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十万大山剿匪电影全集

十万大山剿匪电影全集

发布时间:2022-12-25 16:45:02

Ⅰ 连续剧英雄虎胆剧情介绍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直接放网络吧!
电视剧《英雄虎胆》就是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塑造了一位深入虎穴大智大勇的侦察科长曾泰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女特务阿兰生动真实的形象,讲述了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的故事。
-------------------------婚哥线-----------------------
广西十万大山,方圆百余公里,山高林密,谷深峰险,土匪多如牛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为肃清匪患,人民解放军奉命剿匪,故事由此展开。
侦察科长曾泰冒充台湾派到土匪李汗光部当副司令的雷震霆打入匪窟。匪首李汗光、李月桂对副司令的到来产生怀疑,在欢迎晚宴上让养女阿兰陪副司令跳伦巴舞,曾泰沉着应变,通过了敌人的第一次考验。接着曾泰又识破了李月桂让土匪伪装为解放军俘虏的把戏,通过了第二次考验。
由于敌人对军的军事行动有所了解,曾泰断定军内部有敌人的特务。当地除了李汗光这股势力较大的土匪武装外,还有原在此地的土匪潘定彪和何家山庄的何老太另两股土匪武装,他们明争暗斗,

电视连续剧《英雄虎胆》剧照(18张)
相互倾轧。曾泰利用自己“台湾特使”的特殊身份,挑动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其使他们产生内讧,削弱力量。李月桂对副司令仍不放心,派阿兰监视副司令并多次进行试探,曾泰未为所动,并尽力救助了因监视自己时被毒蛇咬伤的阿兰,使阿兰萌生爱意。
国民党大军溃退时在当地留下了一批军火,成为各方寻找和争夺的对象,也成为三股土匪武装反目的原因,曾泰的未婚妻赵美英奉命上山与曾泰接头,不想被狡猾的李月桂怀疑,赵美英为掩护曾泰壮烈牺牲,此举虽骗过了李月桂,但细心的阿兰却察觉到曾泰强烈的情绪变化而产生了怀疑。
一次李月桂酒醉之时,道出了她已命人在江山县城多处要害处埋设了炸药准备炸毁县城的阴谋,曾泰翻寻埋设位置图时无意发现阿兰的亲生父母是李月桂杀害的。后曾泰将此秘密透露给阿兰,阿兰决意与曾泰合作,摸清军火藏匿之地。土匪头目潘定彪为夺取军火库,死于内部火并。潜伏于我军内部的特务也终被发现和清洗。曾泰经过与李月桂的几次较量,终赢得了她的信任,并命其制定了夺取县城的行动计划,心狠手辣怀有野心的李月桂在行动前,打死了自己的丈夫李汗光。东山岙一战,李匪部被全歼,李月桂被击毙,阿兰见大势已去,举枪自尽,何老太欲只身前往武器库引爆军火,被击毙。
十万大山的土匪被彻底剿灭,匪患被彻底消除。

Ⅱ 《英雄虎胆》63年,最美女特务“阿兰”87岁,女匪首54岁服毒自杀

《悬崖之上》的热映,引发了观众对谍战片的讨论。

早在1949年,我们就拍了一部《无形的战线》,被誉为 新中国第一部谍战片

紧接着50年代又有《神秘的旅伴》、《羊城暗哨》、《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等谍战片。

其中1958年的《英雄虎胆》意义非凡,堪称谍战片变革之作,打破了以往人物脸谱化的通病, 英雄、美女、特务、枪战 ,商业片元素一个都不缺。

同时导演还打破常规,让演员穿上 “奇装异服” ,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伦巴”舞 ,在那个年代,此举既大胆也新鲜,受到不少观众的追捧,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影响极大的经典反特电影。

01、剧本的诞生

《英雄虎胆》的编剧是丁一三,1948年参军被分配到文艺宣传队,后来跟着队伍进入广西十万大山剿匪。

剿匪结束后,丁一三每每回想起那段 风餐露宿、紧张复杂的战斗生活 ,就兴奋不已,后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北仑河畔》这个剧本,并投稿八一电影制片厂。

当时丁一三并不是专业的编剧,《北仑河畔》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剧本并未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编剧部采用。

但有位导演觉得这个剧本故事题材不错,有料可挖,于是向领导申请,将其拍成电影。

这位导演正是严寄洲,他年轻时期看过许多电影,最崇拜希区柯克,他决定将《北仑河畔》拍成惊险剿匪片,一部不一样的反特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时丁一三调离了原部队,所以没有参与后续剧本的创作。为了丰富剧本内容, 导演严寄洲亲自到广西十万大山走访 ,并查阅大量资料,采访曾经的剿匪指挥者之一陈漫远。

回到八一制片厂之后,严寄洲结合原作,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并改名《英雄虎胆》,和导演郝光联合执导了这部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解放初期,我军某部担任了剿匪任务,为了摸清敌人的情况,我方侦察科长曾泰,冒名顶替被抓的敌副司令,经过层层考验,获取敌人信任,并将敌人一网打尽的故事。

电影中的人物其实都是有原型的,比如侦查科长曾泰的原型是林泰,曾在解放战争中, 先后立大功7次,小功2次,获得“勇敢奖章”6枚。

在十万大山的剿匪战斗中,林泰冒名混入敌巢,随机应变通过匪首的层层考验,不同的是,他和阿兰根本没有亲密关系。

电影中凶狠、狡猾、尖酸、泼辣,生性多疑的女匪首李月桂就是韦秀英,曾以 “保枪、抗粮、抗税”及“破仓分粮” 为号召,鼓动人参加暴乱,在当时极其猖獗。

02、演员的选择

导演严寄洲在创作中遵从“三严”,分别是选演员严、对自己严、艺术创作要求严。

所以他在挑选演员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不按照常规套路来,不看演员曾演过什么,看中的是他能演什么。

比如扮演曾泰的于洋,他是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代硬汉,《英雄虎胆》之前他多塑造粗犷豪放的工人形象,询问导演为什么看中了他。

导演说: 你的眼睛里,藏着两道贼光 。演地下工作者,表现出来要像土匪一样,但是你的眼睛里面要表现出来,你是一个侦查科长。

后来电影上映后,许多观众评价 曾泰比土匪还土匪 ,这应该是对演员最高的评价了。

于洋能精准拿捏这个角色,得益于他的经历,毕竟他是参加过战争的军人,当过侦察兵的。

然后是女特务阿兰的扮演者王晓棠,《英雄虎胆》之前,她虽然才出道3年,但已是观众心目中的“美丽女神”,生活中也是一个轻快洒脱的性格。

一开始王晓棠是拒绝的, 自己怎么能演女特务呢? 但导演看中了她演过京戏,有基本功,觉得她可以胜任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后来经过多次“套路”,她才最终答应出演。

导演告诉她:阿兰不光是一个特务,她是既受了侮辱,又受了伤害,当土匪是不愿意的,同时在 情感 上渴求真爱。

最终王晓棠演活了阿兰,电影上映后,阿兰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色,许多观众走进电影院,都是奔着 一睹王晓棠“最美女特务”的风采

“来个伦巴”,电影中的名场面就是 曾泰和阿兰大跳伦巴舞的场景 ,独特的场面与情调,在当时人人追捧。

但于洋和王晓棠最初是不会跳伦巴的,还是导演找人特地教他们,王晓棠很快就学会了,而于洋,则花费了好长时间。

虽然观众都喜欢阿兰这个角色,但导演觉得女匪首李月桂更重要。

某日,八一厂里的剧团排了一部舞台剧《夜店》,导演严寄洲也在台下观看,他看上了演老板赛观音胡敏英,觉得她真是演活了, 心中认定女匪首一角非胡敏英莫属。

事实上,胡敏英确实厉害,将女匪首的生性多疑、狠辣干脆诠释得淋漓尽致,处处透露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03、阿兰的4种结局

阿兰之死,是许多观众心中的遗憾,她的结局也一直被热议,其中有4种说法。

第一种是电影中的结局 ,阿兰开枪打曾泰,后被我方赶来的战士击毙。

这个结局中规中矩,但不符合阿兰“恋爱脑”的人设,她应该不会开枪打曾泰的。

第二种是原剧本的结局, 曾泰亮明身份,女匪首掏枪射击他,此时阿兰想也没想,直接跑过去替林泰挡一枪死去。

这个结局个人觉得是最完美的,阿兰的人物性格也是丰满的,但也正是因为太完美了,会导致大家最后都同情阿兰,所以改了结局。

第三种是导演严寄洲最初拍摄的, 阿兰开枪打曾泰,然后再开枪自杀。

但这个结局在送审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阿兰自杀,明显“美化女特务”,这怎么能行呢,于是才有了上面第一种结局。

另外导演还删减了阿兰不少镜头,还让王晓棠的表情故意狰狞一些,如此修改才有了片子的正常上映。

第四种没拍的结局 :阿兰用枪指着曾泰,曾泰踢掉她的手枪,李汉光趁机用飞刀偷袭曾泰,但曾泰机智一躲,飞刀击中了阿兰。

这个结局同样不符合阿兰的人设,没有拍也是正常的。

04、演员现状

《英雄虎胆》63年,除了导演,已有9位演员不在了。

导演严寄洲,2018年逝世,享年101岁 ,还拍过《五更寒》、《野火春风斗古城》、《猎字99号》等经典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英雄虎胆》中还客串了一个角色,就是 敌副司令

饰演马政委的里坡,2013年逝世,享年85岁,老爷子有一个经典角色大家一定都知道,那就是 《三国演义》的董卓 ,可谓是深入人心。

饰演丁连长的朱启,生辰不详,2007年逝世,还参演过《回民支队》、《地道战》等作品。

饰演老猎人的李力,1992年逝世,享年69岁,还参演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等作品。

饰演刘大嫂的曲云,2020年逝世,享年92岁, “中国银幕第一大娘” ,最经典的就是《苦菜花》的“冯大娘”和《奇袭》中的阿玛尼。

饰演奸细田参谋的张璋,2001年去世,享年73岁,银幕上多出演一些反派色,诸如《南海长城》的特务零九、《蒙根花》的特务户田等。

饰演一只眼睛的特务是张怀志,1987年去世,享年59岁,正派反派角色都能完美驾驭,在《林海雪原》、《斗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饰演假俘虏的谢万和,1986年去世,享年58岁,先后出演过《激战前夜》、《渡江探险》、《地道战》等作品。

饰演崔老九的刘季云,1971年逝世,享年61岁。一辈子多出演配角, 多为老年人形象和反派形象 ,演技备受好评。

饰演女匪首的胡敏英,精湛的演技令人折服,但在那段特殊时期,她伤害了不少人,所以1978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她被隔离审查,因承受不了心理的重负, 服毒自杀,终年54岁

让人欣慰的是,多位主演都还健在, “曾泰”于洋、“阿兰”王晓棠,两人曾是“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于洋,电影表演艺术家,曾获得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还执导过《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

王晓棠大家比较熟悉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在《野火春风斗古城》、《海鹰》、《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中都有精彩的表现,如今已经87岁了。

饰演耿浩的张勇手, 《英雄虎胆》之前他叫“张永寿” ,后来导演严寄洲帮他改成了张勇手。

作为导演,他执导过《南海风云》、《祁连山的回声》。作为演员,他还参演过《寻找成龙》,饰演姥爷一角。

饰演匪首李汉光的方辉,一级演员,自从《英雄虎胆》之后,就在演反派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出演过《无名岛》、《黑三角》、《烽火少年》等作品。

另外 饰演林团长的刘秉章和饰演崔阿龙的孟庆芳 ,也都还在。

《英雄虎胆》虽然已经过去了63年,依然是经典,同时老一辈艺术家对于创作的态度和专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撰文:小二)

Ⅲ 谁能帮我找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

《锅盖头》描写海湾战争美军狙击手的故事
《第九突击队》俄罗斯最新战争片,一队新兵在阿汗 战场上上演生存与死亡的悲歌
《大偷袭》05年8月推出,描写二战时,美军营救菲律宾日本集中营战俘的故事。喜欢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错过。
《天国王朝》美国电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题材,这次,我们大英帝国的一个铁匠,阴差阳错的来到被基督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没享受几天好生活,就赶上了强大的撒拉丁军队的攻击,漫天的投石车发射的飞弹,疯狂的弯刀骆驼部队,我们的铁匠如何力挽狂澜呢?

《风语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据小说改编的越战影片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经典越战片,十分精彩
《深入敌后》美飞行员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无人地带》波斯尼亚战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
《兵临城下》前苏联头号狙击手与德国狙击手学校的校长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看过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国爱国主义与浪漫激情
《U-571》海战的经典,无论后来专家找出该片的多少错误,可影片的质量与娱乐效应却一点不差
《核艇风暴》因为错误的密码来电,一场核战争几乎要打响
《K—19寡妇制造者》这艘核动力潜水艇没有因为指挥官换成哈里森福特而变的吉祥,寡妇制造者真是名副其实。
《猎杀红色十月》老007萧恩·康纳利摇身一变成为了前苏联最先进潜水艇的指挥官,带领一干将领叛逃苏联,发誓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
《太阳泪》美国大兵潜入非洲中部去营救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有点看头。
《哈特的战争》德国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一件事,见证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在这部电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临死前的一声“自由”,震慑人心
《爱国者》与世无争的美国农场主在儿子被英国远征军杀害后,彻底变成了一个屠夫,背景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战争巨作,茫茫沙漠,英国殖民者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辉旗号,在遥远的非洲与苏丹穆斯林作战浴血撕杀。

老牌经典有:
《桥》
《卡撒布兰卡》
《巴顿将军》
《坦克大决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中国的战争片嘛
《大决战》不错
《开国大典》经典
《渡江侦察记》还兼具娱乐效果
《上甘岭》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奋人心,爆炸效果一点不逊色外国大片。

先说大陆那些岁月的(如果您很怀旧):
1。上甘岭(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讲述1952年秋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上甘岭战役的整个过程。在电影美学和影片主题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2。英雄虎胆(1958)(COURAGEOUS FIGHTER)
讲解放初期,在广西南部的十万大山地区剿匪。
3。林则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绍了。
4。红色娘子军(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5。甲午风云(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来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还爱情呢
7。小兵张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罗京宝叔叔。
8。红日(1963)(Red SUN)
打74师的
9。归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获1982年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语片奖
10。一个和八个(1983)(ONE AND EIGHT)
第五代导演的看山座
至于大决战之类 虽然导演在场面上很宏大史诗 对于蒋介石 林彪等形象也突破以往 更具回归人性 但说穿了对于所谓两种力量角逐中的领导人描述过多 还是咱中国人打中国人。悲哀 故不放入 我们要记录大社会背景下挣扎的小人物

至于外国的 我们来聊点经典的;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
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该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士兵们把牺牲了的战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写一遍,而不让他的家人看到血迹斑斑的原件。此举的动机无可指责,但细细想一下,您不觉得原件更珍贵吗?传统的二战片好比是这重新誊写的家书,已经抹去了血迹和弹孔;而本片给我们看的是原件,因此我们震惊、颤抖,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滤镜观察战争。
当代头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此不仅建立了又一座艺术丰碑,而且奇迹般地将一向无法协调的思想倾向和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他并没有贬低二战的正义性,但他提出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命题,并在影片中直接讨论;他打破常规在片头大段描写诺曼底登陆,但人物的塑造并没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战争戏跟非战争戏泾渭分明,但影片的整体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叙事能力为观众提供了见“树”又见“林”的战争场面。
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三、《野战排》Platoon (1986)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秀战争片。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
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
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
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生命赌博。
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
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
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都是好莱坞对越战 二战 比较突出 另外再介绍几部
1 特洛伊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
主演: 布拉德-皮特,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艾瑞克-巴纳
有点荷马史诗的味道
2 太极旗飘扬
导演: 姜帝圭 Kang Je-Gyu
主演: 张东健,元彬,李银珠
韩国人对于南北割裂之痛 特别是看到漫山遍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冲上来 哇 中国人就是多 实尾岛也不错
3 角斗士
导演: 雷德利-斯考特(Ridley Scott)
主演: 卢塞尔-克劳(Russell Crowe),乔尔奎因-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
前面有一段罗马战德国野人的作战很经典
4 黑鹰陨落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主演: 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伊万·麦奎格Ewan McGregor
地方武装有点像GENERAL游戏
5 遥远的桥
导演: 理查德 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
主演: 詹姆斯 卡安 (James Caan)
七十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 明星阵容空前盛大
6 狙击手
导演: 路易斯·罗萨 Luis Llosa
主演: 汤姆·贝伦杰 Tom Berenger J.T. Walsh 比利·泽纳 Billy Zane Reynaldo Arenas Don Battee Howard Bosse Jorge Bustamante Tyler Coppin
很经典 有很多部
7 风语者
导演: 吴宇森 John Woo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克利斯汀·史莱特 Christian Slater 诺亚·艾姆雷克 Noah Emmerich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Kevin Cooney 詹森·艾萨克 Jason Isaacs Scott Atkinson Clayton J. Barber
吴宇森导演的 确实很不错 纳瓦霍族
8 勇敢的心
导演: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
主演: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
FOR FREEDOM 是男人就该看
9 第一滴血系列
史泰龙 兰波天生英雄
10 解放
导演: 尤.奥泽洛夫
主演: Nikolai Olyalin
苏联的经典
11 乱 影武者
黑泽明导演的古代日本战争

Ⅳ 八一电影制片厂有哪些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 占地面积392.1亩。1951年3月,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作品如下:
1.电视剧:
《编外监察官》
《梁士英》
《中流砥柱》
《血战万源》
《生死之间》
《士兵突击》
2.纪录片:
①《八一运动大会》。1953年出品,与北影合作,记录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体育运动大会的各项竞赛。荣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三等奖。
②《钢铁运输线》。1954年出品,记录志愿军后勤运输部队在朝鲜建立钢铁运输线的情景。获文化部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③《战胜怒江天险》。1954年出品,记录解放军筑路队在怒江天险上架桥修路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奖一等奖。
④《在帕米尔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记录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帕米尔高原上团结少数民族捍卫祖国边疆的斗争。获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⑤《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⑥《向毛主席汇报》。1964年7出品,记录了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军事训练成绩的盛况。
⑦《钢铁长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纪录了我军在华北某地的一次军事演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检阅部队的盛况。
⑧《叶剑英》。1983年7月出品,记录了叶剑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丰功伟绩。
⑨《国庆阅兵》。1984年10月出品,记录了庆祝建国35周年的国庆阅兵活动。获奖1984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为题材,激发人们用自己的手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1986年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1987年第一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第一名。
3.电影:
①《五更寒》。1957年12月出品。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正规部队撤离中原解放区,县委刘书记率领大别山地区的同志们留下来坚持地下斗争,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高潮到来的故事。
②《柳堡的故事》。1957年12月出品,影片描写新四军1944年驻扎在苏北柳堡地区休整时所发生的故事。
③《英雄虎胆》。1958年8月出品,描写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战斗中,解放军侦察英雄深入土匪驻地,与匪首周旋,赢得信任,最终将土匪诱至包围圈中,一网打尽的惊险故事。
④《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5月出品,描写一位红军出身的地下报务员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与日本及国民党特务英勇斗争,最后在上海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故事。
⑤《回民支队》。1959年7月出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冀中马本斋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改造成长为无产阶级武装的故事。
⑥《海鹰》。1959年9月出品,描写某英雄快艇在胜利打击敌人后,团结一致,和大海、敌人做斗争,终于胜利返回大陆的故事。
⑦《战上海》。1959年12月出品,描写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时与上海人民和地下党配合,机智勇敢解放上海、保卫上海,取得胜利的故事。
⑧《哥俩好》。1962年6月出品,根据话剧《我是一个兵》改编。通过一连串曲折的情节,反映了部队新战士在首长战友的关怀、帮助下,迅速成长的过程。
⑨《怒潮》。1963年5月出品,反映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的时候,湖南农民在党和领导下举行秋收暴动的故事,揭露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投降主义路线。
⑩《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3月出品,描写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依靠群众和敌特斗争,争取和瓦解敌伪力量,配合解放区军民作战的故事。

Ⅳ 十万大山剿匪的介绍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4师等部队进剿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土匪的战斗。 十万大山,位于广西南部,面对大海、毗邻越南,山中林木参天,路少人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后,韦秀英、韦雨庄等匪帮以该地区为依托,并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相勾十万大山结,肆意作乱,危害人民及边防安全。是年12月初,解放军第134师、第219师及龙州军分区一个团组成进剿部队,分别开到十万大山外围。

Ⅵ 旧影:惊险反特故事片《英雄虎胆》

《英雄虎胆》

电影《英雄虎胆》,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拍摄的一部影响极大的惊险剿匪片,也是新中国惊险片的优秀代表作品。虽然影片在叙事模式上采取的仍然是"冒名顶替"的套路,但艺术上的虚构与想像相当大胆。在对剧情的设计上别具匠心,不仅“敌中有我”,而且“我中有敌”,这在以往同类影片中是少见的。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导演打破常规,在影片中让身穿“奇装异服"”的阿兰与曾泰一起跳“伦巴”舞――这独特的场面与情调,为处于长期封闭状态下的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听感知与体验机会,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私下里追捧的审美取向。

电影《英雄虎胆》摄制提要

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

上映:1958年

原著:潘培元

编剧: 丁一三

导演:严寄洲郝光

摄影:蒋仕

付摄影:张冬凉

作曲:高如星

美术:冠洪烈

录音:李柏坚

剪辑:华彬

特技摄影:钟岳

特技设计:王寅

制片主任:赵凯

演奏:中央乐团交响乐团

指挥:李德伦

演奏:新影乐团

指挥:冯光涛

演员:于洋 饰曾泰

张勇手 饰耿浩

里坡 饰马政委

刘秉章 饰林团长

朱启 饰丁连长

李力 饰老猎人

曲云 饰刘大嫂

张章 饰田参谋

方辉 饰李汉光

胡敏英 饰李月桂

王晓棠 饰阿兰

张怀志饰独眼龙

孟庆芳饰崔阿龙

万和 饰假俘虏

刘季云 饰崔老九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解放初期广西南部的十万大山地区,我军某部担负了歼灭以惯匪李汉光和他的老婆李月桂为首的这股顽匪的任务。为摸清底细,特派侦察科长曾泰,冒充已被我军捕获的敌副司令,深入到匪巢之中。沉着、机智的曾泰识破了敌人的种种诡计,同敌人斗智斗勇,历经艰险,闯过了道道难关。曾泰最终赢得了李匪的信任,掌握了兵权,将敌人引入我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将匪徒一网打尽。

Ⅶ 老的剿匪电影 有哪些啊 最好多点

找了好久总算有点收获,望采纳~!

《湘西剿匪记》
《乌龙山剿匪记》
《冰山上的来客》
《林海雪原》
《忠义群英》
《沙漠追匪记》
《戈壁剿匪记》
《寂静的山林》
《父亲的战争》
《虎穴剿匪》
《血战八里桥》
《英雄虎胆》
《猛河的黎明》
《追剿匪头》
《虎穴追踪》
《激战前夜》

Ⅷ 九十年代初剿匪电影

血战落魂桥 (1991)

导演: 胡立德
编剧: 吴天慈 / 龚楠 / 徐伟光
主演: 何麟 / 洪祖根 / 魏宗万 / 许守钦 / 史戈 / 方舟波 / 周国宾 / 戴兆安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又名: Xue zhan Luohun qiao
IMDb链接: tt0334740
剧情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川西地区残匪横行,他们以曾剃头(魏宗万饰)、杜辣子(周国宾 饰)为首袭击我运粮队,抓走我军管干部陈志明(方舟波 饰),气焰十分嚣张。我军营长曹威龙(何麟 饰)打入匪穴,成功将陈志明救出。富豪家当丫头的春兰(史戈 饰)与曹青梅竹马,她帮曹威龙在县府大院的地道里成功起获大量美式武器。曹威龙决定将计就计,引敌入瓮。不料内部出现叛徒,反动乡绅张品三(许守钦 饰)抢先一步杀人灭囗,春兰也不幸被捕。曹威龙制止了群情震怒的广大战士,继续实施诱敌之计。战斗开始后,曹率全营官兵痛击蜂涌而上的敌人,无奈寡不敌众,土匪越来越多,眼看阵地不保,在这千钧一发之机.....

Ⅸ 寻找一些关于战争的电影

中国的 1。上甘岭(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讲述1952年秋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上甘岭战役的整个过程。在电影美学和影片主题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2。英雄虎胆(1958)(COURAGEOUS FIGHTER) 讲解放初期,在广西南部的十万大山地区剿匪。 3。林则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绍了。 4。红色娘子军(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5。甲午风云(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来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还爱情呢 7。小兵张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罗京宝叔叔。 8。红日(1963)(Red SUN) 打74师的 9。归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获1982年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语片奖 10。一个和八个(1983)(ONE AND EIGHT) 第五代导演的看山座 至于大决战之类 虽然导演在场面上很宏大史诗 对于蒋介石 林彪等形象也突破以往 更具回归人性 但说穿了对于所谓两种力量角逐中的领导人描述过多 还是咱中国人打中国人。悲哀 故不放入 我们要记录大社会背景下挣扎的小人物 外国的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 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该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士兵们把牺牲了的战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写一遍,而不让他的家人看到血迹斑斑的原件。此举的动机无可指责,但细细想一下,您不觉得原件更珍贵吗?传统的二战片好比是这重新誊写的家书,已经抹去了血迹和弹孔;而本片给我们看的是原件,因此我们震惊、颤抖,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滤镜观察战争。 当代头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此不仅建立了又一座艺术丰碑,而且奇迹般地将一向无法协调的思想倾向和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他并没有贬低二战的正义性,但他提出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命题,并在影片中直接讨论;他打破常规在片头大段描写诺曼底登陆,但人物的塑造并没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战争戏跟非战争戏泾渭分明,但影片的整体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叙事能力为观众提供了见“树”又见“林”的战争场面。 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三、《野战排》Platoon (1986)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秀战争片。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 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 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 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生命赌博。 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 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 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记得采纳啊

Ⅹ 剿匪电影有哪些

血战八里桥
中文片名:血战落魂桥
外文片名:Xue zhan Luohun qiao
导 演:胡立德 (Lide Hu)
主 演:何麟(饰曹威龙) 魏宗万(饰曾剃头) 周国宾(饰毒辣子) 方舟波(饰陈志明)
类 型:战争
首映日期:1991-01-01

故事梗概:

一九五○年,樟树地区的落魂桥边,浓烟滚滚,人仰车翻,粮包散落。解放军营长曹威龙率战士虎子等赶着运粮马车来到桥边,目睹这场景。突然桥头大树上伸出枪口,曹威龙推开虎子,抬手一枪,一个土匪惨叫一声栽了下来,曹威龙和战士们边还击,边赶着马车,冲出土匪埋伏圈。运粮队伍来到"安福客栈"夜宿。谁知,客栈实为土匪窝,曹威龙等人再次险遭暗算。县军管会主任陈志明所率工作队遭土匪伏击,队员全部遇难,陈志明落入虎口。曹威龙混入匪窝,救出陈志明,并活捉土匪头目曾二么。在县政府,曹威龙意外地碰到了离别多年的恋人春兰。

伪装进步的反动绅士张品三与曾剃头密谋,令潜伏于军管会内的特务张德新杀掉曾二么灭口,并由曾剃头出面与军管会谈判,迫使我军交出县城。曾二么在狱中被毒死,凶手张德新潜逃,慌乱中在现场留下了送饭的提篮。曹威龙带战士们追踪凶手时,又遭土匪伏击,曹威龙佯装身负重伤,迷惑敌人。张品三决定铤而走险,命令土匪速向县城聚集,准备攻城,并绑架了春兰作为人质。各方代表按期前来开会,正当曾剃头得意忘形,大模大样地闯进县政府时,曹威龙突然出现在会场,群匪大为震惊,束手就擒。藏在幕后的张品三眼看大势已去,不甘灭亡,令匪首杜辣子率匪徒进攻县城。经过激烈的战斗,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土匪逃窜到落魂桥,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血战。

阅读全文

与十万大山剿匪电影全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求澳大利亚电影克制网站 浏览:235
与警察有关的正能量电影有哪些 浏览:289
微信电影票哪里看 浏览:501
什么网站里的电影多 浏览:633
小电影女性spa 浏览:154
外国最新侦探电影排行榜 浏览:809
信用卡北京电影 浏览:832
赵俊凯最新电影 浏览:791
张泽有哪些电影 浏览:607
国外能看小电影 浏览:780
z岛电影丧尸在线观看 浏览:61
最新漫威电影顺序 浏览:108
铁甲狂猴电影西瓜 浏览:806
哪里可以看法国爱情电影 浏览:294
电影票上的字不见了怎么办 浏览:106
小小爸爸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664
绿色高清电影网站有哪些 浏览:385
薛凯琪全集电影完整版 浏览:66
建国后第一部彩色的电影是什么 浏览:757
常德芒果今天上映电影有哪些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