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吉剧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
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青卖线》、《桃李梅》。
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
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
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戏剧演员:刘中、王青霞(吉剧)、赵秉南、王玉蓉、梁小鸾、毛世来(京剧)、李岱、筱桂花、王曼苓(评剧)等,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吉林省吉剧团在过去的保留剧目《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基础上,又相继调演了《买菜卖菜》、《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这些剧目的排练,努力追求舞蹈性和说唱性,更贴近东北民间艺术形态,增强了剧种的个性。
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新城戏:《红军女》、《绣花女》等。黄龙戏:《无是生非》、《风雪菱花》等。评剧:《奇冤义胆》、《徐九经升官记》等。本省创作的话剧《救救她》、评剧《月难圆》、京剧《火焰山》、吉剧《包公赶驴》、二人转《丰收桥》等一大批剧目在全国获奖,产生较大影响。到1998年年底,全省已有艺术团体近70个,戏曲创作、评论机构40多个。
⑵ 东北二人转和吉剧是什么关系
吉剧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二人转剧种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新剧种,吉剧有很多腔调和二人转腔调差不多一样二人转有三百多年历史,有主调辅调等等两百多个曲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比如《靠山调》《红柳子》《青柳子》《文嗨嗨》《武嗨嗨》《哭糜子》《羊调》《喇叭牌子》《呼呼腔》《大救驾》等,传统剧目五百多块戏,现代剧目两百多块戏传统剧目比如《包公铡侄》《古城会》《武松杀嫂》《丁香孝母》等
⑶ 评剧的评剧剧目
在不长的历史里,评剧积累了众多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曾上演过的评剧剧目约有1880余出。剧目来源有:①对口拆出时期来源莲花落、蹦蹦戏的剧本;②清末民初“劝善”为宗旨的“宣讲文学”;③根据《今古奇观》《聊斋志异》改编;④评剧形成前后从皮影戏、河北梆子、京剧移植改编;⑤根据冀东和渤海人民到东北、唐山等地经商引起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改编;⑥五四运动之后的新编现代戏
诸如:安安送米、庵堂认母、白蛇传、败子回头、搬窑、保龙山、拜月记、半把剪刀、半江清澈半江红、包公赔情、包公三勘蝴蝶梦、茶瓶计、春草闯堂、春香传、黛诺、打金枝、打狗劝夫、丁香割肉、窦娥冤、杜鹃山、杜十娘、对花枪、夺印、樊梨花斩子、凤还巢、凤阳情、费姐(小姑不贤)、焚香记(打神告庙)、夫人城、高山下的花环、疙瘩屯、庚娘传、海棠红、韩玉娘、黑猫告状、红白喜事、红楼梦、红楼夜审、红岩诗魂、红龙传、洪湖赤卫队、胡风汉月、蝴蝶杯、花为媒、花打朝、回杯记(王二姐思夫)、寄印传奇、家、江姐、金沙江畔、金玉奴(豆汁记)、金印记(六国封相)、井台会(李三娘打水)、九尾狐、锔碗丁、卷席筒(奇冤义胆)、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苦菜花、会计姑娘、空谷兰、老妈开嗙、梁山伯与祝英台(双蝴蝶)、李双双、李香莲卖画、刘胡兰、刘伶醉酒、刘巧儿、吕布与貂蝉、马本仓当官记、马寡妇开店、卖妙郎、卖油郎独占花魁、梅香、梅雪遇、孟丽君、密建游宫、蜜蜂记、穆桂英挂帅、南方烈火、南海长城、楠竹夫人、闹严府、霓虹灯下的哨兵、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乾坤带、秦香莲、青春之歌、琼花、劝爱宝、人面桃花、阮文追、三看御妹、山里人家、烧骨记、双罗衫(白罗衫)、水冰心抗婚、孙庞斗智、桃花庵、桃李梅、啼笑姻缘、王少安赶船、我那呼兰河、无双传、西厢记、祥林嫂、祥子与虎妞、向阳商店、相思树、潇湘夜雨(临江驿)、小二黑结婚、小姑贤、小借年、小女婿、小院风波、谢瑶环、雪玉冰霜(秦雪梅吊孝)、绣鞋记(三节烈)、杨八姐游春、杨二舍化缘、杨门女将、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野火春风斗古城、夜宿花亭、樱花恋、于公案(刘翠屏哭井)、玉堂春、玉镯记、御河桥、宰相胡同、张羽煮海、赵五娘、珍珠衫、珍珠塔、周仁献嫂、钟离剑、朱痕记(牧羊卷)、赚文娟、卓文君等。
⑷ 吉剧的剧团及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省委为了繁荣吉林省的文艺,决定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新剧种。1959年1月20日,省文化局成立了吉林新剧种编创组,抽调部分文艺工作者和二人转、评剧演员着手新剧种的创建。将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河怨》作为新剧种的第一个实验剧目,并解决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和戏曲化、板式化、行当化等唱腔问题。同年9月7日,《蓝河怨》的实验演出获得成功,12日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1960年1月21日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又获得成功。 同年2月2日,省人民委员会将新剧种命名为吉剧,改新剧种实验剧团为吉林省吉剧团。 为了使吉剧得到发展和普及,在1960年上半年同时成立了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 和吉林市吉剧团(后改为永吉县吉剧团),与吉林省吉剧团共同承担吉剧的建设任务。
此后,省吉剧团编演了《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雨夜送粮》等剧目,充实了老生、闺门旦、花旦、花脸、武丑等行当。省委总结吉剧创建以来的经验,概括出指导吉剧建设的明确方针:“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1963年至1965年,侧重现代戏实验。全省几个吉剧团先后移植、编演了《夺印》、《会计姑娘》、《争儿记》、《夜袭山城》、《红石钟声》、《跃马扬鞭》和《江姐》等,受到观众欢迎。为了培养新的吉剧艺术人才,吉林省戏曲学校也增设了吉剧科。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1978年10月至12月进北京演出,受到好评。此后,《桃李梅》全剧拍成电影,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这期间省和 各市、县吉剧团分别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 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1993 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一夜皇妃》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1996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关东雪》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同年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吉剧在20几年的剧种建设中,造就出一批艺术骨干。如编剧王肯;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编曲张先程、那炳晨;舞台美术工作者李书春、于恩庭;演员隋晶莹、邬莉、杨俊英、王青霞 、姜秀玉、刘中、刘丰、霍福庆、王桂芬等。
⑸ 老年人喜欢听的戏曲MP3格式
老人爱听的戏曲下载 戏曲mp3下载
(下载地址http://www.chaka123.com/zhuanti/laoren.html)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分隔线----------------------------
珍珠塔 | 吕剧名剧唱段选段23首 | 苦菜花 郎咸芬版 | 窦娥冤 | 信义亭 | 双婿奇缘 双合镜 | 路遥知马力 | 龙太子转世 | 父子三状元 | 狄青平南 | 巡按告状 | 十三太保 | 女子三状元 | 仇大姑娘 | 柳月娥挂帅 | 包公奇案之金钗记 | 玉箫情 | 五虎平南 | 太子别传 | 杀猪状元 | 青竹丝奇案 | 柳枝传奇 | 金童玉女 | 白蛇传 | 状元认母 | 执法斩亲 | 玉龙审母 | 薛仁贵投军 | 误斩郑恩 | 天下第一孝子 | 十五贯 | 女人心 | 吕布与貂蝉 | 驸马投番 | 丹心救主 | 包公斩郡马 | 五子哭墓 | 秦淮烟雨 | 李湘君 | 金牌风波 | 百花芬芳京剧演唱会 | 京剧之春大型京剧演唱会 |春华秋实 大型京剧演唱会 | 李少春纪念馆开馆京剧演唱会 | 迎新春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名家名段演唱会 | 纪念杨宝森诞辰100周年京剧演唱会 | 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吕剧名家栾胜利高鼎铸作品演唱会 | 山东省首届吕剧戏迷大赛三场全 | 蔡文姬 | 山东民间吕剧演唱会 | 吕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 电视剧苦菜花 |高静个人演唱会 | 施琅将军 | 缘中缘 | 玉钗奇冤 | 闹茶馆 | 李旦闹商州 | 观世音传奇 | 鸳鸯扇 | 打銮驾 | 秦凤兰 | 锡剧、越剧、沪剧等经典戏曲让游客目不暇接 | 宜兴的地方戏是“锡剧”,还特别喜欢“越剧” | 台上唱的是锡剧"珍珠塔"选段 | 一些男人盘腿坐船头,喝茶聊天看电视听芗剧 | 哼几声芗剧或闽南语歌曲 | 边听边哼几段楚剧就飘飘欲仙了 | 五女拜寿 | 镇国九龙剑 | 卖豆腐 | 卖花记 | 牛郎织女 | 攀龙附凤 | 有红歌和婺剧夹杂着声音飘来| 今天有空,走,哥儿们几个去看场婺剧 | 我的大伯是金华婺剧团的,上世纪50年代就唱婺剧 | 观婺剧狸猫换太子| 714多部婺剧剧目一览表 | 村里有自己的赣剧队,妈妈是成员之一 | 赣剧里有一出戏叫八仙飘海 | 妈妈一边勾拖鞋一边唱赣剧给我们听 | 戏剧在我的记忆里很久远 | 陪着奶奶去禹庙会上听听蒲剧看看眉户 | 父亲 | 小巷总理 |观晋剧现状,令人堪忧 | 晋剧?没人唱了,也没人懂了 | 晋剧相当于戏曲中的民歌 | 无论红白事宴都要弄台歌舞,从鼓乐、晋剧到情 | 高高兴兴上山去拜菩萨,看晋剧 | 早上九点钟电视准时响起豫剧的曲调 | 爷爷没有文化,但是酷爱听豫剧 | 爷爷坐在摇椅上听着我不爱听的豫剧 | 扬剧熟悉的唱腔,从广播里急急的传来 | 奶奶,您还好吗?您还爱听扬剧吗 | 刚才看到别人在排练扬剧,大多听不懂 | 他跟我和驾驶员谈淮剧,扬剧以及锡剧 | 远处传来传统剧目扬剧的声音 | 分裙记 | 不知啥时候喜欢上听几段京剧 | 既然爷爷那么迷恋戏剧,儿女就为老爷子雇一场 | 好命人 | 桃花雨 | 现在的80后、90后听戏的很少 | 火车上,旁边的老爷爷在用收音机听豫剧 | 年少时,总看到父亲每天早上抱着收音机听京剧 | 父亲不仅喜欢收听新闻,他还特意收听京剧节目 | 京剧的魅力首先在于声腔之美 | 演唱京剧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传奇陇剧专题节目 | 枫洛池 | 古月承华 | 万家春 | 经典陇剧名段专辑 | 目莲救母 奈何桥 | 穆桂英休夫之追帅赠印 | 西狭长歌 | 血溅乌龙院 | 官鹅情歌 | 苦乐村官 | 陇剧经典唱段选段集锦 | 对花枪 | 扈家庄 | 牧牛歌 | 宝玉哭灵 | 穆桂英休夫 | 越调神话剧刘全进瓜 | 燕青卖线 | 电影桃李梅 | 包公赔情 | 晋剧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本省现在也是鲜有耳 | 我非常喜欢秦腔、晋剧、河北梆子的刚劲挺拔 | 为什么河南的老人喜欢豫剧呢? | 豫剧《花木兰》剧情简介 | 耳边飘来了豫剧的唱腔和乐调 | 我们应该为蒲剧这一剧种有这么多的戏迷而高兴 | 本人喜欢欣赏蒲剧近二十载 | 蒲剧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戏曲剧种 | 小区里来了婺剧团 | 婺剧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 | 婺剧戏《龙凤奇缘》观后感 | 今天,师傅带我们去拍全省婺剧表演比赛 | 国庆节的时候,我在家里看了一台婺剧 | 婺剧,是我的家乡戏,小的时候看得很多 | 滩簧,美其名曰“姚剧”。是我们这里的地方戏 | 我喜欢京剧、越剧,有事没事常喜欢挂在嘴上哼 | 晚娘 | 姐姐十二岁时考入了酒泉市秦剧团 | 山妹子进城 | 挽水西流 | 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芗剧以及歌仔戏 | 一出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震撼的歌剧式的芗剧 | 从小到大,我最穷的就是学芗剧的这段时间 | 听着芗剧,总能感觉到那点点的亲切感 | 跟爱好芗剧的奶奶到交通会场看芗剧 | 外婆喜欢看芗剧 | 芗剧团的团长直接跟我说一天五块钱 | 奶奶竟然也爱上芗剧了 | 新娘潭 | 大炮二接妻| 我和老公一起去看淮剧 | 原来有淮剧团在演出 我好奇走近看了看 | 我听父亲唱淮剧 | 淮剧沙龙就设在公园里的茶室里 | 小时候周边的邻居亲戚大都喜欢听淮剧 | 单位每年总要轰轰烈烈办几期淮剧演出 | 淮剧在我们这里唱了好几天了 | 浅说淮剧《李三娘》之窦公送子 | 对于淮剧我打小就喜欢,因为我父母就很喜欢淮 | 观看沪剧《大雷雨》归来 | 老妈惊呼没想到沪剧也可以这么好看 | 这些天又重新迷上了沪剧 | 人生第一次看沪剧 | 送给妈妈的礼物沪剧《金丝鸟》 | 赌鬼 | 感情骗子 | 刘廷英 | 叔叔乐于助人喜爱赣剧,闲暇时就咿咿呀呀的唱 | 赣剧《游园惊梦》 | 看新编赣剧《临川四梦》 有感 | 玉珠串 | 凤冠梦 | 母女追凤 | 山歌戏 嫂子 我爱你 | 偷来的儿子 | 金魁星 | 连升三级 | 妙计理家 | 十八娇娇三岁郎 | 王金鸾祭法场 | 二人台传统剧目9首 | 傻子的真情 | 大河谣 | 黄卷与蚊诗 | 真假龙子 | 我的童年就在这悠扬的越剧中长大 | 越剧,是水墨江南一朵美丽的奇芭 | 美丽、婉转、优雅的越剧 | 再看越剧电视剧《梨花情》 | 我爱越剧是从懂事开始至今一直很喜欢 | 妈妈回忆起年轻是看越剧的事情| 垃圾车传来唱越剧的 | 素兰告状 | 对于越剧和昆曲的接触完全是无声无息 | 火车上的老爷爷在用收音机听豫剧 |现在雷剧演员的境况则今非昔比 | 我独爱的是唱粤剧 | 在网上找到儿时记得的一处越剧五女拜寿 | 回到家听到了自己喜爱的河南豫剧 | 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她喜爱的戏剧 | 全国所有戏曲剧种 | 里面有山东梆子剧团,可惜了我去时人家刚散戏 | 南昌采茶戏传统剧目 方卿戏姑 | 湖北戏曲剧种简介 | 湖南省戏曲剧种介绍 |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 二十四孝 | 攀龙附凤 | 感悟豫剧 | 大型豫剧现代戏常香玉 | 为母亲上传一段评剧 | 爱上戏曲 | 大闹洪洲 | 湖南戏曲电影名录 | 戏曲里最喜欢是越剧黄梅戏,不喜京剧 | 老人唱戏机里的豫剧飘荡在村落的上空 | 听房 | 打经堂| 大南京 | 大劈棺 | 姊妹易嫁 | 寻工夫 | 双婚配 | 钥匙记 | 赵美蓉观灯 | 假婿乘龙 | 三院禁约碑 | 情真意切的豫剧青年名家 张艳萍 | 九件衣 | 杨继业招亲 | 薛刚闹花灯 | 下南唐 | 合玉环 | 凤仪亭 | 吊金龟 | 火烧裴元庆 |杨八姐闯幽州 | 玉堂春开酒店 | 五子图 | 八仙飘海 | 白玉钗 | 碧桃花 | 六月雪 | 红灯花轿 | 越剧著名演员和十姐妹 | 京剧谭派艺术 | 周信芳舞台艺术 | 豫剧皇后陈素真 | 越剧的两代四大名旦 | 蝴蝶杯 | 黄三袅 | 麒麟锁 |邱玉成斩子 | 三状元 | 杀狗记 | 双合缘 | 武松 | 阳河摘印 | 白扇记 | 仇大姑娘 | 丁香打肚 | 贩马记 | 越剧名家钱惠丽演出越剧经典《红楼梦》 | 河北梆子剧院张警月、于静、丁云飞等演出经典 | 生死牌 | 银罗衫 | 忠义报 |东瓯王 | 白蛇传之断桥 | 闹亲 | 贤良福 | 喜剧 洗心记 | 降天雪 | 三线姻缘 | 双鞋记 | 高机与吴三春8集 | 金手钏 | 双贵图 | 蛟龙扇 | 双玉蝉 | 百名锡剧男演员精选唱段 | 百名锡剧女演员精选唱段 | 锡剧精典唱腔四百首 | 江苏省锡剧团演唱的部分锡剧(音响资料) | 江苏省锡剧团演出的锡剧部分资料(视频) | 记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树林| 二十六年前一次锡剧盛况 | 观看武进戏迷协会演出锡剧(珍珠塔)有感 | 团结.和睦.务实.求精的团队―武进锡剧团 | 锡剧自有后来人 | 锡剧《五女拜寿》 | 锡剧名家张金华《金色年华》宜兴演唱会圆满成 | 《三请樊梨花》省扬剧团.PK.武进锡剧团 | 沉痛悼念锡剧音乐创作改革一代宗师.郑桦先生 | 观锡剧《十五贯》 | 二次观看武进戏迷协会演出锡剧《珍珠塔》 | 冯亚琴(小阳)个人锡剧专场圆满成功 | 十六年的追求——《珍珠塔》造就一代“锡剧王 | 欣赏越剧《梅龙镇》 | 兰继子讨饭 | 唐天子微服私访 | 洞房冤 | 父子状元 | 状元与乞丐 | 玉镯情 | 碧莲洞 |绣花女 | 雁门关 | 五虎平西 | 赣剧 刁南楼 | 鸳鸯带 | 珍珠塔 | 白莲庵 | 金宝盆 | 大八仙 | 哪吒闹海 | 天宝图 |宝莲灯 | 尼姑思凡 | 大解宝 | 打严嵩 | 斩岳飞 | 春娥冤 | 满堂福 | 生死牌 | 盘丝洞 | 穆桂英挂帅 | 鱼藏剑 | 龟山奇案 | 醉陈桥 | 搜杜府 | 白沟河 | 窦娥冤 | 卖苗郎 | 骂殿 | 穆桂英挂帅 | 灵堂计 | 成败萧何 | 杨七娘 | 斩子| 珍珠塔 | 菏泽戏剧院山东梆子和枣梆戏曲学员2010新年演出 | 徐龙铡子 | 吕布戏貂蝉 | 蝴蝶杯 | 刘墉下南京 |香囊记 | 风流女 | 风流才子 | 风雪配 | 风雪桃李 | 香魂女 | 马三保征东 | 马前泼水 | 鸳鸯戏水电影版 | 黄鹤楼| 花木兰 | 程咬金闹洞房 | 包龙图坐监 | 赵匡胤归天 | 仨愿意 | 七品芝麻官 | 朝阳沟电影版 | 背靴访帅 | 卷席筒续集 | 富贵满堂 | 满姑娘上吊 | 打蛮船 | 魂断蓝桥 | 讨学钱 | 毛国金打铁 | 四美图 | 珍珠塔 | 苦婆 | 湘剧高腔及选段等11首 | 乔老爷上轿 | 女县令 | 李贞回乡 | 电影 拜月记 | 借女冲喜 | 白兔记 | 张古董借妻 | 韩湘子服药| 子血 | 二堂审子 | 打雁回窑 | 阿三戏公爷 | 地保贪财 | 崔氏逼休 | 电影 刘三姐 | 扒灰吃草 | 跛子状元 | 春米| 打烂瓢 | 桃园失子 | 王二报喜 | 五娘上京 | 陈姑追舟 | 丑媳妇当家 | 打皮掌 | 大闹屠行 | 碓砍煞 | 二女争夫 |初一拜菩萨 | 金莲调叔 | 花子盘学 | 花子审案 | 酒醒不见牛腊巴 | 蓝三妹 | 老少配 | 柳氏戏花屠 | 娘送女 | 女送娘 | 三子学艺 | 双摆渡 对子调 | 双采莲 | 双观花 | 四九问路 | 偷鸡失鸭 | 王三打鸟 | 小姑贤 | 小买货 | 小调情 | 一根称杆两个砣 | 玉春进府 | 赵老五借妻 | 孟姜女 | 新孟姜女 | 电视剧 孟姜女 | 上党鼓书小剧17场 | 养子| 杜十娘 | 割肝敬母 | 广西桂剧选段16首 | 红泥关 阵前定亲 | 王三打鸟 | 双拜月 | 拾玉镯 | 梨花斩子 | 大儒还乡 | 电影 刘三姐 | 打棍出箱 | 抬轿 | 孟丽君上下集 | 嫂娘 | 姐夫戏小姨 | 红罗山 | 打婆婆 | 东西两院 | 孟丽君| 孝妇杀家姑 李丽容 李开珠版 | 孝妇杀家姑 王瑞芬 林洁版 | 小姑贤 | 铁嘴刀笔宋士杰10集 | 母亲 | 子长县道情剧团文艺晚会 | 退婚 | 换娘 | 阎家滩 | 收邳彤 | 包青天全集8集 | 秦楼案 | 破洪州 | 折子戏 看女 | 盗虎符 |皇后梦 | 白蛇传 | 白玉楼 | 白帝城 | 生死牌 | 王宝钏 | 狸猫换太子 | 状元与乞丐 | 湖阳春梦 | 游龟山 | 游园逼宫 | 汾河湾 | 汉宫秋月 | 柳河湾的新娘 | 杨八姐盗刀 | 九月枣儿红 | 赌逼妻泪 | 三回头 | 春江月 | 折子戏 放饭| 折子戏 探窑 | 折子戏 打镇台 |
⑹ 都有哪些评剧
中国评剧院剧目
一:音配像
1白玉霜音配像:《白玉霜唱段选》(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可怜秋香;苏小小;棒打薄情郎;锔碗丁;杨三姐告状;双蝴蝶;潇湘夜雨;玉堂春;绿珠坠楼)
2筱白玉霜音配像:(1)《秦香莲》;(2)《杜十娘》;(3)《闹严府》;(4)《朱痕记》;(5)《玉堂春》;(6)《搬窑》;(7)《桃花庵》;(8)《金沙江畔》;(9)《包公三勘蝴蝶梦》;(10)《马寡妇开店》;(11)《李双双》选场;(12)《打狗劝夫》;(13)《临江驿》;(14)《小女婿》;(15)《王少安赶船》;(16)《锔碗丁》;(17)《珍珠衫》选场;(18)《劝爱宝》;(19)《小借年》;(20)《家》选场;(21)《苦菜花》(选场);(22)《筱白玉霜经典唱腔选(卡拉OK刘萍配像)》;(23)《小白玉霜唱腔精选(卡拉OK王冠丽配像)》
3新凤霞音配像:(1)《无双传》(2)《凤还巢》(3)《春香传》(4)《小二黑结婚》
(5)《新凤霞唱腔精选(卡拉OK王丽京配像)》;
4魏荣元马泰音配像:(1)《夺印》;(2)《向阳商店》(3)《魏荣元唱腔精选(卡拉OK孙路阳配像)》;(4)《马泰唱腔精选(卡拉OK张文鹏配像)》;
二:名家电影电视剧
1《秦香莲》(小白玉霜电影)2《花为媒》(新凤霞电影)3《啼笑皆非》(李忆兰电影)4《抢状元》(张淑桂电影)5《杨三姐告状》(谷文月电影)5《丝绒计》(刘萍电影)6《红白喜事》(马泰赵丽蓉电视剧)7《马寡妇开店》(筱玉霜电视剧)
8《闹严府》(刘萍电视剧)9《花街》(刘萍电视剧)10《驼龙传奇》(谷文月电视剧)11《凤冠梦》(张淑桂电视剧)
三:名家舞台剧
1《祥林嫂》(李忆兰赵丽蓉刚立民)2《高山下的花环》(李忆兰张德福花月仙谷文月)
3《帝女花》(张淑桂)4《花为媒》(谷文月赵丽蓉筱玉霜)
5《花为媒》(谷文月戴月琴高闯朱怀旭)6《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刘萍绝版)
7《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张秀兰)8《秦香莲》(刘萍谷文月李惟铨绝版)
9《大脚夫人》(筱玉霜)10《刘萍演唱会》11《朱痕记》(刘萍马泰)
12《评剧皇后》(刘萍马泰)13《二楞妈》(刘萍李惟铨)14《牡丹仙子》(谷文月)15《离宫怨》(谷文月刘淑萍)16《香妃》(谷文月)17《田嫂》(谷文月齐建波)18《祥林嫂选场》(谷文月)19《谷文月演唱会》20《包公赔情》(李惟铨朱怀旭)21《风雨聚财人》(李维铨)22《大路情话》(李维铨)23《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24《黑头与四大名蛋》(李维铨李金铭)25《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
26《杨乃武与小白菜》(马惠民高闯)24《山花》(宋丽)25《金沙江畔》(齐建波宋丽)26《宋丽专辑》27《玉堂春》(宋丽齐建波)28《祥子与虎妞》(宋丽)
29《贬官记》(齐建波韩剑光)30《血溅乌纱》(马惠民王平)31《闹严府》(恒红)
32《卷席筒》(恒红王景为)33《恩与仇》(恒红)34《张羽煮海》(刘惠欣齐建波)
35《李三娘》(刘惠欣)36《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韩剑光于文华)
37《桃花庵》(孟素洁恒红)38《情恋万家》39《大脚皇后》(恒红张文鹏)
40《劝爱宝》(王冠丽)41《秦香莲》(王冠丽邹海群)
42《评剧名家折子戏集锦(劝爱宝十五贯凤还巢)》(花月仙李忆兰花砚茹傅嘉祥)
43《评剧名家折子戏二(顶锅杨三姐告状包公赔情)》(花砚茹王景明李惟铨朱怀旭)
44《评剧名家荟萃》(筱俊亭花淑兰刘秀荣李秀云羊兰芬六岁红崔莲润李忆兰花月仙谷文月刘萍李惟铨刘立明莲小君马淑华)
45《纪念新凤霞评剧名家演唱会》(谷文月刘秀荣戴月琴高闯崔莲润李红霞宋丽于文华等)
天津评剧院剧目
1《包公三勘蝴蝶梦》(鲜灵霞电影)2《牛郎织女》(小花玉兰小鲜灵霞)
3《拜月记》(小花玉兰)4《哑女告状》(崔莲润)5《花木兰》(崔莲润)
6评剧《狗不理传奇》(崔莲润王友才)7《卖油郎独占花魁》(崔莲润王友才)
8《回杯记》(崔莲润)9《半把剪刀》(曾昭娟)10《宝马圆情》(曾昭娟)
11《牧羊卷》(曾昭娟)12《卖妙郎》(曾昭娟)13《夫人令》(曾昭娟)
14《谢瑶环》(曾昭娟)15《费姐》(郭美美赵茹意)16《卖妙郎》(李秀云)
17《村南柳》(李秀云马淑华)18《祥林嫂》(马淑华)19《杜十娘》(马淑华)
20《妇女代表》(新翠霞六岁红)21《周仁献嫂》(赵斌)
沈阳评剧院剧目
1《打金枝》(筱俊亭)2《对花枪》(筱俊亭)3《杨八姐游春》(筱俊亭)
4《穆桂英挂帅》(筱俊亭)5《小院风波》(筱俊亭)6《包公审太后》(筱俊亭)
7《茶瓶记》(花淑兰)8《谢瑶环》(花淑兰)9《相思树》(花淑兰)
10《梅香》(花淑兰)11《人面桃花》(韩少云)12《小女婿》(韩少云)
13《小姑贤》(韩少云电影)14《梁山伯与祝英台》(韩少云)
15《姊妹易嫁》(宫静)16《女秀才》(宫静)17《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宫静)
18《小寡妇上坟朱买臣休妻》(宫静)19《王少安赶船夜宿花亭》(宫静)
20《小二黑结婚》(宫静)21《劈山救母》(宫静)22《珍珠塔》(艳铭杰宫静)
23《红楼梦》(宋丽)24《雪花飘飘》(冯玉萍)25《风流寡妇》(冯玉萍)
26《山里人家》27《牛郎织女》(周丹牛一波)28《打神告庙》(周丹)
29《玉堂春》(何欣)30《武松与潘金莲》31《莲花庵》
32《哑女告状》(李懿柏坤)33《杨二舍化缘小姑贤》34《柜中缘》(尹敬红)
长春评剧院剧目
1《半把剪刀》(筱王金香)
2《密建游宫》(王曼苓周连生)
3《奇冤义胆》(刘立明)
4《徐九经升官记》(刘立明)
5《牢狱产子》(郑桂芳)
哈尔滨评剧院剧目
1《风流小狐仙》(赵三凤)
2《天雨花》(刘小楼赵三凤史双寅)
3《伯虎吟》(赵三凤史双寅)
石家庄评剧院剧目
1《刘巧儿》(刘秀荣)2《梦断萧墙》(刘秀荣)3《乾坤带》(刘秀荣)
4《胡风汉月》(刘秀荣赵立华)5《宝玉与黛玉》(刘秀荣)6《花为媒》(刘秀荣)
7《刘秀荣专辑(卡拉OK)》8《珍珠衫》(徐金仙剧文林)
6《杨乃武与小白菜》(刘淑琴)7《五彩水晶山》(尚丽华)8《张海迪》(尚丽华)
9《花魁女与卖油郎》(尚丽华)10《凤落梧桐》(尚丽华)11《状元与丐乞》(靳玲展)
12《冷月香魂》(徐金仙)13《喜脉案》(刘凤芝赵立华)
14《张羽煮海》(袁淑梅)15《窦娥冤》(袁淑梅)16《牧羊圈》17《五女拜寿》
唐山评剧团剧目
1评剧小生《洪影专辑》2评剧小生《石文明专辑》3《太白进宫》(洪影筱俊亭)
4《御河桥》(刘淑琴洪影)5《三看御妹》(李忆霞)6《打金枝》(李忆霞)
7《姐妹皇后》(李忆霞)8《成兆才与杨三姐》(罗惠琴)9《包公审太后》(小筱俊亭)10《红龙泉》(罗惠琴张俊玲)11《王二姐思夫》(王英)12《状元打更》
13《红丝错》(罗惠琴)
其他评剧团剧目
1《秦香莲后传》(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2《海棠红》(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3《啼笑因缘》(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4《桃李梅》(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5《生死情》(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6《嫁不出去的姑娘》(李淑珍何广敏陈振之电影)
7《赌婚记》(张素娟骆丽娜辽宁建昌县评剧团)
8《深宫孽海》(青皇岛小海燕评剧团)
9《鸳鸯胆》(天津溏沽评剧团)
10《王妈买驴》(天津宝坻评剧团)
11《包公三勘蝴蝶梦》(营口评剧团)12《砸銮驾冯奎卖妻》(营口评剧团)
13《状元与丐乞》(宋小霞刘玉萍营口评剧团)
14《蝴蝶杯》《屠夫状元》(营口评剧团)15《孟姜女哭长城》(丰润评剧团)
16《保龙山》(丰润评剧团)17《曹雪芹》(丰润评剧团)
18《清风亭》(李鹏念丰润评剧团)19《盗金砖》(曹华鞍山戏曲剧院)
20《三娘教子》(蒿城评剧团)21《狸猫换太子(8碟)》
22《李三娘打水》23《打狗劝夫刘云打母》
24《李彦贵卖水刘翠屏哭井》
⑺ 观看2012年春节晚会--列举你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目
《龙腾盛世—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节目单
主持人:白燕升、董艺、任鲁豫、张喆、赵保乐、周宇
1、开场舞蹈《龙腾盛世》
2、京剧《珠帘寨》表演者:马力、蓝天、傅希如
3、京剧《花田错》表演者:张佳春、唐禾香
4、京剧《战北原》表演者:陈圣杰
5、豫剧《大登殿》表演者:李树建
6、评剧《花为媒》表演者:曾昭娟
7、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表演者:许荷英
8、京剧《将相和》表演者:谭正岩、方旭
9、京剧《沙桥饯别》表演者:王佩瑜
10、京剧《诗文会》表演者:赵秀君
11、相声《送年戏》表演者:何云伟、李菁
12、京剧《贵妃醉酒》表演者:董圆圆
13、京剧《对花枪》表演者:袁慧琴
14、京剧《孙安动本》表演者:倪茂才
15、京剧《大登殿》表演者:迟小秋
16、京剧《坐寨》表演者:杨赤
17、京剧《金水桥》表演者:张艳玲
18、戏曲小品《真假包龙图》表演者:朱世慧、王嘉庆、李泽琳、王越
19、高甲戏《金龙焕彩》表演者:福建晋江高甲戏剧院
20、越剧《何文秀》表演者:萧雅
21、黄梅戏《满山杜鹃》表演者:吴琼
22、昆曲《红楼梦·宝黛初见》表演者:邵天帅、施夏明、朱冰贞、翁佳慧
23、京剧《梅龙镇》表演者:李宝春(中国台湾)、常秋月
24、京剧《武家坡》表演者:谭孝曾、魏海敏(中国台湾)
25、京剧《孟母三迁》表演者:吴汝俊
26、少儿京剧联唱
京剧《野猪林》表演者:姜舒原
京剧《穆桂英挂帅》表演者:赵跃然
京剧《天女散花》表演者:王萌
京剧《徐策跑城》表演者:李佩泽
27、戏曲小品《龙妈招亲》表演者:徐孟珂、金不换、威廉、玛利亚等
28、京剧《龙凤呈祥》表演者:吕洋、吴昊颐、张馨月
29、京剧《捉放曹》表演者:杨乃彭
30、京剧《赤壁》表演者:王嘉庆、张建峰、金喜全
31、京剧《太真外传》表演者:史依弘
32、京剧《洪洋洞》表演者:张克
33、京剧《八珍汤》表演者:赵葆秀、翟墨、黄丽珠
34、京剧《三家店》表演者:耿其昌
35、京剧《望江亭》表演者:王蓉蓉
36、京剧《姚期》表演者:孟广禄
37、贺岁武戏《新闹龙宫》表演者:郝杰
38、京剧《汉苏武》表演者:张建国、郭宵
39、京剧《赤壁》表演者:李宏图
40、京剧《下鲁城》表演者:杜镇杰
41、京剧《大漠昭君》表演者:姜亦珊
42、川剧《春夜喜雨》表演者:陈巧茹
43、秦腔《彩楼配》表演者:李军梅
44、沪剧《庵堂相会》表演者:钱思剑
45、二人台《观灯》表演者:许美珍、蒙吉珍
46、相声《学唱现代戏》表演者:陈印泉、侯振鹏
47、京剧《黛诺》表演者:李维康
48、京剧《杜鹃山》表演者:王润菁
49、京剧《红色娘子军》表演者:丁晓君
50、京剧《坐宫》表演者:李军、林林
51、京剧《凤还巢》表演者:包飞、兰海娇
52、戏曲小品,《五帅闯西天》表演者:宋宁、谢楠、魏嘉艺、杨松、何军、大牛(英国)
53、京剧《草船借箭》表演者:陈少云、朱强
54、京剧《状元媒》表演者:薛亚萍
55、京剧《锁麟囊》表演者:李佩红
56、京剧《杨门女将》表演者:李胜素
57、京剧《上天台》表演者:于魁智
58、京剧武戏集锦
表演者:阎虹羽、冯蕴、杨亚男
59、京歌《难忘今宵》表演者:丁晓君、张馨月、唐禾香、张佳春、吴昊颐、王润菁
播出时间: cctv-11 1月22日 19:20
CCTV-11 2012年1.23~2.5(两周)部分节目预告
12/01/23 星期一
06:40:00 109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送香茶》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访谈)
13:11:00 75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1/2
14:26:00 86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访谈)
19:35:00 89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1/2
21:04: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2/2
12/01/24 星期二
06:45:00 106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雾里青传奇》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戏迷家庭(四)十五花洞(访谈)
13:11:00 83 CCTV空中剧院:京剧 戏迷家庭(四)十五花洞 1/2
14:34: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 戏迷家庭(四)十五花洞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访谈)
19:35:00 8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1/2
21:00: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2/2
12/01/25 星期三
06:08:00 71 九州大戏台:婺剧 鸡毛飞上天 1/2
07:19:00 69 九州大戏台:婺剧 鸡毛飞上天 2/2
12:56:00 122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得意缘(叶盛兰 言慧珠录音主演)
14:58:00 65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十八扯(童芷苓 孙正阳录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访谈)
19:35:00 70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1/2
20:45:00 60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2/2
12/01/26 星期四
06:29:00 77 九州大戏台:豫剧《七品芝麻官》 1/2
07:46:00 44 九州大戏台:豫剧《七品芝麻官》 2/2
12:56:00 95 CCTV空中剧院: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 1/2
14:31:00 89 CCTV空中剧院: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 2/2
16:00:00 6 CCTV空中剧院:现代京剧 沙家浜·智斗选段
19:20:00 16 CCTV空中剧院:京剧反串版 龙凤呈祥 (访谈)
19:36:00 90 CCTV空中剧院:京剧反串版 龙凤呈祥 1/2
21:06: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反串版 龙凤呈祥 2/2
12/01/27
星期五
06:37:00 59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卖油郎与花魁女》1/2
07:36:00 55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卖油郎与花魁女》2/2
12:56:00 112 CCTV空中剧院:《空中剧院》开播九周年答谢联欢会 1/2
14:48:00 68 CCTV空中剧院:《空中剧院》开播九周年答谢联欢会 2/2
19:20:00 16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群英会 借东风 华容道(陈少云尚长荣) (访谈)
19:36:00 120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群英会 借东风 华容道(陈少云尚长荣) 1/2
21:36:00 100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群英会 借东风 华容道(陈少云尚长荣) 2/2
12/01/28 星期六
06:52:00 98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电影《女驸马》
12:56:00 95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十五贯(李盛藻
曹世才录音主演)
14:31:00 44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拾玉镯(李玉茹
孙正阳录音主演)
15:15:00 31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秋江(李慧芳
叶盛章录音主演)
15:46:00 19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普球山(萧长华 刘连荣录音主演)
19:20:00 16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画龙点睛 (朱强 张馨月) (访谈)
19:36:00 8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画龙点睛 (朱强 张馨月) 1/2
21:01: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 画龙点睛 (朱强 张馨月) 2/2
12/01/29
星期日
06:08:00 91 九州大戏台:豫剧《桃李梅》1/2
07:39:00 52 九州大戏台:豫剧《桃李梅》2/2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龙凤呈祥(上海京剧院)(访谈)
13:11:00 86 CCTV空中剧院:京剧龙凤呈祥(上海京剧院)1/2
14:37: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龙凤呈祥(上海京剧院) 2/2
19:20:00 120 2012年春节戏曲晚会 1
21:20:00 60 2012年春节戏曲晚会 2
22:20:00 60 2012年春节戏曲晚会 3
23:20:00 60 2012年春节戏曲晚会 4
12/01/30 星期一
06:39:00 114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金钗记》
12:57: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访谈)
13:12:00 89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1/2
14:41:00 80 CCTV空中剧院:京剧新春演唱会
(精编版) 2/2
19:20:00 67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定军山(谭元寿
马崇仁录音主演)
20:27:00 54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九江口(袁世海 叶盛兰录音主演)
12/01/31 星期二
06:41:00 109 九州大戏台:豫剧《草根秀才》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访谈)
13:11:00 104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1/2
14:55:00 51 CCTV空中剧院:京剧 四郎探母
(精编版) 2/2
19:30:00 60 九州大戏台:红梅花开 1/2
20:30:00 60 九州大戏台:红梅花开 2/2
12/02/01 星期三
06:39:00 113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富贵图》
12:56:00 60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彩楼配 三击掌 母女会(黄桂秋
李盛泉录音主演)
13:56:00 73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牛皋招亲(袁世海
高玉倩录音主演)
15:09:00 54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打樱桃(马富禄 小王玉蓉录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 西厢记(王润菁)
(访谈)
19:35:00 83 CCTV空中剧院:京剧 西厢记(王润菁) 1/2
20:58:00 48 CCTV空中剧院:京剧 西厢记(王润菁) 2/2
12/02/02 星期四
06:29:00 90 九州大戏台:豫剧《佘洪招婿》
1/2
07:59:00 33 九州大戏台:豫剧《佘洪招婿》 2/2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访谈)
13:11:00 70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1/2
14:21:00 33 CCTV空中剧院:一笑十年少-相声大会 2/2
19:49:00 108 九州大戏台:评剧电影《花为媒》
12/02/03 星期五
07:06:00 83 九州大戏台:黄梅戏《孙成打酒》
12:56:00 96 CCTV空中剧院: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五)京剧 铁公鸡1/2
14:32:00 93 CCTV空中剧院: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五)京剧 铁公鸡 2/2
12/02/04 星期六
06:18:00 72 九州大戏台:越剧《洪升》 1/2
07:30:00 63 九州大戏台:越剧《洪升》 2/2
12:56:00 44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拾玉镯(李玉茹 孙正阳录音主演)
13:40:00 27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言慧珠唱段选
14:07:00 57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铁弓缘(李玉茹 孙正阳录音主演)
15:04:00 30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红娘(选场)(童芷苓录音主演)
15:34:00 28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樊江关(荀慧生录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京剧荀派折子戏专场 棒打薄情郎 狮吼记 陈三两 (访谈)
19:35:00 120 CCTV空中剧院:京剧荀派折子戏专场 棒打薄情郎 狮吼记 陈三两 1/2
21:35:00 75 CCTV空中剧院:京剧荀派折子戏专场 棒打薄情郎 狮吼记 陈三两 2/2
12/02/05
星期日
06:08:00 91 九州大戏台:越剧《流花溪》上1/2
07:39:00 54 九州大戏台:越剧《流花溪》上2/2
12:56:00 15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访谈)
13:11:00 75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1/2
14:26:00 86 CCTV空中剧院:迎新春封箱戏 新编京剧 戏迷家庭 京剧 大白水滩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剧院: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 (访谈)
19:35:00 95 CCTV空中剧院: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 1/2
21:10:00 89 CCTV空中剧院: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 2/2
《桃李梅》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UGU6iqsin0E9-OOp8d7vA
⑼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有哪些
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
1980 《白蛇传》(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0 《屠夫状元》(眉户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0 《花墙会》(天沔花鼓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0 《盗御马》(京剧) 昆明电影制片厂
同年还拍摄了另一出裘派名剧《姚期》。
1981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调)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桃李梅》(吉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红娘》(京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杨三姐告状》(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李慧娘》(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1 《忠烈千秋》(保定老调)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1 《智收姜维》(河南越调)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1 《包公误》(河南曲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2 《西施泪》(婺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2 《升官记》(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2 《清宫怨》(北京曲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
1982 《洛阳桥》(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2 《四姑娘》(川剧) 峨眉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
1982 《红柳绿柳》(莱芜梆子) 山东电影制片厂
1982 《花烛泪》(越剧) 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火焰山》(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三打陶三春》(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邻里风波》(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3 《吕布与貂蝉》(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83 《哪吒》(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3 《嫁不出去的姑娘》(评剧) 河北电影制片厂
1983 《樊梨花》(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3 《皇亲国戚》(龙江剧) 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莫愁女》(越剧) 南京电影制片厂
1983 《真假美猴王》(京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4 《佘赛花》(晋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五女拜寿》(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全其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岳云》(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杜鹃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风雨情缘》(豫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关点帅》(晋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5 《花枪缘》(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6 《芙蓉女》(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棒打薄情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6 《孟姜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6 《七奶奶》(豫剧)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1987 《斩花堂》(上党梆子)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7 《千古一帝》(秦腔) 西安电影制片厂
⑽ 吉剧的角色行当
吉剧的表演也以二人转为基础,在吸收其它东北地区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并借鉴京剧、评剧等剧种的表演手段上逐步形成。吉剧脚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分生、旦、净、丑四类,各在二人转上、下装的基础上借鉴京剧行当体制而形成。生行主要有老生和小生,八十年代前后,又在个别的剧目里尝试了武生行的建立。旦行则主要指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和老旦。在个别剧目里曾试验性地创造了武旦行当。净行指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丑行分文丑与武丑。但他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表演上没有严格的程式束缚。 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各种善良幽默或狡滑卑琐的人物。有文丑、武丑两路。文丑又在形式上分官衣丑、腰包丑、褶子丑、袍带丑。官衣丑如《桃李梅》里的赵运华,腰包丑如《蓝河怨》里的周六,褶子丑如《丁谓住店》里的丁谓,袍带丑如《三请樊梨花》里的程咬金等。丑角在表演讲究美、喜、土、新,富有地方色彩。其中尤以念白上的串口、贯口和俏口等见长,充满东北的乡土风味。武丑侧重于念、做、打,以独特的技巧取胜。如《孙猴上任》里的马倌儿,《燕青卖线》里的时迁,《三请樊梨花》里的姜须等,各以矮子步、高跷步、蹲云步等走法和手绢出手等绝技引人入胜。
吉剧行当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老旦与彩旦或老旦与青衣相结合的行当类型。诸如《桃李梅》里的封氏,扮相似老旦,表演似彩旦,借以表现人物的夫人身份和幽默、泼辣、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再如《包公赔情》里的王凤英,扮相与表演都归青衣路,但为了强调她的年龄较大和性格的豁达,在台步和其他动作上则借鉴了老生和老旦的一些技法。此外,吉剧还在剧种建设中尝试了武生和武旦的行当建制。武生如《孙猴上任》里的孙悟空,武旦如《三请樊梨花》里的樊梨花等,都以戏曲的把子功和毯子功并结合手绢、扇子等技艺,形成了本剧种独特的武打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