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沂蒙红嫂电影完整版时长

沂蒙红嫂电影完整版时长

发布时间:2022-12-29 14:05:34

❶ 《红嫂》电影讲述了什么

《红嫂》该片讲述的是战争年代沂蒙山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后来,人们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美丽的“红嫂”。

1947年夏天,我华东野战军某团警卫排实施战略转移时,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地区遭遇国民党王牌军74师一个团。惨烈的战斗结束后,警卫排排长彭林幸存以外,其他人员全部阵亡。从阵亡的战友堆里苏醒过来,身负重伤的彭林已经是奄奄一息。拖着受伤的身子,彭林艰难地向一个村子爬去。

红嫂将彭林转移至一秘密山洞,从此瞒着胆小老实的男人给彭林养伤送饭。对红嫂的美貌,还乡团团长李贵早已是垂涎三尺。如今有国民党撑腰,李贵更是隔三差五地来骚扰红嫂。机智勇敢地红嫂巧妙地与李贵周旋,争取时间给彭林养伤。

红嫂的异常引起男人吴二的疑虑,也引起隔壁王婶的注意。男人吴二的疑虑打消后,早已经发现红嫂在暗中帮助解放军战士的王婶也秘密联络上武工队,准备择日将彭林转移。彭林的伤势渐好,转移的日子已定,李贵却又一次骚扰上门欲图不轨。李贵最终被吴二用锃头打死,王婶领着武工队接走彭林,吴二被红嫂送去参军。远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的炮声清晰可辨。

(1)沂蒙红嫂电影完整版时长扩展阅读

《红嫂》本片根据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继《铁道游击队》、《小小飞虎队》之后,已故作家刘知侠1961年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事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此后,小说相继被改编成京剧《红嫂》、舞剧《沂蒙颂》,直到1997年电影《红嫂》的出现。

红嫂的扮演者金莉莉是中戏五朵金花之一,中戏85班是一个“神话”,因为那个班上有名噪一时的“五朵金花”——巩俐、史可、陈炜、伍宇娟和金莉莉。影片全部在沂蒙山区实地拍摄,影片中“红嫂”用乳汁救治解放军伤员的一幕,是伟大“红嫂”精神的艺术体现。

❷ 红嫂喂八路军喝奶是什么电视剧

红嫂喂八路军喝奶是电视剧《我的沂蒙红嫂》。

《沂蒙红嫂》是一部反映沂蒙精神的抗战故事影片,于2016年2月18日开机拍摄,预计2016年8月上映发行。导演杨琳,军事顾问李燕生、编剧王立芳、谭文,制片人刘熙宏。

导演杨琳说,此前对沂蒙红嫂的了解仅限于“乳汁救伤员”,来到沂南才知道“沂蒙红嫂”是一个“群像”,“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很多都不是党员,但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2)沂蒙红嫂电影完整版时长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据了解,该影片是一部反映沂蒙精神的抗战故事影片,讲述了一个年逾半百的母亲,在男人们参军参战上前线的情况下,带领儿媳妇、女儿及村里的妇女们,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抚养革命后代,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影片紧紧抓住最挚热、最纯朴的人间之爱,通过“最后一把米充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唯一的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的感人故事,沂蒙红嫂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表现了人性大爱的璀璨光辉。

影片以沂蒙红嫂们的顽强斗争揭示战争的残酷,展现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的巨大牺牲,启迪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诠释,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❸ 沂蒙红嫂用母乳救活小八路,建国后小八路成大官,是怎样报恩的

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总是让人铭记于心,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战士为此失去生命,有多少家庭因此分崩离析。在这个时期也踊跃出了一批批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着的爱国人士,他们发扬着无私的爱国精神,全中华民族就如蚂蚁抱团一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辛、不怕生死的与日本帝国主义做着斗争。在全民族的团结一心下,我们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在这时期,在沂蒙山区也跃出了一批母性群体,她们将丈夫送上战场,让儿子参军,为红军缝军衣、做军鞋,甚至不遗余力地为红军抚养后代,她们的大忠大义、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力量谱出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沂蒙红嫂”。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迎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

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就是《沂蒙颂》,其歌颂的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沂蒙山区的特殊群体“沂蒙红嫂”,在这些红嫂中,有一个最为耀眼,她就是明德英,她被认为是“沂蒙红嫂”的原型人物之一。

04

中国解放之后,庄新民因为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已经担任了厅局级干部,此时的庄新民依旧牵挂着当初救了自己的明德英夫妇,因此带着全家来到沂南县看望两人,此后每年过节都会给老人寄一些礼品。1995年明德英逝世,庄新民亲自来给老人送终,此后每年他也会带着家人来给明德英扫墓。

❹ 祖秀莲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公映

齐鲁网2014年6月9日讯(通讯员 李成臻)由沂水县委组织部、沂水县委党校等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近日公映。这对提高全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为沂水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年初,针对沂水县红色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沂水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决定拍摄一部弘扬沂蒙精神的电影,并将其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新颖教材。经仔细斟酌,电影最终定名为《祖秀莲》。二三月份,校领导会同组织部等部门紧锣密鼓的筹备电影的剧本、演员、装备等工作,四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始拍摄,历时近一个月,于四月底杀青。该片主要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祖秀莲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病员郭伍士,郭伍士复员后回到沂蒙山区奉养祖秀莲终老的感人故事。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此片后,深受触动,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自身工作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展现自身良好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❺ 人桥是什么电影是什么

《沂蒙六姐妹》。

该片是由山东电影制片厂、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北京今典影业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王坪执导,范志博、李念、刘琳等人主演。于2009年9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人民为支援革命前线而忘我拼搏的感人故事。

剧情简介: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

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

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❻ 乳汁救伤员是什么电影

《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特殊称谓。它来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 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等艺术作品在全国传唱。从此,“红嫂”就成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甚至,她们可以为保护党的孩子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红嫂”,正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革命精神的彰显。
为弘扬沂蒙红嫂的丰功伟绩, 2011年1月,我们在临沂市沂南县马牧乡常山庄村,利用仍然保留着抗战时期原始风貌的古村落创建了“沂蒙红嫂纪念馆”,就是让世人记住她们的事迹,记住她们生命中沉潜下来的民族精神。纪念馆经过不断改造、提升、扩建,2013年7月,重新修建后的沂蒙红嫂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参观学习人员。之所以选择在常山庄村建纪念馆,也是缘于长期在沂蒙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过的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的一句话:“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

❼ 沂蒙红嫂的概述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❽ 有个电影叫什么有很多女孩子肩扛木板桥让抗战队同过,是什么电影还有那时候没粮食吃,还要炕烙饼支援

看看是不是《沂蒙六姐妹》

剧情介绍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孟良崮战役[1] 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
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❾ 你对沂蒙“红嫂”了解多少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是由山东省委组织部、临沂市委、沂南县委共同打造的、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由沂南县委组织部党性教育基地工作办公室直属管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

阅读全文

与沂蒙红嫂电影完整版时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只眼睛附体什么电影 浏览:4
古装微电影伦理 浏览:805
电影插曲追捕主题曲 浏览:827
神秘世界历险记大电影1 浏览:676
4k资源电影 浏览:132
二战电影战争与回想 浏览:388
电影五鼠闹东京在哪里拍摄 浏览:964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真实经历 浏览:686
免费看永无止境电影 浏览:462
两把半圆刀是什么电影 浏览:537
两个哥斯拉的电影天堂 浏览:924
电影鬼胎手机免费看 浏览:744
爱情来的时候微电影 浏览:541
电影2020下架的在哪里看 浏览:876
播放动作战争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7
记得我电影完整版观看西瓜 浏览:676
做个电影网站APP 浏览:827
ck手机电影网伦理 浏览:292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为反问句怎么写 浏览:405
世界公认十大感人励志电影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