有好下场,所以这次我不是太看好邓超这部电影。
从预告来看,犯罪片的格局和气势也很难达到之前《烈日灼心》。如果不是因为邓超这几年的电影很少低于5亿,我是不会把这部作为二号种子的。恐怕这次不一定能过5亿。
陈凯歌《妖猫传》
这是陈凯歌筹备长达10年的野心之作。能不能一举挽回之前《无极》对陈凯歌电影生涯造成的灾难,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这是贺岁档投资最为巨大的一部电影,也是风格化最为突出的一部电影,也是某种程度上今年必看的一部电影。至少我肯定会去看,邓超那个我都不一定去看。
但陈凯歌这辈子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票房超过5亿(《道士下山》刚刚4亿已是最高)。这么多年他的票房号召力一直很差,我也很难相信这回陈凯歌能够突然大翻身。加上陈凯歌电影一贯的审美格调,我觉得这部也很难破5亿。但如果拍好了也很可能一举迈过这道坎。
上面是一档选手,我看好成龙获得最后冠军,但还有1%的意外性。
接下来说说二流选手。
冯小刚的《芳华》
又是一部从国庆档撤离到贺岁档的电影。而且是一部文艺片,基于这种惯性,我相信《芳华》票房也就是3-4亿样子了。其它不多说了。
徐克监制袁和平导演的《奇门遁甲》,主演是伍佰、大鹏,我已经有点无语了......
导演不太靠谱,主演也不太靠谱,预告片也不靠谱,我很难看好它。我只能把它当作是袁和平玩票的一个电影吧。
吴君如的《妖妖铃》
这恐怕也是吴君如借着夫君陈可辛的光,来玩玩票,试试水。反正什么电影,只要你看到岳云鹏出现,90%烂片无疑。
最后说说我不确定的一部电影,《二代妖精》
我之所以现在不敢确定,是因为监制陈国富很少出烂片,当然也有比如彭于晏、杨颖主演的蒸汽朋克系列的《太极》,就是风格及其有点奇怪。
这次的《二代妖精》又是一个很奇怪很独立特行的设定,不知道会玩出什么样。它可能是黑马,也可能是彻底炮灰。其实这部电影我觉得应该是万圣节上映的。
总结:《机器之血》获胜几乎没有悬念。《妖猫传》很可能会有黑马相。《芳华》品质稳定但票房不会太高。这3部是我可以判断的,也是优先推荐大家观看的。
《奇门遁甲》和《妖妖铃》几乎可以肯定会是炮灰,邓超《心理罪》不知道能不能看。《二代妖精》就更加扑朔迷离了。但是这4部我不推荐大家观看。除非口碑逆天。
② 新春贺岁档电影,究竟哪几部是最值得让我们为它买票花钱的
贺岁电影,顾名思义呢,就是庆贺岁末的电影,一般是指新年时期正值上映的电影,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辛苦一年了,无论是否顺利,都希望在新旧年获得好的征兆和运气,所以很多电影方也是百般想尽办法让电影在此阶段上映,从而获得更高的关注和票房!
这部电影虽然是印度电影,但是不得不说它的制作水平和意义真的深远,让人观看的时候有喜有悲,更让人怀念那个青春的日子,也让人沉思,阿米尔汗用高超的演技让我们轻松观剧的同时,也激发我们心底曾经的那份渴望,这部电影作为贺岁电影来看,也是很不错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哪些贺岁电影,让你难忘呢?
③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2017年全国电影 总票房达559亿元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当然是《战狼2》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
据介绍,全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中国电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数据对比 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国内总票房已达559亿元。2017年的电影票房最终实现了高位收官。经历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仅为4%的“冷静期”,2017年的增幅,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将步向稳健。
票房的欣欣向荣当然值得高兴,但2017年统计算法的变更不能忽视。从2017年开始,网络购票时产生的电商服务费被统计在票房中,每张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务费的综合票房为537.7亿元,分账票房为504.47亿,也就是说全年的电商服务费已超33亿元,这几乎等同于淡季一个月的票房进账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仅有27亿元。
相比票房总量,观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关注。2017年观影人次达到了16.2亿,同比增长了18.08%。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让全国影院数达到了9169家,银幕数达到了50776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这一核心数据证明,中国影市增长的根基较为牢固,内容制作和观众热情双双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绝对的含金量。
贡献主力
国产片收入占总票房54%
从整体上看,2017年国产片还是票房主力军,376部国产片贡献约54%的票房,98部进口片贡献约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4席,进口片则有6席,不过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国产片,分别是《战狼2》(56.8亿元)、《羞羞的铁拳》(22亿元)、《功夫瑜伽》(17.5亿元)和《西游伏妖篇》(16.6亿元)。票房前十影片总票房为203亿元,占年度总和近四成。
大片势头虽猛,但纵观近三年,国内前十名影片总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30%以上;北美市场前十名电影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25%到35%之间。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整体来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结构是良性市场规律的表现,较少影片贡献主力票房,能带动整个社会对电影行业关注。也有观察人士表达了担忧,中国电影市场过于一直处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撑80%的票房成绩,“未来中国电影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支持‘八二定律’,支持并推动优质中小成本电影成为票房中坚。”
2017年3月实施的我国首部《电影产业促进法》,对国产片和进口片播放占比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但在国产片和进口片的票房占比上,进口片的单片票房是国产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显。2017年98部进口片中,64部批片贡献了26%的票房,单片平均票房过亿元。
从进口片的表现来看,除了大IP扎堆外,优质口碑的进口批片成为了国内影市的“香饽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高于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过其过硬口碑支撑票房逆袭,最终落定12.91亿元票房,体现出非好莱坞大片强劲的市场号召力。不过,下半年进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体现出影市的盲目跟风。
有业内人士分析,进口片红利的增强,无疑对于中小成本国产片的制作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对于带有实验性质的中小成本国产片来说,面临的市场挑战将更大。
观众变化
小众电影成逆袭黑马
曾几何时,业内曾抱怨,某些“垃圾”电影有为数众多的拥趸,可一些优质却缺乏话题效应的影片被院线冷落,观众寥寥。让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众题材的纪录电影,均票房口碑双丰收。纵观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诀多离不开口碑效应。圈内人和广大观众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遗余力地给予好评,倒逼院线增加排片,进而使得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场中逆袭成为“黑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价版权改编的作品却票房折戟,再次证明了曾经“大IP+小鲜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无条件成立,也反映出观众不再愿为质量不高的作品买单。对此,业内人士的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当初的趋之若鹜,到后来的闻之色变,对于IP的开发,业界开始回归理性,且积极找寻更为科学的开发方法。
国内观众对于影片审美喜好的变化,还能从进口影片得以证明:《速度与激情8》《蜘蛛侠:英雄归来》等模式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在中国都不复当年勇,反倒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以及泰国的《天才枪手》,都在中国取得令人惊喜的票房成绩。某媒体近日关于“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对比”的调查显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后续增长乏力,口碑对影片开画后的票房走势影响非常明显。这也足以提醒创作者——不要低估观众的欣赏能力。
尽管《二十二》等电影的票房成绩,在动作、喜剧电影霸屏的市场中显得十分渺小,但让我们看到了口碑引领的观影热潮,看到了成熟观众提供的成长环境,这股力量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体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
相关新闻
元旦档累计票房11.9亿
根据初步统计,元旦大盘报收3.69亿;《前任3:再见前任》1.25亿,累计4.19亿;《妖铃铃》5050万,累计3.01亿;《二代妖精》3740万,累计2.06亿;《解忧杂货店》3240万,累计1.84亿;《妖猫传》2120万,累计4.89亿。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大盘环比回落27%,全国市场在元旦小长假三天累计收入11.9亿,较2017年同期暴涨80%,创下历史最强元旦档。
《前任3:再见前任》环比仅跌4.5%,跌幅远低于另几部国产电影,累计综合票房已破4亿,超过两部前作最终票房之和。
《妖铃铃》和《二代妖精》累计综合票房也分别跨过3亿和2亿。
减小字体
④ 再创单日纪录!中国大年初一电影票房收入逾14.55亿!你最看好哪部成为贺岁档票房冠军
据猫眼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8:08,这8部电影中,现在已经有五部票房过亿,分别是《疯狂的外星人》5.02亿,《流浪地球》2.81亿,《飞驰人生》3.76亿,《新喜剧之王》3.05亿,《熊出没.原始时代》1.59亿,领先第一的仍然是《疯狂的外星人》票房已经破了5亿,势头很猛,年初一之后,贺岁档第二日继续蝉联冠军宝座,意外的是在五部过亿的影片中有一部是动画片,而且不是外来ip的小猪佩琦,是国产IP熊出没。。
继排片争先的年初一二之后,接下来《疯狂的外星人》能否继续蝉联冠军宝座还是未知数。春节贺岁档接下来的票房可能会随着电影口碑进行变化,毕竟好的片子才是观众的选择。从目前的口碑排行看,《流浪地球》也很可能会成为今年的黑马逆袭成为冠军。
⑤ 《你好,李焕英》总票房51亿超越《哪吒》,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吗
作为今年的贺岁档影片 《你好,李焕英 》可以说是 过完年了还在播放的一部影片 可见这部影片子是个东西多么的高。而小编在过年期间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 确实是十分感人 也让我有了很多的共鸣 。接下来小编还是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 《你好,李焕英 》。
故事可能并没有那么非常大的框架 ,但是略显平凡的剧情中 却是那么的真实,从电影中与母亲的小事中得出一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的事情 。从而引发观影者 思想共鸣 。而在故事的最后 贾小玲的内心独白也是真情流露 ,你也是把观众但入了一个 沉思的过程,在最后感情的收尾处也让大家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温情满满,泪点十足 。
⑥ 春节档总票房突破60亿!你如何看待今年电影票偏贵这一现象
唐人街探案第3部的票价竟然要达到80元以上,这相当于平时看一部3D这样的价格,而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随着口碑与某瓣评分的逐渐上扬,票价也在逐步上涨。
这让很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得不犹豫不决,因为口袋里面的散碎银两真的有些捉襟见肘,无意再去把全部的七部贺岁档电影都看一遍,要知道如果要是自己去看一部影片,而且什么都不带兜里揣瓶矿泉水的话,那么你看这部电影的成本也平均要在65块钱左右。
我相信如果电影票偏贵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看电影的热情,今年这7部电影我是没有一部,前去看的,只不过是想等在电脑前面看一看各大视频网站能什么时候上映这7部影片,然后反正我有会员拿会员再看吧,要不然就是在网上买个便宜的会员一次性公开,反正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票房这件事情,我是有心无力了。
⑦ 中国大陆今年贺岁栏票房最高的是哪部电影
2014年,内地票房最终没能达到300亿,预计将定格于294亿,与去年同期的217.69亿相比,增幅约为35%,实现了连续11年内地全年票房30%的增幅。今年,国产片票房约为160亿,占全年票房收入的54.4%,比进口片票房多了26亿。其中,全年票房过亿影片达到66部,国产片占了36席。
2014全年票房虎头蛇尾 12月连续两年拖后腿
进入2014年,票房数字一直都在增长,最起码到国庆档时,众人还对全年300亿的目标抱有坚定信心。确实,今年前几个热门档期的票房都刷新了纪录。
首先便是一鸣惊人的春节档,7天吸金14.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84%,而且每天的单日票房都在1.7亿以上;7天内放映场次超过80万,比去年高出了28万多场;观影人次方面,今年春节档突破了3890万,几乎是去年的一倍。《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春节档内狂揽了6.66亿票房,成为当之无愧的档期霸主,该片的最终票房定格于10.45亿,在内地影史华语片票房榜上位列第四。
今年第一季度的内地票房超过67亿,实现了连续6年来的正增长;上半年票房收于134亿,已经超过了2012年的全年票房总和,增幅之快令人叹服。
2014年暑期档,6月至8月,92天卷走了90亿票房,对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一半,几乎是一天一个亿。而7月份的票房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6.5亿,这个单月票房纪录保持至今。
再之后,经过了平淡的9月份,大盘又在国庆档爆发了。十一7天内地票房达到了11亿,大盘连续7天票房破亿。宁浩执导的《心花路放》在国庆档劲收6.4亿,该片也是今年最卖座的华语片,最终票房约为11.46亿。
国庆档之后,10月和11月历来是进口片的天下,《银河护卫队》、《忍者神龟:变种时代》、《星际穿越》等分账片陆续上映,也令影市维持在一定的热度。
但是,到了11月最后一周,内地周票房便跌破了5亿大关,《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和《撒娇女人最好命》等片的话题性虽然高,但都没能斩获更多的票房。进入12月之后,原本万众期待的贺岁档更是偃旗息鼓。12月2日上映的《太平轮(上)》刚刚上映就遭到影迷的吐槽,最终票房难过两亿;而18日上片的《一步之遥》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未公映负面评价就铺天盖地地袭来,这部原本被寄予了厚望的大片,在2014年内只收得了4.9亿票房,根本无法超过姜文的上一部作品《让子弹飞》。而12月23日上映的《智取威虎山3D》虽然叫好又叫座,无奈上映时间过晚,只能为今年的全年票房贡献4.2亿了。这个12月,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竟然是《匆匆那年》,12月5日开画,蝉联两周票房冠军,年内吸金约5.8亿。至此,2014年12月的单月票房约为25亿,超过了去年同期(21亿),与2012年同期持平。所以,12月的票房成绩已经连续两年没能出现大幅增长,拖了全年票房的后腿。
《变4》刷新多项纪录 分账片卷走了112亿
2014年的全年票房冠军非《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莫属,该片也是内地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6月27日上映,零点场就拿下了2100万的票房,先声夺人,首日1.9亿,单日最高2.2亿,首周三天6.3亿,这一系列的数字将内地影史的零点场、首日、单日、首周等几乎所有票房纪录都打破了。该片的最终票房定格于19.78亿,这个数字令无数国产片压力倍增,如果2015年的春节档无片能够打破此纪录,那么就要等到《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上映之时了。
在《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带领下,今年的34部分账片一共拿下了112亿票房,增幅超六成。实际上,今年只上映了33部分账片,《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占用今年名额,却要等到明年才能与内地观众见面。
在今年上映进口片票房总和中,分账片的票房占了大约84%,而且,科幻片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票房前十名的分账片,有九部都是科幻片,只有第十名《极品飞车》是单纯的动作片。分账大片的票房实力有目共睹,不过单片之间的票房差距也是非常之大。以7月18日上映的《曼德拉》为例,最终票房只有70万,还不如《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热映时一个小时的收入多,可见该片所受的冷待。
全年66部影片票房过亿 国产片再胜进口片
2014年新上映的影片中,共有66部票房破亿。其中,国产片有36部,回顾2010年,全年票房破亿的国产片仅有17部,今年已经是四年前的两倍。而进口片在今年有30部票房过亿,略低于国产片。
经历过2012年分账大片的强势袭击、十年来国产片票房首次低于进口片后,2013年,国产片全面反击,最终以全年127.67亿的成绩,赢过进口片大约37亿。到了今年,国产片与进口片之间的对垒此起彼伏、平分秋色。
第一季度,国产片以42.42亿的票房完胜25.44亿的进口片;前六个月,国产片败下阵来,比进口片的票房少了5亿;前三季度,国产片反超进口片,优势不足6亿。今年最后三个月,好莱坞大片虽然源源不断与观众见面,可终究抵不过国产片在档期上的优势,最终,这场中外大战以国产片的胜利告终,最终票房约为160亿。
9月30日上片的《心花路放》以11.46亿的成绩夺走了今年华语片票房冠军宝座,排在第二至五名的华语片及票房分别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5亿、《爸爸去哪儿》6.96亿、《分手大师》6.66亿和《后会无期》6.29亿。值得一提的是,《分手大师》和《后会无期》的导演邓超和韩寒都是首次做导演,电影处女作便收获了超过6亿的票房,无论口碑怎样,至少都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
⑧ 春节档电影票房每天几点增长快
很多人期待今年的消费复苏,甚至是爆发性复苏,那今年的消费到底会怎么样呢?目前来看,第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参考指标正在出炉,就是春节档电影票房,今年的大片好片感觉也不少,口碑都还不错,那今年的票房怎么样呢?
截至2023年1月24日8时23分,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破30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位。
2022年的春节档时间,是从1月31日至2022年2月6日。跟今天同期的时间,也就是去年的大年初三,是2022年2月3日,截止那天的12时32分,2022春节档新片总票房(含点映)破30亿元。
可以看出来,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春节档票房,要略好于去年,今年达成30亿票房比去年少用4个小时,按往年的数据推算,4个小时大概可以多出2个亿的票房来。
大致对比一下,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春节档票房比去年略高一点点,后面还会不会出现大幅反超,现在看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是很大,因为从历年的票房走势看,大部分电影票房都是逐步回落的,大年初一初二,往往是单日票房高点。如果今年没有太大的意外,那么整个春节档票房,可能跟去年差不多,最后应该略有增长。
有人可能以为这个春节档电影票房最好的时候应该是疫情以前,其实跟很多人感觉相反,春节档票房最高的年份是2021年,其次就是2022年。2021年春节档票房达到了惊人的78亿元,2022年是60亿,跟2019年的59亿差不多,只增长了1亿元,今年可能会超过60亿,但几乎不可能超过2021年。
真实的世界在分化,很多实际情况不能凭感觉判断。春节档电影票房,这可以看作开年的第一个消费复苏预期参考指标,从现在的情况看,我还是觉得对今年的消费,可以谨慎乐观,但最好不要盲目乐观,以免预期过高落空之后又导致盲目悲观。
⑨ 2017年春节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1,《西游·伏妖篇》,上映日期:2017年1月28日。
《西游·伏妖篇》是由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魔幻喜剧片,由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吴亦凡、林更新、姚晨、林允领衔主演。
2,《功夫瑜伽》,上映日期:2017年1月28日。
《功夫瑜伽》是由北京太合娱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中印合拍功夫喜剧电影,由唐季礼执导,成龙、李治廷、张艺兴、迪莎·帕塔尼、母其弥雅、索努·苏德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位考古学家被一张千年前的地图所吸引,在中印两国间寻找“神秘宝石”的冒险的故事。
3,《大闹天竺》,上映日期:2017年1月28日。
《大闹天竺》是由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霍尔果斯青春光线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发行的动作喜剧电影,由王宝强执导,王宝强、白客、岳云鹏、柳岩领衔主演,林永健、马浴柯主演,陈佩斯、朱时茂、王祖蓝、刘昊然、黄渤等友情客串,六小龄童特别出演。
影片讲述盛唐集团总裁唐宗突然离世并留下遗训,让他的儿子唐森在穷小子武空的陪同下前往印度寻找遗嘱的故事。
4,《乘风破浪》,上映日期:2017年1月28日。
《乘风破浪》是由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轻喜剧,由韩寒执导兼编剧,邓超、彭于晏、赵丽颖领衔主演。该片致敬了《回到未来》、《新难兄难弟》、《时光倒流七十年》等片,讲述了不被父亲理解的赛车手徐太浪意外经历一场奇妙冒险的故事。
5,《熊出没·奇幻空间》,上映日期:2017年1月28日。
《熊出没·奇幻空间》是由方特动漫、优扬传媒、乐视影业、珠江影业、娱跃影业等联合出品的奇幻冒险喜剧动画电影。该片由丁亮执导,曾舜晞、尚雯婕、鲍春来、孙建宏真人出演,张伟、张秉君、谭笑等配音。
⑩ 大年初一单日票房破8亿,为何今年的贺岁档电影这么火
中国电影行业现在真的不是很景气,看电影的人大部分是选择性的看一看,而且对于看电影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因为现在的电影真的是看不看没什么意义。因为电影吸引大家的是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些事情,或者科幻。恐怖一类的精彩夸张性电影,但是这些电影在中国电影界都没什么经典。
春节期间有一个消息传出来,说是今年的大年初一的票房十分火爆,突破八个亿,看起来大家都为此高呼,觉得这是中国电影界的又一次成功。其实我想说的是,初一的电影之所以看得人多一些,是因为大家无聊,出门看看电影觉得好玩罢了,并不是人们因为电影如何精彩必须去看一下。
另外中国的影视界拍电影的水平真不是很高,不过炒作的水平确实比较厉害,所以现在说的八亿票房的伟大成绩,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一下水分问题。大年初一的时候,确实人们比较休闲一下,但是票房如此火爆可不一定,我相信不可能大部分人不去串亲戚而选择在电影院里面吧。
所以我对这次的票房消费的数据不是很信任,另外这次春节期间的电影,确实也比较不错,第一部是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听说买到3.67亿的票房,其次是柳岩和王宝强的大闹天竺据说也有1.91亿,王宝强的事情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所以大闹天竺的票房我倒是比较相信了。
中国的电影文化真的需要继续加深改革,不要每次就是几种手段来回的施为,周星驰的电影精彩,是因为周星驰一直延续自己的一种风格,同时每一次个观众带来不同的感觉,所以他电影票房一直保持很不错,成龙的电影也是如此,实力说明一切。希望中国电影好起来,更希望中国电影表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