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什么

电影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0 19:08:04

Ⅰ 电影是什么``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电影定义 电影原为一种战争旗帜的名称,见《六韬·虎韬[1]·军用》:“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由此可知电影乃黑色的箭杆,红色的箭羽,箭镞是用铁打造的。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信息来于《电影艺术词典》)。 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信息来于《电影艺术词典》)。 电影简介
电影分类
动作片 喜剧片 纪录片 科幻片 恐怖片 武侠片 动画片 战争片
一种综合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世界里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也有很多种电影的分类方法。 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 从有声电影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科技的时代,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国外电影广告在美国和英国的电影广告中,有这样八种标记:美国 X——禁止未成年者观看的影片;G——所有观众可看片;R——十七岁以下禁止观看;PG——一般观众可看;英国 U——内容正派片;A——一般观众可看片;X——18岁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儿童禁看的凶杀片。 电影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电影的帧速率是24帧每秒
电影前身
众所周知,现代的电影是19世纪末首先在法国诞生的。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很古以前就有了类似电影的发明。在我国古代流传很久的皮影,可以说就是现代电影的先导。皮影戏和走马灯传入欧洲后,欧洲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最后发展成为电影。事实说明,电影虽然不是诞生在中国,但我国劳动人民对电影原理的认识和实践,已有很长的历史,对后来电影的发明,是有贡献的。这充分显示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Ⅱ 电影有什么分类

本来想简单的和你说一下,不过还是详细点好。 电影类型: 在电影理论中,类型是指(商业)影片分类的基本手段。一种“类型”通常是指构成影片的叙事元素有相似之处的一些电影。 影片类型划分: 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 ●场景 ·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 ·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历史片:发生在过去 ·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 ·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 ·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 ·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 ●情绪 ·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 ·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剧片:试图引发笑声 ·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 ·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 ·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 ·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 ·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 ·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形式 ·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 ·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 ·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 ·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较短时间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 ●年龄 ·儿童片:幼儿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 ·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仅为成年观众准备的影片,内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题、淫秽语言或明确的性行为。成人片也可能作为色情片的同义词使用 影片类型批评: 类型不是什么? 影片分类手段除类型外还有其他标准。例如作者标准根据导演划分影片。有些分类标准也被随意称为类型,但这样的定义是有问题的。例如,独立电影有时被当作类型,但实际上独立制作不能决定影片的故事情节,这样的影片可以属于任何类型。 有人认为类型需要与影片风格进行区别。影片的风格涉及摄影、剪辑、音响等,某种风格可以运用于任何类型。影片类型确定的是影片最明显的内容,影片风格则确定用何方式将这(些)类型呈现于银幕上。风格可以由情节结构、场景设计、灯光、摄影、表演以及其他有意图的成片艺术元素决定。也有人说这种区分过于简单化,因为有些类型主要是通过其风格识别。许多史家就黑色电影展开争论,焦点在于其究竟是一种类型,还是只是全盛期常被效仿的一种影片制作风格。 影片类型可以定义吗? 类型通常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作品跨越了多种风格。就这一点,电影理论家Robert Stam写道: 一些持续存在的疑问始终困扰着类型理论。类型真的在世界中“在那儿”,还是仅仅是分析家的构造?类型有有限的分类法还是原则上是无限的?类型是时间无关的、柏拉图式本质还是短暂的、受时间限制的实体?类型是受文化限制的还是跨文化的?……类型分析应该是描述性的还是说明性的? 有些类型是基于故事内容的(战争片),有些则是从文学(喜剧、情节剧)或其他媒体(音乐剧)借用而来。有些基于演员(阿斯泰-罗杰斯片)或票房(票房大片),有些则基于艺术状态(艺术片)、种族身份(黑人片)、地域(西部片)或性取向(酷儿片)。 许多类型是由观众或相应的支持出版物如杂志、网站建立的。难以用类型划分的影片通常不太成功。因此,影片类型在行销、批评与消费领域也有用处。 好莱坞故事顾问John Truby说:“……你必须知道如何超越种类(类型),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原创与惊讶的感觉。” 有些编剧将类型作为决定剧本使用何种情节或内容的手段,他们通过学习某些类型的影片得到范例。这也是某些编剧得以将成功影片的元素复制到新剧本中的方法,但这类剧本通常原创性不足。正如John Truby所说,“编剧对写类型剧本所知甚多,但未曾加工该类型的节奏,使其以原创面孔出现。” 对编剧来说,违反既有作品中的元素,使用不同或相反的元素是有意义的。原创性与惊讶是形成优秀电影故事的元素。例如,意大利西部片为人所熟知就是因为颠覆了西部片的类型,让好人既坏又好。在此之前,西部片有一些如今称为类型俗套(genre clichés)的内容,例如好人戴白帽,坏人戴黑帽,好人永远在决斗中胜出。在意大利西部片打破了类型“规则”后,俗套西部片也消失了。

Ⅲ 电影有什么

月2日《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 点评:我敢预测,《阿凡达》一定会是2010年票房之最的电影。大名鼎鼎的导演卡梅隆曾拍过至今依旧是全球票房之最的电影《泰坦尼克》。重要的是,卡梅隆没有被名誉和金钱冲昏头脑,不停地拍商业电影。而是14年磨一剑,直到2010年才推出科幻片《阿凡达》。据说光投资就超过5亿美元。看下档期就发现,贺岁档里,从12月18日-1月28日之间,只有《阿凡达》一部电影上映。难怪有人说:“没有哪部片子想去撞《阿凡达》的档期。”撞了,无疑是死路一条。 1月28 日《孔子之决战春秋》 导演:胡玫演员:周润发、周迅、陈建斌、任泉 点评:《孔子》敢在《阿凡达》上映期间上映,足见导演胡玫的胆魄。有周润发、周迅两位票房保证的演员在,相信应该很好看。值得去电影院一看。 2月: 2月4日《苏乞儿》 导演:袁和平演员:周迅、杨紫琼、周杰伦、赵文卓 点评:周杰伦默默地拍了两部贺岁片,《刺陵》和《苏乞儿》。《苏乞儿》的导演袁和平是武术指导出身,指导过的大部分电影都是非常卖座的。看过《苏乞儿》的预告片,特别期待周迅和杨紫琼在电影里的演出。 2月4日《锦衣卫》 导演:李仁港演员:赵薇、吴尊、甄子丹、李仁港 点评:有甄子丹、赵薇、吴尊主演,李仁港任导演。《锦衣卫》应该很有票房号召力。只是吴尊演技太差,这部电影让我有点在电影院门口徘徊的犹豫,吴尊就是那个门槛。 2月8日《未来警察》 导演:王晶 主演:刘德华、大S 、范冰冰、徐娇 点评:王晶导演绝对是个天才,他拍的电影绝对好看好笑,绝对地会用大量的大牌明星,绝对地也能捧红完全不知名的小演员,也绝对地没有营养。不过,这已经够了,《未来警察》绝对值得走进电影院里看。 2月11日《全城热恋》 导演:夏永康主演:张学友、刘若英、BOBO、段奕宏、谢霆锋、吴彦祖、大S、徐若瑄 点评:导演夏永康摄影师出身,特别重视画面。一个导演的风格很难转变。夏永康曾参与的电影有《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热恋的男女或许很喜欢《全城热恋》。我应该不会去电影院看《全城热恋》。 2月中旬《大兵小将》 导演:丁晟 演员:成龙、王力宏 点评:不看 2月18日《越光宝盒》 导演:刘镇伟演员:梁咏琪、曾志伟、朱茵、钟欣桐、孙俪、郑中基 点评:聚合了至少超过50位知名演员,电影讲的是一个傻瓜拿着一个盒子从现代穿越回赤壁时代的故事。基本上让人想起《月光宝盒》,基本上让人猜到是喜剧。只是不知道,这部《越光宝盒》会不会像刘镇伟导演曾经拍摄的《月光宝盒》一样,会成为经典。 未知时间: 《牛胆神偷》 导演:冯自立演员:苗圃 点评:不看 《感情生活》 导演:杨竞泽主演:明道、夏雨 点评:不看 《花田喜事2010》 导演:黄百鸣主演:古天乐、黄百鸣、熊黛林、吴君如 点评:黄百鸣绝对是香港电影圈里一流的演员、导演、制片、编剧。70后、80后很多人都是看着黄百鸣的电影作品笑着长大的。《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等都是黄百鸣的经典作品。今年年初《家有喜事2009》上映后,这部电影我强忍着看了多次,始终没有看完。比起《家有喜事》差距太远,这次《花田喜事》的姊妹篇《花田喜事2010》戴着朵大红花奔向贺岁片档,估计很难超越《花田喜事》。不去电影院看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点评:家有小孩,爱看幼稚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不妨走进电影院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我不在此列。不知道,李宇春的粉丝玉米们会不会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 《无人区》 导演:宁浩主演:徐峥、黄渤 点评:宁浩导演拍过的电影很少,但是都还算成功,比如《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都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电影。《无人区》是发生在西部公路上的故事,黄渤在里面演了一个杀手。满特别的电影。我喜欢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导演和影片,听说,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赞不绝口。 《福尔摩斯》 导演:盖-里奇演员:小罗伯特-唐尼、裘德-洛 点评:很欣赏的导演盖-里奇。很帅很有口碑的演员小罗伯特-唐尼和裘德-洛。很熟悉的西方侦探角色。但这不足以让我走进电影去看《福尔摩斯》,虽然导演盖-里奇拍的《两杆大烟枪》超经典,包括宁浩在内的众多导演都身受其毒。虽然盖-里奇导演的《偷拐抢骗》破了英国的票房记录。但他为前妻麦当娜拍的《恶女漂流记》实在是太难看了。《福尔摩斯》到底好看还是难看?静观其变。先看了北美上映的评价再说。 《三笑之才子佳人》 导演:郭德纲 演员:郭德纲、姚笛

Ⅳ 电影什么好看

PPS.
挺不错的你去看看
免费在线观看速度流畅生死交锋(最新犯罪片)
头师傅一体III(最新影片)
闪亮的圣诞节
黑暗崛起(魔幻新片)
美发尸(恐怖新片)
龙之战争(07魔幻巨作)
苹果(范冰冰破色戒)
集结号(冯小刚)
投名状(动作)
名侦探柯南真人版2007特别篇
我是传奇(威尔史密斯07新片)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
米奇圣诞嘉年华
魔鬼天使(陈小春)

Ⅳ 电影什么~~

是电影《感官游戏》

如图所示有图有真相

Ⅵ 电影是什么

电影,指借助一定物质摄录和显现连续相关的画面和声响,通过交换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艺术化的文化商品。它包含这样几层意思:(1)从整体上看的电影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电影文化现象,通常用“电影”一词表述;(2)是一种艺术形式,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美学结构,通常用“电影艺术”一词表述;(3)是依据一定的规律(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而生产和交换的智力产品,通常用“影片”一词表述。电影是什么,世界各国电影理论家各有各的表述,这个定义也只是一家之言。技术电影观,就是从自然的物质形态和手段来理解电影。从自然客观机制看,电影的出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人应具有自然的观赏“画面”的机能,并被发现和利用;二是存在一定的物质媒介传达光和影;三是科技发展能够使物质的“影像”与人的观赏机能相联系。从艺术角度看,电影是为一定目的生产满足某种需要的媒介体的艺术。从经济视角看,电影是一种商品。从法律角度看,电影是一个可为多种法律调整的客体。电影关系所引起的各种活动可从不同法律视角来规范。在电影技术观看来,电影是表现为物质存在状态和技能发展的过程;作为艺术,电影是自然材料的技巧性和审美活动,这种活动既是一种技术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电影是商品,则包含有商品所共有的属性和特征。电影是智力创作活动的物质表现形式即作品。电影作品,指摄制在一定物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电影是一项产业。电影是一种传播媒介。电影是一项文化事业。

Ⅶ 什么是电影电影又是什么

电影
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在对运动的光学幻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与实验,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人类对于“光影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便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讲起。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游戏。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学娱乐游戏之中。至于电影的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大英网络全书•电影史部分》,开篇第一句话

一、视觉滞留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与
此现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象,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

二、摄影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span>意识面前,已经不可能满足于静止的、精美的、单幅照片了,而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忠实地复制形象动作和自然空间的物质实现。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这位天才的摄影师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当马跑过的时候,照相机的快门就被打开,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便被依次地拍摄下来。为此,爱德华•幕布里奇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这…时期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三、放映术

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比如《可怜的比埃》。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徵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电影究竟是谁发明的?

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

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

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

那么谁才是电影真正的发明者呢?答案:两个人都是!

根据记载:

在一八八八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狄克生著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的成功。成功之后的迪克生,继续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0年,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些活动图片每秒钟能拍四十张,这就是现代影片的鼻祖。

一八九一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电影的鼻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西洋镜」电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去”窥看”,藉著人们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这种电影在一时间非常流行。不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又创造了世界最早的摄影棚,大有助於电影的发展。

起初,在欧洲,也有人在对这些活动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伦敦有两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罗的人,把初步的摄影棚改良后,在大庭广众之前举行表演。同时间,在法国有两位名叫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特卢米埃的兄弟,他们将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放映电影就此展开序幕。

卢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业奖励学会上试映了一部名叫「卢米埃工厂了大门」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馆」的地下大厅,正式公开上映十二部影片,并出售门票。

同年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所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放映这种射映式影片时,也出售门票。如此可知,早在电影产生的同时,就已和营利结下了不解之缘。

------------------------------------------------------------------------------------------------------
电影放映形式
超大银幕电影采用70毫米的电影放映技术,因其银幕巨大而称超大。其银幕高度为21米,宽度为30米,相当于七层楼的高度。银幕之大而成为世界之罕见。它具有画面稳定、清晰、色彩还原正常等特点,银幕上景物真实而恢宏的场面,给人以美的欣赏与动的感受,随着远近镜头的推拉,将把您带入富异国情调的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动感球幕电影厅采用70毫米放映设备,半球形银幕趱直径达18米,观众观看电影时,整个画面布满球体,视而不银幕边缘,透射型的金属银幕,六声道的立体声效果,使观众享受变化万千,栩栩如生的万千气象。影厅内的动感平台,是集液压、电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动画为一体的高科技系统工程,当您坐在平台载体上,整个载体能上下升降,左右倾斜,前后俯仰,即可摸拟航天器去邀游太空,也可摸拟潜水器,饱览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随着逼真的画面和平台载体的活动,让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实和惊险刺激的特殊感觉,球幕动感电影填补了国内空白。

水幕电影与一常规电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压水泵通过特制的喷头,将水自下而上喷出,使水雾化并形成扇面形银幕。此银幕与自然界的夜空连成一片,人物出入画面,忽而腾起飞向天空,忽而又从天而降,产生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似海市蜃楼。目前,水幕电影在我国还很少见。

环幕电影: 环幕电影也称360度圆周电影,厅内呈圆形周边是由九块银幕组成一个环形银幕,由九台放映机同时放映,观众观摩时,站在圆周中心位置,前瞻后瞩,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画面景象壮观,气势磅礴,加上多声道立体声效果,一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觉,将呈现在您的面前。

立体电影是利用光学原理与人眼的视差相配合产生的一种奇特的空间影像和立体效果,当您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就会感到银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样,存在着远近前后不同距离,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当某一物体朝你快速推进,你会感到物体猛地向头部袭来,使你大吃一惊。
------------------------------------------------------------------------------------------------------
世界著名电影节及其奖项

一、国外知名的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官方网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afi.com/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网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有95年历史,成员包括电影历史家及电影艺术系学者等。它的各个奖项是由一个150人的委员会以及12人的审查小组票选产生。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brmp.org/
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

美国洛衫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yfcc.com/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不容小觑。每年三月下旬举行颁奖典礼。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

Internet电影奖(internet movie awards)

参与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线电影奖项,所有获奖电影无一例外是好莱坞大制作。

二、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

Ⅷ 什么叫电影,电影是什么,,给电影下个定义

电影: diàn yǐng 1. movie 2. film 一种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 从有声电影到现在 已经发展到了科技的时代 运用大量的电脑特级 制作出来的电影 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电影起源 电影资料库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在对运动的光学幻觉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与实验,在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人类对于“光影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便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讲起。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游戏。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学娱乐游戏之中。至于电影的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大英网络全书电影史部分》,开篇第一句话。 一百年前人们这样看电影 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一个世纪前的中国电影院。那是些狭小的茶馆、茅亭、布篷,简易的银幕上,影像犹如大雨落下般摇曳不定…… 电影原理 一、视觉滞留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与此同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 二、摄影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意识面前,已经不可能满足于静止的、精美的、单幅照片了,而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忠实地复制形象动作和自然空间的物质实现。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这位天才的摄影师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当马跑过的时候,照相机的快门就被打开,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便被依次地拍摄下来。为此,爱德华幕布里奇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这…时期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三、放映术 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比如《可怜的比埃》。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Ⅸ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从19世纪末开始,法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电影发明家们相继发明了能摹拟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声记录和还原的技术和机器,这种电影技术从一诞生,就被企业家发展成为电影生意,被政治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被艺术家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被研究者发展成为电影理论。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

商人首先看出电影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发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电影公司。到20世纪早期,电影公司集中资金建立制片基地,购买昂贵的制作设备,筹资进行故事片的生产,依靠大量观众集体买票观影来牟利。这就形成商业电影生产与销售模式的雏形。梅里爱的明星影片公司、爱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电影公司的代表。而电影语言及电影艺术的诞生和发展,与导演实践和理论探索息息相关,最初西洋镜杂耍的制作人是导演的雏形,随着对电影表现方式和电影特性的探索,相继出现了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埃德温鲍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电影艺术探索者,这些电影先驱拓展了电影语言和电影创意的可能性。早期的电影创作、电影经营和电影探索是三位一体的,此时,电影制作者同时也是电影语言的探索者,还是电影的经营者,是具有完备职能的电影人雏形。

华尔街为追逐电影工业垄断经营所蕴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电影业,电影业之间兼并、收购并形成垄断,迅速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到20世纪20年代初,好莱坞只剩下八大制片厂,即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当时在欧洲市场的霸主地位。制片厂的主要制度特点包括类型电影的配方式生产、流水线配比、大规模制造、明星制营销和首轮影院体系。由于制片厂强调集体的智慧和细密的分工,最初电影人的完备雏形被消解在集体的合作之中,电影的创作和经营等关键职能也被分解,这个体系需要统一的指挥和调度职能,特定电影的控制权被集中到制片人手里,形成了制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机会造就了大批业务娴熟的职业导演,支撑了好莱坞的大规模生产以及技术升级后带来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美国电影的强大竞争力迫使欧洲电影寻求突破;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也对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形成一系列欧洲先锋电影活动,其发端于1910年代末期,于1920年代达到鼎盛,活动中心主要是德国和法国,大批学者和艺术家成为导演。欧洲先锋电影一般包括印象派电影、抽象电影、纯电影、绝对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电影等具体流派,代表流派、人物和作品包括印象派德吕克的《狂热》、抽象电影费尔南德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纯电影谢尔曼杜拉克的《第927号唱片》、超现实主义电影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等。这种突出个体风格的电影加强了导演对于影片的控制权。

世界另一边的苏联,自立国起就特别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培养了一批具有才华的电影人,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提出了第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创作理论:蒙太奇理论,并用之于创作实践,实施导演中心制原则,不朽之作《战舰波将金号》等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

“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同样深刻地影响了电影。“二战”的创伤以及战后的政治幻灭,使得整整一代青年人以创作等方式尽情倾吐自己的失望和愤怒。以1945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城市》为发端,在意大利兴起了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并以艺术创新为特征的电影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后来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而1956年,格里高利丘赫莱伊,根据鲍拉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了电影《第四十一》,拉开了苏联诗电影的序幕,苏联开始迎来斯大林后的一个电影创作的春天。

在法国,巴赞开始通过《电影手册》聚集起一些对电影叙事和电影本体进行深入研究的年轻人,巴赞对蒙太奇思维与表现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景深)”理论。《电影手册》还专门研究经典好莱坞,从好莱坞商业片导演中发掘出了电影作者。法国涌现出一批处女作导演,1958年,法国《快报》周刊专栏记者法郎索瓦兹吉鲁首次使用“新浪潮”来描述新涌现的电影现象。新浪潮电影如《四百下》和《精疲力竭》,既反映了整个时代,也充分反映了创作者个人的认识、思索与风格。新浪潮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革命。从新浪潮电影的实践来看,新人们普遍反对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主张电影作者论。如戈达尔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与此同时,部分新浪潮电影实现了独立制片,这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制片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影作者论是导演研究的重要理论,对导演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由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等人提出,主张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即电影作家——导演个人的作品。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电影作者资格包含: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作者论的实质是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其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可以说在电影百年的历程中,创作启发理论,理论推动创作,成为一个交互发展的过程。电影理论的发展和各次重要的电影创作运动紧密相关。苏联学派的探索、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实践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分别启发了蒙太奇理论、先锋派理论和真实美学的建立。法国新浪潮运动与法国电影手册派交相辉映,享誉世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电影的认识;电影作者论则强调了导演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对电影实践的指导。而好莱坞的制片厂体制、类型片模式及后来的新好莱坞独立制片是电影产业化的典范。完全导演论则在电影作者论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导演的完整职能以及与投资人的关系,建立了从新好莱坞、新浪潮到新生代的导演模型和导演资本制的应用原则。

阅读全文

与电影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惊心动魄电影完整版 浏览:965
陪审员电影韩国人物分析 浏览:234
韩国古装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24
中国电影霸道总裁系列 浏览:771
timeback哪个电影的歌曲 浏览:559
看电影音响和耳机哪个好 浏览:497
电影音乐之声的修道院 浏览:120
叶问电影主题曲伴奏 浏览:187
电影英雄悲伤背景音乐叫什么 浏览:873
电影结构设计举例分析 浏览:788
僵尸至尊电影国语版完整版 浏览:783
英语微电影大赛海报设计 浏览:822
鹿晗各个电影票房 浏览:359
傅小小哪个电影 浏览:761
蛇女印度电影完整的 浏览:720
关于北京微电影 浏览:556
信条电影最新解说 浏览:329
北京电影博物馆最近地铁站 浏览:75
国内票房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795
cosplaypk微电影剪辑 浏览:729