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节档首日电影票房市场情况如何
经过去年春节档期冰点以及大半年的低谷之后,逐渐恢复,在今年春节黄金档,厚积薄发,不仅各种热片新片扎堆上映,火拼票房市场,而且从明星阵容到题材等各方面看,竞争都相当激烈。
而《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甚至《人潮汹涌》等电影,虽然票房成绩没那么火爆,但口碑反响整体还不错。
❷ 大年初一电影有哪些
①《唐人街探案3》作为唐探系列的第三部截止目前已经有70万人想观看,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斩获了33.97亿的票房。第一部《唐人街探案》2015年12-31日上映获得8.18亿的票房。所以《唐探3》也将是一部不错的高票房电影。
②《姜子牙》目前想观看人数是22.4万人,因为同是光线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了49.72亿票房,并且哪吒片尾也给《姜子牙》做好了铺垫,同样姜子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所以值得期待。
③《紧急救援》看过《红海行动》和《湄公河行动》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这部电影,因为这三部电影都是林超贤导演执导的动作片,而前两部分别取得了36.5亿和11.86亿的票房,而《紧急救援》属于灾难救援片,在情节上更能感动人,所以这部电影肯定会取得不错的票房,值得期待。
④《_妈》光看电影名字我们就会想到《港_》《人在_途之泰_》,同时也能想到徐峥。不错《_妈》是_字系列的影片我们看之前的《港_》和泰_都获得了16.14和12.67亿的票房,同时徐峥这几年参与的电影片方基本都在10-30亿之间,所以《_妈》是非常让人期待的喜剧电影。
⑤《中国女排》这部电影是由导演陈可辛执导,巩俐、惠若琪主演。而在国庆档中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中国女排都已经获得了非常大的关注度,而这次由国际章主演相信会是另外一大卖点。
⑥《急先锋》这部电影是由成龙、杨洋、艾伦主演,虽然成龙这几年的电影票房并不是很高,但是知名度在这里。而这次是成龙和导演唐季礼的再次合作,票房绝对能提起来。因为之前他们每次合作的电影都是高票房。如《功夫瑜伽》17.49亿票房、《十二生肖》8.81亿票房等
⑦《熊出没狂野大陆》作为春节档的动漫电影,在每年春节档基本都有上映,17年上映的《熊出没奇幻空间》获得5.21亿票房;18年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记》获得6.05亿票房;19年上映的《熊出没院士时代》获得7.14亿票房,票房在逐年增长,也逐步稳定在5-7亿之间,所以今年的也是非常不错的。
⑧《金蝉降魔》是胡军和释小龙再次上银幕的首部电影,乔峰的经典演绎和儿时的那个童星。
⑨《大红包》是由李克龙执导的喜剧电影,在2015年春节上映的《红包》并没有获得好的票房。喜剧明星包贝尔、贾冰的加入将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笑料。
⑩《源彩虹》属于重映电影,在吴磊、陈乔恩、钟丽缇相对红火的今天,能不能让电影票房更上一层楼呢,锁定春节档。
但是由于疫情,这些电影全部撤档。
❸ 牛年首日电影票房超17亿,大年初一的电影票好抢吗
牛年首日电影票房超17亿,大年初一的电影票十分难抢。
大年初一一大早,有人还没从睡梦中醒来,有人已经“住”在电影院了。
“七点爬起来去看电影,8点场居然满座。”
“一口气买四张电影票,我打算住电影院了。”
“为了不被剧透《唐探3》,买了大年初一第一场次的电影票,结果因为起太早看到一半困得睡着了,还得靠剧透展开剧情。”
网络上,也时常可见网友吐槽,大年初一想买张电影票,但附近影城大都卖空了,只能选择最早或最晚的场次。“抢不到电影票,早知道提前买了。”
(3)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中国影史票房纪录被刷新
在这个久别重逢的春节档,观众们的观影热情反映在不断被刷新的票房纪录上。
据灯塔实时数据,截至2月12日13时42分,2021年大年初一总票房超14.58亿,打破由2019年大年初一创造的中国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纪录;截至22时,大年初一电影票房已超17亿元,总人次3403万,创下中国影史单日总票房、总人次新纪录。
创造票房纪录的,还有单片的票房成绩。去年因疫情惜别春节档大银幕的《唐人街探案3》今年依旧“十分能打”,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单片预售总票房纪录,更是在大年初一当天创下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10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第81部破10亿的影片。
❹ 电影票房一番二番怎么算
一番票房全算,二番折半。
三番内算实绩是电影票房吧搞出来的。一番票房全算,二番折半,三番三分之一。时间长了成默认了。导演编剧另算剧情呢,大多数人看电影都是根据剧情选择的呀,只有那些粉丝才会特地去捧明星的场。
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如果影院偷漏瞒报票房,院线要承担连带责任,影院放映质量差等问题也会被集中治理。
基本信息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收获181万元。而2019大年初一的票房则有14.58亿元,曾创造内地影史最高单日票房纪录。
影院排片仍以2019年年底上映的《叶问4》《误杀》《宠爱》为主,三部电影大年初一分别收获票房51.97万元、47.07万元、30.63万元。
截至2021年12月8日,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银幕数达81317块,巨型银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过去5年,中国电影生产总量超过4000部,观影人次超过80亿。据猫眼专业版数据,12月11日18时16分,2021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含预售)破450亿,总观影人次11.15亿,总放映场次1.17亿场。持续保持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头衔。
❺ 大年初一电影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万,为啥没人看电影了
大年初一电影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万,为啥没人看电影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的春节档,我国电影市场依旧是全球第一大票仓,国产电影依然是同档期的票房大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和别人比,只和我们自己比,通过对比,今年的春节档和去年的春节档我们不难发现,观影人次减少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粗略统计,春节档头三天观影人次减少了2766万,这种断崖式的减少对整个电影市场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应该引起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的,这可不是小事。
观影人数的减少,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地方影院没有完全开放,但,这只是很小的因素,不是主要因为,因为大年初一全国的排映场次比去年大年初一多了好几万场,也是破了纪录的,但是,观影人次还是下降了,所以,疫情不是观影人次减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春节档类型电影中,合家欢等题材的电影偏少,一家老小能够一起去看的电影选择不多。当然,观影人次减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票价的问题。
❻ 大年初一电影票房破纪录 哪些电影领跑
你好,今年的大年初一电影大部分撤档了。
有报道称:春节7部电影撤档,业内人士分析:可能五一或暑期上映。
从《熊出没·狂野大陆》,到《急先锋》,1月23日中午开始,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2020年春节档7部电影全部宣布撤档。
就在当天早上,1月25日大年初一的预售票房突破了4亿元,整个春节档的预售更是达到了5亿元左右。各大片方在宣布撤档的同时,纷纷表示将会与各大售票平台和院线积极妥善处理退票事宜。
春节档电影票可免费退款。
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在1月23日上午8时56分,1月25日大年初一的预售票房突破了4亿元大关。
因为《熊出没》《囧妈》《夺冠》等电影的提档,2020年春节档将于1月24日率先开启,但就在距离春节档开始还有20个小时的时候,撤档的消息陆续传来。
❼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电影依次是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电影依次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
年初一票房冠军,是陈思诚执导,王宝强、刘昊然等主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单日票房破10亿元,创中国电影史最快过10亿元的影片,也是中国影史第81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但豆瓣评分才6.2,创《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最低分。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二,是贾玲执导,沈腾、贾玲、张小斐、陈赫主演的《你好、李焕英》,票房近3亿元,豆瓣评分8.2分,获得较高口碑。这部电影是贾玲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票房能取得如此之高,是因为观众冲着沈腾而走进电影院。截至到2月13日零点时分,《你好、李焕英》已售票房破4亿元,预计会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票房黑马。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三,是杨幂、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飞主演的《刺杀小说家》,票房达1.38亿元,豆瓣评分7.2分。一部票房与口碑都是中规中矩的电影。截至到2月13日零点时分,《刺杀小说家》已售票房达1.75亿元。预计该影片最终票房在10亿元左右。
(7)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春节档仍有增长空间
根据1905电影网、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共同发布的《2021年春节档电影前瞻报告》,近五年来,春节档电影票房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速高达34.20%。虽然去年春节档受疫情影响中断,但从今年的预售进度、排片情况和观影需求来看,春节档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据证券时报网,春节档在全年票房占比重也在稳步上升。2018年首次超越贺岁档成为节假日观影第一档期,全年票房占比在9%以上。
不过为阻断疫情传播,2021年春节档全国影院上座率限制在75%。严控疫情、响应“就地过年”倡议等因素会对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❽ 牛年首日电影票房突破多少
据人民日报消息,进入牛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截至发稿时,大年初一(2月12日)当日票房已突破17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档影片自1月29日开始预售以来,票房一路走高,速度令人惊喜。以票房最热的《唐人街探案3》为例,该片预售开始36小时即票房破亿,创造了国产电影预售票房破亿的最快纪录。
截至大年初一上映之前,该片预售总票房已接近10亿元。除了《唐人街探案3》以外,春节档同期上映的几部影片预售成绩也可圈可点。可以肯定地说,过年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新年俗。
(8)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比选择电影更难的问题是,大年初一的电影票实在难抢
多位观众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自己大年初一的电影票是提前几天买好的。“这张票我是提前一周买的,现在想买别的电影都没有好时间好位置了,到处都是满座。”大年初一,一位正在影院等待入场的观众说。
网络上,也时常可见网友吐槽,大年初一想买张电影票,但附近影城大都卖空了,只能选择最早或最晚的场次。“抢不到电影票,早知道提前买了。”
❾ 春节档电影票价飙升,能否“值回票价”
春节档电影票价飙升,能否“值回票价”
春节档电影票价飙升,能否“值回票价”,2022年春节档正式结束,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相比去年同期提升6.9元,春节档电影票价飙升,能否“值回票价”。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1时9分,2022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春节档“票价贵”的话题也登上热搜。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平均票价为56.1元,一些地方《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在100元以上。一般情况下,票价与观众对影片的心理预期正相关。票价越贵,观众对影片内容和质量的期待值就越高。那么,虎年春节档的影片究竟能否“值回票价”?
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几部热门影片。
要说春节档的顶流大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当之无愧。该片以逼真宏大的战争场面征服观众。在拍摄过程中,片方坚持不用一秒的资料镜头,每一片雪花都要自己拍摄,这样精益求精的制作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平,开拓了国产战争片的新境界。从该片当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足以证明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认可。
史诗级战争场面撼人心魄,独具匠心的艺术想象同样值得尊重。同为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狙击手》选择以小见大,精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志愿军战士与强大对手斗智斗勇的过程,向观众展现了一种小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主旋律的创作应该有更多可能,《狙击手》就是对主旋律电影的一次创新和突破,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叙事的进步。
以往春节档大多要靠合家欢的喜剧片和商业片挑大梁。虎年春节档,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奇迹·笨小孩》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不俗的口碑。影片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展现平凡人的奋斗历程,对现实有观察、有思考、有关怀,传递了满满正能量,成功引发观众共情。《奇迹·笨小孩》定档春节档,展现了影视行业对现实题材影片的关照,是对春节档电影赛道多元化拓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电影内容的娱乐功能仍然是春节档期观众选择影片的首要因素。《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虎年春节档唯一一部纯喜剧的合家欢贺岁电影。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也为这个春节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亮色。但是,幽默搞笑从来不是观众对喜剧片的唯一诉求。这部影片喜剧背后精心打磨的剧情和励志的故事内核,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懂得了“成功只是比未成功多坚持了一次”。该片在短时间内票房就突破10亿元,体现出好口碑对票房形成强大的驱动。
不可否认,虎年春节档影片类型更为多元,战争片、喜剧片、动画片、剧情片,可谓百花齐放,全面覆盖了观众的春节观影需求。从单片口碑来看,观众也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甚至一些此前抱怨票价太贵的观众,在观影之后也会由衷赞叹“值回票价”。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电影票价小幅升高有一定的合理性。时至今日,春节档已经晋升为内地头号档期。头部项目纷纷抢滩春节档,观众也形成了一定的春节观影习惯。春节期间观影人次多、影院成本高企,票价较平时有所上涨,这与逢节日机票涨价、景区淡旺季票价不同,是一个道理。但是,合理也不可以任性。对于文化市场来说,电影并非无可取代的消费品。影院创收不能仅靠涨价,还应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影环境、促进合理排片等手段,力争长久留住观众。此外,随着春节档接近尾声,票价应逐步下调,满足更多对价格敏感观众错峰观影的需求,充分发挥优质影片综合效应。
还要看到,电影票价并非越低越好。早年的爆款影片《阿凡达》,其在IMAX银幕的票价普遍是二三百元,但依然一票难求。而对那些口碑不佳的影片来说,即便9.9元还是无人问津。在电影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部高质量的影片离不开高投入。片方有了足够的票房收入,才能对产业上游形成正向回馈。观众愿意用真金白银支持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希望电影人以此为动力,创作出更多“值回票价”的精品力作,共同打造我国电影产业的美好未来。
2022年春节档正式结束,猫眼2月7日发布《2022春节档数据洞察》,由于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相比去年同期提升6.9元,对观影人次形成了影响,但自初二起平均票价回调,春节档大盘走势则快速回归稳健。了解观众观影决策的核心因素,是让影市保持积极的要义。从优秀影片的连翻逆涨可以看到,如今的电影观众对于“值回票价”的好内容仍会大力支持。
从2013年至2022年,春节档这十年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这十年的缩影:高速发展的2014-2015年,打通票房爆款上升链路的2017-2019年,快速复苏的2020年-2021年。时间来到2022年,春节档的第十个年头,电影行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观众。
2022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位列影史第二,报收60.35亿元,观影人次为1.14亿。历史战争题材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走势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以25.28亿元票房问鼎2022年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自初二起开始逆涨,连续6天日票房破2亿,稳坐2022年春节档亚军;剧情片《奇迹·笨小孩》随着口碑的发酵,跌幅控制极佳,在大年初五单日票房再度破亿;《狙击手》更是一路走高,初五当日票房大涨32%,连续两天超越上映首日票房表现;包括《熊出没·重返地球》也拿出了系列最佳的表现,刷新了春节档动画电影档期票房纪录。
根据影片的类型进一步分析,2022年春节档五部真人电影中,《长津湖之水门桥》与《狙击手》同为战争题材;作为唯一的纯喜剧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享受到了题材稀缺性和普适性的红利;《奇迹·笨小孩》以“剧情”作为唯一题材,在观众持续关注下有更多的口碑发酵空间;《四海》复合了喜剧、动作、爱情多种主流题材标签,在认知性和倾向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统计近五届春节档动画电影的观影总人次,可见自2019年以来,春节档动画电影(以亲子为主)总规模在1300万人次保持稳定,也是受票价、影片质量等因素影响较小的刚需市场。这期间《熊出没》也与“小猪佩奇”、“新神榜”、“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多个IP同台,其国产亲子动画冠军位置暂时未被撼动。2022年春节档,《熊出没》在动画市场的人次占比回升至83%,在春节档期间就拿下5.62亿,刷新了春节档动画电影档期票房纪录,也将创造系列电影单片新高。
春节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阖家观影,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春节档带全家人看一场电影也成为了一种新习俗。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观众虽然未能返乡,但也会选择为家里的亲人买上一张电影票作为祝福。喜剧一直以来都是春节档必备的菜品,今年《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影片,也是全家观影的选择。围绕档期根本特征去布局,实质是理解观众在档期究竟想看什么电影。
从结伴观影数量来看,全年假日档期与情侣档期的特征也十分鲜明,根据档期特征匹配影片,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但绝非同类扎堆彼此制约。青春爱情电影并非只有情侣档期可供选择,暑期档、高考中考结束后的周末也是好档期。正确运作档期,合理看待档期,才能避免档期与非档期产能进一步分化、腰部影片缺失、平日观影动机弱化、档期票价走高等一系列问题。
热门影片集中在热门档期上映,观众自然集中在热门档期观影,影院对热门档期的依赖自然进一步提高。破除这一循环的根本方法,一定还是提升观众在平日的观影频次,避免市场对于档期的盲目依赖,从项目制作层面就考虑对于观影动机的充分调动,进而让优势热门影片能够持续上映。
虎年春节档成绩单出来了。数据显示,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票房总数为60.36亿元,出票数为1.14亿张,放映场次312.8万场,排在2021年(78.42亿元)之后,位居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
与春节档八部电影一起成为热门话题的,还有“高票价”和“观影人次下滑”。2022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为52.8元,这一价格在2021与2019年,分别是48.9元和44.7元。涨价虽是显而易见的,但单就平均票价来看,涨价幅度也并非“失控”。于是,耐人寻味的.问题便产生了,为何今年“高票价”给观众带来的痛感如此之强?
舆论不乏声音认为,观影人次下滑与高票价有直接关系——疫情导致消费者压缩开支,看电影首先成为被砍的对象。但来自网联清算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网联平台共处理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62.36亿笔,金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5.30%和11.58%,餐饮、娱乐、购物等是假期消费的主要场景。通俗地理解,今年大众在消费方面并不吝啬。今年春节档票价虽高,但相对于其他消费,仍然处于“口红效应”涵盖的范畴之内。观众说“看不起”电影,除了最直观地表达对“高票价”的不满外,一定还有其他隐蔽的原因。
从购票平台的打分状况看,春节档“一超多强”得到了验证,多数电影都达到了9分以上;从社交媒体的反应来看,每部电影也都有大量的网友表示“好看”值得支持;但在相关新闻报道的评论区,多数网友觉得今年春节档电影整体不行,不足以吸引观众必进影院欣赏。这三种声音,分别对应了购票观众、营销宣传、未购票观众(节制消费观众)这三大群体对于春节档的态度。这其中,未购票观众以及只选择看一部的节制性消费者的态度,或更能帮助人们看清春节档真相,发现“高票价”与“观影人次下滑”背后的真实状况。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逆袭,《四海》因为车祸等情节遭批评,以及《熊出没·重返地球》冲进票房“四强”,这三点均证实春节档的“合家欢”属性仍然不容更改。《奇迹·笨小孩》虽然口碑不错,但励志、催泪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沉重,这种沉重或限制了它的票房爆发。《长津湖之水门桥》与《狙击手》作为战争片,在过去选择进入春节档是需要慎重决定的,这些年春节档经常各种类型电影“大混战”,才为战争片进入该档期趟平了道路,但观众骨子里希望在这一档期看喜剧、感受温暖的需求,始终没有变过,两部战争片实现不了高票房在情理之中。
今年春节档影片供应貌似丰富,但与数以亿计的观众整体需求是错位的。只有一种可能,观众才可以在春节档接受非喜剧、非温暖情感的电影,那就是能够打破档期界定、能刷新观众认知的真正大片、佳作、经典。购票观众觉得春节档电影还不错,那是因为没有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只不过是在“可打高分与可打中分”、“可看与可不看”之间,选择了前者而已。而未购票观众的冷静,一方面可以视为理性消费观念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觉得这一档期的电影并未拥有足够多的看点,让他们有必看的愿望。
今年春节档留下来的经验,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要真正地认识档期特征,提前规划定档电影的类型,科学分配投放电影的类型特征,让更适合春节档的作品现身于影院;二是春节档电影在提供娱乐、情感慰藉功能的同时,一定要追求成为经典。唯有经典电影才能让人念念不忘,也唯有真正的佳作,才能让一个黄金档期不褪色。
❿ 为什么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那么高是何原因导致的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那么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春节假期市场供需变化使然。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全民放假让市场上的观影需求暴涨,而“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电影”也正在成为国人过年的一种潮流,正因为周期长、流量大、合家欢等利好的缘故,春节档自然就成了国产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种优质影片都会选择在这一档期上线。
如此一来,按照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供需定理,一面是需求激增,另一面是优质供给面世,电影票价上涨自然就在所难免。
于今年的春节档而言,“就地过年”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由于很多“异乡人”没有回老家过年,相当一部分观众都留在了一二线城市,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增加了一二线城市的观影需求量,票价也就被推高了。
另一方面,影院对于前期经营亏损的弥补。
众所周知,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冲击,而电影行业无疑是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
国内影院自2020年1月下旬暂停营业以来,整个行业足足经历了近6个月的停摆,尤其是错过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节档、情人节档和五一档,让电影票房收入直接跌入谷底。虽然7月下旬影院重启经营,但受到上座率、优质新片缺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客流量并没有因影院的复工就立即恢复正常水平。
(10)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春节档票房火爆
公开信息显示,大年初一全国单日电影总票房达到17.36亿元,不仅胜过了疫情尚未爆发时的2019年大年初一,还创下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
来自灯塔专业版的实时数据也显示,截至2月15日晚20时46分,2021春节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0亿元,继续刷新着春节档票房影史纪录;
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近31亿暂列春节档总票房第一,《你好,李焕英》超过17亿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刺杀小说家》票房也超过了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