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中国的电影票房是谁决定的

中国的电影票房是谁决定的

发布时间:2022-12-31 18:46:25

⑴ 影片票房是怎么计算的

票房可以用观影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而通常我们所讲的票房,就是用门票收入来计算的。即,票房=票价X购买人数。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有学生票:40元,共10人,标准票:80元,共10人,团体票:30元,共10人,会员票价:20元,一共10人,那么,这一天该影院的总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1)中国的电影票房是谁决定的扩展阅读

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2016年1月,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电影局出重拳整顿市场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瞒报票房,院线要承担连带责任,影院放映质量差等问题也会被集中治理。

2018年12月3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⑵ 票房高低取决于什么

决定影片票房的是什么?

事实上,影片票房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影片题材及剧本、主创团队、影片定位、影片质量、票价、档期、发行、院线排片、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一向是票房大热的选项,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也比较受观众青睐;主创团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和制作团队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能够在影片上映前期对观众形成最大的吸引和冲击;影片定位是指影片为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比如从剧本设置、演员选择等方面切入设定目标人群定位;影片质量包含了剧本、拍摄、制作、演员表演等综合因素,是电影艺术成就的衡量标准,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⑶ 一部电影的票房假如是10亿,那么这10亿元究竟会谁分了呢导演还是影院的老板

票房怎么分法规和行业协会都是规定好的,不是哪个导演或老板随便拍拍脑袋决定的

对于国产电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交给国家电影管理部门
消费税3.3%,交给国税部门
剩下的部分42-48%给制片方和发行方
52-58%给院线和放映方

进口片又分两种
一种是批片,就是有进口权的国内发行方(国内就中影和华夏两家有进口的权)一次性付给国外制片方一定的费用(一般最多不超过100万美元),票房全部归发行方、院线和放映方所有,绝大多数非好莱坞电影都属于批片,部分好莱坞B级制作的电影(投资额在8000万美元以下)也属于批片;一种是分账大片,按国外制片方35%,国内发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

如果还不明白请网络“易网络:电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详细的解释

导演拿多少和票房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是拿死工资的,票房再高也分不到他头上,也有的确实是按票房分成的,但这种情况比较少,有的是票房高于多少会得到额外奖励,具体要看拍这片时导演怎么和制片公司签合同,没有统一的规定。

现在影院都是计算机售票的,都是和行业主管部门联网的,是做不了假的,就像卖彩票的网点也对销售额做不了假一样的道理。

⑷ 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⑸ 吴京:票房高不意味着自己水平就高,他这么说有何深意

每个人的电影票房并不是自己的水平来决定的,是由观影人所决定的。

2021年的中国电影可以说是鲜花绽放一般,春节档期的好多电影也打破了票房纪录,2021年在春节档的时候,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3》成为春节档期的一匹骏马,同时也让陈思诚成为了华语影坛第一位票房过百亿的导演,从2021年的票房数据来看,中国电影行业又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每个影视作品都非常的优秀,同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

所以高票房的收入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演艺水平或者导演水平就有多高。整体的票房的收入是由众多的观影人来决定的,一部电影的好坏能否给社会带来正能量,能否让人们从这部电影中吸取或者学习到一些东西,是电影人应该深思和能够做到的一件事情。在今后的中国电影行业中还会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产生,对于现在的票房也会有突破,我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应该有一个平常心来看待票房的收入。能够通过自己的指导和演绎来给众多观众带来更加优秀的作品,这是每一位影视人应当做到的。

⑹ 究竟是演员人设决定了票房,还是电影本身决定了票房

现在的影视圈陷入了一种怪圈漩涡中,电影的票房取决于营销热度和明星流量。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票房不出预料的高,没流量明星的,即便电影本身再出彩,也难逃票房不振的局面。从当下正热映的《超时空同居》就可验证此现象。
该部影片的主演是雷佳音和佟丽娅。这部片子讲真,剧情本身的好坏并不是很重要,但是,网络的热议却非常高涨,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两人的关系。雷佳音自从《我的前半生》前夫哥大火,就火的一塌糊涂,接着《锦衣卫2》《和平饭店》再次将他的幽默风趣发挥到极致,连带他和李光洁 郭京飞的"TF老boys"经常被热议。
“雷大头”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性格魅力很是圈粉,即便演绎一个油腻男,也不遭大众讨厌,这点虽然说法上清奇,但是却毫不违和。放到这部《超时空同居》中,同样适用。观众对他很是买账,并一律夸赞有加。
另一个主演——佟丽娅,更是清一色的赞誉之声。
原本她就是个美而不自知的姑娘,自演了《北京爱情故事》的沈冰,贤惠美丽的印象就扎根于观众心中。更是因此戏,和导演陈思诚结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长,在YY生育期,曝出陈思诚出轨的信息。观众就对她很是同情,尽管对于婚姻一事,佟丽娅未表达什么,但是,观众已经从她发的微博“YY,加油!并配图孩子照片中 看到她的态度。
自此,脱胎换骨般的自信起来,也许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变得坚强而自信。证明了自信与力量永远都是自己给予的。观众也越来越喜欢她,再加上她出演的《琅琊榜2》中的蒙浅雪,《唐人街探案》客串的市井老板娘等角色,出色的演技都为她增色不少,让大家直呼YY是个既有美丽,又有演技而谦卑自持的好演员,这样的印象观众怎能喜爱呢?
搞笑兼科幻的《超时空同居》全面释放了YY的演技,她在其中的表现,更加畅快淋漓,让观众期望她在日常中的表现延伸至该影片中,不管观众是否意淫,无可否认的是,观众对她是喜爱的。

⑺ 中国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

现在电影市场,常常能听到某某电影的票房过亿,好像如今过亿并不是个很难的事情。亿元俱乐部的导演和电影也在增加。从张艺谋的大片开始,仿佛才开始华语电影的过亿票房,到现在的《集结号》、《画皮》等电影快速过亿。电影票房过亿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这个现象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原因呢?

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电影工作的有关情况:《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画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8部影片票房过亿元,全年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除此之外,《功夫熊猫》《007:大破量子危机》《全民超人》 三部引进片票房过亿,去年全年共有11部影片票房过亿,成为史上票房过亿电影最多的一年。

第一部分:内部原因

原因一 电影越拍越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电影行业的运转越来越成熟,技术越来越先进,导演拍摄的电影也越来越用心,这一切一切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电影越拍越好。也越来越好看,无论是场面还是故事情节方面,相对于前几年来说都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所以说,电影越拍越好,也是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消费的原因。
前几年,张艺谋的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放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中国的大片”这个标签去看的,尽管其情节方面被观众所诟病,但是2002年《英雄》创下了2.5亿元的票房纪录。而现在的电影,不仅仅场面方面做的非常漂亮,也很会讲故事。摈弃了华语大片不会讲故事,单纯讲场面和气势的问题。

另外,电影题材更加的商业化,也就是贴近市场,迎合观众的口味。像去年的《画皮》上映6天的内地总票房超过了1亿元,电影上映十天的内地总票房突破1.43亿,创造了国庆档上映影片票房的纪录,取得总票房超过两个亿的好成绩。如此快速过亿,并且加入两亿元俱乐部,可以说是跟电影本身的质量有关系。《画皮》原本这个题材就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让观众从题材就开始感兴趣,可以说是这个电影成功的一半。

原因二 行业越来越成熟
说到行业越来越成熟,我们先来看看今年的电影成绩,截止到2月份的数据,已经可以看出电影产品成熟的一些苗头。
2009年1-2月全国城市电影市场继续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场繁荣局面,不仅票房、场次、人次指标同比有较大增幅,而且国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据初步统计,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票房为9.96亿元、场次为89.61万场、观众为325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3.5%、11.6%、43.8%。在电影市场总体强劲上扬的同时,国产影片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2009年1-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国产影片票房为7.91亿元、场次为65.33万场、观众为2604万人次,与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57.4%、5%、41%,三项指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4%、72.9%、79.9%,远远超过进口电影,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春节期间,票房居前五位的电影全部被国产片囊括。

2009的贺岁档方面,不仅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以及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国产商业大片继续保持了火爆势头,更为可贵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国产影片在与商业大片同档竞争中创出了佳绩,《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分别取得了亿元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特别是投资仅为600万元《喜羊羊与灰太狼》,创造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新高。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电影业显示出了繁荣。而根本的原因是这个行业越来越成熟。我们都知道电影业是一个产业,他需要成熟的运作和市场。经过这些年的电影发展之路,到现在的电影业已经开始呈现出趋向成熟的市场和电影制作。

电影行业的成熟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电影类型类别增多,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今春贺岁档电影市场可供选择的影片远远超过往年。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总量达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数量的两倍。二是电影制作精良,满足了观众审美需求。三是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入,银幕数增加带动消费潜力。随着院线制改革深入,行业内外资本纷纷投资城市影院建设,形成了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影院建设的热闹局面。四是营销创意不断出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逐渐成熟。近年来,电影产业化程度提高,在制作、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运作科学、规范,使电影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原因三 电影市场化,营销,宣传做的好
从提出电影产业化开始,电影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今天的电影市场,营销于市场运作显得尤其重要。抛开电影本身的拍摄质量而言,一个电影的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其市场运作。我们看到现在的电影在宣传和营销方面都非常重视,很多电影在拍摄阶段就开始宣传,营销手段丰富多样。

原因四 明星效应
从《画皮》的全明星到《梅兰芳》的黎明,章子怡,可以看出,现在电影在打造“名牌效应”。冯小刚的电影每年票房都飚新高,很大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冯小刚的冯氏电影的标签,这个标签本身象征着亿元的票房。同理,张艺谋的商业电影也从来没在票房上输过。名演员和名导演效应形成了电影的“品牌效应”,这是电影运作成熟的表现,也是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外部原因

原因五 银幕数增加 影城增加
影院、银幕数量的增长是电影票房增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从2007年和2008年和2009年的一些数据来看看相关情况: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的新增影院数达到102家,新增银幕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银幕,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列。
随着影院、银幕数的不断增长,多厅影院的频频出现,各大院线加盟影院的不断增多,2007年全国有五大院线票房总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新影联院线票房总收入达3.86亿元,为各大院线之首;上海联和院线票房总收入达3.82亿元,紧随其后;其余3家院线为中影星美院线票房总收入3.64亿元、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和万达院线均为3.25亿元。与2006年只有上海联和一家院线超过3亿元票房相比,2007年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票房的增长。从市场上来看,影院及银幕数量的增加,是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根本原因。

我们来看广电总局提供的2008年的数据:2008年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同比增长8.27%;新增银幕数570块,平均每天新诞生1.56块银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同比增长16.16%。这个银幕数达到了日均新增一块半的速度。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数字电影院线19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58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流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梯次发行放映网络,构成了适合不同阶层观众欣赏的、比较合理的电影市场结构。
2009年1-2月份城市主流院线新增影院18家,新增银幕97块,新增银幕数与2008年同比增长20%。这些数字不仅仅说明了近阶段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的原因,也从一个侧面预示了将来电影市场的繁荣和票房将会达到的一个新台阶。

现在的影院建设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让看电影变成一个方便,简单的事情。不会因为想看电影,而因为距离远,停车不方便,买不到票等情况而让看电影变成不容易的事情,这就是一个行业发展需要硬件条件。

电影放映市场需要更多的影城和银幕来满足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影院的位置也非常的重要,让看电影变成一种休闲和娱乐。目前大部分的影城都位于购物商场,这让很多人在累的时候可以选择看电影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影城的环境的舒适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这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

原因六 政策的支持
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政策方面是越来越利于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业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放电影生产力,降低电影准入门槛等,让电影业的发展有了提高的政策环境。

因为正常的扶持,让电影产量逐年攀升,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经过持续6年的创作数量攀升,中国电影已经步入世界电影生产大国行列。在投资方面,电影生产呈现出多主体投资的新局面,从2002年的只有几十家投资主体,发展为2008年的超过300家,其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投资结构趋于多元。电影市场年票房总额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突破43亿元,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过了30%。可以看出电影综合效益显著增强,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影城和银幕数的增加也是源于政策的支持,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从2002年1400多块,猛增到2008年的4000多块。不能不说是因为政策的春风。

原因七 人们更有钱,休闲方式之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人们更有钱了,消费能力更强了,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休闲了。于是电影这种既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又能满足人们休闲和娱乐需求的方式自然成了人们的倾向选择。

综上所述,电影票房快速过亿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他是电影本身的运作和市场大环境相互作用而推进的结果。

⑻ 撑起中国电影票房的四个男人,他们是谁

撑起中国电影票房榜的四个男人,我认为是下面这几位:

一、沈腾

既然是要撑票房,那肯定还是以演员为主,毕竟很多人看电影都是冲着主演去的,主演决定了他们掏钱买票的利索程度。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男主演票房榜的前四位是沈腾、吴京、王宝强、黄渤。

沈腾主演电影12部,总票房195.68亿。吴京主演电影16部,总票房172.83亿。王宝强主演电影25部,总票房170.27亿。黄渤主演电影36部,总票房169.20亿。

四、黄渤

黄渤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颜值差点,其他方面可都是顶尖的。演技一流、情商高、口才好,虽然人气没有那些流量明星高,但票房号召力绝对强。

基本上看见有黄渤出现的电影,质量都差不了。因为他是一个很认真的演员,选择剧本很谨慎。他不仅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更对得起观众的期待。

总结

按照电影男主角来分的话,撑起中国电影票房的四个男人就是沈腾、吴京、王宝强和黄渤了。如果要按导演来分的话,那应该是陈思诚、宁浩、徐峥、管虎。

⑼ 一个电影票房的钱,跟导演有什么关系,是给导演钱还是怎么样

有的合作关系导演分成,有的只是雇佣关系,领工资电影票房的钱是分给影院公司和投资方的,导演一般只拿固定薪水。具体合同有可能导演有分成,或者导演参与投资也会有分成。但是票房打到一定程度,导演会有奖金。还有就是导演如果按期完成电影(包括后期制作),导演也会有奖金。

中国电影票房简介: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440点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点7%。81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中,国产电影占了47部。2018年12月3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点76亿元,同比增长9点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点16亿,同比增长5点93%。

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电影票房是谁决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秘世界历险记大电影1 浏览:676
4k资源电影 浏览:132
二战电影战争与回想 浏览:388
电影五鼠闹东京在哪里拍摄 浏览:964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真实经历 浏览:686
免费看永无止境电影 浏览:462
两把半圆刀是什么电影 浏览:537
两个哥斯拉的电影天堂 浏览:924
电影鬼胎手机免费看 浏览:744
爱情来的时候微电影 浏览:541
电影2020下架的在哪里看 浏览:876
播放动作战争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7
记得我电影完整版观看西瓜 浏览:676
做个电影网站APP 浏览:827
ck手机电影网伦理 浏览:292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为反问句怎么写 浏览:405
世界公认十大感人励志电影 浏览:534
关于怪兽的一系列恐怖电影 浏览:939
手机拍摄电影特效软件 浏览:119
黑街主题歌的电影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