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里亚纳海战发生过程是怎样的
在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期间,美、日两国舰队在马里亚纳和菲律宾之间的海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交战,称为马里亚纳海战,又称菲律宾海战。
美军于1943年冬在吉尔伯特群岛登陆,从中太平洋大举反攻后,日军因其海、空兵力衰弱而无法组织反击。日军大本营认为,阻止敌人进攻和扭转战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实施海上决战。只有集中兵力,通过决战消灭美国舰队,夺回制海权,才能改变被动态势。
为此,日联合舰队于1944年3月1日以其大部分兵力组成用于海上决战的第1机动舰队,任命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为司令官。这是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配有其他水面舰只的战略部队,编有大型航空母舰3艘、中型航空母舰2艘、小型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7艘、巡洋观13艘、驱逐舰29艘。这支机动舰队组建后,分别在日本国内和林加群岛等地进行训练。5月2日,大本营任命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于次日下达“阿号”作战计划,命令第1机动舰队所属各部于5月20日前在菲律宾西南的塔威塔威锚地集结,完成作战准备。
预定将在帛琉群岛附近或加罗林群岛西部与美军主力舰队决战。原在计划中规定,若敌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不使用第1机动舰队,后因油船问题得到解决,则改为在马里亚纳方向亦可使用机动舰队。
马里亚纳海战示意图6月11日,美快速航母特混编队开始袭击马里亚纳群岛,日军大本营以为这次同过去的几次空袭一样,属奔袭性质,两三日后就会撤走,所以按兵未动。13日,美军开始实施舰炮火力准备,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于当日17时27分下达停止“浑号”作战,准备实施“阿号”作战的命令。
日第1机动舰队为了尽量靠近预定决战海域,遂在塔威塔威集结。但抵达该地后,在其附近水域常有美军潜艇出没。舰队无法出海训练。而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未达到要求,急需抓紧时间提高飞行技能。
因此,小泽司令官于13日晨率第1机动舰队的大部兵力离开塔威塔威,驶往菲律宾中部的吉马拉斯岛。在航行途中接到准备实施“阿号”作战的命令,小泽立即通知参加“浑号”作战的第1战队、第5战队、第2驱逐舰战队和第10战队的3艘驱逐舰回归原建制。第1机动舰队14日抵达吉马拉斯,立刻进行补给。15日7时10分,联合舰队下达“阿号”作战开始实施的命令,小泽便于当日8时率队从吉马拉斯锚地出发,15日傍晚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向东驶去。前去支援比阿岛反登陆作战的第1战队等部接到小泽的命令后,迅速向东北方向开进,并于16日15时33分与主队会合。至17日15时39分,这支机动舰队中巡洋舰以下的舰只都进行了海上加油,完成了最后的战斗准备,继续东进;预计将于19日进至塞班岛以西海域与敌决战。
美军部署多艘潜艇对日机动舰队的行动和通往塞班岛的航路进行监视。小泽主队于13日从塔威塔成出航后便被“小银鱼”号美军潜艇发现,15日晚从圣贝纳迪诺海峡刚一驶出就被“飞鱼”号美军潜艇发现。宇垣海军中将率领第1战队等部驶向会合点时又被“海马”号美军潜艇发现。
根据潜艇报告的敌情,斯普鲁恩斯将军决定:迅速把分头执行任务的4个航母特混大队集中起来,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并从联合远征军的火力支援群中抽调5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20艘驱逐舰,去加强快速航母特混编队的警戒。6月18日中午,前去袭击硫磺列岛的两个航母特混大队回归本队后,米切尔从各大队中抽出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14艘,加上他直辖的快速战列舰7艘,组成一个新的大队。由李海军中将指挥,准备用于同日水面舰艇部队交战。这样一来。米切尔编队就由4个大队变成5个大队,共有航空母舰15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67艘。15艘航空母舰共载母舰飞机891架。5个大队均采用环形队形,各大队之间的距离为12~15海里。
由于既要还击来袭之敌,又要掩护登陆地域,米切尔编队不敢远离马里亚纳群岛,于是昼间西进,夜间东撤。18日昼间,米切尔率队全天西进,并派侦察机在前方搜索,但未发现敌情。
自18日晨,小泽也加强了空中搜索。根据当日18时30分返航的侦察机报告,已知在其东北380海里处出现编有多艘航空母舰的美国舰队,但因天近傍晚,未派飞机出击,而令其第3航空战队向东航进,小泽率第1、第2航空战队向南退避,以求能在敌机作战半径之外度夜,待次日晨发起攻击。
6月19日3时,小泽命令所属各战队均转向东北航行,将航速增至26节这时,其第3航空战队担任前卫,第1、第2航空战队在它后面约100海里处跟进。第3航空战队的“千代田”号、“千岁”号、“瑞凤”号3艘航空母舰列成单横队,各舰相距约5~6海里,以“大和”号、“武藏”号、“金刚”号、“榛名”号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为其担任护卫,由栗田健男海军中将指挥。
第1航空战队的“大历”号、“翔鹤”号、“瑞鹤”号3艘航空母舰列成疏开的人字从形,以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为其担任护卫。第2航空战队的“隼鹰”号、“飞鹰”号、“大风”号3艘航空母舰亦列成疏开的人字队形,以“长门”号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为其担任护卫。以上9艘航空母舰载有母舰飞机共439架。3时30分后,小泽先后派出44架飞机搜索目标,终于发现了美国舰队,遂于7时后开始进行第一次攻击:第3航空战队的64架飞机于7时25分离舰,第1航空战队的128架飞机于8时离舰,第2航空战队的49架飞机于6时05分离舰。10时后,日军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攻击:第1航空战队的50架飞机于10时15分起飞,第2航空战队的15架飞机于10时30分起飞。第3航空战队因回收各战队返航的飞机而未能参加这次攻击。
在此之前,美军的珍珠港无线电测向站虽于18日夜曾报告在米切尔编队西南约350海里处出现敌机动舰队,但米切尔所派出的侦察机还未捕捉到这一重要目标。斯普鲁恩斯等人都未弄清日本舰队的可靠位置。
为了避免遭到敌军的侧翼迂回,掩护登陆地域不受攻击,已进至塞进岛西南270海里水域的快速航母特混编队,奉斯普鲁恩斯之命转向东撤。19日晨,撤至关岛西北约80海域处,米切尔派出突击机群对关岛残存的日军飞机进行袭击,击毁其战斗机30架、轰炸机5架。约于6时20分,这支航母编队转向西南航行,准备迎战日机动舰队。100时许,美舰雷达发现在西南150海里处出现一群飞机。这是日第3航空战队派出的突击机群。美各航母大队则均为迎风航行,上百架的战斗机相继起飞,前去截击敌机。
当日机群离美航母编队约70海里时,美战斗机群从高空向其俯冲攻击,一举击落日机25架,仅有少数日机飞临美编队上空,又受到高射炮火的猛烈射击。这批日机所投下的炸弹中,有1颗击中“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另1颗落在“明尼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近旁,均未造成很大损害。可是,这次来袭的34架日机仅有23架返回航空母舰。
日第1航空战队派出的128架飞机,刚飞出50海里就遭到美战斗机的截击,有近半数被击落,飞临美航母编队上空的日机又被高炮击落许多,共损失97架。这批日机的战绩是:1颗炸弹落在“邦克山”号航空母舰近旁,引起大火;1架日机撞在“印第安纳”号战列舰的舰舷上,使其受到轻微损伤。
日第2航空战队3艘航空母舰起飞的49架飞机,未完全集合起来就分两群出发。一群在飞进途中与美战斗机群遭遇,被击落7架。并因交战而丧失了袭击美航母编队的战机;另一群飞出35O海里没有找到目标,便返回母舰。
第1航空战队参加第2次攻击的50架日机,在预定海域没有找到目标,便飞往关岛,临着陆前遭美战斗机群袭击,被击落26架。第2航空战队参加第2次攻击的15架日机,虽然找到了美航母编队,并进行了攻击,但是未给对方造成多大损失,却有9架被击落。
日机离舰前去攻击时,有两艘美潜艇悄悄向日航空母舰接近。8时10分,“大青花鱼”号美潜艇对小译为旗舰“大凤”号航空母舰实施鱼雷攻击。该舰因油舱中雷,后爆炸沉没。日第1机动舰队司令官则转移到“羽黑”号重巡洋舰上继续指挥作战。11时20分“棘鳍”号美潜艇对“翔鹤”号航空母舰实施鱼雷攻击,使该舰中雷起火,后沉没。
日舰载机实施两次攻击后,小泽根据返航飞行员的报告,认为美快速航母特混编队已受重创,则令所属各队撤出战斗准备,退至西北海域进行海上加油后,次日再战。
美军派出的舰载机全部收回后,天色已晚。米切尔留下一个航母特混大队继续封锁关岛和罗塔岛,他亲自率领其他几个大队彻夜向西南追击。
直至次日16时,美侦察机才发现日机动舰队在美快速航母特混编队西北220海里处向西航行。虽然距离较远,而且出击的飞机入夜后才能返舰,但米切尔还是下达了起飞命令。20日16时30分,77架轰炸机、54架鱼雷机在85架战斗机的护卫下,向西北飞去。途中发现小泽舰队的补给船队,一个战斗群奉命前去攻击,将其油船击沉2艘。其余飞机继续搜索前进,近黄昏时发现日机动舰队。并进行了多次攻击。日“隼鹰”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中弹起火、“飞鹰”号航空母舰被鱼雷击中,舱内发生爆炸,致使舰体断裂,不久即沉没。起飞拦截的日机又损失约40架,美机在这次攻击中也被击落20余架。
由于日舰队的实际位置比侦察机报告的位置远60海里。一些美机返航时因燃油耗尽而在海上迫降。还有一些飞机返航着舰时发生严重碰撞事故。仅此两项,就损失飞机约83架。21日晨,美侦察机发现,小泽机动舰队已在369海里以外的海域以20节航速向西北驶去。斯塔鲁恩斯认为,消灭日本机动舰队的机会已经丧失,便决定停止追击,向塞班岛靠拢,以使快速航母特混编队配合联合远征军继续完成登陆任务。
在这次海战中美军的舰只未沉一艘,仅仅损失舰载机110余架。它虽未歼灭敌人舰队,可是取得了制空、制海权,完全封锁了登陆地域,使马里纳亚地区的守军得不到任何增援,确保了马亚里纳群岛登陆战役的顺利实施。而日军则有3艘大、中型航空母舰被击沉,还有几艘航空母舰被击伤,它所投入的439架母舰飞机损失395架,还有19架被击伤,仅保全下来25架。舰载机的飞行员损失殆尽。航母舰群已成为当时海战的主要战力。这次海战的损失使日本联合舰队的作战能力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美军从而获得了继续横渡太平洋的更为有利的条件。
2. 马里亚纳海战电影
不仿看一下美国电影《食人鱼》还不错
3. 战斗位置:太平洋的战役剧情
《战斗位置:太平洋》的战役大多按照历史设计剧情,也有设想出来的(如日本的一些战役)。一些战役开始前,玩家可以选择替换参战的舰艇或飞机。战役开始前可以选择难度。完成一些战役可以解锁一些兵器或获得“荣誉”。
《战斗位置:太平洋》日军战役
1、偷袭珍珠港
2、Z舰队的覆灭
3、爪哇海战
4、保护翔凤号
5、入侵莫尔兹比港
6、猎杀大黄蜂号
7、中途岛战役
8、防守瓜达尔卡纳尔岛
9、所罗门战役
10、攻击悉尼港
11、攻占斐济
12、与德国人见面
13、夏威夷之路
14、入侵夏威夷
《战斗位置:太平洋》美军战役
1、东所罗门海战
2、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3、圣克鲁斯海战
4、亨德森机场防御战
5、瓜达尔卡纳尔第一战(即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的第一战)
6、瓜达尔卡纳尔第二战(即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的第二战)
7、进攻塔拉瓦
8、菲律宾海之战(马里亚纳海战)
9、莱特湾上的神风
10、恩加诺角海战
11、潜艇巡航
12、空袭印度支那
13、进攻硫磺岛
14、冲绳之战 《战斗位置:太平洋》的小战役有五种,包括ESCORT、SIEGE、COMPETITIVE、DUEL、ISLAND CAPTURE。每个小战役里都包括了8张地图。
ESCORT(护航):在这一小战役里,主要的剧情就是一方护航、一方攻击。被护航的对象包括舰艇和运输机等。玩家可以选择任何一方,随意组织进攻或防御。
SIEGE(攻城):在这一小战役里,地图上会有一些岛屿。进攻方的任务就是攻下岛屿,防守方的任务就是防御。攻方和守方的兵力一开始都是固定的,随着舰艇、飞机的损耗而减少。任何一方兵力降为0则战败。
COMPETITIVE(竞赛):在这一小战役里,玩家将和AI控制的其他“队友”共同作战,无休止地发动攻击,争取得到最高的分数。这个小战役基本没有剧情的限制,玩家可以选择游戏时间和游戏最高点数。
DUEL(决斗):在这一小战役里,玩家可以选择美、日、英的舰艇和飞机进行直接对战,作战目的就是消灭全部敌人。可供选择的单位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战斗机(大地图补丁里增加了轻巡洋舰、潜艇和鱼雷艇)。玩家可以和电脑1对1地单挑,也可以编队作战。电脑的AI也可以选择。
ISLAND CAPTURE(夺岛):在这一小战役里,地图上有一系列岛屿。岛屿上会有基地、码头和机场。玩家可以选择美国或日本,目的就是夺取敌人的所有基地。这个小战役可以看作是太平洋战争的缩小版。开战前,玩家可以选择兵器、资源点数、地图大小等。
4. 马里亚纳海战的介绍
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盟军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夺得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中太平洋展开攻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自澳大利亚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发动跳岛作战,1944年上半年两条战线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势不可挡。为了进一步削弱日本的工业潜力,盟军需要占领地位重要、正在日本“绝对国防圈”上的马里亚纳群岛做为B-29远程轰炸机基地,尼米兹派出中途岛战役的英雄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执行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任务,其率领的第五舰队拥有15艘航空母舰,1944年6月15日在塞班岛成功登陆,由于进展顺利,斯普鲁恩斯原订18日攻占关岛。日本总部也意识到美军的企图,丰田副武接替殉职的古贺峰一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后,于1944年5月20日发起“阿”号作战(あ号作戦),希望在美军攻击马里纳之际,由小泽治三郎中将带领的9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部队可以对美军第五舰队进行致命打击。战役结果日军损失三艘航空母舰、600架飞机,又无法援救马里亚纳的日本守军而遭到惨败。
5. 马里亚纳海战:美国海军的"猎火鸡"之战
美国陆军和海军在进攻线路上激烈争吵了起来。
这很好理解,两方的争吵都是为了使己方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时候,已经是1943年下半年,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战,美军终于扭转了被动的战争局面,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太平洋浩瀚万里,该从哪里进攻日本?总的来说,对日本的进攻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是北太平洋,二是中太平洋,三是西南太平洋。由于北太平洋天气严寒,海面上风大浪急,无法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线,所以基本上不用考虑,那么在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这两个路线上,美国陆军和海军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以陆军上将"万人迷"先生麦克·阿瑟为代表的一方,主张从西南太平洋发动进攻,因为这条进攻路线可以充分利用美军在那里的一系列海空基地,有足够强劲的战备支援;而以海军上将尼米兹为代表的一方,认为这条进攻路线上的主要岛屿面积都比较大,日军部署的兵力也相应较多,所以遭到的抵抗一定较激烈,付出的伤亡也会大一些,关键是攻击速度会非常慢,而从中太平洋发动攻势,可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拦腰截断,一招毙命。
这件事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他们极其慎重、仔细地研究了很久,最后决定采取以中太平洋为主,西南太平洋为辅的双管齐下的战略。这样不但两方都不得罪,而且能够使大批刚建成的航空母舰和登陆舰艇发挥最大的威力。
很快,美国组织了乔治亚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和马绍尔群岛战役,节节胜利。那么接下来,美国的进攻矛头直指马里亚纳群岛。
一、军事要塞马里亚纳群岛
马里亚纳群岛是一个火山群岛,南北走向,绵延长达425海里,由大小近百个岛屿组成,较大的火山岛有16个,自北向南主要有第二大岛塞班岛、第三大岛提尼安岛、罗塔岛和最大岛屿关岛。
这个群岛的历史颇多波折于1521年被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发现;1565年起成为西班牙的属地;1898年美西发生战争中,美国占领关岛,德国以4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他岛屿买去;而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将德国的岛屿据为己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即1941年12月10日,日军又占领关岛。
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重要了∶马里亚纳群岛位于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以东,硫黄列岛以南,加罗林群岛以北,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的必经之路。
到1944年5月下旬,日军在这里部署了两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约60000余人。但是防御工事这时候并未完善,火炮掩体几乎没有,地雷和铁丝网也没铺设,所以防御并不坚固。
但是,马里亚纳群岛的海军力量很强盛。主力舰队是1944年2月由第2、第3舰队合并组成的第一机动舰队,几乎包括了联合舰队所有主要水面舰艇,共有航母九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31艘,舰载机439架,由海军中将小泽至三郎任司令。3月初,日军将原在马里亚纳群岛的第4舰队和新组建的第14航空舰队合并为中太平洋舰队,由海军中将南云忠一担任司令。
日本的劣势在于,由于在中途岛海战和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损失了太多飞机和飞行员,第一机动舰队的飞行员飞行技术普遍不高,这使日本飞机的作战能力大大下降。而他们的对手美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500个小时以上,大都具有战斗经验,还配有换班机组人员,以供轮番出战,双方相差可谓悬殊。
在此期间,美国攻打达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计划确立了,尼米兹下达兵力编成和任务区分的命令,登陆部队及其护航输送船队称为联合远征军,由海军中将雷蒙德·特纳任司令,下辖三部分∶第52特混编队,负责夺取塞班和提尼安;第53特混编队,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出发,负责攻占关岛;第51特混编队第一大队,在登陆场附近海域待命,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以上地面部队共计12.7万人,担负运送和护航任务的舰船535艘。此外,陆军第77师为战役总预备队,在夏威夷待命,准备于7月投入战斗。
如此强劲的登陆部队,必须要配备合适的舰队为其护航。提供海空掩护的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海军中将米切尔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下辖四个特混大队,共有航母15艘、战列舰七艘、重巡洋舰八艘、轻巡洋舰13艘、驱逐舰67艘、舰载机约900架;另一支是海军中将胡佛指挥的岸基航空兵620架各型飞机。
海上总指挥是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而尼米兹则坐镇珍珠港实施全局指挥,与战斗的脉搏一起跳动。
美国把登陆日定于6月15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临近。二、关岛登陆与小泽至三郎的神秘踪迹美国的后勤运输很不占优势,又因为日军防御兵力有数万之众,美军必须投入优势兵力,实施宽正面登陆,并且只能先夺取塞班,再攻提尼安和关岛。致命的是,美军对于马里亚纳群岛的情况除关岛外,知之甚少,而对日军的设防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如果美军在此战中胜利的话,那真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好在美军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同时,各参战部队抓紧时间进行战术训练和备战备航,航母编队和潜艇部队积极出击,给日军的海上运输线以严重的破坏,使得马里亚纳的守备部队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1944年6月初,美军参战各部在马朱罗环礁集结完毕,6月6日,米切尔率领第58特混编队从马朱罗环礁出发,向马里亚纳驶去,斯普鲁恩斯乘坐"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随编队出海。
经过几天的航行,6月11日,美军第58特混编队到达关岛以东200海里处,出动舰载机开始空袭马里亚纳群岛,击落、击毁日机147架,几乎将这些岛屿上的日军航空兵力全部消灭。6月13日拂晓时分,美军舰队对岛上进行精确射击,摧毁了日军许多防御工事。
在这场大型战役中,美军潜艇部队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各处潜艇的监控报告,美军计算出日本舰队在17日前不会进入马里亚纳海域,尼米兹便命令第58特混编队按预定计划提前一天开始行动。
6月14日,58特混编队兵分两路,海军少将克拉克指挥第1、第4特混大队,共七艘航母、八艘巡洋舰和28艘驱逐舰,北上空袭硫黄岛日军,以阻止日军从北面支援马里亚纳。米切尔亲自指挥第2、第3特混大队,共八艘航母、八艘巡洋舰和25艘驱逐舰,进至马里亚纳群岛以西,以便随时截击来犯的日军舰队,保护登陆编队的安全。
6月15日早晨5时,舰炮火力支援群和护航航母支援群对登陆地点的日军防御工事进行最后的火力准备。8时30分,第一批登陆部队共八个营分乘600余辆两栖履带车和两栖坦克向正面宽度约六千米的登陆滩头冲击。激烈的登陆战打响了。
在美军登陆作战开始的时候,日军联合舰队的主力第一机动舰队正在步步逼近。小泽至三郎率领九艘航母(共搭载舰载机439架)、五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缓缓而来。
小泽至三郎的机动舰队分为三个战队∶第三航空战队充当前卫,由中将粟田健男指挥;第一航空战队由小泽至三郎亲自指挥;第二航空战队由少将城岛高次率领。
得知日军至少有两支舰队正向塞班岛驶来,为确保登陆编队的安全,斯普鲁恩斯决定推迟对关岛的进攻,计划在关岛登陆的部队暂向东规避。并命令北上攻击硫黄岛的两个特混大队迅速返回,集中全力对付日军舰队。
斯普鲁恩斯于17日下午2时下达了作战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米切尔抽调快速战列舰七艘、重巡洋舰四艘和驱逐舰14艘,组成新的特混大队,由威利斯·李海军中将指挥,部署在最西侧海域。此时,58特混编队就变成了五个大队,共有15艘航母、七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和74艘驱逐舰,航母舰载机共891架,加上战列舰、巡洋舰所搭载的水上飞机共计965架。
18日下午,美军五个大队均呈环形防空队形,所有航母都与风向成90度,以便随时转向逆风起飞飞机或顺风接受飞机降落,至此美军已完成了临战准备。
但是,经过焦急的侦查等待,仍然没有查清日军舰队的具体位置。小泽至三郎的舰队到底在哪?
小泽至三郎汲取中途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从18日起就派出多架侦察机严密搜索,并于下午发现了美军舰队,只是因天色将黑,己方的飞行员多未接受过夜航训练,才没出动飞机,而是命令第三航空战队向东,自己则率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向南,在美军飞机作战半径之外过夜,等待次日天亮后再出击。三、日军四次飞机攻击波的亡命攻击19日日出前,小泽至三郎侦查到美国舰队的位置,离己方前卫舰队300海里,于是便命令出击。
7时25分,第三航空战队64架飞机飞射出去。
9时的时候,美军通过雷达在150海里外发现日机,米切尔命令甲板上待命的所有飞机起飞,战斗机前去拦截日机,轰炸机和鱼雷机则因为日军舰队在攻击距离之外只得向东规避到安全空域,美军共有250架战斗机起飞迎战,上升到7600米高度由航母上的空中控制官引导接敌,在距航母70海里上空对日机进行居高临下的攻击,一举击落日机25架,美机仅损失一架。其余的日机终于突破美机拦截,对美军的战列舰编队发起进攻,只有"南达科他"号战列舰被命中一枚炸弹,致其死伤50人。而日机在美舰密集的高射炮火射击下,又有16架被击落。
所以,这次攻击日机仅有23架得以返回母舰。
不甘心的日军在8时05分开始第二波攻击,这次由第一航空战队出击,共派出128架飞机。这时候美军"大青花鱼"号潜艇突破了日舰的警戒圈,并向"大凤"号航空母舰齐射六枚鱼雷,有一条被刚起飞的轰炸机撞毁,而无法规避的"大凤"号被一枚鱼雷命中右舷前部升降机附近舰体,"大凤"号是日军吸取了中途岛海战经验建造的新型航母,飞行甲板有100毫米装甲防护,但看样子并没有致命的危险,经过有效的损管措施,"大凤"号仍能保持战斗航行。然而,这枚鱼雷爆炸撕裂了输油管道,原油蒸汽慢慢从管道的裂口里挥发出来,在通风性极差的封闭机库里逐渐积聚,在中雷的六个小时后,机库内积聚的原油蒸汽发生了大爆炸,火势迅速蔓延,甚至将装甲飞行甲板都烧得严重变形扭曲,大火又引爆了弹药舱,使得航母内部的大爆炸接二连三,最后终于沉没,1650名舰员随舰葬身大海。
日军的灾难并未结束,从菲律宾海域跟踪小泽至三郎舰队的"刺鳍"号潜艇紧接着也突破了日舰的警戒,向"翔鹤"号航母发动了攻击,六枚鱼雷中的三枚直接命中,海水从炸开的破口汹涌而入,航母内部也燃起大火,并不时发生爆炸,舰体很快产生倾斜,缓缓沉没,1271名舰员丧生。
"刺鳍"号这次的跟踪和攻击是一个绝对的奇迹,炸毁"翔鹤"号航母后,他遭到日军驱逐舰长达三个小时的追踪,总共承受了105枚深水炸弹的攻击,但凭借着灵活机动,只受了轻伤,摆脱日舰攻击后返回塞班岛。
8时40分,日军第二攻击波机群经过前卫第三航空战队时,被误认为是美机遭到射击,损失两架。10时左右,又遭到了美机拦截,空战进入高潮,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军飞行员大开杀戒,"埃塞克斯"号航母的战斗机大队长麦坎贝尔中校身先士卒,率队向日机猛冲猛打,一举击落四架;弗雷西尔中尉冲入日机机群,在60米的近距连连开火,仅耗弹360发就击落六架日机。只要日机企图分散开,美军战斗机就以猛烈火力将其赶回队形,再集中火力射击队形密集的日机。
美机用这样的先进战术不停地打击,日机不断中弹坠海,甚至出现同时有15架飞机起火坠毁的浩大场面,一位美军飞行员无比兴奋,在无线电里大叫∶"这真像古代的猎火鸡啊!"因而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就以"马里亚纳猎火鸡"而流传了开来。
美机火力再猛,也总有漏网之鱼。约有20余架日机拼死突破了美机的拦截,但刚飞临美军舰队上空,就又遭到了美舰的高炮火力射击,而美军高射炮使用了新式的近炸引信,命中率很高,所以又有十余架日机被击落。最后,只有六架飞机向美舰发动了攻击,"邦克山"号航母和"黄蜂"号航母负了轻伤。
但美军依然在用它的战绩诉说辉煌∶日军这一攻击波,共损失飞机97架,另有两架轰炸机在返航途中因伤势过重而坠海,返回的母舰仅29架。
日军的第三攻击波的情况就好得多了,这批由第二航空战队起飞的49架飞机,起飞后,有16架战斗轰炸机和四架战斗机与大队失散,便自成一队向目标海域飞去,但一直飞出350海里也未找到美舰,于下午2时返回母舰。而其余的飞机在途中与美军约40架战斗机遭遇,双方随即展开空战,日军有七架战斗机被击落。
10时15分,日军又出动了50架飞机去攻打美军战舰,但没发现目标,便按计划飞往关岛降落,在关岛将要着陆时遭到了美机的攻击,共有26架被击落,而降落在关岛的日机,因为机场跑道被炸坏,几乎没有一架不受伤,因而无法再次起飞参战。10时20分,第一航空战队出动18架飞机,在飞行途中遭到美机有力拦截,被击落九架,另有一架鱼雷机因伤势过重于返航途中坠海。10时30分,第二航空战队再度派出九架轰炸机和六架战斗机,终于找到了美军的第二航母大队,立即实施攻击,一枚炸弹击中了美军"邦克山"号航母,然日机则在美舰猛烈高炮火力下,损失了五架轰炸机和四架战斗机。
日军终于知道形势对于自己已经非常不乐观,停止了攻势。而攻击导致日军总共损失192架,在关岛降落的飞机也大多被击毁,可谓损失巨大,航母上的舰载机只剩102架。
而美军仅损失战斗机23架。
接下来,就是美国出击的时刻了。四、美国舰队的凶猛出击美军非常完美地挫败了日军的四次攻击,部署第4大队在塞班岛海域负责压制关岛和罗塔岛日军航空基地,亲率其余3个大队彻夜西进,准备第二天攻击日舰。
6月20日天亮后,米切尔指挥舰队一面西进一面出动飞机进行搜索,但直到中午,仍未发现日军舰队。米切尔知道美军舰队航速为24节,日军舰队航速仅18节,现在的情况肯定是追击的航向不对,便改为向西北追击。下午4时左右,才有一架飞机报告在西北约220海里发现日军舰队。虽然距离较远,而且出击飞机返航时天色肯定全黑了,美军大部分飞行员还没有进行过夜间着舰训练,但如果现在不出击就等于失去战机,米切尔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心立即出击。
4时20分,美军航母转向逆风组织舰载机起飞,地勤人员行动极其迅速,在十分钟里就有216架飞机升空。由于航程较远,所有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携带了机腹副油箱。而航母在舰载机起飞后,恢复西北航向全速前进,以尽量缩短舰载机返航的距离。
5时30分,美机先发现了日军的补给船队,毫不客气地对其进行了攻击,击沉两艘、击伤两艘油船。其余美机继续向西,很快发现了日军舰队,便展开攻击。
小泽至三郎早在下午4时就知道美军航母编队正在后面进行追击,而且自己位置也已暴露了,肯定会遭到美军飞机的攻击,便停止海上加油,全速向西北撤退。
果然,美机很快来临,首先与日军战斗机发生空战,尽管日机劣势很大,被击落40余架,仍然负隅顽抗,协同水面舰只的防空火力击落美机20架。而美机突破日机空中拦截后,对日军舰队进行了猛烈攻击,"飞鹰"号航母沉没,"瑞鹤"号、"隼鹰"号、"千代田"号航母,以及战列舰和巡洋舰各一艘都被击伤。
美机完成攻击后,开始在越来越暗的夜色中返航。一些在战斗中受伤的飞机首先因燃油耗尽坠海,没有受伤的飞机也陆续有些因为燃油耗尽而在海上迫降。返航的飞机到达舰队上空时,航母已经转向顶风做好了接受飞机着舰的准备,但根据美国海军的战时规定,要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没有信号灯,飞机根本无法降落。米切尔痛苦思索良久,终于决定打开航行灯,哪怕暴露出自己的位置,因为这批飞行员和飞机简直太重要了。
刹那间,所有的航母都打开了红色的桅顶灯,甚至连航行灯、锚灯都打开了,飞行甲板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但是,返航的飞行员因燃油即将耗尽,有些竟然不顾信号和指挥,争先恐后降落,秩序混乱,发生了多起事故,一位飞行员不顾"列克星敦"号航母的等待信号,强行降落,结果一连撞上甲板上刚降落的六架飞机,造成两死六伤;还有两架飞机都急于降落,保持不住着舰间距,在"邦克山"号航母上空相撞,两死四伤。舰载机的着舰作业才告结束,总共有80余架飞机因迫降或相撞而损失,是战斗损失的四倍。
美军舰队本来想在第二天进行追击,一举消灭小泽至三郎的残部,但因为忙于搜救落水的飞行员,只好让他们逃回日本本土。尽管如此,这次胜利却完完全全属于美军。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母间海战,美军仅两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受轻伤,无一艘军舰沉没,舰载机损失117架。而日军被击沉航母三艘、油船两艘,被击伤航母三艘,战列舰、巡洋舰和油船各一艘,舰载机损失404架,占全部舰载机的92%;岸基飞机损失247架,几乎全军覆没;此外日军出动的36艘潜艇也被击沉20艘。日军的情况"惨败"二字都已经不足以形容。
经过这场规模巨大的海战,日本舰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成一支现代化的舰队,尤其是飞行员的损失更是难以弥补。中太平洋上的制空权、制海权彻底落到了美军的手里,美军此次胜利的辉煌照亮了整个中太平洋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